辽宁西部地区地热资源开状及远景

辽宁西部地区地热资源开状及远景
辽宁西部地区地热资源开状及远景

辽宁西部地区地热资源开状及远景

【摘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绿色能源广泛应用于医疗、旅游、农业生产等,辽西地区作为缺水地区热地资源的开发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辽西地区的地热开发现状,利用目前成熟经验结合最新的勘探方法,综合分析了辽西地区的地质情况预测出三个有力的成矿带,指明了辽西地区地热勘探的方向。

【关键词】辽宁西部;地热;现状;远景预测

0.引言

辽宁西部(简称辽西)北起阜新,南到锦州,濒临渤海湾,东起黑山,西至凌源,面积大约4.2×104km2。按地势可划分为辽西走廊和辽西北部低山丘陵2个区域:辽西走廊包括沿海狭长的平原和丘陵地,海拨低于200m,年降水量500mm左右,土壤脊薄;辽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域属高丘陵山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400mm左右,北部风沙较大。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降水少,气候条件差,该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辽宁西部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地热资源为辽宁西部丘陵地区。

辽宁省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至今辽宁省地热勘查研究程度不均,但对地下热水的研究较早,日伪时期就进行过零星调查。解放后,陆续对温泉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截止现有资料,全省地热田(井)计79处,经过勘查的地热异常点有36 处,其它为调查。大部分开发和调查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及辽西走廊地区,而广阔的辽西山区地区鲜有涉足。

1、地质概况

1.1地层

本区地层有上元古界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蓟县系(Jx)地层有: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灰质白云岩、白云岩、英砂岩或石英角砾岩,厚度则变化较大,厚度大于2000m;青白口系(Qn)地层主要为下马岭组和景儿峪组,岩性主要为页岩、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长石石英山岩、石英砂岩、灰岩等厚度在40-300m;寒武系地层主要有馒头组、毛庄组、张夏组、徐庄组等,岩性主要为页岩、灰岩、粉砂岩、石英岩等,厚度在200-600m;侏罗系地层主要为蓝旗组、土城子组、北票组,岩性主要安山岩、火山质砾岩、凝灰砂岩、粉砂岩及凝灰岩,层间夹有煤层,厚度在100-1500m左右;白垩系地层主要为孙家湾组、阜新组、九佛堂组、义县组,岩性主要为粗砂岩、砂砾岩、砂岩、泥岩、粉砂岩等,厚度在800-2000m;第四系厚度在0-80m。

(完整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划分

前言 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上海还有安徽等地,因为出于长江中下游,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北面和南面都是丘陵,中间也会掺杂点丘陵。具体分类如下: 1.东北地区(3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北地区(2省2市1区):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 3.华东地区(6省1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上海市; 4.华中地区(3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 5.华南地区(2省1区):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6.西北地区(3省2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西南地区(3省1市1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8.港澳台地区(1省2区):台湾省(隶属华东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隶属华南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隶属华南地区)。 东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七个; 中部: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三个;

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四川、贵州、重庆、西藏十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州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一、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 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7)。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

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读本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 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读本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第(1 )题访问控制安全策略实施遵循()原则。【2 分】 A. 最小特权 B. 最大化 C. 灵活性 D. 安全性 【单选题】第(2 )题数字版权管理不具有的功能()。【2 分】 A. 数字媒体加密 B. 个人隐私保护 C. 用户环境检测 D. 用户行为监控 【单选题】第(3 )题通过观察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将用户当前行为与正常行为进行比对,当二者行为相差超出预设阈值时,就认为存在攻击行为的方法是()。【2 分】 A. 异常入侵检测 B. 特征检测 C. 防火墙检测 D. 密码学检测 【单选题】第(4 )题根据已知入侵攻击的信息来检测系统中的入侵和攻击行为,对现有的各种攻击手段进行分析,建立特征集合,操作时将当前数据与特征集合进行比对的检测是()。【2 分】 A. 异常入侵检测 B. 特征检测 C. 防火墙检测 D. 密码学检测 【单选题】第(5 )题对Cookie 的描述,错误的是()。【2 分】 A. 指网站放置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小程序 B. 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偏好的资料 C. 可以记录用户访问某个网站的账户和口令 D. Cookie 保存的信息中常含有一些个人隐私信息 【单选题】第(6 )题( )年,“棱镜门”事件在全球持续发酵。【2 分】 A. 2013 B. 2014 C. 2015 D. 2016 【单选题】第(7 )题对于技术截获(泄露信息)的攻击威胁,解决问题的密码学技术是()。【2 分】A. 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 B. 哈希函数 C. 数字签名 D. 其他 【单选题】第(8 )题随着云计算和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的方式来保存重要资料。【2 分】A. 数据加密 B. 电子邮箱 C. 云备份 D. 磁盘拷贝 【单选题】第(9 )题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个阶段。【2 分】 A. 3 B. 2 C. 4 D. 5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遥感异常提取 1.省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 综合了全国各类地质资料和现有地质成矿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全国用五分法(袁孚、朱裕生,1980,1981;毓川、朱裕生,1999)做了统一划分。其中省的情况是这样的。 省所属滨太平洋成矿域,下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铜金铁铅锌硫成矿带、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浙闽沿海中生代非金属铅锌银成矿带、湾-武夷山北段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钨锡稀土稀有矿床成矿带。 下扬子成矿省是显生宇地层发育的成矿省,其次是中元古代地层出露较广,它是古元古代以后地壳连续活动的成矿省。华南成矿省是新太古代以后连续活动,其活动又逐步增加的成矿省,其中在泥盆纪(地层占15.27%)和侏罗纪地层(16.46%)两时代出露的地层最多,其次是寒武系(8.23%)、白垩系(11.21%)、石炭系(7.24%)三个时代。所以它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活动强烈的成矿省。 下扬子成矿省主要超值元素组合:Fe2O3、Cu;Pb、Zn、Ag、Cd;Au、As、Hg、Sb;W、Sn、Bi;Ti、V、Cr、Co;Li、La、Y、Nb、Zr;SiO2、Al2O3、Zr、Ba、Sr;F八组。成矿省已知矿床有236处(生192,外生40,变质4),矿床类型有18类,主要类型有接触交代型67处(以铁铜矿床为主,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0.68%,居全国之首)、热液型59处、陆相火山岩型40处(玢岩铁矿、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3.95%,属全国之首)、斑岩型13处、热液(水)型13处,其他各类较少。由此可知,五组超值元素组合与产出矿床的事实较接近,且接触交代型矿床(以Fe、Cu为主)和陆相火山岩型(以玢岩铁矿床为主)居全国同类矿床之首。 华南成矿省是我国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矿床最丰富的成矿省之一,地质工作程度很高,地球化学元素的丰度值也高,超值元素的组合有:W、Sn、Mo、Bi;(Cu)、Pb、Zn、Ag、Cd;Au、As、Hg、Sb;La、Li、Be、Nb、Y、Zr;U、Th;SiO2、Al2O3;B、F;Ti七组,其中的SiO2、Al2O3组合反映了地壳的酸度较高。其中的Pb、Au、W、Sn、Bi、La、Be、Nb、U、Th、Zr、Al2O3等12种元素是全国是最高的。成矿省已勘查的矿床497处(生322,外生153,变质22),位于华北陆块成矿省之后,居全国第二。其有18种矿床类型,主成因类型是热液型(以钨锡矿床为主,185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6.97%,位于全国之首),花岗岩型矿床16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64%,位于全国之首。涉及的矿种有W、Sn、Mo、Bi、U、Th、Au、As、Hg、Sb及Y、La、Li、Be等矿种和地球化学组合。已知矿床的特征和地球化学超值元素的组合相互印证了区域成矿作用的成矿机制、证明地球化学元素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 省有7个勘查靶区。勘查靶区的具体名称和包含的矿种如下。①皖浙天目山-宁国Sn Cu Ag W萤石勘查靶区;②西天目山-石耳山Ag W Sn萤石勘查靶区;③永康西溪-Pb Zn Ag Cu 萤石勘查靶区;④松阳靖居口Cu Pb Zn Au勘查靶区;⑤青田温溪Au、明矾石、叶蜡石勘查靶区;⑥文成明矾石叶蜡石萤石勘查靶区;⑦开化白沙关-玉京峰Cu Ag W Sn勘查靶区。 2.省矿产资源概述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全省已发现的矿产11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69种,包括能源矿产4种:煤、石煤、放射性铀矿及浅层天然气。金属矿产(含稀散元素)23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金、银、铌、铍、镓、铟、镉、钪、硒。非金属矿产42种:普通萤石、熔剂灰岩、冶金白云岩、耐火粘土、硫铁

辽宁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干湿状况年代际变化特征

辽宁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干湿状况年代际变化特征 孙凤华1 , 吴志坚2, 李丽光1 (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2.沈阳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辽西是气候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因其特殊性使之成为相关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增温显著的辽西地区气候及地表干湿气候界线如何变化是本文研究的问题。应用1961~2004年辽宁省内52个气象站的温度、降水、湿度、风、日照等气候资料,分析了辽西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采用改进的Penman 模型计算潜在蒸发量,讨论了其时空代表性及分布特征;进一步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并在10年代际尺度上详细分析了辽西干湿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辽西地区近44年的总体气候变化趋势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区域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呈现出整体移动、南北异相波动的特征。干湿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为60年代最湿润;70年代北部明显变干,南部不明显;80年代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半干旱与半湿润界线明显东移,为最干期;90年代又跳跃性西移,明显变湿,尤其在北部表现更为显著,接近60年代。辽宁西部的气候干湿年代际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季风波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辽宁西部;气候变化;干湿状况;年代际波动 中图分类号: P467文献标识码: A 辽西位于辽宁、内蒙古及河北3省交界处,北起阜新,南到锦州,濒临渤海湾,东起黑山,西至凌源。按地势可划分为辽西走廊和辽西北部低山丘陵2个区域:辽西走廊包括沿海狭长的平原和丘陵地,海拨低于200m,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土壤脊薄;辽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域属高丘陵山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400mm左右,北部风沙较大。历史上的辽西北地区,曾是风景宜人、林草丰美、山清水秀的好地方[1],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降水少,气候条件差,该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5]。辽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000多万亩,占辽宁省沙漠化土地的90%。部分地区已由科尔沁沙地的南缘转为南端。总之,地处农牧交错带的辽西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6-10]。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辽宁西部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环境问题。要有效地改造利用沙漠,防治沙漠化发展,研究辽西地区气候变化和干湿状况年代际变化这些重要要素对其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非常必要。 对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恶化、沙漠化发展迅速的成因分析,已经证实了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1-1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变暖幅度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增温最强[13-16],辽西处于强增温区域,初步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具有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17-20]。这种影响归根到底是由地表水分状况的变化所造成的,而这种变化是多种气候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温度或者降水。 辽宁西部地区由东南向西北气候由温带的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21]。本地区属我国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变暖幅度远远大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增温幅度,而气温升高会使水分循环加快,也会使地表(包括植被)及水体蒸发蒸散加强,从而有利于干旱趋势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其气候干湿状况如何变化非常必要,且对预测该区域未来气候的干湿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外,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短缺是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正确评价和认识由于辽宁西部地区的气候变暖而导致的该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是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趋利避害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6-02-14 ; 改回日期: 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类项目(2002DIB20069);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2041)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孙凤华(1963-),女(汉族),辽宁沈阳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 E-mail:sfh3910839@https://www.360docs.net/doc/a56768768.html,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

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网学员操作手册

目录 一、网站首页介绍........................................................................ 二、学习专区页面介绍................................................................ 三、学员操作方法........................................................................ 1、学员登录.................................................................................... 2、如何选课.................................................................................... 3、课程学习.................................................................................... 4、在线考试(自动倒计时、自动提交、自动判卷)............. 5、我的学习班................................................................................ 6、在线学习记录............................................................................ 7、修改个人信息............................................................................ 8、学员学习档案情况 ................................................................... 9、短消息功能................................................................................

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利用潜力评价

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利用潜力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17T11:28:19.3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田蓉李福杰李达宁 [导读] 在我国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根据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能----可调控的能量(空调热负荷指标、空调冷负荷指标)田蓉李福杰李达宁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 210007 摘要:在我国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根据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能----可调控的能量(空调热负荷指标、空调冷负荷指标),计算全国各省有效利用浅层地温能,对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资源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可知,全国各省实际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总量为7.11581E+11kWh,总装备空调面积为36813.72~28330.50 km2,可供4.7~6.3亿人供暖和制冷。 关键词: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利用潜力;评价 引言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应用地源热泵技术,随着热泵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很多地区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国家也大力提倡这项技术的应用,但是由于缺乏适宜性分区和区域规划,在一些不适宜地区出现了盲目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现象,引发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和因地制宜的应用,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根据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为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提供依据。 1 计算原理 利用浅层地温能来安装空调,解决冬天供暖、夏天制冷问题。根据气候特征,利用浅层地温能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Ⅰ)只需冬天取暖,夏天无需制冷;(Ⅱ)只需夏天制冷,冬天无需取暖;(Ⅲ)夏天制冷,冬天制冷。 以冷热均衡为原则,Ⅰ类地区取暖所需要总热能来自于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能,取暖的同时将冷能带入地下,造成地下温度下降,这可以在非采暖期(时间达半年以上)从环境得以恢复。Ⅱ类地区制冷是所需要的总冷能来自于可利用的浅层地温能,制冷的同时也将热量带入地下,造成地下温度上升,这可以在非制冷期(时间达半年以上)从环境得以恢复。Ⅲ类地区采暖时带入的冷能,在制冷时期利用制冷,到达冷热均衡。根据全国气候特征,我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主要以(Ⅲ)方式为主。但以海南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主要以制冷为主,其在夏天制冷期间带入的热能在取暖期利用,由于取暖时间段,总热能相对较大,则其取暖面积相对较大;同样,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其制冷面积相对较大。为了整个浅层冷热能达到均衡,则采暖期或制冷期所获得的热能或冷能的最大值均为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能----可调控的能量。 2 空调热负荷指标 空调热负荷指标:空调系统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空调热负荷指标由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加热由门及孔沿与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建筑内部设备得热、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等组成,主要由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组成。 又根据《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第二版),只设供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供暖好热量可用窗墙比公式法进行计算。 根据目前手册和一些实例中提供的热负荷与温差,则可计算出住宅建筑和非住宅建筑的空调热负荷系数Mh。假定在全国范围内,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的结构一样,则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的热负荷系数均为定值。则只需知道供暖期每个城市的平均室温就可以计算出热负荷系数。 根据《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第二版),提供了部分建筑的热负荷(以北京为例);又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局部修订),冬季空气调节室内温度计算参数为18~22℃,夏季空气调节室内温度计算参数24~28℃。 3 空调冷负荷指标 空调冷负荷指标:空调系统在制冷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制冷设施带走的热量。其涉及的方面多,主要由人体冷负荷、灯管冷负荷、设备冷负荷、新风冷负荷、渗透冷负荷、外墙和屋面冷负荷、外窗和天窗冷负荷、内围结构冷负荷。 根据《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第二版),提供了部分建筑的冷负荷(以北京为例);全年用空气调节系统冬季热负荷可按下述方法估算:北京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1~1.2倍,广州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3~1/4. 4 全国各省有效利用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能储存介质按中细砂和砂粘土1:1计算,水的比热容大约是1 kcal/kg·℃,中细砂的比热容为0.24kcal/kg·℃,砂粘土的比热容为0.33 kcal/kg·℃,砂粘土密度为1.78*103kg/m3,中细砂与水的密度分别按1.75*103kg/m3、1*103kg/m3计算。中细砂孔隙度按30%,砂粘土按45%计算。浅层地温能资源一般利用温差在5℃~15℃,而在我国不同地区可利用温差也不同,此次概算采用平均值9℃。考虑到城市建筑面积系数50%,30%的可采系数,25%的可利用效率,考虑到浅层地温利用深度的不均一性,现将其可利用深度按50m处理,采用热储法计算,则全国各省实际可有效利用的浅层地温总量计算结果为7.11581E+11。 5 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可装备的空调面积 建筑类型不同,建筑冷热负荷指标也不同,本次计算采用下式计算各省冷热负荷指标: (10)

辽宁简介

辽宁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简称辽。东北和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西与河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大陆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对绥中县西南端,长约2178公里,辽东半岛斜插黄海与渤海之中,与山东半岛遥相对峙。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人口4067万。有40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1.9%;少数民族人口占8.1%,以满、蒙古、回、朝鲜、锡伯族人数较多。全省辖14地级市,14县级市,20县,10自治县。省会沈阳市。 辽宁有山海之胜。千山、凤凰山为著名风景区,岩溶地貌分布虽不广,但发育典型,本溪水、旱二洞景色瑰丽,尤其水洞为中国北方罕见的有地下河溶洞。辽东半岛海岸线长达到2200公里。不乏优美的海滩与避暑胜地,其中以大连海滨为最。鸭绿江沿线兼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已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保护区。有多处地热活动遗迹,如宽甸火山线、鞍山汤岗子温泉等。动植物资源较多,已建有仙人洞、老秃顶子山、医巫闾山等自然保护区,旅顺口外的蛇岛自然保护区更名闻天下。辽宁是满族发祥地,其人文旅游资源中以清代遗存居首要地位,沈阳故宫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保存完好的封建帝王宫殿,清朝入关前的三座皇陵俱在辽宁,而北陵、福陵在沈阳。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上述情况有密切关系。兴城是近新发展起来的旅游城市,其吸引力除因拥有海水浴场外,还在于它较好地保持了明代的风貌。辽东半岛是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修筑长城的地区,惜破坏严重,其遗迹常被人忽略,以建平县烧锅营子燕长城遗址、锦州九门口明长城保存较好。旅顺口、锦州等地战略地位重要,曾分别是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战场或基地。辽宁工业发达,大连被确定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这也形成旅游吸引力。 辽宁省简称辽,号称共和国长子,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 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 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 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历史简介: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 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 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辽宁气候: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0-7-20信息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 [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

2016年7月2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7月2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3)论述题 第1题 习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党员干部是我国改革发展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需要担当的事情就越多,特别是面临大事难事,更要挺身而出、敢于担当。 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回顾我党的历史,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关键在于我党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像邱少云、黄继光等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像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冲破阻力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像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模范人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都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与敢于担当的精神格格不入。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现象,“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这些都是必须予以消除的。 当前我国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 当然,党员干部要把责任担当好,就要有与之适应的能力。只有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保持永不懈怠的学习状态,丰富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储备,着力增强能抓善管的能力,提高干事创业的水平。同时,国家也应该创造一个能够使干部勇于担当的良好环境,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那些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 其实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没有担当,任何事都做不了,更做不好。大梦想需要大担当,人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成多大的事业。每个人都应当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坚定信念,担当责任,彰显价值。 详细解答: 下一题 (2/3)论述题 第2题 你和一个私交甚好的朋友同在一个微信群里。这个朋友经常在群里转发一些不实的消息或文章。你怎么劝阻?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微信里信息杂芜,如果不希望自己成为谣言的受害者,我们不仅应加强对谣言的甄别能力,规范发言,还应努力成为真相的传播者,用理智遏制谣言的传播,对于我这位朋友,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向官方平台验证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查找到官方对这些消息的辟谣资料。 其次,私下联系这位朋友,将官方辟谣资料发给他,告诉他这些消息是虚假的,并对他进行劝说。一方面,他转发这些消息可能也是出于善意,但转发信息时应该思考转发的信息是否真实,否则很有可能会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危险。另一方面,告诉他善意转发这些信息,可能主观上没有恶意,一般法律上不予惩罚,但如果造成部分人群恐慌,达到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律是会给予相应处罚的。 再次,帮助他认清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之后,询问他这些消息或文章的来源,向微信管理平台举报虚假消息来源的微信号或公众平台。对不实信息予以删除。 最后,向朋友推荐一些健康的公众账号,比如江宁公安在线,该公众号就经常就网上一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

[论文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已达44570万m3,居世界第一位,至2010年预计年开采地热水总量可达到900×106m3,开采利用的热量折合标准煤约495×104t/d。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热水、医疗保健、洗浴、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 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校本部教职工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专任教师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数量(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 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教职工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试题及标准答案分

年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试题及答案分

————————————————————————————————作者:————————————————————————————————日期: 2

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试题及答案80分 o任务分配越简练,就越容易()。【2分】 o A. 执行 o B. 完成 o C. 结束 o D. 有效率 ? o【单选题】第(2)题()是一个民族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 【2分】 o A. 国家强盛 o B. 经济繁荣 o C. 民族精神 o D. 个体主义 ? o【单选题】第(3)题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就是要做好 第一号“服务 第(4)题公务员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学。【2分】 A. 实践 B. 结果 C. 科学家 D. 成功人士 【单选题】第(5)题日常工作()可以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办事成功率。【2分】 A. 设定目标 B. 计划顺序 C. 井然有序 D. 整理环境 【单选题】第(6)题在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残酷的今天,任何()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成大事”或者“乱大谋”得决定性因素。【2分】 A. 具体 B. 细微 C. 本质 D. 重大 【单选题】第(7)题开除公务员使其丧失公务员身份要经()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2分】

A. 区级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单选题】第(8)题一旦遇事开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没法施展。【2分】 A. 积极 B. 兴奋 C. 推延 D. 奋发 【单选题】第(9)题道德发展过程的继承,要受到现实的()的制约。。【2分】 A. 经济社会条件 B. 人民认识水平 C. 政治制度 D. 法律规范 【单选题】第(10)题国家利益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总和。。【2分】 A. 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 B. 发展经济 C. 维护社会稳定 D. 维护主权完整 【单选题】第(11)题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强化公务员的()。。【2分】 A. 岗位意识 B. 政治意识 C. 纪律意识 D. 法律意识 【单选题】第(12)题“退”,是为了更好地(),并最终实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2分】 A. “发展” B. “前进” C. “继续” D. “进” 【单选题】第(13)题当前各国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和共同取向是实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2分】 A. 法治化 B. 公众监督 C. 政绩考核 D. 奖惩机制 【单选题】第(14)题对下属科学地分配工作有三个环节,既需要分配什么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和应该怎样来()。【2分】 A. 实现 B. 完成 C. 结束 D. 继续 【单选题】第(15)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中心。【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