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我省河流水系分为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9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78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源总量28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82.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302亿立米米。入境水资源量287.3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82.3亿立方米。

一、内陆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区的哈尔腾河等)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独立出山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6条;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酒泉)、马营河(酒泉)、梨园河、黑河、洪水河(民乐)6条;疏勒河水系有党河、疏勒河、大哈尔腾河3条。自产水资源总量5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7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14.1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7.3亿立方米。

1、疏勒河水系

疏勒河水系以疏勒河为干流,主要支流有大哈尔腾河、党河、榆林河、石油河及白杨河,这些支流虽不汇入疏勒河、但习惯上仍划归为疏勒河水系。各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脉,水量自产并全部消耗于我省内。疏勒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21.2亿立方米。

疏勒河干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东段纳嘎尔当,河流出山后流经我省的肃北县、玉门市及瓜州县,注入双塔堡水库,下游水量只能引灌到西湖农场,已无余水下泄,疏勒河流域干流总长945公里,年均径流量8.7亿立方米。

大哈尔腾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党河南山东端奥果吐乌兰及野牛脊山,流经我省的阿克塞县,最终注入大、小苏干湖。河流长约320公里,年均径流量3.2亿立方米。

党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崩坤大坂、宰里木克和党河南山的巴音泽尔肯乌勒、诺干诺尔的冰川群, 流经肃北县及敦煌市,注入党河水库。河

长390公里,年均径流量3.5亿立方米。

榆林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雪山北坡和野马山北坡的冰川群,流经肃北及安西两县,注入榆林河水库。河长118公里,年均径流量0.65亿立方米。

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石油河垴、鸭儿河垴冰川及疏勒山,流经肃北县及玉门市。注入赤金峡水库。河长130公里,年均径流量0.43亿立方米。

白杨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吊大板,流经肃南县及玉门市,注入白杨河水库,河长90公里,年均径流量0.48亿立方米。

2、黑河水系

黑河水系以黑河为干流,自东向西主要支流有山丹河、民乐洪水河、大堵麻河、临泽梨园河、酒泉马营河、丰乐河、酒泉洪水河及讨赖河,历史上各主要支流均汇入黑河干流,1947年在讨赖河建成鸳鸯池水库后,讨赖河、酒泉洪水河湮灭于金塔盆地。按目前地表水力的联系,黑河水系可分为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子水系,其中东部子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其它支流;中部子水系包括酒泉马营河至丰乐河间诸小河流;西部子水系包括酒泉洪水河至讨赖河间诸小河流。黑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23.1亿立方米。

黑河干流发源于青海省走廊南山南麓和讨赖山北麓,从我省的肃南县入境,途经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于金塔县出境流入内蒙古自治区,最后入居延海。黑河干流全长约956公里(从祁连山发源地到尾闾居延海的长度),年均径流量16.0亿立方米。

山丹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冷龙岭北坡。流经山丹一个县,最后注入祁家店水库。河长约200公里,年均径流量0.89亿立方米,。

民乐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区的龙孔岭北坡,流经民乐一个县,注入双树寺水库,主河道全长37公里,年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

大堵麻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野牛山北坡,流经肃南县及民乐县,注入瓦房城水库,河长约21公里,年均径流量0.87亿立方米。

临泽梨园河发源于祁连山区的柴达诺山,流经肃南县及临泽县后注入黑河,河道上游建有鹦鸽嘴水库,河长143公里,年均径流量2.1亿立方米。

酒泉马营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北麓,流经肃南县及肃州区,河道水量全部被引完,河长约20公里,年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

丰乐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走廊南山,流经肃南县及肃州区,河道水量全部被引完,河长约100公里,年均径流量0.96亿立方米。

酒泉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托来山,流经肃南县及肃州区,最后注入讨赖河。河长70公里,年均径流量2.5亿立方米。

讨赖河发源于祁连山讨赖南山东段。流经肃南县、嘉峪关市及金塔县,最后注入鸳鸯池水库,全长68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

3、石羊河水系

石羊河流域诸河皆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河流短促,无主次之分。自东向西较大的河流有: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八条河流。西大河及东大河部分水量在下游汇成金川河入金川峡水库,其余六条河流出山后进入河西走廊武威灌区,水量大部分引灌及渗入地下,后又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形成众多的泉水河道,交汇成石羊大河,此后河流向北穿过红崖山进入民勤盆地,经引灌蒸发而消失石羊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17.1亿立方米。

古浪河发源于祁连山之安远车山的龙沟河及毛毛山的黄羊川,河流流经古浪一个县,河长137公里,年均径流量0.71亿立方米。

黄羊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流经天祝县及凉州区,河长105公里,年均径流量1.4亿立方米。

杂木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流经天祝县及凉州区,河长75公里,年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

金塔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流经凉州区,河长102公里,年均径流量1.4亿立方米。

西营河发源于祁连山之冷龙岭,河流流经肃南县及凉州区,河长124

表1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主要河流特征表

4

公里,年均径流量3.2亿立方米。

东大河发源于祁连山之冷龙岭,河流流经肃南县及永昌县,河长133公里,年均径流量3.0亿立方米。

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之冷龙岭,河流流经肃南县及永昌县,河长124公里,年均径流量1.6亿立方米。

二、黄河流域

省内黄河流域分黄河干流(包括支流庄浪河、大夏河、祖厉河及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泾河五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除上述五个水系的干流外,还包括各水系的一、二级支流31条。我省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5.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239.6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341.1亿立方米。

(一)黄河干流水系

黄河干流水系包括干流上游玛曲段及下段积石关到黑山峡段,主要支流有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白河、黑河、西科河、银川河、宛川河等。

黄河干流:黄河干流玛曲段从青海省的久治县入境,由西向东流至文保滩后向北流,因受西倾山的阻挡又朝西流去,在玛曲境内180度的大转弯,又流回青海省,形成了一个状如“U”形弯曲,成为九曲黄河十八弯的第一弯。积石关至黑山峡段即黄河兰州段区间,干流由青海循化县横穿积石山入境,经临夏、永靖,兰州,白银,从靖远县黑山峡出境。黄河干流在我省内长度913公里,其中上段433公里,下段480公里,流域面积56695平方公里,黄河兰州段平均年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兰州水文站)。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44.9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

1、白河

发源于四川境内的加日顶及龙日坝。河源高程在3600~4440米,由南向北流,流域面积5488平方公里,河长269.9公里,于甘肃省玛曲县入黄河,河口高程3400米,平均纵坡0.1~0.5%。

2、黑河

发源于四川省境内若尔盖县的麦洼及色洼,由班佑河及格曲两河在若尔盖汇流而成黑河。于四川省磁化县诺尔杰尔沟入甘肃省碌曲县境,在玛曲渔场牧场入黄河。河长455.9公里,在省内长50.4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流经若尔盖沼泽草地,河道弯曲,两岸多滩地。河源高程4100米,河口高程3400.5米。

3、西科河

发源于玛曲县西北阿尼玛山,上游称喀儿科河,由南向北流,流至35.8公里,纳西科河北支,转向东流称西科河,在玛曲县西科河羊场,行64.8公里入黄河。河源高程3321米,河道全长64.8公里,平均比降1.05%,河口高程3321米,流域面积100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81亿立方米。

4、银川河

发源于积石山县小积石山的雪积山一带,河源高程4240米,由西向东流,在积石山县银川乡汇入黄河。河道全长46.2公里,河口高程1685米。流域面积45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4%。年平均径流量0.691亿立方米。

5、大夏河

发源于青海省同仁县东南部的达布热,上游称其雄河、大南漫河,由西向东流54.9公里,在夏河县纳桑科曲后,称大夏河。经夏河县继续东流97.6公里纳咯河后,流向转为北,出土门关入临夏县境,经临夏市在塔张村注入刘家峡水库,全长202.9公里,流域面积7154平方公里。河源高程4240米,比降10.2~4.84‰。年平均径流量9.111亿立方米。

6、庄浪河

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东端的得尔山、抓卡尔山。河源高程4248米,上游称金强河,由北向南东流,经扎龙掌、华藏寺,由天祝县界牌村入永登县境,行程94.8公里,抵武胜驿,绕永登县城西下流至岗镇注入黄河,河口高程1550米。全长184.8公里,比降7.35~10.7‰。流域面积400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173亿立方米。

7、宛川河

发源于榆中县南部马衔山北麓,河源高程3287米,由西向东流,上游19.7公里修建高崖水库,经榆中县甘草店、夏官营,在桑园峡出口的响水子注入黄河。河口高程为1498米,全长93公里,流域面积18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403亿立方米。

8、祖厉河

发源于通渭县北部华家岭,河源高程在2450米,由北向南流13.2公里进入会宁县境,继续北流71.9公里时纳苦水河,经会宁县城、甘沟、郭城进入靖远县苏家湾村,在靖远县城西三公里处注入黄河。河口高程1393米,河道全长224.1米,比降33.10~1.58‰,流域面积1065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140亿立方米。

(二)洮河水系

洮河水系主要河流包括洮河干流、支流周科河、科才河、括合曲、博拉河、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迭藏沟、羊沙河、冶木河、漫坝河、三岔河、东峪沟、大碧河、广通河。

洮河干流发源于青海省海南州境内的西倾山北麓勒尔当,在我省碌曲县境西部的西倾山东麓流入我省。洮河流经碌曲、夏河、卓尼、临潭、渭源、临洮、永靖等县, 在永靖县刘家峡水库大坝上游流入黄河。全程长673.1米,比降0.27-0.36%,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河源高程4260米,多年平均河流径流量48.26亿立方米(红旗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47.2亿立方米。

1、周科河

发源于碌曲县境西倾山东麓及郭尔莽梁,河源高程4209米,由南向

北流,在碌曲县境内汇入洮河,全长82.1公里,河口高程3190米,流域面积122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6.69‰,年平均径流量3.06亿立方米。

2、科才河

发源于夏河县西南部完根扫地,河源高程4220米,由北向南流,进入碌曲县后汇入洮河,全长66.5公里,河口高程3155米,流域面积139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8.91‰,年平均径流量2.55亿立方米。

3、括合曲

发源于碌曲县境内南部郭尔莽梁的德合拉卡哉及尕海,由南向北流,由碌曲进入合作后汇入洮河。河源高程4061米,河口高程3000米,河长75.2公里,流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4‰,年平均径流量3.39亿立方米。

4、博拉河

发源于夏河县西部加威也卡,河源高程3920米,由西向东流,经夏河县进入合作市后汇入洮河,河口高程2780米,全长84.8公里,流域面积169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7.94‰,年平均径流量3.069亿立方米。

5、车巴沟

发源于卓尼县境内的西北部的割瓦隆、德隆伊嗄马、姜欠杂日干,河源高程4100米,由南向北流,在卓尼县车巴注入洮河,河口高程2688米,河长67公里,平均比降13.3‰。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1亿立方米。

6、大峪沟

发源于迭部县境北部迭山及纳杂,由南向北流,流至17公里的安子库入卓尼县境,经多坝,在迭部县洮河349.9公里处注入洮河。河长63.3公里,河口高程2490米,平均比降13‰,流域面积732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338亿立方米。

7、冶木河

发源于合作市境东部太子山东端额格夏锐由北向南东流,河源高程

3920米,流经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康乐县,在康乐县莲麓乡洮河525.0公里处注入洮河。河长79.3公里,河口高程1997米,平均比降22.2‰,流域面积133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79亿立方米。

8、东峪沟

发源于渭源县境中部鸟鼠山,河源高程2552米,由南向北流,流于庆坪转为西北流,进入临洮县境,在临洮县城东注入洮河,河长68.8公里,河口高程1857米。平均比降6.78‰,流域面积60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3115亿立方米。河床两岸为黄土丘陵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年输沙量310万吨,平均侵蚀模数5330吨/平方公里。

9、广通河

发源于夏河县境东部太子山东端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上游称新营河,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广河等县,在广河县高家崖处注入洮河。河长88.5公里,河口高程1799米,平均比降8.65‰,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746亿立方米。

(三)湟水水系

湟水水系河流主要有湟水干流和支流大通河两条河流。

湟水干流发源于青海省大通山南麓,在兰州市红古区进入我省,流经兰州市的红古区至达川汇入黄河。河源高程4200米,河口高程1565米,全长374公里,省内干流长73公里,流域面积3286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44%,省内集水面积130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20亿立方米(民和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0.166亿立方米。

大通河又称浩门河,系黄河流域湟水水系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沙果林那穆吉木岭,从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刚察、祁连、海晏等县,至甘肃天祝县天堂寺进入甘肃境内,经永登、兰州红古等区县再转入青海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干流长574.12km,流域面积15133km2。其中甘肃境内长109.7km,流域面积2190km2,大通河连城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8.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流径流量29.3亿立方米(享堂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

(四)泾河水系

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泾河干流、支流颉河、汭河、洪河、蒲河、马莲河、黑河等。

泾河干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东麓马尾巴梁东南1公里的老龙潭以上,河源高程2540米,由西向东流,在平凉市大阴山下崆峒峡入甘肃省境,流经平凉、泾川、宁县、正宁等县,流出至陕西省长武县,在陕西高陵县张卜蒋王村注入渭河。总河长455公里,省内河长177公里,总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省内流域面积1412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2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40亿立方米 (杨家坪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12.3亿立方米。

1、颉河

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的六盘山东麓,河源高程2830米,由西向东流,在高店以东的苋麻湾入甘肃省境,经崆峒区安国镇,至八里桥处汇入泾河。河长50.5公里,平均比降12.9‰,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548万立方米,年输沙量28.5万吨。

2、汭河

发源于华亭县境西部六盘山脉东麓的陇山,河源高程2602米,由西向东流,经华亭、崇信、泾川等县,于泾川县城处汇入泾河。河口高程1024米,河长116.9公里,平均比降5.27‰,流域面积167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688亿立方米。河流在华亭境内基岩裸露,蜿蜒曲折于峡谷山间盆地之中,在崇信县铜城峡流出进入黄土高原区。

3、洪河

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新集乡的六盘山东麓,河源高程2330米,由西向东南流,经固原、镇原、泾川等县,在泾川县洪河乡的王家嘴入甘肃省境,至罗汉洞乡曹头景家注入泾河。河口高程977米,河长187.2公里,平均比降3.38‰,流域面积133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6077亿立方米。

4、蒲河

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东部的天子埫,河源高程2000米,由西向东流,行85公里汇康家河后,转为东南流,流经固原、镇原、庆阳、宁县等县,在宁县宋家坡附近注入泾河。河口高程932米,河长204公里,流域面积为7478平方公里,甘肃省内流域面积464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76‰。在141.7公里处修建巴家嘴水库。年平均径流量2.0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940万吨,侵蚀模数7700吨/年·平方公里。洪水集中在7、8月,两月水量占年径流量的49%,沙量占82.2%。

5、马莲河

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南部麻黄山,河源高程1797米,由北向南流,上游称环江。流经盐池、环县、庆阳、合水(以下称马莲河)、宁县等县,于宁县政平注入泾河,河口高程为886米,河长374.8公里,平均比降1.35‰,流域面积19086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4.694亿立方米,洪水多集中在7、8月,水量占全年总水量51%,暴涨陡落,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输沙量1.31亿吨,马莲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

6、黑河

发源于华亭县东南部的上关罐子梁背后,河源高程1760米,由西向东流,经华亭、崇信、灵台、泾川,入陕西省长武县,在长武县亭口镇注入泾河。河口高程843米,河长168公里,平均比降2.9‰,流域面积4255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黑河在华亭、崇信县境内的流域范围,森林茂密,稍林草坡植被较好。

(五)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以渭河为干流,包括支流秦祁河、咸河、榜沙河、葫芦河、耤河、牛头河、通关河。

渭河干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南部鸟鼠山,流经渭源、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县、市,在天水胡店流入陕西,在临潼县港口汇入黄河。河源高程为3230米,省内河长360公里,省内流域面积2560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13%,多年平均径流量14.1亿立方米(北道水文站),自产水资源总量19.7亿立方米。

发源于临洮境东南部的葫麻岭,河源高程2594米,由北向南流,行至26.2公里处纳西支,经临洮、渭源、陇西等县,在癿羊口入渭河。河口高程1890米,河长67.5公里,平均比降5.95%,流域面积85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176亿立方米,流量小、水质差,不能灌溉,行洪时含沙量很大。

2、咸河

发源于陇西北部大岔,河源高程2500米,由北向南流,在陇西县赤山子汇入渭河,河口高程1673米,全长69公里,平均比降5.28‰,流域面积1159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233亿立方米,河水量少质差,不能灌溉,洪期沙多。

3、榜沙河

发源于岷县境内东南部的由岷峨山,河源高程3240米,由南向北西流,上游称下河里、闾井河、黑虎河,行程41.6公里。过红崖后转为北东流,在93.7公里处纳漳河,流经岷县、漳县、武山等县,于鸳鸯镇汇入渭河。河长102.6公里,河口高程1532米,平均比降12.6‰,流域面积359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5.33亿立方米,水量充沛,可以灌溉沿岸农田。

4、葫芦河

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月亮山大泉沟垴,河源高程2550米,在静宁县阎家庙入我省,流经静宁、秦安、庄浪、天水等县,于白家村豆家峡入渭河,河口高程1133米,河长300.6公里,平均比降2.93‰,流域面积1073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644亿立方米。

5、耤河

发源于甘谷县北部秦岭北麓龙台山,河源高程2450米,由西向东流,横贯天水县北部,于天水县北道埠以上2.5公里处汇入渭河,河口高程1090米,河长81.2公里,平均比降7.91‰,流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9258亿立方米。

发源于清水县东南部的郭家垄上,河源高程2040米,由南向北东流,行16.1公里至山门镇转向西流,经清水县城,在48公里处汇后川河后又转为北西流,直至天水县北道埠柏林村东侧注入渭河,河口高程1072米,平均比降6.64‰,流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河长85.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581亿立方米。

7、通关河

发源于张家川县境东部的陇山西麓,河源高程2580米,由北向南流,经清水县东端进入陕西省宝鸡县境。由凤阁岭注入渭河,河口高程889米,河长72.2公里,平均比降18.5‰,流域面积84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73亿立方米。

(六)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以洛河为干流,包括其支流固河、葫芦河、沮河、白水河、西河。干流及多数支流均在陕西省境内,仅葫芦河支流上段位于甘肃陇东地区东北部。干流在陕西省大荔县吊庄注入渭河,全长680.3公里,河源高程1800米,河口高程1122.5米,平均比降0.15%,流域面积2690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0.59亿立方米。

葫芦河发源于华池县紫坊乡刘崾岭,河源高程为1690米,由北向东南流,经华池、合水两县,于合水县太白镇瓦川口进入陕西省富县,至黄陵县交口村注入北洛河,河口高程786.8米,总河长235公里,甘肃省内河长89公里,总流域面积5449平方公里,省内流域面积2279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2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87亿立方米(张村驿水文站)。

表2 甘肃省黄河流域河流发源地、流进县区、河长、径流量特性一览表

16

17

三、长游流域

省内长江流域各河除汉江水系八庙河外都属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共27条,其中包括西汉水及其支流燕子河、洮水河、清水江、平洛河、铜钱河、柯家河、白龙江及其支流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岷江、拱坝河、羊汤河、五库河、让水河、洛塘河、白水江及其支流中路河、马莲河、白马峪河、丹堡河,嘉陵江干流及直接入嘉陵江的支流红崖河、永宁河、洛河、长丰河。

我省长江流域分嘉陵江(包括白龙江)、汉江两个水系。年径流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27条,有嘉陵江水系的嘉陵江干流,红崖河、永宁河、洛河、长丰河、西汉水、燕子河、洮水河、羊洛河、铜钱河、柯家河;白龙江有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岷江、贡坝河、羊汤河、五库河、白水江、中洛河、马莲河、白马峪河、丹堡河、让水河、大团鱼河、白龙江干流。

(一)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山脉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南侧东峪沟,流经甘肃的两当县及徽县,省内流程86.2公里,流域面积2556.6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11.95亿立方米。经陕西、四川,在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120公里,全流域(包括涪江、渠江)集水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约2300米,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

1、红崖河

发源于麦积区南部北秦岭山区的火焰山、秦岭梁,由北向南流经麦积区、两当县,在石马坪出境进入陕西凤县汇入嘉陵江。河长61公里,流域面积829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384亿立方米。

2、两当河(又称广庙河)

发源于两当县西北部太阳乡北部山地,由北向南流经太阳、两当县城、鱼池、站儿巷等乡后注入嘉陵江,河长62.1公里,流域面积347

甘肃水文概况

河流、地下水、冰川与水力资源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东西长1400多公里,南北宽近1000公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兼有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特点。三大自然地理区的地貌、气候等特点,对本省水文地理状况有重大影响。东部黄土高原与东南部的陇南山地,是黄河与长江流域,属于外流区。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及北山山地,属于内陆河流域。南部与西部的甘南高原与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高寒区,是外流与内陆河的发源地。 (一)河流 1、河流水系 本省河流分三大流域,九个水系。黄河与长江流域以迭山、西秦岭为界。黄河与内陆河流域以乌鞘岭、毛毛山及景泰境内的猎虎山为界。 (1)黄河流域水系:本流域分黄河干流(包括庄浪河、大夏河等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与泾河五个水系。 这里年径流量大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除上述五个水系的干流外,还有各水系的一、二级支流31条。其中黄河干流水系有庄浪河、祖厉河、大夏河及其支流咯河和铁龙沟5条;洮河水系有周可河、多拉沟、贡去乎河、博拉河、车巴沟、冶木河、三岔河、广通河等12条;湟水水系有大通河1条;渭河水系有榜沙河、大南河、籍河、牛头河、通关河、葫芦河及其支流洛河7条;泾河水系有内河、马连河、黑河、达溪河、达蒲河及其支流茹河6条。 (2)长江流域水系:省内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大

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共27条,其中包括西汉水及其支流燕子河、洮水河、清水江、平洛河、铜钱河、柯家河;白龙江及其支流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岷江、拱坝河、羊汤河、五库河、让水河、洛塘河;白水江及其支流中路河、马连河、白马峪河、丹堡河;嘉陵江干流及直接入嘉陵江的支流红崖河、永宁河、洛河及长丰河。 (3)内陆河流域:内陆河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一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等;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马营河、梨园河等;疏勒河水系有疏勒河、党河等。 2、河川径流 (1)年径流深及其分布:河川年径流深及其分布与甘肃省的降水量分布大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降水多的地方,地表径流深就大;降水少的地方,径流深就小。甘肃降水总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如东南部康县年平均降水为807毫米,中部的兰州为327毫米,西北部的张掖为129毫米。故甘肃的径流深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的影响,与降水分布的规律性不一致。在同样降水条件下,山地林区,年径流深大,黄土高原年径流深则小;山区径流深大,在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区,则径流深小。 甘肃省的河川径流,可以以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为界线,分成两个区。线以南径流深大,称为丰水区(包括山体本身),线北为贫水区。 ①丰水区区内年径流深大部在100毫米以上。由于降水受地形

甘肃农业概况

甘肃农业概况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地处黄河上游,在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位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之间,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地形呈狭长状,东西跨度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总人口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5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全省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1528个乡镇。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全省粮食总产量万吨,棉花万吨,油料万吨,肉类产量达到万吨,蛋类产量达到万吨,牛奶产量达到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3元。 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 一是土地辽阔,但可利用面积比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全省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旱地70%以上,水地不到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亩产达到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4%;草原类草场8593万亩,占32%;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5%。全省可利用草场总面积亿亩。 二是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无霜期一般为48-228天。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三是水资源贫乏,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降水量40-800毫米,年蒸发量1000—3000毫米。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按出现时间划分,影响甘肃省的干旱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四是生物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3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全省共有各类畜禽品种65个,天祝白牦牛、靖远滩羊、河西白绒山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甘肃高山细毛羊、华特瘦肉型猪、早胜肉牛、藏羊、牦牛等地方品种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主导品种。省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一、知识讲解 1.河流 ①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4)如何判断一条河流是否有凌汛? 河流有凌汛,一般符合下列两个条件:①有冰期;②由低纬流向高纬。 二、高考试题 (2016·新课标全国Ⅱ,9~11)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2月期间降水较少。故选D。第(2)题,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海水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加剧,会导致河道淤积。故选B。第(3)题,由上面分析可推知河口修建水闸,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和潮流带来的泥沙对河道的淤积。故选A。 答案(1)D(2)B(3)A 三、命题点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分析 读黄河干流沿线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③折线 D.折线④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图中黄河哪一河段的自然景观 A.源地—兰州 B.兰州—河口 C.河口—龙门 D.旧孟津—利津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河口以上河段即黄河上游河段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最大;下游河段含沙量仅次于中游,④折线符合题意。第(2)题,“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地上河河段,即旧孟津—利津河段。 【答案】(1)D(2)D 三、跟踪训练

甘肃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甘肃省中部。兰州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誉为“陆都”。兰州“坐中四连”,地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它东迎陕西,西通新、青,北接宁、蒙,南达川、藏,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冲。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327mm,年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景观:滨河路、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兰州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值得一去的是市区北侧黄河岸边的滨河马路。沿这条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你可欣赏到黄河的雄姿,并参观天下黄河第一桥、水车园和黄河母亲雕塑,白塔山公园内还有独具特色的黄河奇石展览,这是一条黄河文化旅游长廊。多少有点文化的人都应该去甘肃省博物馆看一看,以丰富阅历,只需一两个小时,你就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八千年彩陶文化、青铜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系统历史。五泉山公园是一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风景区,常为游客在兰州的首选目的地。傍晚时分,最好能乘坐缆车,登上兰山公园,俯瞰黄河拥抱金城兰州的雄伟气势,相信这种景观在别的城市绝难看到。兰州市郊县也有许多旅游景点。永靖县有高峡平湖刘家峡水库和“十万佛窟”炳灵寺;榆中的兴隆山和永登的吐鲁沟则为陇原著名的森林公园,成为游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兰州是游客到甘肃,乃至西北各省区旅游的依托中心和中转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先生在《中国西北角》中写道:“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的挖掘证明,早在7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天水的建城史,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到明清,天水均为各时期的州、郡、府等行政区的首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天水古文化,如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麦积山文化和三国文化等,灿烂的天水古文化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景观:麦积山石窟、卦台山、甘谷大像山、伏羲庙、玉泉观等。天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于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发现人类4000-7800年前的7000多件文物,国内外影响巨大,它和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武威地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太阳辐射量127-138千卡/平方厘米。武威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拓稠”的富挠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武威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珍品,目前有出土文物3万多件,文物保护点54处。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被国家指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及其出土的“雷台汉墓”;有元太子阔瑞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百塔寺”;有举世无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国家级珍贵文物“西夏碑”;有建于明正统四年,气势恢弘、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和被誉为中国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还有古长城遗址、丝绸之路名

甘肃水资源概况

甘肃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一、甘肃地理概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中腹地带,位于32°31′~42°57′N、92°13′~108°46′E之间,平面形态总体为“哑铃”形,呈北西—南东走向分布,从文县甘川边界到安西县甘新边界长1655km,最窄处在张掖地区山丹县,南北宽仅24km。西南面与四川、青海接壤;西北部与新疆毗连;北部马鬃山区有一小段与外蒙古接壤;东北面大部分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小部分与宁夏自治区相接;东面与陕西省相连。国土总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60%,川区和沙漠平原区约占40%。人口密度56.0人/平方公里(1999年)。 二、甘肃水资源总体概况 甘肃省河流年径流量约6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 1.地表水资源 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人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2.地下水资源: 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

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3.冰川资源: 省内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冰川总面积1596.0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786.87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约9.5亿立方米,占河西河川径流量72.6亿立方米的13.1%。 4.水能资源: 甘肃省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度。 三、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多头管理资源难配置 甘肃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起按流域统一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管理措施不落实,直接导致了上下游、左右岸争水和超量用水。而地下水的取用和城乡用水也存在着交叉、多头管理局面。如河西地区的武威市,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的是“三龙治水”,城建、水务局、流域管理局各管一部分;金昌市的“五龙治水”涉及的管理部门更多,行政、企业、城建、流域管理局、自来水公司各自为阵,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困难重重。 2.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据有关部门调查,甘肃省水资源配置不力和不合理状况非常严重。以民勤县为例,由于管理部门对石羊河统一调度不力,加之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难以实施合理配水。按省政府批准的《石羊河流域水利规划》,每年分配给民勤县入

甘肃省省情概况(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甘肃省省情概况 地理: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 度31 分-42 度57 分、东经92 度13 分-108 度46 分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总面积45.4 万平方公里。全省设14 个地、市、州,87 个县(市、区),省会兰州。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ft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ft地和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复杂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ft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ft地、北ftft地。 甘肃是个多ft的省份,地形以ft地、高原为主。主要ft脉有祁连ft、陇ft(即六盘ft、岷ft、阿尔金ft、马鬃ft、龙首ft、西倾ft、子午岭等)。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ft 区,大多数河流都从这些ft脉发源。 气候: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ft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ft、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ft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ft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 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 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 月。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 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按出现时间划分,影响甘肃省的干旱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 天,沙尘暴日数为1~37 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人口: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全省总人口为2603.34 万人,少数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0 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30 个少数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 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 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3、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详细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一、世界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地理专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地理专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河流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 [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补充: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地势高低、河道大小来判断)、河流长度(距海的远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其分布、河流的形状(如树枝状、辐射状、辐合状水系、平行状或称为梳状水系、格子状和网状等)、河道宽窄曲直(上游山区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成V字形;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等。基本上受地形地势影响(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如: ①树枝状水系:是最常见的水系形式。它常见于原始地形平坦、岩性均一的地区,如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如长江。 ②平行状水系:以各级河流相互平行排列为特点。常见于有适当的坡斜,或坡度较陡的地区。平行水系不仅见于由于掀斜式构造上升区域,如云南西部横断山区的平行峡谷区,及单斜区顺岩层倾向的斜坡上,甚至发育在大片缓斜的泛滥平原上,如淮河在豫、皖两省黄泛区的各支流也见到这种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以高地为中心,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外流,构成放射状水系,常见于穹窿山地和火山锥分布区。若各河由四周山地向盆地中心流注,则构成向心状辐合水系。 ④环状水系:在穹窿山地外围和火山周围,发育环状水系。 ⑤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如沱沱河,黄河三角洲、阿拉斯加育空河、北美普拉特河、新西兰、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辫状水系;例如描述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系属横断山脉余脉)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山区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成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其中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世界主要河流及特点

世界主要河流及特点 一、xx 1、西部多xxxx:xx,xx等; 2、东部河流短小; 二、xx 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最大冲积平原; 2、xx、xx注入xx; 三、xx 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最大冲积平原); 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 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外流河); 四、xx 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2、xx:xx——xx水系; 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最大)、伏尔加河(内陆河最长的)、乌拉尔河、咸海; 五、xx和xx 1、xx:第一xx6600千米; 2、xx:xx,xx; 3、xx: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点);

六、撒哈拉以南xx 1、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 2、xx: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xx:世界第二深; 七、xx 1、总括:河网稠密,河湖众多,水量达,利于航运;水位变化小; 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经鲁尔区; 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最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 八、xx东部和xx 1、俄罗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补给),封冻期长; 2、伏尔加河:内陆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黄金水道; 3、xx:xx,xx水系; 4、xx、xx、xx(xx); 5、贝加尔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九、xx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 2、圣劳伦斯xx; 3、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苏必利尔湖-最大淡水湖); 十、xx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我省河流水系分为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9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78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源总量28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82.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302亿立米米。入境水资源量287.3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82.3亿立方米。 ,、内陆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区的哈尔腾河等)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独立出山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6条;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酒泉)、马营河(酒泉)、梨园河、黑河、洪水河(民乐)6条;疏勒河水系有党河、疏勒河、大哈尔腾河3条。自产水资源总量5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4.7亿立方

米。入境水资源量14.1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7.3 亿立方米。 1、疏勒河水系 疏勒河水系以疏勒河为干流,主要支流有大哈尔腾河、党河、 榆林河、石油河及白杨河,这些支流虽不汇入疏勒河、但习惯上仍划归为疏勒河水系。各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脉,水量自产并全部消耗于我省内。疏勒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21.2亿立方米。 疏勒河干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东段纳嘎尔当,河流出山后流经我省的肃北县、玉门市及瓜州县,注入双塔堡水库,下游水量只能引灌到西湖农场,已无余水下泄,疏勒河流域干流总长945公里,年均径流量8.7亿立方米。 大哈尔腾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党河南山东端奥果吐乌兰及野牛脊山,流经我省的阿克塞县,最终注入大、小苏干湖。河流长约320公里,年均径流量3.2亿立方米。 党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崩坤大坂、宰里木克和党河南山的巴音 泽尔肯乌勒、诺干诺尔的冰川群,流经肃北县及敦煌市,注入党河水库。河长390公里,年均径流量 3.5亿立方米。 榆林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雪山北坡和野马山北坡的冰川群,流经肃北及安西两县,注入榆林河水库。河长118公里,年均径流量0.65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水系知识汇总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水系知 识汇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世界主要河流 一:亚洲 [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发源地: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南部山地。 补给水源: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注入地:北冰洋。 水文特征:河流结冰期长,流量季节变化大,常在河流下游形成凌汛。备注:

1:凌汛发生的条件:纬度较高,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2:这些河流的下游发生凌汛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很小,原因:在这些河流的下游纬度高人口稀少,工农业不发达。 3:鄂毕河在中国叫额尔齐斯河(在我国内陆地区的外流河) [二]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公河,湄南河,红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 补给水源:大气降水。 注入地: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

湄公河,湄南河,红河注入太平洋。 水文特征:水量大,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备注:这些河流都是国际河流: 萨尔温江:在中国称怒江亚洲东南部河流,长约2,400公里,为东南亚大河和缅甸最长河流。发源于西藏唐古剌山脉,经中国云南流入缅甸,注入马达班海湾。上游流经高山峡谷。部分河段通地方小船。因有急流险滩,使其难以成为重要水道。下游通航里程不足160公里。主要被利用於浮运柚木。 红河:越南北部最大河流。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在中国境内称元江。呈西北—东南流向,在中国河口瑶族自治县以南进入越南,称红河。东南流经首都河内,分支注入北部湾。 湄公河:在中国是澜沧江湄公河约3/4的流域面积在其下游流经的四国——老挝、泰国、柬埔寨与越南。

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越南的最南端,又称九龙江平原,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也是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伊洛瓦底江: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缅甸的第一大河。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 [三]: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 补给水源:大气降水 注入地:恒河,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甘肃省主要河流概况 我省河流水系分为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9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78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米米。入境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一、内陆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区的哈尔腾河等)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独立出山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6条;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酒泉)、马营河(酒泉)、梨园河、黑河、洪水河(民乐)6条;疏勒河水系有党河、疏勒河、大哈尔腾河3条。自产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1、疏勒河水系 疏勒河水系以疏勒河为干流,主要支流有大哈尔腾河、党河、榆林河、石油河及白杨河,这些支流虽不汇入疏勒河、但习惯上仍划归为疏勒河水系。各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脉,水量自产并全部消耗于我省内。疏勒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疏勒河干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东段纳嘎尔当,河流出山后流经我省的肃北县、玉门市及瓜州县,注入双塔堡水库,下游水量只能引灌到西湖农场,已无余水下泄,疏勒河流域干流总长945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大哈尔腾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党河南山东端奥果吐乌兰及野牛脊山,流经我省的阿克塞县,最终注入大、小苏干湖。河流长约320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党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崩坤大坂、宰里木克和党河南山的巴音泽尔肯乌勒、诺干诺尔的冰川群, 流经肃北县及敦煌市,注入党河水库。河长390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榆林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雪山北坡和野马山北坡的冰川群,流经肃北及安西两县,注入榆林河水库。河长118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石油河垴、鸭儿河垴冰川及疏勒山,流经肃北县及玉门市。注入赤金峡水库。河长130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白杨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吊大板,流经肃南县及玉门市,注入白杨河水库,河长90公里,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2、黑河水系 黑河水系以黑河为干流,自东向西主要支流有山丹河、民乐洪水河、大堵麻河、临泽梨园河、酒泉马营河、丰乐河、酒泉洪水河及讨赖河,历

甘肃农业概况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地处黄河上游,在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位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之间,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地形呈狭长状,东西跨度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总人口2603.3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89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2.62%。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5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全省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1528个乡镇。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1.0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4:46.7:35.9,农业增加值达到236.61亿元,全省粮食总产量789.34万吨,棉花8.66万吨,油料46.04万吨,肉类产量达到74.19万吨,蛋类产量达到13.44万吨,牛奶产量达到22.1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4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3元。 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 一是土地辽阔,但可利用面积比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全省耕地面积5112.93万亩,其中旱地70%以上,水地不到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3749.19万亩,亩产达到210.54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9.4%,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4%;草原类草场8593万亩,占32%;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5%。全省可利用草场总面积2.41亿亩。 二是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无霜期一般为48-228天。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三是水资源贫乏,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降水量40-800毫米,年蒸发量1000—3000毫米。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按出现时间划分,影响甘肃省的干旱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四是生物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3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全省共有各类畜禽品种

我国主要河流

我国主要河流 一、长江 1.源流概况 (1)发源地——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 (2)流经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五大地形区。 (3)长度(6300 km)、水量(1万亿m3)、流域面积(180万km2)均为全国之最。(4)上中下游的划分: 2.长江的开发——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和天然航道 (1)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 ①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 a.原因——处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水量丰富 b.水能具体集中在两段——源头~宜宾段;长江三峡段。 注: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地壳上升,江水强烈下切形成。 ②主要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

(2)长江优越的天然航道——“黄金水道” Ⅰ.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自然条件:流量大,江阔水深;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冬季不冻;支流众多。 ②社会经济条件:a.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客货流运输量大;b.干流航线与铁路、公路、京杭运河等相交织,形成庞大的水陆运输网;c.水运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Ⅱ.新中国对长江航道的治理 治理的主要河段——川江段(滩多流急)和荆江段(“九曲回肠”) 附:荆江的治理 ①千里长江,险在荆江。原因是:河道特别弯曲, 水流不畅。 ②治理措施——a.裁弯取直;b.修建分洪工程; c.加固荆江大堤。 3.长江的防洪——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1)防洪的重点在中下游地区 (2)中下游洪水的来源:①上游的干支流;②南 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③北面的汉江。 (3)中下游地区易出现洪灾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尤其个别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河段与中游南北支流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b.中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 ②人为原因:上中游过度砍伐植被,水土流失加剧,使中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减少,调节水量的功能下降。 (4)防洪措施 ①上中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②中下游加固江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裁弯取直;退耕还湖 二、黄河

世界主要河流运输概况修订稿

世界主要河流运输概况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世界主要河流运输概况 国外: 1、美国.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全长为6262公里,列世界第四长河。其干流和支流,流经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2个省,流域面积达32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包括:伊利诺斯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阿肯色河等,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是美国内河航道网的主干,流向自北向南。 密西西比河沿岸密布大城市、工业区,美国最大的海港新奥尔良也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三角洲,良好的航运条件和城市依托造就了密西西比河发达的内河运输业。密西西比河水系货运量约为7亿吨,主要运输货种为煤炭、食品及农产品、石油及制品、原材料等大宗散货。 2、欧洲莱茵河 是第一大河,发源于境内的北麓,西北流经、、、和,最后在附近注入,全长1232千米。 自1815年以来,莱茵河已成为水道,干线通航里程约为1000公里,货运量约亿吨,主要运输货种为建材、石油、金属矿石、煤炭等,近年来集装箱运输、汽车滚装船运输发展迅速。

3、欧洲.多瑙河 多瑙河在欧洲长度仅次于,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最后注入,河流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多瑙河干流为自由通航的国际航道,可通航里程2742公里,可通航支流30多条,较重要者有左岸的蒂萨河、奥尔特河、普鲁特河,右岸的德拉瓦河、萨瓦河、、伊斯克河等,此外,德国在多瑙河上游凯尔海姆向北跨过,建170千米长的运河和一系列船闸,与支流相连,构成多瑙——美因——莱茵运河,东南至黑海,西北至,贯穿欧洲大陆。多瑙河全河航运总量保持在1~亿吨之间,受欧洲政治和航道本身因素等影响,货运量并未获得重大突破。 4、俄罗斯.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流入, 流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 伏尔加河及其支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除外,支流最重要的航运干线是谢克斯纳伏河、奥卡河、莫斯科河、卡马河、别拉雅河和乌法河,并建有伏尔加河——莫斯科河、伏尔加河——运河、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波罗的海运河共五大人工喝道,把伏尔加河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