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分类

合集下载

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

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

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
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体内恶性细胞增殖所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可以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有赖于病情的分型和诊断,因此对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十分重要。

当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白血病分类是WHO 2016年分类标准,该标准考虑了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和病理学等多个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帮助医生诊断并进行更为有效的治疗。

按照WHO 2016年分类标准,急性白血病可以分成淋巴细胞型、髓系细胞型和基质细胞型三种不同类型。

其中淋巴细胞型包括原发性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T-ALL)和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B-ALL);髓系细胞型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急性前骨髓样白血病(BCP-ALL);基质细胞型是一种罕见的类型,仅仅占据了所有急性白血病的不到1%。

慢性白血病则按照细胞来源的不同分为淋巴细胞型和髓系细胞型两种类型。

其中淋巴细胞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毛细胞白血病(HCL)、前驱B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髓系细胞型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CML)。

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医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细胞学检查,常规的检
查包括外周血液形态学检查、骨髓象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包括白血
病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融合等。

总的来说,白血病的分类和诊断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医生需要根据患
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诊断,以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当然,患者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合作,包括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等,以提高白
血病治愈率和生存率。

白血病的分类

白血病的分类
白血病
概述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 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 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
发病情况
发病率(我国) :2.76/10万 恶性肿瘤死亡率:男为第6位,女为第8位, 儿童和35岁以下成人中为第1位。 急性﹥慢性(5.5:1) ANLL﹥ALL﹥CML﹥CLL
(—)或(+), 弥漫性淡红色
非特异性酯酶 (—)
中性粒细胞碱 性磷酸酶
增加
(—)~(+),NaF 抑制不敏感
减少或(—)
(—)~(+)
(—)或(+) 呈弥漫性淡红 色或颗粒状 (+),能被NaF
抑制 正常或增加
急性单核细 胞白血病, 非特异性染 色
五、 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 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率高,但除少数类 型外,变异范围甚大,仅下列几种异常和分型 有一定关系。
BM中颗粒增 多的异常早幼 粒细胞增生为 主,在NEC中 >30%。又分 三种亚型: 粗颗粒型(M3a)
M3b (早幼粒细胞细颗粒型)
细颗粒型(M3b)
M3 (早幼粒细胞型变异型)
变异型(M3v) BM形态近似 M3a 或M3b,但周围 血早幼粒细胞胞 核为双叶、多叶 或肾形,胞浆中 嗜天青颗粒少, 甚至缺如,而部 分细胞仍呈典型 的异常早幼粒细 胞形态。
白 血
急 性
病非




白急 血性 病淋
巴 细 胞
Mix
淋巴细胞
非淋巴细胞
白慢 血性 病淋
巴 细 胞
白 血 病
慢 性 粒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白血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失调所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典型病症是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出现异常,而最典型的病症就是白细胞数量超标。

白血病可以根据其病因、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分型,但其中最重要的两类是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一般按其发生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急性早期白血病、急性变态白血病和急性淋巴髓白血病三大类。

急性早期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细胞导致的白血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失调,使血细胞在未成熟期内大量地产生出白血病细胞,从而使得病变危害性增强。

此外,急性变态白血病是由某种抗原(如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白血病,其特征是血样中的白细胞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而急性淋巴髓白血病则是由白血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白血病,其特征是血样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

慢性白血病按病变细胞形态、生物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分型,可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低恶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DS)和血小板减少性贫血(MPD)等几大类。

其中,CML是由部分染色体融合所导致的,CLL则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失调而导致的,MDS是由骨髓细胞失去适应力而导致的,而MPD则是由于出血细胞超微小穴孔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发病。

白血病不同类型、分型的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其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四大类,即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病理改变、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症状。

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一般包括浮肿、出血、发热、腹痛、肝脾肿大以及原发性感染等;病理改变则以白血病细胞的扩增为主要特征,而脏器功能障碍则一般与淋巴结肿大有关;免疫功能紊乱则一般以出现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

白血病是一种由血液系统失调引起的复杂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各自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分型,其典型病症是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出现异常,而其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可分为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病理改变、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症状四大类。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

受累基因 AML1-ETO PML-RARα PLZF- RARα CBFβ-MYH11 CBFβ-MYH11
MLL MYC-IgH BCR-ABL
常见白血病类型
M2 M3 M3 M4Eo M4Eo M4/M5或其他型 L3 CML,ALL,AML
APL患者染色体异常t(15;17)(q22;q21)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活性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时活性恢复,复发时下降
(三)骨髓
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 高,中性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10%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红系相对减少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CML骨髓象
(四)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需要特殊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原始细胞/全部骨髓有核细胞(ANC)≥30%为 AL的诊断标准 ②“裂孔”现象 ③低增生性白血病 ④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Auer小体
细胞化学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POX) 糖原染色(PAS)
(-)
(+) 成块或颗粒状
血象
WBC:多数↑,也有正常或↓
WBC≥10×109/L——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 WBC<1.0×109/L——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多数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或幼稚细胞
RBC:多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可找到 幼红细胞
PLT:↓,约50%≤60×109/L,晚期极度减少 (<2×109/L)
骨髓象 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参见FAB分类法
3、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 细胞≥30%;具体参考FAB分类法
4、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发育,导致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增加。

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白血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系白血病;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分为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

1. 原发性和继发性白血病原发性白血病是指由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发育所致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确。

继发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治疗或环境因素所致的白血病,如放射线、化学药物、病毒感染等引起的。

2. 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导致白细胞分化受阻,早幼细胞增生过多,成熟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综合征。

慢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白细胞分化正常或略增,成熟细胞增多,临床表现为慢性白血病综合征。

3. 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系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指由于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白血病,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

髓系白血病是指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

4.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重排等。

基因突变包括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突变等。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对于白血病的分类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白血病的分型白血病的分型是指根据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将白血病分为不同的亚型或类型。

白血病的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和临床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也是成人白血病中的一种。

fab分类法分类白血病

fab分类法分类白血病

fab分类法分类白血病【最新版】目录1.介绍 FAB 分类法2.FAB 分类法在白血病分类中的应用3.FAB 分类法的优缺点4.结论正文一、介绍 FAB 分类法FAB 分类法,即法国、美国、英国的急性白血病分类法,是一种根据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对白血病进行分类的方法。

该方法由法国、美国和英国的血液病学家于 1974 年提出,以替代过去的分类方法,如 HO (Heilman 和 Ott)分类法和 C(Cronkhite)分类法。

二、FAB 分类法在白血病分类中的应用FAB 分类法主要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将白血病分为以下几类: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3.混合性白血病(Mixed Leukemia)4.未分化白血病(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5.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三、FAB 分类法的优缺点FAB 分类法的优点在于对白血病细胞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FAB 分类法简单易懂,便于推广和应用。

然而,FAB 分类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主要依据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进行分类,未能充分考虑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白血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FAB 分类法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

其次,FAB 分类法在分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观察者对细胞特征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分类结果。

四、结论总之,FAB 分类法在白血病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白血病认识的深入,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白血病的分类及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及分型

白血病分类和分型保定第七医院肿瘤科穆铁军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肿瘤科医办室参加人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其特征为一种或几种血细胞成分的自发性、进行性异常增殖,具有质和量改变的异常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

白血病的治疗是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故今日讲解白血病的分类分型。

分类一、按自然病程及细胞的成熟度分类(一)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重、自然病程一般在六个月以内。

骨髓及外周血中主要为异常的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

(二)慢性白血病起病缓、发展慢,病程一般一年以上,骨髓和外周血以较成熟的细胞占多数。

二、按细胞类型分类分为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及一些少见类型,如红白血病、巨核细胞型、浆细胞型、嗜酸细胞型、嗜硷细胞型白血病等。

三、按外周白细胞的多少分类(一)白细胞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并有较多幼稚细胞出现。

(二)白细胞不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不增多或甚至低于正常。

血片中没有或较难找到幼稚细胞。

分型一、急性白血病分型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结果如下:①ANLL分为8个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②ALL分为三个亚型:FAB分型:L1、L2和L3型。

近年来又根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ALL根据免疫表型不同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

2000WHO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三种亚型:(1)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亚型):t(9;22)(q34;ql1),BCR/ABL;t(4;llq23),(MLL重排);t(1;19)(q23;p13);(E2A/PBX1);t(12;21)(p12;q22),(ETV/CBFα)。

fab白血病分型标准

fab白血病分型标准

fab白血病分型标准
FAB(法国—美国—英国)分型标准是一种用于分类急性白血病
的系统,它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几种不同的亚型。

FAB分型标准最初是在1976年由法国、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共同制定的,它是根据骨髓或外周血涂片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的。

FAB分型标准将急性白血病分为了L1、L2、M0、M1、M2、M3、
M4和M5八种类型。

其中,L1和L2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两种类型,M0至M5则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
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L1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细胞体积小,核浆比大,核
分裂活跃;L2型则是细胞体积大,核浆比小,细胞形态不规则。


M0至M5型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则根据原始细胞的类型和数量进行
分类,每种类型的白血病都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FAB分型标准已经逐渐被WHO (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系统所取代。

然而,FAB分型标准仍然具
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特别是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仍在使
用该标准进行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诊断。

总的来说,FAB分型标准是一种根据急性白血病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的系统,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的分类
按病程缓急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1. 急性白血病(简称AL) 病程急,自然病程一般仅几个月。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
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

2. 慢性白血病(CL) 病程较缓慢,自然病程一般为数年。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的
成熟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见下表:

急性白血病(AL) 慢性白血病(CL)

起病 较急 缓慢
病程 短 较长
细胞分化程

差,以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 较好,以晚期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为主。

按白细胞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
1.急性白血病(FAB分类)
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ALL):分为L1(第一型)、L2(第二型)、L3(第
三型)3个亚型。

②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ANLL):可分为7个亚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CL)
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MOL)。
根据免疫学标记分类
根据膜表现标记,可把ALLW分为:T细胞急淋(T-ALL)、B细胞急淋(B-ALL)、非T
非B急淋及其亚型。

MIC分型
近年来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进行综合分型,
即MIC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