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期末复习资料

表型选择: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个体,并对选出的个体混合采条、采种,混合繁殖。这种选种方法又称为混合选择
遗传型选择:是指对入选的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谱系清楚的选择。遗传型选择又称为作子代测定的优树选择。

混合选择: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个体,并对选出的个体混合采条、采种、混合繁殖。
单株选择:凡是对入选的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谱系清楚的选择
双交(double cross):是用两个不同的单交种进行杂交,即(A×B)×(C×D)
回交(backcross):回交指单交得到的F1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成熟效应:是指繁殖材料的生理老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树年龄,母树年龄增加,衰老加深,无性繁殖能力逐步下降,生长也随之受到抑制。
位置效应:是指来自母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在形态和生理发育上存在潜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受位置的影响产生的。
引种:原产地与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相似,或引进树种的适应性广,因此对引进树种不需采取特殊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的环境,能正常生长发育,称为引种。
驯化: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差别大,或引进树种的适应性窄,只有采取改变引进植物遗传特性的措施,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称为驯化。
一般配合力: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全部供试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即某一个亲本在若干杂交组合中,传递给所有组合子代某个优良性状的平均相对能力。
特殊配合力: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全部供试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即一个亲本在某个特定组合中传递某个优良性状的相对能力。

子代测定/无性系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的植株和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并根据他们的性状表现作出的评价。其中,前者称为无性系测定,后者称为子代测定。
乡土树种:每一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外来树种:某一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外来树种。
1.5代种子园:用经过子代测定的优良无性系重新建立的新的种子园称为
去劣疏伐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资料,对初级种子园内的无性系和植株进行去劣疏伐,
进化保存:多样性的个体,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下,适者生存,林分朝着适应的一方进化,最后保

存下来的是与风土气候相适应的产物即进化保存的群体。
选择保存:是指保存的对象是由人来确定的,保存中和保存后仍不断进行选择。

家系选择(family selection)是指对入选优树的自由授粉子代或控制授粉子代分别作子代测定,根据子代性状平均值的高低,挑选优良家系,淘汰低劣家系的过程。
配合选择(combined selection) 是在选择优良家系后,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的双重选择。
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 selection)在家系内挑选优良单株。
优树选择:
种源选择(provenance selection ): 通过种源试验为特定营林地区或立地类型选出最佳供种区(种源)的工作。

家系 (family):两个遗传型间交配产生的一批后代称为家系
无性系(clone):由同一株树木经无性繁殖所获得的一群个体,称为一个无性系

半同胞家系:双亲中只有一方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半同胞家系
全同胞家系:双亲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全同胞家系

品系:品系是指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而起源于共同祖先的群体,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某个表现较好的类型后代称之为品系。
品种(cultivar):是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性状经过人工选育所证实, 属遗传性的控制,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要求的栽培植物群体。
无性系种子园: 是指通过营养繁殖方法营建的种子园
实生苗种子园 : 由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种子培育苗木营建的种子园。
异地保存:是指在区别与原始群体生态环境下的某一地点,将要进行保存的来自不同生态区的单株上采集的种子或枝条,营造集中成片的人工林,以实现基因保存。
原地保存:是指在原来的环境或生境中对保存的对象进行保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综合分类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个有何特点?
本地种质资源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外地种质资源 指从国外或外地其它引入的树种、品种或类型
野生种质资源 自然界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树种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通过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资源,需要通过培育、选择、鉴定,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树木引种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保证引种成功应采取哪些措施?
引种步骤
引种计划的制定
材料收集
种苗检疫
苗期性状观察
引种栽培试验
试验观测内容
档案资料的建立
保证成功应采取的措施
引种要结合良种选育
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既要引种,也要引进和探索配套技术
加强对引种成功树种的繁育
注重外

来树种基因资源保存
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引种程序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循序渐进,切忌急 功近利。
确定杂交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选择性状互补的材料做亲本。
选择地理起源、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的种源,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种做亲本。
根据亲本性状遗传传递能力大大小进行选配
根据正反交可配性进行亲本选配
芽变的特点有哪些?
芽变的多样性 芽变既有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
芽变的重演性
芽变的稳定性
4、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5.突变后的体细胞常竞争不过正常细胞。
引进外来树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列举我省从国外和国内引种成功的树种各2个。
1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经济性状表现
2对生态条件进行比较分析
对树种原产地和拟引入地区的生态条件进行比较
如果新的地区条件和原产地生态条件相差不大,往往容易引种成功,否则难度就大些。
各生态因子分析
温度 降水和湿度 日照 风 土壤条件(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土壤微生物 地形
3历史生态条件
植物生态历史条件愈复杂,则其适应的潜能和范围可能愈大
4 要充分注意种内变异
与子代测定相比,无性系测定有何特点?在无性系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无性系测定特点:
无性系测定程序少,评定方法简单
由于同一无性系分株间变化幅度小,在田间设计中,小区内栽植株数可较少,试验规模可较子代小;
无性系测定只能提供测定材料在无性繁殖下的遗产表现。
无性系测定中存在位置效应和成熟效应
当用嫁接方法是,由于砧木的遗传基础不同,生长不同,以及嫁接愈合等不同,都会影响接穗的生长,妨碍对无性系作出正确评价。
无性系选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无性系育种和造林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多系造林,以防遗传基础窄化
繁殖材料必须处于幼年状态
无性繁殖必须以丰富的遗传资源作为后盾, 以避免走入“死胡同”。
无性繁殖材料的应用应该相对地方化、栽培集约化
无性和有性交替使用

按照综合分类方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在基因资源收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本地基因资源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2) 外地基因资源 指从国外或外地其它引入的树种、品种或类型。
(3)野生基因资源 自然界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树种。
(4)工创造的基因资源 通过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基因资源。
在基因资源收集时,应注意:
(1)收集乡土、珍贵、稀有树种和濒危树种;
(2)收

集同树种的栽培种和野生种。
(3)收集和探索一些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特殊类型。
(4)收集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基因资源。
(5)收集古寺庙、公园、古典园林和房前屋后有价值的古树。
种内变异分那几个层次?在育种中如何利用各层次的变异?
1.地理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变异
利用途径
1.利用地理种源变异,进行种源选择;
2.利用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进行林分选择,改造成母树林,提供优良种子;
3.利用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进行优树选择,建立种子园或采穗圃,为生产提供良种或穗条;
4.利用个体内变异,进行突变体筛选,如在苹果、柑桔中通过芽变培育新品种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种效果?
选择的环境条件与选择效果 性状遗传力越大,选种效果越好
性状标准差与选择效果 选择群体性状变异幅度大,即加性方差大的性状,选种的效果好。
选择强度与选择效果 适当降低入选率,增加选择差,提高选择效果。入选率越低,选择差越大,但他们不是直线关系。
选择性状的多少与选择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对单个性状直接选择的效果较高,选择性状的数目增多,选择效果就会减低,
选择方法与选择效果 一般来说,家系选择的效果优于单株选择,单株选择的效果优于混合选择,直接选择的效果优于间接选择。
遗传性选择的程序和特点是什么?在遗传性选择中为什么要进行子代测定?
遗传型选择的特点:
选种效果好,可以排除选优时环境因素的干扰,比较客观地选出优树。
特别适合性状遗传力低时的选种。
特别适子代测定的目的:
初选的优树是根据表型选择出来的,其遗传品质不一定好,因此产生子代后,进行子代测定,子代表现好的优树,证明其遗传品质优良。
芽变的特点有哪些?芽变的遗传学基础是什么?何时进行芽变选择最好,为什么?
芽变的特点1、芽变 的多样性 2、芽变的重演性 3、芽变的稳定性 4、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5.突变后的体细胞常竞争不过正常细胞。
芽变的遗传学基础(1)基因突变:(2)染色体数目变异(3)染色体结构变异(4)核外突变
在种源试验中应如何确定采种林分和采种树?
14. 林木育种工作有哪些特点?
15. 基因资源保存一般有哪些方法?
16.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概念和意义上有何区别?在林木改良中应如何利用这两种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全部供试子代总平均的离差,

即某一个亲本在若干杂交组合中,传递给所有组合子代某个优良性状的平均相对能力,记作GCA。
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全部供试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即一个亲本在某一个特定组合中传递某个优良性状的相对能力,记作 S CA。
通常认为,一般配合力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引起的。
特殊配合力是由是因的非加性效应引起的,即显性和上位作用的结果。
非加性效应没有累加作用,只有当特定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时,才表现出优势来。
在树木良种繁育中,通常选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无性系,建立由许多无性系组成的种子园,因为这样的种子园只能利用加性效应。用特殊配合力高的无性系,营建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种子园,以生产杂交种子。
克服无性系成熟效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干基或根系萌生条扦插繁殖复幼法;
重复修剪复幼法;
连续扦插复幼法;
幼穗连续嫁接复幼法;
组培诱导复幼法;
激素处理结合组织培养复幼法。
为什么说通过杂交取得杂交种子,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通过杂交取得杂交种子,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杂种后代出现分离,个体表现差距很大,只有经过选择测能选出具有杂种优势,各方面性状优良的杂种,通过扩大繁殖,区域试验,最终培育成为一个杂交新品种。
由于树木的经济性中只有在成年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因此选择应贯穿于杂种培育的全过程。
取得杂种后还要经过:杂交种子的加工,育苗,选择,繁殖成无性系,区域试验,品种登记等步骤。

一、试述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初级实生苗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1.5代种子园、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概念,并用图表示各种子园的世代联系。
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只经表型选择未经子代测定的繁殖材料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式建立起来的种子园
初级实生苗种子园:由未经子代测定的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种子育出苗木建立的种子园。
去劣疏伐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资料,对初级种子园内的无性系和植株进行去劣疏伐,
1.5代种子园:用经过子代测定的优良无性系重新建立的新的种子园
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由初级种子园子代选优建立的无性系种子园。


无性系育种和造林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多系造林,以防遗传基础窄化
繁殖材料必须处于幼年状态
无性繁殖必须以丰富的遗传资源作为后盾, 以避免走入“死胡同”。
无性繁殖材料的应用应该相对地方化、栽培集约化


无性和有性交替使用

引种的步骤和措施
引种计划的制定
材料收集
种苗检疫
苗期性状观察
引种栽培试验
(1) 初选试验(2)区域性试验(3)生产性试验
试验观测内容(1)适应性观测(2)物候观测(3)生长观测及产量测定
档案资料的建立

引种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种要结合良种选育
2、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3、既要引种,也要引进和探索配套技术
4、加强对引种成功树种的繁育
5、 注重外来树种基因资源保存
6、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7.引种程序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循序渐进,切忌急 功近利。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克服杂交不可配方法 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及其原因
室内切枝杂交
无性系种子园的优点:
保持优树原有的遗传品质;
提早开花结实,较快提供种子;
树形矮化,结实层较低,便于管理和采收种子;
优良基因型可多次繁殖;
谱系比较清楚,近亲繁殖科较有效地控制
无性系种子园的缺点:
有些树种无性繁殖困难;
有位置效应;
种子园植株生长好坏,不能作为去劣疏伐的主要依据
42. 优树选择的林分条件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