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小论文

机械创新小论文
机械创新小论文

班级: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黄守印

学号:080302041125

设计目的:

大家都知道,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每天享受阳光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有多少的盲人正在黑暗里度日如年,他们是多么希望见到阳光,看看他们身边的世界。为了让盲人也能够享受到精彩的生活,我就有了一种想法,为何不发明一种眼镜,让这副眼镜作为他们的眼睛,让他们也来看看这缤纷的世界。

设计思路:

现在的社会,眼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需之物,有人甚至为了潮流而戴眼镜,然后我就想到,能不能在眼镜上做文章,让它变成让盲人看世界的装置。我的想法是在眼镜镜框的两侧各安装一个微型摄像头,将摄像头看到的图像通过镜框中的转换设备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他能够被人体神经识别的信号,然后通过头部神经传入大脑已达到看到外部事物的目的。

想法来源:

各个想法是我根据现在到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想到的,监控摄像头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别处发生的事情,靠的是电脑接收,如果我把这个接收的电脑改成人脑,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让盲人看见世界的难题。同时,物理学家霍金所用的轮椅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既然连得了运动神经细胞病的霍金都能够通过设备和周围的人交流,

那我们也可以让盲人通过设备看世界。

对于微型摄像头和信号转换装置,现在的科技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难的就是怎么让人脑识别转换后的信号。

图1 微型摄像头

图2 类似的转换电路

至于将信号传入神经,我们可以先在眼部信号神经植入一个类似于治疗足下垂及其它神经疾病的植入式神经信号传感刺激装置,然后

通过镜框上面的信号发生器发出无线电信号,由植入式神经信号传感刺激装置接受这些信号后对眼部神经进行特定刺激从而让大脑接收到微型摄像头看到的事物。

图3 神经信号探测放大器芯片

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神经套箍,在其中具有接触一个或多个神经的电极;事件触发的闭环控制单元,其被连接以从神经套箍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接收信号,并向至少一个电极递送刺激脉冲以产生预期的生理反应,该闭环控制单元包括:内部电源;处理器;若干信号调节电路;至少一个刺激电路,其向一个或多个所述电极递送刺激脉冲;可编程开关,其由所述处理器控制,以将电极连接到信号调节电路;其中,所述处理器选择性地使所述若干信号调节电路、所述可编程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刺激电路能够延长所述电源的寿命。

设计总结:

此次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通过对自己思路的整理,

细化,最终得出此次设计的设备,一个器材的设计来源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的积累,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各种设备的构成以及用途,然后将各种设备的优点集成在一起,让他们发挥出新的功能,从而实现新的产品的开发,这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像我的这个设计,就是将现有的微型摄像头、信号转换电路、信号发生器、型号接收器和神经信号传感刺激装置集成在一起,从而有了这个设备。创新设计本就是为了实现机械设备的更多功能用途,对其结构的细化设计能够让我们对于其基本结构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设计学习。当然,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创新设计,肯定存在不足的地方,恳请老师进行指正。

学习《机械创新设计技术》后的感受: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创新其实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作为我们学生,只要平时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一样也可以做到。创新并不只是创造出本来没有的东西,对于已有的事物,发挥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对它的结构和功能加以改进或者完善,设计出比以前更加实用的东西,同样也可以叫做创新。在平时的学习或者是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同时也要积极的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得人,要知道,思想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也要善于观察生活,而且能够运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觉得这是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也是作为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的一员的义务。平时,通过老师为我们放的一些视频,我知道了创新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看到几岁的小孩都能够发明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我懂得了创新是不需要学历的,仅仅只要有灵感和创新精神,你就很可能成功。对于这次老师布置的论文,我通过对平时在网上浏览的一些高科技和设备的整合,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这也是能算做一种简单的创新吧。自我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他需要你把自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然后再把它给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有广阔的知识面,这对于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才。因为一个国家需要创新,只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辉煌。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生物体植入式微电子器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论文

《工程测试技术》康宜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朱定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论文 ——关于蜗轮蜗杆设计及直齿圆柱齿轮设计的讨论 姓名:XXXXX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 时间:XX年XX月XX日

机械设计论文 题目: 关于蜗轮蜗杆设计及直齿圆柱齿轮设计的讨论 关键词: 课题一:功率、传动比、效率、导程角、当量摩擦角、蜗杆头数; 课题二:模数、齿数、中心距、接触应力、弯曲应力、传递功率。 摘要: 课题一:通过蜗杆传动效率将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联系起来,建立起关于所求量链轮直径D'的一元一次方程,最终求得链轮直径D'。用导程角和当量摩 擦角比较,确定蜗杆是否自锁。 课题二:运用机械辅助设计软件,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一系列直齿圆柱齿轮的方案。依据设计原则,通过比较选择接触应力、弯曲应力和传递功率较合 适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 课题一 一、题目 蜗轮滑车如图1所示,起重量F=10kN,蜗杆为双头,模数m=6.3mm,分度圆直径d l=63mm,蜗轮齿数Z2=40,卷简直径D=148mm,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角v=0.1,轴承、溅油和链传动的功率损失为8%,工人加在链上的作用力F′=200N。 1)试求链轮直径D′,并验算蜗杆传动是否自锁。 2)如果改为单头蜗杆传动,结果如何? 3)分析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图1 二、题目分析及计算 解: (1) 已知,Z 1=2,Z 2=40,n'=n 1 根据n P T 55.9=可得55.9Tn P = %9255 .92''%9255.9''%92'11?===n D F n T P P 55 .9455.92222?==FDn n T P %92''2''55.92%9255.941 21212n D F FDn n D F FDn P P =??==η 传动比:202402112==== n n Z Z i 1 11tan d m Z q Z ==γ ?=?==31.116323.6tan tan 11art d mZ art γ %25.65) 73.531.11tan(31.11tan )tan(tan 1=?+??=+=v ?γγη 又%13.6096.096.06525.0321=??==ηηηη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汇总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设计题目:脚踏儿童滑板车 学生姓名:刘凡 学号: 103004010303 班级:机制1003 任课教师:张融 2011 年 5 月 29 日

1. 运用《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课程所学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以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知识,针对某一你所熟悉的产品、设备或零件,提出你在上述某一方面的具体的创新与改进措施。 2. 设计课题在主题框架内可自行确定,课题可以是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创新设计等; 3. 每个课题可一人一题,也可两人或三人一题,但需要有较明确的分工;

一.拟定设计任务书 1.设计原由 脚踏儿童滑板车是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工具,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脚踏儿童滑板车适合3-5岁左右的孩子玩耍。脚踏儿童滑板车是继滑板车几年前在我国流行之后的又一儿童运动健身类玩具。脚踏儿童滑板车的前身是比较专业型滑板车改进而来。而滑板车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名副其实--滑板车(Bicman),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世界科技先进大国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早在三年前,滑板车已经传入我国,只不过当时价格太高,很少人对它产生兴趣。直到这阵子,它的价格猛然下降,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可见,它的魅力可不逊于滑板哦!所以我们对其进行改进由原来的脚滑变成脚踏!这个设计是基于个人创意一个大的提升,希望我的设计能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乐趣,给企业带来效益! 2.设计技术条件 1.设计技术条件需要速练得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零件的模型,然后零件图组装成装备体,最后生成二维工程图。 2.设计零件的前提是掌握齿轮齿合条件,计算出一些技术参数后方可画出齿合的齿轮。掌握蜗轮蜗杆的齿合条件,并比较两者的优缺点,选取最佳方案. 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 功能原理:脚踏踏板,踏板带动棘轮,棘轮带动齿轮,齿轮带动车轴,最后车轮前进。 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脚踏带动棘轮,棘轮将速度传递给齿轮,这样就可以带动小车不断前进。 三.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 在驱动方式上国内有许多不同点,有人力驱动的,有电能驱动,但总体来说都朝着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和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在传动方向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链条等不同的传动方式。国内外滑板车上常能看到以圆锥齿轮,轴传动,棘轮棘爪传动无链传动等多种方式设计的滑板车。在材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镁铝合金,铝合金等因其优良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该产品上。 四.机构方案评价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 械 创 新 设 计 班级:机械2104 姓名:韩杰 学号:3102101441 落叶清理机的设计 摘要: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

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该机器在整体方案上采用三轮传动形式,通过前轮的旋转来带动整个机构的运动。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确定为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落叶收集方式确定为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传动的方式采用的两轴间的带传动。改机器的设计适用于各种道路的落叶垃圾等的清理,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 1.设计背景 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就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2.方案设计选择 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因就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机器为四轮车形式,由人推动或机车拖动。清扫的动力来源为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前轮旋转,带动前轮所在轴旋转,再带动工作轴旋转,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2)、机器为三轮车形式,由人力驱动。清扫的动力来源为人蹬脚踏板的力。人蹬脚踏板,带动后轮运动,再将后轮运动传递给工作轴,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对方案(1)(2)进行比较: 方案(1): 优点:仅有一个传动(从前轮所在轴到工作轴),结构简单,紧凑。若机器自备动力源,通过一定方式控制机器运动,还可实现自动清扫。 缺点:动力来源不稳定,可能会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而且要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机器自重必须足够大。 方案(2): 优点:动力来源稳定,可直接在现有三轮车基础上进行改装,成本低。因就是骑行,效率较手推车高。 缺点:结构尺寸相对较大。 方案(1)动力开源问题难以解决,方案(2)虽然结构尺寸较大,但相对来说,其稳定性好,效率高。最终选择方案(2),同时选定动力源为人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 -------------------------------------------------------------------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英文名称:Machinery Innovation Design 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2 (理论学时:28 实验学时:4 ) 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机械创新设计》,高志刘莹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二、课程介绍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设计的思想,从创新的理论出发, 重点掌握机械创新设计中有效的创新方法,通过对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以及创新设计的实例的引入, 使学生对创新的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而获得掌握机械创新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 此外通过创新失误的原因了解, 提高从事创新设计的实践成功率.在教学中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实物教学等教学手段。本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动力,是科技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国力,所以在大学中必须开设创新课程。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单元)绪论(共2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新的含义 知识要点:,创新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第二节创新的意义 知识要点: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三节创新与设计 知识要点:创新是设计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创新学与创新教育 知识要点: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实践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 第五节设计理论与教育 知识要点: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设计水平的更是成为国家核心竞争的标志,于是,人们发现了多种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各类学科体系。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大三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搞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本来比赛早就完成了,开学还将所有的比赛花费的发票递交了上去,最后学校还要我们写一篇比赛心得,今晚花了两个钟的时间写下了下来这篇比赛心得,真的有点长,转发到自己的博客上,见证下自己曾经的步伐。 转眼间,大三过去了,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天,我们的参赛作品——绿色环保自动吸尘黑板擦通过了答辩,最后得到了学校老师,领导的肯定,成为其中的一个立项项目,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立项之后,我们就开始了作品的制作阶段。寒假期间,我们首先通过上网买回

机械设计制造 论文

1导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结合多种技术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这种技术使机械自动化特征更为明显,增强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现代机械具备智能化和人性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技术及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向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然后结合我国机械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机械行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机械产品自身发展及行业出发,指出了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和改进措施,为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看法同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之路。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产生和发展 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早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应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84年为现代机械下了如下定义:“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它与前面提及的机电一体化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现代机械就是机电一体化系统。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系统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协同结合。因此,又可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上的发展。 2.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械自动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械自动化”为特征的发

机械创新设计小论文

1 1.设计目标 设计题目:爬杆机械猫。 主要机械系统为曲柄连杆机构。因此保证机器人能顺利完成爬杆的功能,并在上升时完成伸头以及摆尾的动作。 2.设计特点和创新点 搜集同类设计通过比较可知,普通爬杆机器人是在直杆上爬行,原理图如下所示,而我本次设计的执行机构为弯杆,与同类爬行机器人相比,我本次设计的爬行机器人不但能在直杆上爬行,并能在弯杆上爬行,极大的提高了爬行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3.运动原理与功能模块划分 我们此次做的课程设计名为爬杆机器人。该机器人模仿虫 蠕动的形式向上爬行,其爬行运用简单的曲柄滑块机构。其中 电机与曲柄固接,驱动装置运动。曲柄与连杆铰接,其另一端 分别铰接一自锁套(即上下两个自锁套),它们是实现上爬的 关键结构。当自锁套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时,由力的传递传到自 锁套,球、锥管与圆杆之间形成可靠的自锁,阻止构件向下运 动,而使其运动的方向始终向上(运动示意见右图)。 功能模块:爬杆功能、伸头功能、摆尾功能。 设计方案主要分为:曲柄滑块机构和气功驱动两种形式。 4.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通常情况下,一部的机器需要通过电机带动一系列复杂的机构使其正常运转,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简单且基本的机械机构。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电机带动整部机器的运转,这完全取决于机器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设计该机器时所面临的种种实际情况。针对该爬杆机器人,提出两套设计方案,分别是:由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和由气压元件直接驱动。 曲柄滑块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圆杆连杆上自锁套曲柄 下自锁套

在平面连杆机构Array中,能绕定轴或定点作 整周回转的构件被称 为曲柄。而通过改变平 面四杆机构中构件的 形状和运动尺寸能将 其演化为不同的机构 形式,就曲柄滑块机构 而言,它是通过增加铰链四杆机构中摇杆的长度至无穷大而演变过来的。改机构实际上是由一曲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联结一滑块,在曲柄为主动件运动时带动连杆,连杆又带动滑块,使其在平面某一范围内做直线往复运动(图1)。 其次是气动的原理:该运动原理与上述的曲柄滑块机构相比,在保留两滑块作为自锁装置的前提下,省略了联结两滑块的传动装置,转而用两个汽缸直接带动两个滑块的上下移动。这样的设计更直接也更简洁,至于两者到底哪个更合理呢?现在我们结合两者的利弊,着重分析一下各自的优缺点: 就采用汽缸驱动而言,它形式简单、结构简便,从机械设计角度而言讲究尽量采用基本机构,设计的机构要简单、可靠。而汽缸则融会了上述的优点,它由驱动机构直接带动两个自锁滑块,避免了两者间的连接机构,精简了构件之间的连接。此外,该机构具有环保等特点,它利用空气作为动力源,无污染、运动时无噪音,而且运行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机器人爬到杆的顶端,它还能够随身携带气包作为动力源,可以做到无线操作。 就采用曲柄滑块结构而言,它属于平面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副为低副,能承受较大载荷;但平衡困难,不易用于高速。我们设计的机构是由电机经减速直接驱动的,和利用气动原理相比它多了一套传动和连接机构,但该机构运用的原理简单,设计合理,而且它不仅能在自杆上爬行,更能在弯曲的管道外爬行,具体的示意图见下。 综上所述,选取“曲柄滑块机构”作为该爬杆机器人的最终运动方案。 2

机械设计基础课题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题设计 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学院:港航学院 专业:轮机工程 年级:A11轮机1班 指导教师:龚雅萍 学生姓名: 学号: 起迄日期:—港航学院轮机工程

目录 第二章.设计内容.................................................................................................................. 第三章.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 .............................................................................................................. 第五章.低速级齿轮设计 ...................................................................................................... 第六章.轴的设计.................................................................................................................. 第七章.键的计算.................................................................................................................. 第八章.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 第九章.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选择 ...................................................................................... 第十章.制造、安装及使用说明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落叶清理机的设计

潍坊学院 落叶清理机的创新设计 The Design of Defoliation Cleared Machine 姓名:李之建 学号: 11013120217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王长春 完成日期: 2012—6—19

落叶清理机的设计研发 摘要: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 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该机器在整体方案上采用三轮传动形式,通过前轮的旋转来带动整个机构的运动。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确定为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落叶收集方式确定为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传动的方式采用的两轴间的带传动。改机器的设计适用于各种道路的落叶垃圾等的清理,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落叶收集清扫功能调节机构 1.设计背景 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2.产品规划 设计的是一种用于路面落叶(垃圾)清扫的机器。机器露天工作,工作环境为小路或主要街道旁的人行道。使用期限10年,清扫工具1-2两年更换一次。动力来源为人力、或小型机车牵引,在中等规模机械厂大批生产。 3.方案设计选择 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因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机器为四轮车形式,由人推动或机车拖动。清扫的动力来源为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前轮旋转,带动前轮所在轴旋转,再带动工作轴旋转,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版).doc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版) 2020年4月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版)本文关键词:标准版,创新,机械,设计,论文格式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版)本文简介: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的先关知识,欢迎阅读。一、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论文格式字体的第一页:论文题目(黑体、居中、三号字)(空一行)作者(宋体、小三)(空一行)[摘要](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标准版)本文内容: 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的先关知识,欢迎阅读。 一、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格式 标准论文格式字体的第一页: 论文题目(黑体、居中、三号字)

(空一行) 作者(宋体、小三) (空一行) [摘要](四号黑体)空一格打印内容(四号宋体,200-300字)…… (空一行) [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标准论文字体格式的第二页: 目录(居中、四号黑体) (空一行) (空一行)

引言(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一、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小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下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小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下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附录(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浅谈常规、现代和创新设计的关系及实例分析 【摘要】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研制周期和经济效益等。设计方法包括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他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共同性。只有了解了三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并相互配合运用,才能将机械设计出的产品性能达到最高。 【关键词】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实例应用 一、引言 机械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一直在人类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从某种程度上把人类从繁重、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娱乐、科研等活动。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当然离不开机械设计,而设计必然与设计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发现机械设计其实存在一些共同的地方,而这些共同的地方就构成了机械设计方法。 我们知道,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从很多方面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理念也在帮助我们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法,于是我们在设计一个件物品便比较不同的方法,力求找到最有效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阐述了三种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二、机械设计的三种方法的特点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创新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一个和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具有巨大的潜能。对于机械专业设计人员而言,应当看到全球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制造业的共识。如何加强机械创新设计,挖掘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1.常规设计 常规设计也称为传统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三个步骤,常规设计是指以成熟技术结构为基础,运用常规方法来进行的产品设计,它在工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洗瓶机推瓶机构 设计组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目录

1,设计目的及意义 由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大量的玻璃瓶、塑料瓶需要进行回收清洗后再利用,节省了大量制瓶洗所需要的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生产效率。然而就在此时也出现了回收后再清洗的问题。产品盛载是车间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因此玻璃瓶的供应速度也就决定了总的生产效率的高低。从而产生了对洗瓶机设备的研究与改进工作。 随着啤酒市场不断地发展变化,酒瓶种类、标纸和粘接剂品种不断增加,特别是现在的头标铝箔纸的出现,给洗瓶设备和工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长期使用多种洗瓶机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现在啤酒回收瓶的洗涤要求,我们同该洗瓶机的制造厂家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和研究,对洗瓶机适时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 洗瓶机器设备的出现并且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改变了人工刷洗的传统工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方式,达到了减少劳动力、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之目的。并且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好评,而且使得化、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率产生了质的飞跃。 洗瓶机推瓶机构的原理方案分析: (1)功能分解:

(2) (3)求功能元解 洗瓶机推瓶机构形态学矩阵

2.设计题目 2.1推瓶机推瓶机构的改进设计 洗瓶机主要是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 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 转。当推头M 把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 面洗净。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 送入导辊待推。如图1所示。 图1 洗瓶机工作示意图 2, 原理方案设计 3.1功能分析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需要三个阶段:①通过组合机构使推 头M 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院(系、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过程装备121 姓名 XXX 学号 201121221 题目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桌的创新设计 起止日期 2015-5-27~2015-6-22 任课教师 XXX

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桌的创新设计 作者:XXX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1167) 摘要:当前的笔记本电脑桌普遍为平板四肢式,虽然用起来小巧方便,但是仅限于室内使用,便携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引入“折叠”元素,结合手提箱的构造,对现有电脑桌进行改进,使之既能满足便携要求,又能作为电脑包使用。大大提高了笔记本电脑桌的实用性。 关键词:电脑桌改进;折叠;手提箱;电脑包 1引言 笔记本电脑桌,简单地讲就是可以在多个场合(床上,沙发上,腿上,桌子上,阳台上)放置笔记本电脑并使用的一种多功能小桌子。 笔记本电脑桌现在市面上主要以ABS塑胶、实木和多层板几种材质为主,目前多数的塑料外壳笔记本电脑都是采用ABS工程塑料做原料的。采用新ABS工程塑料好处有,做工精细、坚固耐用、抗拉抗压、不老化、永不褪色,重量仅仅为普通木质电脑桌重量的1/4,避免了家具的的笨重。实木的又以橡胶木为高档产品,配合家装颜色材质,但其缺点是处理不好容易变形;而多层板就解决了变形问题,但买要买品牌的,因为多层板多用含有甲醛的胶。 学生族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桌以平板四肢式为主,它造型小巧,又很实用,而且价格不高,深受学生的喜爱,如图1所示。 图1 平板四肢式笔记本电脑桌 折叠元素很常见,并作为一个自然法则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在设计领域,“折叠”一词,往往是指上升到哲学层面上的“折叠”概念。哲学家就是通过揭示隐藏的自然法则,对其进行高度地凝练和概括,才创造出哲学层面上的“折叠”概念的。哲学家创造了概念,把折叠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设计师们则纷纷从他们那里汲取营养。其中德勒兹的折叠概念是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之一,并最初引申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折叠在现代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笔记本电脑桌造型与功能概况 笔记本电脑桌按功能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可折叠。折叠起来后大小只有14寸笔记本电脑大小,方便节省空间。 2、可升降。对于不同身材的人都可以舒适的使用,这已经成为现在笔记本电脑桌的一大特色。 3、散热性。笔记本电脑桌因为是于笔记本电脑接触最多的产品,故散热功能也变为主流。常见的散热主要是由散热孔来完成。当然也有的产品加装了散热风扇,通过从笔记本的usb接口取电,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如图2.1、图2.2、图2.3所示。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0**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XX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 20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II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XXX大学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题目:机械设计发展概况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教师 20年月日

机械设计发展概况 XXX (XXXXX大学,XX 430XXX;)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功能要求的增加,特别是产品的复杂性增加,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致使寿命期缩短,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机械设计在工程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设计新技术不断涌现。文中论述了机械产品的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三大设计方法以及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关键词] 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设计方法 1 引言 机械是人类借以转换能量和减轻体力劳动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工具,机械工业是国民年经济的支柱工业业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机械的发展跟整个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很有必要熟悉机械的发展及机械设计方法的种类及应用。 2 机械发展的历史 中国五千年前已开始使用简单的纺织机械,晋朝时在连机椎和水碾中应用了凸轮原理,西汉时应用轮系传动原理制成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东汉张衡发明的侯凤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十八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出现为代表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们开始设计制造各种各样 的机械,例如纺织机、火车、汽轮船等

19世纪到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内燃机的出现,促进了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中后期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在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等领域开发出了众多高新机械产品,如火箭、航空母舰、深海探测器等 展望21世纪,智能机械、微型机构、仿生机械的蓬勃发展,将促进材料、信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机械基础学科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