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机械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范文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高能力、应用技能强的人才更为青睐。
虽然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较长,院校设置类型繁多,办学条件与层次不一。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高科技的迅速进步、信息化科技的广泛推广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社会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与要求。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与创新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推动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接轨,提升教育质量的最优化与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一、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及相关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探究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近五十年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械产业化的实质性发展也得以实现,各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快速进步,高质量、高效益以及高竞争力成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目标,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流成为其系统的完整构成部分,推动了机械制造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层次依然偏低,分布也极其不均,手工制造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机械自动化依然未在我国取得良好的层次发展。
在经济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我国作为工业制造大国,尽管在高技术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然而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当前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与广大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整体上还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差距,综合其多种原因,可以划分为四点:一是认识不清,诸多企业在技术方面的认识力度不够,未能意识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健全的生产系统;三是科技人才不稳定,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成为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四是技术落后,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缓慢的核心因素,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机械设计技术及其自动化的顺利发展。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榨汁机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榨汁机一、现状分析中国大陆市场榨汁机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榨汁机在我国普及率还很低,目前逐渐被消费者熟悉,销量增长比较迅速。
传统小家电以更新换代为主,新兴小家电则以新购置为主,榨汁机等新兴厨卫器具逐步进入居民家庭。
从全国厨卫器具市场来看,产品将向系列化、智能化、美观化方向发展,功能趋向于能为人们的健康、快捷提供更多帮助。
目前榨汁机的消费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孩子或老人的家庭,孩子容易挑食而老人牙齿不好,自己榨果汁可以满足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另一类是追求时尚及生活品位的年轻人,榨汁机满足了他们崇尚个性口味的需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心态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开始向营养健康的品味生活过渡,这为榨汁机更加普及提供了可能。
而无论是榨汁机还是食品处理器,目前都处于市场的导入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奢侈品,企业如何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中国榨汁机市场目前仍处于导入期,一方面因为榨汁机进入中国市场较晚,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消费水平还较低,消费者还没有形成饮用鲜榨果汁的消费习惯。
榨汁机作为新型小家电产品,普及率还不高。
传统型小家电虽已普及,但新型小家电仍未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目前仍是一种生活品味和生活时尚的代表。
对于新型小家电来说,应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榨汁机市场发展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对榨汁机行业进行了详细完善的研究,研究报告全方位的展示了榨汁机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榨汁机行业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榨汁机行业研究报告数据丰富及时、图文并茂,还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趋向研判,是相关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当前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资料,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场调研的地点是市区的一些商场。
我们采用询问售货员以及顾客的形式来了解不同样式的榨汁机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从顾客那里得到榨汁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难以清洗等。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_新型晾衣架(1)(1)(1)

一、设计名称:智能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二、研究现状分析: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晾衣架多为不能随外界环境变化而自动收缩的传统类型。
假如住户是双职工.或者住户,有事在外,那么如果下雨或者夜晚,传统类型的晾衣架,就做不到使晾晒在室外的衣物避雨、避露水的功能。
炎热夏日.上班族通常是把衣物晾晒在室外一整天。
住户:即使在家.为了减少麻烦。
也很少在夏日的正午把衣物收回室内。
等气温下降之后再把衣物拿出去晾晒。
暴晒对衣物的损伤极大。
现在晾衣架类型主要有:固定型、折叠伸缩式、手动升降型和自动升降型四种。
在城镇住宅区里比较流行的是那种可以折叠的晾衣架,它具有伸缩性,实用比较方便。
但是其设计没有很好的解决晾衣架受力问题,从而使得晾衣架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实用寿命大打折扣。
晾晒衣服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活动,针对这一频繁而单调的工作,如果晾衣架是固定的,无疑增加了辛苦程度,而且还伴有危险。
以前,晾衣架最简单的一种是一根竹竿固定或悬挂在屋顶板下、窗外等地方;现在的居民很多是在天花板下焊接一根铁管作为晾衣架的挂具,晾衣服时,必须将衣服一件一件地穿上衣架,再用杈子将衣服挂在铁管上,工作效率低,又不方便,时常将衣服掉地弄脏,而且还不能充分利用阳光。
而目前市场上所卖的自动晾衣架只能满足单一的升降或单一的收缩功能,但升降功能只能解决挂衣服费力的问题却不能很好的利用阳光资源,而收缩功能刚好相反,只能解决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但不能解决费力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晾衣架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设计的。
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我想设计一款实用的可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希望能为所有的家庭主妇带来方便。
三、方案总体描述,拟实现的功能与应用场合及特点:1、明确设计任务,编写设计任务书:智能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的设计任务书机械系统的能量流图E I —— 电源输入到机械系统的能量;E C —— 克服工作机构负载而作功的能量,是机械系统的有效能;E S —— 系统广义储能,是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储能和释放能量的代数和;E L —— 系统损耗的总能量,包括驱动系统和机械传动部件中的各种能量损耗。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

家用小型扫地车一、创新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家用扫地机的出现可以减轻人们生活的负担。
据我们调查,目前除小型室内吸尘器应用较广以外,一般的室内外打扫方式仍然以最传统的扫帚和拖把为主。
如果需要打扫的场地面积过大(比如室内体育馆,室外广场等),若只采用这些传统的清扫工具(如扫把和拖把),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效率低。
为了使减轻一般场地,特别是较大面积室内外场所的清扫劳动强度,提高清扫效率,我们设想将扫地与拖地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集成于一台小型手推式清扫车上,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的清扫状况。
最终设想出一台环保节能、经济实用的小型清洁扫地车。
根据清洁装置的功能需求,该清扫车应该主要由扫地部分、拖地部分和附属组件组成。
根据一般想法,我们设想用滚柱式扫地刷和传送带实现将垃圾扫入车内并送到垃圾箱的功能;用两个可以方便相互切换的拖地滚筒实现轮换拖地再清洗的功能;车上再设清水箱与污水箱,用于拖地滚筒的清洗和污水的收集;另设拖地滚筒的切换装置,实现上下拖地滚筒的切换。
整台机械所需施加较小动力,扫地滚刷的动力来自前车轮,拖地滚筒的动力来自后车轮,由人力推动整个扫地车。
始终本着节能、环保、高效、实用、经济的原则,我们设计的这种的清洁装置虽然体积小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高效实用。
二、思路和方案扫路车的工作原理与吸尘器的工作原理相通。
在车辆底部装置了一个滚柱式的扫刷子。
当车辆向前行进时、前述的滚扫刷子便会将地面上的垃圾和沙土直接地,滚送到车辆上的废物收集箱中。
除了前述的滚扫刷子(主干扫刷)外、该类的扫地车、大部份供货都会多配置一个或两个小型旋转扫刷子(通称傍扫刷子),以便工作时、将垟角或路边的垃圾和沙土透过旋动而带到主干扫刷子的工作行程中。
随而,让主干扫刷子同时将该些垃圾与尘土扫进废物收集箱中。
主要包括边刷、主刷、垃圾储存箱、过滤网等装置来共同完成。
1、边刷由外向内将角落等其他难以够着的垃圾集中扫往主刷能清扫到的范围。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特别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机械创新设计的理念是从传统的机械设计中找到漏洞,突破传统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更好的机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加强品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机械创新设计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如材料力学性质、产业现状、市场情况等等。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从而来达到最佳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中,作者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机械设计,深入挖掘出传统机械设计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改进和提高,在设计出更优化的机械产品。
机械创新设计也需要通过实验和模型验证等手段实现创新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不仅是一篇凭经验、想象力和判断力撰写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通过实验验证的科学论文。
在机械创新设计中,避免盲目跟风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过于注重时下的潮流,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创新设计的发展。
因此,在机械创新设计中,要很好地把握时代的文化和设计风貌,同时遵循创新原则,对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的设计思路。
最后,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的鉴定和评定,不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同时,也应该从社会的角度来衡量其价值和贡献。
机械设备更好的设计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总之,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是机械创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撰写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时,需要要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同时也需要多方面的参考和实验来验证创新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只有不断对机械创新设计进行探索和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机械设备和更好的机械创新设计成果。
机械工程相关论文范文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工程行业,技术水平进步非常快。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创新思维机械工程设计论文》1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方法相比美日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机械工程设计还停留在常规设计的层面,仍未完全摆脱原有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机械工程设计的创新思维方法还处在研究之中,需要不但探索。
机械创造思维有自身特征,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开放性,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相对封闭的,它只局限于自己的狭小范围;而创新思维方式要求将认识对象作为开放对象来考究,多角度认识对象,畅通信息,焕发思维优势。
第二,独创性,这指的是创新思维方法要突破常规思维惯例,以新模式新方法去思考对象,敢于向陈规陋习挑战,从新角度思考机械设计。
第三,多向性,这指的是机械工程设计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问题尽可能探寻多种解决方法。
第四,自由性,这指的是现代机械以现代智能为依托,人工智能部分替代人类机械劳动,给思维解放和独立创造了前提,科学思维在遵循真理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调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机械工程设计创新成果。
2创新思维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21在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设计中的运用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设计是机械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在产品运动方案设计中运用指的是设计人员对客户提出的产品各方面需求而提出的初步构思,这是要解决机械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明确机械工程的工作原理。
无论是机械产品的原动机、传动结构还是机械的整个系统运转方法,必须满足用户的产品功能性需求。
运动方案是否符合客户需求与产品的结构、工艺、成本、性能和使用维护等多方面存在直接关系,这也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机械产品运动方案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处于基础阶段,对于同一功能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机构来完成。
该阶段是机械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构架和搜寻设计运动方案,首先产品的最优性能。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系别姓名班级学号液压挖掘机机构结构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一摘要: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中反铲装置;提出一套创新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液压挖掘机构反铲装置的一系列可行方案;该创新设计方法为回避已受专利保护的现有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结构推理运动链创新设计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二引言在机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机构方案构思一概念设计..在进行机构设计之初;设计者不但需要具有设计的知识;而且需要具有相当的工程经验、创造与直觉的能力、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条件;才能够创造一种新型机构以完成所希望的功能..这是一种发明行为;这不仅是设计对过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也是机械设计过程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提出系统化的方法以引导设计者有系统地进行创新机构..然而;大多数的机械设计实例大约占机械设计实例的70%不是凭空创造新机构;而是在现有机构该机构可能受专利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创造出结构不同的新型机构;以提高机器的质量和性能;或者突破现有专利技术..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的反铲装置;提出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方法..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是利用创造性发散原理;通过拓扑结构类型综合的方法;对现有的机械方案从拓扑联接方面进行变异创新;尽可能多的产生满足设计功能要求的结构变体;以便于寻找最优的功能载体;尤其是创造新型机构以回避专利保护机构应用方面更是结构推理之长..三基于结构推理的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模型由机构演化及编译原理可知;任何机构;包括齿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机构以及它们的组合;都可以视为连杆机构的等效与变异;其原始型的构造皆可通过连杆机构的构造来获得..许多学者在机构结构类型综合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非同构基本运动链的构造方面..按他们提出的方法;由计算机很容易自动生成满足给定设计任务要求的非同构运动链;而这些非同构运动链基本运动链是构造候选机构型的基础..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结构推理的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正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可以划分四个阶段:首先是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确定相似的设计方案原始机械方案;然后对该原始方案进行抽象化表示;即将机构方案一般化为运动链;在抽象化表示过程中记录设计约束;其次根据机构方案一般化运动链;在运动链图谱库中找出与一般化运动链具有相同杆数、自由度数以及连杆类型相同的所有非同构的运动链;即运动链发散;并根据设计约束和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筛选;第三;对评价筛选后的每个非同构的运动链进行机构识别、驱动副识别以及杆组识别;形成用连杆表达的准可行机械方案元型;即运动链再生;最后一个阶段是将准可行机械方案元型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基于设计约束规则以及用户交互式方法进行类型替代;形成待评价的候选方案集转入下一阶段;并进行用户交互式模糊评价;产生最优方案..结构推理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四液压挖掘机机构方案创新设计1液压挖掘机基本结构及其抽象化表示液压挖掘机是一种采用液压传动并以一个铲斗进行挖掘作业的机械;它由工作装置、上部转台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工作装置作为液压挖掘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用途不同;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反铲装置、正铲装置、挖掘装载装置、起重装置和抓斗装置等;这里只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反铲装置..如图2a所示;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由动臂1、斗杆2、铲斗3以及动臂油缸4、斗杆油缸5、铲斗油缸6和连杆机构7等组成..其构造特点是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全部采用铰接;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挖掘过程中的各种动作..挖掘作业时;将反铲装置转到挖掘地点;操纵臂油缸4;使动臂下降至铲斗接触挖掘面;然后操纵斗杆油缸5和铲斗油缸6;使铲斗进行挖掘工作..铲斗装满后;将其转到卸载地点卸载;然后进行第二次循环挖掘工作..由于油缸可以简化为两个串联在一起的二副杆;这两个二副杆的中间铰为驱动副驱动副用两个同心圆表示;因此图2a中的反铲装置可以转化为图2b所示的平面运动链型式..2再生运动链和创新运动链①反铲装置的工作要求为了下面讨论方便;先定义几个概念:定义1 分离杆:如果自由度为F的平面运动链中存在某个杆;把此杆“切”为两块;该平面运动链则被分解成自由度分别为F1、F2的两个子平面运动链;并且F=F1 F2;则称此杆为分离杆..定义2 分离自由度:如果自由度为F的平面运动链中至少存在一个杆;把此杆“切”为两块;该平面运动链则被分解成自由度分别为F1、F2的两个子平面运动链;并且F=F1 F2;那么该平面运动链的自由度类型为分离自由度..定义3 驱动副:作动力源的运动副称为驱动副..分析图2b中所示的反铲装置的平面运动链;可以发现;该装置是一个自由度为3的12杆机构;其自由度类型为分离自由度;并且具有二个分离杆;即动臂1和斗杆2..反铲装置的工作要求是;能够控制挖掘高度、卸载高度、挖掘深度和挖掘半径..为了保证最大的挖掘范围;反铲装置必须具有两个分离杆..具有两个分离杆的机构;其自由度一定大于或等于 3..所以反铲装置机构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自由度大于或等于3;并且具有两个分离杆..随着自由度和杆数的增加;机构的复杂程度将大大增加;因此作者只研究能满足基本要求的自由度等于3、杆数不大于12的反铲装置..②满足要求的连杆组合由于分离杆的副数应大于或等于4;因此反铲装置至少应有两个副数大于或等于4的多副杆..自由度等于3、杆数不大于12;并至少应有两个4副以上杆的连杆组合有下列几种..1N=10;N2=8;N3=0;N4=2;N5=0;N6=02N=12;N2=10;N3=0;N4=1;N5=0;N6=13N=12;N2=10;N3=0;N4=0;N5=2;N6=04N=12;N2=9;N3=1;N4=2;N5=0;N6=05N=12;N2=9;N3=0;N4=3;N5=0;N6=06N=12;N2=8;N3=2;N4=2;N5=0;N6=0其中:N为杆数NI为具有I个运动副的杆数③满足要求的运动链对于以上六种连杆组合;具有分离自由度的平面运动链数目分别是2、5、2、42、12和103共166种;经计算;其中只有25个平面运动链具有两个分离杆..又自由度为3的反铲装置被两个分离杆分解成三个子平面运动链;每个子平面运动链都含有一个驱动副;也就是说;每个子平面运动链中都得有一个油缸..又因为在平面运动链中油缸可用两个串联的二副杆来代替;因此反铲装置的每个子平面运动链至少应有一串联的二副杆..如图3所示的12种运动链为满足上述要求的运动链..④运动链评价与筛选根据挖掘机的用途;为了尽量增大挖掘作业范围;其机架杆必须在平面运动链的一端;而不应位于平面运动链的中间..另外;反铲装置的底座得承受较大的载荷;要求由机架、动臂及动臂油缸组成一个四杆的子平面运动链..编号为1、2、3、9、10的五个平面运动链中;可以作为机架的四个杆1、3、4、6;它们互为同位杆;因此可用任一杆作机架;假设杆3是机架;编号为4、5、6的三个平面运动链中;机架可以是杆3或杆6;但是若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得到反铲装置;其中油缸的支撑点铰⑩在挖掘过程中很可能后移;从而影响反铲装置的工作性能;因此机架只能是杆6..编号为7、8、11、12的四个平面运动链中;机架是杆3..编号为1、2的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可以看出;这两个平面运动链中铲斗6的工作情况完全一样;因此可以抛弃编号为2的平面运动链..编号为9、10的两个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斗杆油缸的支承点铰⑩在挖掘过程中后移;编号为11、12的两个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⑧、⑤为驱动副;铲斗油缸的支承点铰⑦在挖掘过程中后移..因此编号为9、10、11、12这四个平面运动链得到的反铲装置;其工作性能不佳..3创新机构结构方案通过以上分析;只有编号为1、3、4、5、6、7、8的平面运动链可作为反铲装置的结构型式;这七种反铲装置见表1..其中;编号7是现有反铲装置;其余六种是新型反铲装置..与现有反铲装置进行比较;编号1最简单;能增大挖掘力;但其铲斗摆角较小;编号3、4、5、6能增大斗杆摆角;编号8的铲斗油缸直接驱动铲斗;因此挖掘力较大..将编号1、3、4、5、6、8的平面运动链分别画成驱动机构形式;如图4所示..在图4中;1是动臂、2是斗杆、3是铲斗、4是动臂油缸、5是斗杆油缸、6是铲斗油缸..五结束语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中的反铲装置;提出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机构一般化运动链的拓扑特征的提取;进行运动链结构类型综合;以达到运动链再生;经过对运动链评价筛选型;形成创新运动链;再将创新运动链转化为机构形成可行的创新机构方案..该创新设计方法为回避已受专利保护的现有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以适应现代啤酒瓶的回收和清洗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人工刷洗工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自动化的洗瓶机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洗瓶机推瓶机构的原理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
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
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当推头M 把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需要通过组合机构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同时,导辊及其上方的转动的刷子不停地转动,完成瓶子外围的清洗。
洗瓶机推瓶机构的改进设计将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耐用性。
具体方案包括使用外部推力或传送带传送等方式实现瓶子的移动,以及使用刷子清洗或高压水清洗等方式完成清洗功能。
动力源可以选择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或液动机等,传动方式可以采用气动马链传动、移物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带传动等。
同时,可以使用清洗毛巾、高压水清洗、刷子清洗等不同的清洗方式,以满足不同瓶子的清洗需求。
通过以上的设计和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将实现更加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根据使用要求或工艺要求设计机构时,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功能原理来实现这些要求。
不同的功能原理所要求的运动规律设计也不同。
洗瓶机构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推头M将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一个瓶子将洗涮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进入导辊待推。
根据原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瓶子尺寸为大端直径D=80mm,长200mm,小端直径d=25mm。
推进距离l=600mm,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衡地接触和脱离瓶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班级:机械2104姓名:韩杰学号:3102101441落叶清理机的设计摘要: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该机器在整体方案上采用三轮传动形式,通过前轮的旋转来带动整个机构的运动。
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确定为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
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
落叶收集方式确定为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
传动的方式采用的两轴间的带传动。
改机器的设计适用于各种道路的落叶垃圾等的清理,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
1.设计背景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就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
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
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2.方案设计选择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
因就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
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1)、机器为四轮车形式,由人推动或机车拖动。
清扫的动力来源为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前轮旋转,带动前轮所在轴旋转,再带动工作轴旋转,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2)、机器为三轮车形式,由人力驱动。
清扫的动力来源为人蹬脚踏板的力。
人蹬脚踏板,带动后轮运动,再将后轮运动传递给工作轴,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对方案(1)(2)进行比较:方案(1):优点:仅有一个传动(从前轮所在轴到工作轴),结构简单,紧凑。
若机器自备动力源,通过一定方式控制机器运动,还可实现自动清扫。
缺点:动力来源不稳定,可能会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要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机器自重必须足够大。
方案(2):优点:动力来源稳定,可直接在现有三轮车基础上进行改装,成本低。
因就是骑行,效率较手推车高。
缺点:结构尺寸相对较大。
方案(1)动力开源问题难以解决,方案(2)虽然结构尺寸较大,但相对来说,其稳定性好,效率高。
最终选择方案(2),同时选定动力源为人力。
2、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的确定因就是小型清洁机器,考虑到动力及成本,选择清扫功能实现形式为:通过扫把与地面的相对运动,将落叶(垃圾)扫起。
主要运动为旋转运动。
有以下两种方案:(1)、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
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
扫把与地面相对运动,将落叶扫起。
(2)、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交错。
扫把均匀布置在一盘状物体周围,盘状物体与地面平行,通过盘装物体旋转,扫把与地面相对运动,将落叶扫起。
分析方案(1)(2)的优缺点:方案(1)结构简单,清扫功能易实现,但清扫能力有限,即可能清扫的不彻底。
方案(2)清扫能力强,但就是就是交错传动,需借助圆锥齿轮或涡轮蜗杆来实现,结构较复杂,会增加机器成本,而且效率较低。
考虑到机器清洁的主要就是落叶或其她片状体,不需要较强的清扫能力,故选方案(1)。
3、落叶收集方式的确定收集容器为一放在车后的垃圾箱。
需确定的就是如何将落叶由地面送入垃圾箱。
有三种方案:(1)、通过一传送机构。
将落叶扫到传送机构上,再由传送机构将落叶送入垃圾箱。
需另设一条传送链,结构复杂,成本高。
(2)、将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两个滚筒上,滚筒转动,则扫把连续地将落叶扫入垃圾箱,如下图所示:此方案可行性好,传输平稳,但结构稍显复杂。
(3)、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
此方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但最短扫把对落叶的清扫会受到最长扫把的限制,因最长扫把与地面接触时被压弯,最短扫把可能扫在它的上面,不能与地面接触,只有通过增加两扫把之间的距离才能解决。
同时最长扫把将落叶弹起时会产生灰尘,传送过程不平稳,但不影响机器正常工作。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3)4、传动方案的选取主要传递的就是运动,且就是在两平行轴之间传递,可选的传动方案有:(1)、带传动。
虽然传动平稳,但不适合低速传动,且要求有一定的初拉力,不合适。
(2)、齿轮传动。
传动比稳定,效率高,但制造及安装精度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于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不合适。
(3)、链传动安装精度低,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用于远距离传动。
虽然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但不影响本机器工作。
最终选择链传动。
至此,机器的方案设计完成。
其三维图如下:3. 各部分零件的具体设计及参数选定3、1 传动件的设计,参数选定1、脚踏板到后轮轴的传动可直接利用三轮车上原有的链轮传动。
大链轮齿数为38,分度圆直径为200mm,飞轮齿数为23,分度圆直径为121mm 。
大链轮与飞轮中心距为1000mm 。
2、后轮轴到工作轴的传动链轮轮齿要有足够的耐磨性与强度。
因小链轮的啮合次数较大链轮多,所受的冲击也较大,故小链轮应采用较好的材料制造。
人正常骑行速度约为5m/s,车轮直径为700mm,后轮轴转速为0510*******.4/min 700n r π⨯=⨯=,则主动轮转速为 10136.4/min n n r ==设计时必须保证工作轴转速高于后轮轴转速(扫把与地面的相对速度必须大于零,才可将落叶扫起)。
考虑到链条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取扫把与地面的平均相对速度为0、5m/s,以保证任意时刻扫把与地面的相对速度均大于零。
3、2 清扫及收集机构的设计、参数选定机构结构图如上滚筒材料为塑料,斜板及垃圾箱材料为Q235、(1)、滚筒因工作轴较细,扫把不能直接固定在轴上。
先将扫把固定在滚筒上,然后通过键将轴与滚筒周向固定。
选择滚筒外径为D=120mm,内径与轴径相等,为d=25mm。
滚筒分置在小链轮两侧,长度均为L=350mm。
(2)、扫把共有六把,均布在滚筒上。
因工作轴中心离地面高度为200mm,滚筒外径为120mm,取最短扫把长度为150mm,以保证扫把与地面充分接触,便于将落叶扫起。
其余扫把在最短扫把的基础上以10mm递增,最长扫把长200mm。
(3)、斜板最高点离地高度为150mm,与地面夹角为30°,故斜板宽度为300mm。
斜板长度为750mm,厚度为5mm。
(4)、箱体采用厚为5mm的钢板焊接而成。
尺寸为750×120×100。
3、3 调节机构的设计为保证扫把清扫时正常工作,不清扫时不工作,可在车两侧安装一机构。
该机构可以固定工作轴在空间的位置,还可对工作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不清扫时扫把不与地面接触,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其结构形式如下图:该机构可以简化成下图所示连杆机构。
后轮轴的空间位置确定,可视为一铰支。
滑块可绕车体上一固定点旋转,该点视为铰支点。
工作时,通过卡簧固定竖直杆与滑块的相对位置,则工作轴的空间位置可确定。
不工作时,旋转滑块,带动后轮轴与工作轴之间的杆旋转,使工作轴上升,再通过卡簧固定其位置,即可保证扫把不与地面接触。
3、4 轴的设计、参数选定1、后轮轴确定轴的直径:后轮轴轴的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原轴径20d mm =,因增加了工作部分,后轮轴受力增大,将轴径放大为25d mm =。
轴的结构设计轴上增加一大链轮,其余部分不变。
大链轮厚度为30mm,布置在轴中间,其左端面距轴端距离为385mm 。
大链轮的轴向定位采用弹性挡圈,周向定位采用平键。
2、工作轴则轴的最小直径为:min 10.77d mm == 考虑到轴的加工、安装及细长轴刚度等问题,将直径放大到25d mm = 轴的结构设计:轴向力很小或没有,可将此轴设计为一根光轴。
链轮及滚筒的轴向定位采用弹性挡圈,周向定位采用平键,并选用滑动轴承。
4. 设计方案的技术创新点1、巧妙地采用逐渐变长的扫把,将落叶扫起,经由斜板,将落叶直接扫入垃圾箱,一个结构,两种功能,使机器结构大为简化。
2、设计了一个Ⅱ级机构,该机构一方面可以固定工作轴在空间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可对工作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不清扫时扫把不与地面接触,达到不做无用功的目的。
3、该机器就是以现有三轮车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装而成。
可利用原三轮车上大部分零件,同时不改变其原有的各项功能。
清扫时作清洁车使用,不清扫时将其作为运输垃圾的车,集清扫与收集于一体,可提高机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