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区域分析
南昌市水资源特点分析——兼论我国南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南昌市水资源特点分析——兼论我国南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南昌市位于中国南部,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当前,南昌市水资源状况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担忧。
该城市因境内河流汇集而成,处在水文活动高峰期,整个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政府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特殊的重视。
南昌市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水量少、水质差、过度开发和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特点。
首先,南昌市水量较少,全市水资源总量为每年3.5亿立方米,其中可供取用的水资源仅有7%,处于极度紧张状态。
南昌市江河水质表现为个别河道水质总体较好,但是大部分河道污染严重,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此外,南昌市区水资源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
这是由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导致的,当地人口增加,企业投资也激增,各类水产品的取水量也出现增长。
这导致区域水资源受到重大压力,可用水量不断减少,水环境也出现了逐渐恶化的趋势。
最后,南昌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此,政府除了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还大力发展水资源监测、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和研究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等。
这显示出当地政府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把握正确,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南昌市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水量少、水质差、过度开发和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特点。
当前,南昌市政府已经极大地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管理,但仍需要在水资源利用节约和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才能彻底解决当地水资源问题。
同时,南昌市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南方城市树立典范,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南昌市水资源特点分析和我国南方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希望对改善南昌市水资源利用有所帮助。
南昌市区域分析范文

南昌市区域分析范文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也是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潜力。
南昌市区域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交通状况等。
首先,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地理位置优越。
南昌市的东部和南部分别与鹰潭市和九江市相邻,西部和北部与新建县和进贤县相接。
该市地处赣江上游,依山傍水,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
其次,南昌市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南昌市区面积约为3300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常住人口约为900万。
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区内的各个区县,市区人口较多的主要有东湖区、青山湖区、西湖区等。
其它区县也有较大人口数量,但总体而言,南昌市人口分布相对较平衡。
南昌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已发展成为江西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南昌市以工业制造业为主,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南昌市积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等。
该市的GDP持续增长,居全省第一位。
在城市规划方面,南昌市注重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
市区内有多个大型公园和绿地,如青山湖公园、东湖风景名胜区等。
市区内还有一些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等。
同时,南昌市还加大城市更新和改造力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南昌市的交通状况良好,交通枢纽较完善。
南昌市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有北京至深圳、沪昆高铁等经过。
市内有多个火车站,其中南昌西站是该市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此外,南昌市拥有成熟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方便市民出行。
总的来说,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南昌市持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力度,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完善。
南昌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形象,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南昌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综合考虑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图中较适合老年人登山的线路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图中公路选线的特点是()A. 通往主峰B. 多沿山谷穿行C. 多与等高线平行D. 多与聚落相聚较远【答案】(1)B(2)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步道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长度适中,适合老年人登山;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公路选线的特点是连接聚落,多与等高线平行,地面坡度小,避开陡坡。
故答案为:C。
【点评】(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2)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2.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答案】 B【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南昌市交通现状分析

南昌市交通现状分析2.1南昌市基本概括2.1.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国家航空、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
截至2015年,南昌下辖6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3个县,城市建成区面积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29 万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
南昌之名源于“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国务院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被誉为“英雄城”。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南昌行营,南昌一度成为全国军政中心。
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在南昌诞生,标志着南昌成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
南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相毗邻的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枢纽性区位优势,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乘坐高铁,南昌至南京和杭州2小时,至上海3小时。
南昌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2016年,国务院设立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按照规划南昌顺应国家级赣江新区的设立,不仅把梅岭纳入城区,更把城市边界引向鄱阳湖。
2.1.2 行政区划分截至2016年6月,南昌市下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新建区6个市辖区,和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3个县,以及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包括青山湖区、新建区、永修县、共青城市部分)。
其中市辖区下辖红谷滩新区、高新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新区。
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社区、1141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社区、167个行政村。
南昌地区太阳辐射资源分析_邹武

收稿日期:2019-05-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8278);江西省科学院“杰出青年学者”培养计划项目(2017-JCQN-01)作者简介:邹武(1993—),男,江西高安人,研究实习员,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从事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建筑节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通信作者:万斌(1967—),女,南昌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环保。
摘要:利用太阳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分析南昌地区季节、月、日太阳辐射的变化和规律。
结果表明:南昌地区夏、秋、冬季节太阳直射总辐射强度每小时均值最大为1026W/m 2;该地区冬季受阴雨天气影响导致冬季的日照时间极短;从都为晴朗天气的太阳辐射情况比较来看,冬季的直射总辐射强度与夏季其实差异不大,但因冬季的全天日照时间低于夏季的原因,直射总辐射量冬季时仍然会低于夏季时。
分析南昌太阳直射总辐射强度频数分布可知,超过100W/m 2的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占到太阳直射总辐射强度的59.31%,而且分布比较稳定。
关键词:南昌地区;太阳辐射;频数分布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9)03-0024-04ZOU Wu,WAN Bin,SUN Liyuan,LUO Chenglong(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Nanchang 330096,China)The seasonal,monthly and daily changes of solar radiation in Nanchang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data monitoredby the solar monitoring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nnual mean of total direct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in 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Nanchang is 1026W/m 2.The sunshine time in winter is very shor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rainy and cloudy weather in this area;compared with the solar radiation in sunny weather,the total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in winter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summer.However,the total direct radiation in winter is still lower than that in summer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whole day sunshine time in winter is lower than that in summer.By analyzing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otal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in Nanchang,it can be seen that over 100W/m 2of direct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accounts for 59.31%of total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and th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stable.Nanchang region;solar radiation;frequency distribution南昌地区太阳辐射资源分析邹武,万斌,孙李媛,罗成龙(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南昌330096)太阳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尤其是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有着重要意义。
天虹南昌市场选址分析报告

目录一、前言 (1)二、天虹百货简介—中山路店 (1)三、南昌市概况 (2)四、南昌商圈介绍 (3)1.八一广场核心商圈 (3)2.中山路、胜利路等特色商业街 (4)3.洪城板块 (5)4. 专业批发市场 (6)5.红谷滩新城商业中心 (6)6. 牛行片区红谷滩的市级商业中心 (7)7.批发贸易市场 (7)8. 社区商业 (8)9.青山湖——京东片区 (8)五、“天虹百货”客流量调查及市场容量估计 (9)1.客流量调查 (9)2.市场容量估计 (9)六、“天虹百货”店址聚客点分析 (10)1.顾客类型方面 (10)2.交通便利性方面 (11)3.商场的和谐性方面 (11)4.竞争对手选址方面 (11)5.店址所处的物质特征方面 (12)6.缺憾 (13)七、总结 (14)一、前言南昌“天虹百货”调查小组由来自物流管理2班的5位同学组成,男女混合搭配。
在3天的实地调查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完成了《天虹南昌市场选址调查》,下面内容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理解写成!二、天虹百货简介—中山路店(见图1)南昌中山路天虹百货位于南昌市核心商圈——中山路,共11层,总面积5.4万平方米,是目前南昌市单体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品种丰富、环境舒适、服务一流。
中山路天虹百货以“时尚百货+精致超市+饮食+休闲+娱乐”为业态模式,坚持“品位、时尚”的定位,按照国际标准及理念打造成南昌最顶级的百货商场,让顾客体验MALL级购物享受。
中山路天虹百货还为VIP顾客量身定制了专享空间,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服务三、南昌市概况1.南昌市为福建省省会,全市辖5区4县,5区是指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此外有行政职能的3个开发区,即昌北开发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这些区共同组成了南昌市市区。
1.南昌,建城2200年以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人文荟萃,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
南昌高新湖西片区积水问题分析及初步解决方案

第5期(总第265期)城命|_椅5杉浃2021 年5 月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防洪排水DOI:10.16799/ki.rsdqyfh.2021.05.045南昌高新湖西片区积水问题分析及初步解决方案彭江喜(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330038)摘要:以南昌市高新区湖西片区为例,根据区域降雨及地形资料,以及一个实例,讲述如何根据研究区域的降雨 资料、地理地形数据、排水系统数据,利用专业的动态耦合模拟系统,模拟排水管网、明渠、河道、各种水工构筑物,以及二维坡面水的流态,直观地表达地面径流和管网排水状况,找出积水原因和内涝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该模 拟还能认证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动态;耦合模拟;积水内涝;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1 )05-0153-030引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很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
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内大量降雨,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
2016年6月1 ~2日、7月16日南昌市降大暴雨,根据南昌市气象局统计资料,6月1日12时~2日12时总降雨约229.1 m m,造成南昌市主城区的大面积积水,高新区湖西片区(以下简称“湖西片区”)在该轮强降雨过程中也受涝严重。
为解决该片区积水问题,探究造成积水的原因,现利用丹华D H1M I K E系列对“湖西片区”范围雨水管网进行水力模拟并提出解决方案。
1“湖西片区”排水系统1.1 “湖西片区”范围高新艾溪湖以西片区(简称“湖西片区”)建成区面积约15 k m2,北至富大有路、西至高新大道(青山湖大道)、南至创业路、东至艾溪湖西堤,详见图1所 ,」、〇1.2主要排水系统1.2.1排涝电排站艾溪湖以西雨水在非汛期通过低排沟经鱼尾闸直排入赣江,汛期鱼尾闸关闭,低排沟雨水经吴公庙与鱼尾电排站联合(吴公庙与鱼尾电排站前池采用连通渠连通)排人赣江。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南昌市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 和科技园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城市经济的 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昌
南昌市将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美 丽南昌。
南昌市将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 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生态环 境的质量和水平。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南昌市将加大投入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打造中部 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昌市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经济的综 合竞争力。
加强创新驱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南昌市宏观经济分析 • 南昌市社会发展分析 •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推动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 南昌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
01
南昌市宏观经济分析
南昌市经济发展现状
1 2
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结构
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治理
南昌市的人口结构相对比较年轻 ,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为南昌市 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昌市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文化创新 ,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南昌市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 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南昌市政府注重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公共安 全管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区域分析姓名:文双双学号:2009267005专业:地理科学南昌市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下面对江西省南昌市进行简单的区域分析:一、南昌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
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
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
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水资源:全市年均产水量为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
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3.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矿藏: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
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8处,已发现矿点、矿化点100处,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7%。
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
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
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9% 和31.8% ;防护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0.9% 和 4.5%。
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0多种,珍稀鸟类12种。
土地:耕地面积21.04万公顷。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占90.2%。
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旱涝保收面积15.57万公顷,占82.0%。
林地面积1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1%,活立木蓄积量220万立方米。
人口与劳动力:南昌市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91.3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7.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6万人,增长2.2%。
据2007年全市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458.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63‰,死亡率为5.79‰,自然增长率为7.84‰。
全市年末社会从业人员271.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2万人,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77.42万人,第二产业60.44万人,第三产业134.13万人。
年末在岗职工59.04万人,增长5.3%,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8.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4万人。
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确定“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双城拥江”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决策,着手开辟江北新城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向赣江对岸延伸。
南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郊向塘有98 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是我国铁路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
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民航已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福州、厦门、西安、昆明、珠海、海口等30 多个城市的航线。
公路是105 、316 、320 三条国道的交汇处,已开通昌九和梨温高速公路,赣粤高速纵贯南北。
水路运输最大内河装载能力为1000 吨,可由九江沿长江水域经上海港出海。
公路全部成网,所有乡村均通公路。
从南昌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 5 小时左右,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 5 小时经济圈”。
邮电通讯发达,建立了国际间通讯联系,市内电话可直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全省电讯枢纽和华东地区邮件转口中心。
2004 年,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3.94 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7.0 万门,移动通讯网交换机容量达270 万门。
市内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完备,全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34 万立方米,全市管道煤气日供应量为9.31 万立方米/ 日。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科学技术条件:南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集中,科技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高。
2004 年,成功加入了世界科技城市同盟(WTA) ,成为全国第10 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顺利落户南昌;全省首家高新技术投资风险公司“南昌创投”挂牌运作。
全年全市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 项,专利申请量1284 件。
清华科技园( 江西) 、南昌大学科技园、江西省留学生创业园和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各类人才进行科技研究和创业的乐园。
二、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起步晚没包袱、起点高是财富”的理念,从处于中部地区欠发达省会城市的市情出发,以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为目标,按照“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物流、商贸、职教、服务外包“五个中心”,初步走出了一条“起步晚,但起点高、势头好、后劲强”的科学发展之路,呈现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市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的喜人局面。
2001—2008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年均分别增长22.8%、23.4%;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8.8%;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速由“九五”期末第23位跃进到“十五”期末第4位。
经济社会发展在“快”的同时也不断趋“好”,三次产业比由2001年10.2∶45.9∶43.9优化为2008年6.1∶55.4∶38.5;在中国社科院《2009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我市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城市规模也由2001年的8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40平方公里。
2001-2008年是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时期之一,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却提高10个百分点,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08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06吨标煤,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方面,我们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致力在普遍受教育、重点理思路、突出抓亮点、着力促和谐、集中兴发展上下功夫,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巩固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全市上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坚持在认清形势中坚定信心,在应对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创新思路中破解难题,在统筹协调中凝聚力量,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不失时机谋划和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实现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7.50亿元,增长13.1%;财政总收入249.88亿元,同口径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5.88亿元,增长13.4%;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46.88亿元,增长4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43亿元,增长20.0%;实际利用外资15.83亿美元,增长12.2%;实际利用内资453.20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2元,增长9.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96元,增长9.1%。
与此同时,涉及180多个、总投资达3000多亿的“三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光伏光电、LED、大飞机、服务外包、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轨道交通经国务院批准已于7月29日正式动工建设,“森林城乡、绿色南昌”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到2011年全市将种植各类速生树种3亿株以上,新增绿地面积数十万亩。
农业:南昌农业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
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工业: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这里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工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现在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十大产品基地、拥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规模企业近700家。
第三产业:南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城内主要有南昌百货大楼、洪城大厦、新洪客隆、北京华联(江西)、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场,城外有洪城大市场、江西装潢建材大市场、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
著名的洪城大市场是全国九大日用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南昌的主导产业是工业。
其扶持的重点产品产业是:汽车、空调、食品、电子信息、造纸、飞机、纺织服装、医药和医疗器械、机电、冶金及建材等。
南昌市主要工业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区6个,即民营科技园、小蓝工业园、向塘开发区、长竣外商投资开发区、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开发区3个,即昌东工业园、昌南工业园、凤凰山工业开发区等共12个重点工业园区。
以下是南昌十大产品产业在园区的分布情况目前南昌市产业集聚取得集群效应最明显的是空调和电子信息产业。
即,空调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南昌市为了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过程中一直在尽最大努力。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顺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规律,不仅把制造业企业向各个工业园区集中,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集中发展的优良环境,而且根据产业集中现状,重点推动电子信息、机电中的模具行业、汽车零部件、空调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服装、医药和食品行业等的产业配套,使主导产业规模化、配套产业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