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锚淌航与走锚区别
锚按用途分为

锚按用途分为锚按用途分为以下几种:1. 航海锚:航海锚是用于船只停泊或抛锚时的稳定定位工具。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自身的重量和形状,将锚爪或锚瓣插入海底沉积物中,以确保船只在水中停稳。
航海锚通常由固定镶嵌在船体底部的锚链与实体锚体组成,根据船只大小和海洋环境不同,锚体的重量和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2. 建筑锚:建筑锚主要用于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固定和支撑。
根据具体需求,建筑锚可以分为吊装锚、插入锚和埋入锚等。
吊装锚常用于起重和悬挂装置的连接,如吊车的起重吊具。
插入锚则是用于建筑物各部分的连接,例如连接混凝土构件和墙体的锚具。
埋入锚则是用于加固和稳定地基,常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基础工程。
3. 登山锚:登山锚用于登山运动或攀岩活动中,主要用于保持登山者的安全。
登山锚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铁或铝合金,并配备绳索或绳索环,使登山者能够将其安全固定在岩石或冰块上。
登山锚的设计和构造特点主要考虑到其轻便性、稳固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使用锚定工具。
4. 汽车锚:汽车锚是指一种紧急救援工具,用于拖曳被困车辆。
它通常由重型金属材料制成,其中锚体通常为V形或U形,以便于插入地面。
汽车锚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锚链或绳索将被困车辆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然后使用拖车或拖拉机等来救援被困车辆。
5. 航空锚:航空锚是一种用于飞机起降时防滑的设备,以增加飞机在跑道上的摩擦力。
航空锚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尖锐的表面纹路或刺齿,以增加与跑道之间的摩擦。
航空锚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飞机在湿滑或结冰的跑道上滑动,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飞和降落。
综上所述,锚按用途可以分为航海锚、建筑锚、登山锚、汽车锚和航空锚。
这些不同类型的锚在不同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船只、建筑物、登山者、被困车辆和飞机的安全和稳定。
船锚的作用

船锚的作用船锚是船舶上常见的设备之一,它可以帮助船舶在海上安全停泊和稳定航行。
在海上,船锚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船舶避免风浪的袭击,保持船体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帮助船舶在需要时停泊或停靠。
本文将探讨船锚的作用及其在船舶中的应用。
船锚的作用船锚是固定在船尾或船头的重型设备,通常由铁或钢制成。
船锚的作用是将船舶固定在水面上,防止其被海浪或风浪冲走。
船锚可以使船舶在海上停泊或停靠,同时也可以帮助船舶在需要时保持航向和稳定性。
船锚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船舶停泊和停靠在海上,船舶需要停泊或停靠进行装卸货物、修理维护、休息等操作。
此时,船锚可以帮助船舶在水面上固定位置,防止其受到海浪或风浪的冲击。
船锚可以将船舶牢固地固定在水面上,使其不会漂移或偏离原来的位置。
2. 保持船体稳定在海上,船舶往往会遇到各种风浪和潮汐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船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船锚可以帮助船舶在海上保持稳定,防止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船锚可以将船体固定在水面上,使其不受到风浪的影响,保持稳定性。
3. 帮助船舶保持航向在航行中,船舶需要保持一定的航向,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航行。
船锚可以帮助船舶在需要时保持航向。
当船舶受到侧风或侧浪时,船锚可以帮助船舶保持航向,防止其偏离原来的航向。
船锚的种类船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船舶类型,有多种不同的种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船锚种类:1. 铁锚铁锚是一种常见的船锚,通常由铁制成。
铁锚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可以根据船舶的大小和用途来选择。
铁锚的优点是坚固耐用,可以承受大风浪的袭击。
但是,由于铁锚重量较大,需要较大的起重设备才能安装和拆卸。
2. 钢锚钢锚是一种较为轻便的船锚,通常由钢制成。
钢锚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可以根据船舶的大小和用途来选择。
钢锚的优点是轻便易携带,可以更方便地安装和拆卸。
但是,钢锚相对于铁锚来说不够坚固,不能承受过大的风浪袭击。
3. 沙袋锚沙袋锚是一种简单的船锚,通常由沙袋和绳索组成。
船舶操纵(内河船员考试)第二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系、离泊操纵第一节抛起锚操纵1.锚设备的作用有:停泊用锚、操纵用锚、应急用锚。
2.操纵用锚分:抛锚制动、控制船舶首向两种方法。
3.控制船舶速度和冲程时用锚的方法为:抛锚制动。
4.抛锚掉头、驶靠用锚、驶离用锚、抛锚倒车后退以稳定船首的方法都是控制船舶首向。
5.锚在操纵中可用于:控制余速、协助掉头、抛开锚利于离泊。
6.避免碰撞、触礁、搁浅,拖锚或拖链漂航、滞航,船舶搁浅后船体的固定及脱浅都属于应急用锚。
7.锚的抓力大小与:锚重、链长、底质、水深、抛锚方法有关。
8.锚的抓力大小决定于:锚型、锚重、锚杆的仰角、抛锚的方法;底质、水底地形、水深;与船舶的排水量和风、流、浪等外力的大小无关。
9.锚抓力为:锚的抓力系数与锚重的乘积。
链抓力为:锚链的抓力系数与平卧河底锚链重量的乘积。
10.锚型不同,锚的抓力系数不同。
按抓力系数的大小将不同锚型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霍尔锚——斯贝克锚——AC-14型大抓力锚。
11.当锚在河底被拖动2倍锚长时,锚爪开始抓土,锚的抓力将达最大值,一般为3~5倍锚重,这种姿势称为稳定抓底姿势。
12.锚在正常抓底状态下,抓力大;走锚状态下,抓力小。
13.当锚杆仰角为50时,抓力减小1/4,150时抓力减小1/2。
14.锚泊船的出链长度由两部分组成:悬垂链长和卧底链长。
15.锚泊力由锚抓力和链抓力两部分组成,其中链抓力等于卧底链长与河底的摩擦力。
16.悬垂链长不直接产生抓力,其作用是:使锚杆仰角为零,拉力呈水平方向,保证锚能充分发挥最大抓力,同时缓冲阵发性地作用在船体上的外力。
17.单锚泊时,锚链悬链长度:与锚重无关,与锚链单位长度重量有关。
18.单锚泊时,锚链卧底链长:与锚链单位长度重量有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有关。
19.单锚泊时,安全出链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悬链长度与卧底链长之和。
20.风速与锚泊船出链长度的关系为:风速为20m/s时,出链长度为3h+90m;30m/s时,出链长度为4h+145m。
船舶操纵思考题

船舶操纵思考题1.什么是船舶操纵?它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船速、漂角、转心?漂角和转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3.影响水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水动力中心?如何判断水动力中心的位置?4.船舶阻力有哪几部分构成?各含义怎样?5.船舶操纵包括哪些?船舶操纵优劣通过什么来判别?6.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8.船舶旋回性指标和旋回要素有哪些?旋回过程有几个阶段?各阶段船舶是怎样变化的?9.什么是船舶冲程?进行船舶操纵性试验时,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进行各种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船舶操纵性衡准的依据是什么?10.船舶排水量、长宽比、方形系数对船舶船舶操纵性有什么影响?11螺旋桨几何参数有哪些?其工作原理怎样?12.什么是伴流?伴流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13.什么是滑失比?其对推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14.船舶功率和船速有哪些?各含义怎样?15.什么是船舶螺旋桨横向力?各种横向力的原理和方向怎样?16.舵的工作原理怎样?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船舶操舵时在纵向和横向方面有什么变化?17.什么是舵效?影响舵效的因素有哪些?船舶如何提高舵效?18.船舶前进和后退中,单独使用侧推器,船舶是如何运动的?19.双车船在船舶转向时,如何提高船舶的回转速度?使用拖船协助船舶操纵时,拖缆有什么要求?20.什么是风压力?其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什么是风压中心?其位置是如何变化的?21.船舶在各种情况下受风的偏转规律怎样?22.流对舵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船舶在弯道航行中,流对船舶有什么影响?23.什么是受限水域?浅水和深水是如何划分的?船舶进入浅水区航行时,其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24.什么是岸壁效应?船间效应?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5.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的沉升是如何变化的?确定富余水深要考虑哪些因素?欧洲引航协会和日本濑户内海富余水深是如何规定的?26.船舶选择掉头水域有何要求?制动水域有什么规定?27.船舶用锚有何作用?锚地选择有什么要求?锚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8.船舶靠泊系缆通常有哪些?各缆有何作用?靠离泊时系解缆的顺序怎样?29.接送引航员时,引航员梯有什么要求?操纵船舶有什么要求?30.船舶掉头方向是如何选择的?船舶锚泊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何处?锚链的出链长度如何计算?31.什么偏荡?其对船舶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走锚?如何防止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32.船舶靠泊要掌握什么要点?33.什么是波浪、有义波、风浪、涌浪、波浪遭遇周期?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有哪些摇荡现象?34.什么是横摇、纵摇、垂荡、谐摇?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5.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6.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如何进行操纵?如何掌握掉头时机?37.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38.船舶在冰区航行,进入冰区时要注意什么?39.船舶脱浅的方法有哪些?船舶发生碰撞后如何操纵船舶?40.发现有人落水,应如何操纵船舶?绘图说明搜寻落水者的方法和适用时机?41.进行搜寻时,搜寻区域怎么规定?搜寻模式有哪些?作业三1.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3.什么是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4.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5.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作业四: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0分: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3. 船舶作舵旋回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后,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 作用于船体的合力矩为零B. 角速度达最大C. 角加速度达最大D. 船舶降速达到最大4. 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A. 船尾端描绘的轨迹B. 船舶重心描绘的轨迹C. 船舶转心P描绘的轨迹D. 船首端描绘的轨迹5. 有关船舶在旋回中降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船舶旋回中因舵阻力增加而引起降速B. 船舶旋回中因推进器效率下降而引起降速C. 瘦削型货轮比肥大型油轮产生更多旋回降速D. 相对旋回初径DT/L越小,则旋回中降速越多6. 若外界条件相同,同一船舶旋回时:A. 满载时进距大,旋回初径小B. 满载时进距小,旋回初径大C.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大D.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小7.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8. 对于航向稳定性较好的船舶,其追随性和螺旋实验滞后环的特点为:A.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B.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C.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D.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9.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10. 关于船舶保向性,下述哪项正确?A.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B.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C.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11. 船舶倒车冲程与水深、船舶污底程度有关,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A.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B.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C.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D.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12. 通过哪种标准试验方法来判断船舶的停船性能?A. 旋回试验B. Z型试验C. 螺旋试验D. 倒车试验13.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长B.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短C.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短D.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长14.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全速倒车冲程指标的基准值为(L为船长):A. <16LB. <15LC. <14LD. <13L15. 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且:A. 在低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高速时呈非线性关系B. 在低速时呈非线性关系,高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C.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非线性关系D.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线性关系16. 螺旋桨的滑失越小,则:A. 推力越小、舵效越差B. 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 推力越小、舵效越好D. 推力越大、舵效越差17.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哪种情况下进车推力最大?A. 高速前进时B. 低速前进时C. 低速后退时D. 静止中18. 船舶的推进效率是指:A. 有效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B. 机器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C. 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D. 收到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19. 一般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包括:A.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B.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C.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D.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20. 螺旋桨沉深横向力的产生的原因包括:A. 受伴流影响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B. 受伴流和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深的影响C. 表层水密度的降低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D. 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层吸入空气、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上大下小21. 船速与伴流横向力的关系是:A.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大B.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增大C.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小D.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减小22.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23. 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使船产生尾倾B. 使船产生首倾C. 使船旋转D. 使船速增大24. 锚的抓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船舶锚的种类

船舶锚的种类
船舶锚是船舶上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固定船舶在水中的位置,防止船舶漂移或被海浪冲击。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船舶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铁锚
铁锚是最常见的一种船舶锚,通常由铸铁或锻铁制成。
铁锚的形状多样,有单臂锚、双臂锚、三臂锚等。
铁锚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适用于大型船舶。
2. 钢锚
钢锚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锚,通常由高强度钢制成。
钢锚的形状也多样,有单臂锚、双臂锚、三臂锚等。
钢锚的优点是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大型船舶和恶劣的海洋环境。
3. 折叠锚
折叠锚是一种轻便、易于携带的锚,通常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折叠锚的形状类似于普通锚,但可以折叠成小巧的形状,方便存放和携带。
折叠锚适用于小型船舶或需要频繁移动锚的场合。
4. 沙袋锚
沙袋锚是一种简单、易于制作的锚,通常由沙袋和绳索组成。
沙袋
锚的优点是轻便、易于制作,适用于临时停泊或浅水区域。
5. 磁力锚
磁力锚是一种新型的锚,利用磁力吸附在海底,不需要锚链或绳索固定。
磁力锚的优点是无需锚链或绳索,减少了船舶的重量和阻力,适用于深海探测和科学研究。
船舶锚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锚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船舶操纵思考题

船舶操纵思考题1.什么是船舶操纵?它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船速、漂角、转心?漂角和转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3.影响水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水动力中心?如何判断水动力中心的位置?4.船舶阻力有哪几部分构成?各含义怎样?5.船舶操纵包括哪些?船舶操纵优劣通过什么来判别?6.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8.船舶旋回性指标和旋回要素有哪些?旋回过程有几个阶段?各阶段船舶是怎样变化的?9.什么是船舶冲程?进行船舶操纵性试验时,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进行各种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船舶操纵性衡准的依据是什么?10.船舶排水量、长宽比、方形系数对船舶船舶操纵性有什么影响?11螺旋桨几何参数有哪些?其工作原理怎样?12.什么是伴流?伴流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13.什么是滑失比?其对推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14.船舶功率和船速有哪些?各含义怎样?15.什么是船舶螺旋桨横向力?各种横向力的原理和方向怎样?16.舵的工作原理怎样?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船舶操舵时在纵向和横向方面有什么变化?17.什么是舵效?影响舵效的因素有哪些?船舶如何提高舵效?18.船舶前进和后退中,单独使用侧推器,船舶是如何运动的?19.双车船在船舶转向时,如何提高船舶的回转速度?使用拖船协助船舶操纵时,拖缆有什么要求?20.什么是风压力?其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什么是风压中心?其位置是如何变化的?21.船舶在各种情况下受风的偏转规律怎样?22.流对舵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船舶在弯道航行中,流对船舶有什么影响?23.什么是受限水域?浅水和深水是如何划分的?船舶进入浅水区航行时,其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24.什么是岸壁效应?船间效应?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5.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的沉升是如何变化的?确定富余水深要考虑哪些因素?欧洲引航协会和日本濑户内海富余水深是如何规定的?26.船舶选择掉头水域有何要求?制动水域有什么规定?27.船舶用锚有何作用?锚地选择有什么要求?锚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8.船舶靠泊系缆通常有哪些?各缆有何作用?靠离泊时系解缆的顺序怎样?29.接送引航员时,引航员梯有什么要求?操纵船舶有什么要求?30.船舶掉头方向是如何选择的?船舶锚泊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何处?锚链的出链长度如何计算?31.什么偏荡?其对船舶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走锚?如何防止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32.船舶靠泊要掌握什么要点?33.什么是波浪、有义波、风浪、涌浪、波浪遭遇周期?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有哪些摇荡现象?34.什么是横摇、纵摇、垂荡、谐摇?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5.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6.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如何进行操纵?如何掌握掉头时机?37.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38.船舶在冰区航行,进入冰区时要注意什么?39.船舶脱浅的方法有哪些?船舶发生碰撞后如何操纵船舶?40.发现有人落水,应如何操纵船舶?绘图说明搜寻落水者的方法和适用时机?41.进行搜寻时,搜寻区域怎么规定?搜寻模式有哪些?作业三1.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3.什么是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4.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5.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作业四: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0分: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3. 船舶作舵旋回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后,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 作用于船体的合力矩为零B. 角速度达最大C. 角加速度达最大D. 船舶降速达到最大4. 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A. 船尾端描绘的轨迹B. 船舶重心描绘的轨迹C. 船舶转心P描绘的轨迹D. 船首端描绘的轨迹5. 有关船舶在旋回中降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船舶旋回中因舵阻力增加而引起降速B. 船舶旋回中因推进器效率下降而引起降速C. 瘦削型货轮比肥大型油轮产生更多旋回降速D. 相对旋回初径DT/L越小,则旋回中降速越多6. 若外界条件相同,同一船舶旋回时:A. 满载时进距大,旋回初径小B. 满载时进距小,旋回初径大C.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大D.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小7.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8. 对于航向稳定性较好的船舶,其追随性和螺旋实验滞后环的特点为:A.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B.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C.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D.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9.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10. 关于船舶保向性,下述哪项正确?A.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B.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C.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11. 船舶倒车冲程与水深、船舶污底程度有关,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A.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B.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C.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D.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12. 通过哪种标准试验方法来判断船舶的停船性能?A. 旋回试验B. Z型试验C. 螺旋试验D. 倒车试验13.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长B.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短C.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短D.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长14.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全速倒车冲程指标的基准值为(L为船长):A. <16LB. <15LC. <14LD. <13L15. 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且:A. 在低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高速时呈非线性关系B. 在低速时呈非线性关系,高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C.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非线性关系D.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线性关系16. 螺旋桨的滑失越小,则:A. 推力越小、舵效越差B. 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 推力越小、舵效越好D. 推力越大、舵效越差17.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哪种情况下进车推力最大?A. 高速前进时B. 低速前进时C. 低速后退时D. 静止中18. 船舶的推进效率是指:A. 有效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B. 机器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C. 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D. 收到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19. 一般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包括:A.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B.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C.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D.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20. 螺旋桨沉深横向力的产生的原因包括:A. 受伴流影响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B. 受伴流和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深的影响C. 表层水密度的降低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D. 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层吸入空气、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上大下小21. 船速与伴流横向力的关系是:A.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大B.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增大C.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小D.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减小22.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23. 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使船产生尾倾B. 使船产生首倾C. 使船旋转D. 使船速增大24. 锚的抓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拖航

拖航一.拖航术语1.拖航(Towing)——指平台作为被拖物由拖船拖带,从某一地理位置向另一地理位置转移时所处的状态或过程。
通常半潜式平台指自原井位(船位)处最后一个锚离底,至新井位(船位)处第一个锚到底止的作业期间;自升式平台指船体处于漂浮状态的作业期间。
2.自航(Transit)——指平台依靠自身的推进装置和动力从某一地理位置移往另一地理位置时所处的状态或过程。
3.起拖(Beginning of towing)——指平台接拖后开始驶离原位的作业。
4.就位(Towing/Transit to site)——指平台进入井场并向预定的位置接近和定位作业过程。
注:在进入井场过程中,拖航/移位与就位作业两者是互相交叉的。
5.定位(Location positioning)——指平台在预定的位置布锚或插桩的作业过程。
半潜式平台指自第一个锚到底至调整预张力、校准船位结束的作业过程;自升式平台指自桩脚入泥至升船到压载位置的作业过程。
6.作业极限(Operation limitation)——指平台的某一规定的作业临界点。
当作业条件或过程超过该临界点时,可能造成平台不可逆的受损状况,即无法恢复到安全的受控状态。
7.单拖(Single tug towing)――指一艘拖船拖带平台的形式,通常拖船主拖缆与平台过桥缆相连接。
8.串拖(Series tugs towing)――指两艘拖船首尾串联、后拖船主拖缆与平台过桥缆相连接拖带平台的形式。
9.并拖(Parallel tugs towing)――指两艘或两艘以上拖船的主拖缆分别与平台两条龙须缆和/或其他可作拖缆使用的链(缆)相连接、并排拖带平台的形式。
10.绑拖(Side fixed tug towing)――指拖船绑在平台左或右舷帮的拖带方式。
11.前后拖(Bow and stern tugs towing)――指一艘拖船牵引平台艏部,几条拖船牵引平台左或右舷尾部的拖带方式。
海进江 避碰题库

内河避碰一、选择题1、《内河避碰规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等通航水域及其港口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排筏。
(B )①江河②湖泊③水库④运河⑤沿海⑥国境河流、湖泊A. ①~③B. ①~④C. ①~⑤D. ①~⑥2、下列哪一种船舶适用于《内河避碰规则》?(D )A、监督艇B、从事捕鱼的船C、航标艇D、以上都是3、《内河避碰规则》适用的水域是指( B )。
A、船舶能够到达的一切水域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通航水域及港口C、可供内河船舶航行的一切水域D、除海上以外的一切水域4、《内河避碰规则》适用的水域不包括( C )。
A、国境河流、湖泊B、与中俄国境河流相通的水域C、A+B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运河5、《内河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通航水域及其港口作业的(D )。
A、一切船舶B、除海船以外的一切船舶C、除水上飞机以外的一切船舶D、包括排筏在内的一切船舶6、船舶、排筏在国境河流、湖泊航行、停泊和作业,按照签有的协议或者协定执行。
(C )A、各国签发的规定B、民间组织C、中国政府同相邻国家政府D、船东组织7、在与中俄国境河流相通的水域航行和停泊的船舶、排筏,执行《内河避碰规则》。
(B )A、应当B、不C、也可以D、有条件8、《内河避碰规则》规定,根据辖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特别规定”,其批准权属( C )。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B、各省、区、市设置的海事机构C、交通部D、辖区的当地政府9、按《内河避碰规则》第四条(特别规定),根据辖区的具体情况有权制定包括分道通航等有关交通管制的特别规定。
(D )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事机构。
②各市海事机构。
③辖区内有内河的沿海海事机构。
④长江海事局。
⑤黑龙江海事局。
A、①~④B、①~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0、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 )A、特别规定的制定不受《内河避碰规则》的限制B、特别规定必须经过《内河避碰规则》的授权C、特别规定不能与《内河避碰规则》产生冲突D、以上均不正确1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A、在同一水域同一事项中,特别规定比《内河避碰规则》优先适用B、执行特别规定,无需遵守《内河避碰规则》C、遵守《内河避碰规则》,无需执行特别规定D、以上均正确1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D )①特别规定的制定应经过《内河避碰规则》的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义不同:拖锚淌航是指利用锚与海底的摩擦力(或动抓力)来降低船舶惯性速度进行
制动的操纵方法;而走锚是指锚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锚泊位置而持续拖动的现象。
影响因素不同:拖锚淌航受船舶排水量、抛锚时船舶余速、船体阻力,拖锚抓力以及流
速等诸多因素影响;走锚的根本原因是外力大于锚泊力,具体原因包括锚地地质不佳、出链
长度不足、外力增大(大风、急流、浮冰等)以及偏荡运动等等。
发生时船舶运动状态不同:实际拖锚淌航时,船舶有可能左右偏转,即船舶是沿着曲线
轨迹运动的;走锚时,锚泊船的船首一般位于偏荡运动轨迹的平衡位置附近,处于风舷角最
大,且基本固定不变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