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来源和控制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安全性的认知,并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改善。

一、农药残留的风险源农药是用于农作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其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主要的农药残留风险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过量使用:一些农民在追求高产量和快速效果时,可能会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过安全标准。

2. 不合规使用:由于缺乏对农药使用规范的了解,农民可能未按照正确的剂量、频次和时机使用农药,从而增加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3. 农药选择不当:一些农民可能会选择不适合的农药用于特定的病虫害防治,导致农药在作物中残留过高。

4. 农药质量不合格:一些农药市场存在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农药使用后可能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长期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 慢性中毒:某些农药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慢性毒性,长期摄入超标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器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2. 营养价值下降:农药残留可能会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食品的品质。

3. 抗药性产生: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药物治疗失效。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农药标准和使用规范,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合规使用。

2. 提高农民的意识与知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农药使用规范的认知,防止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3. 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使用低毒、环保的绿色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农药残留问题在食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药残留问题的背景和挑战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虽然在提高产量、控制病虫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的问题。

农药残留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

农药残留问题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风险: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长期摄入会导致慢性中毒或者疾病。

2. 法律监管的困难:由于农药的种类繁多且不断更新,以及农产品流通环节复杂,对农药残留进行监管和检测变得困难。

3. 农民和消费者意识的欠缺:一些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农药残留问题长期存在。

二、应对措施针对农药残留问题,应采取综合性的应对措施,包括法律监管、技术创新和宣传教育等方面。

1. 加强法律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方法,同时对农药生产和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农业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

3.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的食品。

4. 强化实施措施:加强农产品的抽检力度,提高农药残留监测的覆盖面,严厉打击农药残留超标的违法行为。

5.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形成良性的监管机制,促进食品安全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的制定和更新是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通过研究国内外最新科学水平,设定了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最高限量,对超标食品进行处罚和下架等严厉措施。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药残留监测的力度,增加了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农药残留问题作为其中的一大隐患,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风险。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合理使用和超量喷洒农药,导致了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问题。

农药残留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健康问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和其他不适。

因此,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忽视。

二、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为生产环节监管、流通环节监管和消费环节监管。

在生产环节,农药使用和质量标准都受到一定的监管,但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强、检测手段有限等问题。

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成为主要监管手段,但覆盖率相对有限。

在消费环节,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敏感性增加,但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下:1.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在生产环节,应加强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档案,记录农药的配比、喷洒量和喷洒周期等信息,确保农药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加强对农药经销商和推销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农药使用安全性的认知。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着重检测农药残留情况。

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增加抽检频次和覆盖范围,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面性。

3.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知识和农药残留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选择和消费食品。

4.加强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检测方法。

加大对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巡查和抽检,依法惩处违反农药使用规定的行为。

5.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药的使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控制人畜传染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农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随着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造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I 1 - 3 1 。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确保农业丰收,每年约有 2 l万t近 4 0 0种农药加工成 1 0 0 0多种剂型施于农作物,居世界首位,由于使用农药每年减少了 1 5%左右的农产品损失。

但农药使用量及品种的不断增加,加之有些农药不易分解,如六六六, D DT等,使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体内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与食品安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致癌因素中,环境因素约占8 0 %;在环境因素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约占8 0 %;而在有毒化学物质中,有毒有机物( 主要为农药) 约占9 5 %以上I 4 j 。

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产量占相当大的比例,品种也比较多,主要是杀虫剂、杀鼠剂和杀菌剂。

与我国目前农药使用状况极不相适应的是食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缺乏和监测技术落后的现状。

到 1 9 9 9年我国正式颁布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L 5 只有 3 3个,包括 6 6种农药,与目前使用近 4 0 0种农药的现状相差很远。

1 农药残留的类型农药残留指使用农药后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的代谢物的总量l 6 J 。

研究农药残留的成分和数量及其对人、畜、其他生物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毒害和污染,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畜和生态等的不良影响。

1 .1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 六氯环己烷) , D DT( 对氯苯基三氯乙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 0 0 5 0 3 0 4。

改回日期: 2 0 0 5 0 5 1 0 8 0 I I 一! 鱼! ! ! ! 烷) ,三氯杀螨醇等为常用的有机氨农药。

食品安全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分析

食品安全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分析

食品安全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分析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其中农药残留是一大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药残留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农药残留检测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不当使用或者检测不当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一、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情况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这些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但往往会残留于食品中。

据悉,我国的农药使用量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

而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

为保证食品安全,我国针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制度。

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传统的化学分析和新型的生物分析。

传统的化学分析主要利用色谱、液质联用技术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各类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定量分析。

而新型的生物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了快速检测和免疫检测技术。

这两种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尤其在大样品量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影响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农药残留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农药残留量高的食品不仅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更有可能对生育能力产生危害,并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等造成慢性的危害。

此外,儿童、孕妇的过量摄入农药残留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四、农药残留检测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农药残留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选择检测项目和方法。

所选的检测项目和方法需根据样品特性和标准规定来确定。

其次,还需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预处理,避免因样品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产生误差,影响检测结果。

最后,还应注意检测仪器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农药残留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但检测结果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准确,而检测产生误差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长期的危害。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引言: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因为农药残留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对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健康的威胁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现代农业中,农药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中,虽然它们能够提高产量,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担忧使得他们对食品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

2. 农药残留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食品企业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食品企业的信任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基础。

然而,农药残留问题的频繁爆发破坏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

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和抽检机制产生怀疑,怀疑这些机制无法杜绝农药残留问题。

另一方面,食品企业自身抽检不符合标准,或者隐瞒农药残留问题,导致消费者对食品企业产生了质疑。

3. 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识别与监督能力不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识别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也缺乏监督食品企业的能力。

这使得农药残留问题难以被消费者发现和监督,增加了消费者对食品的不安全感。

此外,即使消费者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投诉渠道的不畅通,投诉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

4. 消费者教育与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食品企业应加大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普及农药残留问题知识,提供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并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只有消费者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5. 食品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食品企业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认证体系。

食品中的农药危害

食品中的农药危害

食品中的农药危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并成为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度使用农药也带来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本文将从健康风险、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角度来讨论食品中农药的危害。

1. 健康风险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农药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头痛、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

一些农药还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风险。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由于生长发育较为敏感,对农药残留更加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2. 环境污染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药不仅通过土壤渗透,还可能通过空气和水体传播到周围环境中。

这不仅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对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

农药的长期积累和持久性使得环境的恢复变得困难,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3.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对食品安全形成了重要挑战。

农药残留超标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也会破坏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心。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给生产者和销售者带来压力,也对国家食品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对食品产业的监管和检测。

为了降低食品中农药的危害,以下措施可以被采取:1. 加强监管和检测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制定严格的使用标准,并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督。

同时,加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确保农产品上市前进行必要的检验,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发生。

2.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是降低农药危害的有效途径。

绿色农业注重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生物控制、生态调控等手段代替大规模农药施用。

有机农业则遵循天然生态的原则,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通过合理的土壤调理和有机物质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加他们对食品质量的关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降低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农场主经常使用农药,这种农药能满足农户的需要,但如果农药的残留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残留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和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农药的问题非常关注。

同时也让农民有一种责任感,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农药的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从根本上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

要想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确保食品的安全,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农药的安全。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目前,拟除虫菊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农药,应用范围很广。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性质比较稳定,而且分解的速度并不快,所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为了降低拟除虫菊酯的用量,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都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水果和粮食上,如果使用了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高毒性农药,这些农药会附着在果实表面。

如果超过了标准,人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引起神经紊乱、皮肤刺激等症状[1]。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有机磷是一种有毒的杀虫剂和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引起神经瘫痪。

轻度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瘫痪,严重时可致人于死地,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高浓度的甲胺磷、对硫磷等农药已被禁用,而马拉硫磷等低毒农药仍被广大种植户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8 页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农药定义及其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n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n 除了少量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作物外,几乎所有作物都离不开农药。使用农药可以挽回15-20%的作物损失。 二、农药的分类按用途可以分为:v杀虫剂: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v杀菌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多菌灵v杀螨剂: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克螨特v杀鼠剂:杀鼠灵v除草剂:莠去津、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v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剂、萘乙酸、矮壮素 按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v有机氯农药v有机磷农药v氨基甲酸酯类农药v拟除虫菊酯类农药v有机砷农药v有机汞农药 第二节农残定义、来源及其危害一、农药残留的定义v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和杂质。 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居化学性中毒之首!案例——农药蔬菜悄悄爬上餐桌n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直是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示范基地,销量非常好,特别是进入秋季以后,南方蔬菜生产进入淡季,这里才开始进入旺季,每天几乎都有一千多辆载重10吨以上的货车来这里运菜。但据有关媒体揭露,这里生产的一些打着无公害蔬菜牌子的蔬菜竟然都使用了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记者当时在这里调查了几天,第 2 页 共 8 页

但都是白天,发现确实没有菜农打农药,但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农药店。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菜农都是傍晚或是晚上悄悄的给蔬菜打农药,而且很多都是国家禁止的剧毒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据当地一位领导介绍,只要拿到了无公害的牌子就没有人怀疑了,也就拿到了通向全国各大市场的通行证,但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广州几家大超市所售蔬菜农药残留超标n 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分5次在位于广州的三大超市(万佳、百佳和家乐福)的8家分店抽取了85个蔬菜和水果的样本,送到位于德国汉堡的欧洲坊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有85%的样本含有农药残留,而有14%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其中有25%的样品检出国家禁用的农药。其中,在万佳抽取的一砂糖桔中更是检出8种残留农药,包括3种禁用农药。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一种剧毒农药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40倍。我国市售蔬菜有一半属于农药残留超标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6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查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质检总局这次共抽查了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发现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也就是说,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蔬菜都是按国家规定属不能食用的“农药蔬菜”。 n 上海市的有关调查表明:2006年上海市场各类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超过以往任何年份。草莓的农药残留超标n 2006年12月,深圳市对全市主要的草莓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行了抽查检测,共抽检了14家生产基地、2家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共73个第 3 页 共 8 页

批次的样品,平均合格率为49.3%。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检测出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残留。草莓植株低矮,果实细嫩,容易发生病虫害,其种植过程中要经常施用农药。为了增产增收,一些果农甚至在采收期间也喷施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而草莓表面粗糙,很容易吸收农药残留。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草莓,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造成农药中毒。因此,消费者应慎食草莓,尤其不要到草莓园采摘草莓直接食用。 出口日本的胡萝卜农药残留超标n 2007年4月11日,日本做出决定,对我胡萝卜及其加工品所含农药甲胺磷加强进口检查,将检查比例提高到50%。称如果再查出该农药残留超标,将实施100%抽检。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4月初,日本神户从我国福建厦门进口的一批生鲜胡萝卜中检出甲胺磷,检出值为0.04ppm,该项目在日本的残留限量标准为0.01ppm.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1.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包括表面沾附污染和内吸性污染。 其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Ù农药性质;¢Ú剂型及施用方法;¢Û施药浓度、时间及次数;¢Ü气象条件。 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由于施用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和土壤,成为环境污染物。农作物便可长期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尤其是从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农药。 3.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如饲料污染农药而导致肉、奶、蛋的污染;含农药的工业废水污染江河湖海进而污染水产品等。 4.其他来源的污染¢Ù粮食使用熏蒸剂等对粮食造成的污染;¢Ú禽畜饲养场所及禽畜身上施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Û粮食储存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如混装、混放、容器及车船污染等;¢Ü事故性污染,如将拌过第 4 页 共 8 页

农药的种子误当粮食吃,误将农药加入或掺入食品中,施用时用错品种或剂量而致农药高残留等。 三、农药残留的危害Ø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平衡Ø产生抗药性害虫和杂草Ø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Ø影响食品安全和外贸出口p 急性毒性:表现为急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有机磷急性中毒毒性较强p 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蓄积毒性p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第三节常见农药残留及其毒性一、有机氯农药n 常见的有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氯丹、七氯和毒杀酸等。因绝大部分有机氯农药残留严重,现已被禁止使用,但其残留却普遍存在。有机氯农药不易降解,且易于在生物体内蓄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多贮存在动植物体脂肪组织或含脂肪多的部位,在各类食品中普遍存在,但含量在逐步减少,目前基本上处在µg/Kg或µg/L水平。目前仍对人类的食物造成污染,是食品中主要的农残之一。n 一般有机氯农药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远高于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中残留量顺序为植物油粮食蔬菜、水果。 n 毒性特点: 中等毒性、难分解、半衰期10年以上,脂溶性强,蓄积于脂肪和含脂高的组织器官n 主要靶作用器官:肝脏 有致癌、致畸作用 透过胎盘乳汁 n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第 5 页 共 8 页

质。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 p 有机氯杀虫剂:DDT、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p 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p 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1964年,RachelCarlson出版《寂静的春天》 “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戈尔 1992年,一个杰出美国人组织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 二、有机磷农药n 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 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马拉硫磷(404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n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已成为我国使用最主要的一类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用作物。该农药残留低、降解快,但大量使用仍会造成其残留过高问题,长时间接触对肝脏功能有损。n 有机磷农药早期发展的大部分是高效高毒品种,如对硫磷、甲胺磷、内吸磷等,而后逐步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等。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大量剧毒有机磷农药。n 如: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但农民仍然使用。 p中毒机制: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第 6 页 共 8 页

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累积而使中枢神经中毒。 p症状:流泪、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瞳孔缩小;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缺氧和窒息而死亡 毒性p急性毒性:有机磷农药主要表现急性毒性p慢性毒性:可造成肝脏损伤及功能下降p三致作用:有一定的三致作用p环境毒性:可降解,对环境污染较轻 n 有机磷农药中毒南方:以油菜为代表的十字花科蔬菜;北方:韭菜、甘蓝; n 预防措施:一洗 常规多次清洗;二泡 清水短时间浸泡;三沸水漂烫5~10分钟,清除残毒90%;四削皮如马铃薯、萝卜等; 削去皮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三、氨基甲酸酯类主要种类 西维因克百威呋喃丹速灭威涕灭威灭多威 n 特点:对虫害选择性强,作用快,对人、畜毒性低,易分解,在体内不蓄积。常用产品有西维因、杀灭威、速灭威、叶蝉散。 n 中毒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活力,在胃内酸性条件下易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类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而呈现诱变性和致突变性。 四、拟除虫菊酯类n 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留、用量低的农药,常用的有氯菊酯、溴菊酯、氯氰菊酯、甲醚菊酯等n 特点 高效:比前三代强 低毒:比前三代低 低抗性 广谱性 环境兼容性:不稳定,降解速度快 n 第 7 页 共 8 页

中毒机理:中枢神经毒,改变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使神经传导受阻,动物出现流涎、共济失调、痉挛等症,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第四节农残防控措施及分析检测一、我国农药使用状况n 中国在世界上是高农药生产和消费的国家,我国农药年产量约42万吨,加工制剂100万吨。n 早在50年代,我国就大量应用农药来防治作物虫害,50~60年代,中国主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由于其残留严重,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1980年中国开始进口和使用高效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n 近年来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大量使用,特别是有机磷农药(甲胺磷、甲基1605,氧化乐果、久效磷、对硫磷、甲拌磷),而这些也正是目前在农作物中残留最为严重的农药。 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n 农药是人类防治植物病虫害,消除杂草,保护农作物生长,保证农业高产、稳定的重要武器。 n 农药的过量施用和使用禁用农药,将造成农药残留和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 三、农药防控措施n 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n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n 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n 制定适合我国的农药政策。 四、农药残留限量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