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800平方公里海域严重污染 珠江口成排污口
执信-广东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严格限制和禁止海洋排污的议案提案人:广东省代表郭政贤刘钰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
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这一条款规定了单位或个人如果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必须要缴纳排污费。
排污费将全部用于海洋环境的整治。
这一条款的确帮助了我国从污染源处获取治理海洋环境的费用,减少了政府的开支,而且能比不缴费时期更有力的整治海洋环境。
但是这一条款在实施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了向国家政府缴纳排污费从而获得直接将污染物排向海洋的权利,这样本质上其实是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轨迹都是:在工业化起飞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
目前的人口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很难做到只是“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现在我们国家的环境恶化非常严重,海洋环境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规模、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很容易接近或者超过资源和环境的临界点,而且可能是到了这个时候才会真正认识到环境约束。
如果在经济增长的起飞阶段就使这些资源严重枯竭和退化,那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和很高成本才能恢复。
目前中国海洋环境的恶化可能已经是不可逆的。
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先污染后治理,首先是在保持原工业化体系不变和原工业化好处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用“外部治理模式”,即利用工业生产的剩余,在工业化系统的外部用加大外部成本来消除外部经济,是在资源消耗总量没有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工业化的剩余实现的。
虽然缓解了原经济模式面临的环境困境,但忽视了现代工业可能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
“外部治理模式”在治理过程中形成了资源的再消耗,结果是加大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资源消耗,其可行前提是有大量低廉的资源供给,以及治理时环境还没有遭到大幅度破坏。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9作者简介 杨中成(1997—),男,四川乐山人,主要从事涉农企业管理、海洋生态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6-21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uggestions on Safeguard Measures YANG Zhong-cheng (Management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8) Abstract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ne economy, rationally analyzed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sults of offshore Marine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current monitoring network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legal system,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posed.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shore waters; Sea water quality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杨中成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08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是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澳门 香港 阳江市
海
福州市 厦门市 汕头市
南
海
台北市 台 湾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 布在长江口(杭州 湾)、珠江口、辽河 口等海域和少数人口 集中、工业发达的大 中城市沿海近岸海域 ;
2002年,全海域海水 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 机氮、磷酸盐和铅;
阳江市
广州市
珠
江
香港 澳门
珠江口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汕头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杭州市
上海市 宁波市
长江口(杭州湾)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一)水质污染分类
化学型污染——由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造成的污染; 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
水温与太阳辐射条件及水体特性(水深、水温分层等) 有关。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水体的流量、流速等水文水力学条件,直接影响水体 的稀释、扩散能力和水体复氧能力。
含沙量大小也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因泥沙颗粒 能吸附水中某些污染物,当污染物被泥沙吸附并沉降时, 水体就会得到净化。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3)持久性污染物
是指在地表水中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
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 例如在悬浮物甚少,沉降作用不明显水体中的无机盐
类、重金属等,可以通过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来 判定,BOD/COD≤0.3,判别其为持久性污染物。
(4)非持久性污染物
是指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
广东中考地理真题汇编--综合题

广东中考地理真题汇编--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宜港海岸线1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
沿岸拥有超过2000平方千米尚未开发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浅海区滩涂广阔。
材料二: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辽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的发展方向:一是重点拓展深水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二是重点推进东北亚国际海洋海岛旅游、海滨避暑度假旅游区建设,大力培育游轮旅游发展,打造东北亚地区邮轮旅游基地等。
材料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位置图(如图)(1)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和海沿岸,在我国沿海地区中,纬度位置较。
(2)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它不仅是辽宁省的外贸中心,也是吉林省、和自治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3)试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有利条件。
(4)请你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至少三点建议并简单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柑橘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一般气温低于﹣4℃会冻伤,高于37℃则停止生长。
材料二:血橙是柑橘的一个品种,我国血橙主产区在四川、江西,一般12月上市。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血橙是世界上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橙子,它一般2月初上市。
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西西里血橙于2019年2月5日装箱,3月19日运抵中国。
材料三:意大利示意图(图1)和西西里岛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图2)(1)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端的海之中,38°N穿过该岛的部。
(2)首批出口中国的西西里血橙采用的运输方式最可能是,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3)分析西西里岛与江西血橙树越冬条件有何不同。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年平均降水量258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含详解

A.提高采摘技术B.实现自动管理C.智能控制光热D.精准施用农药
19.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比,植物工厂( )
A.投入更低B.污染更大C.受季节影响小D.劳动力需求大
20.我国大量建设植物工厂,可以( )
A.增加耕地面积B.提高粮食产量C.扩大粮食需求D.增加大量就业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地理考试总用时50分钟,地理全卷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近年来,我国在琛航岛进行填海工程,修建了直升机基地和油库等设施。琛航岛现已成为西沙群岛中重要的救援和物资中转站。下图为琛航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软件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图是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属于软件产业的是( )
A.煤炭开采B.食品制造C.人工智能D.森林采伐
22.读图可知( )
A.软件产业在全国分布均衡B.沿海地区软件产业收入均高于内陆
C.广东软件业务收入超万亿D.四大工业基地软件产业收入相当
【5题详解】
红嘴鸥是一种迁徙性候鸟,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萨哈林岛,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繁殖期后迁徙至中国南部,印度,东南亚等地越冬。近年来,在昆明越冬红嘴鸥数量增加,得益于当地保护自然湿地,为红嘴鸥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D正确,湿地是其觅食,栖息和繁衍的主要场所,不是因为建设了人工渔场,A错误,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没有禁止人类观赏,B错误,不能捕杀海鸥天敌,C错误。故选D。
9.图示区域油菜开花日期( )
海洋污染何日休

办 公 室举 行 的新 闻 发 布会 上 , ̄ o 9年广 2o
染外 ,由于围填海等 人为破 坏行为的存
在 ,我 国部 分近 岸 海域 生 态环 境恶 化 ,导
致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典型生态系统 受损 ,生物多样1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 。 生
的海 洋 石 油污 染 。 据联合 国环境 规划署报 告 ,海路运
入手 。
法》的最大亮点是 , 明晰了补偿主体 和补 偿的标准等 。 根据 《 办法》以及此前山东 省政府 出台的 《 山东省海洋生 态损害赔 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规定 , 如造成5 o 公顷用海生态损害 ,应当缴纳 10 0 0万元 海洋生态损 失补偿 费 ;如果造成 l0 公 O0 顷用海生态损害, 则应 当缴纳 2 亿元损失
染海域面积约达 3 0 平方公里 ,比上年 80 增加 u _% 且海域污染范围有扩大趋势 。 8,  ̄0 9 2 0 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数据 显示 ,全省近岸海域约 有近半海水 水质未达到清 洁海域水质标 准 。广 东近 海海域总面积 中, 2 % 有 0 的海水受轻度 以 上污 染 , 约有 1% 0 的海域 水质处于 中度污 染和 严重 污染的状 态 。 近 几年 来 ,在我 国沿海时常发生海 水赤潮等海 水变质现象 。是什 么原 因造
G A C A U IA U N H Y SK O
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
7月 2 7日, 大连 渔 民在打 捞 满是 油 污 的吸 油 草 帘 。 n D t s 0 h0
7 1 l 时 2 分 ,大连新港中石 月 6日 8 o 油 储备 库输 油管 道发 生爆炸 起 火事故 , 初步估计 , 约有 1o , 5 o ̄原油泄漏入海 。 事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2003年度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在开展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趋势性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了近岸排污口、近岸海洋功能区、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和赤潮灾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这对加快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该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希望通过《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关心和爱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1)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 2 2.1 海水环境质量 .. (2)2.2 沉积物环境质量 (7)2.3 海洋生物质量 (8)2.4 重点海域浮游和底栖生物种类变化 (9)2.5 主要河口污染物入海总量 (9)2.6 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10)重点河口生态环境状况 (11)4 海洋赤潮 (13)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 155.1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15)5.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17)5.3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18)5.4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19)5.5 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 (20)6 重点岸段侵蚀状况 (21)7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 237.1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23)7.2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海洋管理工作 (23)7.3 加快沿海地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步伐 (23)7.4 加强对陆源入海污染物的监督管理 (24)7.5 积极开展海上污染控制和管理 (24)7.6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4)8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25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3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2008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加大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力度,重点监测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排污影响,深入开展特征污染物监测。
3.1 入海排污口分布2008年,全国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525个,其中,渤海沿岸96个、黄海沿岸185个、东海沿岸112个、南海沿岸132个,分别占总数的18.3%、35.2%、21.3%和25.2%,与2007年分布状况基本一致。
上述排污口中,工业和市政排污口占64.8%,排污河和其他排污口占35.2%。
设置在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的排污口占40.6%,旅游区的占10.5%,海洋保护区的占1.1%,港口航运区的占32.2%,排污区的占8.6%,其他海洋功能区的占7.0%,排污口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仍未改变。
3.2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约8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
2008年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四个海区中,东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达92.0%,南海89.4%,黄海88.1%,渤海83.3%。
山东、江苏和广西三省(自治区)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数量占各自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数量的比例居全国前三位。
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情况统计设置在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的排污口中,有95.3%超标排放;设置在港口航运区的排污口中,有81.1%超标排放;设置在旅游区的排污口中,有87.3%超标排放;设置在海洋保护区的排污口全部超标排放;设置在其他功能区的排污口中,有85.4%超标排放。
2008年各海区不同功能区排污口超标率比较3.3 污水及污染物排海量监测与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排海总量(含部分入海排污河径流,下同)约373亿吨。
排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分别占总量的23.1%、36.6%、19.4%和2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3800平方公里海域严重污染珠江口成排污口(图)
时间:2010-08-11 11:45:32.0 来源:南方日报
看不到尽头的水浮莲顺着水流漂向出海口。
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生活废水直排、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广东近海成为一个巨大的接纳污水和污染物的垃圾场
南海海域污染数广东,广东污染数珠三角,广东沿海各大城市近岸海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些工厂偷排偷放时有发生,因跨界污染责任难以厘清,导致多方扯皮、推诿,污染治理难上加难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9年广东海域发生赤潮11次,累计面积近750平方公里!
广东海洋环境公报指出,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近岸海域污染程度不断加重;二是珠江口等河口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三是陆源入海排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海洋灾害和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威胁依然存在。
海洋污染不是新问题,如何建设好海洋强省才是问题。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的改革开放受益于海洋颇多,海洋大省名头颇响;珠三角土地吃紧,向海洋借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强省已开始规划,广东正致力于建设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广东海洋污染调查”专题报道,初衷不局限于重复描绘广东的海洋污染,而重在阐明海洋污染对经济、产业的影响,由此为广东建设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提出“隆中对”,提出海洋污染的新变化,以及对养殖业、旅游业、海洋生态等海洋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8月1日南海开渔节,数以千万计的广东渔民在咸水歌和海螺号角声中随着数千艘大小渔船扬帆出海,开始了新一轮的耕海牧渔。
然而,渔民面对茫茫大海更多的是茫然无措,由海洋污染造成的渔业资源衰退是压在渔民们心头最沉重的石头。
“珠江口水浊了,我们要去更远的地方捕鱼,但要到哪里,看运气吧。
”骄阳似火的7月底,在东莞虎门镇珠江入海口的渔船上,发黑的咸淡水交汇处在高温下散发出阵阵恶臭,51岁的渔民老梁无奈地向记者倾诉。
“广东渔业资源已持续多年衰退,几十年前丰产的珠江口附近渔场快要枯竭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死亡增多,珊瑚等海洋生物退化,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广东一位水产研究人士语气沉重地说。
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广东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源头
东莞母亲河变身污染源
沿着珠江入海口“洄游”,经过狮子洋,进入东莞境内的太平河,在这里或许可以寻觅到珠江口被污染的源头之一。
7月26日中午,东莞太平河的码头上,一阵阵燥热的风吹来,夹杂着腥臭味。
上百艘来自新湾渔村的小渔船静静地停靠在这里,几个渔民围坐着打发闲懒的时光。
太平河是东莞东引运河虎门段的一部分,位于运河的最下游,连接狮子洋。
说起眼前这条太平河,土生土长的村民吴有发再熟悉不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家都可以在河里游泳,但现在有谁还敢在这样发黑的河水里洗洗脚?”
过去三十年,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成了“世界工厂”的代名词,但令人头痛的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
由于市政建设的缺失、排污管道建设的滞后,东莞23镇街的污水直接排入了东引运河,河水慢慢地变臭,淤泥慢慢地沉淀下来。
“一退潮,河岸边会露出发黑的淤泥,臭气熏天。
有好事的村民专门拿竹竿量了一下淤泥的深度,最深处约1米。
”吴有发说。
东莞环保局虎门分局局长王泰林介绍,今天东莞的人口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不到100万人急遽膨胀到近1000万人,整个东莞大小企业多达5万家,虎门、长安、沙田、麻涌、厚街等工业名镇全是在东引运河的流域之内,污水排放量远超运河能接受的水平。
岁月令太平河不堪摧残,几十年后的东引运河变得令人唾弃。
这条东莞的人工母亲河变成臭不堪闻的经历,佐证了珠三角近岸被大肆污染的严峻事实。
海域
广东10%近海中重度污染
东莞珠江入海口的污染仅仅是广东近海污染的一个典型。
从全国海域水质等级示意图上看,南海是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仅次于东海的海域。
南海海域污染程度数广东,广东污染程度数珠三角。
可以说,广东沿海自西至东,沿海各大城市近岸海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9年,在南海5220平方公里的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中,广东省以3800平方公里占了大半。
在广东长达4114公里、全国各省最长的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呈现出一大片红色标记,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深圳西部等珠江口近岸海域已经多年来受到严重污染。
在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包括潮州柘林湾、汕头港、江门近岸、阳江北津港、茂名水东港、湛江港等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同样未幸免。
在粤东,受陆源排污和柘林湾大规模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影响,潮州柘林湾海域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严重污染,整个海湾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结果是使这个老牌的水产养殖区“水质差,鱼难养”,鱼类病害增多,渔农养殖户收入总体一年不如一年。
《2009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全省近岸海域约有近半海水水质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
“广东近海海域总面积中,有20%的海水受轻度以上污染,约有10%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状态。
”长期关注广东海洋的知情人士披露。
监测
95个入海排污口近半超标
近年来,尽管广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设定的超标排放入海排污口超标率,已从令人惊诧的62.9%下降到45.3%,但2009年95个被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仍有43个超标排放,入海排污依然是久治不愈。
汕头、东莞等地,被监测的入海排污口已经是连续两年录得100%超标排放的“佳绩”。
记者在位于东莞沙田镇的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附近调查发现,一根几十米高的烟囱,不停地向天空冒出浓烟,散发出一阵阵臭鸡蛋味;紧靠着该公司围墙的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涌上茂盛的水浮莲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走近一看才发现水浮莲底下全是暗黑色的污水,阵阵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
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被广东省海洋环境公报连年曝光的工业废水入海排污口废水超标的企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工厂所入驻的工业园,叫做东莞沙田丽海环保工业园。
沙田丽海纺织印染厂连年废水超标排放并不是一个特例。
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电厂排污口、东莞市东宝河入海口、东莞市虎门镇凤凰山入海口等都不是第一次入选“黑名单”。
生活废水直排、工业废水排污口超标排放、排污河超标排放……广东近海成为一个巨大的接纳污水和污染物的垃圾场。
近六年的监测表明,珠江通过八大口门每年携带上百万吨的污染物入海,致使珠江口近岸海域严重污染。
2009年,珠三角沿岸海域接纳污水近50亿吨,粤东沿岸海域接纳12.11亿吨,粤西沿岸海域接纳0.80亿吨,与2008年相比,珠三角沿岸接纳污水增加1.57亿吨。
偷排
监管治理就像猫捉老鼠
广东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广东环保部门联手监测和治理污染多年,为何广东海洋污染病症久治不愈?一些曾经曝光的企业排污超标问题为何屡禁不绝?
“由于污水治理成本较高,而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工厂偷排偷放现象时有发生。
”一位负责海洋环境监测的人士对记者说,监管就像猫捉老鼠,当监测人士来采样的时候,工厂会开动污水处理装置,但等监测人士一走,污水处理装置就关停了,“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时时刻刻紧盯着一个企业啊。
”
河海污染因跨界污染、责任难以厘清导致多方扯皮、推诿,是致使污染治理难上加难的另一原因。
深圳和东莞的界河———东宝河污染堪称老大难的典型。
东宝河是深圳和东莞的界河,沿岸工厂林立且村镇众多,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常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汇入珠江口交椅湾海域,多年来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常年发黑发臭,水质常年处于劣四类状态。
广东近岸污染问题也凸显了广东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滞后。
一位长期关注广东水质污染的专家对记者说,“一些企业排污口超标,多次曝光后依然若无其事,能否罚到其破产?有的城市,超标排污口居然出现在污水处理厂,这种情况该如何执法,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
记者手记
海洋治污重资更需重典
走马珠江口,最大的感受是触目惊心。
黑水横流、恶臭熏天,广东母亲河珠江以及人类未来的家园海洋饱受摧残。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时代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西方的经验本可借鉴,不幸的是,过去30年,只注重GDP不注重环保、粗放式发展的广东也正重复这条老路。
近几年来,环保部门对水质污染处理不能说不重视,但相比投入治水的巨资而言,可谓收效甚微。
广州是为亚运会举办投入重资治水,市内各大河涌水质虽有改善,但离河涌戏水的目标尚远。
同样,去年东莞治理东引运河,一掷就是80亿元,虽然运河水质有所改善,但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这足以从一方面佐证了治理之难。
无怪乎,东莞虎门镇环保局局长王泰林感叹道:先污染,后治理,难!西方的经验证明,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水质污染,污染容易,治理难,清洁的江海如果用50年就可变黑,但可能花上100年时间也未必能还其清洁。
广东近几年来已耗巨资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牧场,这固然是挽救海洋生态的有效措施。
不过,有关环境监测表明,海洋污染最大的根源在于陆源污染的无节制的超标排放,如果地方政府不坚决执行对产业升级转型,污水超标排放避免不了,如果没有对陆源污染超标排放有效的“堵”,海洋污染不可能抑制。
靠海吃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可休矣,但治理虽难各方却仍需努力。
□南方日报记者苏稻香吴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