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3课《杜甫诗五首——哀江头》教学设计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3课《杜甫诗五首——哀江头》教学设计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3课《杜甫诗五首——哀江头》教学设计

哀江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让学生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让学生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让学生体会这几首诗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二、朗读诗歌。

三、结构分析

按现实——回忆——现实,将诗歌分为三部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语句。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1、行曲江所见景象

2、忆往昔繁华盛况

3、发物是人非感慨

四、鉴赏和探究

1.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人独行曲江为什么要“哭”,他看到了什么?

明确:“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

(2)既然内心痛苦,为什么却不大声地哭,而是“吞声哭”,而且要“潜行曲江”呢?

明确:因为当时江山易手,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黄昏胡骑尘满城”,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诗人的这些谨慎的行为都是尽量不被叛军发现的无奈之举。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曲江所见景象。(荒凉、破败)

2.朗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三层:A. 总写往日繁华。

B.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

C.写对李杨二人自食恶果而酿成悲剧的感慨。

(1)此段写班婕妤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几句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用班婕妤典故,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形成对比。当年汉成帝未能做成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班婕妤不屑于做的事,杨贵妃却自鸣得意地做了。言下之意,暗讽唐明皇荒淫好色。

(2)“一笑”是谁人之笑,同学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接下来四句写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才人”是宫中女官,她们身着戎装,骑着有黄金勒口的白马,带着精美的弓箭,翻身仰天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儿,杨贵妃为之嫣然“一笑”。“一笑”二字颇有言外之意。妃子“一笑”,唐明皇能不开心?联系周幽王为博妲己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这“一笑”之中又有多少讽刺之意!

小结:第二部分忆往昔繁华盛况。通过古今对比,揭示了李杨二人荒淫无度和大祸临头之间的必然联系。

3.分析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为后四句。写诗人在沧桑巨变之前的哀思,总结了全篇,且照应了开头。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诗人触景伤怀,泪水夺眶而出;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水自流,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多少沧海桑田,亘古如此,未有终极。这里以无情衬有情,更见伤痛之情深。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这样,开头写的诗人为何要“潜行”、“吞声哭”便有了答案。诗人忧愤交迫,心急如焚。末两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想回到城南住所,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辨不清南北方向;一是诗人明知住所在城南,却驻足眺望城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因为唐肃宗此时在灵武,灵武在长安以北。诗人同时写的《悲陈陶》一诗中有句“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含意相同。陆游《老学庵笔记》云:“北人谓‘向’为‘望’。”可见“望城北”即“向城北”意。

4.主题归纳: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主旨)

5.诗中哪些词句表现“哀”?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明确:“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

(1)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今日的“游人”!第一句有几层意思:行人少,一层;行人哭,二层;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三层。

(2)第二句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这是何等的不幸!重复用一个“曲”字,给人一种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两句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不愧是文章圣手!

(3)睹物伤怀还是哀,“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

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4)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五、艺术手法分析

1,<<哀江头 >>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今昔情景?请找出有关诗句并略加分析.

今昔对照

2、反衬手法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粤教版 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

粤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 8.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还走:转身跑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固:坚持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素材整理 清远博爱学校高风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时评两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这篇时评从2003年发表至今也已近十年,可是我们改变这种奢侈消费 的现状是否改变了呢?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没有!我们现在已超过 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欧洲奢侈品消费国。因此,今天 我们学习《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这篇文章,除非引发我们的许多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应用角度】“勤俭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消费观”等。 【精彩运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缓和,有些人把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 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 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便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就连那 的中秋月饼在包装上都“变异”了。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再来 重温祖宗遗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爱好高雅,其实就是一种修炼——《论“雅而不高”》 一个人立身于世,难以免除世俗化的污染。怎么办?爱好高雅, 其实就是一种修炼。比如琴棋书画,皆可陶冶情操。正如培根所说:“特雷梅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高 谈阔论时,知识可作装潢。”他还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

慧,演算使人思维周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专业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专业知识 当我们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而后,“雅”便会凸显在举止言谈当中。而举止言谈儒雅,可以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 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达到你的交往本意。 【应用角度】“雅与俗”“追求高雅”“高雅与修养”等。 【精彩运用】其实,雅俗之别只是学识、修养不同所表现的陶冶 气质有所不同而已。但好事者总是以自认为的雅和俗,对我辈凡夫俗 子划圈子、分层次,说高深、道荣辱,搞得我辈缺乏定力、心浮气躁者,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搞出好多笑话,还要转过身去甜甜地说声“谢谢”。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不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活出生的乐趣,死的坦然。 善待一切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呼唤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是短暂的。生命的存在,又是实现我们一 切人生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我们不仅要对自 己的生命负责,还要学会善待其他的一切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 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违反健康的权利。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 一棵柔嫩的小草,我们都应该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这样,我 们的一生将会是美丽和充实的一生。 【应用角度】“善待生命”“生命的价值”“尊重一切生命”等 【精彩运用】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会让我们自觉地为完善自我 和急遽服务其他生命而不断努力。而正是在坚持着这一努力中心线的 同时,我们会制做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会做一个正确认识 困难、坚强无畏的人,会做一个面对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了幸福,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无所心痛与一生牵挂,价值从而实现了他人生的大 半价值。

粤教版语文选修4 单元综合检测(五)

单元综合检测(五) (说明:本试卷共22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箴.言/缄.口不语崩溃./功亏一篑.抒.发/自出机杼. B.偶.像/负隅.顽抗赡.养/瞻.仰遗容空巢./不落窠.臼 C.撕.票/拼命厮.打蔓.延/水漫.金山泛.滥/针砭.时弊 D.狙.击/艰难险阻.佣.人/庸.人自扰朝廷./雷霆.万钧 解析:选B。A.zhēn/jiān,kuì,shū/zhù;B.ǒu/yú,shàn/zhān,cháo/kē;C.sī,màn,fàn/biān; D.jū/zǔ,yōnɡ,tí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个深渊,当人们往下看时,会觉得头晕目眩。为安全起见,我们该退居到日常生活中去,让现实的烟火弥漫,以减轻临深履薄 ....的恐惧。 B.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周边整治工作,先后采取一些措施对校园周边环 境进行了有效整治,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迫不及待 ....。 C.国内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压力,惟独没有来自企业的压力,但美国 的企业界却是和政界、教育界并驾齐驱 ....的力量。 D.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唤醒自己过去阅读里所有相似的感 受,然后又让自己与此相似的人生感受粉墨登场 ....。 解析:选A。A.临深履薄: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B.迫不及待:应为“刻不容缓”;C.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也指地位程度相等,不分高下,此处强调并列,可改为“鼎足而立”;D.粉墨登场:是比喻某些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正式露面活动。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解析:选C。A.语序不当,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B.介词使用不当,应当“从……中”得到力量,而非“在……中”得到力量;D.句式杂糅,“是因为……的结果”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可删去“因为”或“是……的结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____________它取材于现实,根植于人们生活的土壤,反过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如一股清清流淌的甘泉,滋润人的生命。 ①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通的 ②似乎只是和作家、学者相连 ③乍听起来往往给人一种遥远而陌生的感觉 ④文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⑤但当真正接触起来才发现 ⑥而拒普通人于门外 A.①⑥②⑤④③B.②③⑤①④⑥ C.①④③②⑥⑤D.③②⑥⑤④① 解析:选D。根据语句的内容,分成两部分,以第⑤为过渡句,可以发现只有D项最恰当。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咀嚼生活品醇味”学案 历史的步伐、社会文明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古及今,生活让人们品尝了种种滋味。 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事比一事繁复,一章比一章奥妙,一节比一节精彩。我们要成为生活的主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就更要深入体会生活的意义,把握时代的脉搏,跟踪历史的风雷。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不少优秀小说篇章,能够引导我们贴近生活,小说家跟我们共同咀嚼生活的滋味。 本单元选入的短篇小品、微型小说,就是这样的篇章。它们像向导、像轻骑兵,正确、便捷地引导我们走进不同时代,认识不同人物,体验不同滋味。 λ语文应用 学习本单元的短篇小说,要用心体会小说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同时,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短篇或微型小说的构思,尝试编写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λ语文审美 本单元各篇课文,风格多样,或冷峻地描写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或幽默地叙述小人物的梦想与追求,或诗意地抒写战争中普通人的家国情怀,或敏锐地捕捉时代变迁中人们的喜悦和希望。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品的优美风格和作家的卓越情怀。 λ语文探究 在学习中要认真体会短篇小说的一些文体特点:它截取横断面来表现生活,以局部透视整体,于瞬间凝炼永恒,以简单显出丰富。深入探究它何以能够做到:它虽然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鲁迅先生的《药》,叙述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落后民众不理解革命、用被害革命者的鲜血作治病的药的故事,引导革命者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刻画了一个抗争命运的小人物的形象,通过对这个小人物“追求、幻灭、复苏”三部曲的叙述,表现了作家对小人物遭遇和品德的体验。 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是一曲纯真爱情的颂歌,用一对年轻恋人相互守候的故事,把人间永恒而又美妙的爱情主题,奉献给读者。 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用同受雇于一家店铺的两个员工的故事,告诉人们,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 孙犁的《荷花淀》,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民族精神气质大大提升的壮丽图景,显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 王蒙的《春之声》,描述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位归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调动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体味课文内容。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又要与学习“点击链接”中介绍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积累阅读和写作知识,提升编故事的能力。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对这些特点有了足够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9课《鞭贾》同步练习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余曰:“子何取于就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有富者子,适.市买鞭适:恰好 B、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灭:陷没 C、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濯:冲洗 D、则遬.然枯,苍然白遬:迅速 解析:选A。适:到,去。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就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解析:选C。A项,副词,就;B项,代词,它的;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却;D项,代词,代鞭子。 3、下列表现马鞭的质地极差的一组句子就是() ①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②吾爱其黄而泽③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④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⑤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⑥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解析:选B。②指鞭子好瞧的颜色;⑤写富者的浅薄;⑥写作者验试;①③④从用途、构造、重度写鞭之质地极差。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何取于就是而不爱五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怎么买这样的鞭子,却不怜惜那五万钱啊? (2)瞧那鞭子里面就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粪土,无所依赖。 二、语言运用 5、为下面一段话写一个结语。要求能够与上文相衔接,体现作者的思想态度。 柳宗元始终认为人的价值只有为国家、被朝廷重用才能显现,所以她虽然信佛但又无法超脱现实.她没有陶渊明的恬然,也不会像王维去皈依佛门,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于就是,她在游山玩水中求乐,借诗文抒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之情。后人对柳宗元信佛多有贬义,我却能理解她的无奈选择。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去观察中国古代士阶层,就不难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她们的救国济民理想无法付诸实施或仕途不达时,宗教信仰无疑就是最好的一种精神支柱。 6、将提供的成语与语句的序号填入下面语段对应空缺处,正确的顺序就是: 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她们只会穷兵黩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她们只会坐井观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她们只会浅尝辄止,________________。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就是有智慧的民族。 ①闭关自守②狂妄自大③急功近利④浅陋与愚昧妨碍了她们的进取⑤贪欲与傲慢遮挡了她们的视线⑥浮躁与短视制约了她们的识见 解析:通过穷兵赎武、坐井观天、浅尝辄止这三个成语可以依次推出答案。 答案:②⑤①④③⑥

粤教版语文选修4单元综合检测四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竹篙.艾蒿.缟.素犒.赏槁.木死灰 B.痉.挛根茎.颈.椎路径.不胫.而走 C.譬.如癖.好秕.谷裨.将劈.波斩浪 D.狙.击沮.丧龃.龉咀.嚼越俎.代庖 解析:选C。A.ɡāo/hāo/ɡǎo/kào/ɡǎo;B.jìnɡ/jīnɡ/jǐnɡ/jìnɡ/jìnɡ;C.pì/pǐ/bǐ/pí/pī; D.jū/jǔ/jǔ/jǔ/zǔ。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年他常来第十宿舍下围棋,下完就惬意地侮辱我,因为他总会赢。不过总的来说,他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别人常常对任何事信口开河,他则沉稳多思,那时我就发现,当我们谈到什么时,他总是深思熟虑,随时凝练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他苦读不辍,对发硎新试的知识永远敏感。 A.温文尔雅B.信口开河 C.深思熟虑D.发硎新试 解析:选D。A.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B.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C.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D.发硎新试:硎,磨刀石。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 B.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方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各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解析:选C。A.成份残缺,缺宾语;B.“冲突双方”缺谓语,或转换了主语;D.主宾搭配不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__________所以明人计成在《圆治》中说,“轩楹高爽,窗户临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①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②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 ③“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④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 ⑤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⑤④ C.④②⑤①③D.④⑤②①③ 解析:选C。根据横线前面一句,是说这个楼景之广,所以排除A、B两项,根据朝代先后,选C。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5册。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活动文体文体语体 语文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① 古典诗歌① 语文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② 文言文① 语文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① 古典诗歌② 语文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② 文言文② 语文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③ 我们的选修课程目前设计和编写了14册。如下表 一、诗歌与散文系列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唐宋散文选读》 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二、小说与戏剧系列 5、《短篇小说欣赏》 6、《戏剧欣赏》

7、《电影文学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系列 8、《新闻阅读与写作》 9、《传记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10、《说话的艺术》 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12、《常用文体写作》 五、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13、《〈论语〉选读》 14、《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 二、课程性质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工具性”。90大纲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2000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课程结构方面 1、课程标准以模块为学习单元。 旧的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是以学期为学习单元,3年6个学期6册教科书。

新的课程标准,语文课成是以模块为学习单元,1个学期2个模块,5个学期,10个模块。 2、课程标准开设大量选修课 在高中阶段语文的10个模块中,5个模块必修课5册教科书10学分;5个模块选修课10多本教科书,学生可以选修4个模块4册教科书得8个学分。 四、课程教法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多数是从“教”的角度提出要求的,例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等等。 新的课程标准,除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要求外,还从“学”的角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形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那就是“三线两结合”。 所谓“三线”就是用“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组编必修课教科书单元。所谓“两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活动”与“阅读”、“写作”、“口语”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和谐结合。 Ⅳ 两种活动的结合 一、两结合的第一个结合是指两种活动的结合。即在必修课中设计和安排了两种活动。一种活动是“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即每一册的第一单元都设计为“活动单元” ,每一册必修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3课《道山亭记》同步测试

2014-2015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同步测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 A、粤.之太末(è) 阸.于两山(ài) 衡缩蟉.糅(liù) B、逆坂如缘絙.(yuán) 沟通潮汐.(xī) 舟溯.沿者(sù) C、其激若矢.(shī) 麓多桀.木(jié) 巨丽相矜.(jīn) D、瑰诡.殊绝(wēi) 鼎.趾立(dǐng) 辄破溺.(nì) 解析:此题考查课文中生字的注音情况。A项中“粤”应读作“yuè;B项中“絙”读作“gèng”;D 项中“诡”应读作“guǐ”。所以C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就是( ) A、闽故隶.周者也奴隶 B、其途或逆坂.如缘絙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跌倒 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 ..之外尘埃,尘世 解析:正确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做此类题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还要积累牢记。A项中“隶”就是“隶属”的意思。 答案:A 3、翻译下列句子。 (1)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 (2)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3)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4)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解析: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先理解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正确疏通文意。 答案:(1)舟逆行而上,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点差错,就会船破溺水。 (2)汉朝时曾下诏将越闽之民迁徙到长江、淮河流域一带 (3)这些寺庙道观奇伟怪异特别的样子,大概尽了人力了。 (4)又将思绪漂浮与尘世之外 4、《道山亭记》的作者就是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家、学者,“_____________”之一著有___________。道山亭就是___________所建造。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 《登高》杜甫 1. 江滚滚来。 2. 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病痛、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 《锦瑟》李商隐 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3. 玉生烟。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来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 对历史的缅怀。 2. 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 3.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紧扣“怀古”二字,词人登高远望,首先想到着名历史人物孙权,不禁感叹“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 虎。 《蜀道难》李白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 2.写出水石相激、 3.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 4.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 6.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 7.化用“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句的句子是:,从而 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 《琵琶行》白居易 1. 2.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 4. 5. 6.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 鸣。

粤教版高中语文古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验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5704035.html,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验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蝴蝶(dié)浊(zuō)酒锦瑟(sè)潦(liáo)倒不堪 B、蟾(chán)宫南柯(kē)耽(dān)搁福祉(zhǐ) C、骤(zhòu)雨凝噎(yē)戏谑(xuè)桎梏(zhì gù) D、寻觅(mì)巷陌(mò)跋扈(hù)纤细(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渔舟瞑目楼兰兰田日暖 B、绸缪踟蹰烦燥无可辨驳 C、凄怆婉约浩淼芳草萋萋 D、松驰纨绔山坳水泻不通 3、“望”,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远望,b .希望,c. 盼望,d .回望。试对下列句中“望”选出正确的解释 A、望中犹记。() B、不久望君来。() C、怅然遥相望。() D、君还何所望。() 4、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5、下列诗句全出自白居易作品的是()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6、下面诗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 A秦时明月汉时关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二、古诗词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0题。(12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愁思,悲伤的情思。

粤教版语文选修1 第二单元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

[学生用书P45~P46]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连苑.(yuàn)赠.送(zēnɡ)缠绵.(mián) B.罗襦.(rú) 执戟.(jǐ) 相.闻(xiānɡ) C.夫婿.(xù) 剑铓.(mánɡ) 藩.镇(fàn) D.应酬.(chóu) 誓.言(shì) 分散.(sǎn) 解析:选B。A项,“赠”读“zènɡ”;C项,“藩”读“fān”;D项,“散”读“s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 ..化得身千亿若为:怎么能够 B.唯梦闲人 ..不梦君闲人:不相干的人 C.事夫誓拟.同生死拟:比拟 D.良人 ..执戟明光里良人:古代妇女尊称自己丈夫为良人 解析:选C。拟:打算。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企业在该领域成败得失方面的信息透明度,代表着500多家投资机构的碳信息披露项目要求各公司提供其碳排放量数据。 B.最近,天文学家们报告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双星系统,这一对双星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大麦哲伦星系范围,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左右。 C.在唱片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单一发行唱片并不是艺人发展的最好方向,更不是包装艺人的主要途径,应该说为每个艺人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才是公司工作的核心。D.河北省衡水市卫生部门今日透露,该市医务人员凡具有故意夸大患者病情,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将被问责。 解析:选A。B项,“约”“左右”语意重复,不能同时使用。C项,“包装艺人的主要途径”和“艺人发展的最好方向”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增加患者负担”后加“的行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 ①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 ②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 ③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的一年 ④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 ⑤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好的 ⑥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纯美大地山川A.③④⑥②①⑤B.④③②⑥⑤① C.③⑥①④②⑤D.④②⑤③⑥① 解析:选D。从句式的特点和内容的关联性可排出④②⑤,从时节顺序可排出③⑥①,内部的逻辑关系:从“愿望”到“习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字音归纳(答案)

语文必修三字音归纳 第一课 黄山记 卓.越(zhu?) 倏.然(shū) 绮.丽(qǐ) 悭吝..(qiān lìn) 缥缈.(miǎo) 菡萏..(hàn dàn) 万仞.(ran) 糗.(qi ǔ) 峰趾.(zhǐ) 鲫.鱼(jì) 狭仄.(za) 莲蕊.(ruǐ) 苔藓.(xiǎn) 翩.然(piān) 凝眸.(m?u) 喑.呜(yīn) 诡.奇(guǐ) 褶.皱(zhě) 突兀.(wù) 氤氲.. (yīn yūn) 露宿.(sù) 玉屏.峰(píng) 漂泊.(b?) 一宿.(xiǔ) 屏.营(bīng) 星宿.(xiù) 屏.气(bǐng) 血泊. (pō) 第二课 巩乃斯的马 畸.形(jī) 龇.牙大鸣(zī) 驮.着(tu?) 唿.哨(hū) 歉疚.(jiù) 鬃.毛(zōng) 牝.马(pìn) 马驹.儿(jū) 穹.庐(qi?ng) 毡.房(zhān) 悲怆.(chuàng) 后裔.(yì) 兵马俑.(yǒng) 脖颈..(b? gěng) 骐骥.(jì) 俨.然(yǎn) 篝.火(gōu) 蓦.然(m?) 笨拙.(zhuō) 叱咤.(zhà) 畜.牲(chù) 滑稽.(jī) 塞.车(sāi) 苍劲.(jìng) 塞.北(sài) 畜.牧(xù) 稽.首(qǐ) 堵塞.(sa) 劲. 头(jìn) 第三课 瓦尔登湖 深邃.(suì) 不涸.(h?) 葱.郁(cōng)俯瞰.(kàn)渲.染(xuàn)湛.蓝(zhàn)霓.虹(ní) 熠熠..(yì) 糅.进(r?u)一泓.(h?ng)嬉.戏(xī)一拽.(zhuài)菖.蒲(chāng)蓼.草(liǎo)遨.游(áo)璀璨..(cuǐ càn)撵.出(niǎn) 上涨.(zhǎng) 黄澄澄..(dang) 涨.红(zhàng) 澄. 澈(ch?ng) 第四课 说数 衍.生(yǎn) 震撼.(hàn) 发掘.(ju?) 契.机(qì) 一粲.(càn) 孜孜..以求(zī) 应.变(yìng) 天空.(kōng) 数轴.(zh?u) 应.该(yīng) 空.白(k?ng) 压轴. (zh?u) 第五课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韧.性(ran) 氦.气(hài) 分馏.(liú) 氖.气(nǎi) 氩.气(yà) 钽.(tǎn) 镎.(ná) 倔强.(jiàng) 解.除(jiě) 坚强.(qiáng) 解.元(jia) .(qiěng) 解. 数(xia) 第六课 寂静的春天 瞬.间(shùn) 循.环(xún) 赖.以(lài) 辐.射(fú) 锶.(sī) 骨骼.(g?) 栖.居(qī) 步履.(lǜ) 二氧化硅.(guī) 啮.齿(nia) 滞.留(zhì) 螺.旋(lu?) 第七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 嘈.杂(cáo) 嘟哝.(nōng) 剔.除(tī) 上颚.(a) 蝙.蝠(biān) 扣.动(k?u) 气囊.(náng) 骷髅..(kū l?u) 水蛭.(zhì) 征募.(mù) 戛.然(jiá) 夜莺.(yīng) 蚊蚋.(ruì)湮.没(yān)贮.存(zhù) 熵.(shāng) 歌鸲. (qú) 慰藉.(jia) 胸脯.(pú) 混.沌(hùn) 狼藉.(jí) 果脯.(fǔ) 混. 水(hùn) 第八课 足不出户知天下 娱.乐(yú) 秃.顶(tū) 抽屉.(tì) 储.存(chǔ) 和谐.(xi?) 模拟.(nǐ) 尴尬.. (gān gà) 奢侈..(shē chǐ) 木屑.(xia) 嗜.好(shì) 惩.罚(chěng) 奖券.(quàn) 肖. 像(xiào) 尽.管(jǐn) 这幢.(zhuàng) 屏.幕(píng) 冠.军(guàn) 甲壳. (qiào) 尽.力(jìn) 幢幢..(chuáng) 屏.息(bǐng) 冠.冕(guàn) 贝壳. (k?) 第九课 祝福 寓.居(y ù) 寒暄.(xu ān ) 监.生(ji àn ) 镯.子(zhu ?) 朱拓.(t à) 陈抟.老祖(tu án )悚.然(s ǒng )谬.种(mi ù)俨.然(y ǎn ) 形骸.(h ái ) 桌帷.(w ?i )讪讪.(sh àn )怔怔.(zh ang )蹙.缩(c ù)惴惴.(zhu ì)炮烙..(p áo lu ?)歆.享(x īn )牲醴.(l ǐ) 第十课 项链 妩媚..(wǔ mai) 寒伧.(chen) 帷.幕(w?i)打盹.(dǔn) 筵.席(yán) 佳肴.(yáo) 鲈.鱼(lú) 请柬.(jiǎn) 暨.(jì) 窘.迫(jiǒng)玫瑰..(m? igui) 手镯.(zhu?) 缎.子(duàn) 裙褶..(qún zhě) 账簿.(b?) 誊.写(t?ng) 诧. 异(chà) 遗.产(yí) 殷.勤(yīn) 称.心(chan) 瘦削.(xuē) 赠遗.(wai) 殷.红(yān) 称.量(chēng) 削.苹果(xiāo) 称. 星(chang) 第十一课 微型小说两篇 芭蕾..(bā lěi) 诡.异(g uǐ) 如酥.(sū)前廊.(láng) 迷惘.(wǎng) 摩挲..(m? suō) 鬓.角(bìn) 薪.水(xīn) 第十二课 荷花淀 凫.水(fú) 虾篓.(lǒu) 垛.(duǒ) 召.集(zhào) 浸.透(jìn) 瞄.准(míao) 莲藕.(ǒu) 围剿.(jiǎo) 惦.记(diàn) 吮.吸(shǔn) 打点.(dian) 泅.(qíu) 蛮横.(hang) 横.贯(h?ng) 第十三课 春之声 蛤蟆..(há má) 蝌蚪..(kē dǒu) 涟漪..(lián yī) 黑咕.隆咚.(gū dōng) 铁砧.(zhēn) 三叉戟.(jǐ) 惶.惑(huáng) 哞.(mōu) 高亢.(kàng) 蕨.麻(ju?) 哧.(chī) 入场券.(quàn) 眩.晕(xuàn) 怏.(yàng) 瞑.目(míng) 狰狞..(zhēng níng) 螺.母(lu?) 醪.糟(láo) 贫瘠.(jí) 黄鹂.(lí) 采撷.(xi?) 鹌鹑..(ān chún) 荸荠..(bí qí) 草莓.(m?i) 瞌.睡(kē) 心扉.(fēi) 揿.动(qìn) 咀嚼.(ju?) 呼吁. (yù) 嚼.碎(jiáo) 气喘吁吁..(xū) 第十四课 唐诗五首 浣.女(huàn) 渚.(zhǔ) 潦.倒(liáo) 繁霜鬓.(bìn) 淮.水(huái) 惘. 然(wǎng) 第十五课 蜀道难 噫吁巇.(yī xū xī) 鱼凫.(fú)石栈.(zhàn) 猱.(náo) 扪参..(m?n shēn) 膺.(yīng) 巉.(chán)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pīng) 崔嵬..(cuī w?i) 吮.(shǔn) 咨嗟..(zī jiē) 第十六课 琵琶行(并序) 湓.(p?n)浦口 贾.(gǔ)人 舫.(fǎng)钿.(diàn)篦.(bì) 呕哑..(ǒu yǎ) 嘲哳..(zhāo zhā) 嘈.嘈.(cáo) 第十七课 宋词四首 凝噎.(yē) 暮霭.(ǎi) 纶.巾(guān) 舞榭.(xia) 狼居胥.(xū) 第十八课 诗词三首 初霁.(jì) 怆.然(chuàng) 黍.离(shǔ) 豆蔻. (k?u) 第十九课 元曲三首 睢.(suī) 蒯.通(kuǎi) 由他.(tuō) 銮舆..(luán yú) 觑.得(qù) 拽. 坝(zhuài ) 【附】快速把括号内拼音去掉的方法:查找“[\((]*[\))]”,替换为“(____)”。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粤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古今异义词(写出加点词语的古义) 1.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鼓出来,高于周围 2.今年欢笑复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排行在第一位的 5.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多指色彩 6.天气晚来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7.青海长云暗雪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青海省 8.开国何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9.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向着前方 实词的一词多义

虚词

五、写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________ 2.浔阳江头夜送客( )________ 3.强虏灰飞烟灭( )________ 4.赢得仓皇北顾( )________ 5.使人听此凋朱颜( )________ 6.砯崖转石万壑雷( )________ 7.雄飞雌从绕林间( )________ 8.商人重利轻别离( )________ 9.钿头银篦击节碎( )________ 10.江州司马青衫湿( )________ 11.青海长云暗雪山( )________ 12.艰难苦恨繁霜鬓( )________ 13.莲动下渔舟( )________ 14.砯崖转石万壑雷( )________ 15.歌以赠之( )________ 16.尚能饭否( )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