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宁夏水资源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2024修正)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2024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30•【字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施行日期】2024.05.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2016年10月3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24年5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配置与取用水管理第三章水资源节约使用第四章水资源监测与保护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自治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水资源管理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增加水资源管理财政投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产业布局。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水情、水资源节约、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公民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意识。
(完整版)宁夏地区水资源分析

宁夏水资源分析宁夏地处我国内陆中部偏北,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当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黄河流域的1/3,全国的1/12。
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670m3,为全国平均值的1/3,呈现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局面。
1水资源现状分析1.1地表水资源宁夏水资源有黄河干流过境流量525亿m3,可供宁夏利用40亿m3(实际利用仅为33.0亿m3,且逐年减少),地区水资源禀赋差。
水能理论蕴量195.5万千瓦。
水利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在北部引黄灌区,水能也绝大多数蕴藏于黄河干流。
而中部干旱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灌溉利用价值较低。
宁夏9.49亿 m3地表水资源量中苦咸水占 22%,达 2.13 亿 m3,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 57%。
主要分布在中部的苦水河中下游、红柳沟和黄河右岸诸沟,南部的祖厉河、清水河中游及葫芦河流域。
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河系较为发达,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其实际利用率较小。
全区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9亿m3(不计黄河干流),另有黄河干流过境流量325亿m3,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中,清水河是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最大支流,河长320km,年径流量仅为2.53亿m3。
1.2 大气降水由于宁夏特殊的地理位置,受位置尤其是纬度以及地形状况的影响,宁夏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宁夏自南向北,降水由675mm下降为138mm,在地域分布上,降水的分布也极不均匀,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干旱性,地表缺乏植被覆盖,蒸发强烈,大部分地区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10倍,年蒸发量为1200mm-2400mm,全自治区平均蒸发量高达1250mm,是降水量的 4 倍。
干燥度(k=可能蒸发量/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大于2,有一半以上地区大于3。
多年平均降水量289 mm,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且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2006年宁夏水资源公报

表15宁夏2006年主要河流、排水沟水质评价
表16宁夏2006年主要湖泊水质评价
表17宁夏2006年主要水库水质评价
附图
图1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年降水深等值线图
图2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概述
2006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249mm,折合降水总量为128.742亿m3,比上年增加25%,较多年平均偏少14%。
表6 宁夏2006年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
单位:亿 m3
流 域
年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重 复
水资源
R/P
总 量
资源量
分 区
(P)
(R)
资源量
计算量
总 量
(%)
引黄灌区
12.703
1.607
20.987
20.004
2.590
12.65
祖 厉 河
2.090
0.085
0.028
0.021
0.092
4.07
清 水 河
宁夏回族自治区
水资源公报
Ningxia Water Resource Bulletin
2006
(总第二十一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二○○七年六月
《宁夏水资源公报》编辑组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编制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批准:吴洪相
审定:薛塞光
审查:张林海刘赛光
技术负责:冯平魏礼宁
15.9
20
-13
表4 宁夏2006年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行 政
计算面积
当地天然年径流量
径流量
径流深
2005年宁夏水资源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Ningxia Water Resource Bulletin2005(总第二十期)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二○○六年六月《宁夏水资源公报》编辑组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编制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批准:袁进琳审定:姚占河薛塞光审查:张林海刘赛光技术负责:冯平魏礼宁分项负责人地表水:马如国地下水:张学文水资源利用:马如国水质:李占生编制人员:马如国包淑萍张学英李淑霞杨林平李海霞王彦兵王文姬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发布上一年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水质污染和水旱灾害等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进一步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唤起人们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意识,共同构筑人与水和谐发展的社会。
2005年《公报》编制以《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为依据,在整理分析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县区用水现状调查统计,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以行政和流域两种分区,对水资源各要素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
《公报》主要内容包括降水、天然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黄河灌区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山区水库蓄水量、水旱灾害、灌区地下水动态、水质及相关的表、图等。
主要提供资料的单位有: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厅计划处、农水处、渠首管理处、灌溉管理局,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中卫市水务局,宁夏城镇供水协会等。
《公报》的编制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望社会各界继续给予支持,并恳请提出宝贵意见,使其编制质量不断提高,编制内容日趋完善。
目录前言概述一、水资源二、黄河灌区引、排水量三、山区水库蓄水情况四、平原区地下水动态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六、水旱灾害及重要水事七、水环境质量附表表1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降水量…………………………………()表2 宁夏2005年行政分区降水量…………………………………()表3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表4 宁夏2005年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表5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表6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表7 宁夏2005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8 宁夏黄河灌区2005年引扬黄河水量…………………………()表9 宁夏黄河灌区2005年各排水沟排水量………………………()表10 2005年固原市、中卫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表11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用水量…………………………………()表12 宁夏2005年行政分区用水量…………………………………()表13 宁夏2005年流域分区耗水量…………………………………()表14 宁夏2005年行政分区耗水量…………………………………()表15 宁夏2005年主要河流、排水沟水质评价………………()表16 宁夏2005年主要湖泊水质评价…… ……………………()表17 宁夏2005年主要水库水质评价…………………………()概述2005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99mm,折合降水总量为102.969亿m3,比上年减少18%,较多年平均偏少31%。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宁夏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54.19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40.2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2.01%,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人口出生率为1 3.12‰,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50‰,比上年提高0. 1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2‰,比上年下降0.31个千分点。
表1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56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9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96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1 2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9420元,增长8.6%。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12年的8.5:49.5:42.0调整为2013年的8.7:49.3:42.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12年的4.5%、61.8%和33.7%转变为2013年的3.8%、66.6%和29.6%。
图1 2009-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表2 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城市、农村分别上涨3.3%和3.8%。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2%。
全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
图2 2013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表3 2013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2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8.14亿元,增长16.7%。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
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
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
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一)降水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
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