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2000年12月29日印发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9日印发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9日印发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国发[2000]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相当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与此同时,水价不合理、节水措施不落实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既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关系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做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做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统一规划,优化配置,多渠道保障城市供水(一)各地区研究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要优先考虑和安排城市用水。

要依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尽快组织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应包括水资源中长期供求、供水水源、节水、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

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要在综合考虑当地水资源挖潜、大力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基础上,依据流域水资源规划实施跨流域调水。

(二)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重点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

要科学确定供水水源次序,城市用水要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贵州省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水资源情势的年报,向全社会通报当年来水、用水、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量㈠降水量全省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130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290.2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多4.8%,比多年平均偏多9.2%,属平水年份。

西部盘县以北、西南部兴仁以北、中部织金~安顺一带、南部都匀片区年降水量超过1800毫米,为年降水量高值区;西部毕节、北部遵义以西年降水量低于1000毫米,为年降水量低值区;省的中部、北部、西部、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0%~20%,属偏丰年份;省的东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0.1%至3.7%,属平水年份。

1、流域分区降水量按流域Ⅰ级分区统计,长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245.4毫米,较常年偏多9.8%,属平水年份;珠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404.6毫米,较常年偏多8.1%,属平水年份。

按流域Ⅱ级分区统计,除金沙江区(878.2毫米)偏少6.5%,长江上游干流区(1133.6毫米)偏多11.8%、乌江区(1266.9毫米)偏多13.0%、北盘江区(1396.7毫米)偏多12.3%外,其余Ⅱ级流域区与常年降水量相当,偏多4.7%~9.8%,以金沙江区的年降水量878.2毫米为各Ⅱ级流域分区的最小值,都柳江区的1453.3毫米为各Ⅱ级流域分区的最大值。

2、行政分区降水量按行政分区统计,贵阳市1300.8毫米、遵义市1231.9毫米、安顺市1431.1毫米、黔南州1429.3毫米、毕节地区1151.8毫米、六盘水市1513.9毫米,分别与常年降水量相当,黔东南州1304.2毫米、铜仁地区1231.6毫米、黔西南州1326.9毫米,与常年降水量比较偏多。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2—7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成,造成严重干旱,旱灾先后波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实现了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黑河首次跨省区分水、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抗旱的伟大胜利。

2000年9月编制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并经国务院专题办公会通过;为恢复和改善黑河、塔里木河的生态系统,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现将2000年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009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0.9%,属平水年。

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少5.9%,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多2.0%。

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0%以上的有宁夏、辽宁、北京、天津、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比常年偏多20%以上的只有河南和海南两省。

200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56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0毫米,比常年多1.6%;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少13.6%,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5.6%。

2000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5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9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720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9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62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61亿立方米。

2000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502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139亿立方米。

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701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0.9%,其中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总量5814亿立方米,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887亿立方米。

2000年天津水资源公报

2000年天津水资源公报

综述天津市2000年总人口91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9.5万人,城镇人口532.5万人。

全年工业总产值2582.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39.41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636.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29.7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32.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37.48万亩。

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

一.降水2000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424.4毫米,折合水量47.9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3.93亿立方米少24.95%,比上年度多22.20%。

排列于1956年以来45年资料系列(下同)的第39位,相当于P=84.78%,属于偏枯年份。

海河北系年降水量391.6毫米,折合水量25.3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7.77亿立方米少32.83%,比上年多7.05%,排列第42位,相当于P=91.30%,属枯水年份。

其中:山区年降水量547.5毫米,折合水量3.9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5.05亿立方米少21.19%,比上年度多41.13%,排列第36位;平原年降水量371.9毫米,折合水量21.3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2.72亿立方米少34.63%,比上年度多2.44%,排列第43位。

海河南系年降水量468.5毫米,折合水量22.6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26.16亿立方米少13.57%,比上年度多45.31%,排列第32位,相当于P=69.57%,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时程分布不均,有74.7%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

地区分布亦不均匀,高值区出现在北部山区和南部地区的静海西南部和大港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最大超过600mm。

低值区出现在中部地区的武清北部和宁河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

(二)地表水资源1.自产水量2000年全市天然产水量0.6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9.92亿立方米少93.75%,比上年度少7.46%。

海河北系产水0.53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产水0.45亿立方米,平原产水0.08亿立方米。

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说明“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

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

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核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没有增加;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200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4类水质,6.9%的断面属5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5类水质。

长江、珠江水质保持良好,黄河、松花江水质保持稳定,淮河、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

海洋环境2000年,全国海区中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较常年偏少14.4%。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41.4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9.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8.5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46.99亿m3。

2000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80.68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46.10亿m3。

黄河总耗水量为365.8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72.32亿m3。

200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2.22亿t,其中工业废水30.68亿t。

2000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24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807km,Ⅳ类水河长为145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2984km。

2000年重要水事: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②李鹏委员长考察黄河。

③黄河大旱之年调水成功,实现全年不断流。

④引黄济津调水工作圆满完成。

⑤《黄河法》立法咨询专家组考察黄河。

⑥黄委关注西部大开发。

⑦金堤河发生严重内涝。

⑧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奠基开工。

⑨万家寨库区水质污染严重。

一、水情概况1.1降水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

与常年降水量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14.4%。

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至河口的681.5 mm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657.1mm;黄河内流区的165.6 mm为最小,其次为兰州至头道拐的182.9 mm。

2000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见图1。

1.2实测河川径流量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

00广东水资源公报

00广东水资源公报

2000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发布时间:2003-10-21概述广东省国土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流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共7大流域。

全省分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顺德22个市。

本公报分别按上述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对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2000年我省降水为平水年,全省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5.2%,比上年增加11.6%,地表水资源量受前期雨量小和降水量较分散的影响,比多年平均偏少11.2%,比上年增加7.6%。

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总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约1成。

上游流入我省的过境客水量比上年减少10%。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有所增加。

全省供水量比上年略有减少,工业用水比上年相比有所减少,生活用水有所增加。

全省江河水库的水质总体状况与上年基本一致,局部河段水质有所恶化。

2000年全省洪涝、台风灾害较轻,但仍造成一定损失。

广东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指挥部成立,开始对珠江河口进行综合整治。

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东深供水将得到彻底改善。

一、来水分析降雨总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属平水年份2000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84毫米,折合降雨总量为297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1.6%,比多年平均值少5.2%,属平水年,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各市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增加最多为深圳,达18.1%,减少最多为阳江,达21.3%;其中减少1~2成的有:江门、茂名、肇庆、阳江、清远、云浮6市。

各流域区降雨状况是:除东江、韩江流域比多年平均值有增加外,其余均比多年平均值减少,其中减少1成以上的有西江、北江和粤西沿海区。

2000年降雨的地区分布不均,总的特点是东部大于西部。

全省降雨有三个高值区、一个低值区,与多年平均状况大体一致。

(完整版)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

(完整版)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

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宁显胜;农经一班,222011303210010分析背景: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阵痛期,很多经济学家预计这个阵痛期还会更长一些。

引发阵痛的原因很多,其中,资源的稀缺是一个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的依赖于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这种依赖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极大的受限于这种依赖。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人均分配、地域分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稀缺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注:图表自制,数据来源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综合05年至11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水资源总量在2.8万亿立方米上下浮动。

其中地表水约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约为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我国水资源总量已不丰富,人均占有量则更低。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态势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置于至关重要的位子上。

二、水资源地域分布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分布极度不均匀。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水资源分布格局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水资源需求极度不相符。

我国北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地区,西部拥有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对这些地方的限制性作用极度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平均值少。

属枯水年。

当地水资源亿,比年减少,比多年平均减少。

全区总取用水量亿,比年亿减少,用水量减少主要是年农业灌溉用水水价调整和加强了灌溉管理与节水力度,农业取用水减少。

工业取用水由于石嘴山电厂由年的亿的黄河水减少到年的亿,虽然其它工业用水有所增加,但工业取用水总量较年减少亿。

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取用水量均有所增加。

全区耗水总量亿,比年减少亿,其中农业耗水减少亿,其它耗水量均有所增加。

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亿,出境水量为亿,进出境水量差亿。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亿,较年减少亿;灌区排水量亿,减少亿;耗水量(黄河水量)亿,减少亿。

二、水资源
(一)降水量
年宁夏全区年平均降水量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 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均值减少,属枯水年。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339mm,银
川市次之为172mm,吴忠市、石嘴山市相对接近,分别为154mm、140mm。

各流域分布:葫芦河最大为380mm,泾河次之366mm,黄河灌区仅146mm。

六盘山、南华山、云雾山、罗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500mm、400mm、400mm、200mm、200mm,较往年明显偏小。

年全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见附图。

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统计:与多年均值相比,各河、各流域减少,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减少。

与去年比,各河减少,各行政分区减少。

(见表、表)
(二)地表水资源
年全区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亿,折合径流深11.3mm,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比年减少(见表)。

地区分布:年径流深分布不均匀,全区年径流深变化在之间,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相对应。

高值区主要有两个,贺兰山中心径流深,与去年接近;六盘山中心径流深,较去年明显偏少。

总的趋势由南部减至黄河以南不足。

北部黄河灌区径流深为,较去年明显偏少。

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年径流深分布情况见附图。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从流域分区看:清水河最大为亿,泾河亿,葫芦河亿,比多年均值分别减少、、;黄河左岸区间亿,折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