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模式

从对国外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lt;lt;

(1)一套较为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在劳动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劳资冲突的解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劳动关系历史演变的结果,又是决定劳动关系某些表象形成的内因。完善的劳动法律关系对雇员和雇主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2)工会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工会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不同,然而其存在使劳方在与资方谈判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有利于雇员争取较为合理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资。

(3)由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雇主组织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是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运行机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式,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而是采取各种措施为劳动关系的良好发展创造外部条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起规范劳资双方行为、相对平衡双方实力的作用。

(4)企业内部管理风格影响着不同调整模式的采用。

不管动机如何,不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均强调员工的参与管理。这是管理发展的必然,也是劳动关系调整的趋势。因此,应以企业自我调整、自我规范作为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渠道。

国外劳动关系的不同模式lt;lt;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

(一)劳资协议自治式的劳资关系模式(以德国和北欧国家为代表)

(二)家族式劳资关系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

(三)自由多元化的劳资关系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

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劳动关系

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关系

国外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lt;lt;

一、三方性原则——调整产业关系的重要机制

二、劳动立法——产业关系的基本规范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解决劳资纠纷的司法程序

四、劳动监察——产业关系中的监督机制

五、集体谈判制度——处理劳资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六、工业民主——缓和劳资矛盾的新途径

易错题lt;lt;

1、晚婚年龄是男()周岁,女()周岁。

A.23,21

B.24,22

C.25,23

D.26,24

答案:C

2、国际劳工标准中,()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

A.建议书

B.国际劳工公约

C.国际贸易协定

D.推荐标准

答案:B

3、以下()没有正确描述国际劳工立法的目标。

A.只有以社会正义为基础,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

B.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和性别都有权在自由和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

C.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工人权利,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条件

D.消灭贫困,促进社会平等与公平

答案:D

4、核心劳工标准一共有()个公约。

A.6

B.7

C.8

D.9

答案:C

看这里~

要是大家有兴趣的话,请关注管理实践-人力;同时管理实践栏目整合了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商学分类,都可以来体验一下哦~~

劳动关系协调师报考条件跟流程

劳动关系协调师 考试有理论和实操,加综合评审,考试内容为劳动标准实施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六大类报考条件 (一)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劳动关系协调员鉴定资格: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劳动关系协调师鉴定资格: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三)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鉴定资格: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接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接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 5.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

最新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关系证明 兹证明:于年月日到本单位上班,任职务,系本单位员工,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签章): 年月日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我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请2-3位同学站起来回答)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为追求艺术,

他14岁时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1875年8月4日,安徒生病逝于麦尔乔家中,享年60岁。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贺宜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安徒生 (老师特别强调:想象、幻想、夸张是童话故事的最明显的特点) 四、熟悉字词: 五、整体感知课文 (一)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注意课文中的新字、词,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资格制度主要内容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资格制度主要内容 一、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培训对象 1.用人单位中从事招聘管理、工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人员培训、员工关系、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工时管理、劳动纠纷调处等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人员; 2.从事社会保险、人才服务、职业介绍、法律服务行业涉及劳动关系的相关人员;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特别是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从事劳动关系、劳动工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以及相关服务的工作人员; 4.各级工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工会从事集体合同、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涉及劳动关系的工作人员; 5.企业调解、行业调解、街道(乡镇)调解以及人民调解机

构相关工作人员; 6.社会上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人员; 7.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或即将从事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人员。 二、劳动关系协调员(师)申报条件 (一)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申报条件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申报条件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劳动关系试题

安阳师范学院级专业课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查课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2.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 C.哈罗德·孔茨 D.切斯特·巴纳德 3.在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三方原则等制度的建立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劳工体制属于( ) A.权威/宽容管理模式 B.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C.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D.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5.最早设计质量圈的管理学家是( ) A.日本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6.以下不属于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A.主体的特定性B.主体意志的限制性 C.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D.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劳动成果的实现 7.韦布夫妇认为集体谈判主要体现为一种()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决策功能 8.某企业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劳资双方承认雇员有权通过工会代表参与工作场所规章的制定,强调工会和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认为雇佣双方应通过集体谈判联合起来,使冲突制度化,用共同的利益协调存在的分歧。该企业的这种行为,体现了集体谈判的() A.经济功能 B.政府作用C.决策功能 D.市场功能 9.在市场经济国家,主张“既不要求工人必须参加工会,也不要求其缴纳一定的费用”的传统的工会保障制度类型是() A.封闭式企业 B.工会制企业C.代理制企业 D.开放式企业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2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1.3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4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 1.5劳动关系概述 1.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1.7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1.8工时制度 1.9休假制度 1.10限制延长工时制度 1.11工资制度 1.1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13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模块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 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 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范本一 我单位同志,身份证号码,个人电脑号,因原因于年月日与我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 特此证明。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提示;1、用人单位必须如实填写好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如:合同期满、自动离职、旷工除名、破产遣散等。开除、除名、辞退、提前解约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写清楚。 2、失业人员从失业之日起六十日内,持身份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就业失业手册(临时合同工带上用工审批表)或流动人员就业证(农民合同工带上本人银行存折复印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有关手续。 兹有______同志与我单位签订_____号劳动合同,自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在我单位从事_________工作,现因_____________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特此证明 本人签名: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范文二 兹有______同志与我单位签订_____号劳动合同,自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在我单位从事_________工作,现因_____________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特此证明 本人签名: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有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 这个就是新公司要你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作用,怕你没有跟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新公司也决定录用你的话,你应 该放心了,因为与原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只是为了证明你与原用人单位不再具有劳动关系,没有其他的作用,仅此而已.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三 _________同志是我公司___________部门职工,于_______年___月___日到职,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经公司研究决定,从______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新编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 划与大纲新编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惠州仲恺高新区博雅特职业培训学校劳动关系协调员 教学计划与大纲 修订 审核 审批 年月日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工时制度 休假制度 限制延长工时制度 工资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模块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编号:_____________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范本一 我单位同志,身份证号码,个人电脑号,因原因于年月日与我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 特此证明。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提示;1、用人单位必须如实填写好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如:合同期满、自动离职、旷工除名、破产遣散等。开除、除名、辞退、提前解约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写清楚。 2、失业人员从失业之日起六十日内,持身份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就业失业手册(临时合同工带上用工审批表)或流动人员就业证(农民合同工带上本人银行存折复印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有关手续。 兹有______同志与我单位签订_____号劳动合同,自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在我单位从事_________工作,现因_____________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特此证明 本人签名: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范文二 兹有______同志与我单位签订_____号劳动合同,自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在我单位从事_________工作,现因_____________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特此证明 本人签名: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有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 这个就是新公司要你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作用,怕你没有跟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新公司也决定录用你的话,你应该放心了,因为与原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只是为了证明你与原用人单位不再具有劳动关系,没有其他的作用,仅此而已。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三 _________同志是我公司___________部门职工,于_______年___月___日到职,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经公司研究决定,从______年___月___日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终止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部

劳动关系学历年自考选择题集(有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订立集体协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A.合法、平等、合作B.公正、公平、公开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效率、合规、平等 2.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劳动关系发展中,绝对有利的一方是(A) A.资方B.工会 C.政府D.劳动者 3.以管理政策和实践作为研究领域,关注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主张推进进步的管理实践,增强劳资双方的合作来改进雇员与管理方之间关系的学派是(B) A.新保守学派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 4.1802年,英国通过了被视为是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即(A) A.《学徒健康与道德法》B.《工厂法》 C.《劳动保护法》D.《劳动保险法》 5.首次将战略选择引入劳动关系,并用战略选择模型分析管理方决策行为的学者是 (B)A.布雷弗曼B.科可恩 C.梅奥D.泰勒 6.不仅关心会员的经济利益与劳动权益,而且还关注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的工会属于(B)A.工联工会B.福利工会 C.政治工会D.职业工会 7.我国《劳动法》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C)A.100% B.200% C.300% D.400% 8.非全日制合同内容的五个必需条件是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B)A.生活条件B.劳动条件 C.环境条件D.交通条件 9.仲裁与调解的不同之处是(D) A.调解需要第三者进行干预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control-----main control at construction stage construction program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compliance with the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Especially hidde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strict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and make records in a timely manner.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civilized construction work. (4) use-phase quality control-----'s ultimate aim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To this end,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after the delivery, must be prepared to return, warranty system and technical services archives 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service. (5) to achieve the goal of quality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quality assurance manual ... Pass. 2. main control position (1) procurement in oper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a person shall not privately contact the supplier. IS09002 management procurement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company procedures. (2) duty personnel certificate holders, strict induction training certificates, untrained staff induction control. (3) serious, carefully drawing prepared, drawings befo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give the low-down, technicians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 should be reserved strictly embedded live, quality. (4) when installing the riser where you want to control the fixation and expansion joints, expansion joints according to

劳动关系地概念与特点

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2.劳动关系的主体 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 雇员团体: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雇主:一般指由于用于法律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 雇主组织: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劳动关系事务中。 政府:主要承担以下四种角色,立法的制定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3.影响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包括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方式等;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方针,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关于就业的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政策等;法律和制度环境:一般指规范雇佣关系双方行为的法律和其他力量的机制;社会文化环境:各国、各地区以及各工种的主流传统习惯、价值观、信仰等。 4.雇主协会的类型、作用 雇主协会的类型 在地区协会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雇主联合会;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由同一地区企业组成的地区协会 雇主协会的作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 5.工会职能和行动的方式 工会的职能: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整合职能;社会民主职能;阶级革命职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动。 6.劳资合作模型 劳资合作模型 劳资合作的重要前提是,通过劳资合作能够改进企业绩效。劳资合作的强度取决于三个因素:工会与管理方的力量,劳资合作方式,组织约束。劳资合作使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关系的这种变化又反作用于劳资合作的强度。劳动关系的变化,管理方的力量与组织约束,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的绩效。 7.劳资合作的方式促进劳资合作的具体策略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集体收益分享计划;质量圈;劳资联合委员会;工作生活质量计划;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 8.政府的作用和角色 政府的作用: 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的角色:保护者、促进者、调停者、规划者、雇用者9.工资的法律含义、支付原则 工资的法律含义: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 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的原则:协商同意原则平等付酬原则紧急支付原则依法支付原则 10.休息休假的种类 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两个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公休假日、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探亲假 11.劳动合同的种类 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划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按照工作时间划分:全日制劳动合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1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程序 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程序:提议、协商、签约 13.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4.什么是劳务派遣、三方关系 劳务派遣,是指合法的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派遣的单位(即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接受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管理,以获取一定收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 15.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 员工持股计划;质量圈;共同协商;建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工人董事、工人监事制度;厂务公开制度 16.员工参与的类型 根据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被迫参与和自愿参与;正式参与

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

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 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劳动关系协调员 2、职业定义 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6、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专科(含同等学历) 7、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应当具备劳动关系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传授能力。培训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资格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3年以上本职业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场地设备 培训机构应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情景教学的场所应容纳15-20人。培训场所应有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室内卫生,光线、通风条件良好。 8、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5年,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2)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上海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理论知识复习题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劳动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受劳动法调整而形成劳动权利义务关系。(√) 2、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关系。(×)社会 3、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的状态下从事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4、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条件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5、劳动者从事的属于职业性的无偿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有 6、按现行规定,中国企业需要招用外国人的,无需要经政府许可,可直接招用。(×) 7、全日制劳动关系一般可以称为标准劳动关系,为最为普遍的劳动关系形式。(√) 8、全日制劳动关系一般可以称为特殊劳动关系,为最为普遍的劳动关系形式。(×)标准 9、全日制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律的基本规定,包括劳动标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规定。(×) 全部集体合同 10、全日制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相关劳动权利义务一般按月履行。(√) 11、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由使用单位与劳动者及时结算,不与工资一并支付*;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依法予以保障。(×)可以并由劳动者办理缴纳手续 12、我国劳动法的劳动标准包括: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就业年龄、法定经济补偿标准、劳动保护。(√) 13、劳动保护包括安全生产、女工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 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四项强制性的基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生育保险 15、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社会保险的规定直接调整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16、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关系主体是工会等员工团体。(×)政府(劳动关系调整的三个层次:强制性的法律、企业内部、个人与企业) 17、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司法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关系主体是政府(×)经济 18、集体合同由工会和个人签订。(×)企业 19、集体合同由工会和企业签订。(√) 20、劳动合同由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一、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不需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合同效力可以自然或单方提前终止;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从订立到履行过程中可以预见的中间环节,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正当权益的重要保证。 二、文本模板 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兹有我单位________同志,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被我公司录用,原任本单位________月工资________元。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解除合同,特此证明。 该同志合同鉴证编号: (盖章)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说明: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各种原因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均应填写本证明书。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x

劳动关系协调员 教学计划与大纲 修订 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 年—月—日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 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 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2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1.3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4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 1.5 劳动关系概述 1.6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1.7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1.8 工时制度 1.9 休假制度 1.10 限制延长工时制度 1.11 工资制度 1.12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13 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 方式。 模块 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

惠州仲恺高新区博雅特职业培训学校 劳动关系协调员 教学计划与大纲 修订 审核 审批 年月日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2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1.3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4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 1.5劳动关系概述 1.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1.7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1.8工时制度 1.9休假制度 1.10限制延长工时制度 1.11工资制度 1.1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13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模块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 (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2)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权利冲突 (3)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义务履行 (4)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相关知识 (5)掌握劳动合同生效、履行和变更相关知识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大纲-赢在路上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试行) 课程名称: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代码:06089 2012年10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围绕劳动关系管理概述、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管理方、工会、政府、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员工参与、惩处与申诉、集体谈判、集体合同、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核心问题,借鉴和整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全貌,系统地介绍劳动关系的框架、技术与管理方法和劳动法的制度构成及其应用,以构建其未来知识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进行劳动关系管理的实践工作,充分开发各项人力资源潜能,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理念,掌握劳动关系管理主要流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与制度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现代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基本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第四、六、七、八、十、十三、十四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它是《人员测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实验》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课。在学习本门课程前,需先修《经济法》、《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掌握相关管理学和法学理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因素,理解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合作的根源等概念,掌握对冲突的根源和背景的描述、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