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高海拔和西藏高原反应知识
高原反应的防治

如何正确进行适应性锻炼
如果您平时一直坚持锻炼那再好不过。对那些疏于锻炼 的人建议至少提前一个月进行适应性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 通过全面的心肺功能锻炼和力量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力。
登楼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腿脚力量。每天一到 两次,每次累计爬15层楼左右。 游泳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每周不少于三次,游泳距 离逐渐增加,每次游程最好不少于800米。 慢跑锻炼耐力——如有条件最好每天晨起坚持慢跑半个小时。 器械练习——刚开始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可以选择 功率自行车、登山机等器械练习保护好膝关节。
二、气温:①与海拔高度有关:由于大气的热源 位于地面,所以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 1000m ,气温平均降低约 6℃。②与 太阳辐射有关:太阳直射的阳面热而阴面凉。③ 与风速大小有关。 三、湿度:大气中的水汽压与温度、海拔高度及 距海岸线的远近有关。气温越低、海拔越高、距 海岸线越远,水汽压越低。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 增加而降低,在海拔 2000m 高度降低一半, 4000m 只有1/4,6500m只有1/10。
心理准备
身体准备
1、严格体检 2、正确锻炼 3、日常用品的准备
心理准备
初入高原出现轻度高原反应是正常的机体调节, 度过适应期多可自愈,不必过分担忧。 各种高原病都可防可治不必过度紧张。 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 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 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的人,反而会加 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 愈时间延长。 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 事项, 1、轻度低氧时,大脑皮层下中枢受低氧损害较轻,皮质 功能紊乱以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兴奋性增高、欣快感、 情绪激动、失眠、幻听、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首先是智 力减退,表现为记忆、理解、思维、判断以及注意力等神 经行为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程度与海拔高度及上升 速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到达1 500 m时可出现轻微智 力障碍,到达3 000 m时,许多人智力逐渐下降,但能完 成已熟练掌握的操作。感觉开始减退,视觉和听觉出现偏 差。呼吸、心跳加快等。
户外急救知识:如何正确应对高原反应

美丽的布达拉宫、神秘的四姑娘山、雄伟的珠穆朗玛峰,是每个喜爱登山运动的山友向往的地方。
在欣赏壮丽风景,突破自我极限的同时,高原反应也伴随着每一次登山活动。
据统计,在山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高原反应引起。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轻松抵达高海拔地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遭受高原反应的煎熬。
对于高原反应,我们既不必谈之色变,也不能轻视它带来的危害。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高原反应有个正确的认识。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
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
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
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
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高原反应的症状及自我判断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
高原反应及预防

高原反应及预防高原反应是指人体在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氧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些反应主要是由于高原地区大气压力低、氧气稀薄,导致氧供应不足,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一、高原反应的症状1. 高原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登高过程中或刚到达高海拔地区时发生。
头痛程度从轻微到剧烈不等,常伴随着头晕、乏力等症状。
2. 呼吸困难:由于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人体需加大呼吸深度和频率来满足氧气需求,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3. 心悸和胸闷:由于氧供应不足,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导致心悸和胸闷感。
4. 恶心和呕吐:高原地区气压低,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受影响,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5. 失眠和多梦:由于身体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和多梦的情况。
二、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1. 适应性训练:在登高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逐渐增加运动量和海拔高度,让身体逐步适应低氧环境。
2. 充足休息:在登高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连续长时间的高海拔活动。
3. 补充水分:高原地区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快,容易导致脱水。
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引起的症状。
4. 饮食调理:高原地区的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主。
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过油腻的食物。
5. 使用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高原适应药物,如红景天等,以提高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6. 注意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三、高原反应的处理方法1. 休息:一旦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登高活动,找个安全的地方休息,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
2. 补充氧气:可以使用便携式氧气瓶进行补充氧气,缓解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3. 红景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红景天等高原适应药物,以缓解症状并提高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西藏拉萨旅游攻略如何高原反应小心应对

西藏拉萨旅游攻略如何高原反应小心应对西藏拉萨,作为中国最高海拔城市,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由于其高海拔特点,许多游客在前往拉萨旅游时会面临高原反应的风险。
为了确保游客能够安全、愉快地游览西藏拉萨,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应对高原反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提前做好身体准备1.医学检查:西藏高原的海拔较高,游客需要确保自身健康状况适宜前往。
在旅行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方面的检查。
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前往。
2.增强体质:提前进行一些有氧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应对高原缺氧的挑战。
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应不同环境。
3.补充营养:合理膳食搭配,补充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食用含有丰富铁质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豆类等,有助于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二、到达拉萨后的应对措施1.缓慢适应:一旦到达拉萨,最好安排一段缓慢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这通常需要2到3天。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尽量保持放松和休息,有助于身体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
2.避免高反食物:抵达之初,避免食用高反食物,如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辛辣食物和酒精类饮品。
这些食物会增加高原反应的风险。
3.补充水分:高原环境中,身体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
因此,游客需多饮水,补充足够的水分。
在拉萨旅游过程中,随身携带水瓶,并经常饮水。
三、注意高原反应的症状1.常见症状: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失眠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游客应立即采取措施。
2.休息和饮水:一旦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应及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此外,增加液体摄入,补充体内的水分。
3.药物治疗:对于严重高原反应症状的游客,可以使用高原病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式和剂量。
四、合理安排行程及活动1.行程安排: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过速的海拔攀升。
尽量选择一个逐渐适应海拔的过程,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高原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

高原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
高原反应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系
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现象。
当人们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时,由于空气稀薄,氧气减少,气压下降等因素,会出现一系列的
身体不适症状。
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对于前往高原地区
的人们非常重要。
症状一,头痛。
高原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头痛。
由于高原地区氧气减少,血氧含量降低,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而出现头痛。
处理方法是要及时
休息,补充水分,避免过度运动,可以适当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症状二,恶心和呕吐。
在高原地区,由于胃肠道对缺氧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恶心
和呕吐的症状。
处理方法是要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
食物,如面条、米饭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必要时可以服用止
吐药。
症状三,乏力和气促。
高原地区氧气减少,会导致人体供氧不足,出现乏力和气促的
症状。
处理方法是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慢慢适应高原环境,可以服用一些补氧药物缓解症状。
症状四,失眠和情绪不稳。
长时间暴露在高原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失眠和情绪不稳的症状。
处理方法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适当进行
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总之,前往高原地区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高原反
应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同时,适当的锻炼身体,增
强体质,也是预防高原反应的重要措施。
希望大家在前往高原地区时,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高原反应及预防

高原反应及预防高原反应是指人在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氧环境下,身体对于缺氧的适应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高原反应是高海拔地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于那些前往高原地区旅游、工作或者进行登山等活动的人群来说,了解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原反应的症状、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高原反应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慌、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
有些人可能还会浮现心悸、呼吸难点、浮肿等严重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2,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浮现,特别是在登山时更容易发生。
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一些人可能只浮现轻微的症状,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浮现较为严重的反应。
为了预防高原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适应期:在前往高海拔地区之前,最好给自己一个适应期,让身体逐渐适应缺氧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在低海拔地区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来实现,例如慢跑、游泳等。
适应期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普通建议在前往高海拔地区前至少提前一周开始适应。
2. 保持良好的体质:保持良好的体质对于预防高原反应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的耐力。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免疫力和反抗力。
避免过度劳苦和长期的高强度运动。
3. 充足的歇息:在高海拔地区停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歇息。
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适应高海拔环境。
4. 饮食注意:在高海拔地区,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饱食或者过度饥饿。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免加重高原反应症状。
5.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海拔地区,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高原反应症状。
如果需要进行登山等高强度活动,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训练,确保身体具备足够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6. 药物预防: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心脏病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以及初次前往高海拔地区的人,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进行预防。
高原反应及预防

高原反应及预防引言概述:高原反应是指人们在高海拔地区暴露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身体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为了预防高原反应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了解高原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一、高原反应的原因1.1 缺氧:高海拔地区的氧气浓度较低,导致人体供氧不足,引起高原反应。
1.2 气压变化:高海拔地区的气压较低,使得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肺部,进而引起高原反应。
1.3 气候条件:高海拔地区的气温低、湿度低,加之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容易导致高原反应的发生。
二、高原反应的症状2.1 头痛:高原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轻度至中度的持续性头痛。
2.2 恶心和呕吐:高原反应还常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使人体内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2.3 乏力和体力下降:由于供氧不足,身体味感到疲劳,体力下降,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三、高原反应的预防方法3.1 缓慢适应: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应逐渐适应环境,减少身体对缺氧的不适反应。
最好在高原地区逗遛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
3.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容易失水,因此应多喝水,同时补充适量的盐分和电解质,以保持水平衡。
3.3 避免过度劳苦:在高海拔地区,身体的代谢和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应避免过度劳苦和剧烈运动,以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
四、药物预防4.1 乙酰唑胺:乙酰唑胺是一种常用的高原反应药物,它可以增加肺部氧气的吸收,减轻高原反应症状。
4.2 丙戊酸:丙戊酸是另一种常用的高原反应药物,它可以增加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减轻高原反应的程度。
4.3 氧气疗法: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氧气疗法可以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减轻高原反应症状。
五、高原反应的应对措施5.1 就医咨询:如果浮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5.2 歇息和调整:在高海拔地区,如果浮现高原反应症状,应及时歇息和调整,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
5.3 紧急撤离: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高原反应症状严重并伴有危(wei)险信号,应紧急撤离至低海拔地区进行治疗。
高原反应注意事项

高原反应注意事项
以下是高原反应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高原反应是由于人体对高海拔缺氧反应而引起的,因此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停留时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尽量保持适度的休息和放松。
2. 在高海拔地区,饮食要遵循轻食原则,尽量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3. 多喝水是缓解高原反应的重要措施,因为水可以帮助维持体液平衡并增加氧气的输送。
4. 相应地减少烟、酒和浓茶的摄入,因为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对氧气的吸收和运输,加重高原反应。
5. 如果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会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提供输氧、用药等。
6. 对于需要去高海拔地区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在出行前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和适应性训练。
7. 在高海拔地区停留时,注意身体的变化和不适感觉,当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
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高原反应。
8. 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高原环境保护规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民和谐相处,增进自身的旅行体验。
总的来说,对于高原反应,关键是要了解适应高海拔的原理,遵循适应过程,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高海拔和西藏高原反应知识--预防高反注意事项如果你能够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高原反应就不会成为困扰你西藏之行的绊脚石。
一、进入高原之前的准备1、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
2、进入高原之前,禁止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过于劳累,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
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
如有呼吸道感染,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
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
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的话,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愈时间延长。
4、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
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
二、进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2、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3、在进入高原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应立即处理,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
严重有吸氧。
若出现严重的胸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咳粉红泡沫痰,或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处理外,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治疗恢复。
4、由于乘车进入高原所需时间长,途中住宿条件差,体力消耗大,因此除了要准备以上各种物品外,还应该准备水或饮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时补充机体所必需的水和热量。
三、到达高原后注意事项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至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到24小时左右产生。
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动,而要立刻卧床休息。
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
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
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
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
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
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
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进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
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休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疹。
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
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
总之,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只要你能遵循上述几点,就会在进藏后很快驱除高原反应的困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四、怎样在旅途中减轻高原反应?怎样在旅行生活中减轻高原反应、如何防止高原病的出现呢?初入高原旅游,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
这些症状第一、二天明显,以后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那么,怎样在旅行生活中减轻高原反应、如何防止高原病的出现呢?1、进入高原前首先要通过正规医院体检,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平时身体素质好,进入高原后一般少有高原反应或反应相对较轻。
同时,进入高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可向有高原生活经验的人员或医生请教,请他们讲一些高原特点和生活注意事项,禁除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带上必要的应急药品和其它物品。
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乐观情绪。
否则过分担心,思想焦虑,睡眠欠佳,反而会加大脑组织耗氧量,导致高原反应或使高原反应加重。
3、高原反应一般都可自愈。
症状较重的,对症治疗即可,如吸氧、止痛、镇静等,比如口服去痛片和安定片,藏药“红景天” 根水喝可缓解高原反应。
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拨低的地区,治疗效果较好。
慢性高原病在平原地区系统治疗后,便可逐步痊愈。
4、高原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气温偏低,一般说海拨每升高约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衣着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须准备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冬季气温比较低,更须注意戴上墨镜和礼帽,以防紫外线损伤。
如探险和登高山,则要计划好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不应冒然进入海拨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出现不测。
5、伙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
初入高原的人,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
到西藏高原反应头三天最厉害刚到西藏这几天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较多氧气。
此外,西藏白天和晚上温差很大,要当心感冒。
不要洗澡当心感冒三类人出游要谨慎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7月1日开通的青藏铁路拉近了大家和这块神秘土地的距离。
按照铁路部门的要求,旅客上车前要填写一张《旅客健康登记卡》,这是因为西藏的高海拔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应,所以旅游前要先做健康检查。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专家、医疗保健科主任黄美先主任医师去西藏旅游过15天,亲身感受过高原反应。
他说,高原反应基本上人人都会有,觉得气急、乏力、失眠等。
不过大多数人症状会慢慢减轻,所以不用太紧张。
西藏大街上有很多氧气瓶卖,黄主任还到当地医院去考察过,发现他们抢救和治疗高原反应的病人很有经验。
不过他提醒,有三类人去西藏旅游一定要谨慎。
一是本来就患有容易引起缺氧的各类疾病,比如贫血、心血管疾病患者,他们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下会特别不适应,很容易诱发疾病;二是对高原反应特别敏感的人,如果去九寨沟等准高原地区都不适应的人,最好不要去西藏,反之就不会有大问题;三是老年人,他们对缺氧的耐受性比较差。
黄主任说,他去西藏的时候,飞机舱门一开有几个老年人就因为缺氧站不起来了。
到西藏的前三天高原反应最厉害。
黄主任建议这几天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较多氧气。
此外,西藏白天和晚上温差很大,要当心感冒。
在高原地区,感冒也是很凶险的疾病,容易导致肺水肿,严重的有生命危险。
去的时候最好准备一些消炎、治疗腹泻的常用药。
西藏紫外线十分强烈,戴帽子很有必要,但别把帽子戴得太紧,否则脑门很容易长痘痘。
涂防晒霜十分钟以后再出门能发挥最佳效果,如果出汗最好每隔一两小时涂一次。
嘴上一定要抹润唇膏,否则就会开裂。
预防高原反应小提示去高原地区的旅游者请注意对自己的保护,减少高原反应为旅途带来的不愉快,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预防高原反应的方法。
仅供大家参考:1、一般人登上海拔2700米左右,会有高原反应,体弱的人在入藏之前准备好氧气袋,以备不时之需。
2、个人自备物品:太阳镜、防晒霜、运动衣裤、羽绒服、旅游鞋、手电、雨具、日常洗刷用品,以及抗高原反应药物,治疗头疼、腹泻等的常备药物。
西藏的早晚温差大,太阳下山后气温下降得很快,所以建议要加带外衣。
3、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
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若有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吃药和看医生,否则很容易转化成肺气肿。
另外,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到达西藏后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去西藏旅游:“高原反应”面临认识误区“多数急性高原反应是心理紧张或者过度兴奋造成的。
”他说,青藏高原是各国旅游者向往的地方,很多人来到高原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见到了神秘的雪域风情就过度兴奋。
过度兴奋“真想坐着火车去游西藏,可就是担心患上高原病!”随着青藏铁路通车时间日益临近,不少游客在萌生进藏旅游念头的同时,对“急性高原反应”或“高原病”心存疑虑。
专家指出,普通人对“急性高原反应”存在三大认识误区,只要能摒弃对“急性高原反应”的恐惧和误解,绝大部分游客都能享受高原旅游的快乐。
9成人有心理误区“认识不足”成主因近日,记者在北京、广西桂林、青海西宁等地做的随机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对青藏旅游非常向往,但90%以上的人对高原病心存疑虑。
最普遍的想法是“我能不能适应高原环境”、“高原病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专家指出,这种心理误区外在表现是“盲目心理恐慌”、“过度兴奋”和“盲目乐观”。
心理恐慌源自对高原知识的匮乏。
很多人因为对高原环境、高原病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才会产生盲目心理恐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兆年长期从事高原低氧研究工作,他说,很多人对高原低氧及高原病缺乏必要的了解,这种恐慌不仅不能帮助人适应高原环境,反而会带来焦虑、不安等一些不良情绪。
即使有人上高原得“急性高原反应”,但下到低海拔地也就好了。
“过度兴奋”表现在对高原壮美景色的陶醉,忘记了自己身处只有平时60%氧气环境的高原,因为心理兴奋、活动加剧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造成身体急剧缺氧。
周兆年说:“多数急性高原反应是心理紧张或者过度兴奋造成的。
”他说,青藏高原是各国旅游者向往的地方,很多人来到高原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见到了神秘的雪域风情就过度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