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设计复习题

选矿厂设计复习题
选矿厂设计复习题

1

2、在初步设计的图纸中,矿物加工专业的图纸有哪些?

(1)工艺数质量流程图(2)工艺矿浆流程图(3)取样流程图(4)设备形象联系图

(5)工艺建筑物联系图(6)全厂带式输送机平面布置示意图(7)主要工艺厂房设备配置图

3、浮选设备有哪几大类?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浮选设备包括浮选机和浮选柱两大类。其中,浮选机根据充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和充气机械搅拌式两种。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优点是,可以自吸空气和矿浆,不需外加充气装置。其中有些型号的浮选机还具有较强的自吸矿浆能力,使中矿返回易于实现自流,减少了矿浆提升泵数量。设备配置整齐美观,操作方便。缺点是充气量较小,电耗与磨损一般较高。

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充气由单独设置的压风机来提供。优点是充气量大、气量可按需要进行调节、叶轮磨损较小、电耗较低。缺点是无吸气能力,需另设压风机。除XCF型具有自吸矿浆能力外,其他型号浮选机无自吸矿浆能力,需设置矿浆返回泵,配置不够方便。

浮选柱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比较容易,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充气器在用石灰作调整剂的高碱度矿浆中容易结钙而堵塞气孔,影响选别指标。

4、球磨机与螺旋分级机的机组配置设计应解决哪些问题?

(1)螺旋分级机的安装角度应在允许范围内;(2)满足螺旋分级机返砂溜槽坡度的设计;

(3)满足球磨机排矿口溜槽与螺旋分级机机组配置。

5、现行设计矿山企业所缴纳的税金主要有哪几种,其税率如何计算?

现行设计矿山企业主要应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按

国家规定,各税种的税率如下:

①增值税。采、选企业如果是独立企业,其产品(采矿为原矿,选矿为精矿)税率为17%;

②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率是应纳税所得额(一般为利润总额)的33%。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允许扣除项目的余额为纳税所得额;

③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是企业的销售收入,税率0. 5%-1%;

④教育附加税。以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额作为计算依据,其税率为2 %。

6、对于选矿厂设计而言,选矿试验的具体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1)选矿试验的矿样要有代表性。

2)根据矿石性质、工艺流程和技术复杂程度、选矿厂建设规模等,提出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的规模要求。

3)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的内容,要求有详细的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要有选矿方法和选矿流程试验比选,要进行碎磨、选别、脱水、全流程工艺试验研究、环境保护试验研究,以及其他协议解决的特殊问题的试验研究。

4)对于扩大连续试验以上规模的选矿试验,要保证足够的选矿试验连续稳定运转时间。其中,扩大连续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的连续稳定运转时间应达到或超过72 h,工业试验连续稳定运转时间一般为10 ~15 d。

5)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要详细完整、数据齐全可靠、文字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试验报告结论符合实际,要有明确的试验结果和工艺流程评述、推荐意见及存在问题和建议。

6)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选矿试验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作为设计依据。而对于企业自行投资建

设的项目,则经过企业认可就可作为设计依据。

7、选矿厂施工图设计应绘制的图纸包括哪些?

1)工艺数质量流程图(对初步设计有所改变时才绘制)。

2)工艺矿浆流程图(可与工艺数质量流程图合并,对初步设计有改变时才绘制)。

3)设备形象联系图(对初步设计有所改变时才绘制)。

4)工艺建(构)筑物联系图(对初步设计有所改变时才绘制)。

5)厂房(含各类生产厂房、矿仓、转运站、砂泵站、药剂制备间、试验室等)。

6)设备或机组(含各类主要设备、带式输送机、集中润滑系统、两种以上设备组成的机组)安装图。

7)金属结构件安装图(对简单的结构件的安装关系可在结构件制造图表示)。

8)金属结构件制造图。

9)非标准零件制造图。

8、何谓最大相对粒度Z max设置检查筛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排矿产物种最大粒度与排矿口尺寸之比,称为最大相对粒度Z max。对大于排矿口尺寸的产物,应设置检查筛分加以控制。

9、磨矿车间的设备配置要点有哪些?

①大、中和小型选矿厂,一般都采用纵向配置方案。主要优点是操作方便,有利矿浆自流及矿浆分配。

②磨矿车间长度尽量与选别车间长度基本一致。如选别车间过长,地形许可时,可考虑选别作纵向配置,或磨矿作横向配置。

③多段磨矿的磨矿机,可配置在同一跨间内,也可配置在两个跨间内,配置在两个跨间内的优点在于:若选别流程长,则矿浆输送距离短、高差小、生产成本低。若选别流程短,磨机台数不多,则应配置在一个跨间内比较经济。

④多系列磨矿应注意设备配置的同一性。即各系列设备从上至下相互平行对称配置。当各磨矿系列的矿石品位波动较大,或单一磨矿与多系列选别作业配置时,易实现先集中磨矿产物后分配至多系列选别作业选别。

⑤磨矿矿仓的贮矿时间一般为16 ~36 h。当磨矿机给料常用带式输送机,其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应小于18°。带式输送机的受料点应保持平稳,带式输送机的长度取决于电子秤安装要求,其受矿点至电子秤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应小于8m。

⑥吊车起重能力按相关规定选取。

⑦磨矿车间地面应有5%~10%的坡度,并设置良好的排污排砂及回收矿渣系统。保证符合环境要求,减少金属流失。

⑧钢球仓应设置在检修场地附近,并结合地形考虑运输方便。为改善清球的条件,在检修场地应设置废钢球仓,以便及时装车外运。

⑨磨矿机排矿溜槽坡度和分级机返砂溜槽坡度与分级溢流粒度等有关,并按厂家对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磨矿机与分级机自流联结机组的相关尺寸要求,作出正确的配置。

10、常见的起重设备包括哪几种?检修用起重机的吨位一般按什么原则选取?

(1)固定滑车(手动葫芦)(2)电动滑车(电葫芦)(3)单梁起重机

(4)电动双梁起重机(5)电动桥式抓斗起重机。

检修用起重机的吨位,一般按被检修设备的最大件或难于拆卸的最大部件的重量考虑。

11、破碎流程的计算为什么必须结合破碎设备选择计算同时进行?调整方法有哪些?

①破碎流程的计算,要采用所选破碎机的排矿产物粒度的特性曲线。因此,在破碎流程计算前,先要确定破碎机类型,如粗碎可用旋回和颚式破碎机;中碎可用标准型和中型圆锥破碎机;细碎可用短头型、中型圆锥破碎机和对辊破碎机等。

②按各段已确定的排矿口计算破碎机的处理量和负荷系数(一般为6%~10%)时,可能会出现各段破碎机的负荷不平衡,即某段破碎机负荷系数太高,另一段的负荷系数又太低,所以,必须要进行各段破碎机

负荷系数的调整,使各段破碎机负荷系数基本接近。调整方法包括:改变排矿口;改变筛孔;改变筛分效率;决定某段筛分作业是否需要;改变破碎车间工作制度;改变设备规格等。

12、单金属三种产物一次选别作业的给矿、精矿、中矿和尾矿的品位分别为β1、β2、β3、β4中矿产率

为γ3,请推导出精矿和尾矿的产率γ2、γ4的计算公式。 1433412342

241233211223344424---=++=1 =----=++ =-ββγββγγγγγββββγββγβγβγβγβγββ()()

()()()() 13 矿砂 重选 设备 摇床 生产能力小,富集比高,可得多种产品,多用于精选

螺旋选矿机 生产能力较摇床大,省水省电,结构简单,富集比

低,多用于粗选作业。 螺旋溜槽

扇形溜槽

圆锥溜槽 生产能力大,省水省电,占地面积小,富集比低,多用于粗

选作业

矿泥重 选设备 离心选矿机 生产能力大,富集比低,多用于矿泥粗选。

各种皮带溜槽 生产能力小,富集比高,多用于矿泥精选作业。

14、选矿厂各车间设备配置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设备配置必须符合选矿工艺流程要求(2)确保工艺流程基本自流(3)保证流程具有灵活性(4)力求配置紧凑,操作、管理和检修方便(5)考虑局部集中控制或中央集中控制

15、 一 个金浮选厂.其选别流程为一粗两精一扫,请根据所学

知识求出计算金数质量流程所需原始指标数及其分配方案。 由已知条件得:c=2,n p =8,a p =4。

计算原始指标数N p = c (n p ×a p )=2×(8-4)=8

常用分配方案:β2、β3、β4、β5、β6、β7、β8、β9 。

16、浮选车间的设备配置要点是什么?

①为使矿浆流量符合浮选机允许的通过量,需要划分浮选系列

并与磨矿系列合理地进行组合,特别是大中型选矿厂。 ②每排浮选机的槽子数或总长力求相等。

③浮选回路力争自流,回路变动应具有灵活性。

④浮选回路中必须采用砂泵扬送矿浆时,应尽量使砂泵的扬量和扬程最小。

⑤浮选机配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

⑥浮选车间必须保证良好的照明条件和检修条件,以便操作人员观察泡沫情况和检修方便。

⑦浮选车间必须考虑给药设施的位置。

⑧浮选机操作平台应设有排水孔洞,或制成格栅式盖板。

⑨取样系统数应与生产流程相适应,在设置取样点的地方应留有足够的高差和工作空间

17、选矿厂各层操作平台设置应遵循什么原则?

应以设备操作、检修、维护时拆卸安装方便为原则。当同一位置或同一机组需要设置几层操作平台时,层间净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 m 。上层平台不可妨碍下层设备的操作和吊装检修。平台的面积大小和形状应满足生产操作和检修,临时放置必要的检修部件及工具所需的面积。

18、矿浆流程计算时,原始指标包括哪几类,请将精选浓度、扫选尾矿浓度、磨矿浓度、分级浓度、摇床

补加水归入原始指标类型中。

(1)必须保证的浓度(精选浓度、磨矿浓度、分级浓度)

(2)不可调节的浓度(扫选尾矿浓度)

(3)生产过程中,某些作业的补加水量(摇床补加水)

19、选矿试验矿样代表性的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选矿试验矿样的代表性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采取和配制的矿样与今后矿床开采时送往选矿厂选别的矿石性质基本一致。矿样代表性的要求一般如下:

1)一般情况下,应采取全矿床或矿床开采范围内的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矿样。

2)矿样应能代表矿床内各种类型和各种品级的矿石。

3)矿样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应与矿床开采范围内的矿石性质基本一致。

4)矿样主要组分的平均品位、品位波动情况、伴生有益有害成分和可供综合回收成分的含量,应与矿床

相应范围内的各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情况基本一致。

5)从矿体顶底板围岩和夹石中采取的矿样种类、成分和比例应与矿床开采时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20、初步设计文件中,矿物加工专业应编制的表格有哪些?

①工艺部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②工艺设备性能及订货表③劳动定员表

④主要材料、水、动力、燃料等消耗表⑤单位工程概算

21、磨矿矿仓排矿常用的给矿机有几种?

摆式给矿机(粒度0~50mm)圆盘给矿机(粒度20mm以下)

22、摇床、螺旋选矿机最适宜的选别粒度范围是多少?

摇床有效选别粒度可达0.037mm。螺旋选矿机适于分选2~0.1mm物料。

23、什么是等值筛分制度?常用的三种等值筛分制度是什么?

在筛分过程中,细粒通过筛孔快,难筛粒子通过筛孔慢。可以利用适当加大筛孔尺寸、降低筛分效率的办法保持破碎产品的平均粒度不变,提高筛子的生产率。三种制度:

①a=1.1d,e=0.8d, E=73%②a=1.2d,e=0.8d, E=65%③a=1.3d,e=0.8d, E=60%

24、选矿生产成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选矿精矿设计成本又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产成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工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

精矿设计成本是指选矿厂达到设计规模的正常生产成本,有原料费和选矿加工费组成。

25、选矿厂原矿最大粒度由哪些因素决定?选择破碎机应满足哪几个基本要求?

原矿最大粒度与矿床赋存条件、矿山规模、采矿方法、装运设备等有关。

选择破碎设备,除保证满足产品粒度和生产能力外,还必需保证矿石最大粒度的给入。给框中的最大粒度,对粗碎机为0.8~0.85B(B——破碎机给矿口宽度),中、细碎机则为0.85~0.90B。

26、有一结构疏松,易碎、且含部分粘土的含金矿石,原矿含泥3~4%,含水2~3%,最大粒度

230mm,入选粒度要求一0.074mm占85%’若建小型选矿厂试拟可能的碎矿和磨矿流程方案,并说明原因。

27主厂房设备配置的基本方案及常用配置方案有哪些?其优缺点是什么?

(1)磨矿厂房的配置:

①纵向配置方案,即磨机中心线与厂房纵向定位线互相垂直的配置。优点:配置整齐、操作和看管方便;节省高差损失。有利于矿浆自流或矿浆分配。缺点:

②横向配置方案,即磨机中心线与厂房纵向定位线互平行的配置。适于平地或坡地。

优点:厂房跨度小。缺点:管理不及纵向配置方便,厂房空间利用系数低。

(2)浮选厂房设备配置的方案

①横向配置:每列浮选机槽内矿浆流动线与厂房纵向定位线互相平行的配置。这种配置是浮选厂房的常用配置、陡坡地形更为常用。

②纵向配置:每列浮选机槽内矿浆流动线与厂房纵向定位线互相垂直的配置。这种配置是平地、或地形坡度小、或浮选机规格小的常用配置。

选矿厂设计

选矿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400万吨/年某磷矿选矿厂基本流程设计学院名称: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学院 2010-12-21

目录 目录 ............................................................................................................................................. - 2 - 1. 设计任务.............................................................................................................................. - 3 - 2. 摘要...................................................................................................................................... - 3 - 3. 引言...................................................................................................................................... - 3 - 3.1.选矿厂课程设计的目的.............................................................................................. - 3 - 3.2.选矿厂课程设计的要求.............................................................................................. - 3 - 4. 原始数据.............................................................................................................................. - 3 - 5. 流程计算.............................................................................................................................. - 3 - 5.1. 破碎作业.................................................................................................................. - 3 - 5.2. 磨矿作业.................................................................................................................. - 5 - 5.3. 浮选作业.................................................................................................................. - 6 - 6. 主要设备选型...................................................................................................................... - 7 - 6.1. 破碎机...................................................................................................................... - 7 - 6.1.1. 粗碎.............................................................................................................. - 7 - 6.1.2. 中碎.............................................................................................................. - 7 - 6.1.3. 细碎.............................................................................................................. - 7 - 6.1.4.筛分设备...................................................................................................... - 7 - 6.2. 球磨机...................................................................................................................... - 7 - 6.2.1.单位容积通过量:............................................................................................. - 7 - 6.2.2.负荷率:............................................................................................................. - 7 - 6.3.浮选机............................................................................................................................ - 8 - 6.3.1.粗选..................................................................................................................... - 8 - 6.3.2.精选..................................................................................................................... - 8 - 6.3.3.扫选..................................................................................................................... - 9 - 6.3.4.搅拌桶................................................................................................................. - 9 - 6.4脱水................................................................................................................................ - 9 - 6.4.1.浓缩机................................................................................................................. - 9 - 6.4.2.过滤机................................................................................................................. - 9 - 7. 致谢...................................................................................................................................... - 9 - 8.参考文献.............................................................................................................................. - 9 -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选矿厂设计考试试卷

填空: 1.选矿厂设计按工作步骤可分为:设计前期工作、设计工作、设计后期工作三个阶段。 2.选矿厂现代化:设备能量低耗化、设备规格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过程计算机 化。 3.确定选矿厂设计规模的原则:产品需要量、一次建厂和分期建厂;分散建厂和集中建厂; 选矿厂服务年限。 4.两步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步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为降低选矿厂能耗,应采用(多碎少磨)原则。 6.设计过程电脑化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计算、实验数据处理、cad绘图等)。 7.选矿厂设计规模是根据(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建设需要,经可行性研究论证,最后由上 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确定的。 8.一般工业企业规模,用一年中生产的成品数量表示,选矿厂的规模一般用选矿厂年(或 日)处理的原矿数量表示,这是因为矿石中有用成分的种类和品味不公,所得精矿数量也不同,但只要处理的原矿数量相同,选矿厂就具有大致主要的设备(如破碎、磨矿、选别设备、辅助设备和管理机构)。 9.选矿厂的服务年限按矿山可靠的矿床工业储量(或资源量)进行计算,踏月选矿厂的规 模有密切联系。 10.尾矿输送通常采用水利输送系统,其输送方式有:(自流输送,压力输送,联合输送) 11..破碎车间的工作制度,一般应和采矿供矿工作制度一致,有(连续工作制度和间断工作 制度)两种情况。 12..检查筛分的筛孔尺寸,可由两种筛分工作制度确定,即(常规筛分工作制度)和(等值 筛分工作制度)。 13.选择筛分设备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待筛分物料特性。筛分机结构参数)以及(筛 分工艺要求) 14.中矿返回地点,有四种可能方案,即(中矿顺序返回,中矿任意返回,中矿集中返回, 中矿单独处理) 15.选矿厂厂房常用建筑形式有(多层式,单层阶梯式,混合式) 16.高堰式螺旋分级机使用与粗粒分级,分级溢流粒度一般大于0.15mm 17.球磨机有格子型球磨机和溢流型球磨机。 18.调整破碎机负荷率的主要方法有:(在可调的范围内改变排矿口宽度,改变筛孔尺寸, 改变筛分效率,改变破碎车间工作制度,决定某段预先筛分作业是否改变破碎机型号和规格) 19.磨机生产能力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容积法和功指法) 20.车间布置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厂址地形) 21.相对最大粒度Z是(破碎机排矿产物中最大力度与排矿口宽度之比) 22.选别流程计算主要计算(矿量分配指标Y,Q; 金属量分配指标,计算指标和补充指标) 23.设备配置的主要原则是(正确、灵活;基本自流,紧凑,方便,安全;以实现控制) 24.破碎段数取决于选矿厂的(原矿最大粒度和最终破碎产物粒度) 25.格子型球磨机是适宜的磨矿细度范围是(产品粒度上线0.2-0.3mm),溢流型球磨机最适 宜的磨矿细度范围是(<0.2mm) 26.磨矿车间常见的配置方案有(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 27.选矿车间常见的布置形式有(多层式,单层阶梯式,混合式) 28.厂址选择的步骤是(准备工作,现场勘查,方案比较与论证,编写报告) 29.选别流程计算主要计算(产率,品味,回收率,重量)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编号:SJ000350 2016年6 月3 日至2016 年6 月10 日 课程性质:必修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建筑物放样方案设计 学 院: _____________ 矿业工程学院 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 测绘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地 点: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_ 测绘1301班 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任务 (1) 1.2 工程的地理位置 (1) 1.3 工程简介 (1) 1.4 已有的测绘成果 (1) 二、............................................................. 体育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 2.1 概述 (2) 2.1.1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2) 2.1.2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2) 2.2 平面控制方案 (4) 2.2.1 点位布置方案 (4) 2.2.2 控制网网形简介、网形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4) 2.3高程控制方案 (5) 2.3.1 点位布置方案 (6) 2.3.2 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6) 三、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 7 3.1施工放样方法 (7) 3.2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7) 3.3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9) 3.4方案评价 (10) 四、............................................................................... 总结 10

选矿厂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1.1 矿石性质 (4) 1.2选矿工艺简述 (4)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选择计算 (5) 2.1选矿厂工作制度及处理规模的确定 (6) 2.2碎矿流程的选择计算 (6) 第三章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 (8) 3.1破碎机设备的选择计算 (8) 3.2筛分机设备的选择计算 (11) 3.3破碎筛分设备表 (13) 第四章磨矿分级设备的选择 (15) 4.1磨矿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5) 4.2分级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8) 4.3磨矿分级设备表 (19) 第五章选别设备的选择计算 (20) 5.1浮选机选择与计算 (20) 5.2浮选机设备表 (20) 第六章浓缩过滤设备的选择计算 (21) 6.1浓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1) 6.2过滤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2)

6.3浓缩过滤设备表 (23) 第七章选矿厂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 (24) 参考文献 (28) 结语 (20) 附件 (29)

摘要 拟新建某铜选矿厂,主要参照北方铜业铜矿峪矿选矿厂新系统工艺流程进行设计。 通过现场实习和考察,收集铜矿峪矿选矿厂新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资料,包括该选矿厂的设计流程和指标,现场生产流程和指标,工艺流程的改造和技术革新情况,为该新建铜选矿厂设计做好前期资料准备。 该拟新建选矿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工艺流程,原矿最大粒度 D max=700mm,碎矿最终粒度12mm。粗碎设备采用颚式破碎机,中碎用中间型圆锥破碎机,细碎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且在细碎前设预先检查筛分,筛子采用圆振动筛。 磨矿作业采用一段闭路磨矿,最终磨矿细度需达到-0.074mm占65%以上。 经螺旋分级机分级后,在搅拌桶中添加丁基钠黄药、2#油及Na2S等选矿药剂后进行搅拌混合,选别作业采用一粗二精二扫流程,铜精矿浆经浓缩过滤获得最终铜精矿粉,选铜尾矿直接排入尾矿库,大部分尾矿库水供选矿厂再次利用。 通过本课题,可以初步掌握选矿厂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达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选矿厂设计工艺流程专业技能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院名称: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1-3班 学生姓名:邹云龙 学号: 20110242 指导教师:周秋生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2013年6月

注:1、在此页后附实习报告、总结。其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实习结果等项目。 2、此页为封皮,用A4幅面纸正反面打印。 3、实习总结使用A4幅面纸张书写或打印,并附此页后在左侧一同装订。 4、实习成绩以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五 个等级评定。

目录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 二、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平差计算 (6) 1、水准网平差计算 (6) 2、测角网平差计算 (8) 3、边角网平差计算 (12)

一、设计目的 在学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在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熟悉自动平差软件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提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程序设计提高用高级语言进行简单测量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1)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根据所给控制网的形状和高程平差值的点位中误差要求,推求水准高差观测的精度要求。 (2)利用已有平差软件完成下述平差计算任务 1)熟悉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 分别自选1至2个前后方交会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熟悉程序使用方法。 2)水准网平差计算 3)导线网平差计算 4)测角网平差计算 分别自选1个水准网、测角网和边角网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要求每个学生的计算题目不能重复。 建议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测量控制网自动平差系统,黑龙江工程学院,2002年版;平差易,南方测绘,2002年或2005年版。使用指导书见相应电子版文件。 (3)编制测量计算程序 仿照已有测量程序的设计界面和程序计算管理功能,在测角(测边)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水准网平差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导线平差计算程序设计选题中选择一至两项内容进行程序设计,设计使用的语言可采用VB、C、C#等。参考书可选测绘出版社出版,葛永会编《测量程序设计》,和黑志坚等编著的《测量平差》教材,以及针对所使用语言的相关程序设计书籍。 三、设计内容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水准网如下图所示,各观测高差的路线长度相同。

选煤厂设计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讲义

《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 第一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1. 选煤厂的分类方法和依据是什么?说明各种类型厂的特点,并举例。(P5) (1)根据原煤的性质和产品用途不同,可分为 : ①炼焦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炼焦用煤, 入选下限到0; ②动力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动力用煤, 入选下限一般不到0; ③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厂——两用; ④筛选厂——只控制粒度。 2. 厂型和类型的区别何在?厂型如何划分?(P5) (1)选煤厂类型根据选煤厂处理原煤性质和用途以及其所处于采矿、冶炼、化工等工业场地地理位置(即选煤厂建厂地点)和原煤的来源划分;选煤厂厂型根据选煤厂处理能力的大小划分。、(2)选煤厂厂型的划分 3.不同煤种的合适用途是什么?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有哪些要求?(课件) (2)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①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 ②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 ③高炉喷吹用煤的质量要求: ⑤液化用煤的质量要求:

4.采用什么措施保护稀缺煤种?(网络资源) (1)稀缺煤种是指在我国实际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中赋存较少, 同时又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煤炭品种。如炼焦煤、优质无烟煤等。 (2)保护措施: ①制定合理的资源回采率标准 ②制定合理的稀缺煤种价格政策 ③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稀缺煤种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第二章基本建设程序 1.基本建设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件) 2.选煤厂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2) (1)总论:慨述选煤厂位置、行政隶属关系、任务的来源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在技术经济总分析方面说明资源可靠性、特点及煤质特征,选煤厂类型、厂型及选煤方法,用户及选煤产品方案的分析,铁路、供电、用水、占地等外部协作配套条件情况,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分析; (2)厂区概况及建设条件;(3)煤质特征及其可选性; (4)厂型及厂址;(5)煤的用途; (6)选煤工艺;(7)总平面布置和地面运输; (8)给排水;(9)电器; (10)采暖、通风和除尘,浮选药剂库,干燥设备选型,干燥设备的投资成本; (11)建筑物及其结构;(12)环境保护; (13)项目实施计划;(14)经济评价。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1.煤质资料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课件) (1)煤质资料的可靠性;(2)煤样;(3)采样规程;(4)试验精确性;(5)试验误差。 2. 煤质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9) (1)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①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工业分析指用指定的方法测定煤炭分析基下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和固定碳。元素分析指煤中C、H、N、O 等元素的分析,硫的含量测定属于元素分析的范畴;

控制测量学_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周显平 班级:测矿11-2 姓名:石磊 学号:1179204105

一、概述 1目的要求 依据精度要求和通视性良好的原则,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和已知控制点,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所布设的控制网能能够辐射到整个测区,并满足精度要求。 2任务范围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 3 设计任务及作业内容 将四张1:10000的地形图用VPstudio进行矫正,然后利用南方Cass进行拼接并加上图幅,再在拼接好的图上进行设计选点,网型布设完毕后,用科傻软件对所布的控制网进行平差,最后上交一张控制网的地图及技术设计说明书。 二、测区概况 1测量区行政隶属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 2地形情况 哈林格尔乡地处包头市区西南部,总面积83.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47人,乡政府座落于昆区友谊大街南桥东侧。哈林格尔乡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城区,临近包钢,面对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交通条件也很便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粮食、蔬菜稳步前进,年提供商品粮5832万吨,商品菜35812万公斤,肉、蛋、奶商品量达1105吨、562吨、363吨,大大丰富了包头地区的蔬菜市场。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轧钢、冶炼、建筑、造纸等15个行业,年产值103800万元,利税11418万元。. 3气候条件 于洪区属高原地区,气候属温和型湿润气候,日照时数为1140—1200小时,年平均气温7.0~7.4℃,大于等于10℃,积温为330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为-33℃,无霜期为155天,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土质为黄土。 4水资源条件 经地质和环保部门检验分析,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完全能满足生活与生产用水。 5通讯条件 近年来于洪区陆续开通了无线、光缆和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拔。现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4000门,已装机2976门,手机2000余部,还拥有固网信息电话近百部,通讯条件非常便利 三、已有成果及资料

选矿厂设计复习题

1 2、在初步设计的图纸中,矿物加工专业的图纸有哪些? (1)工艺数质量流程图(2)工艺矿浆流程图(3)取样流程图(4)设备形象联系图 (5)工艺建筑物联系图(6)全厂带式输送机平面布置示意图(7)主要工艺厂房设备配置图 3、浮选设备有哪几大类?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浮选设备包括浮选机和浮选柱两大类。其中,浮选机根据充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和充气机械搅拌式两种。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优点是,可以自吸空气和矿浆,不需外加充气装置。其中有些型号的浮选机还具有较强的自吸矿浆能力,使中矿返回易于实现自流,减少了矿浆提升泵数量。设备配置整齐美观,操作方便。缺点是充气量较小,电耗与磨损一般较高。 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充气由单独设置的压风机来提供。优点是充气量大、气量可按需要进行调节、叶轮磨损较小、电耗较低。缺点是无吸气能力,需另设压风机。除XCF型具有自吸矿浆能力外,其他型号浮选机无自吸矿浆能力,需设置矿浆返回泵,配置不够方便。 浮选柱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比较容易,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充气器在用石灰作调整剂的高碱度矿浆中容易结钙而堵塞气孔,影响选别指标。 4、球磨机与螺旋分级机的机组配置设计应解决哪些问题? (1)螺旋分级机的安装角度应在允许范围内;(2)满足螺旋分级机返砂溜槽坡度的设计; (3)满足球磨机排矿口溜槽与螺旋分级机机组配置。 5、现行设计矿山企业所缴纳的税金主要有哪几种,其税率如何计算? 现行设计矿山企业主要应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按 国家规定,各税种的税率如下: ①增值税。采、选企业如果是独立企业,其产品(采矿为原矿,选矿为精矿)税率为17%; ②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率是应纳税所得额(一般为利润总额)的33%。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允许扣除项目的余额为纳税所得额; ③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是企业的销售收入,税率0. 5%-1%; ④教育附加税。以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额作为计算依据,其税率为2 %。 6、对于选矿厂设计而言,选矿试验的具体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1)选矿试验的矿样要有代表性。 2)根据矿石性质、工艺流程和技术复杂程度、选矿厂建设规模等,提出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的规模要求。 3)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的内容,要求有详细的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要有选矿方法和选矿流程试验比选,要进行碎磨、选别、脱水、全流程工艺试验研究、环境保护试验研究,以及其他协议解决的特殊问题的试验研究。 4)对于扩大连续试验以上规模的选矿试验,要保证足够的选矿试验连续稳定运转时间。其中,扩大连续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的连续稳定运转时间应达到或超过72 h,工业试验连续稳定运转时间一般为10 ~15 d。 5)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要详细完整、数据齐全可靠、文字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试验报告结论符合实际,要有明确的试验结果和工艺流程评述、推荐意见及存在问题和建议。

PLC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控制对象概述 (1) 1.1 皮带运输机用途、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1) 1.1.1 皮带运输机用途 (1) 1.1.2 皮带运输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2 控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1) 1.3 本课题应完成的设计工作 (2) 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 (3) 2.1 继电器控制方案 (3) 2.2 单片机控制方案 (3) 2.3 PLC控制方案 (4) 2.4 结论 (4)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 3.1 电机及元件选择 (5) 3.2 电路设计 (5) 3.2.1 主电路设计 (5) 3.2.2 PLC I/O 接线图设计 (6) 第4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7) 4.1 程序组成部分 (7) 4.2 主程序 (7) 4.3 公用子程序 (8) 4.4 手动公用子程序 (8) 4.5 自动公用子程序 (9) 4.6 M1电机故障子程序 (10) 4.7 M2电机故障子程序 (11) 4.8 M3电机故障子程序 (12) 4.9 M4电机故障子程序 (12) 第5章程序调试 (13) 第6章体会心得 (14) 附录 (15) 参考资料 (18)

第1章控制对象概述 1.1 皮带运输机用途、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1.1.1 皮带运输机用途 皮带输送机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在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中,皮带输送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皮带输送机的使用都非常方便。皮带输送机是以连续摩擦驱动的方式用来运输物料。那么皮带输送机的主要是由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组成的。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优点,它广泛地应用在矿山、冶金、煤炭等部门,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 皮带运输机的驱动装置由单个或多个驱动滚筒驱动,驱动电机也可以是单个电机或多个电机驱动。一般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制动器或逆止器等组成。偶合器的作用是改善皮带运输机的启动性能。制动器和逆止器是为了防止当皮带运输机停机时皮带向下滑动。 皮带运输机是散料连续运输机械,是应用于短距离连续运输的的重要机械设备。 1.1.2 皮带运输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皮带输送机的主要是由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组成的。主要介绍驱动装置即四台电动机的运动情况。皮带运输机由4台皮带机组成,4台皮带机分别用4台电动机(M1~M4)拖动。皮带输送机是以连续摩擦驱动的方式用来运输物料,通过控制4台电动机的运动,来控制传输物料。 1.2 控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皮带运输机由4台皮带机组成,4台皮带机分别用4台电动机(M1~M4)拖动,如图1所示。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CBN超硬材料磨用低温陶瓷结合剂的设计实验

CBN 超硬材料磨用低温陶瓷结合剂的设计实验 本实验中要求设计一种适用于超硬磨料的陶瓷结合剂,要求其抗折强度大于60MPa ,膨胀系数小于7×10-6/℃,烧结温度不高于950℃。通过配方设计、高温熔制、制样、烧结温度范围测试直至烧结后测试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测试等等。了解设计一种新的超硬磨料陶瓷结合剂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的:设计一种低温高强度的CBN 砂轮陶瓷结合剂。 实验流程如下:玻璃组成的设计与配合料的制备→玻璃料的熔制→试样的制备→压制成型→烧结温度范围的测定→烧结→试样相关性能测试(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 一、玻璃组成的设计与配合料的制备 配料是根据设计的玻璃成分和选择的原料的化学组成来计算的。为得到指定性能的玻璃,玻璃的熔制需要反复实验多次,并多次修改玻璃成分,以达到合乎要求的玻璃性能。因此要根据实验结果反复改变配方,及时调整原来组成及其质量配比。 设计配方时,应注意原料中所含水分的变动,要确切地掌握原料的化学成分,然后按所要求的玻璃成分,并根据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计算配方。同时根据试验中相关性能测试所用试样的质量及实验过程中的损耗量,确定原料的总用量。 根据现有实验条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理论计算相关性能的契合度,设计配方如下: 确定玻璃的类型为硼酸盐玻璃体系。 (A )相关计算 1、 膨胀系数(干福熹法计算)《玻璃工艺学》 计算得Ψ= -0.72595 <4,又SiO 2含量为 48.21%,则α(B2O3)=12.4*(4-Ψ)= 8.0172*10-7 α(SiO2)=35+0.5*(67-a)=44.44*10-7 整体膨胀系数计算公式为 2、 熔制温度《无机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 τ=( SiO2+ A1203)/(Na20+ K20+0.5 B203)=4.00827 表1 不同τ对应的熔制温度 查表知熔制温度约为1320C 3、 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指模局在受到弯曲应力作用时不发生破裂的极限能力。大约相当于抗拉强度的3-3.5倍。 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其强度的贡献符合加法法则。 抗拉强度为71.2835MPa ,则抗张强度213.8505-249.4923 MPa 4、 耐火度 SiO2 A1203 B203 K20 Na20 Li20 CaO MgO 整体 摩尔质量 60.1 102 69.6 94.2 62 29.8 56.1 40.3 质量百分数% 48.21 19.63 13.75 2.45 7.6 2.23 3.56 2.57 100 摩尔组分 80.21631 19.2451 19.75575 2.600849 12.25806 7.483221 6.345811 6.377171 154.2823 摩尔百分数% 51.99321 12.47395 12.80494 1.685773 7.945219 4.850344 4.113118 4.133444 100 膨胀系数(10^-6) 4.444 -4 0.860172 51 40 26 13 6 6.961826 组分膨胀系数(10^-8) 214.2452 -78.52 11.82737 124.95 304 57.98 46.28 15.42 696.1826 温度系数 1 1. 2 1.25 1 1 1 0.5 0.6 0.456895 抗拉强度系(Mpa ) 0.9 0.5 0.65 0.1 0.2 2 0.1 71.2835

现代选矿技术手册之选矿厂设计

现代选矿技术手册之选矿厂设计 作者:黄丹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册数规格:全一册16开精装 定价:¥298元 优惠价:¥180元 现代选矿技术手册之选矿厂设计 详细目录 1 设计阶段 1.1 设计阶段的划分 1.2 设计前期工作 1.3 设计工作 1.4 设计后期工作 参考文献 2 设计基础资料及选矿试验 2.1 设计基础资料 2.2 采样和选矿试验要求 参考文献

3 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选择原则 3.1 选矿厂设计规模的确定 3.2 选矿厂工作制度及设备作业率 3.3 制定设计工艺流程的若干原则 3.3.6 选择制定设计工艺流程应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 4 厂房布置、设备配置及辅助设施 4.1 工艺厂房总体布置 4.2 工艺厂房设备配置 4.3 辅助设施 参考文献 5 技术经济 5.1 概述 5.2 市场分析 5.3 选矿厂工程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5.4 选矿(产品)成本费用 5.5 职工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5.6 选矿厂设计方案比较 5.7 财务分析 5.8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 附录 参考文献

6 节能 6.1 概述 6.2 节能设计(章)和节能专篇 6.3 选矿工艺技术节能 6.4 公用专业节能 6.5 节能法规、标准及规定 附录 参考文献 7 环境保护 7.1 概述 7.2 设计应遵循的有关环境保护依据及标准 7.3 选矿厂污染控制及绿化 7.4 尾矿库土地复垦 7.5 环保管理机构设置及定员 7.6 环保篇 7.7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指标 附录 参考文献 8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8.1 概述 8.2 设计应遵循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依据及标准 8.3 选矿厂主要自然危险因素及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n 目录 一、目录 ----------------------------1 二、序言 ---------------------------- 2 三、设计思路------------------------ 3 四、程序流程图---------------------- 4 五、程序及说明---------------------- 5 六、计算结果-----------------------12 七、总结 --------------------------- 15 第二部分序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 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 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 C 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 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 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 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 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 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和法方程;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 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具体算例为: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 2 个已知点, 3 个未知点,(1)已知点高程H1=5.016m , H2=6.016m 7 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 2)高差观测值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