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共46页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绪论•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艺•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优势与应用范围•工程案例与实践经验分享•结论与展望绪论01 CATALOGUE技术定义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再生修复的方法,不需移除原有路面材料,通过添加再生剂、新沥青等材料,经过拌和、压实等工序,实现路面再生利用。
技术优势该技术能显著节省材料、运输等成本,减少环境破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路面维修效率。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定义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的维修和更新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维修方法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背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路面维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技术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内容本讲座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材料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目标通过本讲座的学习,听众应能充分了解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应用前景,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本讲座的内容与目标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艺02CATALOGUE技术原理再生利用01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通过机械化手段,将原有沥青路面材料就地破碎、翻挖、加入再生剂或新沥青材料,并进行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从而实现对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节能环保02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减少新材料的开采和生产,从而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提高路面性能03通过添加再生剂或新沥青材料,可以改善原有路面材料的性能,提高再生后路面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抗水损害能力等。
0102路面破碎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对原有沥青路面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路面材料应达到一定粒度要求。
材料翻挖将破碎后的路面材料翻挖出来,并进行初步的筛分和分类,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合格材料。
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再生技术一、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产品和工艺的认识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道路建设工艺,它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的材料(面层直至基层),在常温下利用专用冷再生机械,对旧沥青路面材料铣刨、破碎,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水与其充分拌和,就地整平碾压成型,经养生形成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新型路面基层,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以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之目的。
原老路路面原老路路面病害二、再生技术的意义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实际上,通常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
也就是说,每隔10~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
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旧混合料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材料资源,如果废弃,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沥青路面再生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约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废料处理、环境保护,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对环保、社会效益的关注及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再生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是美国从1915年开始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底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该国1978年就已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
法国现在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复工程中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道路养护工作的。
我国首次在河北邯郸市邯大线进行大修工程使用冷再生技术,随后又在天津津围路、102国道河北廊坊段等多处进行冷再生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根据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
在冷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铣刨、新旧料的拌和与摊铺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冷再生结合料通常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
在热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面铣刨、新旧料拌和时需要加热。
根据施工场合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以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
就地再生与厂拌再生的区别在于的拌和过程发生的地方,就地再生的拌和过程是在旧路面现场进行的,而厂拌再生的拌和过程是在拌和厂进行的。
在路面大修工程中,常用的再生方案有:就地冷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等。
每种再生技术各有特点,各适合于不同状况的路面。
在再生利用前,对路面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选择最佳的再生方案,以实现效益最优。
一、沥青路面再生途径与再生剂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车辆荷载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其构成材料的质量发生了变化与衰减,主要表现为矿料级配的退化和沥青的老化。
根据旧沥青的老化状况,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再生。
(1)新旧沥青调和再生。
新旧沥青调和再生即将标号较高的新沥青与旧沥青掺配混合,使掺配后的沥青达到路用沥青标准。
沥青胶体结构理论认为沥青是一种胶体分散体系。
研究表明,只有当沥青中各组分的相对比例满足一定的关系时,沥青才具有较好的性质。
沥青路面质量劣化的实质是沥青结合料发生老化,即沥青胶结料的组分发生变化,芳香酚减少,胶质和沥青质增加。
沥青化学组分的这种变化引起的沥青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会导致针入度变小、延度降低、软化点和脆点升高,沥青变硬、变脆,延伸性降低。
根据组分调节理论,老化沥青中加入其所失去的组分,使组分比例重新协调就能恢复沥青的性能。
由于新鲜的软沥青中含有较多的软沥青质成分,通过调和使旧沥青的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达到沥青再生的目的。
(2)再生剂再生。
再生剂再生即在旧沥青中加入适量的再生添加剂,添加剂既可以调节旧沥青的黏度,又能补充旧沥青所失去的化学组分,恢复原沥青的性能,甚至还能超过原沥青的性能。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 5521-2019)正式版

目录目次1 总 则 ............................................................................................................ ‐ 1 ‐2 术语和符号 .................................................................................................. ‐3 ‐2.1术语 .................................................................................................... ‐ 3 ‐2.2符号 .................................................................................................... ‐ 6 ‐3 基本规定 ...................................................................................................... ‐ 8 ‐4 再生沥青路面结构 ..................................................................................... ‐ 11 ‐4.1原路面调查 ....................................................................................... ‐ 11 ‐4.2再生方式的选择 ............................................................................... ‐ 11 ‐4.3结构组合与结构厚度 ....................................................................... ‐ 15 ‐5 材料 ............................................................................................................ ‐ 17 ‐5.1沥青 .................................................................................................. ‐ 17 ‐5.2乳化沥青 .......................................................................................... ‐ 17 ‐5.3泡沫沥青 .......................................................................................... ‐ 18 ‐5.4沥青再生剂 ....................................................................................... ‐ 18 ‐5.5集料 .................................................................................................. ‐ 19 ‐5.6水泥、石灰、矿粉 ........................................................................... ‐ 19 ‐5.7水 ...................................................................................................... ‐ 20 ‐5.8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 20 ‐5.9无机回收料(RAI) ......................................................................... ‐ 21 ‐6 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 ................................................................................. ‐ 23 ‐6.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 ........................................................................... ‐ 23 ‐6.2就地热再生混合料 ........................................................................... ‐ 23 ‐6.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 24 ‐6.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 26 ‐6.5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混合料 ............................................................... ‐ 28 ‐7 厂拌热再生施工 ......................................................................................... ‐ 30 ‐7.1设备要求 .......................................................................................... ‐ 30 ‐7.2施工准备 .......................................................................................... ‐ 31 ‐7.3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回收、预处理和堆放 ..................... ‐ 31 ‐7.4拌和 .................................................................................................. ‐ 33 ‐7.5运输 .................................................................................................. ‐ 34 ‐7.6摊铺 .................................................................................................. ‐ 34 ‐7.7压实 .................................................................................................. ‐ 35 ‐7.8养生及开放交通 ............................................................................... ‐ 35 ‐7.9施工质量控制 ................................................................................... ‐ 35 ‐8 就地热再生施工 ......................................................................................... ‐ 37 ‐8.1设备要求 .......................................................................................... ‐ 37 ‐8.2施工准备 .......................................................................................... ‐ 37 ‐8.3加热、翻松与拌和 ........................................................................... ‐ 39 ‐8.4摊铺 .................................................................................................. ‐ 39 ‐8.5压实 .................................................................................................. ‐ 40 ‐8.6养生及开放交通 ............................................................................... ‐ 40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8.7施工质量控制 ................................................................................... ‐ 41 ‐9厂拌冷再生施工 .......................................................................................... ‐ 43 ‐9.1设备要求 .......................................................................................... ‐ 43 ‐9.2施工准备 .......................................................................................... ‐ 43 ‐9.3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的回收、预处理和堆放 ...................... ‐ 44 ‐9.4拌和 .................................................................................................. ‐ 44 ‐9.5运输 .................................................................................................. ‐ 44 ‐9.6摊铺 .................................................................................................. ‐ 45 ‐9.7压实 .................................................................................................. ‐ 46 ‐9.8养生及开放交通 ............................................................................... ‐ 46 ‐9.9施工质量控制 ................................................................................... ‐ 47 ‐10 就地冷再生施工 ....................................................................................... ‐ 51 ‐10.1设备要求 ........................................................................................ ‐ 51 ‐10.2施工准备 ........................................................................................ ‐ 51 ‐10.3铣刨与拌和 ..................................................................................... ‐ 52 ‐10.4摊铺 ................................................................................................ ‐ 52 ‐10.5压实 ................................................................................................ ‐ 53 ‐10.6养生及开放交通 ............................................................................. ‐ 54 ‐10.7施工质量控制 ................................................................................. ‐ 54 ‐11全深式冷再生施工 .................................................................................... ‐ 56 ‐11.1设备要求 ........................................................................................ ‐ 56 ‐11.2施工准备 ........................................................................................ ‐ 56 ‐11.3铣刨与拌和 ..................................................................................... ‐ 56 ‐11.4摊铺 ................................................................................................ ‐ 56 ‐11.5压实 ................................................................................................ ‐ 56 ‐11.6养生及开放交通 ............................................................................. ‐ 57 ‐11.7施工质量控制 ................................................................................. ‐ 57 ‐附录A 再生混合料设计参数 ....................................................................... ‐ 60 ‐ 附录B 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取样与试验分析 ................................. ‐ 61 ‐B.1 现场取样 ......................................................................................... ‐ 61 ‐B.2 拌和厂料堆取样 .............................................................................. ‐ 61 ‐B.3 试样存放 ......................................................................................... ‐ 62 ‐B.4 试样缩分 ......................................................................................... ‐ 62 ‐B.5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评价 ..................................................... ‐ 62 ‐附录C 泡沫沥青发泡试验方法 ................................................................... ‐ 65 ‐C.1一般规定 .......................................................................................... ‐ 65 ‐C.2 仪器与材料 ..................................................................................... ‐ 65 ‐C.3方法与步骤 ...................................................................................... ‐ 65 ‐C.4沥青发泡试验报告 ........................................................................... ‐ 67 ‐附录D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70 ‐D.1 一般规定 ......................................................................................... ‐ 70 ‐D.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 71 ‐D.3选择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掺配比例 ................................. ‐ 71 ‐D.4 选择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 ...................................................... ‐ 72 ‐D.5确定材料性质 .................................................................................. ‐ 73 ‐D.6估算新沥青用量P nb及新沥青占总沥青用量的比例 ..................... ‐ 74 ‐D.7矿料配合比设计 .............................................................................. ‐ 74 ‐D.8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 ‐ 75 ‐D.9 配合比设计检验 ............................................................................. ‐ 76 ‐D.10 配合比设计报告 ........................................................................... ‐ 76 ‐ 附录E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77 ‐E.1一般规定 ........................................................................................... ‐ 77 ‐E.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 77 ‐E.3 矿料级配设计 .................................................................................. ‐ 77 ‐E.4确定再生剂用量 ............................................................................... ‐ 77 ‐E.5马歇尔试验 ....................................................................................... ‐ 79 ‐E.6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 ‐ 79 ‐E.7配合比设计检验 ............................................................................... ‐ 80 ‐E.8试验段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 ................................................... ‐ 80 ‐ 附录F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81 ‐F.1 一般规定 .......................................................................................... ‐ 81 ‐F.2 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取样与分析 ......................................... ‐ 82 ‐F.3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83 ‐F.4材料选择与试验 ............................................................................... ‐ 83 ‐F.5 矿料配合比设计 .............................................................................. ‐ 84 ‐F.6确定最佳含水率 ............................................................................... ‐ 84 ‐F.7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及水泥用量 ............. ‐ 86 ‐F.8配合比设计检验 ............................................................................... ‐ 88 ‐F.9配合比设计报告 ............................................................................... ‐ 89 ‐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 94 ‐1 总 则1.0.1 为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提高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第一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结课论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1、概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沥青路面修筑技术, 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 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 是一种经济、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 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原理,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应大力推广。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 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 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矿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 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
我国公路建设飞速发展, 公路通车里程从1980年的88.8万㎞增加到2005年的193万㎞, 高速公路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开始到2006年年底通车里程达到4.54万㎞, 按照国家公路网发展规划, 再过10~ 2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到8.5万㎞, 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50万㎞。
2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应用研究, 1915年开始于美国, 但由于以后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而忽视了对该技术的研究。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 美国对这项技术才引起重视, 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研究, 到八十年代末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 并且在再生开发、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
沥青路面再生应用在美国已是常规实践, 目前其重复利用率高达80%。
【1】我国一些省市在八十年代初对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进行研究, 并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
1982 年交通部将沥青路面再生利用作为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同济大学和河北、山西、湖北、河南等省参加, 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
一九八三年河北省交通厅立项开展“ 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大交通量路面面层的研究” , 用阳离子活化矿料、氯苯胶乳增柔、硫化增劲和非改性等四种沥青材料对其化学组分、各项物理指标以及耐热、耐候性能, 各种混合料的高低温力学指标, 做了系统的室内试验, 证明经过长期使用, 已经严重老化(硬化到相当于建筑石油沥青油-30甲)的沥青, 经过再生以后能够达到修建 1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结课论文大交通量路面面层对结合料的各项技术要求, 于1983年8月在京广公路河间段二级公路上修建了4段各50m 共200m 的试验路, 经过三年的系统观测, 使用效果良好, 通过专家鉴定, 表明再生和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直接用于修筑大交通量路面的面层, 而且可以做成薄层路面2.5㎝。
20230331旧沥青路面再生

旧沥青路面再生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方法包括现场冷再生法、现场热再生法(整形再生法、重铺再生法、复拌再生法)、厂拌热再生法。
一、现场冷再生法现场冷再生法适用于病害严重的一级以下公路沥青路面的翻修、重建,冷再生后的路面一般需要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罩面。
现场冷再生法的关键技术有:胶粘剂的配比性能、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钱刨、破碎技术、添加的胶粘剂与旧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
胶粘剂可选择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
【例题多选】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包括OA添加的胶粘剂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B旧沥青混合料的环保弃置技术C旧沥青混合料的铳刨、破碎技术D胶粘剂配比性能E旧沥青混合料的经济运输技术【参考答案】ACD二、现场热再生法施工简单方便,多用于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龟裂的路段,特别适用于老化不太严重,但平整度较差的路面。
现场热再生法的再生深度通常在2.5〜6cm o现场热再生法基本工艺流程图1、整形再生法加热机对旧沥青路面加热至60〜180C o,由再生主机将路面翻松并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将拌合均匀的再生混合料重新摊铺到路面上,用压路机碾压成型。
整形再生法适合2~3cm表面层的再生,适合维修路面出现的微型裂纹、磨耗层损坏及破损面积较小的路面。
2、重铺再生法用两台加热机分两次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
将旧路面沥青材料软化,再由再生机主机翻松,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搅拌,将拌合均匀的再生混合料摊铺到路面上作为路面下面层,其上再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作为磨耗层,形成全新材料的路面,最后用压路机碾压成型。
重铺再生法适合4~6cm面层的再生,适用于破损较严重路面(大面积坑槽)的维修翻新和旧路升级改造施工。
重铺再生法两种工艺方法:加热T旧料再生(翻松、添加再生剂、搅拌等)一摊铺整形一压入碎石工艺。
加热∙→旧料再生(翻松、添加再生剂、搅拌等)T摊铺整形一罩新面工艺。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全面)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1 公路日常养护现状由于长期受到养护条件和技术制约,我们一直无法对不同病害、不同状况的道路做到对症下药,管养道路病害无法标本兼治.先进国家公路养护的经验告诉我们,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费用多投入一些,会大大节省大修费用,同时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小病害及时修复,能防止水份破坏路基,减少铣刨罩面次数.综合养护成本大幅度降低.正如人的健康,当我们注重小病治疗及经常定期检查,便能省却动手术的庞大费用.2 新技术的诞生经长期论证,2008年热再生科研成果通过了交通部专家组和专利局严格评审,成为我国又一领先国际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路病具体情况,提供整形再生、复拌再生、补强再生等多种解决方案.复拌热再生设备总投资3千万元,道路维修施工成本每平米约80元,不改变原路设计标高.除环保之外,该施工的优势在于:速度快,热再生工艺能有很好的热粘接作用,消除弱接缝和弱接面,设备工作过程中不需封闭交通.2.1 热再生技术的灵魂――石料再用,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由95%石料和5%沥青组成;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循环再用的关键首先是石料再用,然后是沥青再生;骨料再用的前提是不打碎骨料,采用沥青路面耙松技术是实现不打碎骨料的必要条件.不打碎骨料的热再生技术,真正实现了石料再用和沥青再生;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及耙松技术是实现石料再用的必要条件.2.2 热再生技术的环保理念我国每年约有8千公里道路需要大修,对石料的需求超过了5千万吨.开山采石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近年来各地石料资源非常紧缺.该技术是大大降低对环境破坏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对原路石料100%原价值的再生利用,减少对石料巨大需求.3 热再生技术施工流程(1)加热:首先对路面进行充分加热,加热深度为4~6厘米,采用国家专利技术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的加热设备能使路面充分软化,且保证不烧焦路面.(2)耙松:优异的加热效果使路面得以充分软化,自带的多组多排疏松耙装置将路面充分耙松.(3)喷洒再生剂:耙松后,新料添加前,均匀地喷洒再生剂,使再生剂与旧路充分混合,避免新料与再生剂接触造成新料性能改变,再生剂种类、数量均根据前期实验室实验数据确定,保证充分恢复老化沥青性能,喷洒再生剂过程中,按照设定参数及实时的施工速度喷洒准确比例的再生剂.(4)旧料回收:螺旋收集器将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收集成梯形带状料堆,实现再生剂与原路面材料的均匀拌合,将原路面材料收集成料带,保持旧料热量不易散失.(5)添加新料:根据原路面级配及施工后目标级配,经过精确试验分析设计出所添加新料级配,通过电脑精确控制添加量.(6)提升复拌:刮板提升机将新旧料收集并提升至双轴拌合器中,充分拌合均匀,形成新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料在提升过程中,进行加热保温,保证混合料温度,双轴拌合器底部加热器保证沥青混合料在任何季节都能达到适合的施工温度.(7)底层加热:实现再生层与底层间的热黏结,避免施工后路面弱界面、弱接缝的产生.(8)摊铺压实:最后摊铺熨平压实等.4 复拌热再生技术优势4.1 实现材料的100%就地再生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热再生技术实现了旧路面材料的100%就地再生利用,节省大量的沥青、石料等原材料,不再需要运输废弃料及堆放场地,节省了运输费用,避免了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符合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2 施工快捷高效,对交通干扰小热再生技术工序简单,流程紧凑,施工效率高于铣刨再重铺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只需封闭单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路面维修施工给交通带来的干扰和影响.4.3 实现界面层间的热粘结,提高路面维修质量热再生技术,由于再生层与原路面下承层材料的结合是热粘结,两者挤嵌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层间不良结合的问题.旧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后直接摊铺新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或者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冷铣刨后再加铺新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其层间结合为冷结合,势必存在弱界面,界面的剪切强度远不如就地热再生的热粘结方式.热再生技术施工时,纵向接缝均为热粘结,与传统铣刨摊铺施工工艺的冷接缝完全不同,彻底避免了接缝处雨水下渗而与层间界面脱离产生病害.5 补强热再生技术(1)设备:补强热再生设备组合(2)范围:破损严重或承载能力不足的路面;沥青面层过薄的路面.(3)过程:采用整形或复拌工艺对路面进行加热、耙松等等工序;在再生后、压实前的热路面上再铺设一层新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热再生结构层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一次性碾压成型,利用热粘结技术使施工后的再生层与新添加的混合料成为连续、整体受力体系.(4)特点:路面承载力显著提高;加铺层厚度比常规罩面的加铺层更薄.6 复拌热再生技术(1)设备:大型复拌热再生设备组合(2)范围:沥青老化及路面损坏严重;原路面材料级配设计不合理,需要优化的路面;微表处路面路病.(3)过程:采用预加热机将路面加热、软化原路面材料;采用平行疏松耙翻松原路面材料;在已耙松的路面材料上均匀喷洒再生剂,将原路面已经耙松、喷洒再生剂的材料收集成梯形截面的料带,均匀加入适量的新沥青混合料;经提升、充分拌和后,摊铺;碾压成型路面.(4)特点:不改变原路面的设计标高;调整原路面级配;施工后的路面面层材料的路用性能显著提高.施工案例一:2013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道施工长期以来,受资金、技术等条件制约,兰州道路总是停留在修修补补中.此次城市道路整治,采用了复拌热再生工艺,在短短4天内完成近2万平米的路面整治出新,其最大亮点在于环保,成本低,同时有效解决传统工艺施工后存在的弱接缝、弱界面及层间抗剪强度不足等缺陷,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兰州也是西北地区首个引进该项施工技术的城市.兰州近郊四区全面展开300条道路提升改造,在道路条件允许的道路改造中,还将应用这种新型道路养护设备,从而全面提升道路档次.根据路面状况和国际马拉松赛事要求,采取不同地段、不同厚度的全路段罩面.其中,南北滨河路采取白加黑技术,暨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白加黑”改造的路面吸收了两种材料的优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了坚实的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则提供了一个摩阻系数较高、噪音小、平整度好的面层,可大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对路基状况好的路面则采用复拌热再生技术进行摊铺.如果采用传统铣刨方式进行施工,不仅要封闭交通,工期更要长达1月之久.此次施工现场既没有废料转运车,也没有灰尘和噪音,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循环再用,不会产生任何废料.施工案例二:苏嘉杭高速热再生治愈超载车、重载车造成的车辙时间:2010年6月地点: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州段路况分析:苏州苏嘉杭高速公路是苏州市南北方向唯一通道,日通车量达4万辆次,巨大的交通压力下,路面出现了车辙病害,最深处有4~5厘米,其他损坏形式少有发生.施工方案:为进一步提升苏嘉杭高速公路整体抗车辙能力,英达公司决定采用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对其进行施工.治理结果:施工后路面平整度标准差小0.8毫米,远远超过国家规范要求中的优秀标准;施工后路面级配更优异,抗车辙能力得到提高.[责任编辑:刘展]。
论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论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1 概述道路养护工程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高投入、高污染、行车影响大的养护方法,而转变为绿色交通与资源循环型道路养护方式,产生了多种道路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再生利用以其优势迅猛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再生方法,包括两大类别:(1)现场再生方法;(2)厂拌再生方法。
现场再生方法又分为现场冷再生和现场热再生;厂拌再生方法又包括厂拌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
不同的再生方式对道路养护的适应性不同,使用前应做好道路调查,正确选择。
2 现场再生方法2.1 现场热再生技术现场热再生技术是利用加热设备将旧路面面层加热至要求的深度后破碎旧路面,根据沥青老化的程度添加一定量的还原或再生剂拌匀后,再铺筑平整,进行碾压等施工的方法。
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又分为三种:加热翻松再生法、重铺再生法和复拌再生法。
现场热再生具有的优点是:(1)现场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直接利用,省去运输环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2)可以分车道进行施工,不影响道路正常运营;(3)节约资源,环保效果好;(4)利于旧路沥青混合料层同再生混合料的层间连接、恢复道路柔韧性、防止沥青上浮产生病害和避免接缝漏水等。
现场热再生技术过程如图1所示。
加热翻松再生法是加热设备将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加热至110℃―150℃后,利用复拌机翻松路面并加入再生剂或还原剂,使翻松材料在搅拌器中拌和均匀后摊铺到原路面,碾压成型完成修复的方法。
适合于养护中修复路面破损不严重且面积小、下面层无破坏、基层各项力学指标满足要求和无反射裂缝。
修复后可以除去龟裂和路面车辙,提高摩擦系数和恢复平整度,使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重铺再生法是在加热翻松再生法施工基础上,通过复拌机把旧路面加热、翻松并拌和均匀材料后整平作为下面层,上面再利用新的沥青混合料铺设一层作为上面层,最后通过碾压成型形成全新材料的路面。
具体施工过程中有两种工艺:加热整形压入碎石工艺和加热整形加罩面工艺。
对于修复破损较严重的路面和道路的升级改造工程应用较适合,使路面具有新铺路面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