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网络构建

合集下载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CONTENTS
01 知识网络构建 02 核心知识归纳
03 中考考点聚焦 04 核心素养突破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坚持改革开放
个人 社会 国家 创新改变生活
走向共 同富裕
踏上强 国之路
富强与 创新
创新驱 动发展
增进人 类福祉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
目的
经济发展新挑战 共享发展成果
(1)该观点错误。 (2)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 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3)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 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创新就在 我们身边。
人类文明发展角度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际竞争角度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__新__已__经__成__为__世__界__主__要__国__家__发__展__战__略__的__重__心__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激发创 新活力
科教兴国 中国特色自 制度平台 人才强国 主创新道路 文化氛围
核心知识归纳
核心知识归纳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坚持改革开放
目标 中
_强_国__富__民___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 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新__民__主__主__义__革__命__,建立中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
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
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_打__造__共__建__共__治__共__享__的__社__会__治__理__格__局___,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及答案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及答案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Na 和H 2O 的反应2Na +2H 2O===2Na ++2OH -+H 2↑;②Na 在空气中燃烧2Na +O 2=====点燃Na 2O 2;③Na 2O 2和H 2O 的反应2Na 2O 2+2H 2O===4Na ++4OH -+O 2↑;④Na 2O 2和CO 2的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⑤向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OH -+CO 2===HCO -3;⑥将Na 2CO 3溶液与石灰乳混合CO 2-3+Ca(OH)2===CaCO 3↓+2OH -; ⑦向Na 2CO 3稀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CO 2-3+CO 2+H 2O===2HCO -3; ⑧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2Na ++CO 2-3+CO 2+H 2O===2NaHCO 3↓; ⑨将NaHCO 3溶液和NaOH 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HCO -3+OH -===CO 2-3+H 2O ; ⑩将NaHCO 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等物质的量混合HCO -3+Ca 2++OH -===CaCO 3↓+H 2O ; ⑪将NaHCO 3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 ⑫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和NaOH溶液的反应2Al+2OH-+2H2O===2AlO-2+3H2↑;②Al(OH)3和NaOH溶液的反应Al(OH)3+OH-===AlO-2+2H2O;③Al(OH)3和盐酸的反应Al(OH)3+3H+===Al3++3H2O;④Al2O3和NaOH的反应Al2O3+2OH-===2AlO-2+H2O;⑤Al2O3和盐酸的反应Al2O3+6H+===2Al3++3H2O;⑥NaAlO2和过量盐酸的反应AlO-2+4H+===Al3++2H2O;⑦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AlO-2+CO2+2H2O===Al(OH)3↓+HCO-3;⑧将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AlO-2+HCO-3+H2O===Al(OH)3↓+CO2-3;⑨将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3AlO-2+Al3++6H2O===4Al(OH)3↓;⑩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⑪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⑫将Al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

数学知识网络构建与关联方案

数学知识网络构建与关联方案

添加标题
未来展望: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发展将 更加广泛和深入,有望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云计算平台上的数学知识网络构建与应用模式
云计算平台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应 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学知识网络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和跨 地域协作,提高知识交流和应用的效率。
知识网络的动态性与演化
知识网络的结 构:节点与边
的交互关系
知识网络的演 化:随着时间 不断变化和发
展的过程
动态性特点: 知识网络中的 节点和边可以 动态地增加或
减少
演化规律:知 识网络演化的 内在机制和外
在表现
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与步骤
04
确定知识领域与范围
确定主题:明确数学知识网络构建的目标和主题 确定领域: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个领域,明确每个领域的范围和重点 确定知识点:在每个领域内确定关键知识点,并明确其层级关系 确定关联关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知识网络图谱
大数据驱动的数学知识网络构建与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引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发展趋势也 在不断变化。
添加标题
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学知识网络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化, 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个领域。
添加标题
挑战与机遇:大数据技术为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当前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跨学科融合实践,如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工程等。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数学知识网络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如数据 科学、人工智能等。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落实与拓展---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落实与拓展---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2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落实与拓展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了解氮族元素磷、砷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

3.了解氧族元素硒、碲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考点一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再落实1.氯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Cl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 Cl 2+2OH -===Cl -+ClO -+H 2O ; ②Cl 2和石灰乳的反应Cl 2+Ca(OH)2===Ca 2++Cl -+ClO -+H 2O ; ③把Cl 2通入Na 2SO 3溶液中Cl 2+SO 2-3+H 2O===SO 2-4+2H ++2Cl -;④将Cl 2和SO 2混合通入H 2O 中 SO 2+Cl 2+2H 2O===4H ++2Cl -+SO 2-4; ⑤将Cl 2通入氢硫酸溶液中 Cl 2+H 2S===S ↓+2H ++2Cl -; ⑥将浓盐酸和MnO 2混合加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 ⑦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 ⑧将浓盐酸与漂白液混合 Cl -+ClO -+2H +===Cl 2↑+H 2O ; ⑨向KMnO 4固体滴加浓盐酸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 ;○10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 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 。

2.硫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 溶于热的烧碱溶液生成两种钠盐 3S +6OH -=====△2S 2-+SO 2-3+3H 2O ; ②把H 2S 气体通入CuSO 4溶液中 H 2S +Cu 2+===CuS ↓+2H +; ③Na 2S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 2S 2-+O 2+2H 2O===2S ↓+4OH -; ④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2Cu +S=====点燃Cu 2S ; ⑤将SO 2气体通入氢硫酸中 SO 2+2H 2S===3S ↓+2H 2O ; ⑥把H 2S 气体通入FeCl 3溶液中 H 2S +2Fe 3+===S ↓+2Fe 2++2H +; ⑦SO 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SO 2+Ca 2++2OH -===CaSO 3↓+H 2O ; ⑧用足量氨水吸收SO 2尾气2NH 3·H 2O +SO 2===2NH +4+SO 2-3+H 2O ;⑨Cu 和浓硫酸的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10C 和浓硫酸的反应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⑪把浓H 2SO 4滴到Na 2SO 3固体上H 2SO 4(浓)+Na 2SO 3===Na 2SO 4+H 2O +SO 2↑。

例谈以知识树为载体的知识网络的构建

例谈以知识树为载体的知识网络的构建

例谈以知识树为载体的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网络的构建对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知识网络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复习阶段。

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介绍了如何以知识树为载体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

标签:知识树知识网络构建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指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是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是能力考查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

高考怎么考查能力?有哪些重要概念?怎么才能理解?怎么構建知识网?如何引导学生以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去促进知识的整合?这些都是复习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本文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让学生知过程、抓关键、探本质、比异同、建联系,构建知识树,搭建知识网络结构,在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性和有效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围绕核心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构建知识树,促进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整合和再认识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在理解重要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网,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考纲所列的知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生物学核心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对应考纲所列的知识内容“细胞的结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对应考纲所列的知识内容“遗传的分子基础、基本规律”;“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对应考纲所列的知识内容“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等。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本课程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以及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因而,抓住了生物学核心概念就等于抓住了中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脉,掌握了核心概念就等于掌握了中学生物学知识的精髓。

在高三复习中,根据考试范围与要求中所列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在主干知识中找出一个个核心概念,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构建一棵棵知识树,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体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将主干知识结构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使零碎的知识点形成较为严密的结构体系,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思维导图(知识结构)

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思维导图(知识结构)

(5)家庭传统功能呈弱化趋势,空巢老人和独生子女家庭比例都有
所升高。 2.关注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1)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困难、
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 (2)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 口福利水平下降等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隐 藏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2)C B (3)观点一:可以修改。因为从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将面 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在考虑放宽政策,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社 会养老负担过重、社会需求不旺等问题。 观点二:不可以修改。虽然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但我 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较多,一旦放宽政策,将加剧人地 矛盾,会削弱现在取得的成果。 (任选一种) (4)“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负担加重。 劳动力短缺、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社会上应用于养老的费用 增加等。


隐 藏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隐 藏


隐 藏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解析] 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 进行分析计算。第(2)题,结合我国在这两个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作答。
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要言之有理。第(4)题,老龄化带来的问
题主要表现在养老上。 [答案] (1)增加 4.38(如下图)


隐 藏
知识 网络 构建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1章 分子动理论本章知识网络构建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1章 分子动理论本章知识网络构建

内容
分子间存在着 相互作用力
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斥 力 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_0_ 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引 力
V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d=_S__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特点:“ 中间多、 两头少”
率分布图像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_大__
产生:大量气体分子不断撞击器
气体压强的 壁而产生的
微观解释
分子的_平__均__速__率_ 决定因素 微观上 分子的_数__密__度__
宏观上 温__度__
体__积__
分子动能:物体的 温度 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 的标志
分子势能:由分子间 相对位置 决定
物体的内能
所有 分子的热运动 动能和分子_势__能__
的总和 物体内能
决定因素: 物质的量、 温度 、_体__积__
及物态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
球体模型 物体是由大量 分子模型 立方体模型
分子组成的 分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6.02×1023 mol-1
动理 分子在做永不停 实验依据: 扩散 现象、 布朗 运动
论的 息的无规则运动 运动特点: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无__规__则__
基本 (分子热运动)
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_剧__烈__

初中物理知识网络构建的几种形式

初中物理知识网络构建的几种形式

文本解读新课程NEW CURRICULUMAP ·AC又AP =x +2,y -4,AB =10,5,AC =6,-3),即:y =4,显然A 也在线上,∴∠BA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y =4.(2)和上面的解法一样,先求出∠AC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在∠ACB 的平分线上任取异于C 的一点Q (x ,y ),则cos ∠QCA =cos ∠QCB ,即CQ ·CA CQ ·CB CQ ·CA CQ ·CB (x -4,y -1)·(-6,3)(-6)2+32√=(x -4,y -1)·(4,8)42+82√化简得:3x+y -13=0,显然C 也满足,故∠AC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x+y -13=0;内切圆的圆心就是∠BAC 和∠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联立y =43x+y -13=0{,得△ABC 内切圆圆心为(3,4),半径为圆心到直线AB ∶x -2y +10=0的距离,∴r =3-8+105√=5√,故△ABC 的内切圆方程为(x -3)2+(y-4)2=5.对策:有向线段本身就是直线上的一段,其向量的坐标可用其起点、终点的坐标表示,因此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特别是直线部分保持着天然的联系.本文从平面向量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常见错误和难点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及对策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总结剖析难点,指导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1]张景中.绕来绕去的向量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编辑韩晓初中物理知识网络构建的几种形式纪浩(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在物理教学中,每学完一章或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或复习,构建系统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