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引 言

孔子云:礼失求诸野。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两千年的岁月苍桑,传统针灸有许多精华的东西湮没佚散了,但是在民间,中国针灸之真传命脉却延绵不绝,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月印万川,风流千古。面对董氏先祖的大智慧,我的心灵一次次被强烈震撼……

历史渊源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祖籍山东省平度县。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悬壶青岛数载,怀救世之心,挟济人之术,未几,医名鹊起。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1953年,蛰居台北。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算。其医术日见精进,造诣更为深厚。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1971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朝野,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之常规,开门授徒,一时虔诚求师者日众,可谓桃李满天下,董公择其德才俱佳者七十又三人,收为入门弟子,悉心传授。1972年,从师学艺者某公(某大学教授),盗用董氏奇穴之部分,出版《江湖奇穴秘集》,董公深恶而痛绝之。为免众人受愚,以正视听,遂取其祖学之精华,于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董公厥功伟矣!

董公入门弟子七十三人,得其衣钵者乃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杨氏祖籍山东省高密县,家学渊源,自幼学习医药、伤科、针灸,后师从董公潜心研究董氏独门奇穴针法。因杨父与董公素有世交,且杨氏天资聪颖,用功精专,为人厚道,深得董公期许,遂将家传绝学倾囊相授。杨氏克绍箕裘,尽得其传。28岁即出版第一部由张大千先生亲笔题名的著作:《针灸经纬》,以后陆续推出《针灸经穴学》、《针灸五输穴应用》,尤可称道者,杨著《董氏奇穴针灸学》,乃董公原著之后第一部深入阐释董氏奇穴针灸心法的巨著,畅销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及美国等地区国家,引起轰动。

杨氏临证数十载,潜心于董门绝学的研究之中,苦心孤诣,兀兀穷年,将董氏奇穴针灸发扬光大,形成蔚为大观之董杨大成针灸体系。公元1997岁末,常波从青岛千里迢迢慕名前往台湾,拜谒董氏嫡传弟子、美国针灸学会学术组长、台湾中医针灸泰斗--杨维杰先生为

师,学习董氏奇穴针灸心法。承蒙恩师不弃,拜在杨师门下,并登堂入室,成为董氏奇穴大陆再传入室弟子。徜徉董杨大成针灸之殿堂,神游心印,搜奇揽胜,真可谓玄机妙趣,异彩纷呈。

学术特色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择其要者举述如下:

一、穴法特色

董氏奇穴号称七百四十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1、 骨缘分布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如妇科、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故疗效显著。

2、 穴位组合

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他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 3、 命名朴素

董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如正筋、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

4、 正经奇穴 董公历来提倡董氏奇穴乃"正经奇穴",正因为对十四经穴有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经》,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尤值一提的是,董氏奇穴之最精华处,乃董氏七十二绝针(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之穴位)、董氏三十二解针(解毒、解晕、解痛有奇效)。杨师常说:"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二、针法特色

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指挥针法内容有四: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其术简单,其理深奥,看似至简至易,实乃形神合一之上乘针法,能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人体内在潜能

,集中定向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症、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不论病有多重,只要有病,就必有其治法。董公常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知象则理在其中),正所谓 "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董公遇到疑难杂症,必凝神入定片刻,待心境澄明而迅即查明其显示穴位下针,往往针到病除,立见奇效。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古法针灸,最重刺络放血。董公秉承数十代之祖传绝技,又广泛涉猎各家活血化瘀之文献,厚积薄发,独出机杼,将董氏刺血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时人盛誉"董氏刺血针法独步世界专治大病"。杨师当年随侍董公身侧,尽得董氏刺血真传,又遍访中国刺血名医,使刺血针法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进一步发挥。

董氏奇穴针灸有独具特色的"络病理论",认为"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难病必瘀"。凡病经数次针治,未见病情改善,这时董公认为必有瘀血阻滞气机,当在相关区域寻找瘀络,刺络放血,使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董氏刺血针法之作用: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热活血、排毒利湿。杨师有云:"祛一分瘀血,存一分生机"。

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

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

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

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

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如肝虚、心弱、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肾病引起之腰痛等等),并非仅指所患何病,用于定位诊断,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即脏腑辨证),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特效穴有数个,若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效;若掌诊肾区形色反应异常,则当取中白、下白(属肾之神经)二穴。依法取穴,疗效稳定。

四、心法特色

师公所著董氏奇穴之祖本,仅仅讲述了数百奇穴的分布及主治,诸多内容尚未公开。杨师根据董公所传,结合自己多年

的临证参悟,构筑了董氏奇穴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限于篇幅,仅取其理论精华之一二,为学者由此切入,触类旁通,便可准确把握董氏心法之脉络,诚如古云:天地玄机,藏之叶动风摇间耳。

1、全息通应

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董氏奇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全息通应的全景图,其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例如位于口唇边的水金、水通二穴,正当面部全息倒像之肺及气管所在处,其全息正像则为下焦之肾脏所在,故以"金"、"水"命名,补气益肾作用极强,治疗久病肾不纳气之哮喘尤有特效。

2、同气相求

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四花副穴及其下2.5寸之倒马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又如某股骨头坏死患者,行置换术后,自觉大腿外侧体表有异常冷感2年,局部针刺2个月未愈,因其病位在皮部,证属血瘀,故在其同侧小腿心肺区,取其皮部之瘀络刺血,一次而愈。

3、脏腑别通

该理论《内经》未见,首见于《医学入门》,但其源流则不甚了了。杨师发前人所未发,认为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并在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之后,又补充了心包与胃通。 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

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气通血活,何患疾之不除?可以这样说,董氏独门刺血针法,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另外,董氏针灸心法中,对藏象理论、脾胃学说均有独到的发挥,他如一经治多经、一穴多穴用、互引互治、夹穴多治等,也为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五、治疗特色

董氏奇穴针灸

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屡验不爽,不一而足。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董氏先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掌握。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 可以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结 语

回首1998年2月14日在台北市拜师宴上,恩师杨维杰先生语重心长的教诲,忆及1999年8月随恩师去西藏义诊时的彻夜长谈,常波每每感念不已。

董氏奇穴,中国大陆土生土长的民间绝技,流传海外几近半个世纪了,董师公业已仙逝二十七周年了,恩师杨维杰先生也远去美国。在今天,我受恩师的嘱托,面向全国公开传授董氏奇穴针灸,是为了实现董公生前的遗愿--让董氏奇穴重回故乡,再现光芒。常波不敏,注定以毕生精力投身于此。1、内关治膝痛
这是先生的独创,在此之前没有人如此用内关穴。在董氏奇穴里面,有许多奇穴既能治疗心脏病又能治疗膝通,如心膝穴、心门穴、三金穴,先生受此启发,内关既然能治疗心脏病,当然可以治疗膝关节病了,验之临床,确有奇效。如果用传统的针灸原理来理解一下,亦颇有可通处:若膝关节病外侧副韧带损伤,痛点在外侧足少阳胆经上,内关可略深刺,透外关穴,手足少阳经气相通应;若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伤,痛点在髌骨深处,属阳明胃经,根据脏腑别通原理,心包和胃相别通;若痛点在膝关节内侧脾经上,可在患侧取公孙穴做牵引针,内关和公孙是八脉交会穴;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痛点在足厥阴肝经上,与手厥阴心包经为同名经,经气相通。
特别强调一点,有很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存在“静息痛”现象——夜间休息时疼

痛严重,白天稍活动症状缓解,颇符合中医瘀血辨证。而西医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关节腔内静脉郁血回流受阻,导致骨内压异常升高,出现“静息痛”。此时根据痛点所在经脉,在小腿的相关区域找病变瘀络刺血,效果立竿见影。

2、小节治疗踝关节痛
这是先生根据董氏奇穴的对应原理发明的奇穴,治疗踝关节痛确有特效,屡验不爽。受先生的启发,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又有新的体会。譬如:由于肺和膀胱相别通,小节与腕顺一、二配伍,左右交替,可以治疗所有身体后面的疼痛;经云:“肺主治节”,此处之“治节”,学界多解释为“治理调节”,而我的理解不同,我认为“节”有“节气”“节律”的含义,因为肺是人跟自然界联系最密切的脏器,天人合一,息息相关,大多数随着季节、节气及时间推移的变化而呈现出定时发作规律的疾病,往往与肺功能失调有关,这时调肺,效果奇佳!我喜欢用小节穴治疗这类病,若能配伍火主穴更妙!先生命名“小节”是否别有深义?期待先生印可。小节穴与火主穴相配,妙处甚多,二者一属肺经,一属肝经;一主气,一主血;一为十二经流注之始,一为流注之终,治疗后半夜定时醒来的失眠症,几乎无一失手,发病十余年来的患者,在数次内治愈的不在少数;治疗月经失调或随着月经周期定时发病的各种疾患,均有效;对各种在节气交替时反复发作的疾病有特效,这里包括了许多缠绵不愈的慢性皮肤病。

3、关于针法
“动气针法”为董公常用针法,但名称是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动气者,动引其气也,较之坊间所谓“运动针法”者流,其境界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牵引针法”,实际上是先生独创发明的针法,颇与高等临床神经生理学的“引徕效应”相吻合,其聪慧灵透之悟性,令人惊叹!常波受此针法的启发,仅用两针相伍,一上一下,一主一应,用来治疗多种慢性顽固性内科疑难病,如冠心病、胆囊炎、消化系溃疡、盆腔炎、前列腺炎、阳痿等等,多见特效,许多患者经西医手段检查都已恢复正常。
董氏奇穴在大腿取穴调理脏腑相当于“源头蓄水”,以动气针法通经调气相当于“开渠引流”,以牵引针法制导精确的靶效应相当于“定向灌注”,刺血针法相当于“清淤泄浊”,整个治疗过程一气呵成,环环相扣,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患者内在潜能,最定向最集中地攻击病灶。

4、特别提醒
先生曾经反复强调的几个问题,直指捷径,切近核心:
(1)董氏奇穴乃“正经奇穴”。
(2)要想精通董氏奇穴,必须熟读《灵枢经》。
(3)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

穴二、三十个足矣。

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学者当究心于此,细细玩味。


三 关于《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书中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无法一一历数。
这是以讲话稿形式写成的一部董氏奇穴治疗学大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思路,又有处方,还有具体病案分析,间或公开先生平素珍爱的临床验方。理路清晰,脉络分明,一书在手,宛若名医亲临现场,条分缕析,层层点破,让人大开眼界!
最精彩的几篇文章需细读,反复读。《谈开合枢与脏腑别通》一文,先生由易理切入,道破了董氏奇穴甚或十二正经的某些机密,一些内容尚是首次披露:先天八卦与脏腑经络之定位;先天八卦与六经定性;开合枢与经络定向(兼谈脏腑别通);后天八卦与经络循环(定序)。《谈太极全息与对应》也是一篇妙文,立意之高,非一般对应取穴法可比拟。
承蒙先生厚爱,常波发表在2003年第5期《中国针灸》的一篇拙文《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也被收录书中,全是先生传授,并无个人新意独创,看看也罢。

我在先生的指导下,曾经治愈一例失明患者,不妨说与大家听听,分享一下心得——
MIKLE,男,36岁,美国职员,因高血压致眼底出血,双侧视神经萎缩6年,双眼失明。左眼轻微光感,右眼光感消失。曾于四年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某著名针灸教授处治疗三四个月,未见明显效果,2005年8月20日初诊,根据先生教诲,取双侧上三黄以调肝,微运手法,一股热流循肝经直达眼底,共治疗五次,右眼光感出现,左眼光感增强,一个月后病人来电话告知,已能看到门牌号,且能分辨白色与米黄色。2006年6月26日复诊,再治五次,疗效又有提高。随访至今,效果稳定。此案堪称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