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提取物

艾叶提取物
艾叶提取物

散寒止痛==艾叶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X i’a n K i n G r e e n B i o-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L t d

品质天然植物产物专业运营商

A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O p e r a t o r o f T o p Q u a l i t y P l a n t E x t r a c t s

[产品名称-KinGreen]: 艾叶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Argy Wormwood Leaf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原料别名-KinGreen]:蕲艾,蕲艾叶,祁艾,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黄草,家艾,甜艾,艾蓬,狼尾蒿,香艾,野蓬头,阿及艾,草蓬,肚里屏风、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西安金绿]。

[产品来源-KinGreen]: 艾叶提取物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的干燥叶。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西安金

绿]。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原料分布-KinGreen]: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安金绿]。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柠檬烯(limonene)、桉油精(cineol)、龙脑(borneol)、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等。[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抗菌作用:1.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艾叶油4×10(-3)浓度(试管法),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

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与苍术或与菖蒲及雄黄或与苍术、雄黄、白芷等混合烟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产碱杆菌以及结核杆菌(人型H37RV)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艾条烟熏尚能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豚鼠结核经艾灸治疗后,疾病进展较慢,病变较轻,尤以病程后期更明显;此外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但所增强的程度不如动物获得免疫性时那样显着;豚鼠网状内皮系细胞的吞噬机能与内脏的结核病变是一致的,当肝、脾受到疾病的损害时,吞噬机能即下降。1.2.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3.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抗真菌作用: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与黄连、黄芩等煎液相比较),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始呈抑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

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止发育。曹红烈等亦证明艾叶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孙迅又测定艾叶烟熏法对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狗小芽胞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申克氏胞于丝菌、斐氏酿母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

3.平喘作用:3.1.艾叶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也能对抗乙酰胆硷、氯化钡和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叶油0.5ml/kg灌胃对乙酰胆碱-组胺混合液喷雾法致喘豚鼠有抑制作用,艾叶油2×10(-4)ml/kg 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收缩。艾叶油加吐温-80制成的混悬液能抑制肺组织释放慢反应物质(SRS-A);具有直接拮抗慢反应物质的作用,并能抑制肺组织和气管平滑肌释放慢反应物质;豚鼠以艾叶油一次灌胃后,肺组织内慢反应物质含量降低不明显。1981年有人从艾叶平喘作用较强的中沸点油中分离得到二个平喘作用较强的单体,即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苇醇;动物实验表明其平喘作用比艾叶油强。艾叶油中分离得的萜品烯醇-4240-300mg/kg灌胃或喷雾给药,α-萜品烯醇

80-120mg/kg灌胃,均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另两成分反式香苇醇(TCMLIBanscarveol)与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也显示有平喘作用。1%α-萜品烯醇吸入,对组胺引发的豚鼠气喘有抑制作用,并可对抗卵白蛋白致敏、攻击引起的豚鼠肺机械功能的改变。

3.2.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4.利胆作用:取艾叶油胶囊,用2%叶温配成混悬液(每1ml 含艾叶油75μl)。大鼠0.8ml/100g和0.3ml/100g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分别为艾叶油一组和二组。阳性对照组用去氢胆酸(DHC),每片0.25g,配成20%混悬液,0.3ml/100g,十二脂肠给药。四氯化碳中毒组:用四氯化碳1ml/kg灌胃1次,中毒24小时作利胆实验,用艾叶油0.3ml/100g十二指肠给药。对照组用2%吐温0.3ml /100g十二指肠给药。小白鼠分3组,艾叶油组,0.2ml/10g十二指肠给药。去氢胆酸组,5%去氢胆酸0.2ml /10g十二指肠给药。生理盐水组,0.2ml/10g十二指肠给药。实验结果:艾叶油混悬液0.8ml/100g使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增加91.5%,与给药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0.3ml /100g组使正常大鼠胆汁流最增加89%,与药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去氢胆酸组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83.2%;四氯化碳中毒组大鼠胆汁流量也有明显增加,与正常大鼠比,利胆作用减弱,维持时间短;2%吐温对胆汁流量无明显影响。

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5.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中β-谷甾醇和5,7-二羟-6,3',4',-三甲氧基黄酮,它们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显着作用。温瑞兴等研究了艾叶的炮制方法。不同产地的艾叶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的不同炮制品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各异。炮制方法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不同方法的炮制产品其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别。炒炭与醋炒焦的效果较差;炒焦、醋炒炭与生艾叶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3个剂量水平上都能极其明显地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安国艾叶几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以醇提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其它两种溶剂(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也有抑制作用,但不及醇提物效果好。3种不同产地的艾叶醇提水溶部位对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p<0.001)。这两个剂量的效果优于其它两种艾叶。在136mg/ml剂量时,3种艾叶的差异不明显。从艾叶中提取出的两种成分,β-谷甾醇与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均对血小板聚集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然而,这两种有效成分相比,β-谷甾醇的作用在0.7、1.35mg/ml剂量时均极其明显地优于后者(p<0.001)。

6.止血作用: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 艾叶叫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性味:艾叶味辛、苦,性温, 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主治: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的作用: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6、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7、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9、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1、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整理)艾叶功效及使用方法

艾草的功效: 本品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半斤成熟的艾草(没有成熟的艾草不能使用,因为它的药力不够)放置在盆子里,在房子里点燃,把窗户关起来,这样才能起到熏的作用。在熏的时候,一定要烟熏,不能是明火,因为实验证明,烟熏杀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严重的会导致抽搐,一般应该离开房子半个小时就不会中毒。艾叶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艾草的使用方法: 内服3-10g。 可内服,可烟熏,可外洗。 止血宜炒炭用;理气血宜生用。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草的药用价值.民间曾留传"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颜语。 艾草的作用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原植物生于荒地林缘。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 ●艾叶的“本草”记载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煎叶,主吐血。炒艾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鬼邪毒气,最去恶气。

【CN109908056A】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8253.3 (22)申请日 2019.03.29 (71)申请人 天津美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津围公 路东侧 (72)发明人 刘顺勇 杨立强  (51)Int.Cl. A61K 8/9789(2017.01) A61K 8/9794(2017.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9/02(2006.01) A61Q 1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 物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杜仲 提取物、丹参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川芎提取 物、三七提取物、药用大黄提取物、藏红花提取 物、当归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龙舌兰提取物、 甘草提取物、龙胆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蛇床提取 物、青蒿提取物、姜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按计量 配比取上述原料根据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 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 可得到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 肤组合物。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清热解毒、祛湿驱 寒、止痒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抗辐 射。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CN 109908056 A 2019.06.21 C N 109908056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08056 A 1.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1-5份、杜仲提取物1-5份、丹参提取物1-5份、枸杞果提取物1-5份、川芎提取物1-5份、三七提取物1-5份、药用大黄提取物1-5份、藏红花提取物1-5份、当归提取物1-2份、透骨草提取物1-2份、龙舌兰提取物1-2份、甘草提取物1-2份、龙胆提取物1-2份、苦参提取物1-2份、蛇床提取物1-2份、青蒿提取物1-2份、姜提取物1-2份、薄荷提取物1-2份。 2.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组方量称取艾叶提取物、杜仲提取物、丹参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川芎提取物、三七提取物、药用大黄提取物、藏红花提取物、当归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龙舌兰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龙胆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蛇床提取物、青蒿提取物、姜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备用;第二步,加酒精8-10倍浸泡,待上述药材泡透了以后,加汽蒸,4小时候开锅、出液,然后药渣继续再灌锅里,放2-6倍的酒精再煮3小时,然后出液,将2批液体混合,浓缩到1∶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5份、杜仲提取物3份、丹参提取物3份、枸杞果提取物3份、川芎提取物2份、三七提取物2份、药用大黄提取物2份、藏红花提取物2份、当归提取物1份、透骨草提取物1份、龙舌兰提取物1份、甘草提取物1份、龙胆提取物1份、苦参提取物1份、蛇床提取物1份、青蒿提取物1份、姜提取物1份、薄荷提取物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5份、杜仲提取物5份、丹参提取物5份、枸杞果提取物5份、川芎提取物5份、三七提取物5份、药用大黄提取物5份、藏红花提取物5份、当归提取物2份、透骨草提取物2份、龙舌兰提取物2份、甘草提取物2份、龙胆提取物2份、苦参提取物2份、蛇床提取物2份、青蒿提取物2份、姜提取物2份、薄荷提取物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4份、杜仲提取物4份、丹参提取物4份、枸杞果提取物4份、川芎提取物4份、三七提取物4份、药用大黄提取物4份、藏红花提取物4份、当归提取物2份、透骨草提取物2份、龙舌兰提取物2份、甘草提取物2份、龙胆提取物2份、苦参提取物2份、蛇床提取物2份、青蒿提取物2份、姜提取物2份、薄荷提取物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3份、杜仲提取物3份、丹参提取物3份、枸杞果提取物3份、川芎提取物3份、三七提取物3份、药用大黄提取物3份、藏红花提取物3份、当归提取物2份、透骨草提取物2份、龙舌兰提取物2份、甘草提取物2份、龙胆提取物2份、苦参提取物2份、蛇床提取物2份、青蒿提取物2份、姜提取物2份、薄荷提取物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艾叶提取物3份、杜仲提取物3份、丹参提取物3份、枸杞果提取物3份、川芎提取物3份、三七提取物3份、药用大黄提取物3份、藏红花提取物3份、当归提取物1份、透骨草提取物1份、龙舌兰提取物1份、甘草提取物1份、龙胆提取物1份、苦参提取物1份、蛇床提取物1份、青蒿提取物1份、姜提取物1份、薄荷提取物1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敏、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 2

艾草(艾蒿)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蒿枝、萧、艾青、蒿草等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艾是一种灸用最好的原料。现代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植物叶子的脉络惟有艾叶最均匀,早在三千年,聪明的中国人就发现了艾用作灸的原料最为适宜。艾,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性温芳香,五月采集,叶入药用。艾素以洞庭长杆艾为佳,叶厚而绒多,是历代制作金艾绒的上等原料。洞庭地理位置优越,冠以…鱼米之乡?而气候湿润,艾草繁密旺盛,最适宜艾灸!也深得历朝御医的信赖广泛用于宫廷。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而作为宫廷用物的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本草纲目》,《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艾条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艾曾历史上广泛应用于临床,她不仅是中国人一种用来治病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凝聚华夏儿女智慧、传播中华民族友谊的载体。她跨出国门、漂洋过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湖南的艾,艾灸、制艾技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由此也奠定了湖南在用艾,制艾技术上发达的历史地位。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 临床应用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李平前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 Art emisia ar gyi Livl. et vant ) 的干燥叶, 其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1】。临床上用以治疗少腹冷痛, 经寒不调, 宫冷不孕, 吐血, 衄血, 崩漏经多, 妊娠下血、消化道肿瘤、肺癌、甲状腺肿瘤、胰腺癌、外治皮肤瘙痒。该药用植物虽然在民间习用已有几千年历史, 但对艾蒿的药用成份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 则始于近代。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 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本文仅就艾叶提取物在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主体 1化学成分研究 1.1 挥发油艾叶含挥发油(0.45-1.00) % ,从中鉴定出2 - 甲基丁醇、2- 己烯醛、三环萜、α-侧柏烯等60 种成分。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 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α- 侧柏酮、α- 水芹烯和香茅醇等。又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水合樟烯、1 ,4 - 桉叶素、蒿属酮、辣薄荷酮和羽毛柏烯等32 个成分。1.2黄酮类成分 5 ,7 - 二羟基- 6 ,3′,4′- 三甲氧基黄酮、5 - 羟基- 6 ,7 ,3′4′- 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和柚皮素等。

1.3 桉叶烷类成分柳杉二醇,魁蒿内酯,1 - 氧- 4β-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内酯、1氧- 4α-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 内酯 1.4 三萜类成分α - 及β - 香树脂醇、无羁萜、α- 及β- 香树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粘霉烯酮、羊齿烯酮、24 -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西米杜鹃醇和3β- 甲氧基- 9β,19 - 环羊毛甾- 23 ( E) 烯—25 ,26 -二醇。 1.5其它成分β- 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亚甲基丁二酸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菌、抗病毒 艾蒿在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患处有明显抗菌作用, 使空气中菌落数减少, 完全抑制化脓菌的生长。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疮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3】,刘巍等【4】将艾叶用水提取,用其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艾叶水煎液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2.2 抗肿瘤 刘延庆等【5】采用MTT法观察艾叶的各种提取物对多种人癌细

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2.作用: 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药用特性: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 1.治疗各种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 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 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3.针灸 面瘫: 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学x,然后由下关至颊车学x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之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 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减肥:

艾草制品的定位推广

第一章艾草行业发展市场前景: 第一节艾草的概念 一、艾草的品种 在我国现有的艾蒿品种有180余种,可谓种类繁多,北艾、海艾、蕲艾、祁艾为代表的品系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艾”。另外,从用途上艾蒿又分为药用艾蒿和食用艾蒿两种,药用艾蒿的出绒率更高,更适合制作艾灸等药用产品;而食用艾蒿的叶片更为肥嫩,更适合制作艾米果等食品。 二、艾草的医药价值与功能 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安胎等功效。 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10多种常见细菌的生长,还可对乙肝病毒进行灭活,并且熏蒸后空气参数可以达到正常,对产妇和新生儿毒性小、刺激小,因此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用等;艾草泡脚可温肺,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艾草提取物还对糖尿病和癌症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可抑制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发生,抗血小板的生成同时促进血管的舒张。 1.艾炙: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艾灸可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血脂代谢和糖代谢,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整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脂、降糖的作用。在治疗关节炎中,艾灸疗法能减轻该病的症状,消肿止痛。 2.香料:艾叶中提取的艾叶油,则可作为多种香水、化妆品的原料。利用艾蒿原材料生产的化妆品对人体无副作用,使人皮肤光滑细嫩,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艾蒿香水浓郁,艾蒿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杀虫杀菌功效。 3.生物农药:艾蒿的不同溶剂量所提取的提取液可杀死蚜虫、鳞翅目幼虫、朱砂叶蜻等有害农作物昆虫。随着健康意识的发展,有机蔬菜的上市, 生物农药代替了化学农药,艾蒿等多数植物性农药具有高选择、高效率、低毒、少残留、更安全等特点,艾蒿的未来前景市场十分广阔。

艾叶的功效以及艾叶的药方

艾叶的功效以及艾叶的药方 诗经·王风·采葛》中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艾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艾蒿。中药用的是艾蒿的叶子,也就是艾叶。可见其药用历史之久。在民间每到端午时节便有采艾蒿的习俗,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音同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音同瓤)毒气。”时隔千年后的今天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在《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将艾叶列为“蕲春四宝”之一。李时珍的父亲还曾经写过一部《蕲艾传》,是我国第一部论述艾叶的专著。——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后使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艾性辛、温,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带下病及皮肤瘙痒等。用艾做成的各种艾条、艾柱等行温针灸可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常言道“”,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冬季寒风习习,门窗紧闭,空气对流少,是多种上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时节,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熏蒸艾叶是对居室进行消毒杀菌的好方法。实验证明,用艾叶按1~5g/m2熏蒸30~60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14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熏蒸艾叶尚有一定的抗肺炎支原体作用,并可显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强人体免疫力。,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艾叶气味清香,用其水浸剂或艾叶油外涂皮肤或嗅闻,除可抗菌、抗病毒外,还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学会使用艾条进行艾灸、熏蒸艾叶,可净化空气,防病健身。 苦辛,温。 ①《别录》:味苦,微温,无毒。 ②《唐本草》:。 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 入脾、肝、肾经。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艾叶的功效与使用方法

艾叶的功效与使用方法 艾叶历来就在我国民间广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疗养病,有的用它来食用充饥,更有的用它作为辟邪驱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广泛,直到现在,许多民间老人家也会对艾叶比较钟情,视为好东西,看到了常常要将它采回家,晒干保留,以备后用。而艾叶也宜为生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的丘陵地带,荒山上遍野都是,生长得极为茂盛。相传,现千多年来,每逢端午人们在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同时,还会将采集到的艾叶插在门楣上,用以辟邪驱毒。 历经这么长久的历练,那么艾叶到底能为人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呢?艾叶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传说中艾叶泡脚的好处有好呢?艾叶的食用方法有几种?艾叶煮鸡蛋怎么煮,有哪些功效呢? 一、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作为内服药用来治疗疾病,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或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1、艾叶的药理作用: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艾叶实景图片 2、艾叶的中医功效:艾叶属于偏温的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就说明艾能

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另外,艾叶是有小毒性的,在中医上不宜用来内服。 3、艾叶民间用法:艾叶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民间有驱蚊虫、驱邪的说法,有的地方还在端午用艾叶煮鸡蛋吃。并有民间人土用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 二、艾叶泡脚的好处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注意要不吃寒凉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连泡2-3天后,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寒又不至泻气。 但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可继续食补,并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注意误食寒凉食物,防止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会慢慢地增强。 三、艾叶的食用方法 艾叶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10种艾叶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们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阴虚血热者慎食之。点击查看:艾叶粑粑的做法 1、艾叶饼。做法:将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作用:有美容养颜的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的理想点心,并对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提取物

散寒止痛==艾叶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X i’a n K i n G r e e n B i o-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L t d 品质天然植物产物专业运营商 A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O p e r a t o r o f T o p Q u a l i t y P l a n t E x t r a c t s [产品名称-KinGreen]: 艾叶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Argy Wormwood Leaf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原料别名-KinGreen]:蕲艾,蕲艾叶,祁艾,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黄草,家艾,甜艾,艾蓬,狼尾蒿,香艾,野蓬头,阿及艾,草蓬,肚里屏风、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西安金绿]。 [产品来源-KinGreen]: 艾叶提取物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的干燥叶。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西安金

绿]。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原料分布-KinGreen]: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安金绿]。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柠檬烯(limonene)、桉油精(cineol)、龙脑(borneol)、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等。[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抗菌作用:1.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艾叶油4×10(-3)浓度(试管法),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

艾叶泡脚的功效和作用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艾叶泡脚还可以很好地祛寒湿、降火。 艾叶泡脚的好处: 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喜欢用8-10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还喜欢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有的人看到用艾叶泡脚有这么多的好处,就经常用艾叶泡脚,有的人几乎每天泡,这样又过了。因为用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等。因为前几天累了,又吃了羊肉火锅,有些上火,就用艾叶水泡脚了,只是连泡了两天,上火的症状是没了,但人又气虚了,气一虚,心里就不作主、莫名的忧愁、伤感全来了。这个时候应该吃些补气血的海虾、鳝鱼。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虚不受补,吃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你就等什么时候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就继续食补,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如果仍然必须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不要再有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以后还是一样,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艾叶性味: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艾叶功效: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艾叶作用: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与功效_毒性相关的艾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综述·讲座 与功效、毒性相关的艾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孙蓉1,黄伟2,王会2 (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中图分类号:R961.1;R99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2009)11-0676-04 摘要:目的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艾叶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艾叶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艾叶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对近2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化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挥发油既是艾叶的功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结论艾叶化学成分是其功效与毒性表达的物质基础,与功效、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量毒关系。 关键词:艾叶;化学成分;毒性;功效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Related with Efficacy and Toxicity SUN Rong1,HUANG Wei2,WANG Hui2 1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Jinan250014,China) 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Jinan2503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y combing pertinent literature,and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tat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related with its efficacy and toxicity,to identify its effective and toxical composition,offer the accordance and research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toxic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Methods The related references in recent25ye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were analyzed, collated and summarized.Result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re mainly including water-soluble and lipo-soluble compounds,whose mainly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valitile oil,flavanoid and triterpenoid compounds,and valitile oil is both effective composition and toxical composi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Conclus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re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its efficacy and toxicity expression,and there are certain"dose-effi-cacy"and"dose-toxicity"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toxic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Key words:Folium Artemisiae Argyi;chemical compositions;toxicity;efficacy 课题来源:国家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专项,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9CB522800;有毒中药的毒性与功效、证候关系的基础研究,课题编号:2009CB522802;山东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课题,课题编号:2008GG2NS02021。 作者简介:孙蓉(1964-),女,研究员,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 676

艾叶洗澡的禁忌有哪些

艾叶洗澡的禁忌有哪些 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又叫艾矛、艾蒿。在古代就有艾叶泡水洗澡的习俗,据说艾叶泡水洗澡可以洗净人身上的奸邪之物,有着保平安的作用。也有用艾叶针灸的,艾灸疗法就是用的艾叶,可以驱寒止痒、温经止血,对于处于月经期的妇女可以治疗其痛经、腹部寒冷。艾叶洗澡也具有消毒杀菌、去除体内寒气、舒经活络、凝神静气的功效,并且在夏日用艾叶洗澡身体会散发一种艾叶的清香气味,可以驱除蚊虫、防止叮咬。但是说了这么多艾叶洗澡的优点,大家知道艾叶洗澡有什么禁忌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艾叶洗澡的禁忌。 ★艾叶洗澡禁忌: 1、艾叶泡澡最好是在饭后三十分钟后使用。

2、如果你是阴虚血热的人请勿使用,如果是严重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泡澡的时候,温度不宜过高。而且,儿童和孕妇最好就不要使用艾叶泡澡。 3、艾叶泡澡沐浴需要沐浴器具配合,以木制的沐浴盆、沐浴桶、陶瓷浴缸、冲浪浴缸为佳;淋浴没有办法进行艾叶泡澡。 4、艾叶沐浴对水温要求因人而异,不是水温越高越好,以微烫舒适为佳,一般来说沐浴液的温度夏天为摄氏36℃—37℃,春秋为摄氏37℃—38℃,冬季为摄氏38℃—39℃,女性可以根 据自身的适应性适当下调1—2℃,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 性适当上调1—2℃;有风湿病和痹症的患者可以把沐浴液温度 适当上调1—2℃,微烫舒适为佳,不要过高。 5、每次沐浴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30分钟为宜,但对风湿和痹症患者可以适当延长一些,身体处于出汗状态,感觉板结於堵部位缓解或消除为佳,可以根据自身适应程度适当添加一定的热水,使浴液温度保持在最舒服的温度下,老年人可以

适当延长沐浴,但是不易过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沐浴时间应适当减少,不要超过30分钟 6、沐浴与冲洗:艾叶沐浴时最好不要使用其他洗涤剂,艾叶沐浴香包沐浴液有很好的去污、杀菌和润肤功效,沐浴后的肌肤有很好的滑润感,浴液呈现黑红色,不会染污肌肤,浴后清水冲洗擦干即可。沐浴后注意保温防止受凉。 7、一般保健性的艾叶沐浴,每周二至三次为佳,建议睡前沐浴,因为睡前进行艾叶泡澡能很好的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风湿病和痹症患者,隔日一次为宜,也可以一日一次。艾叶泡澡有治病、防病和保健的功效,艾叶沐浴四季皆可,并非一次艾叶泡澡就能解决一切,需要长时间坚持。 8、过敏人群严禁使用艾叶沐浴香包进行泡澡,如果怀疑自己是艾蒿过敏体质,或者不能确认自己是否是艾叶过敏体质,需要先泡脚作为测试,不能盲目地进行泡澡。

艾草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艾草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起源 (2) 二、项目简介 (8) 三、产品优势 (10) 四、市场前景 (15) 五、原材料资源状况 (17) 六、成本、利润核算 (18) 七、环境保护 (20) 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22) 九、市场风险及防患措施 (24) 十、结论 (25)

一、项目起源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同病痛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积累的经验,并逐步升华形成理论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倍受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加上工业化发展、全球环境恶化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日益明显,为中药产业获得新生创造了极好的机遇,为艾草及其它中药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是今后艾草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艾草、艾灸简介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植株有浓烈清香香气,味微苦辛。主根明显,略粗长,高45厘米~120厘米,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春夏之交,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艾叶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晒干或阴干,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挑选时以叶片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艾草是名贵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艾。”艾以茎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有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

常见中药名中英文对照

常见中药名中英文对照 丹皮酚(paeonol)99%, 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um extract)12:1, 益母草提取物(leonurus sibiricas P.E.)10:1 葛根提取物(pueraria lobat P.E.)40%, 黄芪提取物(Astraglus Extract Polysaccharides)16%Polysaccharides,0.1%,0.3%Astragalosides5 丹参提取物Dan-shen extract 8:1, 苦参提取物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 5:1, 鱼腥草提取物herba houttuyniae extract 10:1, 蛇床子提取物 Common cnidium extract Osthole蛇床子素10%/12:1 丹皮提取物 Moutan bark extract 5:1 覆盆子提取物 Raspberry extract 12:1 杜仲叶提取物 Eucommia bark extract 10:1 杜仲皮提取物 Eucommia leaf extract 7:1 大枣提取物 Jujube P.E. 5:1/10:1 板藍根 Banlangen Isatis Root Radix Isatidis 5:1 穿山龍 Chuanshanrong Ningpo Yam Rhizome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 5:1 前胡 Qianhu Hogfennel Root Radix Peucedani 5:1 太子參 Taizishen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 Radix Pseudostellariae 5:1 夏枯草 Xiakucao Common Selfheal Fruit -spike Spica Prunellae 5:1 四季青 Sijiqing Purpleflower Holly Leaf Folium Ilicis Purpureae 5:1 金樱子jinyingzi Rosehips extract 7:1 桔梗 Jugeng Platycodon Root Radix Platycodi 5∶1 山茱萸 Shanzhuyu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Fructus Corni 5∶1 黄精 Huangjing Solomonseal Rhizome Rhizoma Polygonati 5∶1 海金沙 Haijinsha 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Spora Lygodii 5∶1 垂盆草 Chuipencao Strngy Stonecrop Herb Herba Sedi 5∶1 枸杞提取物Lycium Chinese mill P.E. 8:1 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 24%/6% 虎杖提取物Giant Knotweed Extract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20%/40% 熟地黄提取物Rehmannia(cooked) extract 6:1 枇杷叶提取物 Loquat leaf extract 8:1 粉防己提取物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extract 10:1 五味子提取物 Schisandra Extract 2%Schisandrins 五味子素5%UV 9%UV 锯棕榈提取物 Saw Palmetto Berry extract 4:1 淫羊藿提取物shortorned epimedium P.E. 10% 20% 延胡索提取物Corydalis Yanhusuo P.E. 10:1 金樱子提取物 Rosehips extract 4:1 茜草 Qiancao Indian Madder Root Radix Rubiae 5:1 板兰根提取物 Radix isatidis chrysanthemun flower P.E. 4:1/10:1 灵芝提取物 Reishi mushroom P.E 5:1 金银花提取物 Honey suckle flower P.E. 7: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