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提取物

合集下载

三种方法提取的艾叶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比较

三种方法提取的艾叶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比较

三种方法提取的艾叶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比较
冯丽娟;孙智勇;陈芳;邓永红
【期刊名称】《食品工程》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目的:筛选艾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

方法:采用水煎煮法、有机溶剂常规法、超声法3种方法分别提取艾叶有效成分,通过琼脂打孔扩散实验测定艾叶提取液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

结果:超声法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有机溶剂常规法次之,水煎煮法抑菌效果最差;三种方法得到的提取液对产气杆和痢疾杆菌均无明显抑菌作用。

结论:超声提取法为艾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冯丽娟;孙智勇;陈芳;邓永红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物工程系,珠海51904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物工程系,珠海519041;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56;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物工程系,珠海519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452.1
【相关文献】
1.艾叶/荷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及其对鸡爪保鲜作用的研究 [J], 李军红;朱光亚;程仁功;陈海峰;周存六
2.水绵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J], 罗群;黄春萍
3.哈茨木霉T28发酵液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的抑菌作用及有效成分 [J], 杨立宾;宋瑞清;邓勋;李冲伟
4.南蛇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J], 陶虚谷;刘湘新;夏媛媛;史玉婷;陈韬
5.不同艾叶资源的出绒率及其有效成分比较研究 [J], 陈昌婕;张智慧;苗玉焕;万利淼;王家金;刘大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草百科知识

艾草百科知识

艾草百科知识艾草(Artemisia argyi),又称艾蒿、蕲艾、香艾等,是菊科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医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艾草的起源、分布、用途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一、起源与分布艾草起源于中国,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艾草化石出现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艾草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以湖北、四川、湖南、河南等地的产量较高。

此外,艾草还分布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二、药用价值艾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茎、叶和花上。

艾草的茎、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艾草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认为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三、用途1. 食用:艾草的茎、叶可食用,具有独特的清香味道。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用艾草煮鸡蛋、做艾叶粑粑等食品,以驱邪避瘟、强身健体。

2. 药用:艾草的茎、叶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艾叶可用来煮水洗澡,具有祛寒、祛湿、止痒等功效;艾绒可用来制作艾条、艾炷等,用于艾灸、薰灸等疗法,具有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

3. 观赏:艾草植株低矮,绿期长,具有观赏价值。

可用来点缀花境、花坛等,也可用于草坪边缘的种植。

四、文化意义艾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用艾草来驱邪避瘟、祈求健康。

许多地方还有挂艾叶菖蒲、佩香囊等习俗。

此外,艾草还被认为是辟邪之物,可以驱除疾病和厄运。

在道教中,艾草被认为是神草,具有驱邪避瘟的作用。

五、种植技术艾草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艾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水分要求不严格,但以湿润为主。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地:艾草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避免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功效作用艾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全草入药,有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1.驱蚊艾蒿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有效驱蚊。

每天晚上将艾蒿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可以起到驱蚊作用;将艾蒿、菖蒲加水浸泡,用来拖地;将艾蒿煮水涂抹到身上;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蒿条,都能起到驱除蚊子、飞蛾、虫子的良好功效。

2.平喘镇咳艾蒿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效,可以起到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作用。

3.祛湿散寒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有散寒除湿的功效,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女性虚寒等。

4.温经止血艾蒿入肝脾经、肝藏血、脾统血,则其辛行气血、温通散寒、苦可坚阴,能暖气血而温经脉,具有温经止血之功,故可用治虚寒性等多种出血病证。

5.抗菌艾叶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大多数病毒和细菌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好的防治作用,艾叶烟熏酒时一种简便易行的消毒抗菌方法;此外,艾叶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够产生其他的芳香,可以用来驱蚊虫,净化空气.中医上常把艾叶加工成“艾绒”放在穴道上灼烧来治疗疾病。

6.抗过敏艾蒿可以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治疗湿疮疥癣,祛湿止痒有非常好的效果。

7.增强免疫力艾蒿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除了挥发油之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和其他有机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帮助调节人体营养需求,艾蒿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营养价值艾蒿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核黄素、三甲氧基黄酮、β-谷甾醇等。

研究数据显示,每百克艾蒿中含钾677毫克、磷60毫克、视黄醇86.4微克、镁54毫克、钙137毫克、维生素A27微克、锌0.78毫克、铁7.7毫克、锰0.84毫克,这些都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帮助。

艾叶及其燃烧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艾叶及其燃烧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地、提取方法、采摘时间、炮制以及存储条件也是影响艾叶挥
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的因素[4]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分析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得其中有醚类、醇类、倍
半萜类、酯类、单萜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5] 。 目前有学者
已经从湖北蕲春、山西、湖南等地的艾叶样品中鉴定出 180
个挥发性成分[6] ,表 1 列举了其中的 70 种常见活性成分。
tion product of Artemisia argyi are furans,aromatic,esters,alkanes or hydroxyl compounds,which have the functions of anti⁃fungal and virus,
anti⁃aging and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Artemisia argyi and its combustion product,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 utilization of Artemisia argyi.
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Combustion product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
研项目 (21JP027) 。
作者简介 高鹏(1997—) ,男,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
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药

艾叶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_省略_l_2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_陆树桐

艾叶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_省略_l_2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_陆树桐

·基础研究·艾叶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陆树桐,詹世林△,陈建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000) 摘 要:目的 观察艾叶水提取物对H27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及对Bcl-2、热休克蛋白(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从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并进一步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分析方法研究癌基因Bcl-2及HSP70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60mg/mL的艾叶水提取物处理肝癌细胞12h后,肝癌细胞均出现严重皱缩、固缩、细胞质膜突出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实验过程中伴随着癌基因Bcl-2表达的减弱(P<0.05),而HSP70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艾叶水提取物能够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凋亡,而这个凋亡过程可能跟癌基因Bcl-2有关,与HSP70的表达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肝肿瘤;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艾叶水提取物;Bcl-2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3.3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48(2013)33-4062-02Leaves water extract on the liver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xenograft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Bcl-2 and HSP70Lu Shutong,Zhan Shilin△,Chen Jianxiong(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Guangzhou Military Area,Guangzhou,Guangdong5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aves water extract on the liver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xenografts and proteinexpression of Bcl-2and HSP70.Methods From cell morphology and DNA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observation leaves waterex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role in human hepatoma cells,further use of immunocytochemistry agent Western blottinganalysis method oncogene Bcl-2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HSP70expression.Results After the processing of the the 60mg/mLleaves water extract of liver cancer cells after 12h,liver cells showed severe shrinkage,pyknosis,highlight the cell plasma mem-brane,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experiment along with the oncogene Bcl-2ex-pression weakened(P<0.05),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HSP70had no obvious change(P<0.05).Conclusion Water extract of the leaves can be induced in vitro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apoptosis,and the apoptotic process may be followed bythe oncogene Bcl-2,tumor suppressor gene expression of HSP70relationship.Key words:liver neoplasms;HSP70heat-shock proteins;water extract of the leaves;Bcl-2 原发性肝癌居全球癌症死亡率第3位,在我国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病率、低控制率,其发病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其相关的肝癌的发病率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约50%的肝癌发生在我国[1],我国已经成为肝癌发病率居全世界第2位的国家[2]。

艾叶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艾叶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白 的表 达 情 况 。结 果 6 0 mg / mL的 艾 叶 水 提 取 物 处 理肝 癌 细 胞 1 2 h后 , 肝 癌 细胞 均 出现 严 重皱 缩 、 固缩、 细 胞 质 膜 突 出等 , 免 疫
组化 及 W 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分 析 显 示 实验 过 程 中伴 随 着 癌 基 因 B c l 一 2表 达 的 减 弱 ( P <O . 0 5 ) , 而 HS P 7 0蛋 白表 达 则 无 明显 变化 ( P> 0 . 0 5 ) 。 结 论 艾 叶 水提 取 物 能 够诱 导体 外人 肝 癌 细胞 凋 亡 , 而 这 个 凋 亡 过 程 可 能跟 癌基 因 B c l 一 2有 关 , 与 HS P 7 0的表 达 关 系不
摘 要: 目的 观 察 艾 叶 水 提 取 物 对 H2 7 人 肝 癌 细胞 抑 制作 用及 对 B c l 一 2 、 热休克蛋 白( HS P T 0 ) 蛋 白表 达 的影 响 。 方 法 从
细胞 的形 态 学观 察 , 并进一步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剂 、 蛋 白免 疫 印迹 法 ( W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 ) 等 分 析 方 法研 究癌 基 因 B c l - 2及 HS P 7 0蛋
明显。
关键 词 : 肝肿瘤 ; HS P 7 0热休 克蛋 白质 类 ; 艾叶水提取物 ; B c l 一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3 . 3 3 . 0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e x t r a c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r o l e i n h u ma n h e p a t o ma c e i l s , f u r t h e r u s e o f i mm u n o c y t o c h e mi s t r y a g e n t W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

艾叶水提物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艾叶水提物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艾叶水提物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尹美珍;阮启刚;肖安菊;鲁争;喻昕【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1(22)12【摘要】目的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抗肝癌活性。

方法采用水浴回流法获得艾叶总水提物,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总水提物中获得去多糖提取物和多糖2种粗提物,分别以不同的浓度作用肝癌HepG2细胞48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结果不同浓度的总水提物和去多糖提取物处理肝癌细胞12h均可使细胞明显皱缩,48 h大量细胞死亡,细胞O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1);高浓度多糖处理肝癌细胞24 h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细胞皱缩,OD值减小(P<0.05),但12~24 h OD值显示活细胞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低、中浓度多糖对肝癌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影响。

结论艾叶水提物具有抗肝癌作用,去多糖提取物和总水提物均能使肝癌细胞形态改变而死亡,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多糖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抗肝癌活性较弱。

【总页数】2页(P2898-2899)【关键词】艾叶;提取物;抗癌活性;肝癌细胞【作者】尹美珍;阮启刚;肖安菊;鲁争;喻昕【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R962【相关文献】1.艾叶粗提物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组分筛选 [J], 尹美珍;王静晖;陈敬钦;肖安菊;鲁争;喻格书;喻昕2.艾叶水提物及分离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J], 张倩;简锐;彭玲;尹美珍;喻昕3.醇提水沉与水提醇沉对桉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J], 李伟;汤杰;谭荣威;曹庸;陈运娇4.艾叶水提物和酸提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比较 [J], 何柳;王云鹏;谢卫红;张毅5.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 [J], 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哎叶的药理作用与主要化学成分

哎叶的药理作用与主要化学成分

哎叶的药理作用与主要化学成分1.化学成分。

艾叶含挥发油,从中已鉴定出60种成分;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32个成分。

叶还含有黄酮类成分、桉叶烷类成分、三萜类成分及镍、钴、铝等元素。

2.药理作用。

艾叶煎剂或挥发油均有广泛的抑菌作用。

用艾条或艾叶烟熏消毒烧伤病房,可提高治愈率;也可用于某些污染区或传染病区的消毒。

艾灸可动员更多的巨噬细胞离开周围组织,进入腹腔,在腹腔中清除异物的作用比较彻底。

艾叶的热水提取物具有强抗补体活性成分,为两种酸性多糖。

艾叶油能松弛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平喘作用,但不是通过B2受体或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介质引起。

而且对慢反应物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

艾叶油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

艾叶醇提取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利胆和兴奋子宫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寒止痛==艾叶提取物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 i’a n K i n G r e e n B i o-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L t d品质天然植物产物专业运营商A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O p e r a t o r o f T o p Q u a l i t y P l a n t E x t r a c t s[产品名称-KinGreen]: 艾叶提取物[英文名称-KinGreen]: Argy Wormwood Leaf Extract[拉丁名称-KinGreen]: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原料别名-KinGreen]:蕲艾,蕲艾叶,祁艾,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黄草,家艾,甜艾,艾蓬,狼尾蒿,香艾,野蓬头,阿及艾,草蓬,肚里屏风、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西安金绿]。

[产品来源-KinGreen]: 艾叶提取物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西安金绿]。

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

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

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

瘦果椭圆形,无毛。

花期7~10月。

[原料分布-KinGreen]: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安金绿]。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化学成分-KinGreen]: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柠檬烯(limonene)、桉油精(cineol)、龙脑(borneol)、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等。

[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抗菌作用:1.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艾叶油4×10(-3)浓度(试管法),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与苍术或与菖蒲及雄黄或与苍术、雄黄、白芷等混合烟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产碱杆菌以及结核杆菌(人型H37RV)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艾条烟熏尚能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

豚鼠结核经艾灸治疗后,疾病进展较慢,病变较轻,尤以病程后期更明显;此外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但所增强的程度不如动物获得免疫性时那样显着;豚鼠网状内皮系细胞的吞噬机能与内脏的结核病变是一致的,当肝、脾受到疾病的损害时,吞噬机能即下降。

1.2.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

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3.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抗真菌作用: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与黄连、黄芩等煎液相比较),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始呈抑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止发育。

曹红烈等亦证明艾叶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同时,孙迅又测定艾叶烟熏法对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狗小芽胞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申克氏胞于丝菌、斐氏酿母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

3.平喘作用:3.1.艾叶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也能对抗乙酰胆硷、氯化钡和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

艾叶油0.5ml/kg灌胃对乙酰胆碱-组胺混合液喷雾法致喘豚鼠有抑制作用,艾叶油2×10(-4)ml/kg 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收缩。

艾叶油加吐温-80制成的混悬液能抑制肺组织释放慢反应物质(SRS-A);具有直接拮抗慢反应物质的作用,并能抑制肺组织和气管平滑肌释放慢反应物质;豚鼠以艾叶油一次灌胃后,肺组织内慢反应物质含量降低不明显。

1981年有人从艾叶平喘作用较强的中沸点油中分离得到二个平喘作用较强的单体,即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苇醇;动物实验表明其平喘作用比艾叶油强。

艾叶油中分离得的萜品烯醇-4240-300mg/kg灌胃或喷雾给药,α-萜品烯醇80-120mg/kg 灌胃,均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另两成分反式香苇醇(TCMLIBanscarveol)与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也显示有平喘作用。

1%α-萜品烯醇吸入,对组胺引发的豚鼠气喘有抑制作用,并可对抗卵白蛋白致敏、攻击引起的豚鼠肺机械功能的改变。

3.2.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4.利胆作用:取艾叶油胶囊,用2%叶温配成混悬液(每1ml 含艾叶油75μl)。

大鼠0.8ml/100g和0.3ml/100g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分别为艾叶油一组和二组。

阳性对照组用去氢胆酸(DHC),每片0.25g,配成20%混悬液,0.3ml/100g,十二脂肠给药。

四氯化碳中毒组:用四氯化碳1ml/kg灌胃1次,中毒24小时作利胆实验,用艾叶油0.3ml/100g十二指肠给药。

对照组用2%吐温0.3ml/100g十二指肠给药。

小白鼠分3组,艾叶油组,0.2ml/10g十二指肠给药。

去氢胆酸组,5%去氢胆酸0.2ml/10g十二指肠给药。

生理盐水组,0.2ml/10g十二指肠给药。

实验结果:艾叶油混悬液0.8ml/100g使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增加91.5%,与给药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0.3ml/100g组使正常大鼠胆汁流最增加89%,与药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去氢胆酸组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83.2%;四氯化碳中毒组大鼠胆汁流量也有明显增加,与正常大鼠比,利胆作用减弱,维持时间短;2%吐温对胆汁流量无明显影响。

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5.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中β-谷甾醇和5,7-二羟-6,3',4',-三甲氧基黄酮,它们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显着作用。

温瑞兴等研究了艾叶的炮制方法。

不同产地的艾叶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的不同炮制品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各异。

炮制方法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不同方法的炮制产品其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别。

炒炭与醋炒焦的效果较差;炒焦、醋炒炭与生艾叶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3个剂量水平上都能极其明显地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

安国艾叶几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以醇提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其它两种溶剂(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也有抑制作用,但不及醇提物效果好。

3种不同产地的艾叶醇提水溶部位对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p<0.001)。

这两个剂量的效果优于其它两种艾叶。

在136mg/ml剂量时,3种艾叶的差异不明显。

从艾叶中提取出的两种成分,β-谷甾醇与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均对血小板聚集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

然而,这两种有效成分相比,β-谷甾醇的作用在0.7、1.35mg/ml剂量时均极其明显地优于后者(p<0.001)。

6.止血作用: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

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张学兰等对其止血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由实验结果可见,烘品2-5及炒炭品100%水煎液均可明显缩短实验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以烘品2(180℃、10分钟)、烘品3(180℃、20分钟)和烘品4(200℃、10分钟)止血作用最为明显,与生品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

其余样品组则无明显止血作用。

建议艾叶制炭可改用烘法,以18℃烘10-20分钟及200℃烘10分钟,成品外表焦褐色为佳。

7.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

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兔肠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8.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蛙心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从克里米亚的艾蒿Artemisiataurica分离出来的Tauremizin(是一种倍半萜烯内酯),对离体蛙心、猫心和在位猫心均能增强其收缩力,对猫心并能减慢心率,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有拟肾上腺素的作用。

9.抗过敏作用:艾叶油0.5ml/kg灌胃,对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有对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

10.其它作用:大桥秀治报告艾叶主要因其含鞣质,可使因温刺法发热的家兔的体温下降。

但其作用剂量已近致死量,故不能作为解热药使用。

用小白鼠耳部涂巴豆油引起炎症模型,用艾叶挥发油给小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0.0125g,均有抗炎效果,有效率为57.8%及75.O%;p值均小于0.001。

艾叶油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小野艾水浸液对兔耳血管灌流时几无影响,给小鼠腹腔或静脉注射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Lochett氏法)。

大鼠内服有显着利尿作用,毒性中等,可用于临床。

[产品配伍-KinGreen]:崩漏经多,妊娠下血:配阿胶、川芎、当归、芍药、地黄、甘草。

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鲜品配鲜地黄、鲜荷叶、鲜侧柏叶。

少腹冷痛,经寒不调:配当归、香附等。

[名家论述-KinGreen]: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