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散热系统时风扇选型的计算

设计散热系统时风扇选型的计算
设计散热系统时风扇选型的计算

足够的冷空气与散热片进行热交换,也会造成散热效果不好。一般铝质鳍片的散热片要求风扇的风压足够大,而铜质鳍片的散热片则要求风扇的风量足够大;鳍片较密的散热片相比鳍片较疏的散热片,需要更大风压的风扇,否则空气在鳍片间流动不畅,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说不同的散热器,厂商会根据需要配合适当风量、风压的风扇,而并不是单一追求大风量或者高风压的风扇。

无论 Intel 还是 AMD 的CPU 都已经到了与散热器不可分割、甚至丝毫也不能马虎的程度。 CPU 的风扇和散热片可以说是目前最实效、最方便、最常用的 CPU 降温的方法,因此选购一款好的 CPU 散热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空气散热三要素的原理,热源物体表面的面积、空气流动速度以及热源物体与外界的温差是影响散热速度的最重要因素,其实所有 CPU 散热器的设计也都是围绕更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而进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 CPU 散热器的性能参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扇功率

风扇功率是影响风扇散热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功率越大通常风扇的风力也越强劲,散热的效果也越好。而风扇的功率与转速又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风扇的转速越高,风扇也就越强劲有力。目前一般电脑市场上出售的都是直流 12V 的,功率则从 0.x 瓦到 2.x 瓦不等,购买时需要根据你的 CPU 发热量来选择,理论上是功率略大一些的更好一些,不过,也不能片面地强调高功率,如果功率过大可能会加重计算机电源的工作负荷,从而对整体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风扇口径该性能参数对风扇的出风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风扇的口径越大出风量也就越大,风力作用面也就越大。通常在主机箱内预留位置是安装 8cm×8cm 的轴流风扇。对于该指标,笔者认为应选择的风扇口径一定要与自己计算机中的机箱结构相协调,保证风扇不影响计算机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保证计算机机箱中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方便

拆卸其他配件。

风扇转速

风扇的转速与功率是密不可分的,转速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风扇功率的大小。通常在

一定的范围内,风扇的转速越高,它向 CPU 传送的进风量就越大, CPU 获得的冷却效果就会越好。但如果转速过高,风扇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时间长了还可能会缩短风扇寿命。因此,我们在选择风扇的转速时,应该根据 CPU 的发热量决定,最好选择转速在 3500 转至 5200 转之间的风扇。

散热片材质

CPU 散热器中的散热片的最大作用是扩展 CPU 表面积,从而提高 CPU 的热量散发速度。不过,这其中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散热片材质的热传导系数——也就是材质传递热量的速度。目前导热性能最好的是金 ( 黄金白金都不错 ) ,仅次于金的导热金属是铜。如果用铜来生产散热片,那散热效果会非常理想,价格也较能接受一些。但铜质地较结实、加工难度较大、重量较大,所以我们目前很难见到使用铜来生产的散热片。再次于铜的便是很大众化的铁和铝,铁易锈、质地坚硬、不易加工、重量大等,而铝却没有这些麻烦事,所以铝便成为生产散热片最常见的材料了。

散热片的形状

既然散热片是为了扩大 CPU 的表面积,那么如何使表面积最大化,就是在材质被决定之后最重要的设计重点了。普通的散热片是压铸成的,常见的形状只是多了几个叶片的“韭”字形,这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是最为普通的。较高档的散热片则使用铝模经过车床车削而成,车削后的形状呈多个齿状柱体。这种散热片常用在高档显卡和一些国外原装机上, ( 有许多国外原装机根本就不使用风扇,只使用这种散热片 ) 足见散热片形状对散热效果的巨大影响。在同样体积的情况下,如果散热片拥有数目越多的鳍片或齿状柱体,那么其表面积肯定也越大。一些制作得比较极端的散热片,甚至采用在一块金属基板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很薄的散热鳍片的设计,以此来最大化地拓展表面积。不过在重视散热面积的情况下,好的散热片也不会忽视底部的金属板基厚度。通常必须保证一定的厚度,才能使热传导的效率更高。这里另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像 Intel 原装Pentium 4 散热片,它的中心是一个“粗壮”的铜柱 ( 直径约 3cm) ,外面包围着一圈螺旋状的散热鳍片。

风扇噪声

衡量风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外在表现是噪音大小,毕竟太大的噪音将极大影响我们操作电脑的心情。通常功率越大,转速也就越快,此时噪声也越大。因此,我

们在购买风扇时,一定要试听一下风扇的噪音,如果太大,那么最好不要购买。当然风扇噪音不一定都是风扇质量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风扇的转轴润滑效果不行,或者是风扇没有被正确安装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最好能重新给风扇定位,或者给风扇的转轴加上一些润滑剂,以保证其润滑效果良好。此外,风扇本身的设计也决定了噪音的大小。目前常见的风扇分为轴承式和滚珠式两种,滚珠式风扇拥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小的噪音,不过价格也略高。

风扇排风量

风扇排风量可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排风量是衡量一个风扇性能的最直接因素。如果一个风扇可以达到 5000 转 / 分,但其扇叶如果是扁平的话,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气流的,所以对散热风扇的排风量来说,扇叶的角度是决定性因素。通常质量好的风扇,即使我们在离它很远的位置,也仍然可以感到风流,这就是散热效果上佳的表现。风量与风压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风洞仪测试,另一种是用双箱法测。但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没有这样的设备,只能看厂家提供的数据。因此用户可将此数据作为参考,最终还要看降温效果。

1 。风量

风量是指风扇通风面积与该面积平面速度之积。通风面积是出口面积减去涡舌处的投影面积。平面速度是气流通过整个平面的气体运动速度,单位是米 / 秒。平面速度一定时,扇叶叶轮外径越大,通风面积越大,风量则越大。风量越大,冷空气吸热量则越大,空气流动转移时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越明显。

2 。风压

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克服风扇通风行程内的阻力,风扇必须产生克服送风阻力的压力。测量到的压力变化值称为静压,即最大静压与大气压的差值。它是气体对平行于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孔测量出来的。把气体流动所需动能转化为压力的形式称为动压。为实现送风的目的,需要有静压与动压。全压为静压与动压的代数和。风压越大,风扇送风能力越强。在实际应用中,标称的最大风量值,并不

是实际散热片得到的送风量,风量大,也并不代表通风能力强。因空气流动时,气流在其流动路径会遇上散热鳍片的阻挠,其阻抗会限制空气自由流通。即风量增大时,风压会减小。因此必须有一个最佳操作工作点,即风扇性能曲线与风阻曲线的交点。在工作点,风扇特性曲线之斜率为最小,而系统特性曲线之变化率为最低。而此时的风扇静态效率(风量 X 风压 / 耗电)为最佳。有时为了能减小系统阻抗,甚至选用尺寸较小的风扇,也可以获得相同的风压

如何选择正确的风扇或鼓风扇

所有需要使用风扇散热的电机与电子产品的设计工程师,必须决定一个特定系统散热所需的风量,而所需的风量取决于了解系统的耗电量及是否能带走足够的热量,以预防系统过热的情形发生。事实显示,系统的使用年限会由于冷却系统的不足而降低,所以设计工程师也应该明白,系统的销售量与价格,可能因为系统的使用年限不符使用者的预期而下降。欲选择正确的通风组件,必须考虑下列目标:

最好的空气流动效率

最小的适合尺寸

最小的噪音

最小的耗电量

最大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

合理的总成本

以下三个选择正确散热扇或鼓风扇的重要步骤,可帮你达成上述几个目标。

步骤一:总冷却需求

首先必须了解三个关键因素以得到总冷却需求:

必须转换的热量 (即温差DT)

抵消转换热量的瓦特数 (W)

移除热量所需的风量 (CFM)

总冷却需求对于有效地运作系统甚为重要。有效率的系统运作必须提供理想的运作条件,使所有系统内的组件均能发挥最大的功能与最长的使用年限。

下列几个方式,可用来选择一般用的风扇马达:

1.算出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

2.决定设备内部所能允许的温度上升范围。

3.从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风量。

4.估计设备用的系统阻抗。

5.根据目录的特性曲线或规格书来选择所需的风扇。

如果已知系统设备内部散热量与允许的总温度上升量,可得到冷却设备所需的风量。

以下为基本的热转换方程式:

H = Cp×W×△T

其中

H = 热转换量

Cp = 空气比热

△T = 设备内上升的温度

W = 流动空气重量

我们已知W = CFM×D

其中 D = 空气密度

经由代换后,我们得到

:

再由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s)与代入海平面空气的比热与密度,可得到以下的散热方程式:CFM = 3160×千瓦/△℉

然后得到下列方程式:

其中

Q:冷却所需的风量

P:设备内部散热量 (即设备消耗的电功率)

Tf:允许内部温升 (华氏)

Tc:允许内部温升 (摄氏)

DT = DT1与DT2之温差

温升与所需风量之换算表

例一:设备内部消耗电功率为500瓦,温差为华氏20度,下列为其计算结果:

例二:设备内部消耗电功率为500瓦,温差为摄氏10度:

步骤二:全部系统阻抗/系统特性曲线

空气流动时,气流在其流动路径会遇上系统内部零件的阻扰,其阻抗会限制空气自由流通。压力的变化即测量到的静压,以英吋水柱表示。

为了确认每一槽排(slot)之冷却瓦特数,系统设计或制造厂商不但必须有风扇的有效风扇特性曲线以决定其最大风量,而且必须知道系统的风阻曲线。系统内部的零件会造成风压的损失。此损失因风量而变化,即所谓的系统阻抗。

系统特性曲线之定义如下:

DP = KQn

其中 K = 系统特定系数

Q = 风量 (立方呎)

n = 扰流因素,1 < n < 2

平层气流时,n = 1

乱流气流时,n = 2

步骤三:系统操作工作点

系统特性曲线与风扇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系统操作工作点,该工作点即风扇之最佳运作点。

操作工作点

在工作点,风扇特性曲线之变化斜率为最小,而系统特性曲线之变化率为最低。注意此时的风扇静态效率(风量×风压÷耗电)为最佳化。

设计时应考虑项目:

1.保持空气流动尽量不受阻扰,入风口与出风口保持畅通。

2.引导气流垂直通过系统,以确保气流顺畅而提升冷却效率。

3.如需加装空气滤网,应考虑其增加的空气流动阻力。

选择最佳风扇的例子:

例一:

图一为典型SUNON DC散热扇60×60×25mm的特性曲线。此风扇可能操作在A点或C点,分别可输送6 CFM或20 CFM。如果该系统之阻抗对于气流在A点会造成0.16吋水柱或C点0.04吋水柱的静压质。如果该系统因改良而运作于B点,则风扇可输送12 CFM而静压仅0.09吋水柱。

图一:60×60×25mm中速风扇之特性曲线

例二:

如图二所示,特性曲线二是同一尺寸与形状之风扇,但其转速比特性曲线一低。如果系统仅需要15 CFM风量在0.05吋水柱静压,则静压降与风量曲线之交点应通过B点,因此风扇在零静压时可输送18 CFM已足够冷却之需。因此最后的安排是选用低速风扇。

图二:60×60×25mm低、中速风扇之特性曲线

如图二依图表说明,从一种风扇改用另一种风扇的结论。当然有时可能甚至选用尺寸较小的风扇,如果系统阻抗能充分地减低,也可以获得相同的风量。

例三:

如图三所示,为40×40×6mm(曲线三)、30×30×6mm(曲线二)、25×25×6mm(曲线一)中转速DC风扇之特性曲线。

情况一:

假如系统阻抗为0.025吋水柱而需要2 CFM的风量来冷却,建议你使用40×6mm DC风扇。(请参考B点运作) 情况二:假如有更多组件加进系统且(或)外形变得更密实时,将产生更多的系统阻抗。现在假设系统阻抗上升至0.038吋水柱,并需要0.85 CFM的风量来冷却,有两种风扇可供选择:40×6mm、30×6mm。(请参考操作工作点A)。另一种用来冷却具有高系统阻抗之系统的选择为小型DC鼓风扇。

图三:40×40×6mm与30×30×6mm风扇之特性曲线

并联与串联运作

并联运作就是并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扇。

并联风扇与单独风扇的运作曲线图

两个风扇并联所产生的风量体积,仅在自由空间条件下,为单一风扇风量的两倍,而当并联风扇应用于较高系统阻抗的情况时,系统阻抗愈高,并联风扇所能增加的风量愈低。因此,并联的应用仅在低系统阻抗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即风扇在几乎完全自由送风的情况下运作。

串联风扇与单独风扇的运作曲线图

串联运作就是串行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扇。

两个风扇串联产生的静压,在零风量条件下可达两倍,但在自由空间的情况下,并不能增加风量。多加一个串联风扇,在较高静压之系统,可增加风量。

因此,串联运作对高系统阻抗的系统,可达到最高的效果。

噪音值

SUNON风扇的噪音是在背景噪音低于15 dBA无回响室中所测量。待测风扇在自由空气中运转,距入风口一米处置一噪音计。

音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依背景因素而定,与音能级(Sound Power Level)由下列公式表示之:

SPL = 20㏒10P/Pref

及 SWL = 10㏒10W/Wref

其中 P = 音压

Pref = 基准音压

W = 音源的噪音能量

Wref = 音源的噪音能量

风扇的噪音值通常以音压级(SPL)之倍频带绘出。分贝(dBA)的改变所形成的效应,如下列征兆所示:

3 dBA 几乎没有感觉

5 dBA 感觉出来

10 dBA 感觉两倍大声响

噪音程度:

0 ~ 20 dBA 很微弱

20 ~ 40 dBA 微弱

40 ~ 60 dBA 中度

60 ~ 80 dBA 大声

80 ~ 100 dBA 很大声

100 ~ 140 dBA 震耳欲聋

如何达成低噪音

下列五项准则提供风扇使用者最佳方法,以降低噪音至最小:

1.系统阻抗: (System Impedance)

一个机壳的入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范围占全部系统阻抗的60%至80%,另外气流愈大,噪音相对愈高。系统阻抗愈高,冷却所需的气流愈大,因此为了将噪音降至最小,系统阻抗必须减至最低程度。

2.气流扰乱

延着气流路径所遇到的阻碍而造成的扰流会产生噪音。因此任何阻碍,特别在关键的入风口与出风口范围,必须避免,以降低噪音。

3.风扇转速与尺寸

由于高转速风扇比低转速风扇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应尽可能尝试及选用低转速风扇。而一个尺寸较大、转速较低的风扇,通常比小尺寸、高转速的风扇,在输送相同风量时安静。

4.温度升高

在一个系统内,冷却所需的风量与允许的温升成反比。允许温升稍微提高,即可大量减少所需的风量。因此,如果对强加之允许温升的限制略微放松一些,所需风量将可降低,噪音亦可降低。

5.振动

有些情形,整个系统的重量很轻,或系统必须按照某种规定方式运作时,特别建议采用柔软的隔绝器材,以避免风扇振动的传递。

6.电压变动

电压变动会影响噪音程度。加到风扇的电压愈高,因转速升高,振动就愈大,产生的噪音也愈大。

7.设计的考虑:

构成风扇的每一零件设计,均会影响噪音程度。下列设计的考虑可达成降低噪音:绕线铁心的尺寸,扇叶与外框的设计及精确的制造与平衡。

建准风扇第三条导线讯号信息

1.风扇之切换驱动电路设计提供转速的测量:

此风扇马达有三条导线 (红线:+,黑线:-,黄线:第三条讯号传出导线)

OCM型:

低电压激活

第三条导线方形波经一晶体管放大后输出

(开集极回路型,open collector type)

TM型 :

第三条导线方形波经一晶体管放大后输出

M型 :

第三条导线方形波未经晶体管放大

仅0.5 ~ 2.2V (5V风扇) 或0.5 ~ 6V (12V风扇)

OCM与TM型之输出线路为晶体管之集极(开集极设计)

2.风扇采用驱动集成电路(IC)

R型 (运转检知器)

风机风量的计算、风机的选择

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 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 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 1、引风机选型,首要的是确定风量; 2、风量的确定要看你做什么用途,不同的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得出需要的压力; 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的风机型号即可 风机风量和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量和风压计算风机的大概功率 功率(KW)=风量(m3/h)*风压(Pa)/(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 风量=(功率*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压。 风机效率可取至;机械传动效率对于三角带传动取,对于联轴器传动取。 风量如何计算要加入风机功率管道等因素,抽风空间的大小等 比如说:100平方的房间我需要每小时抽风500立方,要怎么求出它的风机的功率,管道等。还有风速和立方怎么算出来的,比如说或米每秒的风速多长时间可以抽100立方或500立方的风以上的两个问题要求有个计算公式,公式中的符号要注明。 一、 1、管道计算 首先确定管道的长度,假设管道直径。计算每米管道的沿程摩擦阻力: R=(λ/D)*(ν^2*γ/2)。 2、计算风机的压力:ρ=RL。 3、确定风量:500立方。 4、计算风机功率:P=500立方*ρ/(3600*风机效率*1000*传动效率)。 5、风量计算:Q=ν*r^2**3600。 6、风速计算:ν=Q/(r^2**3600) 7、管道直径计算:D=√(Q*4)/(3600**ν) 二、 1、风速为s时,计算每小500立方米风需要多长时间。假设管道直径为。 Q=ν*r^2**3600 =*2)^2**3600 =(立方) 500/=(小时)

风机选型常用计算 (1)(DOC)

风机选型常用计算 风机是一种用于压缩和输送气体的机械,从能量观点来看,它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量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机械。 风管截面积的计算: 截面积=机器总风量÷3600÷风速 风机分类及用途: 按作用原理分类 透平式风机--通过旋转叶片压缩输送气体的风机。容积式风机—用改变气体容积的方法压缩及输送气体机械。 按气流运动方向分类 离心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风机叶轮后,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压缩,主要沿径向流动。轴流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旋转叶片通道,由于叶片与气体相互作用,气体被压缩后近似在园柱型表面上沿轴线方向流动。 混流式风机—气体与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入旋转叶道,近似沿锥面流动。横流式风机—气体横贯旋转叶道,而受到叶片作用升高压力。

按生产压力的高低分类(以绝对压力计算) 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112700Pa; 鼓风机—排气压力在112700Pa~343000Pa之间; 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343000Pa以上; 通风机高低压相应分类如下(在标准状态下) 低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Pa 中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5000Pa 高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5000~30000Pa 低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Pa 高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5000Pa 一般通风机全称表示方法 型式和品种组成表示方法 压力:离心通风机的压力指升压(相对于大气的压力),即气体在风机内压力的升高值或者该风机进出口处气体压力之差。它有静压、动压、全压之分。性能参数指全压(等于风机出口与进口总压之差),其单位常用Pa、KPa、mH2O、mmH2O等。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的气体容积,又称风量。常用Q来表示,常用单位是;m3/s、m3/min、m3/h(秒、分、小时)。(有时候也用到“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的气体质量,这个时候需要考虑风机进口的气体密度,与气体成份,当地大气压,气体温度,进口压力有密切影响,需经换算才能得到习惯的“气体流量”。 转速:风机转子旋转速度。常以n来表示、其单位用r/min(r表示转速,min表示分钟)。 功率:驱动风机所需要的功率。常以N来表示、其单位用Kw。 传动方式及机械效率: A型直联传动D型联轴器联接转动F型联轴器联接转动B型皮带传动

蒸汽散热器选型计算书

散热器选型计算说明书 一、根据客户提供的工艺参数: 蒸汽压力:10kgf/cm2温度:175℃ 热空气出风温度150℃温差按15℃,闭式循环 烤箱内腔尺寸:716*1210*4000MM 风量G=6000-7000M3/H 补新风量为20% 二、选型计算: 1.满足工艺要求的总负荷 Q1=0.24Gγ(Δt)=0.24×6500×0.9×15 =21060Kcal/h Q2=0.24Gγ(Δt2)=0.24×6500×20%×1.0×125 =39000 Kcal/h 总热负荷Q=Q1+Q2=60060Kcal/h 2.根据传热基本方程式Q=KA△Tm △T m=△Tmax - △Tmin ln△Tmax/△Tmin =(100-20)-(175-150) ln(75/30) =47.4℃ 则换热面积A=Q / ψK△Tm 根据我公司产品性能及工艺要求,初选换热系数K=33Kcal/h·m2·℃ 则换热面积A=60060 / 1.0×(33×47.4) =38.4m2 设计余量取18% 则总换热面积A=45m2

根据空气阻力小,风速较低,受风面积较大的原则,初选风速V=4m/s 则所需排管受风表面积=6500 /(3600×4)=0.45m2 根据客户提供空间尺寸,推荐参数800×500mm,受风面积为: 0.4m2 所以,初选散热器换热面积为45 m2 表面管数:11根. ¢18X2.0-38不锈钢铝复合管. 排数:8排. 3.性能复核计算: 1)此散热器净通风截面积为0.4m2 2)实际风速V=6500/(3600×0.4×0.55)=8.2m/s 查表知此温度下的空气比重γ=0.95KG/M3 5)根据我公司的散热管性能曲线图,当片距为3.0mm Vr=7.8kg/ m2·s时,散热管的空气阻力h=3.6mmWg 6)该散热排管8排,其空气阻力h=3.6×8=29mmWg 此空气阻力远小于900Pa 的风压,所以,我公司所选型号: SGL-8R-11-800-Y,换热面积为45 m2, 迎风尺寸:800X500mm。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选型供参考。 广州捷玛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2017-03-02

风机选型所需风量的设计计算方法

风机选型所需风量的设计计算方法应不同地区不同客户,制造厂有义务指导客户如何选择适当风量,兹将风量选择方法,介绍如下: 首先必须了解一些已知条件: 1.1卡等于1g重0℃的水使其温度上升1℃所需的热量。 2.1瓦特的功率工作1秒钟等于1焦尔。 3.1卡等于 4.2焦尔 4.空气的定压(10mmAq)比热(Cp)=0.24(Kcal/Kg℃) 5.标准状态空气:温度20℃、大气压760mmHg、湿度65%的潮湿空气为标准空气,此时单位体积空气的重量(又称比重量)为1200g/M*3 6.CMM、CFM都是指每分钟所排出空气体积,前者单位为立方米/每分;后者单位为立方英呎/每分钟。 1CMM=35.3CFM。 2,公式推算一、得知:风扇总排出热量(H)=比热(Cp)×重量(W)×容器允许温升(△Tc) 因为:重量W=(CMM/60)×D=单位之间(每秒)体积乘以密度 =(CMM/60)·1200g/M*3=(Q/60)×1200g/M*3所以:总热量 (H)=0.24(Q/60)·1200g/M*3·△Tc 二、电器热量(H)=(P[功率]t[秒])/4.2 三、由一、二得知: 0.24(Q/60)·1200g/M*3·△Tc=(P·t)/4.2Q=(P×60)/1200·4.2·0.24·△TcQ=0.05P/△Tc (CMM)=0.05·35.3P/△Tc=1.76P/△Tc…………………………(CFM) 四、换算华氏度数为:Q=0.05·1.8P/△Tf=0.09P/△Tf (CMM)=1.76·1.8P/△Tf=3.16P/△Tf…………………………(CFM)↑TOP3, 范例例一:有一电脑消耗功率150瓦,风扇消耗5瓦,当夏季气温最噶30℃,设CPU允许工作60℃,所需风扇风量计算如下:P=150W+5W=155W;△ Tc=60-30=30Q=0.05×155/30=0.258CMM=9.12CFM(为工作所需风量)所以,应选择实际风量为Qa之风扇

暖气片如何选型及计算

暖气片报价如何选型及计算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摩擦阻力损失占50%,局部阻力损失占50%; 换热器按0.1-0.15MPa估算; 设计裕量:10-20%。 1MPa=10KGF/CM2=100MH2O 1MMH2O=10Pa 循环水泵如何选择? 应根据计算所得的水量G及总循环阻力H来选择水泵.与外网连接的系统应换算外网在本楼接口处的供回水压差,是否够用(城市热网一般预留压差≥5MH2O)。 金旗舰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定多少是合适的? 我国暖通空调设计规范规定,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就应分区设置.这时系统的静压约为55MH2O。而采暖系统的动压(推动水循环,包括换热器等)约为20M-30M H2O,动压和静压的总和约为70-90MH2O (即0.7-0.9MPa)。所以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取1.0MPa已够用了。关于个别城市热网直连的情况可作特殊处理。 系统运行前的压力测试如何进行? 在系统或系数的某部分投入运行前,必须对其进行压力测试.首先,所测系统应排出空气并充满处理过的水,然后用泵将压力升到至少为工作压力的1.5倍。这一压力应该至少保持10分钟,压力下降

不超过0.02 Mpa才为合格,在压力测试过程中,应对接头,连接处和设备进行目测检查以确保无泄漏。测试人员应进行记录,该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观测设备以及测试的初始和终了压力等信息,也应包括注意到的可能渗漏.最后测试人员在测试记录上签字。具体测点位置及系统试压的压力值均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确定。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应强调哪些问题? 应从以下6方面考虑: 1、必须保证满水条件下的闭式循环,最好实现密闭式热水采暖系统; 2、必须强调供暖水质的处理及控制; 3、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足够的资用压头; 4、必须有良好的排气,保证水循环畅通; 5、必须考虑水力平衡,保证各组散热器均能通水; 6、对较长的直管段,必须考虑热补偿。 三散热器选择与比较 购房要注意有关供暖系统的哪些问题? 可以从7个方面加以考虑: 1、注意散热器的热负荷,即每平方米的散热量.华北地区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配置70W/㎡;节能型保温建筑配置50W/㎡;华中及华东地区的独立供暖住宅,一般配置120~130W/㎡。 2、看散热器类型是否安全舒适.面积很大的房间最好选用R021B 1800的散热器,散热均匀又安全舒适;

设备散热器、风扇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散热、吸热,还是绝热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儿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问各位,您知道什么是"热"吗?在您选择一项产品之前.您得先知道您用钞票换得手中的宝贝要解决的是什么物理现象,千万别当了冤大头!"热(He at)"是能量吗? 严格来说它不算是能量,应该说是一种传递能量的形式.就好象作功一样.微观来看,就是区域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冲击后,由能量高的分子传递至能量低的区域分子(就像是一种扩散 效应),必须将能量转嫁释放出来.所以能量的传递,就是热.而大自然界最根本的热产生方式,就是剧烈的摩擦(所谓摩擦生热如是说!).从电子(量子力学)学的角度而言,当电子束滑过电子信道时,会因为与导线(trace)剧烈摩擦而产生热,它形成一股阻力,阻止电子流到达另一端(就像汽车煞车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作"废热". 所以当CPU的速度越高,表示它的I/O(Inp ut/Output)数越高,线路布局越复杂.就好比一块同样面积的土地上.您不断的增加道路面积; 不断的膨胀车流量,下场是道路越来越窄,而车子越来越多,不踩煞车,能不出车祸吗?当然热 量越来越高.信不信,冷飕飕的冬天,关在房里打计算机,你会爱死它,又有得杀时间,又暖和!只是不巧,炎炎夏日又悄悄的接近了…… "传热(Heat Transfer)":既然说热是一种传递能量的形式.那就不能不谈传递的方法了.总的来说整个大自然界能量传递的方式被我们聪明的老祖先(请记住.热力学Thermal Dynami c是古典力学的一种!)概分为三种,接下来我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分别介绍这门神功的三大基本奥义让各位知道: 1.)热传导(Conduction)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传递的最基本形式(这里所说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与固体).当然气体与液体(我们统称为流体)本身因为结构不似固体紧密.我们又有另外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它,叫做热扩散(Diffusion).若诸位看官真有兴趣的话,不妨把下面的公式熟记,对以后您专业素养的养成,抑或是将来更深入的技术,探讨彼此的沟通都非常有帮助(这可是入门的第一招式,千万别放弃您当专业消费者的权益了!).另外,为了避免您一开始走火入魔,请容我先将所有的单位(Unit)都拿掉. Q = K*A*ΔT/ΔL 其中Q为热量;就是热传导所能带走的热量. 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值(Conductivity);请记住,它代表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就像是出生证明一样.若是纯铜,就是396.4;若是纯铝,就是240;而我们都是人,所以我们的皮肤是0.38,记住! 数值越高,代表传热越好.(详细的材料表我将于日后择篇幅再补述!) A代表传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ΔL则是两端的距离. 让我们来看一下图标,更加深您的印象! 热传导后温度分布 铜材的导热系数高,经过热传导后,温度在铜材中分布就非常均匀,相反的,木材的导热系数偏低,于是相同的传导距离,木材的温度分布就明显的不均匀(温度颜色衰减的非常快;表示热量传导性不良.) 从上述的第一招式我们可以知道.热传导的热传量.跟传导系数,接触面积成正比关系(越大,则传热越好!)而跟厚度(距离)成反比.好,有了这个观念,现在让我们把焦点转到散热片身上,当散热片与热源接触,我们需要的是"吸热",能够大量的把热吸走,越多越好.各位可以到市面上看看最近有一些散热片的底部会加一块铜板不是吗?或甚至干脆用铜当散热片底板.就是

风机风量计算方法

风机风量计算方法 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 风机数量。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 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 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 1、引风机选型,首要的是确定风量; 2、风量的确定要看你做什么用途,不同的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得出需要的压力; 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的风机型号即可 风机风量和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量和风压计算风机的大概功率 功率(KW)=风量(m3/h)*风压(Pa)/(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量=(功率*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压。 风机效率可取0.719至0.8;机械传动效率对于三角带传动取0.95,对于联轴器传动取0.98。

风量如何计算?要加入风机功率管道等因素,抽风空间的大小等? 比如说:100平方的房间我需要每小时抽风500立方,要怎么求出它的风机的功率,管道等。还有风速和立方怎么算出来的,比如说0.1或0.5米每秒的风速多长时间可以抽100立方或500立方的风?以上的两个问题要求有个计算公 式,公式中的符号要注明。 一、 1、管道计算 首先确定管道的长度,假设管道直径。计算每米管道的沿程摩擦阻力: R=(λ/D)*(ν^2*γ/2)。 2、计算风机的压力:ρ=RL。 3、确定风量:500立方。 4、计算风机功率:P=500立方*ρ/(3600*风机效率*1000*传动效率)。 5、风量计算:Q=ν*r^2*3.14*3600。 6、风速计算:ν=Q/(r^2*3.14*3600) 7、管道直径计算:D=√(Q*4)/(3600*3.14*ν) 二、 1、风速为0.5m/s时,计算每小500立方米风需要多长时间。假设管道直径为0.3m。 Q=ν*r^2*3.14*3600 =0.5*(0.3/2)^2*3.14*3600 =127.2(立方) 500/127.2=3.9(小时) 建议:风速最好确定在12m/s比较合适,提高风速后可以缩小管道的直径。

冷却风扇的选型与设计

摘要 冷却风扇的设计包括气动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内容。冷却风扇的气动设 计分相似设计和理论设计两种方法。相似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在工业上广泛使用。而理论 设讲方法用于设计新系列的通风机。本文在了解离心通风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设计 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离心通风机。 关键字:冷却风扇工作原理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fan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 of aerodynamic and the structure etc. The aerodynamic design of Centrifugal fan has two kinds of methods: one is the likeness designs, the other is theoretical designs. Based on above, this article designed a Centrifugal fan based on above. Key words: Centrifugal fan; working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1.引言…………………………………………………………………… .(1) 2.冷却风扇的结构及原理 (3) 2.1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组成 (3) 2.2离心式风机的原理 (3) 2.3离心式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4) 2.4离心式风机的传动方式 (5) 3离心风机的选型的一般步骤 (5) 4.冷却风扇的设计 (5) 4.1通风机设计的要求 (5) 4.2设计步骤 (6) 4.2.1叶轮尺寸的决定 (6) 4.2.2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 (13) 4.2.3蜗壳设计 (14) 4.2.4参数计算 (20) 4.3离心风机设计时几个重要方案的选择 (24) 5.结论 (25) 附录 (25)

散热器的选型与计算

散热器的选型与计算 以7805为例说明问题. 设I=350mA,Vin=12V,则耗散功率Pd=(12V-5V)*0.35A=2.45W 按照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温升是132℃,设室温25℃,那么将会达到7805的热保护点150℃,7805会断开输出. 正确的设计方法是: 首先确定最高的环境温度,比如60℃,查出7805的最高结温TJMAX=125℃,那么允许的温升是65℃.要求的热阻是65℃/2.45W=26℃/W.再查7805的热阻,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均高于要求值,都不能使用,所以都必须加散热片,资料里讲到加散热片的时候,应该加上4℃/W的壳到散热片的热阻. 计算散热片应该具有的热阻也很简单,与电阻的并联一样,即54//x=26,x=50℃/W.其实这个值非常大,只要是个散热片即可满足. 散热器的计算: 总热阻RQj-a=(Tjmax-T a)/Pd Tjmax :芯组最大结温150℃ Ta :环境温度85℃ Pd : 芯组最大功耗 Pd=输入功率-输出功率 ={24×0.75+(-24)×(-0.25)}-9.8×0.25×2 =5.5℃/W

总热阻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管芯到环境的热阻RQj-a,其中包括结壳热阻RQj-C和管壳到环境的热阻RQC-a.其二是散热器热阻RQd-a,两者并联构成总热阻.管芯到环境的热阻经查手册知RQj-C=1.0 RQC-a=36 那么散热器热阻RQd-a应<6.4. 散热器热阻RQd-a=[(10/kd)1/2+650/A]C 其中k:导热率铝为2.08 d:散热器厚度cm A:散热器面积cm2 C:修正因子取1 按现有散热器考虑,d=1.0A=17.6×7+17.6×1×13 算得散热器热阻RQd-a=4.1℃/W, 散热器选择及散热计算 目前的电子产品主要采用贴片式封装器件,但大功率器件及一些功率模块仍然有不少用穿孔式封装,这主要是可方便地安装在散热器上,便于散热。进行大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块的散热计算,其目的是在确定的散热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散热器,以保证器件或模块安全、可靠地工作。 散热计算 任何器件在工作时都有一定的损耗,大部分的损耗变成热量。小功率器件损耗小,无需散热装置。而大功率器件损耗大,若不采取散

散热器如何选型及计算

散热器如何选型及计算 散热器如何选型及计算;【1】散热器基础;1、散热量计量单位的W是什么?;散热器技术性能中的W是热功率计量单位;金属热强度Q(W/KG.℃):是指金属散热器内热;各种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比较表;3、什么是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W/㎡.℃):是指散热器内热;4、散热器的散热过程是什么样的?;当温度较高的热媒在散热器内流过时,热媒所携带的热;1、散热器如何选型及计算【1】散热器基础 1、散热量计量单位的W 是什么? 散热器技术性能中的W 是热功率计量单位。是指每米或每片(柱)散热器在不同工况下每小时的散热量(瓦)。 2、什么是金属热强度?其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金属热强度Q(W/KG .℃):是指金属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差1℃时,每公斤质量的金属单位时间所散出的热量. Q值越大,说明散出同样的热量所耗用金属越少.这个指标是衡量散热器节能和经济性的一个指标。 各种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比较表 3、什么是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W/㎡.℃):是指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差为1度时,每平方米散热面积所传出的热量.该值与散 热面积的乘积,再乘标准传热温差(64.5℃)就是该散热器的标准散热 量.即Q=K.F.64.5,在散热面积一定的情况下,K值越大,则散热器的

散热量就越大.K值为整个传热过程的综合系数(包括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与散热器本身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有关,如水流情况,内外表面 情况等。 4、散热器的散热过程是什么样的? 当温度较高的热媒在散热器内流过时,热媒所携带的热量通过散 热器不断地传给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其散热过程为: 1、金旗舰铜铝复合散热器88/95散热器内的热媒通过对流换热把热量传给散热器内壁面(内表面放热系数) 2、内壁面靠导热把热量传给外壁; 3、外壁靠对流换热把大部分热量传给空气,又靠辐射把一小部分热量传给室内的物体和人. 5、散热器的水容量对采暖的影响如何? 散热器水容量对采暖的影响: 1、散热器的水容量大,采暖系统热惰性比较大,在锅炉间断供热时,水冷却时间稍长一些,采暖房间仍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一定温度. 但再供水时,水升温也比较慢.大水容量的系统调节反映速度较慢.在连续供热时,对供暖质量无影响; 2、散热器的水容量小,启动时间短,温度调节灵敏,居室升温快, 便于分户计量供热,既省钱又方便; 3、热量是靠流动的水携带和运输的,水容量大小对热量无直接影响,只是调节时间有长短分别。

设计散热系统时风扇选型的计算

足够的冷空气与散热片进行热交换,也会造成散热效果不好。一般铝质鳍片的散热片要求风扇的风压足够大,而铜质鳍片的散热片则要求风扇的风量足够大;鳍片较密的散热片相比鳍片较疏的散热片,需要更大风压的风扇,否则空气在鳍片间流动不畅,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说不同的散热器,厂商会根据需要配合适当风量、风压的风扇,而并不是单一追求大风量或者高风压的风扇。 无论 Intel 还是 AMD 的CPU 都已经到了与散热器不可分割、甚至丝毫也不能马虎的程度。 CPU 的风扇和散热片可以说是目前最实效、最方便、最常用的 CPU 降温的方法,因此选购一款好的 CPU 散热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空气散热三要素的原理,热源物体表面的面积、空气流动速度以及热源物体与外界的温差是影响散热速度的最重要因素,其实所有 CPU 散热器的设计也都是围绕更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而进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 CPU 散热器的性能参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扇功率 风扇功率是影响风扇散热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功率越大通常风扇的风力也越强劲,散热的效果也越好。而风扇的功率与转速又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风扇的转速越高,风扇也就越强劲有力。目前一般电脑市场上出售的都是直流 12V 的,功率则从 0.x 瓦到 2.x 瓦不等,购买时需要根据你的 CPU 发热量来选择,理论上是功率略大一些的更好一些,不过,也不能片面地强调高功率,如果功率过大可能会加重计算机电源的工作负荷,从而对整体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风扇口径该性能参数对风扇的出风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风扇的口径越大出风量也就越大,风力作用面也就越大。通常在主机箱内预留位置是安装 8cm×8cm 的轴流风扇。对于该指标,笔者认为应选择的风扇口径一定要与自己计算机中的机箱结构相协调,保证风扇不影响计算机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保证计算机机箱中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方便拆卸其他配件。 风扇转速 风扇的转速与功率是密不可分的,转速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风扇功率的大小。通常在一定的范围内,风扇的转速越高,它向 CPU 传送的进风量就越大, CPU 获得的冷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 选型计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 液压系统油液温升计算及冷却器选型 摘要: 介绍了液压系统的系统损耗功率及油液温升的计

算。通过对两种冷却器的比较, 提出了正确的选型方法。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油液温升; 冷却器; 损耗功率 1 前言 液压系统的压力、容积和机械损失构成总的能 量损失, 这些能量损失都将转化为热量, 使系统油温升高。油温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液压元件的寿命; 油温升高将使油液氧化, 加速油液的变质; 油温过高还严重影响液压油的稳定性, 进而影响液压系统的寿命和传动效率。为此, 必须对系统进行发热与温升计算, 以便对系统温升加以控制。下面对液压系统的发热量及温升计算和冷却器的选择予以介绍。 2 系统损耗功率和温升计算 损耗功率计算 液压系统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由液压泵和执行器 的功率损失以及溢流阀的溢流损失造成的。其系统的损耗功率即发热功率为: H=P( 1- η) 式中: P—系统泵组的总驱动功率; η—系统效率。 η=ηP ηC ηA 其中: ηP —液压泵的效率, 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到; ηA —液压执行器总效率, 液压缸一般取~; ηC —液压回路的效率。 ηC

= Σp1 q1 Σp P q P 式中: Σp1 q1 —各执行器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即输入 流量乘积的总和; Σp p q p —各液压泵供油压力和输出流量乘积的 总和。 系统的损耗功率即发热功率H 也可按下式估 算, 由于热能的损耗总量约占泵组驱动功率的15% ~30%, 因此: H=( 15%~30%) P 油液温升计算 液压系统中产生的热量H, 由系统中各个散热 面散发至空气中, 其中油箱是主要散热面。因为管道散热面积相对较小, 且与其身的压力损失产生的热量基本平衡, 故一般略去不计。当只考虑油箱散热 时, 其散热量H O 可按下式计算: H O=KAΔt 式中: K—散热系数[ W(/ m2·℃) ] , 计算时可选用推荐值: 当通风很差( 空气不循环) 时, K=8[ W/ ( m2·℃) ] ; 通风良好( 空气流速为1m/s 左右) 时, K=14~20[ W(/ m2·℃) ] ; 风扇冷却时, K=20~25[ W(/ m2·℃) ] ; 用循环水冷却时, K=110~175[ W(/ m2·℃) ] 。 A—油箱散热面积, m2;

发动机散热器的设计计算

发动机散热器的设计计算 散热片面积是冷却水箱的基本参数,通常单位功率所需散热面积为0.20~0.28㎡/KW。发动机后置的车辆冷却条件比较差,工程机械行走速度慢没有迎风冷却,因此所配置的水箱散热面积宜选用上限。 水箱所配相关管道不能太小,其中四缸机的管道内径≧37mm,六缸机的管道内径≧42mm。 水箱迎风面积要求尽可能大一点,通常情况下为0.31~0.37㎡/KW,后置车、工程车辆还要大一些,由于道路条件改善,长时间的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或者容易超载,经常爬坡的车辆也要选得大一点。 对冷却液的要求: 1.冷却作用:有效的带走一定的热量,使发动机得到冷却,防止过热。 2.防冻作用:防止冷却液结冰而导致水箱和柴油机水腔冻裂。 3.防氧化和腐蚀:冷却液可防止金属件的氧化和腐蚀。 为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条件,进一步提高其冷却性能,发动机后置或者重型车都配置了膨胀水箱。膨胀水箱应高于散热水箱50mm左右,必须具有相当于冷却系统总容积6%的冷却液膨胀空间,储备水量应是冷却系统总容积的11%,有暖风时达到20%,冷却液液面不能淹没加水伸长颈管,加水伸长颈管上部必须设通气孔,通气管不宜小于φ3.2mm,膨胀水箱最低液面以下水深不得低于50mm,以防止空气进入注水管。 由于受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进出口口径大小的限制,发动机进水接口外径为34mm(散热器出水接口外径也为34mm),发动机回水接口外径为35mm(散热器回水接口外径为35mm)。 本产品所选用的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10kw 在设计或选用冷却部件时应以散入冷却系统的热量Q为原始数据,来计算冷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冷却空气量:

用经验式 =???==3600 21.0431*******.03600u e e W h p Ag Q 69.14kJ/s=59450kcal/h 燃料热能传给冷却系的分数,取同类机型的统计量,%,柴油机A=0.23~0.30,取A=0.25 e g -燃料消耗率,kg/kw.h ;柴油机为0.210 e P -发动机有效功率,取最大功率110kw 若水冷式机油散热器,要增加散热量,W Q 增大5%~10%. 在算出发动机所需的散走的热量后,可计算冷却水循环量 187.41000814.69??=?= W W W W W C r t Q V =206.41L/min W t ?-冷却水循环的容许温升(6?-12?),取8? W r -水的密度,(1000kg/3m ) W C -水比热(4.187kJ/kg.C ?) 实际冷却水循环量为:==W a V V 2.1247.69L/min 冷却空气需要量:047.101.12014.69??=?= Pa W W W W C r t Q V =3.27m 3/s a t ?-散热器前后流动空气的温度差,取20C ? a r -空气密度,一般a r 取1.01kg/3m Pa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可取Pa C =1.047kJ/kg.C ? 二.散热器设计 1.散热器的计算所根据的原始参数是散热器散发的热量和散热器的外形尺寸。 散热器散发的热量就等于发动机传给冷却液的热量。 已知散热器散发的热量后,所需散热面积F 可由下式计算:

风机风量的计算、风机的选择

风机风量如何计算 风机风量得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得乘积、大型风机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岀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风机数量得确定根据所选房间得换气次数dl?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计算公式:N=VXn/Q其中:N——风机数量(台);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Q一一所选风机型号得单台风量(m3 / h)。风机型号得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得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得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得山墙两侧),实现良好得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鼎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得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 1、引风机选型,首要得就是确定风量; 2、风量得确定要瞧您做什么用途,不同得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 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 得出需要得压力; 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得风机型号即可风机风星与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戢与风压计算风机得大概功率功率(KW)=风量(m3/ h)"风压(Pa) / (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T000)。风量=(功率* 3 60 0 ?风机效率火机械传动效率T 0 00)/风压。 风机效率可取0、719至0、8 ;机械传动效率对于三角带传动取0、95,对于联轴器传动取0、98o 风毘如何计算?要加入风机功率管道等因素?抽风空间得大小等? 比如说:1 0 0平方得房间我需要每小时抽风500立方,要怎么求出它得风机得功率,管道等。还有风速与立方怎么算出来得,比如说0、1或0、5米每秒得风速多长时间可以抽100立方或 5 00立方得风?以上得两个问题要求有个计算公式,公式中得符号要注明。 、 [、管道计算 首先确定管道得长度,假设管道直径。汁算每米管道得沿程摩擦阻力:R=(A/D)*(v A 2*y/2) o 2、计算风机得压力:p=RL。 3、确定风量:5 0 0立方。 4、计算风机功率:P = 5 00立方*p/ (3600*风机效率* 1 0 0 0*传动效率)。 5、风量计算:Q=vZ2"3、14*3 600。 6、风速计算:v=Q / ("2*3、14* 3 600) 7、管道直径计算:D=>/(Q*4)/(3600* 3 . 1 4*v) 1、风速为0、5m/s时,计算每小500立方米风需要多长时间。假设管道直径为0、3m。 Q=v*r A2 *3. 1 4 * 36 0 0 =0、5*(0. 3/2)A2*3> 1 4*3600 =12 7、2(立方) 50 0/127、2=3、9 (小时) 建议:风速最好确定在1 2m/s比较合适,提高风速后可以缩小管道得直径。

矿井主扇风机选型计算

X X煤矿主通风系统选型 设计说明书 一、XX矿主要通风系统状况说明 根据我矿通风部门提供的原始参数: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2726m3/min,总排风量为2826m3/min,负压为1480Pa,等积孔1.46㎡。16采区现有两条下山,16运输下山担负采区运输、进风,16轨道下山担负运料、行人和回风。我矿现使用的BDKIII-№16号风机2×75Kw,风量范围为25-50m3/S,风压范围为700-2700Pa,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随着矿井往深部开采及扩层扩界的开展,通风科提供数据 要求:矿井最大风量Q 大:6743m3/min,最大负压H 大 :2509Pa。现 在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需对主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二、XX煤矿主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根据通风科提供的最大风量6743m3/min,最大负压2509Pa,经选型计算,主通风机需选用FBCDZ-№25号风机2×220Kw。由于新选用风机能力增加,西井风机房低压配电盘、风机启动柜等也需同时改造。本方案中,根据主通风机选用的配套电机功率,选用高压驱动装置。即主通风系统配置主通风机2台,高压配电柜6块,高压变频控制装置2套,变压器1台。

附图:主通风机装置性能曲线图 附件:主通风机选型计算 附件: 主扇风机选型计算 根据通风科提供数据,矿井需用风量为Q:67433/min m ,通风容易时期负压min h :1480Pa ,通风困难时期负压max h :2509Pa,矿井自然风压 z h :±30Pa 。 1、 计算风机必须产生的风量和静压 (1)、通风机必须产生的风量为 f l Q K Q ==67433/min m =112.43/m s (2)根据通风科提供数据,在通风容易时期的静压为1480Pa ,在通风困难时期的静压为2509Pa 。 2、 选择通风机型号及台数 根据计算得到的通风机必须产生的风量,以及通风容易时期和

电源功率器件散热器计算

电源功率器件散热器计算 一、7805 设计事例 设I=350mA,Vin=12V,则耗散功率 Pd=(12V-5V)*0.35A=2.45W。按照TO-220 封装的热阻θJA=54℃/W,温升是132℃,设室温25℃,那么 将会达到7805 的 热保护点150℃,7805 会断开输出。 二、正确的设计方法是: 首先确定最高的环境温度,比如60℃,查出民品7805 的最高结 温 Tj(max)=125℃,那么允许的温升是65℃。要求的热阻是 65℃/2.45W=26℃/W。 再查7805 的热阻,TO-220 封装的热阻θJA=54℃/W, TO-3 封装(也就是大家说的“铁壳”)的热阻θJA=39℃/W,均 高于要求值,都不能使用(虽然达不到热保护点,但是超指标使用还 是不对的),所以不论那种封装都必须加散热片。资料里讲到加散热片 的时候,应该加上4℃/W 的壳到散热片的热阻。 计算散热片应该具有的热阻也很简单,与电阻的并联一样,即 54//x=26, x=50℃/W。其实这个值非常大,只要是个散热片即可满足。 三、散热片尺寸设计 散热片计算很麻烦的,而且是半经验性的,或说是人家的实测结果。 基本的计算方法是:

1.最大总热阻θja =(器件芯的最高允许温度TJ -最高环境 温度 TA )/ 最大耗散功率 其中,对硅半导体,TJ 可高到125℃,但一般不应取那么高,温度太高会降 低可靠性和寿命。 最高环境温度TA 是使用中机箱内的温度,比气温会高。 最大耗散功率见器件手册。 2.总热阻θja=芯到壳的热阻θjc +壳到散热片的θcs +散热片到环 境的θsa 其中,θjc 在大功率器件的DateSheet 中都有,例如3---5 θcs对TO220 封装,用2 左右,对TO3 封装,用3 左右,加导热硅脂后, 该值会小一点,加云母绝缘后,该值会大一点。 散热片到环境的热阻θsa 跟散热片的材料、表面积、厚度都有关系,作为 参考,给出一组数据例子。 a.对于厚2mm 的铝板,表面积(平方厘米)和热阻(℃/W)的对应关系是: 中间的数据可以估计了。

风机风量的计算风机的选择

风机风量如何计算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 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 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 1、引风机选型,首要的是确定风量; 2、风量的确定要看你做什么用途,不同的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得出需要的压力; 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的风机型号即可 风机风量和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量和风压计算风机的大概功率 功率(KW)=风量(m3/h)*风压(Pa)/(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 风量=(功率*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压。 风机效率可取0.719至0.8;机械传动效率对于三角带传动取0.95,对于联轴器传动取0.98。 风量如何计算?要加入风机功率管道等因素,抽风空间的大小等? 比如说:100平方的房间我需要每小时抽风500立方,要怎么求出它的风机的功率,管道等。还有风速和立方怎么算出来的,比如说0.1或0.5米每秒的风速多长时间可以抽100立方或500立方的风?以上的两个问题要求有个计算公式,公式中的符号要注明。 一、 1、管道计算 首先确定管道的长度,假设管道直径。计算每米管道的沿程摩擦阻力:R=(λ/D)*(ν^2*γ/2)。 2、计算风机的压力:ρ=RL。 3、确定风量:500立方。 4、计算风机功率:P=500立方*ρ/(3600*风机效率*1000*传动效率)。 5、风量计算:Q=ν*r^2*3.14*3600。 6、风速计算:ν=Q/(r^2*3.14*3600) 7、管道直径计算:D=√(Q*4)/(3600*3.14*ν) 二、 1、风速为0.5m/s时,计算每小500立方米风需要多长时间。假设管道直径为

厨房风机选型及设计计算

厨房风机选型设计及计算方法 一、通风机基础知识 通风机是用于输送气体的机械,从能量的观点来,它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机械。通常把产生的压力小于或等于14700Pa以下者为通风机。按型式可分为:离心通风机、轴流通风机、混流通风机。 二、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压力、转速、功率及效率是表示通风机性能的主要参数,称为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A.流量:单位时间流经通风机的气体容积,称为流量(又称风量)。常用 单位为m3/s(米3/秒)、m3/min(米3/分钟)、m3/h(米3/小时)。 B.压力:通风机的压力是指升压(相对于大气的压力),即气体在通风机 压力的升高值,或者说是通风机进出口处气体压力之差。它有静压、动压、全压之分。性能参数是指通风机的全压(它等于通风机出口与进口全压之差)。单拉为Pa(帕斯卡)。 C.转速:通风机转子旋转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通风机的流量、压力、 效率。单位为每分钟转数即rpm。

D.轴功率:驱动通风机所需要的功率N称为轴功率,或者说是单位时间 传递给通风机轴有能量,单位为kw(千瓦)。 E.效率:通风机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气体的过程中,要克服各种损 失,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有用功。常用效率来反映损失的大小,效率高,即损失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效率。 三、风机与系统的匹配基本原理、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系统 空气系统简单地说,包括风机及与其进口或出口或两者都连接的管路。较为复杂的空气系统包括风机、管网、空气控制调节风门、冷却管、加热管、过滤器、扩散器、消声器和导向叶片等。风机是本系给气体以能量,用以克服其它部件的流动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2、系统与风机匹配的基本原理 每个空气系统对气流都有一个流动阻力和附加阻力,如果已精确地确定系统阻力,并提供了理想的进出口工况;当空气系统设定一个流量 QA时,那么选择风机时的压力就必须达到满足系统阻力的要求,当风 机安装在系统时,风机所产生的全压的一部分即静压用于克服管网系 统的阻力,全压的其余部分消耗在气流从管网出口时所具有的动能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