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枢性眩晕为症状神经科常见疾病治疗共52页文档
眩晕的治疗方法

眩晕的治疗方法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
陈小华介绍,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
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内耳中,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
位置的位,听觉的听。
前庭负责身体的平衡,耳蜗负责听声音。
常见的疾病:1、高血压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发生眩晕。
2、低血压症: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
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3、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
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4、脑瘤: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
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5、脑血栓: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
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血管阻力减低,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
眩晕、头晕常见疾病症状及内科治疗指南

眩晕、头晕常见病症及内科治疗指南(一)周围性眩晕、头晕1.生理性眩晕、头晕:包括发生在正常人群的常见失调状态,如运动病、空间病、登陆病以及登高性头晕等,治疗以习服适应为主。
在这些失调状态中,发生眩晕(存在运动错觉)概率小,头晕及自主神经症状居多。
登高性头晕个体通常经历焦虑和恐慌情绪。
典型的运动病和空间病表现为出汗、恶心、呕吐、流涎、呻吟、胃肠运动减弱,消化障碍,甚至见到食物后痛苦等症状。
其中过度换气常见,导致患者低碳酸血症,血容量发生变化,血液淤积在下半身,容易发生低血压或晕厥。
登陆病是指个体在乘船、飞机及汽车等长时间暴露在运动刺激环境中后,发生的一种以摇摆性眩晕为特征性表现的前庭疾病,这种非旋转性眩晕、头晕和不稳感,极少数上述症状持续数月或数年,其原因不清。
运动病发生时,通过看远处水平面能够改善症状;反之,于视觉封闭的狭小空间内症状加重。
登高性头晕是由身体正常的摇摆感觉与视觉所见不匹配导致,当患者坐姿状态或视觉固定于近处目标时,其症状能够缓解。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又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眩晕类型,通常发生于老年群体,尤其是老年女性。
患者在位置变化时发生<1min的阵发性眩晕,典型的位置变化包括在床上翻身、躺下、起来,或站立位弯腰及站起,或抬头向上望等。
然而,部分老年BPPV患者主诉位置性头晕而非眩晕。
BPPV的原因是耳石碎屑不经意进入半规管,头外伤或内耳感染时均能引起耳石碎屑脱落。
BPPV 诊断标准为受累半规管平面上发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如果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或眼震不典型,则须与后颅窝肿瘤或梗死引起的位置性眩晕进行鉴别。
BPPV内科治疗首选手法复位或机器人复位,对于复位后有残余头晕症状及不适合复位治疗的老年患者,可进行前庭康复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BPPV且维生素D水平降低者,可补充维生素D。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前庭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急,表现为眩晕、恶心或呕吐持续数天,不伴听觉或其他神经症状。
眩晕Word 文档

/grid2008/brief/detailj.aspx?dbcode=&QueryID=318&CurRec=172005 年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初步确诊VBI 的诊断标准:1 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必须能定位于特定的椎-基底动脉血管分布区; 2 发作突然,数分钟达到高峰,一般24h内缓解,病史中至少有 2 次短暂发作并伴随以脑干为主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3 短暂发作的间歇期不能有异常神经症状和体征(患者以前已有脑梗死者例外) ; 4 具备下列症状和体征至少2~3 项以上(单一症状或体征不能诊断为VBI ): ①眩晕、恶心、呕吐+ 眼震、复视等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
②共济失调。
③枕部头痛(并发皮质盲或同向偏盲、象限盲)。
④单(双) 侧痛觉减退或感觉异常、口周麻木。
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
⑥下肢或四肢无力(包括猝倒发作) 。
⑦头晕、不稳。
⑧突发耳聋。
⑨发病后2~4 h 内,DWI 或PWI、SPECT、PET等检查,可能发现与本次发病相关的缺血病灶。
⑩椎动脉B 超、BAEP、ENG、TCD 等精密仪器检查有相应的改变;MRA、DSA可显示椎-基底动脉的狭窄、先天变异或畸形。
5 已排除全身性疾病(低血压、贫血、血液病,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血管炎、癫痫发作等) 因素。
1] 景改萍, 唐建良. 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05) :417-419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眩晕诊断价值的探讨PDF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眩晕诊断价值的探讨[J].(01)8摘要:背景:颈性眩晕是耳鼻喉科和脊柱科常做的诊断,假设不存在血管方面的机制。
文献中报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颈椎制动和脊柱的手法治疗。
目的:描述颈性眩晕患病人群的特征,并观察应用一种特殊的保守治疗模式草案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耳鼻喉检查室从头晕的患者中选择出50例颈性眩晕的病人。
诊断依据于特殊的标准和神经耳科学的检查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一种治疗方案,包括:脊柱操作、受累肌群的手法治疗、电止痛治疗、迷路镇定、表面肌电图生物反馈和锻炼计划。
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患者在仰头或翻身时突然发作眩晕,瞬间即消失 –重复诱发头位时眩晕可再度出现 –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
–偶有耳鸣
本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患者在某个特定体位,如躺下、坐起、仰头取物,低头、
转动头部或翻身时出现不足一分钟的短暂眩晕。该病非常常见,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滚转试验(roll test )的意义
位置 眼震方向
诊断
右耳向下 左耳向下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向地
离地 向地
右侧水平半规管 (眼震强烈侧为患侧)
左侧水平半规管壶腹帽 (眼震强烈对侧为患侧)
左侧水平半规管 (眼震强烈侧为患侧)
离地
右侧水平半规管壶腹帽 (眼震强烈对侧为患侧)
治疗策略
21
第二十一页,共55页。
1.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以右侧为例:
A: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
查者位于病人身旁,双手把 持其头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变,同
时将体位迅速改变为仰卧位, 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 面呈30° C:眼震消失后,再次坐起再
查眼震,观察30秒,依同法 检查另一侧。 Ø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
•正常情况下耳石黏附在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斑的耳石膜内,后者是酸性粘多糖,将耳石紧紧地固定在囊斑上面, 因此,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外伤、局部血管痉挛(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 可诱发)时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
第七页,共55页。
二、发病原因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离 地性。
强力定眩片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

汇报人: 2023-11-19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中枢性眩晕较为常见。
中枢性眩晕多由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患者表现 为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之间,性别不限。
实验设计:随机分组,每组 25人,一组接受强力定眩片 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
实验时间:6周。
实验指标:眩晕程度、生活质 量、不良反应等。
结果分析
01
02
03
眩晕程度
实验组在治疗后眩晕程度 明显减轻,对照组眩晕程 度也有减轻,但改善程度 不如实验组。
生活质量
实验组在治疗后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对照组也有提 高,但改善程度不如实验 组。
由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 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Z20026491。
安慰剂
外观与强力定眩片相似,由陕西 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实验对象
中枢性眩晕患者
年龄在18-75岁之间,经临床诊断为 中枢性眩晕的患者。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排除对实验 药物过敏的患者。
实验方法
随机分组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 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5例。
给药方式
实验组给予强力定眩片,每日3次 ,每次4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每日3次,每次4片。
观察指标
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 化、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
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

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完整版)介绍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部不适、头晕或旋转感以及失衡感。
本文档旨在提供基础诊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头晕眩晕患者。
病因与分类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3. 全身性疾病:如低血压、中耳炎、贫血等;4. 药物副作用或中毒:如某些抗生素、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物。
诊断要点以下是头晕眩晕的常规诊断要点:1. 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作频率、程度、时长、伴随症状等;2. 头颈检查:检查颈动脉搏动、神经系统功能等;3. 前庭功能评估:如病理性眼震检查、头位试验等;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5. 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或MRI等。
治疗与护理头晕眩晕的治疗与护理应针对病因进行:1. 内耳疾病:可采用前庭功能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抗凝治疗、手术切除等;3. 全身性疾病:治疗原发疾病,如调节血压、抗感染等;4. 药物副作用或中毒:停用或更换相关药物,注意解毒治疗。
预防措施与建议为降低头晕眩晕的发生和复发风险,可考虑以下预防措施和建议:1. 注意安全: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摔倒及其他安全事故;2. 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3. 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4. 保持健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并治疗慢性疾病;5. 患教指导:向患者提供头晕眩晕的相关知识,提醒其遵医嘱治疗和注意事项。
结论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加强预防意识,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头晕眩晕的发生。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眩晕是指机体因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
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占5%〜10% ,住院病例中约占6.7%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
眩晕多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运动感,如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常突然发病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而就诊于急诊。
1. 眩晕症状及分类2009年Barany协会分类委员会(CCBS )将前庭疾病症状分四类: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见表1 )o急诊常见的是眩晕,部分可为头晕。
(1 )眩晕:是指在没有自我运动的情况下,头部或躯干自我运动的感觉,或在正常的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的自我运动感,典型的就是天旋地转,有时候也表现为摇晃、倾斜、上下起伏、上下跳动或滑动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眩晕和诱发性眩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眩晕包括位置性眩晕、头动诱发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声音诱发的眩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眩晕、直立性眩晕等。
(2)头晕:是指头空间定向力混乱或受损的感觉,而没有虚假或失真的运动感。
但没有运动错觉、幻觉或扭曲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头晕和诱发性头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头晕包括位置性头晕、头动诱发头晕、视觉诱发的头晕、声音诱发的头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头晕、直立性头晕、其他诱发性头晕。
另外还有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这两类症状的患者主要在门诊就诊。
在此前庭症状分类的基础上,将前庭疾病分为三个综合征,分别是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 )和慢性前庭综合征(CVS )。
其中AVS和部分EVS在急诊多见。
AVS-般为眩晕首次发作,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时间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单时相的特点。
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脑血管病、EVS急性或首次发作、惊恐发作等。
EVS指既往有过眩晕发作,本次复发,症状持续数秒到数小时,乃至数天者。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3、病灶及病毒感染学说:扁桃腺炎可引发本病,曾有人主张摘除 扁桃体可治疗病变。其他病灶(阑尾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腮腺炎、 上感),出现眩晕伴发突聋,认为是病毒引起。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学说: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血液循 环障碍所致。
5、迷路卒中学说:内听动脉起自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进入内 听道后分为前庭支及耳蜗支,供应耳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 分支均为终末动脉,由于内耳血供存在较多先天不足和缺陷,故意遭 受先天或后天损害。
神经内科 张志雄
五、常见引起眩晕的疾病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四)美尼尔氏病
典型表现:发作性疾病、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
病理病因:尸解发现膜迷路水肿、积水、內淋巴液分泌过 多或吸收功能障碍;
1、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学说:血管痉挛所致; 2、代谢障碍学说:代谢失调、组织水肿、服盐过多导 致水钠潴留引起组织水肿;甲减可以引起该病。
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内 耳迷路末梢、半规管中的壶腹嵴和椭圆囊、球囊 中的位置斑)、前庭神经及中枢病变等部位引起 的眩晕;表现为旋转、摇晃、移动、站立不稳、 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和血 压改变。
按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性质分为两类:
假性眩晕(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1、眼源性:眼肌病、青光眼、屈光不正、近视、配镜不合适 等;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补液等 2、病因治疗 3、对症治疗:止吐(莫沙比利、地芬尼多)、镇静(地西泮、艾司唑 仑)、扩张血管(甲磺酸倍他斯汀、氟桂利嗪、罂粟碱)、改善微循环 (银杏制剂)、减轻局部水肿(七叶皂苷钠、乙酰唑胺、醋酸泼尼松)等
4、高压氧治疗。
2、本体感觉性:脊髓空洞症、慢性酒精中毒症、糙皮病、恶 性贫血、脊髓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