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养成”系列讲座视频心得

观看“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养成”系列讲座视频心得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我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根据《龙岗区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区依法治区办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养成”系列讲座视频上传至法治龙岗网的,我于近期观看了上述讲座视频。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谨,事例生动,发人深省。

当前,我区发展形势良好,但是仍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和冲突,急需领导干部加强法治思维的培养,积极实践法治方式。

法治思维,即法律思维,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法律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总体来看,法律思维要求凡事以是否合法作为思考与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体现了规则优先、程序优先、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统一性,且重视证据依据,强调准确性等等。

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养成,是党的十八大根据新时期、新形势发展需要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能力素质新要求,领导干部要注重法治思维的养成,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切实做到学习法治制度、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执行法律、弘扬法治精神,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方式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各方面能力,更好地推动深化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治思维是建立管理、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从某个视角来说,我们国家政府的自身管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夺取和巩固政权阶段,二是建设发展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并促进发展,三是管理服务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平衡人们的利益,实现和谐。

我国目前处于建设发展和管理服务交融并蓄的阶段,并朝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现代管理主要是法治管理,而法治管理更需要法律思维!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三大执政原则——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便是例证。

法治思维是践行群众路线、提高现代政府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挑战增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所面对的来自自然的压力和社会的矛盾,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都是个拷问。这方面有许多事情可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法律思维来提高应对自然灾难和处理社会矛盾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调整和丰富思维方式,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有益的。

法治思维是提升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建立法治政府的先决条件。

领导干部是公权力的行使者,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其法律素养和执法理念直接关系到执法成效,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要做依法行政的带头人,要以法治思维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职业本身就与法律、法治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要把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身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把学习法律知识放上重要日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理论水平。同时,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正确运用规则思维、合法思维、诚信思维、程序思维、责任思维的等法治思维模式,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二是要强化依法审计意识,增强审计效率。要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的理念,认真做好各项审计风险评估,切实增强审计工作日常监管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用法治思维理念面对问题,研究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三是要规范依法审计程序,提高自身素质。要突出重点,抓好依法审计和审计执法中的程序规范问题,做到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监督和管理。要科学规范地处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扬以往在依法审计实践工作中的好思路、好方法,紧密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努力建设具有法律意识强、行政效能高适应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干部队伍。

通过开展本次专题学习活动,对法治思维的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运用法治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的各类矛盾有了进一步认识,总之,要树立坚定的法律至上的思维,提升自己利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认识、处理和决策审计问题的法治能力,真正做到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助推龙岗跨越争先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