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过程

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过程
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过程

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过程

大豆通常经过筛选除杂、除尘、除铁后经过加热,进入脱皮系统,首先经过1/2破碎,进入破碎工艺,再破成1/4和1/8,然后进入调频器,以满足轧胚要求进入轧胚工艺,最后送到浸出车间。

大豆加热过程:

经过筛选的大豆先进入加热器内部,经过约30分钟的加热,大豆加热到60~75℃左右,水分被均匀加热到大豆的表面,这样变化对大豆的水分去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豆皮也起到了软化作用,最后通过底部的绞龙用变频的装置改变其下料的速度,已达到计量和调节产量的目的,加热后的大豆送入下道工艺。

去皮过程:

大豆在破碎前先进行脱皮处理,去皮的同时利用去皮机进行1/2破碎,大豆和豆皮随之分开,随后大豆进入破碎工序,豆皮则进入豆皮处理系统。

破碎过程:

被破碎的1/2的豆瓣进入双对辊破碎机,进行1/4和1/8破碎,由于先前加热效果,从而很容易达到破碎要求,而且适当调整其破碎皮,以防粉末度过多,增加豆皮中的残油。

快速调节:

被去皮和破碎后的大豆很快进入快速调节器,通过调节器的间接加热和热空气调节后,大豆很容易达到轧胚的要求,并进入轧胚工序,然而少量的豆皮则通过吸风装置送到豆皮系统,由于经过破碎处理后的豆皮中含有少量豆粉,所以豆皮又再一次进入二级分离筛进行分离,豆皮筛是有上、下不同规格的筛而组成,较大的豆皮颗粒则筛选后送到豆皮粉碎然后进入豆皮仓内,另外经过二级筛面上有较小的颗粒和豆粉,则再通过二级豆皮分离装置,依靠风造作用,豆皮被吸出送到豆皮粉碎,豆粉则被送到轧胚机中。

轧胚工序:

被破碎的大豆通过轧胚机自身的喂料器,会均匀的分布到轧辊的中间,轧辊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运转,把碎豆挤压成胚片。

膨化系统:

膨化系统是为了把胚片进行再加工,使其有更大的空隙度,更利于油的浸出。胚片进入膨化机后,被间接蒸汽加热,并与通入的直接蒸汽混合,形成高温的膏体;在膨化机的出口加有压力板,能使整个机构内处于一种高压环境中,使得胚片中能混入大量的蒸汽微滴,当高温的膏体被挤压出机体时,膏体中的蒸汽微滴脱离了高压环境,就被会迅速释放出来,这样物料中就会留下大量的空隙,接下来物料进入到烘床,使水分降到9%左右。

浸出系统:

预处理的胚片通过输送设备被送入浸出环形浸出器,进行浸出,料胚进入浸出器后与溶剂形成了一个逆向浸出过程,开始则采用高浓度的混合油喷淋,最后则用新鲜的溶剂喷淋,则通过依次的循环泵来完成,最后的混合油被泵打入蒸发系统,而含有溶剂的豆片则输送到豆粕蒸脱烘干系统,通常料位的控制是靠浸出器的速度变频来控制,已达到生产稳定的目的和要求。

豆粕烘干系统:

经过浸出的湿粕进入蒸脱机进行溶剂处理,利用蒸脱机的每一层间接加热蒸汽进行脱溶,可以脱去80%的残溶,间接蒸汽温度控制在105℃左右,其中1至3层,然后再通过其中的两层间接蒸汽加热可以脱去10%的残溶,其次进入直接蒸汽加热脱去剩下的残溶,豆粕温度

在≥70℃左右,最后进入豆粕干燥处理,除掉粕中多余的水分,通过风机出去相应的水分,其次到蒸脱层最底部,用自然空气对豆粕进行冷却,通常为40℃左右,处理后的豆粕则通过浸出的输送刮板送到皮库进行粉碎机粉碎,在进入打包房打包。

蒸发系统:

从蒸脱层蒸发出来的溶剂蒸汽被送到蒸发系统、一蒸、二蒸、和汽提塔,用来加热浸出器过来的混合油,混合油从一蒸蒸发器底部进入管层,蒸脱机蒸脱出来的溶剂蒸汽从顶部进入壳层与混合油进行热交换,是混合油温度升高,已达到蒸发混合油中的大部分溶剂的目的,通过一蒸加热后的混合油与汽提塔的高温油进行热交换,再用二蒸发器的间接蒸汽加热,使混合油浓度达到98%。当溶剂从二蒸挥发的同时,油也从二蒸的底部用泵打入汽提塔,此时混合油溶剂含量很低,在汽提塔中用直接蒸汽将其加热,脱出其中的残溶,又被打入毛油罐,溶剂则会收到溶剂罐。

尾气回收部分:

浸出器的冷凝器,蒸脱机的冷凝器,蒸发冷凝器以及车间其它部分挥发出来的的气体,其中含有部分溶剂和部分不冷凝气体,全部进入尾气冷凝器,其中冷凝液进入车间溶剂罐,不冷凝气体则进入石蜡吸收塔,利用又几乎融原理,吸收不冷凝气体中微量的溶剂,不冷凝气体则被尾气风机排出车间外,尾气的排放量则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大小,从而已达到车间设备处在微负压状态下,石蜡吸收溶剂后,则在通过解析塔来加热控温达到溶剂和矿物油分离,分离后的溶剂蒸汽继续进入最后冷却装置后,循环进入石蜡系统工作。

废水蒸煮部分:

车间回收的溶剂中含水,无法直接利用生产,因此必须经过车间溶剂分手罐进行分水处理,分离出来得水含有微量溶剂,再经过蒸煮罐时用直接蒸汽加热,已达到溶剂完全的捍发而被冷凝器回收,废水则被排入水封池,分离后的溶剂通过新鲜溶剂泵打入溶剂加热器,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投入浸出器在进行生产。

预处理:

首先分别有预处理和浸出车间的员工分别对各自的车间运行设备系统检查,必要时按照开启设备的程序和要求将设备启动起来,并进行到投料生产阶段,然后再打开大豆原料仓下面的滑动门利用变频的形式来控制流量的大小,把物料通过刮板进到提升机,后经过刮板机在到大豆称计量,后进到大豆筛,利用筛网和筛选的作用。出去大豆中的砂石和杂质,处理后的大豆在进入到加热器进行约30分钟的加热,温度可以达到60℃~75℃,通过这样可以不等的除去大豆中的水分,同时使大豆得到充分的软化,然后再有绞龙送到提升机,然后进行去皮破碎成1/2,在进行第二次破碎成1/4。破碎后豆皮通过豆皮筛进行筛选,筛选完后的豆皮进入到豆皮粉碎机进行粉碎,最后通过风机的作用吸到豆皮储存仓内,另外破碎后的大豆则进入快速调节器中,以快速达到轧胚的温度和湿度,经过快速调节器之后,破碎后在经过刮板把破碎豆分配给轧胚机轧胚,同时和筛选下来的少量豆粉末料通过二级去皮系统分离出来后一起到轧胚机进料刮板,轧胚的厚度在0.35~0.5mm,在此过程中,再通过风机进入调整胚片的水分和湿度,胚片由刮板输送到提升机在进入刮板大部分胚片输送到膨化机,经过膨化机和干燥烘床之后形成膨化料,然后膨化料经过浸出进料刮板输送到浸出车间浸出,其中,去皮机、破碎机设备都自身备有磁选器,对它进行定时的清理与除铁,以确保工艺生产和设备保护的目的。

大豆毛油浸出:

预处理的胚片进入到进出车间有绞龙传送到浸出器中,由溶剂库打到车间溶剂周转罐,再有泵打到浸出器中与胚片相对而入,逆向喷淋的原理进行浸出,这里就形成了溶剂和毛油的混合物叫混合油,再打入混合油罐中进行作业处理,有混合油罐通过泵打入到一蒸蒸发器利用蒸脱机的溶剂蒸汽相接触换热的原理使一部分混合油中的溶剂蒸脱80%,然后在由泵打入

到二蒸蒸发器蒸发,这是通过间接加热使得其中可以脱去98%的残溶,其中一蒸、二蒸均在真空负压-500~-900mbar下进行,二蒸加热温度在125℃±10℃,浸出器的温度在45℃-63℃之间,溶剂进料温度在50℃-60℃之间,最后有二蒸出来的油再有泵打到汽提干燥塔中,用直接蒸汽进行加热气提,其真空度在负压-500~-900mbar之间进行,把其中2%残溶进行完全的脱溶和去除水分,最后毛油通过冷凝器冷却到小于70℃,出来的油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毛油则进入毛油罐,如果毛油残溶超标不合格则将不合格的毛油打到混合油周转罐中进行第二次生产工艺达到合格。这时,有一蒸、二蒸、汽提塔通过蒸汽加热挥发出来的混合气体,通过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凝,在有溶剂周转罐分水箱进行分水,把溶剂和水分开,分开的溶剂进入另一侧中分开后的水则在进入到废水蒸煮罐中,温度控制在90℃左右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再通过蒸汽加热转换成蒸汽再回到车间被蒸脱机利用,废水则排放。另外,浸出器被溶剂浸出的胚片则通过湿粕刮板提升到蒸脱机中去进行脱溶处理,1-5层利用间接蒸汽加热到100℃-110℃进行脱溶,然后到第6层在用直接蒸汽进行加热,将气象温度控制在72℃-78℃,第7-9层则通过风机进行烘干脱水和冷却,冷却后的豆粕有出粕刮板送到皮库车间有粉碎机进行粉碎,同时进行除尘处理,粉碎后的豆粕通过化验合格则进入粕库打包房进行打包,化验不合格的产品则通过人工回填到浸出进料刮板机进入第二次工艺处理,已达到产品合格的目的。最后有一蒸、二蒸、汽提塔挥发出来的一部分不能被冷凝的气体则通过石蜡互溶原理,利用间接蒸汽、直接蒸汽分别将其加热到大于105℃左右并气提,蒸发后的气体则通过冷凝在次回到车间溶剂周转罐中不能被石蜡解析的气体则通过尾汽风机排放到车间外。

供稿:高玉锁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复合种植在耕地上的方式,与这种种植方式有关的种植方式还有单作,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等。 1、间作套作的概念 (1)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其特点是群体是结构复杂,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种管、收也不方便。 (2)套作也称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与间作都有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前者的共生期只占全生育期的小部分,后者的共生期占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套作先用生长季节不同的两种作物,一前一后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使田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提高全年总产量。 2、间套作的效益原理间套作人工复合群体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的作用,其原理在于种间互补和竞争,主要表现为空间互补、时间互补、养分互补、水分互补和生物间互补等。 3、间套作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选择间套作的作物及其品种,首先,要求它们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间要大体相同。如水稻花生,甘薯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实行间套作。其次,要求作物形态特征和生育特征要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例如,植株高度要高低搭配,株型要紧凑与松散对应,叶子要大小尖圆互补,根系要深浅疏密结合,生育期要长短前后交错,喜光与耐阴结合。最后,要求作物搭配形成的组合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 (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合理的田间配置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及种内的各种矛盾。 (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在间套作情况下,虽然合理安排了田间结构,但它们之间仍然有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为了使间套作达到高产高效,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①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②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③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④及时综合防治病虫;⑤早熟早收。 4、金秀间套作的主要类型 玉米与其他农作物的间套作技术 1、玉米与大豆的间作。 玉米与大豆间种,在我国分布较广。在南方地区,则多在旱地采用大豆与玉米间作,多在春季进行,并以大豆为主作物,大豆、玉米的种植比例以6~7行大豆间种2行玉米最为适宜,瘦地则可采用6~7行大豆间种1行玉米。 2、玉米与花生的间作。 玉米与花生间种是一种较好的粮油间种方式,一般以花生为主作物。在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的土壤,花生间种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间种方式一般为5~6行花生间种1~2行玉米,瘦地则减少玉米的行比。每亩花生基本苗数不减少,玉米每亩种植800~1000株。 3、玉米与甘薯、马铃薯的间作。 玉米间作甘薯,春、秋、冬季都可进行,一般以甘薯为主作物。甘薯亩植株数基本保持单作水平,玉米每亩种植不超过1000株,玉米对甘薯的产量影响不大,冬种时还具有防寒保温

大豆油生产工艺

大豆油生产工艺 1.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2.以花生果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毛油) 3.2.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4.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毛油)5.3.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6.原油(毛油)→过滤→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成品油 油脂精炼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 (1)沉淀 K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L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M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但是,提高温度也会使磷脂等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分离不完全,故应适可而止。 沉淀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其所需的时间很长(有时要10多天),又因水和磷脂等胶体杂质不能完全除去,油脂易产生氧化、水解而增大酸值,影响油脂质量,不仅如此,它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以,这种纯粹的沉淀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 (2)过滤

西洋大豆专用复肥

西洋大豆专用复肥

————————————————————————————————作者:————————————————————————————————日期:

1.为什么用西洋小麦专用肥节省? 答:一是因为浓度高,一种肥用起来省不省,有没有劲,主要看浓度的高低。同样是100斤一包肥,浓度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就象喝酒一样,60度的老白干喝半瓶就醉,30多度的低度酒就要喝一瓶,喝啤酒就要好几瓶。西洋小麦专用肥是45%的高浓度,用量比低浓度的省的多,虽然看着价格贵一点,其实算起来并不贵。 二是因为配比合理,因为氮肥不稳定,容易流失和挥发,而磷钾肥就比较稳定,所以西洋小麦专用肥采用了中氮高磷的配比,作底肥施用,施足了磷钾肥,氮肥刚好够前期用,这样麦苗蹲苗好,不徒长,后期再补氮,浪费少,不早衰。另外由于采用与氮肥配合的施用方式,大部分氮用较便宜的单质氮肥,比用制成复合肥的氮便宜得多。一些小麦专用肥通常采用高氮的配比,不仅价格高,氮肥浪费严重,还容易造成前期徒长,后期脱肥。 2.为什么用了西洋小麦专用肥小麦高产品质好? 答:首先是配比合理,麦苗长的壮,抗性强,不倒伏,穗粒数多,特别是钾肥能使小麦灌浆好,子粒饱满,产量提高。另外钾是有名的品质元素,可见提高品质的能力很大,再者因为是硫酸钾型,比氯化钾型的肥好的多,硫对提高品质,特别是提高麦香味作用很大。 3.为什么种小麦要补锰? 答:据测土结果,目前我国主要小麦产区土壤普遍缺锰,缺锰的小麦叶色淡,长褐斑,象生了病一样,限制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补锰。西洋小麦专用肥按比例配入锰肥,可防睦小麦缺锰,解除增产限制,提高产量。 4.怎样用西洋小麦专用肥? 答:由于采用与氮肥配合的方式,西洋小麦专用肥的施用非常简单,根据产量水平,每亩施20-30公斤作底肥,后期看长势略施点氮肥就行。 5.施用西洋小麦专用的小麦生长有什么特点? 答:与用其他肥相比,用西洋小麦专用肥的麦苗生的较矮,但长的壮,穗粒数多,灌浆好,子粒饱满,产量明显提高。 6.施剩的西洋小麦专用肥还能用在其他作物上吗?

100T米糠膨化浸出可行性报告

100t/d米糠膨化浸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提出背景 二、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 三、资源来源及环境条件 四、生产规模及销售规划 五、选择厂址及基建工程 六、工艺及设备 七、项目总投资 八、劳动卫生安全 九、经济效益分析 十、项目进度 十一、结论

一、项目提出背景 在我国,浸出油厂多达2500家,但基本上以大豆和菜籽油厂为主,并且规模逐渐扩大,市场竞争激烈。而作为稻谷副产品的米糠因易变质和酸败,所以一直未受到重视。由于米糠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比较高,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通过先进的米糠膨化技术有效地钝化米糠中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并保存所有的营养成分,膨化后的米糠料胚利于浸出,所以米糠浸出油厂近几年发展很快。 二、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 ㈠、国内情况: 从油来说: 1.产需缺口拉大 我国每年食用油消费量在900万吨,而国内生产的食用油在700万吨左右,产需缺口在150万吨---200万吨之间。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植物油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产量却相对减少,产需缺口

拉大。 2.国家政策的调整 迈入九十年代末,国家对合资和外资企业优惠政策有所调整(相对减少),这样相对提高了国内油厂竞争能力。另外,对成品油进口严格限制,而鼓励进口油料,有利于国内油厂的发展。再者,九八年严厉打击进口走私油,更是给油厂发展提供了机会,油脂市场需求相对增大。 综上所述,国内的油脂市场是极具潜力的。 三、资源来源及环境条件 1.主要原材料 米糠的来源主要依托黑龙江省,那里有众多的大米加工厂。 2.燃料 当地情况 3.交通运输等 当地情况 四、生产规模及销售规划 建造厂生产规模为日加工米糠100吨,扣除检修等因素,全年生产250天,出油率13%,出粕率84%,累计年加工能力为25000吨米糠,生产米糠油3250吨,生产米糠粕21000吨。 米糠粕的销售基本上以省内销售为主,省外为辅,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而灵活调整。 (一)、省内销售: 省内销售地区(当地情况) (二)、省外销售:省外可以以规模大、信誉好的饲料厂为主,以点盖面,

大豆抗重迎茬栽培法-2019年文档

大豆抗重迎茬栽培法 大豆重迎茬会使大豆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在当前重迎茬不可避免的形势下,要种好重迎茬大豆,就必须从改善大豆生长发育环境、增补和调节大豆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增强植株自身抗逆性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力争最大限度地减缓重迎茬的危害。 1、合理轮作,尽量减少重茬,维持适当的迎茬比例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将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就能使土壤中全层养分得到合理利用。在当前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把重茬和迎茬区别开来,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要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可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重迎茬大豆,重茬也只能重一年。对于那些开发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虽可适当重茬,但也不可重茬年限过多。 2、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是减轻重迎茬对产量影响的经济有效的措施。西部碱性土壤可选择抗孢囊线虫的品种,如抗线3 号、抗线4 号、庆丰1 号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中部和东部可选用合丰25、合丰50、合丰55、垦农16、绥农10、绥农14、绥农22 等; 另外还应做到不同品种合理搭配,轮换种植以减轻重迎茬危害。 调换使用品种,可使根际微生物及适应病虫害生理小种得到改变,有减

轻重迎茬危害的效果。 3、合理耕作,改善大豆生长发育环境 大豆重迎茬,尤其是连年重茬,土壤紧实板结而缺少团粒结构,肥力下降,土壤环境恶化是造成重迎茬大豆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行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破坏板结层,为大豆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并可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在土壤耕作上要坚持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旋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大力推广深松耕法。 深松从时期上看有三种方法:一是整地深松也叫做深松起垄,二是深松播种,三是中耕时进行垄沟深松。深松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为土壤前期放寒增温、抗旱耐涝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翻耙整地、重耙灭茬以及旋耕。这些耕作措施可以破坏原来的土体结构,疏松耕层,并且可以减缓病虫的危害。不同整地的时间和不同的整地方法,效果差异很大。从整地时间上看,伏秋整地优于春整地; 从整地方法上翻耙整地优于重耙灭茬。 4、增施农肥,合理应用化肥增施农肥。有机农肥是完全肥料,它不仅矿质元素丰富,而且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的特殊激素物质。增施有机农肥不仅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而且也可以改善重迎茬造成的不良的土壤环境,是减缓产量损失的多效性措施。一般每公顷施优质农肥20 吨,也可以秸秆还田办法,增加土壤有机质。 合理施用化肥。据对不同重迎茬年限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测定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多,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平均每年减少水解氮20pp,降低趋势相当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重茬大豆土壤中速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 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 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这样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 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可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如玉米和红薯的间作。 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也就是要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生长。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这样可充分发挥水肥作用,增强作物抗灾能力,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如玉米、高梁套种红薯,玉米、高梁耐旱,红薯耐阴。

大豆植物油加工设备浸出工艺

大豆油一般用压榨法和浸出法等多种方法处理后得到杂质较多的毛油,然后经过精炼得到可食用的精炼油。 压榨法又分为普通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两种。普通压榨法是一种在大豆上加压的方法。现在这种方法已不大使用,特别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几乎不用。螺旋压榨法是在水平装置的圆筒内安装有螺旋轴,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进入螺旋压榨机后;一边前进一边将油脂挤压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但在榨油过程中,因摩擦发热,蛋白质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将料坯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我国制油工业实际

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浸出溶剂有已烷或轻汽油等几种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其中轻汽油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溶剂,但最大的缺点是易燃易爆,成分复杂,沸点范围较宽。浸出法出油率高达99 % 压榨油与浸出油的区别 1.加工工艺不同 压榨油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而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物理压榨法的生产工艺要求原料要精选,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压榨过程中添加炒籽,经榨机榨制后,采用高科技天然过滤提纯技术而制成的。保持了大豆的原汁原味,香味醇厚,富含维生素E,保质期长,且无任何添加剂,不含溶剂残留和含皂量,是一种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结

合生产出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浸出法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将油料与“六号轻汽油”(“六号溶剂油”的俗称)等有机溶剂充分结合后进行抽提,因此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正乙烷等有机物难完全清除,只有精练达到非常严格的标准之后,才能放心食用,否则,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但在高温精练中,难免会使一些维生素的营养物质受损失。在我国,除了部分大豆油是通过压榨工艺生产外,由于新乡红阳浸出法出油率高,所以大部分粟米油、大豆油、棉籽油等基本上都采用“六号轻汽油”浸出法加工制造。 2、营养成份不同 压榨大豆油具有色、香、味齐全,保留了各种营养成份之特点。浸出油是无色、无味的,经加工后大部分营养成份被破坏。由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的食用油标准已出台实施,取消了我国目前使用的1986年、1988年制定的老标准,新标准规定: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讲究营养与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将大豆油生产工艺透明化,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把知情权交给消费者,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3、原料的要求不同 “压榨大豆油”由于采用的是纯物理压榨法,保留了大豆和原汁原味,所以对大豆原料要求非常严格,原料要求新鲜,酸价、过氧化值低,因而价格相对偏高;同时由于只进行压榨,大豆饼中残油高,

2000吨每日大豆预处理生产设备计算说明书资料

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2000T/D大豆油预处理车间的工艺设计 院系名称:粮油食品学院专业班级:食工03-4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 2003xx3 指导教师:韩丽华付黎敏教师职称:副教授实验师 年6 月 1 日

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1工艺介绍 (6) 1.1清理 (6) 1.2破碎 (6) 1.3脱皮 (6) 1.4软化 (7) 1.5压胚 (8) 1.6干燥 (8) 1.7总述 (10) 2.物料衡算 (11) 3.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11) 3.1埋刮板输送机 (11) 3.2筛选设备 (11) 3.3去石设备 (12) 3.4调质设备的设计 (13) 3.5斗式提升机 (14) 3.6快速加热设备的设计 (15) 3.7一道破碎机的选择 (16) 3.8一道豆皮分离设备 (17) 3.9轧坯机的选择 (19) 3.10分级筛的选用 (20) 3.11皮仁分离器 (20) 3.12豆皮粉碎机 (21) 3.13豆皮输送设备 (21) 4.热量衡算 (22) 4.1调质塔蒸汽的用量 (22) 4.1 快速加热段蒸汽用量 .............. (22) 4.1一道皮仁分离段空气加热器蒸汽用量 (22) 5.厂房建筑 (22) 6.结论 (23) 7.致谢 (24) 8.参考文献 (24)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工艺为大豆热脱皮工艺。不仅大豆脱皮效果好,而且提高了大豆饼粕的质量。选用了高效振动筛、比重去石机、调质塔、快速干燥器、破碎机、皮仁分离器、轧胚机等先进的设备。调质塔不但能够提高大豆的温度,使大豆达到适宜于轧胚的温度70℃左右的温度,还降低了大豆的含水量,使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快速干燥器短的时间内使大豆的表面温度上升到90℃左右。由于只有豆皮的温度达到90℃,而豆仁的温度并不增加多少,这样就可以降低蛋白质的变性,有利于提高饼粕的质量。豆皮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大豆破碎后皮仁的分离,且处理量大、能耗低。皮仁分离器是根据豆皮和豆仁悬浮速度的不同依靠风力将豆皮和豆仁分开,这样就可以得到含高蛋白的饼粕。液压轧胚机采用系统的压力来代替弹簧轧距调节装置的一种新型轧胚机。这种轧胚机是利用油缸中的液体压力来代替弹簧压力进行紧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紧辊的压力,使轧出的料胚薄而给实,粉末度小,提高了胚片的质量,而且使生产能力得以成倍的增加。本次工艺在轧胚后增加了一个抽风装置,因为轧完胚后大量的水游离在胚片表面。增加这个装置大约可以除去1%水分,进一步降低胚片的含水量,有利于胚片的浸出。 关键词:脱皮温度含水量破碎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教案

第一节概述 一、大豆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大豆作为主食营养价值很高 每斤大豆产热量为2055千卡,同量的小米产热量为1810千卡,小麦面粉为1780千卡,稻米l745千卡。 大豆蛋白质含量几乎高于所有其他粮食作物,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全,特别是大豆蛋白质中含赖氨酸多,大豆蛋白属于“全价蛋白”,易被吸收。如以标志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生理价”表未,小米蛋白质的生理价是57,玉米蛋白质是60,而大豆蛋白质为65。若以40%玉米面、40%小米面和20%大豆粉混食,可使食物中氨基酸互相补充,从而使“生理价”提高到73。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盐,钙的含量比小麦高12倍,磷比小麦高2倍,铁比小麦高2.6倍。这些矿物盐是保证人们正常神经和筋肉活动、骨胳形成以及碳水化含物代谢所不可缺少的。 大豆除维生素C含量较少外,其他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维生素B族含量特别高,对防止脂肪肝和肝萎缩硬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大豆所含碳永化合物与禾谷类不同,其淀粉含量很少,主耍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纤维素,因此大豆可作为宜食低淀粉食物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大豆价值可与肉、鱼、蛋等食物相媲美,是能代替动物性食物的植物产品。大豆作为我国人民主副食对增进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含油量虽然不及其他油料作物,但大豆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大豆油约占植物油总产量的1/6。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大豆总产量的1/4用于榨油,长期以来大豆油是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主要食油。 动物油、蛋黄、奶油含胆固醇较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胆固醇渗入到动脉血里凝集成微粒团;逐渐形成不透明的粥样症结即粥样硬化,进而发晨成血管硬化、心脏病、风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大豆油只含有脂醇而没有胆固醇,因此大豆可代替肉类,防止血管硬化。 3.大豆是良好的饲料 随着养猪、养鸡等畜牧业的发展,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将越来越重要。豆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精饲料。豆饼含蛋白质42.7-45.3%,脂肪2.1-7.2%,碳水化含物22.4-29.0%,纤维素4.8-5.8%。豆饼蛋白质特别适宜作为猪和家禽的配合饲料。因为猪和家禽等单胃牲畜不能大量利用纤维素,豆饼蛋白质的可消化率一般较玉米、高粱、燕麦高26-28%,易被牲畜吸收利用。每公斤大豆饲料单位为1.4,玉米为l.l7,燕麦为1.01,小米为l.l9,豆饼为1.3。

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的操作要点

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的操作要点宏日机械是一家有着多年食用油生产线设备的制造经验,今天宏日机械给大家介绍一下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的操作要点! 米糠的含油率为16%~22%,其中油酸40%~50%、亚油酸29%~42%、亚麻酸1%、棕榈酸12%~20%、VE90~163mg/100g,其营养价值高于豆油、菜子油等,是一种保健食用油。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流程:米糠清理,调质,膨化,烘干,冷却。 米糠油膨化工艺操作程序: 1)清理。米糠清理的目的是清除铁质、石砂等硬杂和碎米、草绳、植物桔杆、麻袋和编织袋的碎片等,避免因损坏和堵塞膨化机而影响膨化效果。米糠中的铁杂通常采用让米糠通过安装在设备进料口处的条型磁铁的方法加以去除。在膨化过程中,一般要求杂质含量小

于3%。 2)调质。调质处理是指在米糠进入膨化机之前,先对米糠进行提前预热,并调节米糠水分含量的过程。原料米糠的水分、入机温度和环境温度对膨化机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米糠水分决定膨化料的弹性与塑性。米糠水分过高,物料弹性差,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和热能来破坏细胞和酶;而水分过低,物料塑性差,则会使膨化温度过高,物料焦化,加深物料颜色,并易堵塞膨化机,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膨化物料。调质处理后的米糠温度一般控制在65~75℃,水分控制在11%~13%。 3)膨化。膨化是指通过向膨化机内喷入高压蒸汽和高温水来提高膨化机内温度及湿度,使粉末状的米糠经过高温、高压、剪切、摩擦、膨爆等瞬时作用,聚合成多孔、透气性较好的柱状结构。膨化后

米糠水分较高,可达14%左右。通过膨化的米糠,细胞组织被彻底破坏,膨化料粒更结实,粉末度较小,容重较大,内部具有更多的孔隙度,外表面具有更多的游离油脂,粒度及机械强度增大。在浸出时,溶剂对料层的渗透性大为改善,浸出速率提高,可增大浸出器的产量,缩短浸出时间;溶料比小,可减少溶剂消耗和混合油蒸发时的耗汽量;浸出后的湿粕含溶低,可降低湿粕脱溶设备的负荷和耗汽量。同时,米糠中的解脂酶、脂肪氧化酶、磷脂酶等酶类钝化更彻底,使浸出毛油的酸值降低,且存放过程中酸值回升慢,非水化磷脂含量减少,浸出毛油质量提高。在膨化机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能够连续稳定的向膨化机喂料,不能出现物料断流的情况,以保证膨化机榨膛内的工作压力。膨化机内的温度通常为105~140℃,榨膛内的压力为13MPa。米糠的膨化过程一般为l0~30s。

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国外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轻便食品等,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经膨化设备的加工,制造出品种繁多,外形精巧,营养丰富,酥脆香美的食品。因此,独具一格地形成了食品的一大类。 由于生产这种膨化食品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设备投资少,收益快,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由于用途和设备的不同,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小食品;二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植物肉);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经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试制出间接加热式膨化机外,还用精粮膨化粉试制成多种膨化食品。 种类 1.主食类:烧饼、面包、馒头、煎饼等。 2.油茶类:膨化面茶。 3.军用食品:压缩饼干。 4.糕点类:桃酥、炉果、八件、酥类糕点、月饼、印糕、蛋卷等。 5.小食品类:米花糖、凉糕等。 6.冷食类: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有些品种如膨化面茶、印糕、压缩饼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粮制成的;有些品种只掺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粮。 膨化技术虽属于物理加工技术,但却具有本身的特点。膨化不仅可以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而且改变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 原理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粮粒本身变得柔软,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高压迅速变成常压,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而发生强烈爆炸,水分子可膨胀约2 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水溶性物质增多了。详见下表: 膨化前后食品中水浸出物变化表(%) 玉米高梁米 成分膨化前膨化后膨化前膨化后 水浸出物 6.35 36.82 2.3 27.32 淀粉 62.36 57.54 68.86 64.04 糊精 0.76 3.24 0.24 1.92 还原糖 0.76 1.18 0.63 0.93 膨化后除水溶性物质增加以外,一部分淀粉变成了糊精和糖。膨化过程改变了原料的物质状态和性质,并产生了新的物质,也就是说运用膨化这种物理手段,使制品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现象给食品加工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把食品中的淀粉分解为糊精和糖的过程,一般是在人们的消化器官中发生的,即当人们把食物吃进口腔后,借助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才能使淀粉裂解,变成糊精、麦芽糖,最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而膨化技术起到了淀粉酶的作用,即当食物还没有进入口腔前,就使淀粉发生了裂解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膨化设备等于延长了人们的消化器官。这就增加了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提高了膨化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因此,可以认为膨化技术是一种很科学、理想的食品加工技术。 膨化技术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使淀粉彻底α化。以前使食品成熟的热加工技术如烘烤、蒸煮等,也可以使食品的生淀粉即β淀粉变成α淀粉,即所谓α化。但是这些制品经放置一段时间后,已经展开的α淀粉,又收缩恢复为β淀粉,也就是所谓“回生”或“老化”。这是

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作者:陈娟杨玲聪张洁等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5期 陈娟1,杨玲聪2,张洁3,董木端1,车宏志2,徐文果2* (1.德宏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芒市 678400; 2.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 市 678400;3.盈江县太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盈江 679300) 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粮蔗争地矛盾十分突出, 德宏州坝区甘蔗种植面积呈现连年下滑的趋势。在甘蔗栽种后至5月中下旬,蔗田空地露光面 积较大,此时采用甘蔗套种大豆规范化种植,能充分利用光和水分,发挥气候和土地等资源优势,还可有效利用浇灌的水分和地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实现蔗豆双丰收。 1 田块选择 套种田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的砂壤土;若前季作物是水稻应早晒田,适时翻耕,整地达到深耕、田平和土细的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 甘蔗品种选择直立性好、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品种,如粤糖 93/159、柳城05-136、川糖79/15等品种。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茎做蔗种。砍运时 应避免机械损伤,保证蔗芽质量。 大豆品种选择耐瘠薄、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抗病和矮秆早熟品种,如德豆1号。 2.2种子处理 蔗种要双芽苗,在下位芽的2/3处下刀,选刀身薄和刀口锋利的刀;砍种时,下刀要果断,避免种茎炸裂。新砍种茎用5%的石灰水浸种10~15 min后再种植。 豆种在种植前采用风选、筛选和粒选等方法剔除杂粒、空粒、秕粒及其他杂质。选成熟饱满、均匀一致、无病虫和霉变的种子,选择晴朗天气晒种1~2 d。 3 规范化种植 3.1幅带设置 甘蔗播幅1.4 m,小行距0.4 m,大行距1.0 m,大行距间种植1行大豆,株距0.2 m,每 穴播种4粒,出苗后留3株。 3.2播种 甘蔗每公顷用芽量为10.5万芽。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5 t和甘蔗专用复混肥600~900 kg作底肥,施氯吡硫磷颗粒剂60~75 kg防治地下害虫。下种时,要求沟底平整,采用双行接

浸出车间工艺流程

浸出车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工艺说明:从预处理车间来的膨化料首先由刮板输送机进入密封绞龙,以防溶剂气体外逸,物料进入环形拖链浸出器后,经过溶剂喷淋、浸泡浸出和沥干后,再由新鲜溶剂喷淋、洗涤,最后浸出粕经最终沥干后落入湿粕刮板输送机送至DTDC蒸脱机,浓混合油先经旋液分离器除杂后进入二级旋液分离器除杂再进入一蒸。 来自浸出器的湿粕经湿粕刮板、封闭阀、送到DTDC脱机,此蒸脱机根据SCHAMERHER原理,经大量直接蒸汽和间接蒸汽和冷风作用下经过预脱溶、混合脱溶、脱溶、冷却四个阶段,脱去溶剂,并使粕的水份和温度达到贮存的要求,粕的尿素酶达到很好的饲用要求。 浸出车间工艺流程图 净化后的混合油经流量控制后,进入一蒸,用DTDC蒸脱机的二

次蒸汽和负压冷凝器的喷射泵余汽作为一蒸的加热介质。蒸发的溶剂经分离器进入真空冷凝器。采用全负压蒸发,可降低混合油沸点,提高热量利用率。一蒸浓缩后的混合油浓度可达到80%,混合油由一蒸自流到第二蒸发器。壳程用间接蒸汽加热。二蒸的蒸汽耗量非常低。使混合油浓度达到95%左右。出口混合油再由泵打入汽提塔,混合油由汽提塔顶部落到汽提塔内,逐渐下降,同时底部喷入直接蒸汽,脱去油中残留溶剂,顶部出口混合汽连接到真空冷凝器,此冷凝器与喷射泵相连,以保持汽提塔在一定负压下操作,汽提塔底部安装有液位显示器,确保液封和油流量稳定。 所有溶剂混合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后,进入分水箱,上层的溶剂溢流到溶剂罐进行循环利用,分出的水流到蒸煮罐,蒸煮罐通入直接蒸汽将水中残留的溶剂蒸煮回收,然后废水排入水封池。 所有浸出车间的自由气体,都进入尾气冷凝器,再进入吸收塔,液体石蜡从吸收塔上部喷入,吸收了尾气中所带的溶剂的石蜡油,称之为富油,流入塔底,经吸收后的尾气从吸收塔顶部风机经阻火器排入大气层。 富油由泵打入热交换器,与未吸收溶剂的石蜡油贫油进行热交换,再进入富油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解析塔顶部,与底部通入直接蒸汽逆流接触,脱除所吸收的溶剂。从解析塔蒸脱出来的溶剂混合气体进入真空冷凝器冷凝回收。

玉米与大豆套种

玉米与大豆套种 、间种栽培技术 米豆间作技术,有两种方法:一、大豆田隔沟间作一埯多株玉米;二、大豆田横垄串带一埯多株玉米,两个方法共同体现在一埯多株,每埯株数的增减,因地而宜,达到水,肥、气、热、光的协调应用,最后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增产优势与增产潜力 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产量的高低。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面积质数,种植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 两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强了。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二、发挥边行优势 1、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大豆边行,地头座荚数多,籽粒饱满。农民总结叫边行优势。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营造优越的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三、增产优势与经济效益 1、隔沟间作,一埯多株。一公顷地边垄垄沟种玉米,隔2垄黄豆一沟玉米,以此类推。埯距有三种模式:(1)埯距1.2尺三株;(2)埯距1.5尺三株或四株;(3)埯距2.1尺四株或五株。总体看清种大豆公顷面积50%垄沟种玉米,而玉米产量等于或高于清种一垧地玉米的产量,大豆公顷产量1500公斤到2500公斤,大豆白得。

大豆预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大豆预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1000T/D大豆油预处理车间的工艺设计 院系名称:粮油食品学院专业班级:食工F0808 班学生姓名:白苹苹学号: 2 指导教师:韩丽华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2 年4 月30 日

大豆预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本工艺为1000T/D的大豆预处理工艺,其中采用了大豆的热脱皮工艺。这个工艺不仅可以使大豆的脱皮效果好,而且还使大豆饼粕的质量提高了。在此预处理工艺之中我选用了高效振动筛、重力分级去石机、磁选器、调质塔、快速干燥器、破碎机、皮仁分离器、轧胚机等先进的设备。调质塔不仅能够使大豆的温度提高,让大豆达到适宜于轧胚的温度即70℃左右的温度,而且还使大豆的含水量降低了,控制含水量在10%左右。快速干燥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大豆的表面温度上升到90℃左右。这是因为只有豆皮的温度达到90℃,而豆仁的温度基本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使蛋白质的变性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饼粕的质量。此外提高豆皮温度还有利于大豆破碎后豆皮和豆仁的分离,并且能耗低、处理量大。皮仁分离器是依据豆皮和豆仁悬浮速度的不同,依靠风力的作用将皮仁分开,这样就可得含高蛋白的饼粕。液压轧胚机是运用油缸中的液体压力来替代弹簧压力进行紧辊。这样不但使紧辊的压力大大提高了,让轧出的料胚薄而结实,并且粉末度小,这样提高了胚片的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能力。 关键词:预处理破碎脱皮轧胚

大豆预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Title A Research on Designing 1000t/d Pre- process Factory for Soybean Abstract This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the 1000 T/D soybean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the soybean heat peeling process is used. This technology can make soybean effect very wel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ybean meal greatly. In the technology of soybean pretreatment, I chose some advanced equipments such as the efficient vibrating screen, the machine of gravity classification to stone, 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 conditioning tower, rapid dryer, crusher, Pi-separator and rolling embryos machine, etc. Conditioning tower can make soybean temperature rise to be suitable for rolling, which is about 70 ℃, as well as make soybean moisture content reduce, which controls the water content at about 10%. Rapid dryer mak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oybean's surface rise to about 90 ℃ in a very short time. That's because only if the temperature of soybean hull gets to 90 ℃,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ean stays unchanged, can the protein denaturation lower, and the quality of the meal bread is improved. Besides, improving the temperature of soybean hull can easily separate the hull and beans with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arge productivity after breaking beans. Pi-separator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suspension floating speed between bean hull and beans, using the power of wind to get high protein in bread meal. The hydraulic rolling machine is an embryo oil cylinder of the liquid pressure to replace spring pressure for the tight roller.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tight roller pressure greatly to make the material of rolling embryo thin and solid, powder for small,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mbryo, and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production. Keywords :pretreatment clean up crush Dehull

米糠油浸出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浸出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米糠油中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谷维素等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具有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等有益作用,食后吸收率达90%以上,早已成为西方家庭的日常健康食用油。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介绍米糠油浸出设备工艺流程,让大家对米糠油进一步的了解! 1、米糠的物理特性及加工特点 米糠中油脂的含量约为 14% ~ 24%,是一种中低含油量的油料。和其他油料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淀粉含量高;酶的种类多,易酸败,不宜久存;含有磷脂、糠蜡等多种胶体物质;密度小,颗粒细,粉末度大;品种多,组分变化大。 鉴于米糠的上述物理特性,决定了米糠制油的特殊工艺不能像大

豆那样直接采用一次浸出工艺,而是采用膨化浸出制油工艺,即在浸出之前对米糠进行膨化处理。一方面通过膨化处理,可以使粉末状的米糠膨化成多孔、透气性较好的柱状结构,使米糠的密度加大,溶剂的渗透速度加快,在浸出过程中利于溶剂的渗透,降低糠粕残油;另一方面通过膨化处理,还可以使米糠中的解脂酶被充分钝化,失去活性,使米糠在保存过程中不易酸败,延长了米糠的保鲜期,大大降低了浸出毛油的酸值,有效地提高了米糠浸出毛油的质量。因此,米糠经过膨化后,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可以改善物料的浸出特性,提高溶剂在物料中的渗透速度,在后道加工工序中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湿粕含溶量,提高混合油浓度,增强蒸脱机和蒸发器的脱溶能力,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米糠的出油率。 2、米糠的膨化工艺 3、膨化工艺操作说明 筛选 米糠中杂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的粗糠和碎米严重影响后续工艺

的取油和湿粕的脱溶 ,因此必须经过筛选去除,使米糠的含杂率达到膨化的要求。在膨化过程中一般要求米糠中杂质含量小于 3%,而粗纤维含量在 8% 左右即可达到要求。 磁选 如果米糠中含有铁杂,在膨化过程中铁杂会对膨化机的榨螺造成严重的损坏,并堵塞膨化机的模块,影响膨化机的膨化效果,因此米糠中的铁杂必须清除干净。由于米糠颗粒小,流动性差,米糠中的铁杂通常采用让米糠通过安装在设备进料口处的条型磁铁的方法加以除去,而不采用永磁滚筒等除铁设备。 调质 调质处理是在米糠进入膨化机之前,先对米糠进行提前预热,提高米糠膨化前的温度。调质处理后米糠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65 ~75 ℃,水分控制在 10% ~ 12%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膨化机的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米糠膨化质量。

玉米与大豆套种

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 米豆间作技术,有两种方法:一、大豆田隔沟间作一埯多株玉米;二、大豆田横垄串带一埯多株玉米,两个方法共同体现在一埯多株,每埯株数的增减,因地而宜,达到水,肥、气、热、光的协调应用,最后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增产优势与增产潜力 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产量的高低。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面积质数,种植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两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强了。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二、发挥边行优势 1、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大豆边行,地头座荚数多,籽粒饱满。农民总结叫边行优势。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营造优越的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三、增产优势与经济效益 1、隔沟间作,一埯多株。一公顷地边垄垄沟种玉米,隔2垄黄豆一沟玉米,以此类推。埯距有三种模式:(1)埯距1.2尺三株;(2)埯距1.5尺三株或四株;(3)埯距2.1尺四株或五株。总体看清种大豆公顷面积50%垄沟种玉米,而玉米产量等于或高于清种一垧地玉米的产量,大豆公顷产量1500公斤到2500公斤,大豆白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