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达标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K-39 H-1 O-16 CI-35.5 C-12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

2.昆明市)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 有强烈的腐蚀性

C. 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 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2. (2012.重庆市)NH 4CIO 4 (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

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新|课丨标|第|-1网

A. CO

B. Cl 2

C. O 2

D. N 2

3. (2012 .宜宾市)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反应中Y 、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 : 9 4.

(2013.长沙)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2013.莱芜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X 、Z 是反应物,Y 、W 是生成物

B a = 15

D .Z 为化合物

B.

D.

7. (2013.日照市)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A.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 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w W w .x K b 1.c o M

D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 不断搅

拌 二、填空题

1. (2013.宜宾市)(7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 _______ 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个氮气分子 _______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

⑷甲烷 ______________ ; (5)+6价的硫元素 _________________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_________ (7) 1个氮分子: 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分解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瓦斯爆炸(即天然气 CH 4与氧气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泰州市)(9分)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

6.

(2013 聊城) A.

B.

C.耕■囲体

D .険畳

A.励師俺

F 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点烘酒綃灯 C.取用固体粉末

)

不靳搅拌

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 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

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 ___________ 性。

⑵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

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右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 缓缓地注入盛有—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新课标第一网

(写两点)

二、计算题

1. (201

2.贵阳市)化学实验室加热用的酒精灯里的燃烧是乙醇,化学式为CHCHOH试计算:

(1)一个乙醇分子里含有__________ 个原子;

(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 (2012.菏泽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HCI + KOH = KCI + H 20

(1)用10 克30%的浓盐酸配制成2%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克?

(2)取20 克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 克,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

二、填空题

2. 解:(1)配制2%勺稀盐酸的质量为

10g X 30%

2%

加入水的质量为

150g-10g=140g

(2)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 x

HCI + KOH = KCI + H 20 36.5 56 7.3g X 2% x

36.5:56= (7.3g X 2% :x x=0.224g

http: //w ww.xk b1. com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

224g

X 100%=1.12%

20g

答:略

新课标第一网

⑴脱水;吸水

⑵①浓硫酸,水;(各0.5分,两空答案相同不能得分)②浓硫酸 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 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 越来越接近, 失去吸水性; 三、计算题 1. ( 1)9 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 硫酸吸水能力可能会受环境温度、 w W w .X k b 1. c O m (2) 46

(3) 24/46 X 100%=52.2%

=150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32S Al 、3AlCl 、23N Mg 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2MnO 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2MnO 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2MnO 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2MnO 不溶于水,而KCl 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31KClO g w 和22MnO g w ,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 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3w ;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4w ;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5w ;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6w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2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色了,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某无色气体是CO2 2.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3.如图中容器I、II体积相同,起始时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若利用针筒将一定量液体同时注入容器中,并迅速关闭弹簧夹,实验过程中有可能观察到红墨水左低右高的是() 选项容器Ⅰ内针筒Ⅰ内容器Ⅱ内针筒Ⅱ内 选 容器Ⅰ内针筒Ⅰ内容器Ⅱ内针筒Ⅱ内 项 A硝酸铵5mL水氢氧化钠5mL水 B氯化钠5mL水氧化钙5mL水 C充满二氧化碳5mL氢氧化钠浓溶液充满二氧化碳5mL澄清石灰水 D0.5g锌粉5g9.8%的稀硫酸0.5g铁粉5g9.8%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4.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5.现有只含C、O两种元素的气体样品11g,测得其中含C元素3g,则关于此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样品可能是CO2

B.此样品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C.此样品一定是CO2和CO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若此样品含两种物质,则其中一种物质质量分数为7/1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CO2 和水,说明某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无色气体是CO2 7.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比较归纳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 D.都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多种,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分别插入燃着木条 B. 闻气味 C.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用导管通入水中观察 9.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离子 D.中子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写出上图一中下列仪器的名称:用于加热的是;用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2)实验室若用A、C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用B、E组合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应有的物理性质是. (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二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为了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浓硫酸换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填名称) (3)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是;(填化学式) (4)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天然气; (5)最清洁的燃料是。 12.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标号b的仪器名称是。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七单元专项练习 1.煤炉火焰越烧越旺,而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是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5.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 A.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 B.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如二氧化硫等) C.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 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6.下列灭火措施中,错误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灭火 B.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7.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如图是普通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 能打火的组合是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下列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9.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照实验,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然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环境温度还要达到其着火点 10.(不定项)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有关涉及化学知识的成语,在下列成语中,关于化学反 应的发生过程或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火上浇油——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D.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1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14.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概念 15.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B.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16.“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是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室内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积极开发氢能源 B.减少使用如煤等化石能源 C.开发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D.大力兴建火力发电站或核电站以解决人们对电力的需要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防止食品与空气接触变质 B.煤、石油、乙醇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C.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D 氯离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A 氢原子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 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番茄 pH~~~~ 3.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根据你的经验在实验室中的下列四个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B 向食盐水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清洁剂显碱性 B 肥皂是中性物质 C 牛奶酸性比酱油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吃 橘子 7.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 NaOH B NaCl C CuO D CaCO3 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分别滴加稀盐酸 D 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9.甲、乙、丙、丁分别是HNO、Ba(OH)、NaCO、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3232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HNO B 丁一定是NaCO332 C 丙不可能是Ba(OH) D 甲不可能是HNO3210.下列类别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 A 氧化物 B酸 C 碱 D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考点】碳的单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2.书写重要文献时,要求再保存期内清晰不褪色,应选用() A.铅笔 B.蓝色圆珠笔C.碳素墨水 D.蓝墨水 【考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度】易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作为重要文献,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需要使用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的墨水签署文件. 【解答】解:碳素墨水、墨汁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或墨汁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它材料均无该特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_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不能燃烧)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缓慢氧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酒和醋的酿造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如森林大火时制造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锅盖、酒精灯帽盖灭火焰,如泡沫灭火器)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如吹灭蜡烛、用水灭火)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二、爆炸 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 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金属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 、“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 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标准答案详解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B.金刚石???C.石墨??D.焦炭 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B.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5.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情景导入 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知用火。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了火,粘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神六升天……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火有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如居民区火灾,工厂火灾,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火有“功”也有“过”。 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探究实验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 装置

课堂讨论 1.白磷能燃烧,水为什么不能燃烧? 2.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归纳总结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 .燃烧的条件: ⑴物质具有可燃性; ⑵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⑶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知识拓展 (1)燃烧,有的不需要氧气参与也可燃烧。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等。 (2)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 (3)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 探究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提出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纸箱、油罐着火怎样灭火?森林火灾又怎样扑灭呢? 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实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一会儿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蜡烛熄灭;另一支燃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4、通过对一些简单探究实验的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 1、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2、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评价; 3、正确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分析实验是否 合理、可行。 教学过程设计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3、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面粉⑥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4、水可以使燃烧的固体物质熄灭的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5、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6、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A、碳 B、氢 C、硅 D、硫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将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C、用酒精配制成饮用酒 D、植物的光合作用 8、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因过热而起火,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往锅里加水 B、往锅里撒沙子 C、盖上锅盖 D、立即端开锅 9、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 2 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10、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氢能源 D、煤 11、“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CO B、H 2 C O 2 D、CH 4 1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13、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 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1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甲醇、CH 4 B、乙醇、酒精、C 2 H 5 OH C、甲烷、沼气、CH 4 D、一氧化碳、煤气、CO 15、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根据() 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燃烧后产物 16、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 这是由于() A、舱内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舱内温度过低 D、没有达到着火点 17、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A、都发光、发热 B、都需达到着火点 C、都是氧化反应 D、反应都非常剧烈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19、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 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 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20、下列变化不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A、食物腐败 B、动植物的呼吸 C、铁生锈 D、冰融化 二、填空题(共22分) 2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它们属于(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22、常见的灭火器是、、。 2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 会形成 24、酒精中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元素,化学式为,化学 名称叫。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选择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制汽水的 是;(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4)在冶金工业用 来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 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