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重要的人名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拉瓦锡——最先测得空气中氧气占1/5 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侯德榜——制碱工业(纯碱生产)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三、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能发生什么反应、氧化性、还原性、腐

蚀性、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等

四、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水蒸气多。五、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2、火焰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六、仪器

1、能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2、能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要垫石棉网)和烧瓶(要垫石棉网)等。

3、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等。

|

4、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5、称量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①先调零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称量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④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6、加热器皿--酒精灯

①放置: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

②点燃: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④容量: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酒精量为酒精灯容积的2/3~1/4 。

⑤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⑥事故:如果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7、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近1/3处。手拿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近1/3处。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img"),a=+new Date,i=[],o=function(){&&("load",o,!1),({img:this,time:+new

Date})},s=0;s< ;s++)!function(){var e=n[s];!&&("load",o,!1):&&("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o)} )}();alog("",{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2

8、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七、药品取用的原则

!

1、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

2、节约用量:按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取1~2mL为宜。

3、剩余药品: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废弃物倒在废液缸里。

4、事故处理:浓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碱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八、固体药品取用

1、盛放仪器:固体药品一般放在广口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取用仪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3、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块状固体放试管口,将试管竖立。(一横二放三竖立)九、液体药品取用1、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2、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塞子、标签、瓶口):塞子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将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3、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乳胶头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十、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再集中

加热。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近1/3处。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着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十一、仪器的洗涤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3、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4、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十二、连接仪器及气密性检查

连接:玻璃管与乳胶管、玻璃管与橡胶塞连接时,要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

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片刻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

3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1、可燃物要求:红磷要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5、探究:⑴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⑵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空气的成分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地壳中元素含量(名称、符号)——氧(O)、硅(Si)、铝(Al)、铁(Fe)

三、物质分类

混合物:含多种物质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能写出化学式的)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解离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盐: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氧化物: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包括CO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CO2 、H2CO3 、碳酸盐等)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SO2、N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4、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五、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体、固体为淡蓝色),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

2、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助燃、氧化性),供给呼吸。

4

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铝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硫燃烧在集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吸收二氧化硫有毒气体3、氧气制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六、催化剂(触媒):一个改变,二个不变——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

$

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七、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A+B+ → C 分解反应:一变多 A →B+C+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生成单质、化合物A+BC →B+AC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AB+CD →AD+CB

(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从属于复分解反应)

<

var cpro_psid = "u2787156";

var cpro_pswidth = "966";

var cpro_psheight = "120";

%

5

通电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种类---直流电,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2、化学反应2H2O === 2H2↑+ 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8

检验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

3、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二、水污染

工业上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治理方法化肥、农药要合理施用;生活上污水的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后排放;三、水净化的方式

自来水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家庭:煮沸(可同时将硬水变成软水)实验室:蒸馏(可同时将硬水变成软水)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在沉淀中常加的絮凝剂是明矾,其作用是形成胶状物,使杂质聚沉。常用消毒剂有漂白粉、氯气、二氧化氯。四、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加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加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浮渣少。通过煮沸、蒸馏都能使硬水变成软水。五、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否则,过滤速度变慢);“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否则,滤液仍浑浊),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滤液仍浑浊);“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滤纸破损)(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

⑴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⑵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⑶滤纸破损

六、蒸发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及高温分解。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

6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分子与原子分子

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体积、质量都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二、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Ar)=

三、元素(熟记1---20号元素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元素的名称和符号)默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符号: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名称: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符号: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

t Au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可见,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而不是核外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是由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

2、存在: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氧、硅、铝、铁;海水中最多元素为氧,金属

元素为钠;生物细胞中最多元素为氧,金属元素为钙;有机物中必含碳元素。

3、分类

元素4、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元素周期表。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四、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

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

某原子质量

某碳原子质量/12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0)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

$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单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铁的合金有:生铁(含C:2%~%)

钢(含C:%~2% )2、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铜、铁、铝(与金属活动性有关,越不活泼越先使用)3、金属的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⑵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⑶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合金的特性:熔点低、硬度变大、耐腐蚀性增强。

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二、金属之最:

<

⑴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⑵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⑶世界上金属年产量:铁>铝>铜⑷金属导电、导热性:银>铜>金>铝⑸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⑹钨:熔点最高的金属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四、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除外,Al、Zn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可防锈)

2、金属+ 酸→盐+ H2↑(条件:位于氢前的金属)

3、金属+ 盐→新金属+ 新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Fe + CuSO4 == Cu + FeSO4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方程式:Cu + 2AgNO3 === Cu(NO3)2 + 2Ag 五、铁

1、铁的冶炼

|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设备:高炉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Fe2O3+3CO 2Fe+3CO2

2、铁生锈原理: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3、防锈方法:保持铁器表面的洁净与干燥,涂油漆,镀上其它金属,生成致密氧化膜。六、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防腐蚀,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用新材料为代用品。

第九单元溶液

一、溶液、溶质、溶剂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剂:最常见的是水、汽油、酒精,没有说明的是以_水_作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溶于水时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等;溶于水时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NH4NO3)等。四、乳化与溶解

洗涤剂能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汽油能洗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五、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取样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质不能继续溶解,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六、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无关。

3、溶解度曲线

结晶方法

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KNO3)_ ;冷却结晶②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如氯化钠(NaCl) ;蒸发结晶③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Ca(OH)2)。升温结晶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20℃时,溶解度

< g

g—1 g

1 g—10 g

>10 g

七、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某气体在101千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一般,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八、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00%

2、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稀释)④装瓶贴标签(标出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仪器:如果溶质是固体: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如果溶质是液体:需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

!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类别酸名称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化学式HCl

H2SO4

HNO3

H2CO3

CH3COOH

特点

~

在水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2、浓盐酸的特性:挥发性。(闻到: 刺激性气味,看到: 白雾)

3、浓硫酸的特性:(从物理\化学性质的角度)

⑴腐蚀性。

⑵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⑶溶于水时,放热,温度升高。(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要搅拌)4、酸的通性

(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 酸+ 金属→盐+ 氢气(置换反应)(3) 酸+ 金属氧化物→盐+ 水(复分解反应)(4) 酸+ 碱→盐+ 水

(复分解反应)(5) 酸+ 盐→新酸+ 新盐(复分解反应)二、常见的碱1、几种常见的碱

类别碱

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水化学式

NaOH

KOH

Ca(OH)2

NH3·H2O

特点在水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2、氢氧化

钠与氢氧化钙

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NaOH Ca(OH)2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特性吸水性、腐蚀性、溶于水放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用途制肥皂等的化工原料、去油污建筑材料、消毒

3、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 非金属氧化物→盐+ 水

(3) 碱+ 酸→盐+ 水

(复分解反应)(4) 碱+ 盐→新碱+ 新盐(复分解反应)

%

三、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四、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1、pH与酸碱性的关系:

pH < 7,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 = 7,中性;pH > 7,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2、测定方法:可用pH试纸测定

注意点:pH试纸不能润湿,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取整数。

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一、盐

1、常见的盐

名称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俗名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用途制生理盐水、选种、腌制食物、除雪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建筑材料、补钙剂

特点

在水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2、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 金属→新盐+ 新金属,条件:①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②盐+ 酸→新盐+ 新酸,条件: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③盐+ 碱→新盐+ 新碱,条件:①盐和碱必须可溶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④盐+ 盐→新盐+ 新盐,条件:①盐必须可溶,②有沉淀生成二、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①互相交换成分,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3、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

氯化物除氯化银外其余都溶;硫酸盐除硫酸钡外其余都溶;

溶碱有四位: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氢氧化钙微溶;酸一般都

溶。(注:AgCl 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三、粗盐的初步提纯

1、仪器: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2、步骤:⑴溶解⑵过滤⑶蒸发⑷计算产率

3、玻璃棒的作用:⑴搅拌,加速溶解⑵引流⑶防止液滴飞溅⑷转移固体四、化肥

1、化肥简介化肥种类物质

~

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氮肥尿素、铵盐、氨水等合成叶绿素、蛋白质等叶片发黄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增强作物抗寒和抗旱能力植株矮小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等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叶片边缘发黄

复合肥

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

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

2、化肥的简易鉴别:一看二溶三研磨

一看外观: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为灰白色粉末。

二加水溶解:氮肥、钾肥全部溶于水,磷肥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三研磨:加熟石灰研磨,氮肥(铵盐)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6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类物质。

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糖类、油脂,其中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等质量时,油脂放出的能量最多,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种类相同的是和。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1)血红蛋白:①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②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作载体。

③煤气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

(2)酶:①成分: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②作用: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3)蛋白质变性:在甲醛、重金属盐等物质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引起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常见物质或方法有:甲醛、重金属盐、酒精、加热、紫外线、X光等。食

用了甲醛浸泡后的食物,该如何处理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豆浆、蛋清等。2、糖类: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 )n ,葡萄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6CO2 +6H2O_,

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红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注:霉变食物不能食用的原因:含有黄曲霉素,有毒且耐热。3、油脂:可分为油和脂肪,属于混合物。

在常温下,植物油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呈固态,称为脂肪。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有水果和蔬菜等。

5、无机盐

(1)幼儿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2)缺铁会导致贫血(3)小孩食欲不振是因为缺锌

(4)缺碘或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5)缺氟会导致龋齿,氟过量会导致氟斑牙。二、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包括CO 、CO2 、H2CO3 、碳酸盐等)

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淀粉等)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天然橡胶、棉花、羊毛、蚕丝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热塑性塑料:链状结构

塑料

有机合成材料热固性塑料:网状结构

合成纤维:如: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等。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

①区分棉花、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取样,分别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羊毛,有烧纸味且产物易捻碎的是棉花,有刺激性气味且产物不易捻碎的是合成纤维。

②区分两类塑料的方法取样,分别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4、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引发的污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 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 槽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药品:红磷 (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物质的分类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71675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 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1)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1、我国商代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业:火药、造纸、烧瓷器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3、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炭化;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冷而干的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用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石蜡蒸气凝华成的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4、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 H2O的量增多(吸入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 ..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 ..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 ....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二)测体积--量筒(没有零刻度,一般能精确到0.1mL)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若仰视,实际体积比读数大;若俯视,实际体积比读数小。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选择量筒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最接近且要大于所测体积)。 (三)称重量--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左物右码”(若放反,则实际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 ........的药品(如NaOH),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称量定物质,先放物质;称量一定量物质,先放砝码。(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五)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 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速溶解;(溶解)引流;(过滤)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蒸发)蘸取(测pH值)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清单

基础知识清单 (一)、物质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 黄色固体:硫磺 蓝色溶液: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 黄色溶液:硫酸铁、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盐:硫酸钡、氯化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物质: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性碳酸盐; 不溶性碱:蓝色氢氧化铜、红褐色氢氧化铁、白色氢氧化镁(都溶于酸)(二)、物质用途小结 CO2: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漂白粉 CaCO3:建筑材料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 CuSO4: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 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2H5OH:实验室常用到燃料 HCl(盐酸溶液):帮助消化,除铁锈 (三):物质俗称: CaO:生石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纯碱(不是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干冰:(不是冰)固体二氧化碳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2H5OH:酒精 (四)、物质之最: 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九年级化学全册:全一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全站免费)

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性质及变化 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 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 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 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 二.仪器使用 (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 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 把瓶子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 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 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托盘天平的使用 (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②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③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 1.化学家-拉瓦锡 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剩余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有: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42973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 (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 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0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0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 )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02的量减少,C02和 H20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一一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验验证一记录与结论一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一一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一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 加热的仪器是一一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 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课后我们需要自己花时间来消化这些知识点。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三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2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带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3 )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一、是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精简版)【最新整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6)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7)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 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8)物质的加热 (9)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10)蒸发注意点: (11)仪器的洗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氧气 (1)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剂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3)氧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 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 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害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二氧化碳虽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质量日报所报告的。 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是,该物质燃烧时有大量的______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以上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③;④ 该实验不能用燃烧后生成_________的物质(如碳、硫等)代替红磷,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 考点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碳与氧气反应则生成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 注意: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燃烧的集气瓶中加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危害:氧气对人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可燃性气体和熔沸点较低易汽化的固体、液体,燃烧时有火焰,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易汽化的固体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燃烧时没有火焰。 考点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属于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碳、S、Fe的燃烧有关问题 (1)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沙或水?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八、分解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口诀记忆)

化学教材上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理解记忆的时候总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化学,现总结以下口诀: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一化换一化复分解反应:双交换,价不变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钾钠银氢氟,二价钙镁钡锌氧,三价金属元素铝;金正非负单质零;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通常氢正一,氧负二。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实验室制氧气,组装仪器验气密; 固定装置管口低,均匀加热前后移: 连续冒泡才收集,先撤导管后灯熄 4、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CO,“二点”先点后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喷灯,“四停”等到冷却至室温时再停止通CO;“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熄灭后酒精灯。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是8:1)。 6、组成地壳的质量含量前三位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谐音)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一贴二低三靠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全书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全书 第一讲 走进化学世界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学?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C)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A、大米酿成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3、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5、某实验室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克氧化铜粉末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硫酸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 25.68℃ 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 A、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C)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氧气前,先检查氯气的纯度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细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确的是(AD)  A、试管中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铜的试管,先用烧碱溶液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