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声带麻痹 可用三方法

合集下载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失音,即嘶哑,是指神清而声音听重,基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

常见于喉炎,声带麻痹、喉肿瘤等症。

中年以上的患者,若声音听亚持续不愈,要考虑喉部肿瘤的可能。

中医称为“暴喑”。

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呆滞等所致。

常见于喉暗、喉、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喧等病中。

1.艾叶尖棉油治突然失音:※用料与用法※艾叶尖7个,棉油60克,鸡蛋2个(去壳,打碎)。

先将棉油煎滚,炸艾叶至焦黑色,把艾叶捞出,再将鸡蛋打碎,揽均匀后放在油内炸至黄焦色,趁热食之.[出处]: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验证]:用于治疗突然失音。

曾治疗100余例,均有明显效果。

2.诃子肉桔梗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河子肉9克,桔梗、甘草各45克,水煎服,1日分1-2次服。

[注]:亦有将楩改为杏仁9克,水煎服。

亦有用诃子、甘草、白糖同炖代茶饮者。

[功效]:宣肺[出处]:《国医论坛》3.青蒿童便可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青蒿15克,童便2茶杯,以水1碗煎青蒿10余沸,冲童便服。

小儿酌减。

[功效]:养阴、清热、通窍。

[荐方人]:广西柳城县黄启睻[出处]:《浙江中医杂志》4.吃甘蔗治失音症:※用料与用法※甘蔗60克,麦冬9克,胖大海6克将上药加水适量,稍煎取汁,不拘时,徐徐缓饮。

[出处]:《小偏方妙用》5.川贝膏治失音:※用料与用法※川贝150克,款冬花50克,核桃仁100克,蜂蜜200克。

先将冬花、川贝研为及。

极细末,然后入核桃仁捣如泥状,再加蜂蜜调匀,置蒸锅蒸1小时许,即成膏状。

每天早、午、晚饭前30分钟各服1食匙(约15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润肺化痰,散瘀通络。

[出处]:《河南中医药学刊》6.苏梗杏仁等可治外感失音:※用料与用法※苏梗、杏仁、桔梗、前胡、蝉蜕、木蝴蝶各10克,牛蒡子、诃子各6克,甘草3克。

上药日煎3次服,日服1剂,每次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温服。

兼咽痒咳嗽者加麻绒(炙)10克,细辛3克;喉干舌燥者加芦根15克,槟榔10克;咽痛者加射千10克,赤芍15克。

嗓音中医开喉亮音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单侧声带麻痹

嗓音中医开喉亮音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单侧声带麻痹

嗓音中医开喉亮音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单侧声带麻痹赵丹丹;梅祥胜;尚艳华;王冰;刘媛媛;许冬玉;马潇遥;王瑞雪;熊丹丹;贾丽;李元钦【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24(39)6【摘要】目的:探讨嗓音中医开喉亮音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单侧声带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研究组(15例)。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研究组给予嗓音中医开喉亮音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听感知评估量表(GRBAS)评分、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评分、嗓音声学指标与气流动力学指标及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1)研究组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为57.14%(8/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治疗后GRBAS评分[总嘶哑度(0.79±0.43)分、粗糙声(0.55±0.32)分和气息声(0.25±0.15)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3)研究组治疗后VHI评分[功能(6.74±1.43)分、生理(12.87±2.86)分和情感(5.88±1.11)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4)研究组治疗后嗓音声学指标[基频(166.58±23.44)Hz、基频微扰(1.89±0.84)%和振幅微扰(2.18±0.79)%]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5)研究组治疗后气流动力学[最长发音时间(13.36±3.07)s、最大发音时间(13.27±3.14)s]均长于同期对照组,气流率[(100.75±20.14)mL·s^(-1)]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声带麻痹】该如何规范治疗?

【声带麻痹】该如何规范治疗?

【声带麻痹】该如何规范治疗?声带麻痹也称喉神经麻痹,是指由于神经损伤引起的声带运动障碍,是迷走神经或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带失神经支配或神经功能减弱。

若声带麻痹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误治或治疗效果差,容易迁延为慢性喉炎、咽喉炎、声带小结、息肉等,且病情易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

声带麻痹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呛咳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PART 1哪些疾病可导致声带麻痹?按病变部位分中枢性、周围性两种,以周围性多见,左侧喉返神经较右侧长,故左侧发病率较右侧多一倍。

•中枢性:脑血管出血、血栓形成、脑肿瘤等。

迷走神经颅内段位于颅后窝,可因肿瘤、出血、外伤、炎症等,引起声带麻痹。

•周围性:①外伤:包括颅底骨折、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等;②肿瘤:包括颅底肿瘤、颈部肿瘤、胸腔病变;③炎症:由流感、麻疹、疱疹、梅毒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④先天性:产后即发现的声带麻痹,排除产伤引起,如Ortner综合征。

⑤特发性:不明原因导致的如神经脱髓鞘等病变引起的声带麻痹。

⑥其他:放射治疗引起的神经损伤,铅、砷、乙醇等中毒Q:为什么甲状腺手术易导致声带麻痹?A:由于喉返神经沿甲状腺深面走行,甲状腺手术易伤及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

图1 喉的神经A.正面观;B.背面观解剖:喉返神经来源于迷走神经,右侧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的前、下、后,左侧绕主动脉弓的前、下、后,然后沿甲状腺深面的气管食管沟的前方上行,在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内(图1)。

另外,约千分之五的人右侧存在无喉返神经,在环状软骨处自迷走神经处分支,直接进入喉。

喉返神经左侧径路较右侧长,故临床上受累的机会也较多。

PART 2有哪些临床表现?1.单侧不全麻痹者症状不显著,曾有短时期的声嘶,随即恢复,常无呼吸困难,声带居旁正中位,不能外展,发声时仍能闭合。

2.单侧完全麻痹者发音嘶哑,易疲劳,说话和咳嗽有漏气感,声带居旁正中位,外展及内收功能完全丧失,后期有代偿作用,发音好转。

治疗失音的经典名方

治疗失音的经典名方

治疗失音的经典名方失音是指声音产生障碍,声音变得低沉或无法发出的症状。

失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声带炎症、声带肿瘤、喉咙感染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治疗失音的经典名方,供参考:1. 羚羊角汤材料:羚羊角、桑叶、桑枝、龟板、麦冬、白芍、白术、茯苓、丹皮、甘草。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功效:羚羊角具有滋阴养颜、益气补肾的功效,能够改善声带炎症引起的失音症状。

2. 金银花蜜材料:金银花、蜂蜜。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用水煎煮,取汁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润喉的作用,蜂蜜可以滋润咽喉,对失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熟地黄饮材料:熟地黄、麦冬、黄柏、生地黄、白芍、茯苓、山药、甘草。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养颜、益气补肾的功效,能够改善声带炎症引起的失音症状。

4. 桑叶梨膏材料:桑叶、梨子、冰糖。

制作方法:将桑叶煎煮后取汁,将梨子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加入桑叶汁和适量冰糖一起煮熟。

功效:桑叶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梨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改善声带炎症引起的失音症状。

5. 半夏陈皮汤材料:半夏、陈皮、白芍、生姜、甘草。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功效:半夏具有化痰止咳、宽中降逆的作用,陈皮能够健脾消食,对失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 五味子蜜材料:五味子、蜂蜜。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用水煎煮,取汁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五味子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健脾的作用,蜂蜜可以滋润咽喉,对失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 当归炖乌鸡材料:当归、乌鸡、生姜、红枣。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数小时。

功效:当归具有活血调经、滋阴养颜的作用,乌鸡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改善声带炎症引起的失音症状。

8. 梨膏百合汤材料:梨子、百合、红枣、冰糖。

制作方法:将梨子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将百合、红枣洗净备用。

将梨子、百合、红枣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数小时,最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

声带小结中医治疗

声带小结中医治疗

声带小结中医治疗声带是人体发声的器官之一,它对语言和音乐的发声起着重要的作用。

声带疾病不仅会对发声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和困扰。

中医治疗声带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下面将对中医治疗声带疾病的原理和常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中医认为声带疾病多与肺、肾、肝、脾等脏腑有关。

肺主气,与声音息息相关;肾主声音和小肠,与声带发声密切相关;肝主筋膜,与声带的张力和振动有关;脾主肌肉,与声带功能的协调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声带疾病的原则是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恢复声带的正常生理功能。

对于声带炎症,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

例如,可以采用中药煎剂或草药漱口液进行漱口和含漱,以清除喉咙和喉咳中的病邪。

对于声音嘶哑,中医可以通过贴敷热贴或热敷喉部,以活血通络,舒展声带的肌肉和筋膜,缓解声带的痉挛和炎症。

此外,中医还可以使用针灸、拔罐和推拿等手段,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声带的免疫力。

对于声带息肉、结节、小结和溃疡等声带病变,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养阴生津等。

例如,可以采用口服中药或中药煎剂进行治疗,以消除病灶,软化病变组织,并促进声带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此外,中医还可以使用针灸、穴位贴敷和艾灸等手段,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强化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外,中医还注重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

例如,中医认为声带疾病与情绪和饮食有关。

因此,中医建议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使用声带,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保持适当的休息和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声带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调节全身的功能,修复损伤的声带组织,并恢复声带的正常生理功能。

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坚持长期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左侧声带麻痹治验1例

左侧声带麻痹治验1例

左侧声带麻痹治验1例肖君怡;王健【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85-85,86)【作者】肖君怡;王健【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声带麻痹是以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的一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针灸疗法对声带麻痹的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

笔者辨证治疗左侧声带麻痹1例,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陈某,女,42岁,2014年10月8日就诊。

主诉声音嘶哑2月余。

2月前因于西藏食用松茸后,出现咽痛,声音嘶哑,心慌胸闷,心电图及胸部CT无异常,喉镜示左侧声带麻痹,当时咽痛、咽干,声音嘶哑,心慌胸闷,偶有饮水呛咳,吞咽不畅,时有咳嗽,纳可,眠差,大便干,小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无手术史,无结核病病史,且发病近期无感冒及发热。

西医诊断为声带麻痹(左侧)。

中医诊断为喑哑,根据舌脉及临床症状,考虑为痰热互结,气阴两伤之证治则当清热化痰,辅以益气养阴。

仰卧位针灸选穴为舌三针(廉泉及其两侧各旁开0.8寸)、人迎、扶突、膻中、中脘、气海、内关、列缺(左)、通里(左)、鱼际、足三里、丰隆、内庭、厉兑、三阴交、太冲、太溪。

采用华佗牌G6805电针仪,正负极分别接于左侧廉泉与扶突,采用疏密波,频率5Hz,以自觉舒适为度,留针30min。

俯卧位针灸选穴为风府、哑门、风池、天柱、肾俞,平补平泻,留针15min。

人迎穴避开动脉直刺0.3~0.8寸,刺风府、哑门,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余穴常规针刺。

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

并嘱清淡饮食,调畅情志,声带自然放松。

第1次针刺结束后,即觉咽喉部略湿润,第1疗程结束后咽痛、咽干消失,心慌胸闷明显改善,偶有咳嗽及饮水呛咳,吞咽不畅,咽部有痰无力咳出,眠差,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脉略细。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耳鼻喉科疾病是指耳鼻喉部位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耳鸣、鼻窦炎、咽喉炎等。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经络调理法中医认为,耳鼻喉部位与全身经络密切相关。

经络调理法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人体经络的运行,达到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刮痧等。

针灸通过刺激耳鼻喉部位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艾灸通过热力刺激,增强局部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不仅能够治疗耳鼻喉科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刮痧则是通过刮擦的方式,刺激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二、草药治疗法中医草药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注重调整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草药一般具有温通、清热、解毒等功效。

例如,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可用来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其成分包括黄柏、黄芩、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此外,黄连黄耆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它由黄连、黄耆、黄芩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三、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通过在耳鼻喉区域施行拔罐来调理经络和疏通经血,以达到治疗耳鼻喉疾病的效果。

拔罐可以提高部位的局部温度,增强组织代谢,促进营养供应,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淤血和水肿等症状。

拔罐疗法对于慢性鼻窦炎、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四、穴位按摩疗法中医认为,耳鼻喉科疾病与人体特定穴位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起到治疗效果。

例如,人中穴位位于上唇中央,可以通过按摩人中穴位来缓解鼻塞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另外,人迎穴位位于耳垂前方,可以通过按摩人迎穴位来改善咽喉炎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总之,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络调理法、草药治疗法、拔罐疗法和穴位按摩疗法等。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郝雨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5(21)5
【摘要】临床资料本资料共选择声带麻痹患者44例。

其中男31例,女13例。

年龄38~76岁。

发病1个月~2年。

【总页数】1页(P38)
【作者】郝雨
【作者单位】130021,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电烧伤致迟发性声带麻痹1例 [J], 孙岩;郑桐;燕志强;张玉;王青;张俊;高盛宏
2.蔡氏声带麻痹开音汤治疗慢性声带麻痹临床观察 [J], 田永远;刘宏建;张博;邢金燕
3.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分析 [J], 寿铸;方红雁;何丹
4.嗓音康复治疗在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王璐;赵大庆;崔鹏程;任盼
5.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J], 周诗侗;周飏;方红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声带麻痹 可用三方法

导语:
在临床上,人们在对声带麻痹症进行治疗时,其常用的一种方
法就是中医疗法。而用中医方法治疗声带麻痹,临床上是常用以下方
法的。 一、辨证
在临床上,人们在对声带麻痹症进行治疗时,其常用的一种方法就
是中医疗法。而用中医方法治疗声带麻痹,临床上是常用以下方法的。
一、辨证选方
1.金创外伤,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开音。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黄芪15g,当归尾10g,赤
芍15g,地龙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声带红肿者,加于
层纸、蝉衣;痰多胸闷者,加法夏、桑白皮。
2.风邪入络,声户痹阻
治法:疏风宣肺,利喉开音。
方药:六味汤(《喉科旨掌》)加减。桔梗12g,生甘草10g,荆芥
10g,防风10g,薄荷6g,僵蚕10g。可加白附子、蝉衣、地龙干等以
加强本方解痉通络开音的作用;恶寒头痛鼻塞较甚者,可加桂枝、白芍、
石菖蒲等。
3.肝血不足,声户失养
治法:养血荣筋,活络开音。
方药: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熟地黄15g,芍药15g,
当归10g,川芎10g。可加首乌、杞子、桑椹子、女贞子等以加强本方
养肝血的作用;选加全蝎、僵蚕、蜈蚣、蝉衣等以解痉开音。
二、针灸
(1)主穴取人迎、挟突、天突、大迎,配穴合谷、曲池、太溪、后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