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及评价标准研究综述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探究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探究摘要:本文在对纤维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掺加不同的纤维类型,对比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试验发现,可发现在不同的应力幅度下,掺入两种纤维后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均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有所增加,聚酯纤维的疲劳性能较木质纤维好。
关键词:沥青路面;纤维沥青;疲劳性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由于纤维沥青路面结构具有路面性能优良,施工工艺较易实现等优点其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但是由于国内对纤维沥青路面的应用时间较晚,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沥青路面在环境荷载和行车荷载作用下,受到轮胎的驶入驶离,其路面受力状态为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替。
导致路面材料出现了疲劳变化。
而当行车荷载超过一定次数,沥青混合料的材料也发生了老化变硬,在荷载作用下,路面材料内部的应力积累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强度,路面编号出现裂纹,最终会产生了疲劳断裂破坏。
疲劳破坏已经是当前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文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1.1原材料室内试验采用克拉玛依90#沥青。
用于纤维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和矿粉质量应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对粗集料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质量均匀、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且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耐磨光性、抗破碎性以及与沥青的良好粘附性。
为了研究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本文分别采用了不掺纤维、0.3%的木质素纤维好0.3%的聚酯纤维。
1.2 级配设计纤维沥青的级配选择为悬浮密实类的ac-131级配。
级配设计时,为了保证级配设计良好,其矿料全部采取经水洗烘干后的单一粒径集料配制而成.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纤维的类型和掺量,在所用材料和矿料级配确定后,选择若干种纤维掺量,按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沥青用量,然后在各自的最佳沥青用量下进行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试验,分别得出纤维掺量与残留稳定度、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动稳定度的关系曲线,由此关系曲线得出纤维最佳掺量和满足规范指标要求的经济掺量也就是最小纤维掺量,最后综合高温性能、耐水性能和经济性,确定工程使用合适的纤维掺量。
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

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是指通过将石料、沙粒、沥青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路面材料。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道路建设中的路面层,提供较好的交通舒适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从深度上来看,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其一是物理性能评价,包括石料骨架的强度、沥青膜厚度、孔隙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对于确保道路质量至关重要。
其二是工作性能评价,包括沥青混合料的粘性、变形和稳定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是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沥青混合料的环保性能、能耗和排放等指标。
如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中环境影响的考虑,可以推动绿色交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从广度上来看,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交通工程和道路建设的要求和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沥青混合料标准的评价和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标准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参照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进行评价,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标准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在深度上,需要考虑物理性能评价、工作性能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方面;在广度上,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
通过科学、严谨的评价,可以确保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道路的交通舒适性和耐久性。
对于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标准评价,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评价标准应该与实际使用环境相匹配,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满足要求。
其次,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并给予合理的权重,以反映材料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综合表现。
沥青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2 ^
究项 目 提 出 了基 于 动 态 剪 切 仪 的 沥 青 T i m e S w e e p ,通过 测试 复数模 量 G 、相 位角 占 等 指标
价指标 。
1 G s i n 8
1 9 9 3年,A n d e r s o n等人 提 出 了沥青疲 劳
性 能评 价 指标 G s i 8 。随后 ,G n s i 8 作 为 疲 劳 n
第 5期
胡金龙 等 .沥青疲 劳性能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5 7
力 控制 模式 和应 变 控 制模 式 所 获 得 的 G’ 和 加 载 次 数 的关 系存 在 明显 区别 。在 应 变 控 制模 式 下 ,
( T i me S w e e p ) ,形成 了 C’ s i n 8 、 o 、N 、Ⅳ 瑚 、Ⅳ f 岫 等 多种沥青 疲劳性 能评 价指标 。阐述 了
沥青疲 劳性能分析方法、不 同评价指标的意义和存在 的 问题 ,浅析 了沥青疲劳性能研究的发
展方 向。
关键词 :沥青
疲劳
2 0 1 3年 l O月
・
石 油 沥 青
P E T R O L E U M A S P HA L T
第2 7卷第 5期
标 准 与检 测 ・
沥 青 疲劳 性 能 分 析 方 法 与 评 价 指标
胡金龙 ,孙大权 , 曹林辉
(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 0 1 8 0 4 ) 复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
料疲 劳损伤 不 断 累积 而 造 成 的裂 缝 产 生 、发 展 、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探究

F I 为疲劳参数 。 3 . 试验结果分析 对 比不 同的纤维种类 ,得 出纤维 沥青混合 料的疲 劳试 验
试 验 结 果 如表 2 所示 。 表 2 纤 维沥 青 混 合 料 的疲 劳试 验 结 果
1 .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1 . 1 原 材 料 室 内试验采用 克拉玛 依 9 0 # 沥 青。用于 纤维沥青 混合料 粗细集料 和矿粉质 量应满足现 行规范 的相关规定 ,对 粗集料 的要 求应具有 良好的颗粒 形状 ,质量 均匀、洁净 、干 燥、无 风化 、无杂质 ,并且有足够 的强度 、耐 磨耗性 、抗 冻性、耐 腐蚀 性、抗冲击 性、耐磨光性 、抗破碎性 以及与沥青 的 良好
纤维 的疲劳性 能较木质纤维好 。 【 关键词 】 沥青路 面;纤维沥青;疲劳性能
中图分类号 : 文 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0 2 — 0 0 6 8 — 0 2 到初始劲度 的 5 0 %或更低 为疲劳破坏标准 。 由 于 控 制 应 力 的 加 载 模 式 破 坏 概 念 比 较 清 楚 , 所 以 本 文利 用应 力控 制 方式 来研 究 沥青 混合 料 的疲 劳特 性 。试 验 采用 M T S试验 机 进行 ,试 验 时 的要 求 为:试 件 的 尺 寸为 5 ×5 ×2 0 c m的 柱 体 试 件 ,加 载 荷 载 时 ,采 用 三 分 点 方 式 加 载 , 为 了更好 的模拟 车辆荷载对 路面 的影 响,采用 的加 载的频率 为1 0 H Z 。试 验 结 果 可 用 下 式 来 表 示 : , 式 中 为 疲 劳 破 坏 时
重点 。
沥青路面 在环境荷载 和行车荷载 作用下 ,受 到轮胎 的驶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探究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探究摘要:本文在对纤维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掺加不同的纤维类型,对比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试验发现,可发现在不同的应力幅度下,掺入两种纤维后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均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有所增加,聚酯纤维的疲劳性能较木质纤维好。
关键词:沥青路面;纤维沥青;疲劳性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由于纤维沥青路面结构具有路面性能优良,施工工艺较易实现等优点其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但是由于国内对纤维沥青路面的应用时间较晚,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沥青路面在环境荷载和行车荷载作用下,受到轮胎的驶入驶离,其路面受力状态为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替。
导致路面材料出现了疲劳变化。
而当行车荷载超过一定次数,沥青混合料的材料也发生了老化变硬,在荷载作用下,路面材料内部的应力积累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强度,路面编号出现裂纹,最终会产生了疲劳断裂破坏。
疲劳破坏已经是当前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文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1.1原材料室内试验采用克拉玛依90#沥青。
用于纤维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和矿粉质量应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对粗集料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质量均匀、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且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耐磨光性、抗破碎性以及与沥青的良好粘附性。
为了研究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本文分别采用了不掺纤维、0.3%的木质素纤维好0.3%的聚酯纤维。
1.2 级配设计纤维沥青的级配选择为悬浮密实类的ac-131级配。
级配设计时,为了保证级配设计良好,其矿料全部采取经水洗烘干后的单一粒径集料配制而成.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纤维的类型和掺量,在所用材料和矿料级配确定后,选择若干种纤维掺量,按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沥青用量,然后在各自的最佳沥青用量下进行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试验,分别得出纤维掺量与残留稳定度、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动稳定度的关系曲线,由此关系曲线得出纤维最佳掺量和满足规范指标要求的经济掺量也就是最小纤维掺量,最后综合高温性能、耐水性能和经济性,确定工程使用合适的纤维掺量。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疲劳特性的研究⽅法概括起来包括两种即现象学法和⼒学近似法。
应⽤现象学法主要是进⾏疲劳试验,得出疲劳寿命与施加应⼒或应变的关系。
⼒学近似法是将应⼒状态的改变作为开裂、⼏何尺⼨及边界条件、材料特性及其统计变异性的结果来考虑,并对裂缝的扩展和材料中疲劳的重分布所起的作⽤进⾏分析,从⽽它有助于⼈们认识破坏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现象学法⼒学近似法1 概述路⾯使⽤期间,在⽓侯环境因素和车轮荷载的重复作⽤下,损伤逐渐累积,路⾯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作⽤次数超过⼀定次数之后,在荷载作⽤下路⾯内产⽣的应⼒就会超过性能下降后的结构抗⼒,使路⾯出现裂纹,产⽣疲劳断裂破坏。
这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或⾮均匀性,引起应⼒集中⽽出现微裂隙,应⼒的反复作⽤使微裂隙逐渐扩展、汇合,从⽽不断减少有效的承受应⼒的⾯积,造成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逐步下降,最终在反复作⽤⼀定次数后导致破坏。
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可⽤达到疲劳破坏时所能经受的重复应⼒⼤⼩(或称疲劳强度)和作⽤次数(称为疲劳寿命)来表⽰。
疲劳破坏是当前沥青路⾯破坏的主要形式之⼀。
沥青路⾯的耐久性是指沥青路⾯在使⽤过程中承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其性质能保持稳定或较⼩发⽣变化的特性。
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是评价沥青路⾯耐久性的⼀个重要指标。
2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疲劳破坏作为沥青路⾯的三⼤破坏形式之⼀,⼈们对其试验研究⽅法给予了很⼤的关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是实际路⾯在真实⾏车荷载作⽤下的疲劳破坏试验,如美国的AASHO试验路,历时三年才完成;⼆是⾜尺路⾯结构在模拟⾏车荷载作⽤下的疲劳试验,包括环道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如南⾮的重型车辆模拟车(HVS )、澳⼤利亚和新西兰的加速加载设备(ALF )、美国华盛顿州⽴⼤学的室外⼤型环道、长沙理⼯⼤学的亚洲最⼤的路⾯直道实验中⼼和重庆公路研究所的室内⼤型环道疲劳试验等;三是试板试验法;四是室内⼩型试件的疲劳试验。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疲劳性能研究

验. 以美 国的 A A S HO 试 验路 为典 型代 表 ; 第二 类 是采 用 足尺 路 面结 构模 拟 汽 力 ; 当车 辆直 接作 用 时 , 沥青 混凝 土 主要是 承受 压应 力 , 这 样 一拉 一 压就 是一 个疲 劳作 用循 环 。在沥 青混 凝土 路 面 的使 用 过程 中 , 要 承受 百万 次 这种 疲 劳
囵囝四{ 圜
路桥建设
浅谈沥青混凝 土路面 的疲 劳性 能研 究
摘要 : 随着惠州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政道路交通量也在不断地增大, 沥青道路的建设不断增加, 沥青混凝土路面所要承受的荷
载也 越来 越 大。 由于 车辆 的速度 、 重量 等 因车 而异 , 并 且作 用 次数达 到 十万 甚 至百 万次 , 这 时汽 车荷 载作 用于 沥青 混凝 土 路面 时 , 相 当于在 沥青 混凝 土路 面作 用 了循环 的疲 劳荷 载 。 在这 样 疲 劳荷 载的作 用 下 , 沥青 混凝 土则 会发 生疲 劳破 坏 。 通 过对 沥青 混凝 土 的疲
前 两 类方 法都 能较 好 地反 映路 面实 际 疲劳性 能 , 但 耗 资 巨大 、 周期长, 且 试验 结果 受 当地 环境 及 所选 用 的路 面 结 构影 响 较 大 , 开 展 并不 普 遍 , 因此 大 量采 用 的还是 周 期短 、 费用少 的室 内小 型试件 疲 劳试 验 。
强了矿料间的粘结 力, 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 使路面的使用质量的 耐久 性 都得 到 提高 。与水 泥 混凝 土 路 面相 比 , 沥青 路 面具 有 表 面平 整 、 无接 缝、 行 车舒 适 、 噪 音低 、 耐 磨 性好 、 振动 小 、 施 工期 短 、 养 护 维修 方便 、 适 宜 于分 期修 建 等优 点 。 因而 获得 越来 越广 泛 的应 用 。 但 是 在汽 车荷 载 的作用 下 , 沥 青 混 凝 土路 面要 承 受反 复 的拉 压 循环 作 用 , 经过 一 定 的循 环 次数 , 沥 青混 凝 土 就会 发生疲 劳破 坏 , 疲 劳破 坏也 是 沥青 混凝 土 的主要 破 坏形 式 之一 。只有 通 过 研究 沥青 混凝 土 的疲 劳 眭能 , 才 能更好 地 预 防疲劳 破 坏的 发生 。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2 O AC 5等不 同级 配 的沥 青 混合 料 在 AP 上 A 分别进行 疲 劳试 验 , 比较其 抗 疲劳 破坏 的能力 。
针 人 度 ( 5℃ ) o 1mm 2 / .
延 度 ( ℃) c 5 / m 软化点/ ℃ 针 人 度指 数
蜡含量/
为 了验证 沥 青 混 合 料 的疲 劳 性 能 , S 对 AC一
2 1 1 沥 青 . .
采用某 7 O号沥 青 , 其性 能 试验结 果 见表 1 。
表1 7 0号 沥青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结 果 试 验项 目 试 验结果
6 9.7
技术指标
6 O~ 8 O
试 验 方 法
> i0 0
46 .7
—
> 1 00
44~ 54
T0 5 60
T06 06
1 A A试 验 基 本 原 理 P
A A 宽 8 . m, 1 7 8c 高 2 3 2c 重 P 8 9c 长 7 . m, 0 . m, 13 2k , 6 g 工作 电压 为 2 8 4 气泵 压 力为 1 0 0  ̄2 0V, 0
断 的裂缝 , 终导致 路 面 出现 网裂 、 裂 , 至坑槽 。 最 龟 甚 研究 沥青 混合 料疲 劳性 能 的 目的是通过 室 内试
采集 系统 自动对 试件 表 面的位 移 变形 量定 时进行 采
集 , 绘 出位移 变 形 与 运 行 次 数 的关 系 曲 线 。 当试 并
件断 裂或 达到 预设 的位 移 差 值 ( C 时 , 载 轮 自 RO ) 加 动停 止工作 。从 试 验运 行 的次数 及采 集 的位 移值 就 可 了解该混 合 料 的疲 劳 寿命 及疲 劳性 能 等指标 。在 进 行疲 劳试 验 时 , 境 温 度 为 1 环 5℃ , 件 成 型后 在 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量法 、 美国沥青学会法和 C R R法进行 了介绍 , 并指 出充分 了解沥青路 面疲 劳性能 与建立相应 的评价标准 对沥青路 面 的使 用具
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沥青路面 , 疲 劳破坏 , 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 : T U 5 3 5 文献标识码 : A 力和常应 变疲 劳试 验 。结果 表明 : 在相 同的 沥青用 量下 , 对 于常
.
第3 9卷 第 3 4期 1 4 6. 2 0 1 3年 1 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I ECTURE
Vo l _3 9 No . 3 4 De c . 2 0 1 3
・
建 筑 材 料 及 应 用
・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3 4 — 0 1 4 6 — 0 3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疲 劳 性 能 及 评 价 标 准 研 究 综 述
袁 强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3)
摘
要: 根据沥青路 面的破坏机理 , 分析 了影响沥青路 面疲 劳寿命 的因素 , 对沥青 混合料疲劳寿命 的预 估方法— —c o o p e r - P e l l 法、
命却要更短 。表面粗糙且棱 角尖锐的集料 如果压实 不充分 , 会产 生较大 的空隙率 , 导致疲劳 寿命缩 短。来 自美 国的实验数据 表
明, 空隙率每增加 1 %, 疲劳寿命将降低 4 0 % 。因此在施工 时应 充
分碾 压达到规定 的密实度 , 以保证沥青路 面的寿命 。
2 . 3 试件成型和试验方法的影响 是 由路 面底部产生并 向上扩展 的¨ J 。所 以 , 在实 际路 面设计 当中 3. 1 ) 试件成型方法 。目前沥青 混合料试件成 型主要有 静压法 、 需要把底部拉应力作为控制变量 。
中保 持应变大小不变 。由于沥 青混合 料是 一种典 型 的粘 、 弹、 塑 定 的差异 , 但试验周期短 , 耗 资少 , 因而 被广泛应 用 。试件 疲劳试 性综 合体 , 因此使用粘弹性理论研究沥 青混合料 的模 量时需 考虑 验常采用简单 弯 曲试验 , 包 括 直接 拉伸 试验 、 间接 拉 伸试 验 等 。 以下 原则 : 沥青混合 料 同时具有 弹性 和粘性 的两种性 质 , 其力 学 目前我 国所使用的沥青层疲 劳标 准是通过问接拉伸试验得到的 。 性能可以用温度和时 问 的函数表 示 , 描 述具体 性质 时 , 需 注 明条
3 影响 沥青路 面疲 劳寿命 的 因素
搓揉 压实法 和轮碾压实 法等 。上述 几种 方法成 型 的试件 性能 与
现场压实得 到的芯样相似 , 但考虑到设备成本 、 可行性等 因素 , 搓 根据生产 经验 , 我们把影响沥青混合料疲 劳性能 的因素分为 揉压实法 已被 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 也被 美 国实验 与材料 协会 列 两类 : 一类是 自身材料 因素 , 如沥青 的粘度 等 ; 另一类 是荷 载条 为疲劳试验试 件成型方 法( A S T M D 3 2 ) 。对 于其他方 法 , 可根据
2 沥青 路面 破坏 机理
实践表 明, 移动 中的车轮荷载对路 面结构各点 的作用 不尽相 同。对于面层顶面上 的点来说 , 车轮靠 近时受 拉 , 车轮 直接作 用
时, 该 点受压 , 当车轮驶离 后 , 该 点受拉。对 于面层底 面上的点而
国外学者的研 究表明 , 集料 的表面性状 对沥青} 昆合料 的疲 劳
件及环境因素 , 如荷载类型 以及温度等 。
实际情况适当选用。
3 . 1 疲 劳试验模 式
2 ) 试 验方法 。沥 青混 合料 疲 劳试 验有 很 多 , 大体 可 分为 四 室内是按 照常应力试 验和 常应变试 验两种 模式 模拟 沥青路 类 : 试件法 、 试 槽法 、 试件疲劳试验和现场试 验路 法。试验路 法和 面在 车辆荷 载作用下 的疲 劳状态来 进行 分析 的。常应力 试验是 试槽法虽能够更好地模 拟实 际工况 , 但耗 资大 、 周期 长 的缺点 限 对沥青混合料施 加大 小不 变的荷 载。常应变 试验是 在实 验过程 制 了其应用。试件 疲劳 法模拟 的状态 与路 面实际工 作状 态 有一
1 研究 意义
近年来 , 我 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 E t 新月 异。 由于 自身具有行 车平稳 、 舒适 以及易 于养 护等优 点 , 沥青路 面在高等 级公 路 中得
应变模式 , 沥青越软 , 疲劳寿命越长 ; 对于常应 力模式则 反之 。沥 青的软化点对沥青混合料 的疲劳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P e l l 等人㈧
寿命也有影响 。Ma u p i n 通 过常 应力试 验表 面纹 理 和形状 不 同
的集料进行对 比分析得 出, 颗粒形状 对常应变模 式下 的疲 劳寿命
影 响较大 , 片状颗粒多 的混合料 的劲度 模量 比砾石 的大 , 疲 劳 寿
言, 其 应力一应 变状 态与 顶面 点恰好 相反 。根 据上 述分 析可 知 , 汽车驶过一次就使面层上 的点经历一 次拉压应力循 环 , 这样 反复 作用 之后 , 路面结构强 度会 下降 , 直 至路面破 坏 。由于路 面材料 的抗压强度远 大于其抗拉强度 , 因此车轮作 用下的路 面裂 缝通常
在含量一定的情况下 , 沥青 的粘度越 大 , 沥青 混合 料 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 用过程中 , 沥青路 面 由于受到 汽车轴载 和 的研究表明 , 的疲劳寿命越 长。集料级 配一定 的情况 下 , 沥青 用量 越大 , 混 合 温度等环境因素 的反 复作 用 , 使 其受力 始终处 于变 化状态 , 导 致 路面结构强度降低 。所 以充分 了解 沥青路 面疲劳性 能并 建立 相 料的柔韧性越好。 3. 2. 2 集料 性 质 与级 配 应的评价标准对于沥青路面的使 用具 有重要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