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的建设愈加重要。
而路面的材料混合物中,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普通沥青混合料在交通密度较高的道路上,由于高车辙、高温环境下的软化等原因,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发生下降,极大地限制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此,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逐渐被应用于更为重要的路面,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相比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性能,能够更好地适应车辙、减少板裂和龟裂等问题。
因此,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路面材料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其抗变形性能、抗剪切性能、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方面。
研究将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模拟计算等方法,深入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内在机理和优异性能,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设计是研究的第一步,需要探究不同配合方案的性能差异和最优组合,为后续路用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2.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等设备进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弹性模量、剪切强度、断裂韧度等指标,获得其力学性能基本数据。
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测试通过ZAAS、LS-PM等设备,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测试,包括抗变形性能、抗剪切性能、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指标,评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4.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分析利用显微CT、SEM等设备观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掌握沥青、骨料等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四、研究意义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面建设、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同添加剂下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2012年第8期 (总第222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8,2012
(Sum No.222)
不同添加剂下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夏景华 ,马丽娟 (1.黑龙江省哈双高速公路管理处;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高速公路管理处)
摘要:以法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依据,将中国和法国级配进行对比,最终通过性能试验来综合 评价各种添加剂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外国设计方法中的高模量混合料EME2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对于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国内产品添加剂是可以满足其技术要求的,并且可以应用于以后的EME2混合料中。 关键词:高模量;添加剂;混合料;HMAC;性能试验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2)08—0019—01
1引 言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AC)以其良好的路用性能运用 和发展了近20年,而高模量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在沥青路 面抵抗路面变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据外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对掺有不同种 类、不同剂量的添加剂的材料进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 验,并予以评价。 2外国HMAC相关配合比设计过程 在外国规范中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共分以下 4个标准,试验数据如表1。 对于每个级别的实验,如遇特殊要求,可要求适于该级 别的其他试验。第一级别的试验结果在所有的情况下是必 须要求的。施工配合比试验级别的确定则依据道路等级、交 通量、气候条件、结构层位置和对混合料所进行的其他检测 的重要性而定。 表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
3 HMAC配合比设计 参照外国EME2相应规范技术规定,试验选择级配与外 国级配相似,如表2。 表2沥青混凝土级配粒径说明
粒彩Ⅲ哪 !6 13.2 9.5 4.75 2.36 1.18 0.6 O.3 0.15 0-075 试验级配 l00 95.5 73.6 42.7 22.5 16.7 11.9 9.0 7.5 6.3 外国级配 l∞ 95 76 52 37 25 17 12 9.8 7.6 4高模量HMAC添加剂相应性能对比情况分析 4.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分析 (1)试验方法 通过多次车辙试验检测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在条 件相同情况下,分别对掺有a,b、c、d四种添加剂的沥青混凝 土试件进行试验比对。 (2)试验数据分析 收稿日期:2012—02一l5 表3掺不同添加剂的车辙动稳定度 由数据来看,b产品在厂家建议掺加量下车辙指标表现 是最好,在增加了0.1%的b后,抗车辙性能得到了明显改 善,其提高的数量也是几种产品中最大的一种;另外a(进 口)掺加量从0.5%提高到0.6%以后,虽然提高的幅度比较 大,但是在两种掺量下车辙的绝对值均没有明显的改善;c 在掺量增加后,车辙检测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两种掺量 下得到的结果与0.6%的a产品已经相似。 总体上来看,以0.6%的a掺量作为参照标准,其他几种 产品在不同的掺量下均可达到相应的性能指标,相对而言b 及d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综上可得,国内三种添加剂b、 e,d在相应的掺加量范围内,是可以通过改善方案达到外国 产a产品的性能指标的。 4.2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弹性模量分析 (1)试验方法 根据多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原因的技术研究, 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指标现普遍选用动态弹性模量试验来评 价。以下是采用15oC和20℃的试验温度,加载频率为1O Hz 的模量试验,测定各种沥青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 (2)试验数据分析 在0.5%掺加量及15 qC的情况下,b与d均有提高模量作 用,其模量值均高于进口产品a;而在0.5%掺加量20 qC条件 下,b与d同样较a产品有所改善,C的模量高于掺加进口添加 剂产品a的沥青混凝土。整体试验说明,b(5%0)、b(6%o)、b (10%)在15℃或20℃下均能达到b(6%o)方案的效果。 (下转第2l页)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疲劳特性的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包括两种即现象学法和力学近似法。
应用现象学法主要是进行疲劳试验,得出疲劳寿命与施加应力或应变的关系。
力学近似法是将应力状态的改变作为开裂、几何尺寸及边界条件、材料特性及其统计变异性的结果来考虑,并对裂缝的扩展和材料中疲劳的重分布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它有助于人们认识破坏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现象学法力学近似法1 概述路面使用期间,在气侯环境因素和车轮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损伤逐渐累积,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作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之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性能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出现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
这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或非均匀性,引起应力集中而出现微裂隙,应力的反复作用使微裂隙逐渐扩展、汇合,从而不断减少有效的承受应力的面积,造成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逐步下降,最终在反复作用一定次数后导致破坏。
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可用达到疲劳破坏时所能经受的重复应力大小(或称疲劳强度)和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来表示。
疲劳破坏是当前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是指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其性质能保持稳定或较小发生变化的特性。
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是评价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疲劳破坏作为沥青路面的三大破坏形式之一,人们对其试验研究方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实际路面在真实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破坏试验,如美国的AASHO试验路,历时三年才完成;二是足尺路面结构在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包括环道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如南非的重型车辆模拟车(HVS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速加载设备(ALF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室外大型环道、长沙理工大学的亚洲最大的路面直道实验中心和重庆公路研究所的室内大型环道疲劳试验等;三是试板试验法;四是室内小型试件的疲劳试验。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与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研究》范文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与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使用年限的延长,沥青路面的疲劳性能逐渐成为道路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在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荷载、材料性能等。
因此,研究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及其预测模型对于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并引入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2.1 实验方法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实验主要采用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机进行。
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荷载等条件,模拟沥青路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从而评估其疲劳性能。
2.2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荷载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疲劳性能。
其中,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所降低。
此外,荷载大小、混合料配合比等因素也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三、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在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预测中的应用3.1 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简介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分数阶微分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不完全确定、非线性、非平稳等复杂系统的问题。
该模型通过引入分数阶微分概念,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应性。
3.2 模型构建与应用本文将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预测。
首先,收集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荷载等条件下的疲劳实验数据。
然后,利用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
最后,通过对比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3.3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高模量剂与SBR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高模量剂与SBR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余志刚【摘要】为改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差等路面病害突出问题,通过对高模量剂与SBR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系统研究,评价了不同PRM和SBR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体系指标和PG分级,基于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弯曲疲劳试验确定了PRM高模量剂和SBR适宜的掺量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掺加SBR改性剂可显著改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PRM与SBR复合改性沥青可大幅改善高模量沥青以及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和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PRM与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推荐最佳复合改性剂的掺配比例为2.5%SBR+0.6%PRM.%In order to improve crack resistance and solve issues of pavement disease of high modulus asphalt mixture, this article did systematic study on road performance of high modulus agent and SBR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Evaluated penetration composite index and PG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RM and SBR modified asphalt under different modifier dosage.Based on rutting, low-temperature bending, immersion Marshall, freeze-thaw splitting and bending fatigue testing to determine the PRM agent and SBR high modulus suitable dos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SBR modifi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 low temperature crack resistance and fatigue durability, PRM and SBR modified asphalt composit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igh modulus asphalt and SBR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overall roadperformance, the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fatigue durability than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Solid engineering and test section test results show that, PRM complex with SBR 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prolongs the life of the road, to recommend the best blending ratio of compound modifier is 2.5% SBR + 0.6% PRM.【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7(042)002【总页数】6页(P272-277)【关键词】道路工程;高模量剂;高模量剂与SBR复合改性;路用性能【作者】余志刚【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 402260【正文语种】中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简称HMAC)是一种整体模量较高,抗疲劳性能良好的特种沥青混合料,按照法国NFP98140/141C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设计指南,只有满足模量(15 ℃,10 Hz,0.02 s)大于14 000 MPa、丰度系数大于3.4%、加载30 000次车辙变形率小于7%、100万次疲劳形变小于130 με的沥青混合料才可称之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1-4]。
PR MODULE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发展历史
1982年 法国首次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1990年 产量39,000吨
1995年 产量77,000吨 1998年 在国际公路大会上正式推出 2000年 欧美国家广泛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2005年 制定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标准规范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中国的使用意义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桥面铺装应用
桥面铺装层是路面最薄弱环节之一
气候、行车条件严酷,破坏现象出现更早更严重
桥面沥青混凝土层的受力作用相当大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减少桥面本身车辙 降低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变形 减小行车荷载和桥面变形产生的剪应力 改善路面的疲劳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研究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法国试验规范
法国中央路桥试验室(LCPC)规定,当中面层或基层厚度大于
5cm时,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试验室中需测定数据有: 复合模量 抗疲劳性能 抗车辙性能
LCPC试验
复合模量测定实验
使用规范NFP 98 260-2
在梯形试件上进行2点弯曲,重复4次 试验温度15℃,频率10Hz
根据法国路面设计软件Alizé计算结果,该设计方案可承受的最大交 通量为每天每方向累计当量轴次 800次(轴重为10吨),使用年限 为30年(总计 1千万当量轴次)
北京六环路大修项目分析
建议设计方案二
4 cm SMA 16 (或 AC-13) (+ 0.4 % PRPLAST S) E=11000Mpa 11 cm AC-20 (+ 0.6 % PRPLAST Module) E=14000Mpa ---------------------------------------------- ---------------------------------------------------半刚性基层
EME2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第34 卷 第 1 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2095 - 1922(2018)01 - 0011 - 11
Jan . 2 0 1 8
Vol . 34 ꎬ No. 1
doi:10. 11717 / j. issn:2095 - 1922. 2018. 01. 02
EME2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夏全平1ꎬ2 ꎬ孙 杰3 ꎬ李庶安4 ꎬ杨 飞2
(1.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ꎬ陕西 西安 710064ꎻ2.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ꎬ山东 济南 250031ꎻ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that EME2 asphalt mixture is a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and promotion
of asphalt mixture.
Key words:EME2ꎻporosityꎻ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ꎻdynamic modulus
3.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ꎬ山东 济南 250002ꎻ4.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ꎬ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目的 对 EME2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性能 指 标 进 行 对 比 试 验ꎬ 并 提 出
EME2 沥青混合料设计推荐指标及技术要求. 方法 针对不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
差异ꎬ采用不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筛分试验及级配设计ꎬ并对体积指标、水稳
图 5 AC - 13 沥青混合料(70#沥青)
Fig 5 AC - 13 asphalt mixture (70# asphalt)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试验条件
JZ
15℃、10Hz 8710
SH 12115
FP 15330
LP 17680
GH 14315
由表 3可知,不同类型混合料在 15℃、10Hz加 载模式时的动态模量能够达到静态模量的 5~7倍, 显示了动、静态模量之原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全部高于 14000MPa,相 较于基质 沥 青、SBS改 性 沥 青 混 合 料,分 别 增 长 了 164倍、1.18倍,表现出了良好的材料刚性,但其是否 具有良好的高温抗变形的能力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2.3 高温抗变形研究
摘 要:为促进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较基质沥青混合料,静态模量提高 28.7%,动态模量 能够达到静态模量的 5~7倍,且超过 14000MPa,是基质沥青混合料的 1.64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 抗车辙能力;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应根据地域温度及性能需求选择应用层位;高模量沥青混 合料抗疲劳性能优越,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 1.1~1.48倍。 关键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路用性能;PE添加剂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类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试 验在 60℃、65℃和 70℃温度下进行车辙试验,结果 见表 4。
表 4 各类型混合料不同温度下 DS(单位:次 /mm)
温度(℃)
60 65 70 下降率(%)
JZ
2957 744 388 86.9
SH
5478 3105 750 86.3
FP
9264 4157 2342 74.7
沥青层的回弹模量是道路结构设计验算的重要 指标和依据,对于道路结构的厚度、材料技术指标有 十分重要的影响。试验采用 MTS-810试验仪器, 测试其在 不 同 温 度 条 件 下 (15℃、20℃)的 静 态 模 量,试验结果见表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试 验方 法
采用美国 S HR P 计 划选 定 的三分 点 弯 曲疲 劳试
验测 定疲劳寿命 ,评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的抗疲 劳性 能 。试验采用 M T S 材料试 验机控制加载 ,力 传 感 器 的精 确 度 为 1 N , 位 移 控 制 精 度 为
0 . 0 0 1 mm,采 用环 境箱 控制 温度 ,精 确 到 0 . 1 ℃。
辙 剂 ,外 观 为 灰 色 粉 状 固体 ,由 多种 聚合 物 复 合 2 . 1 各 因素对疲 劳 寿命 的影 响 控制高模量 剂掺量为 0 、0 . 5 %、0 . 6 % 和 0 . 7 % ,分 别 测 定 不 同 温 度 ( 1 5 c I = 、2 0 ℃和 2 5 ℃) 、
2 试 验 结果 及分 析
1 . 1 原材 料
沥 青 选用 S h e l l 7 0 # 基 质 沥青 ,其 基本 技 术 指 标
见表 1 ;粗细集料均选用石灰岩岩 ,矿粉为磨细 的 石灰 石粉 ,其各项 技术 指标均 能满足 规范要 求 ; 高 模 量 剂 选 用 四 川 寰 耀 科 技 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抗 车
交通建设与管理 : 1 9
/ - { o h w a y E n g n e e g 道 路 工 程
料 的疲 劳 寿 命 ,研 究 高 模 量 剂 掺 量 、温 度 和 应 力 比对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疲 劳 寿 命 的影 响 ,试 验 结 瑚 拗瑚 m啪咖∞加 果见图 1 。用 ,使 沥青 和集料
级 配类 型
1 6 1 3. 2 9. 5 4. 7 5 2 _ 3 6 1 . 1 8 O . 6 0. 3 0. 1 5 0 . O 7
表 2 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
通过下歹 { 筛孔 : mm) 的质量百分率 ( %)
通过率上限 1 0 0 1 0 0 7 5 3 4 2 6 2 4 2 0 1 6 l 5 1 2
≥ 2 6 0
± 0 . 8
有病害 的7 0 %以上 】 。如何防治和解决沥青路 面车
辙 一 度 成 为 道 路 交 通 领 域 的 热 点 问 题 。 研 究 表 明 ,提 高 沥 青 混 合 料 的模 量 ,能 减 小 路 面 的永 久 变形 ,提 高 路 面 的抗 车 辙 能力 。 目前 ,我 国学者 对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于 高 温 稳 定
关键词 :道路 工程 ;高模量剂 ;沥青混合料 ;疲劳寿命 ;疲 劳性能
中图分类号 : U 4 1 4 . O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8 0 9 8 ( 2 0 1 5 ) 0 3 — 0 0 1 9 — 0 3
0 引言
表 1 沥青的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工程
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疲 劳性 能研 究
孙 向 鹏
( 衡水公路工程 总公 司 ,河北 衡水 0 5 3 O 0 0 )
摘要 :为 了研 究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 的疲 劳性 能 ,通过 试验 ,研 究 了高模 量剂掺 量、温度和应 力 比等 因素对疲 劳
寿命 的影响 ,并通过半 对数线性 回归得到 各 高模量 剂掺 量和 温度下 沥青混合料 的疲 劳方程 。结果表 明 :高模量
路 面 承 受 着 越 来 越 大 的荷 载 ,导 致 沥青 路 面 车 辙 病 害频 发 。 据 统 计 ,沥 青 路 面 车辙 几 乎 占路 面 所
实测值
6 4 . 8
5 9
>1 0 o
2 8 6
0 . 4 2
技术标准
6 0 ~ 8 0
1 > 4 6
>1 o 0
剂 的加入 能 大幅提 高沥青混合料 的疲 劳寿命 ,改善其 疲 劳性 能 ;相 同条 件下 ,温度 越 高,应 力 比越 大,高模量
沥青 混合料 的疲劳寿命越 小 ;各掺 量和 温度下 ,疲 劳寿命和应 力 比之 间都有很好 的半对数 线性相 关性 ,且 高模
量剂掺量越 大、温度 越高 , 1 A l 越小 ,沥青混合料 疲劳寿命 随应力比 变化的敏感性越低 。
性 、低 温抗裂性 和水稳 定性等 路用性 能方 面口 ,
而 对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疲 劳 性 能 的研 究 较 少 。鉴 于 此 ,本 文 以室 内试 验 为基 础 ,研 究 了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疲 劳 性 能 ,为 进 一 步 研 究 高 模 量 沥青 混合 料打 下 理论 基础 。
而成 ,具有 良好 的物理力学性 能 ;混合 料级配采 用A C 一 1 3 ,其合成级配如表 2 所示 。
不 同应 力 比 ( 0 . 3 、O . 4 和O . 5 )下高模量 沥青混合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1 — 2 9
作者简介 :孙向鹏 ( 1 9 8 4 _) ,河北衡水人 ,工程 师,研 究方向为公路与桥梁施工。
1 试验
通过率下限 1 o o 9 0 5 0 2 0 1 5 1 4 1 2 1 0 9 8
合成级配 1 0 0 9 7 . 5 5 9 . 8 2 6 . 6 2 1 . 6 1 8 . 5 1 5 . 8 1 2 . 7 1 1 . 6 1 0 . 4
试验 针入 度( 2 5 ℃, 软化 延度 ( 5 e m / 闪点 R T F 0 T 后 项目 l o o g , 5 s ) 点/ ℃ m i n . 5 ℃) /  ̄ C 质量损失
x o . 1 / mm / c m ( %)
随着 社会经济 的不 断发展 ,道路交通 量逐年 增大 ,加之 我 国超载 、重载现象普遍存在 ,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