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出的能够贴壁生长

合集下载

(完整)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2016.07.21

(完整)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2016.07.21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原代与继代培养及鉴定刘亭2016.7。

21目录前言 (2)1分离制备PMSC组织的选取 (4)2脐带,胎盘MSC的分离与纯化 (6)2.1胎盘组织的获取,存储与清洗 (6)2-2 脐带,胎盘MSC的分离及纯化方法 (7)3 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 (11)3—1培养基 (11)3-2培养密度 (12)3-3培养条件 (13)3—4换液 (13)3—5 传代培养 (13)3—6细胞形态与生长速度 (14)3—7 MSC的冻存与复苏: (14)4细胞表面抗原检测 (14)5生长曲线 (15)6细胞周期 (15)7分化潜能 (15)参考文献 (15)附件1不同实验室从脐带血,脐带和胎盘等各组织中分离MSC的方法.. 16脐带血 (16)脐带 (17)羊膜 (19)绒毛膜 (19)蜕膜层 (20)胎盘 (21)整体灌注法 (22)附件2 背景知识 (22)附件3 PMSC实验所需试剂 (23)前言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且未分化并可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品系的细胞。

在一定的条件下,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多种成熟细胞类型。

按照来源和分化潜能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ASC)两类。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的胚泡和胚胎内层的细胞群,并且具有向3个胚层细胞分化的能力.但是胚胎干细胞应用时产生的免疫排斥、体内实验中引发肿瘤生成以及所涉及的伦理问题等影响并制约了临床应用。

成体干细胞形成于原肠胚形成后的胎儿和成体组织,早期研究认为,成体干细胞主要分化为其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

然而,近几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具有能够分化成为除来源以外的其他胚层组织的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又称为基质干细胞,是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最早从骨髓中分离而来。

组织工程概述

组织工程概述
微载体旳研制 自Van Wezel(1967年)用DEAE-Sephadex A 50 研制旳第一种微载体问世以来,国际市场上 出售旳微载体商品旳类型已经达十几种以上, 涉及液体微载体、大孔明胶微载体、聚苯乙烯 微载体、PHEMA微载体、甲壳质微载体、聚 氨酯泡沫微载体、藻酸盐凝胶微载体以及磁性 微载体等。
管状器官旳组织工程,如食道、气管、小肠、 肾脏、支气管等研究也进行了逐渐展开。
另外心瓣膜组织工程和血管组织工程旳研究 正处于开端旳阶段。
国外
组织工程旳提出和建立虽然只有10数年旳时间,但已 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展。在美国,组织工程研究开展 最早,进展较快。在80年代,美国首先由国家科学基金 组织资助建立了一系列组织工程试验室。1995年筹 建组织工程学会,并出版了正式刊物“组织工程学” 。美国集中了相当数量旳研究机构(涉及NASA,D OE,NIH)、大学(涉及MIT,HMS,GIT,U CSD等)企业(如Sandoz,Organoge nesis,Ad vanced Tissue等)。
1992年,Green将角质层细胞在一层3T3成纤 维细胞上进行培养,在无生物材料旳情况下, 细胞旳迅速增殖,取得人工皮肤(高级生物 敷料),用于烧伤旳治疗。
七、其他方面旳组织工程研究
实质性器官旳组织工程:此研究方面也取得 了很大旳发展,如肝脏、胰腺、胰岛等。尤 其是在胰岛组织工程研究中,采用内含胰岛 细胞旳微型胶囊进行体内植入试验,取得了 很好旳临床疗效,目前已出现了商品化。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
一、组织工程研究概况 二、种子细胞 三、支架材料 四、生长因子 五、组织工程旳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 会(NSF)在华盛顿举行旳生物工程小组会上 提出。1988年,NSF旳一种专门工作小组对 组织工程旳内涵作了如下界定:“应用工程科 学和生命科学旳原理和措施,认识哺乳动物正 常和病理组织与器官旳构造—功能关系,并开 发具有生物活性旳人工替代物,以恢复、维持 或改善组织、器官旳功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概况于雷;高俊玲【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SCs)是当下热点研究对象之一。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教授[1]在研究创口愈合过程中发现骨髓中存在一种非造血系统的多潜能细胞,但研究因为条件原因未能深入。

后来有研究者[2]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发现从骨髓中分离得到长梭状、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群,在塑料培养皿中呈集落样贴壁生长;1987年,又发现这种骨髓单核细胞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

培养增殖二十代后仍保有其多向分化的潜能。

于是把这种多能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MSC)。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20)002【总页数】5页(P164-168)【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肺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作者】于雷;高俊玲【作者单位】[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SCs)是当下热点研究对象之一。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教授[1]在研究创口愈合过程中发现骨髓中存在一种非造血系统的多潜能细胞,但研究因为条件原因未能深入。

后来有研究者[2]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发现从骨髓中分离得到长梭状、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群,在塑料培养皿中呈集落样贴壁生长;1987年,又发现这种骨髓单核细胞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

培养增殖二十代后仍保有其多向分化的潜能。

于是把这种多能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MSC)。

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流程

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流程

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流程摘要:本文详尽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制备流程,涵盖了从供者选择、血清学检测、活检、分离、生物样品处理、体外扩增、细胞鉴定、包装直至放行等一系列关键步骤。

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文章伊始,便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对制备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包括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通过对这些流程的深入分析和详尽说明,本文意在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份科学、翔实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指南,以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流程;再生医学;细胞治疗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overing a series of key steps from donor selection, serological testing, biopsy, isolation, biosample processing, in vitro expansion, cell identification, packaging to relea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ith their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cell therap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an in-depth discussion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Subsequently, each step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including stric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se proces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with a scientific and detailed guid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related fields.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eparation process; Regenerative medicine; Cell therapy一、引言1.1 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与特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多能干细胞,起源于胚胎发育的中胚层。

脐带来源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特性及应用前景

脐带来源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特性及应用前景

233CARCINO GENESIS ,TERATO GENESIS &MUTA GENESIS脐带来源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特性及应用前景丁赛,张红霞,朱海英*(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收稿日期:2021-11-21;修订日期:2022-05-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387)作者信息:丁赛,E-mail :。

*通信作者,朱海英,E-mail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来源非常广泛。

虽然各种组织来源的MSCs 生物学特性不尽相同,但在标准培养条件下该类细胞均可以贴壁生长;细胞群体中有95%以上的细胞表达典型的间充质标记分子,如CD73、CD90和CD105,但缺乏造血标记分子CD14、CD19、CD34、CD45和CD79a 的表达;特别是均具有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能力。

这些性质是国际细胞治疗协会给出的定义该类细胞的最低标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

目前来看,从脐带不同解剖学部位(区室)获得的MSCs 的生物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其中从脐带华通氏胶中分离获得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能力、分化潜能、免疫调节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区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用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及免疫调节的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被认为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近年来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增殖特性、分化潜能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化学诱导分化方案的建立和优化,认为与通过遗传改变诱导重编程方法相比,化学诱导分化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关键词】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分离;增殖特性中图分类号:R329.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16X(2022)03-0233-04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2.03.011间充质干细胞最早在骨髓中被发现和鉴定,随后在人体胚胎及成体的多种组织中被陆续鉴定出来,这些组织主要包括成体骨髓、脂肪、滑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组织以及羊水、脐带和脐带血等。

3T3L1 preadipocyte

3T3L1 preadipocyte
胰岛素抵抗(IR)是T2D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T2D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Qiang et al. Cell 2013
New rol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in brown adipogenesis and energy expenditure
To induc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by BMPs in the absence of induction cocktails, both WT brown preadipocytes and 3T3-L1 white preadipocytes were grown in regular growth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combination of rhBMPs (3.3 to 8.3 nM), insulin (20 nM) and T3 (1 nM) or vehicle as indicated in the text and figure legends for 7–13 days. Tseng et al. Nature. 2008
lyophilized
Extracted by 80% ethanol
P. Binghamiae(小海带)
Cell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powder (1 kg)
RT, 48h
PBE solution
lyophilized
Stored at -20℃
3T3-L1 preadipocytes
3T3-L1 cells of the adipocyte morphology increase the 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triglycerides and acquire the signet ring appearance of adipose cells. These cells are also sensitive to lipogenic and lipolytic hormones and drugs, including epinephrine, isoproterenol, and insulin.

脂肪干细胞三维生长骨组织工程复合体的构建

脂肪干细胞三维生长骨组织工程复合体的构建

脂肪干细胞三维生长骨组织工程复合体的构建王建武,党建军,李强,李文高,郑宇陕西省中医医院骨伤一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03Three-dimensional growth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complexWang Jian-wu, Dang Jian-jun, Li Qiang, Li Wen-gao, Zheng Yu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h aanxi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 710003, Shaanxi Province, China摘要背景:组织工程支架是模仿细胞赖以生长代谢的细胞外基质而构建的支架和环境,其选择、制备以及种子细胞的选择是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目的:利用几丁质凝胶/异种骨构建脂肪干细胞三维生长环境,并对其相容性进行研究。

方法:从出生8 d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获取脂肪组织,提取脂肪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经过体外成骨诱导分化后,种植于几丁质凝胶/异种骨,构建新型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并将其设为细胞/几丁质凝胶/异种骨组;将脂肪干细胞直接种植于异种骨,构成脂肪干细胞/异种骨复合体作为细胞/异种骨组,单独异种骨为空白组。

体外诱导2周后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细胞与支架的复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镜扫描观察显示几丁质凝胶充分渗透于支架的空隙内,形成一个细胞的三维生长环境,使原本只能在材料上贴壁生长的脂肪干细胞能够在三维的环境中生长,为细胞外基质的再生提供足够的空间。

几丁质凝胶/异种骨悬浮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承载了更多的细胞,减少了细胞在载体中的流失,是一种较好的骨组织工程载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关键词:组织构建;骨组织工程;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几丁质凝胶;异种骨;三维环境;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Abstract:BACKGROUND: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are designed to imitate extracellular matrix, which is essential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metabolism. The scaffold prepa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seed cells are the hot topic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field.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growth environment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ith the chitosan/xenogeneic bone, and investigate its compatibility. METHODS: Adipose tissue was obtained from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at 8 days old, an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ere extracted. After induction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on chitosan/xenogenic bone, to construct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complex, serving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ere directly cultured in xenogenic bone, to construct cells/xenogeneic bone complex, serving as a control group. The simple bone xenograft served as a blank group. Two weeks after in vitro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the complex or xenograft in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cells and scaffold compound the situation.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chitosan fully penetrated into the scaffolds, and formed a。

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研究

1.胞间基质:即细胞外基质,指分布于细胞外
空间,由细胞分泌蛋白和多糖构成的网一个细胞外网架维持组织结构,通 过结合与传递信号分子对细胞存活、增殖、分 化、迁移等具有重要影响。
3.细胞外基质的种类:
胶原
氨基聚糖
蛋白聚糖
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
干细胞巢(stem cell nich):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居
所。 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指干细胞巢中控制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外部信号。
如:
细胞分泌因子 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 细胞外基质成分
这些物质可以介导干细胞-干细胞的相互作用,
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影响干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
分泌因子是由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生长因子, 有的分泌因子对维持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 具有调节作用。 如转化生长因子-β和Wnt家族的成员,在不同组 织甚至不同种属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TCF/LEF和β-cat对C-myc的表达进行调控
,即Wnt通路的靶基因为c-myc。
TCF/LEF是Wnt信号通路的中间介质,可与β-连 环蛋白(β-catenin,β-cat)结合成复合物,将β-
catenin由胞浆→核内。
β-cat是Wnt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信号分子。β-
cat具有两种功能:细胞粘附及信号转导,其C端参入信号转导,N-端参入细胞粘附。
即细胞通过控制FN RNA的拼接方式,使其与不
弹性蛋白
细胞粘连分子
举几个与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例子。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框架结构。
目前发现的胶原至少19种。每种胶原的结构特性 均与其特定功能相适应。可形成胶原纤维(Ⅰ、Ⅱ 、Ⅲ型)、三维网络结构(Ⅳ型)的片层胶原。
胶原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与细胞 基质中的其它成分一起构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体。为干细胞生存及生命活动提供微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干细胞-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出的能够贴壁生长
脂肪干细胞-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出的能够贴壁生长、具有可塑性、黏附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中胚层来源的成体干细胞。

学术术语来源---
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与复合支架结合:在修复骨质疏松症骨缺损中的应用文章亮点:
1 此问题已知的信息:脂肪干细胞是近年来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已有较多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其成骨能力。

2 文章增加的新信息:文章的特点在于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信号通路调控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脂肪干细胞修复骨质疏松症骨缺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脂肪干细胞在修复骨质疏松症骨缺损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3 临床应用的意义: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脂肪干细胞应用于骨再生的基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临床修复骨质疏松症骨缺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
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症;骨缺损;修复;成骨分化;骨再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干细胞;脂肪组织;骨质疏松;骨再生
摘要
背景:针对骨质疏松症伴发骨缺损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诸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生物材料植入均有明显的局限性。

以脂肪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采用再生医学的方法,为骨质疏松症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目的:就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信号通路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脂肪干细胞修复骨质疏松症骨缺损的可行性等方面作一总结。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年1月至2014年9月相关文献。

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症,骨缺损,成骨分化,骨再生”或“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osteoporosis, bone defect,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one regener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重点对77篇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脂肪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

随着有关学科如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的发展,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脂肪干细胞复合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为解决骨质疏松症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