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鉴定(实验)
02实验2 大黄、何首乌的鉴定

[目的耍求 目的耍求] 目的耍求
1.掌握大黄、何首乌的鉴定方法。 掌握大黄、何首乌的鉴定方法。 掌握大黄 2.熟悉大黄、何首乌异型构造的特点。 熟悉大黄、 熟悉大黄 何首乌异型构造的特点。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1.掌叶大黄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或唐古特大黄 掌叶大黄 或唐古特大黄 (R.tangul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 、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 根茎髓部星点横切片及药材粉末。 根茎髓部星点横切片及药材粉末。 2.何首乌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药材标本、 的药材标本、 何首乌 的药材标本 块根横切片及药材粉末。 块根横切片及药材粉末。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与试剂 生物显微镜、刀片、镊子、试管、烧杯、培养皿、 生物显微镜、刀片、镊子、试管、烧杯、培养皿、水合 氯醛试液、稀甘油、酒精灯、 氯醛试液、稀甘油、酒精灯、氢氧化钾 。
2、大黄根茎髓部星点横切片,自外向内观察下列 、大黄根茎髓部星点横切片, 组织(示教) 组织(示教) ①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侧,导管径向稀疏排列, 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侧,导管径向稀疏排列, 直径较大。 直径较大。 ②形成层,连接成环,由数列扁平细胞组成。 形成层,连接成环,由数列扁平细胞组成。 ③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侧,近形成层处具筛管群, 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侧,近形成层处具筛管群, 有时可见大型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有时可见大型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至数列薄壁细胞组成, ④射线,由1至数列薄壁细胞组成,自韧皮部向外 射线, 至数列薄壁细胞组成 呈星芒状射出,细胞内含深棕色物质。 呈星芒状射出,细胞内含深棕色物质。 ⑤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和大形草酸钙簇晶。 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和大形草酸钙簇晶。 淀粉粒和大形草酸钙簇晶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个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提取分离。
2、掌握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化学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鉴定工作。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味天然草药,具有泻下通便之效果。
其主要活性成份是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其中瑞贝洛Ⅱ(rustbelineⅡ)、大黄素(emodin)、芦丁(rutin)等,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
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大多处于质子化状态,存在于与水相较弱的有机溶剂中。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需要对有机溶剂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宜的溶剂并对大黄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工作。
三、实验步骤:A. 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1、将粉末大黄紫锥子取 1g 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 15 mL 95% 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0分钟。
2、冷却后用干净的滤纸分离上清液用热水冲涤保持颜色相同(保留水冲涤液备用)。
3、将去溶剂后的渣用 10 mL 苯醇溶解,并过滤写滤液保存,不断冲涤干净渣质。
4、将 2mL 苯醇滤液分离于干净的离心管中,在室温下慢慢加入正硫酸,足量使呈酸性.,加入 5 mL 甲醇,蒸去溶剂后,注 1mL 50%氨水,筛过活性炭或过硅酸钠脱除杂物,使溶液呈现深黄色液体。
5、以上溶液在 2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 20-25 mL 丙酮,振荡混合,分离两层液体,取下蒸馏收干(可以置于干燥器或开放场地自然干燥,当感觉无水分或连续称量两次称量值一致时即可)6、将干燥沉淀取少量溶解于绝对丙酮中成特邻醌的溶液。
7、分别进行下列试验来分离纯特邻醌:(1)纯特邻醌呈现红色;(2)用极少量生石灰进行检测,呈现橙色。
B. 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色谱定量测定色谱图谱图峰形面积法进行测定。
1、用同上操作,按“ A ”-“ E ”方法操作,取所得特邻醌溶液 1-5 mL 再加入丙酮使其溶解(溶液的浓度以能出现三个吸光峰为适宜,可调配NaOH溶液调节pH 值,使吸光峰相对集中于三个波长摆荡之一)。
实验指导(大黄)

实验二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概述大黄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等许多文献中,用于泄下、健胃、清热、解毒等。
自古以来,大黄在植物性泻下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位很早就被各国药典所收载的世界性生药。
大黄的种类繁多,优质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clm L ),大黄(R. officinale Baill )及唐古特大黄(R. tangutium Maxim.et Regll )的根茎及根,大黄中含有多种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以及它们与糖所形成的苷。
已经知道的羟基蒽醌主要有下列五种:OO HR 2O HR 112-H -COOH大黄酸(Rhein) 黄色针晶 318~320℃ -CH 3 -OH大黄素(Emodin)橙色针晶 256~257℃ -H-CH 2OH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橙色细针晶 206~208℃ -CH 3 -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砖红色针晶 207℃ -H-CH 3大黄酚(Chyrsophanol)金色片状结晶196℃大黄中蒽醌苷元,其结构不同,因而酸性强弱也不同。
大黄酸连有-COOH ,酸性最强;大黄素连有β-OH ,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苄醇-OH ,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均具有1,8-二酚羟基,前者连有-OCH 3和-CH 3,后者只连有-CH 3,因而后者酸性排在第四位。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 梯度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3.学习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精制大黄素 4.学习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
(三)实验流程图 略(四)实验步骤1、酸水解用天平称取大黄粉10g,置500ml烧杯中,加20%硫酸水溶液100ml,直火加热1h,用布氏漏斗抽滤,滤饼水洗后于70度左右干燥。
2、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滤饼经干燥后,置索氏提取器中(预习索氏提取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h,得乙醚提取液。
实验四 根茎类药材的鉴定黄连、大黄、天麻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根切面图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横切面主要观察
木栓层 皮层 石细胞 中柱鞘纤维
薄壁细胞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味连)粉末
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绿黄色或黄棕色, 壁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 石细胞:形多样,黄色,壁厚,壁孔明显。 纤维: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长梭形,壁厚。 木纤维较长,壁较薄,有稀疏的点状纹孔。 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粉末主要观察
鳞叶表皮细胞 中柱鞘纤维 木纤维 石细胞
导管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鳞叶表皮细胞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鞘纤维
木纤维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淀粉粒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大黄
[来源] 蓼科植物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药用大黄R. officinale的根及根茎。 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 “南大黄”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三、实验器械、材料
器械、材料
玻片、刀片、 镊子、显微镜 、酒精灯、载 玻片、盖玻片 等。 黄连、大黄、 天麻玻片。黄 连、大黄、天 麻粉末。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 黄连Coptis chinensis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云南黄连C. teeta的根茎。
4.标本请不要带走。
授课教师:程纪伦 办公电话:22896599
药学教研室
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 粒由2-5(7)分粒组成。
实验大黄黄连鉴定01

实验一 大黄、黄连的鉴定
一、内容: 1.黄连永久切片的观察; 2.大黄粉末透化装片观察:
簇晶、网纹导管 3.大黄粗粉末微量升华,镜检; 4.紫外灯下,观察黄连断面的荧光。
二、作业 1.绘大黄粉末图 2.绘黄连横切面1/4简图
实验一 大黄、黄连的鉴定
一、目的: 1.掌握大黄、黄连主要显微鉴别特征; 2.熟悉大黄、黄连的理化鉴别特征。 二、内容: 1.观察黄连(味连)横切面永久切片:
中 柱 鞘 纤 维 束
韧部
木部 射线
外韧型维 管束断续 环列 (放射状)
薄壁C含 淀粉粒
表皮 木栓组织 皮层 石细胞 中柱鞘纤维 韧皮部 织图例:
空白
木质部
韧皮部
皮层、髓
木栓层
结晶 石细胞群 纤维束
2.大黄粉末透化装片,观察: ①簇晶多,大型,棱角短钝或长尖
根 迹 维 管 束
外侧偶 见鳞叶 组织
①表皮部分脱落; ②外侧皮层(产生) 有木栓组织(及其外 组织均呈棕色); ③皮层宽,有单个 或成群石细胞(染成 红色),并可见根迹 维管束;
表皮(或脱) 皮层(或脱) 木栓组织 皮层
根迹维管束(纤维略呈纵切状)
石 细 胞
中 柱 鞘 纤 维 束
④中柱鞘纤维束木化( 染红); ⑤外韧型维管束断续 环列(放射状),韧部 窄,可见束中形成层 ⑥髓部偶见石C
注意: 烘烤后,升华 器不得直接放 在桌上,以免 烫损桌面!
4.紫外灯下,观察黄连断面荧光: 呈金黄色荧光。
二、作业 1.绘大黄粉末图(簇晶及网纹导管); 2.绘黄连横切面1/4简图。
实验一 大黄、黄连的鉴定 姓名__学号__
簇晶
网纹导管
大黄粉末图
黄连横切面(1/4)简图
简要写出大黄的显微鉴定步骤

简要写出大黄的显微鉴定步骤
1.切片:将大黄标本切成薄片,厚度通常为0.1mm左右。
2.上清剂:将切片浸泡在脱脂汽油、醇、二甲苯等清洗剂中,去除样
品表面的杂质和着色物质。
3.染色:使用化学染料,如伊红、固原染色剂等,对样品进行染色。
4.加蓝:在染色前或染色后加一定浓度的碘化钾溶液,加强细胞核和
染色体的显色度。
5.封片:用封片剂将切片封在玻璃片和封片纸之间,使其保持平整。
6.显微镜观察:将封好片的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不同的结构
特征,对大黄进行鉴定。
比如,大黄的草酸钙晶体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学习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二、实验器材材料及试剂: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普通滤纸、薄层层析硅胶板(2.5 cm×10 cm)、广泛PH试纸、剪刀、铅笔、尺子、点样毛细管、样品管等。
仪器:5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30cm)、橡皮管、烧杯、滴管、层析缸(广口瓶)、2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浴锅、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磁子、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铁架台等。
三、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为蒽醌化合物,含量约为3%~5%,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苷,游离苷元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大黄酸R1=H R2=COOH大黄素R1=CH3R2=OH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大黄酚R1=CH3R2=H四、实验内容大黄素的提取、分离流程图大黄粗粉10g20%H2SO4 150 ml加热1h, 抽滤、干燥滤饼150ml乙醚回流提取1 h乙醚层水层(紫红色)乙醚层HCl 3大黄酸沉淀(粗品)水层(红色)乙醚层HCl 0.25% NaOH大黄素沉淀(粗品)水层(红色)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沉淀(混合物)具体操作步骤1. 游离蒽醌的提取(1)酸水解:称取大黄粗粉1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在水浴上加热1小时,放冷,抽滤,滤饼用NaOH溶液洗至近中性(pH约为6),于70℃干燥后,研碎,置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1小时(调45℃,回流即可),得到乙醚提取液。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报告)

陈羽迪2012332870002 12生物制药(1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蒽醌苷元的提取方法—双相酸水解法。
2.掌握梯度PH萃取法提取分离大黄中各种蒽醌苷元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掌握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二、实验器材材料及试剂: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普通滤纸、薄层层析硅胶板(2.5 cm×10 cm)、广泛PH试纸、剪刀、铅笔、尺子、点样毛细管、样品管等。
仪器:5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30cm)、橡皮管、烧杯、滴管、层析缸(广口瓶)、2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浴锅、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磁子、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铁架台等。
三、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为蒽醌化合物,含量约为3%~5%,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苷,游离苷元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大黄酸R1=H R2=COOH大黄素R1=CH3R2=OH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大黄酚R1=CH3R2=H1.提取原理双相酸水解法,为一相为与酸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另一相为酸水,加热回流水解的方法。
由于大黄中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所以首先要将苷水解成苷元,本实验选用硫酸和乙酸乙酯作为双相酸水解的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大黄药材中的游离蒽醌类化合物。
根据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即在加热回流提取过程中,稀硫酸可将蒽醌苷水解成苷元,游离出来的蒽醌苷元随即溶于乙酸乙酯中,从而将蒽醌苷元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