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十 大黄的显微鉴定

合集下载

大黄的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的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大黄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掌握大黄的鉴定方法,提高中药材鉴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的主要成分是含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泻下、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大黄的鉴定主要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色谱鉴别等方面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黄药材、大黄粉末、乙醇、氯仿、稀甘油、水合氯醛试液、氢氧化钠试液、硫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浓盐酸、乙酸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微量升华装置、紫外分析仪、pH计、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性状鉴别(1)观察大黄药材的外观: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

(2)观察大黄药材的质地:质坚实。

(3)观察大黄药材的断面: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4)观察大黄药材的气味: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2. 显微鉴别(1)制片:取大黄药材横切面组织切片,用稀甘油、水合氯醛试液制成永久制片。

(2)镜检:观察大黄根茎横切面组织切片,自外向内观察其主要组织特征:① 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

② 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

③ 韧皮部中有粘液腔。

④ 形成层环明显。

⑤ 木质部导管稀疏,非木化。

⑥ 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⑦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形草酸钙簇晶。

3. 理化鉴别(1)酸碱度测定:用pH计测定大黄药材的酸碱度,大黄药材的pH值应在3.5~5.5之间。

(2)大黄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药材中大黄酸的含量,大黄酸含量应不低于0.5%。

4. 色谱鉴别(1)制备大黄药材的氯仿提取物。

大黄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鉴定实验报告大黄鉴定实验报告引言: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市场上的大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大黄鉴定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对大黄的进一步研究建议。

实验目的:1. 鉴定市场上常见的大黄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 分析大黄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3. 提供有关大黄的质量控制和鉴定方法。

实验方法:1. 样品采集:从市场上购买了10种不同品牌的大黄样品。

2. 外观检查:观察大黄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3. 质量评估:使用质量评估方法,包括湿润度、含水量、灰分等指标。

4. 化学成分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大黄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实验结果:1. 外观检查:所有样品的外观特征相似,呈现出黄褐色的颜色,具有典型的大黄形状和气味。

2. 质量评估:样品的湿润度、含水量和灰分均在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标准。

3. 化学成分分析:HPLC分析结果显示,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酚。

其中,大黄素的含量在不同样品中存在一定差异,而大黄酚的含量相对稳定。

讨论:1. 外观特征的相似性表明市场上的大黄样品质量较为一致,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2. 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样品的湿润度、含水量和灰分均在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标准,进一步验证了大黄的质量良好。

3.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酚,这两种成分对于大黄的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4. 大黄素的含量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生长环境和加工方法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5. 进一步研究大黄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和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提高大黄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结论:通过对市场上的大黄样品进行鉴定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黄样品的外观特征相似,质量较为一致,符合质量标准。

2. 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酚,具有重要药理作用。

3. 大黄素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大黄及显微镜的使用(生药学)

大黄及显微镜的使用(生药学)
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的根及根茎 (二)实验内容
1.组织(根茎横切面):注意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的特征,黏液腔的分布, 详细观察髓部异型维管束的构造。
韧皮部散有黏液腔,木质部导管稀少,髓部大,其内散生内韧式的异型 维管束,射线呈星状射出。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型草酸钙簇晶。
薄荷(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厚角组织 3.皮层 4.内皮层 5.形成层 6.髓部 7.木质部 8.韧皮部 9.橙皮苷结晶
粉末图的绘制
粉末图是用来表示高倍镜下所见细胞及内含物的特征的详图。要 求细胞的形状、壁的厚薄、纹孔和层纹等都要尽可能的绘清楚、准确, 并将显微镜下观察的主要特征按类别画出来。
图的注解:
① 在靠近各类组分图的 附近标上番号;
② 图下注明图的名称、 放大倍数;
③ 按图中番号注字,番 号下角用缩写符号 “.”
番泻叶粉末图(10×40)
1.表皮细胞及平轴式气孔 3.晶鞘纤维 2.非腺毛 4.草酸钙簇晶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实验次数及名称 学生姓名 年级及专业 学号 日期
一、材料来源
注意事项
养成双眼观察的习惯;观察标本先低倍后高倍;保持显微镜干燥、清洁。
瞳距调节
屈光调节
二、粉末制片法
粉末制片是鉴定中药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简便快速, 主要鉴别细胞的形态特征。 • 粉末的制备
方法:粉碎 → 过筛 → 混合均匀备用 细度:中药材通过药典4~5号筛(孔径0.17~0.25mm) 中成药通过药典6号筛(孔径0.15mm) 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全部过筛;混合均匀。
2.粉末:黄棕色,气特异。
① 大型草酸钙簇晶,棱角多短钝。 ② 大型的网纹导管,非木化或微木化(木化染色:间苯三酚 + 盐酸→红色)。 ③ 众多的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脐点多星状,复粒由2~7分粒组成。

大黄粉末实验报告

大黄粉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黄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

2. 通过观察大黄粉末的显微特征,学习中药鉴定中的粉末制片技术。

3. 了解大黄粉末的主要成分及其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

大黄粉末的显微鉴别主要依据其特有的显微特征,如草酸钙簇晶、网纹、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

三、实验材料1. 大黄粉末2. 显微镜3. 载玻片4.盖玻片5. 饱和水合氯醛溶液6. 稀甘油7. 10%盐酸8. 5%氢氧化钠9. 30%硝酸10. 乙醚四、实验步骤1. 制片- 取大黄粉末少许,置于载玻片上。

- 在粉末上滴加饱和水合氯醛溶液2-3滴。

- 用酒精灯加热,使粉末透化,注意不要沸腾。

- 反复透化1-2次,直至粉末完全透化。

- 滴加稀甘油1-2滴,必要时用解剖针或牙签拌匀。

- 取洁净盖玻片沿一个方向轻轻放下,防止产生大量气泡。

- 多余试液用滤纸吸去。

2. 显微镜观察- 将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 依次观察草酸钙簇晶、网纹、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特征。

3. 特征描述- 草酸钙簇晶:呈长方形或类方形,棱角大多短钝,直径约40-60μm。

- 网纹导管:直径约20-40μm,纹孔明显。

- 梯纹导管:直径约20-40μm,纹孔呈梯形。

- 淀粉粒:呈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5-20μm。

五、实验结果1. 在大黄粉末制片中,观察到草酸钙簇晶、网纹导管、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特征。

2. 草酸钙簇晶数量较多,棱角大多短钝。

3. 网纹导管和梯纹导管数量较多,纹孔明显。

4. 淀粉粒数量较多,呈类球形或椭圆形。

六、实验讨论1. 大黄粉末的显微特征是鉴别大黄的重要依据。

草酸钙簇晶、网纹导管、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特征具有特异性,有助于区分大黄与其他药材。

2. 在制片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粉末碳化。

3. 显微镜观察时,应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圈,使观察到的特征清晰可见。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大黄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学会了中药鉴定中的粉末制片技术,并了解了大黄粉末的主要成分及其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简要写出大黄的显微鉴定步骤

简要写出大黄的显微鉴定步骤

简要写出大黄的显微鉴定步骤
1.切片:将大黄标本切成薄片,厚度通常为0.1mm左右。

2.上清剂:将切片浸泡在脱脂汽油、醇、二甲苯等清洗剂中,去除样
品表面的杂质和着色物质。

3.染色:使用化学染料,如伊红、固原染色剂等,对样品进行染色。

4.加蓝:在染色前或染色后加一定浓度的碘化钾溶液,加强细胞核和
染色体的显色度。

5.封片:用封片剂将切片封在玻璃片和封片纸之间,使其保持平整。

6.显微镜观察:将封好片的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不同的结构
特征,对大黄进行鉴定。

比如,大黄的草酸钙晶体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

实验1-4大黄

实验1-4大黄

具翅幼果
植物形态 (Plant Description)
唐古特大黄 形态与掌叶大黄相 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掌状深裂,裂 片再做羽状浅裂。裂片披针形。
植物形态 (Plant Description)
药用大黄 叶片掌状浅裂,一般 仅达叶片1/4处,裂片宽三角形; 花较大,白色。
植物形态 (Plant Description)
唐古特大黄 深裂
药用大黄 浅裂
掌叶大黄 中裂
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性状(Description)
1.掌叶大黄 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 状。 表面黄(红)棕色,质坚实,横断面淡 橙红色,颗粒性。 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层环纹、棕 红色射线。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异 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有砂粒 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类圆柱形,横切面则无星点。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
酚、大黄素甲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各80µ g,大黄素甲醚40µ g的溶液;分别精密
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ml,混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k CLC-ODS 柱 (150×6.0mm, 5 µ ) m 柱温:25°C 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54nm
大黄(Rheum palmatum 根茎) 粉末 [ Powder of rhizome from Rheum iffucubake] 1.草酸钙簇晶(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2.导管(Vessels) 3.淀粉粒(Starch granules)

包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7根茎类生药——大黄

包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7根茎类生药——大黄

实验七根茎类生药一一大黄大黄RheiRadixetRhizoma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黄的生药性状特征2、掌握大黄切面组织特征与粉末显微特征二、实验材料大黄原植物标本、生药饮片、组织横切片及粉末。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工、性状鉴别取大黄标本,从形状、表面特征、气味等方面描述大黄性状特征。

2、显微鉴定(1)镜检大黄根茎横切面组织切片,自外向内观察其主要组织特征:①木栓层与皮层多已经除去,偶残存。

②韧皮部射线1・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

③形成层环状明显。

④木质部导管径向稀疏排列。

⑤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形维管束(星点)异形维管束系复合维管束,由多个外木式维管束组成,形成层类圆形,木质部在外,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2)去大黄粉末,分别以蒸锵水及水合氯醛试液装片,镜检下列特征:①草酸钙簇晶大而多,菱角大多短钝。

②导管主要为网纹导管,并有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直径约至140微米,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方形,脐点大多呈星状,复粒由2-7个分粒组成。

(3)观察所示标本的性状特征。

3、理化鉴定(1)Borntrager反应取大黄0.1g置小试管中,加入10%的NaoH试液2毫升,振摇,溶液即成红色,滤过,滤液加10%盐酸中和,溶液变黄色,再加入乙醛2毫升,振摇使之分层,液呈黄色吸取酸液层置另一试管,加氢氧化钠试液1毫升,振摇后碱液又显红色。

(2)醋酸镁反应:取大黄粉末0.2g于试管中,加乙醇3毫升,水浴温热5分钟,滤过,得滤液,加1%醋酸镁甲醇溶液2滴,振摇后观察,溶液渐呈橙红色。

(3)微量升华:取大黄粉末少许于金属圈内,小火徐徐加热数分钟,可见黄色升华物附着载玻片上,将玻片取下翻装后镜检,低温升华时可见针状结晶;高温时可见羽状结晶。

四、作业1、绘大黄根茎横切面简图2、绘大黄粉末显微特征图,示草酸钙簇晶、导管、淀粉粒。

大黄的鉴定(实验)【实用参考】

大黄的鉴定(实验)【实用参考】
LOGO
实 验 八:根与根茎类生药
大黄的鉴定
Radix et Rhizoma Rhei Rhubarb
一、实验的目的
大黄的鉴定(实验)
31 1 掌握掌大握黄大的黄生药生性药状性鉴状别鉴特别征特征 2 掌握大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3 掌握大黄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大黄的鉴定(实验)
(1)仪器:生物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纸、火柴、擦镜纸、微量 升华装置。
大黄的鉴定(实验)
大黄的鉴定(实验)
(2)根茎粉末:棕黄色
1.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 2.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
1 3
大黄的鉴定(实验)
2
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
大黄的鉴定(实验)
草酸钙簇晶 网纹导管
(三)大黄的理化鉴定
1.本品粉末进行微 量升华,可见菱针状 或羽毛状结晶,加碱液 溶解并显红色。(羟 基蒽醌类反应)
大黄的鉴定(实验)
大黄的鉴定(实验)
▪ 大黄微量升华实验现象
小结
大黄的鉴定(实验)
本实验从根茎类生药--大黄的生药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三个方面进行实验,在本 次实验中,显微鉴定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粉末 鉴定中,大家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如草酸钙 簇晶,网纹、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主要特征的 鉴别,才能在大黄的粉末或者多种末知粉末中 准确地进行显微鉴别。
四、作业
大黄的鉴定(实验)
1 描述掌叶大黄的生药性状特征 2 绘大黄粉末的显微鉴别图 3 绘大黄根茎横切片显微鉴别简图 4 记录大黄理化鉴定的结果
课后思考
大黄的鉴定(实验)
如何采用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鉴定三种大黄及其混伪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大黄粉末主要的显微特征 (2)掌握草酸钙簇晶在显微镜的形态特征。 (3)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根茎类药材的显 微特征 二、实训仪器、材料与试剂 (1)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 灯等。 (2)材料:药材粉末为大黄干燥根及根茎 (3)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试剂
三、实训要点与难点 (1)大黄根和根茎性状鉴别上的要点 (2)大黄粉末中草酸钙簇晶较大、导管非木 化和淀粉粒脐点呈星状。
【功 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 祛瘀;解毒。 【主 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 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 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 毒痈疡;丹毒;烫伤。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概述
大黄:属蓼科植物大黄属大黄种。分为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 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质坚实,有的 中心稍松软, 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 具放射状纹理,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四、显微鉴定特征 大黄的粉末特征:淡黄棕色,味苦,气清香。 (1)草酸钙簇晶多,菱角大多短钝。 (2)导管非木化,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 及细小螺纹导管。
五、思考题与作业 1.思考题 (1)请总结一下观察过含有草酸钙簇晶的药 材。 (2)大黄横切面的“星点”是由大黄的什么 构造形成的? 2.作业 绘制大黄粉末主要的显微特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