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最高等级全自动地铁的幕后英雄

合集下载

从维修电工到高铁调试大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昭强

从维修电工到高铁调试大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昭强

2022年第1期他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

2021年“七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常说:“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学技术,就要把技术学精。

”他就是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车辆装调工罗昭强。

从维修电工到高铁调试大师1990年,罗昭强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上班第一天,一台立车出现故障,罗昭强主动请缨,想要在同事面前“露露脸”。

可是,一上午过去了,立车的毛病却没找到,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往下流,他不敢抬头看大家,一时间场面尴尬极了。

就在这时,车间的老师傅走了过来,在一颗螺丝上拧了几圈,故障迎刃而解,为罗昭强解了围。

罗昭强从不避讳提起这件事情。

从那之后,他下定决心,技不如人就要迎头赶上。

他成了图书馆中的常客,翻遍了车间资料室所有的图纸。

没有复印机,他就一笔一笔地画成了一本设备维修宝典;他利用休息时间,骑两个半小时自行车,只为拿到当时长春市唯一一本宝贵的编程资料;不仅如此,他还去其他企业无偿当小工,只为学习电子、液压、机械、编程等学科的知识,并取得了电气自动化大专文凭。

“设备有故障,就找罗昭强!”在中车长客,许多工人和领导都习惯这样说。

2004年,中车长客开始从国外引进动车组技术,中国随后进入高铁时代。

生产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大型关键设备数控液压机出现了故障,在4天时间里,厂家派来的工程师都束手无策。

刚刚出差归来的罗昭强得知这一消息,不顾旅途劳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面对这个德国制造的设备,他打开电脑,仅用几秒钟,压机滑块就动了起来,在场的工程师震惊了,紧接着是此起彼2022年第年第1期2000多页的课件,开发全新课程。

他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悉数传给大家,帮助徒弟们都达到“西门子自动化维护工程师基础认证考试”通过水平,真正打造出了一支会维护、能攻坚的高技术团队,为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奠定了技术人才基础和人才储备。

罗昭强曾说过,他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把他的“动车组调试操作技能实训装置”推广到全国,再做一个“城铁车”的实训装置,以后就不用实车练习了,节省不少成本;第二个梦想是写一本书,把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首席操作师”的历程、经验都写下来,鼓励更多的人走技能成才之路;第三个梦想是能够与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领先领跑世界的中国高端装备的“金名片”。

太原地铁2号线车辆全自动运行技术设计

太原地铁2号线车辆全自动运行技术设计

太原地铁 2号线车辆全自动运行技术设计摘要: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为A型不锈钢全自动驾驶列车,为了匹配全自动驾驶技术,增加了多个系统及前沿技术,包括障碍物探测系统、脱轨检测系统、弓网监测系统、智能运维系统、BIM系统化工程、走行部监测系统、LCU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融入,全面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本文主要针对太原地铁2号线无人驾驶车辆相关各项新技术及符合性设计进行介绍。

关键词:地铁车辆全自动运行智能冗余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为A型不锈钢全自动驾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80km/h,车辆按照自动化驾驶等级最高的GOA4进行设计,具有自动唤醒、自动运营、自动休眠、远程控制等功能,可满足无人值守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营。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是以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服务品质,提高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电气、机械以及信息技术的具有高度自动化水平的高智能化、高安全性、高效能、高RAMS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太原地铁2号线车辆为了匹配全自动驾驶技术,增加了多个系统及前沿技术,包括障碍物探测系统、脱轨检测系统、弓网监测系统、智能运维系统、BIM系统化工程、走行部监测系统、LCU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融入,全面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本文主要针对太原地铁2号线无人驾驶车辆相关各项新技术及符合性设计进行介绍。

1.全自动运行概述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等级(GoA)划分4级。

GOA 1:为传统意义上的ATP超速防护,信号系统只根据车辆位置确定限速,并承担超速保护的职责。

GOA 2:传统意义上的ATO控车运行,信号系统可以根据车辆位置控制列车行驶、控制车门,但应急事件与故障处理由司机完成。

GOA 3: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司机设置,转而设置乘务员,信号系统控制车辆运行,但由乘务员负责故障或应急事件处理。

记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龚涵智

记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龚涵智
C 6 1 K E 、C 6 3_ 型号 的机 车到 了安哥 拉 ;有4 台D 7 — 型机 车 出口到 了古 巴 ( 续还有 几十 台的定货 合 同) K E 、C 6 2 K E _  ̄种 - 7 FG C 后 , 该型机 车获 中国北 车集团20 年度科 技成 果一等 奖 。 06 龚涵智 多年来一 直在从事 内燃机 车的设 计研 发工作 , 人 曾获 北京市 劳动模 范 、首都 劳 动奖章 、 国优秀科技 工作者 、 个 全 五一劳动 奖章 、铁道 部有 突出贡献 的 中青 年专 家 、全路 优秀知识 分子等 荣誉称号 。19 年7 起享 受国家政 府特殊津贴 ,是 91 月
自已作 为新 中国培 育起 来的知识 分子 ,伴 随 着共和 国一起 成长 ,见证 了 国家发 展 的各 个 时期 ,并 以能 为祖 国建设添 砖 加 瓦、尽一份 力而深 感荣幸和 自豪。

现在 ,我们 的党 更加 成 熟 、人 民更 加 团结 ,科 学发展 的 决心更 加 坚定 。前程似 锦 ,一 个科技 进 步 、繁荣 昌盛的 中国。 个更加和谐 幸福的 中华 民族 ,必将 开创 更加 美好 的 未来 ,为人 类社 会进 步作 出更 大的贡献 。
北京市第八 、九、十届政协委员。
6 年在人 类历 史的长 河 中只是短 暂 的一 瞬 ,但新 中国成立 以来的6 年 ,以其无 与伦 比的辉 煌 业绩 .向世 人展 示 了在 共 0 0 产 党领 导下的 中国人 民,经过 艰苦 卓绝的 不懈努 力 ,在各 方面取得 的举世 瞩 目的 巨大成就 。
龚涵智 1 4 月从 上海交 通大学机 车系毕业 后 ,分配到 大连机 车研究 所工 9 年7 6 作 ,主要参 加大功 率 内燃 机 车方案 的研究 课 题 。16 年结 合科研单 位 下楼 出院 99 的要求 ,他到二七 厂参加 了 当时功 率最 大的50 马力 液力传 动货 运 内燃 机 车的 40

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车门的控制设计

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车门的控制设计

107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3 (上)在技术不断进步过程中,轨道交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促进了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且越来越成熟。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都已经实现全自动驾驶,比如北京地铁机场线、上海地铁10号线。

地铁全自动驾驶指的是无人参与时列车也能够自主运行,在列车自动化驾驶过程中,要求系统满足高密度、高效率的需求,所以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尤为重要。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自动驾驶子系统、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

为了使全自动驾驶地铁整体性能得到提高,自动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1 地铁车辆车门系统的构成地铁车辆车门在车厢两侧设置单侧开合控制,车门处设置指示灯使乘客能够了解车门闭合动态。

地铁车辆车门系统包括电动控制装置、基础部件、承载导向装置、驱动锁闭装置、内外操作装置等,车门承载导向装置为车门闭合动力与导向装置。

电动控制装置为车门系统心脏,主要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车门的控制设计周天龙(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0)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安全性与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FAO)车辆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高密度运行的主要手段。

在列车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车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全自动驾驶地铁对于车门控制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本文就对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车门控制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地铁;车门控制中图分类号:U28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1)03(上)-0107-02目的就是接收命令信号,从而控制车门开合。

内外操作装置是在车门自动控制失效后才能够发挥作用的车门内外紧急解锁装置,手动控制车门系统。

车门系统驱动装置为带动车门动作,并且在关闭车门后机械锁闭车门,对乘客进行保护的装置;车门基础部件能够提高车门服务质量,包括密封胶条、指示灯等。

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浅析

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浅析

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浅析发表时间:2018-01-23T11:05:03.8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作者: 李炎龙[导读] 近年来,国内较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始尝试全自动驾驶技术。

摘要: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是一种将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由自动化的、高度集中的控制系统所替代的列车运行模式。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现,不仅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还提升了地铁列车的运营效率,降低了风险,改善了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地铁列车ATO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原理,并以深圳城市地铁11号线的自动驾驶系统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ATO系统

1.地铁列车全自动驾驶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较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始尝试全自动驾驶技术,2016年年底开通的香港南港岛线是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GOA4等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今年开通的北京燕房线、上海8号线三期等计划在通车后实现“全自动运行”,南京7号线也按照全自动驾驶设计。

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已相对成熟,截止2016年7月,全球37个城市55条线路采用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达803公里,车站848座;即全球157个轨道城市中近四分之一的城市至少有一条线路以全自动模式运行,运营里程占全部里程的6%,预计到2025年全自动驾驶轨道交通线路里程将超过2300公里。 2.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分析 2.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当前地铁列车的运行中,要想保证城市地铁列车交通系统的高效率与高密度,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是必不可少的,ATC系统包括: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及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其中ATO子系统根据ATS提供的信息,在ATP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最优驾驶、提高舒适度、降低能耗、减少磨损。 2.2 ATO系统的作用 从运行中所起作用来说,ATO主要实现驾驶列车的功能,能进行车速的正常调整,给旅客传送信息,进行车门的开关作业,但这只是执行操作命令,不能确保安全,这就需要ATP来进行防护。ATP起监督功能,对不符合安全的情况给予防护,保证列车不超速,车门不误动。由此可见ATP系统是列车运行时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ATO系统则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水平(准点、平稳、节能)的技术措施。在任何时候,只要ATP系统正常的话,就应让其执行防护工作,以确保行车安全。 2.3 ATO系统的运行原理 由于地铁列车的运行密度越来越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求有ATS系统,以使列车按照设计好的时刻表准确有序地运行,并监视列车运行状态实现智能调度。ATS设在地铁线路中较大的车站,控制中心与各站连锁设备间的联系由遥控系统来完成。ATO从ATS处得到列车运行任务命令,信息是与地面线路信息一起组成报文,通过轨道电路传送,由车载ATP统一接收。ATP将处理过后的对ATO有用的信息传给ATO,并显示相关信息,且不断地监视ATO的工作。ATO获得有用信息后,并根据实际运行速度和ATP的最大允许速度,计算运行速度,得出控制量并执行控制命令。巡航/惰行模块由独立的控制器来辅助完成,定点停车采用站内交叉环线实现。到站后ATO通过列车位置识别系统(PTI)的天线向地面发送列车信息,并传到ATS,以便识别列车的位置。ATS根据此列车信息确定列车的新任务后再次通过轨道电路传送给ATO。在区间运行时,每进入新的轨道区段,ATO便接收新的地面信息,以便进行速度调整。在运行过程符合ATO条件时,允许灵活地切换到ATO模式。ATO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 3.深圳地铁11号线的自动驾驶分析 深圳地铁11号线建成线路全长51.936公里,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本人全程参与了新线建设,主要负责车载信号CC设备静调、动调及轨旁数据校核测试等工作,其于2016年6月28日开通,是首条时速达120KM/H的大编组地铁。

我国《超级工程》及《大国重器》介绍

我国《超级工程》及《大国重器》介绍

WORD 资料可编辑中国《超级工程》第一集:港珠澳大桥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由 33 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备受瞩目。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看不见的危险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师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与航道之一,抵抗过往船只的撞击,保证航空的安全是工程师们必须接下的挑战。

它,改变生活为了航空的安全,桥梁的高度必须有所限制,而且一段深海航道也不够条件来修建大桥,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修建东西人工岛,联通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势必会改变三地生活,香港会加快发展的脚步,澳门会走出来,珠海亦将面临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梦想,一个二十年前便开始的计划。

632 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造到600 米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绿色超级摩天大楼。

这是工程师们关于垂直城市的大胆想象,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打造东方“空中花园” ,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未来空间。

Gensler 事务所的“龙型”方案从全世界 19 个顶尖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从哲学“极限”观念出发,打造大厦的愿景:“中国,永恒的未来” 。

该设计首次将开放式花园引入高层建筑, 19 种绿色技术实现最高绿色大厦的梦想,解决摩天大楼 20 多年来造价高、能耗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它是未来的上海新地标。

关键词一:空中花园Gensler 的设计师们将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开放式花园搬进摩天大楼之中,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保证了功能的实现,十多层做一次隔断,形成一个高挑、通透的中庭空间,这个空间集写字楼、酒店、零售、娱乐功能于一体,让人们尽享宽敞、舒适、悠闲的高空花园生活。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引领世界--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引领世界--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上世纪80年代初中车长客设计人员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引领世界——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研发历程文/姚丹 解绍赫作者简介:姚丹,解绍赫,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10月1日,新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运营。

从此,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019年4月16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研制的首列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100%低地板轻轨车成功下线。

目前,后续车辆正在紧锣密鼓的制造,预计2021年,全部90列车将正式交付,这将是中国制造100%低地板列车首次行驶在以色列国土的轨道上。

随着中车长客对轨道交通技术的核心掌控,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地铁后发先至、纵横捭阖,创造了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的世界奇迹。

一部中车长客地铁车辆创新史,就是一部浓缩版本的中国地铁车辆制造史,见证着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事业从零开始再到问鼎全球的风雨历程。

3031从无到有: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事业1962年起步早在新中国诞生后不久,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发出响亮的号召:“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他第一个倡导北京要搞地下铁道,不仅北京要搞,很多大城市也要搞。

毛泽东主席还亲笔题词:“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1954年7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的前身)筹建,作为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也是当时新中国唯一一家专门制造铁路客车的企业。

1962年,北京市开始兴建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地铁车辆制造的重任落在了刚刚建厂不到10年的中车长客肩上。

当时的首都北京市常住人口还不到300万,机动车也只有5000多辆,人们出行大多是靠步行或者搭乘三轮车,连公共汽车都算不上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以当时全国百废待兴的现状,若想研发制造地铁列车这样投资巨大、技术要求很高的工程,难度极大。

当时,很多参与地铁车辆研发工作的人员甚至连地铁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也没有一张图纸可以借鉴。

crh380A

crh380A

四方股份于2010年4月12日,通过新一代高速列车新头型发布会,4月底完成首列车下线,并于4月26日开始进入环行线试验,5月份中旬已经完成环行线的调试,5月中旬开始进入郑西高速铁路进行160公里以下调试试验,6月7日开始正式高速试验。

新一代高速列车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运营速度最快记录,持续运营时速将达到35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为38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达420公里以上。

2010年9月28日11时37分,中国铁路在沪杭高铁试运行时再次创造奇迹,国产“和谐号”CRH380A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的最高时速纪录——时速416.6公里。

目录CRH380A诞生1. CRH380A小档案新一代CRH380A花落南车1. 科技创新2. 头型创新3. 安全系数4. 舒适系数5. “陆上公务舱”6. 时速486.1公里!CRH380A诞生1. CRH380A小档案新一代CRH380A花落南车1. 科技创新2. 头型创新3. 安全系数4. 舒适系数5. “陆上公务舱”6. 时速486.1公里!展开编辑本段CRH380A诞生CRH380A小档案姓名:高速列车“和谐号”380A厂家:中国南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速度:持续运营时速38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468公里,最高试验时速可超过500公里编组:16辆长编组和8辆编组两种定员:16辆长编组的高速动车组,全列定员1004人编辑本段新一代CRH380A花落南车列车名称:新一代“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四方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A设计生产厂家: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CRH380A速度:持续运营时速38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468公里,最高试验时速486.1公里。

CRH380A编组:CRH380A 由8辆编组和CRH380AL16辆长编组两种。

8辆编组主要用于城际高铁或者通过重连16辆运行。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CRH380A是青岛四方的设计人员在吸收200公里动车组的经验上,实现的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设计制造实现国产化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智造”最高等级全自动地铁的幕后英雄
燕房线—中国内地轨道交通的新成就
图1,
12月,又迎来了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通运营的高峰。

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北京地铁燕房线”,因为它代表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最新成就、最高水平。

这是中国内地首条拥有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EN 62290定义的自动化最高级别4级,即:GoA 4)的地铁线,关键部件均为国产并实现了全自动运行(FAO,Fully Automated Operation),降低了因人的行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具有智能化特性的全自动驾驶线路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出行质量和乘坐体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全自动智能驾驶时代。

图2
截止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开通并在不断地新建全自动驾驶线路,预计到2025年,我国采用完全自动驾驶的线路将超过1500公里。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领域,在未来新时期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入应用,会出现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新一代智慧轨道交通体系。

伟大的幕后英雄----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
北京地铁燕房线运营伊始,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

初期是全设备GoA3级运行,如何从现在起以及在未来升级到GoA4后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其实,这都离不开一个神秘的幕后英雄----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

如果说服务于全自动驾驶的“CBTC列车信号系统”和“TIAS行车指挥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线路调度指挥的智慧大脑,那么,面向长期运维的“资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则是全自动驾驶线路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强后盾和幕后英雄!
实际上,北京地铁燕房线的运营者----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建管运营公司)是一家全新的公司,是北京市第三家地铁运营公司(前两家分别是历史最悠久的北京地下铁道运营公司和赫赫有名的香港地铁MTRC的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但是,从一开始建管运营公司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项目设计初期就认真梳理总结了世界上日均客流最大(超过100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线网现有的设备运维管理的方式,特别是多年来的教训和经验,从上至下优化设计了一整套的运营管理、资产管理、设备运维的框架,为了保证整个全自动驾驶设备系统的高可靠性,建设了全新的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以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服务于安全保障为基础的绩效导向业务体系。

燕房线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
燕房线的运维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运维管理为主体,有机集成14个子系统,接入既有的路网资产管理平台(“L1级”系统),构建资产运维一体化系统,实现对燕房线资产维修维护的信息化管理。

这些子系统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策略,划分为4个业务集群,核心是运维、运营两大集群。

系统集成要求做到四个统一:统一用户、统一接口标准、统一数据源、统一基础编码。

业务集群进行高内聚设计,一体化设计与开发,统一数据库模型。

避免接口通讯。

业务集群之间进行低耦合集成,ESB接口方式。

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南瑞RT21-DMS
南瑞集团正是这个伟大幕后英雄RT21-DMS的制造者,南瑞集团拥有丰富的资产运维管理行业经验,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管理着价值超过3万亿的资产,为后者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控服务。

2016年底南瑞集团获得了这个庞大的燕房线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合同,这也是南瑞集团在轨道交通资产运维这一细分领域的首个大型项目,服务于GoA 4级线路的基于状态修的资产运维管理系统更是首次。

南瑞的RT21-DMS基于其在电网资产精益运维技术的同源拓展应用,为燕房线提供综合运维管理、运营管理和企业办公管理等全周期功能,建立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下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融入了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CBM(状态检修)和IoT(物联网)技术,采用面向服务(SOA)的系统架构,具备在线故障诊断及移动终端功能,全面实现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用户建立完善、有效的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

南瑞RT21-DMS----实现从设备抢修和计划修向状态修的进化
南瑞集团在本项目中首先协助用户梳理了北京地铁设备运维体系的现状,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QEHS 质量管理没有专业体系,更没有现代设备管理系统(TPM\RCM\CBM\RBM ),体系管理和维保执行时两层皮,信息化系统多沿用制造业的EAM 系统,缺乏地铁专用的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管理断裂。

RT21-DMS的维修模式
燕房线的运维摆脱了传统EAM工单核心的僵化思路,而是以各专业维保维修模式建设为重点,不同专业建针对性的维修模式、周期和流程。

系统的运行按照两条主线驱动的模型设计,两条主线包括:标准
驱动和状态驱动。

RT21-DMS目前为北京地铁燕房线设计了为五类设备模式:信号、车辆、机自、线路、供电。

基本维修模式为:计划修+中大修(架大修),同时辅以状态修、委外修的维修体系。

RT21-DMS的检维修核心流程
RT21-DMS的检维修核心流程根据驱动方式包括两大类:即标准驱动类和状态驱动类。

标准驱动类主要是以修程模式组织日常维护工作。

而状态驱动类则以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组织计划修、预防性维修。

写在最后
在燕房线运营的初期,资产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上线了RT21-DMS的计划修和故障修的应用模块。

同时,面向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的故报中心和资产管理等模块也已经陆续上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开通运营只是RT21-DMS在燕房线的第一步,系统将增加逐步上线全部的子系统模块,并将逐渐趋于成熟和完美,期待能为中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GoA4线路提供完美的坚强后盾,成为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