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3例临床研究
六味地黄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_吴相文

第11卷 第2期 2009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No. 2Feb . ,2009六味地黄丸最早记载于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6味药成方,功能滋阴补肾。
近年的临床和实验发现其在纠正血脂紊乱、治疗糖尿病、抗AS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将近年来对其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作简述如下。
1 药理研究1.1对肾功能的影响 实验证明: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实验大鼠24 h 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作用逐步加强。
BUN水平呈下降趋势,血糖值明显降低[1]。
大鼠肾小球核因子(NF-кB)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并呈剂量相关性[2]。
能改善实验性大鼠的一般状况,通过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减少肾小球肿胀、出血、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等作用,抑制肾脏肥大,降低高滤过现象,降低尿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3]。
1.2调整血脂紊乱 六味地黄汤加丹参、黄芪、山楂、生荷叶,耳穴-肾穴、脾穴、肝穴,能使血清TG、TC和ox-LDL含量明显下降,HDL、血清ApoAI含量明显上升;ApoB、Lp(a)含量显著下降,并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血清FBG、FINS含量,升高ISI[4]。
1.3抗动脉硬化 实验证明其能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减少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电泳时间,延长出血时间,逐步改善血液的黏、凝、聚、滞状态[5]。
降低血脂、Fg含量,减少内皮细胞分泌PAI,增加t-PA水平,维持PGI/TXA2、t-PA/PAI的动态平衡和清除自由基,改善大鼠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调节血脂和纤溶系统[6]。
1.4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实验表明其能显著降低大鼠TG、TC、LDL-C、MDA和外周血循环CEC 含量,显著增强血清SOD活性、升高NO、NOS、和HDL-C[7]。
六味地黄丸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_陈兴华

广东医学,2013,34( 6) : 966 - 967. [4] 王迪. 穴 位 埋 线 联 合 耳 穴 贴 压 治 疗 失 眠 60 例[J]. 中 医 研 究,
Key words: acpoint application; CFS; clinical research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 于 1988 年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1]被正式命名, 以慢性且反复发作的一类证候群为特征,被视为将成 为 21 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因 其发病率的不断上升,CFS 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研 究者重视。迄今为止,CFS 确切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明,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尚处于摸索阶段,药物治疗主 要用于减轻临床症状,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抗抑郁 药、抗焦虑药和镇静剂均被采用。遗憾的是,现代药物 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却不能治愈本 病。而且 CFS 患者症状随时波动,给临床用药方案制 定带来困难,且 CFS 患者对很多药物都表现出高度敏 感性,尤其是那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传统医 学历来强调整体观念,中医药治疗以促进机体恢复阴 阳平衡为主,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采用 传统医学手 段 治 疗 CFS 具 有 良 好 前 景,是 目 前 治 疗 CFS 较为理想的疗法,而针灸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 疗效确切[2]。有人 通 过 临 床 试 验,认 为 穴 位 敷 贴 能 够 调节脏腑功能,是治疗和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 有效方法[3]。笔者长期从事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的研究[4],取得 了 满 意 的 疗 效。 此 次 采 用 随 机 对 照 研 究的方法,观察了穴位贴敷疗法和针刺疗法对 CFS 的 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到了一定年龄,通常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会经历更年期这一特殊阶段。
在这个时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这被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缓解这些症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肝、脾的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先天之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
肾阴不足,则会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等症状;肾阳不足,则会有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夜尿频多等表现。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导致情绪不畅,出现烦躁易怒、抑郁焦虑、胸胁胀痛等症状。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乏力等情况。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
对于肾阴虚者,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滋阴补肾;对于肾阳虚者,常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
肝郁气滞者,可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疏肝理气;脾胃虚弱者,则以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等健脾和胃。
此外,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比如,针刺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症状。
西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所致。
雌激素的减少会影响到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
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失眠、心悸、骨质疏松等。
西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通常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
通过补充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缓解症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但激素替代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女性,存在一些禁忌证,如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等。
在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利弊。
除了激素替代疗法,西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比如,对于失眠严重的患者,会给予镇静催眠药物;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会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更年期综合征可以使用针灸治疗吗?

更年期综合征可以使用针灸治疗吗?发布时间:2021-12-17T04:29:33.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6期作者:刘明[导读]刘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200)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处于绝经期的过程中,因为卵巢功能的退化以及雌性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具体病症表现为: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该疾病较多的出现在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
在中医当中,将更年期综合征称之为“脏躁”,疾病会对病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现如今,我国的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
西医中对于该疾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会对病人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中医的针灸治疗则是通过穴位刺激进行治疗,给患者降低经济负担且安全可靠,调节身体的阴影平衡,效果显著。
1 中医角度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医中“脏躁”的范畴,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是肾气不足造成的。
妇女年龄处于50岁时,肾气虚弱,从而天癸不能充分被肾气滋补,精血的产生不够,从而出现绝经。
该疾病和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脏能够调控人的精神状况,心血供应不充足,就会产生心神的异常,心肾不交,会造成其失眠多梦等症状;肝脏储存血液,能够疏导身体,起到机体的作用,肝脏出现异常会产生气血运转的异常,进而产生情绪低落、躁郁等症状;肾脏能够储藏精气,脾胃是气血产生的源泉,二者进行互补,与此同时,肾气不充足时,不能充分采取阳气,从而造成阳气丢失,会造成月经的不规律、烦躁不安等。
故而,会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对脏腑及经络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如:面部潮红、失眠多梦、情绪异常、精神低落、记忆力减退等。
2 针灸治疗(1)常规针刺治疗临床当中,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当中治疗效果显著。
应用针刺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进行干预,将病人分成阴虚与阳虚两种类型,主穴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取内关、神门、太冲等,阴虚型增加肝俞、太溪,阳虚型加脾俞、关元,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取穴时,选取背俞穴,能够较好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并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20210321115104)

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并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李学文王正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治疗乳腺癌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将80例乳腺癌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O例。
对照组应用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 05)。
结论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加味治疗乳腺癌并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三苯氧胺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药物,但其可导致患者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甚至使患者提前进入绝经期,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08年4月一2010年2月期间,我科采用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治疗乳腺癌所引起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8O例,均为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肿瘤诊疗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
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以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者;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预计生存期大于或等于3个月;心、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基本正常。
排除标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者;有对研究药物过敏史者;绝经1年以上;卡氏评分<60分;不能合作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33岁,平均47. 5 岁;病程1—5年,平均3. 5年;有月经规律者34例,卡氏评分(83 . 41+5. 18)分。
对照组4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49 岁,最小者34岁,平均47岁;病程1—4. 8年,平均3. 6年;有月经规律者35例,卡氏评分(84 . 47+5. 62)分。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因素及卡氏评分等指标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对照组:谷维素10mg每天3次,口服。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给予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研究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给予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8-01-24T14:32:24.0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张旭红[导读] 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效果理想,且能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甘肃省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给予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共4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n=200)与对照组(强力脑清素片,n=200)。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性激素水平变化。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促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长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效果理想,且能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63-02 女性更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该时期卵巢功能由旺盛逐渐衰竭,最后完全消失。
多数更年期妇女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等症状,被称为更年期综合症[1]。
而且,更年期综合症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给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现阶段,中医在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二仙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4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共40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且临床表现出月经周期异常,或经量减少,并慢慢停止,多数患者伴有情绪易激动、阵发性潮热面红、失眠多梦等症状。
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西药乙烯雌酚+安定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9.71%;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出现子宫内膜轻度增生2例(394%),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更年期由于生理功能的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群[1],是绝经期前后女性的高发病,临床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头痛、心悸、失眠、面色潮红、出汗、怕冷、烦闷等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西医的治疗手段以雌激素调节为主,但长期服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有诱发其他病变的可能性。
本研究对68例患者给予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年龄44~56岁,平均495岁;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西药乙烯雌酚+安定治疗,年龄44~56岁,平均495岁;两组在年龄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失眠、头痛,32例表现为心悸,61例出现面色潮红、出汗,41例表现为怕冷、烦闷等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更年期综合征标准,同时经实验室与妇科检查,排除内分泌腺等器质性病变及子宫、乳房肿瘤患者,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及精神神经疾病。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8例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8例
刘慧霄;方春芝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1(027)005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肝肾不足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服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结果:48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明显.
【总页数】1页(P18)
【作者】刘慧霄;方春芝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西门诊部,渭南,714000;陕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9
【相关文献】
1.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2例 [J], 程敏
2.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J], 邓希平
3.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3例疗效观察 [J], 李新胜;翁金腾;梅丽君
4.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3例疗效观察 [J], 李新胜;翁金腾;梅丽君
5.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0例 [J], 李玲玲;夏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3例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
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例妇女更年期
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
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观
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8.2%,优于对照组。 结论 从临床疗效可知,
采用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针刺;六味地黄丸疗法;更年期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
(2013)03-
更年期综合征也就是妇女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在46~56岁绝
经期前后的中年妇女,是妇女中常见的难治病,主要病症表现为烦
躁、出汗、倦怠乏力、头晕等,其发病率为10%~15%[1]。症状严
重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同时更年期也是老年痴呆、冠心病、
骨质疏松等多种老年疾病的易发阶段,给妇女的生活带来严重影
响。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
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法,研究该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33例就诊患者
均出现烦操易怒、月经周期改变、潮热多汗、全身乏力、头晕等更
年期典型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7例,年龄42~55岁,平
均(48.0±3.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8±1.1)年。对
照组16例,年龄44~58岁,平均(47.0±3.8)岁;病程2个月~
5年,平均(1.7±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
限公司,z50020595),8粒/次,3次/d,连服4~5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更年期综合征病理
更年期综合征简称妇更征症,是由于生理性衰老,卵巢机能逐
渐衰退,导致分泌雌性激素不足,分泌过多促性腺激素,致使植物
神经功能发生紊乱[3]。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发生变化、乏
力、烦操、失眠、情绪很不稳定等不同症状。目前,医学上主要采
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来弥补机体分泌雌性激素不足的缺陷,虽然绝经
期症状得到了改善,但是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病变,而且激素替代
这一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4]。
3.2 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太溪、印堂穴位作为治疗的主穴,
印堂是督脉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与四神聪穴位一起行针能起到
醒脑安神的作用,缓解烦操易怒、头晕等症状[5]。太溪穴是肾经
原穴、可以滋阴养肾。内关穴作为八脉交会穴的穴位之一,通阴维
脉,能调全身气血,起宁心安神的作用。三阴交穴与神门穴可交通
心肾,调理冲脉、任脉。经过前人临床研究认为,针刺治疗妇女更
年期综合征的原理在于良性、整体调节神经分泌系统,改善下垂体
的功能状态,使内分泌环境恢复先对平衡。
3.3 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由六位中药组成,其中熟地黄是君药,所以称之
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的作用,有降血脂、
血糖、血压,从而改善肾的功能[6]。六位地黄丸中六位中药分别
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熟地黄能起到
滋阴补肾养血生精的功效;山茱萸具有温肝驱风、濇精秘气的作用;
山药可清除肺脾上的虚热,补脾固肾;牡丹皮中的丹皮酚有镇静、
降温、阵痛等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泽泻有
着聪耳名目的功效。妇女患更年期综合征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
性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失调,因此可口服六位地黄丸可以促进机
体内分泌达到平衡状态,改善患者的症状。
4 讨论
综上所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中年妇女,严重者会影
响工作和生活。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约87%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
汗多、潮热、心悸,乏力等临床症状,约34.5%妇女出现病情较重。
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33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组探究采用针刺
结合六味地黄丸法与仅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方法作比较,证明采用
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病症,促进
内分泌恢复相对平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任远.针刺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00例
[j].光明中医,2012,27(1):94-95.
[2]李玲玲,夏阳.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0例
[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5):77-78.
[3]李艺,何金森.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辽
宁中医杂志,2009,52(6):1046-1048.
[4]董汉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治[j].中国社区医师,
2010,14(3):16.
[5]叶黎黎.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
学专业),2012,14(3):12-13.
[6]王燕,刘建文,王倩.六味地黄丸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45-46.
(收稿日期: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