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期末复习资料

1.阿仑尼乌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相等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在任何瞬间的反应速率与该瞬间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3.盖斯定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4.着火延迟期;在混合气体已达到着火条件下,由初始状态到温度聚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5.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在层流预混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中焰面沿其法线方向移动的速度称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火焰面移动速度:指当预混可燃气体在管中燃烧,产生的火焰不稳定时火焰面沿管轴线移动的速度。火焰面移动速度反映了火焰不稳定时火焰面移动的快慢)6.折算薄膜:把边界层的传热传质近似看作通过球对称的边界层薄膜传热传质阻力。

7.淬熄距离:刚刚能够维持火焰传播的最小管道尺寸。

8.绝热火焰温度: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一定,绝热过程燃烧产物能达到的温度。

9.雾化角:喷嘴出口到喷雾炬外包络线的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也称为喷雾锥角。

10.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在相分界面处存在着法向的流动,多组分流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表面处将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因而可能形成各组分法向的扩散物质流。如果相分界面上有物理或化学过程存在,那么这种物理或化学过程也会产生或消耗一定的质量流。于是,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作用下,表面处又会产生一个与扩散物质流有关的法向总物质流,称为斯蒂芬流。

11.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预混火焰是燃料和氧化剂充分混合后的燃烧火焰。火焰温度很高,没有黑烟,火焰短而强。扩散火焰是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由外界提供,靠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相互扩散来完成燃烧过程的火焰。燃烧过程较长,火焰温度低,燃料不易燃尽,一般有碳烟,火焰很长。

12.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3.缓燃与爆燃:缓燃(正常传播):火焰锋面以导热和对流的方式下传热给可燃混合物引起的火焰传播,也可能有辐射(如煤粉燃烧时的火焰传播可能以辐射为主,也有可能为对流和辐射并重)。传播速度较低(1~3m/s,远小于声速),传播过程稳定。一般的工程燃烧均为此类。

爆燃:绝热压缩引起的火焰传播,是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混合气的温度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波不断向未燃气推进,传播速度大于1000m/s,大于声速。如爆炸、压燃式内燃机的火焰传播

14.着火浓度界限:可燃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能够发生着火并引起着火燃烧的最低燃气浓度称为着火浓度界限的下限,能够发生着火并引起着火燃烧的最高燃气浓度称作着火浓度的上限。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着火浓度界限范围。当压力一定时着火浓度界限范围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

15.火焰传播浓度界限:对于各种不同的可燃气体混合物,其燃料浓度过大或者过小时,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抵消燃烧区传向外界的热量损失,这时燃烧

区的温度降低到不足以维持燃烧化学反应时火焰就将无法维持传播而熄灭。火焰能够维持正常传播的可燃混合物中燃料的最大极限浓度值称为火焰传播浓度上限。火焰能够维持正常传播的可燃混合气中燃气的最小极限浓度值称为火焰传播浓度下限。

1.热自燃与强制点燃的区别是什么?

强迫着火是局部加热,自燃着火是整体加热;点火温度一般要比自燃温度高得多;点燃过程要比自燃过程复杂得多。

2. 什么是湍流燃烧?与层流相比,气体湍流火焰有哪些特点?

答:雷诺数大于 2300 时的燃烧称为湍流燃烧。湍流火焰特点如下:

1)湍流火焰锥比层流火焰锥短。而且当流量增加时,层流火焰锥的高度有明显变化,而湍流火焰锥的高度变化则不明显。

2)层流火焰区厚度小,约 1 毫米,边界光滑明显。湍流火焰区厚度大,可达几十毫米,刷状火焰,边界不明显,不整齐。

3)湍流燃烧有噪音,密度梯度大。

4)湍流燃烧也有一个火焰传播速度,但它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不同。因为它不仅与预混气体的性质有关,还与流动状态有关。因为在层流火焰中热量或质量的输运是依靠分子运动进行的,而在湍流火焰中,除了分子的运动外,还有流体微团脉动引起的传热传质,而且湍流强度越大,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3. 简述湍流预混火焰的分类和特点。

小尺度湍流火焰:湍流中的微团的平均尺寸小于可燃混合气体在层流下的火焰锋面厚度,能够保持较规则的火焰锋面,其燃烧区的厚度只是略大于层流火焰锋面厚度;

大尺度弱湍流火焰:微团平均尺寸大于可燃混合气体在层流下的火焰锋面厚度,微团脉动速度小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锋面扭动,微团不能冲破火焰锋面大尺度强湍流火焰:微团平均尺寸大于可燃混合气体在层流下的火焰锋面厚度,微团脉动速度大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不存在连续的火焰面。

4. 简述化学自燃与热自燃的联系与区别?

答:两种方式中都既有化学反应的作用,又有热的作用;热自燃需要的热量较多,反应活性不如化学自燃;

化学自燃也需要积累热量才能达到着火,只是它不象热自燃方式那样需要外界热量而已。

5,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答:①反应应为简单反应②严格讲,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气体。③对于多相反应,仅考虑气相物浓度,对于固相或液相物质蒸汽分压不考虑。

按质量作用定律,如果反应方程式是aA+bB(简单反应)则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A][B]成如下关系:

即: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6. .简述碳粒气固异相化学反应的通常步骤?

答:第一步:O 2 必须通过扩散到达碳的表面,并被碳表面吸附;第二步:在碳表面上进行碳—氧反应,并生成反应产物;第三步:反应产物从碳的表面上脱离(解吸),并从碳表面向外扩散开去。

5.试论述油燃烧基本过程、基本特点及液滴雾化直径对燃烧的影响。

答:1)基本包含: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2)液滴燃烧属于扩散,燃烧限制油滴燃烧的主要因素是与空气的混合速度,即取决于空气向油滴表面扩散所需的时间。(3)无论是纯蒸发还是有燃烧的蒸发,蒸发速率都与液滴直径成正比,蒸发时间都与液滴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2.根据火焰传播速度和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论述一维气体火焰稳定的条件,并列举。列举 5 种工程上常用的火焰稳定方法。

答:1)如果火焰传播速度和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相等,即 S L =u n ,火焰稳定在管内某处;如果火焰传播速度大于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即 S L >u n ,则发生回火;火焰传播速度小于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即 S L

2)工程上常用的火焰稳定方法包括:用小型点火火焰稳定主火焰、用钝体稳定火焰、用旋转射流稳定火焰、扩散火焰的稳定、用多孔板形成回流区稳定火焰、采用射流喷入突然扩大的燃烧室使在射流外侧形成回流区稳定火焰等。

3.常用的防止回火的措施有哪些?常用的防止脱火的措施有哪些?

答:采用喉口设计:加装收缩段;直径变小

使用冷却装置:降低混合物温度,从而降低火焰传播速度,甚至直接淬熄火焰。防止 1K>1.0

加稳焰器——使用钝体或者旋流,形成中心回流区,起到稳定点火源的作用稳焰方法:利用钝体,旋转射流稳焰,利用逆向喷流稳焰,等等。

4.燃烧速度(化学反应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是什么关系?区别是什么?(火焰速度、燃烧速度、新混合气速度关系)

答:燃烧速度(化学反应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是什么关系?区别是什么?(火焰速度、燃烧速度、新混合气速度关系) 燃烧速度越大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越大。燃烧速度的单位是摩尔每立方每秒,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说消耗的燃料量,而火焰传播速度单位是米每秒,是化学反应燃烧区在空间的移动。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定义:火焰锋面在其法线方向相对于新鲜混合气的传播速度。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 1.中药商品:是中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 2.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3.中药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属于特殊商品,具有如下特点: (1)中药质量的特殊性主要是其使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为防治疾病。中药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涉及到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三个关键性问题。 (2)重要商品的经营活动与一辆卫生工作密切相关。 (3)中药绝大多数是有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经炮制、配伍并制剂而成,其品种繁多,商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4)药材的加工炮制和生产工艺独特 (5)传统的野生药材资源逐渐匮乏,人工栽培和养殖的药用动、植物品种逐渐增多,直来那个标准不完善,导致中药商品的质量不稳定。 4.中药商品均有一定的规格标准,中药商品规格标准是国家指定的专业性标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划分规格等级的依据。 6.药材的商品规格标准,主要是在药材的生产、加工、收购、调拨、批发等各个环节中使用。 7.重要商品的命名:(最少写出8种) (1)根据药材的产地或集散的命名。山西上党——上党人参 (2)根据药材形状命名。钩藤、乌头 (3)根据药材的颜色命名。紫草、黄柏 (4)根据药材的气味命名。五味子 (5)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命名。夏枯草、款冬花 (6)格局药用部位命名。桂枝、鹿角 (7)根据药材的功效命名。防风、泽泻 (8)根据进口药材名的译音命名。 (9)根据人名命名。徐长卿、何首乌 (10)根据传说故事命名。女贞子、相思子 8.商品规格名:是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别名,是全国通用的“行话”。如“冬麻”、“二杠”。它们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同一中药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在中药营销工作中,常用规格名代替正品名,故可视为别名。 9.拉丁文名称:为了使中药商品的名称统一化,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可使用拉丁文名称。 10.明清时代,中药商业出现了区域性、垄断性的商品经营组织“十三帮”。 11.重要的本草学著作、 (1)《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 (2)《新修本草》(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4)《本草纲目》:我姑药学发展史上的传世巨作 12.中药商业企业按照所有制、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将其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13.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医药商业首先要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系统,按照GMP、GSP的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也确保产品质量。 14.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主要环节,其中,购与销在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章 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 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1)动力工程 (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 (3)家庭供热 (4)安全与火灾 (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 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 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 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 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 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 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 Car%+Har%+Oar%+Nar%+Sar%+Aar%+War%=100% 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 Cd%+Hd%+Od%+Nd%+Sd%+Ad% =100% 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 Cdaf%+Hdaf%+Odaf%+Ndaf%+Sdaf% =100% 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 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

发给大一新生的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的……不是……,犯罪、故意 2、真、假 3、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排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法律 二、(每小题2分,共20分) 1、(3) 2、(2) 3、(1) 4、(1)5(1) 6、(2) 7、(3) 8、(3) 9、(20 10(3) 三、(每小题2分,共30分)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3、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如果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在理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逻辑的错误。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指仅仅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的情况进行类比,从而导致荒谬的结论。 四、(每小题5分,共15分) 1、定义不正确。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规则,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3、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五、(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三段论。不正确。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

(完整版)商品学复习资料

1.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一般指物的使用价值,即物对于其使用者的价值或有用性。 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研究时,应注意把握商品使用价值以下特征 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 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 2.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试举例说明。 商品的价值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其价格。价格是对商品的价值的一种反映,可是并不能代表其价值。但是使用价值并不等于价格。价格只是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各个阶段某个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反映了社会对这件商品的需求。 社会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当你需求的时候,这件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会变高,当你不需求的时候,这件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会变低。 举个小例子,现在有一把铁锹,这把铁锹的价格是15元,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当前他需要这把铁锹进行劳动,那么对他而言,15元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对这个农民来说,这个铁锹是有其使用价值的。可是对于一个开着汽车的老板来说,他永远不需要用铁锹进行工作,那么别说15元,即使5元他也不会去买,因为对他来说,铁锹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为农民和老板的需求不同。也就是铁锹和农民的供求关系是存在的,开始铁锹和老板的供求关系不存在。 同样,可以把农民换成某个地域,老板换成另一个地域,就可以反映某件商品在不同地域的价格不同的这一现象。影响商品的价格的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也同样影响到商品的使用价值。 至于动态变化,同样也是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当社会的需求大于供应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会变高,反映到就是价格会变高。当社会的需求小于供应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会变低,反映到就是价格会变低。 价格可以反映一件商品的供求关系,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商品在某一阶段的相对价值。 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商品的固有价值是不会变的。 3.商品分类的作用 ●为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 4.商品分类方法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 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结构格式:ISSN XXXX XXXX ISSN为前缀XXXX XXXX 8位数字,前7位为单纯数字序号,无特殊意义,最后1位为校验码。 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普通逻辑学试题(附答案)

2002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1)(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2)(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二)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二) 1. 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1)空气消耗系数α=1,完全燃烧;(2)α>1,完全燃烧; (3)α>1,不完全燃烧;(4)α<1,不完全燃烧。 假设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产物的热分解反应忽略不计,试列出四种情况下燃烧产物中可能包含的成分。假设燃烧产物是CO2,SO2,H2O,N2,O2,CO,CH4,H2中的几种气体。 或者: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情况下的燃烧产物有何区别? 答:(1)α=1,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CO2,SO2,H2O,N2。 (2)α>1,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CO2,SO2,H2O,N2,O2。 (3)α>1,不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不可燃气体CO2,SO2,H2O, N2,O2和可燃气体中CO,CH4,H2的一种或多种。 (4)α<1,不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不可燃气体CO2,SO2,H2O,N2和可燃气体中CO,CH4,H2的一种或多种。 2. 影响燃烧室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理论燃烧 温度? 答: (1)燃料性质 单位体积燃烧产物的热含量越高,其理论燃烧温度也较高。 (2)空气消耗系数 空气消耗系数影响燃烧产物的生成量和成分,从而影响理论燃烧温度。在α≥时,α值越大,理论燃烧温度越低。 1 (3)燃料与空气的预热温度 空气或燃料的预热温度越高,理论燃烧温度越高。 (4)空气中的氧含量 当氧含量小于40%-50%时,燃烧产物生成量随氧含量增加而减少,此时理论燃烧温度提高明显。当氧含量再升高时,理论燃烧温度提高趋势减缓甚至降低。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富氧空气来提高燃烧温度时,氧气的含量控制在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法律 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 其中逻辑常项是 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与SIP两种判断都假时,S与P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 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是。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 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 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 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 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法。(4分) B”与“A或者B”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q”、“p→q”与“p→q”均为真时,p、q取值应为()。 A.都真 B. p真q假 C. p假q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 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 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A.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B.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集合概念负概念 D.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商品学考试复习资料

商品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概念理解 1、商品的分类 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了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部分或者全部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的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细目的过程。 2、现代商品质量观 自然质量观(商品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物质性特征。也叫符合性质量) 无形质量观(与商品有关的各种服务。也叫适应性质量) 社会质量观(满足全社会利益所必需的特性。也叫顾客满意质量) 3、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者品牌、商品条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及安全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志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维修卡、购买发票等。 4、商品的标准 商品的标准指为保证商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对商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者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存储条件等内容。 5、商品的条码 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及其对应的数字代码组成的商品标志,用光电扫描仪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计算及处理的特殊代码。 6、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体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等目的而设立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必须经过国家认监委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通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7、商品标准化 在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制定、颁布和推行商品标准的活动。 8、质量指标 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是指在计划统计工作中,反映生产效果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情况能直接说明总体现象本质和内在的联系等。 二、简答题 1、ISO9000列举质量管理体系的八个步骤? 确定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期望;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力;(6)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和效力;(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2、HACCP的七个原理?? 进行危害分析;(2)确定关键控制点;(3)建立关键限制;(4)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程序;(5)建立监控表明某个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 建立验证程序,证明HACCP体系运行的有效性;(7)建立关于所有适用程序和这些原理及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东莞理工学院卓越班)

逻辑学复习题 (仅作复习参考使用,不可照搬、照抄、照转,要灵活运用、真正领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之一:1.如果两个直言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直言命题()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 2.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D)逻辑变项 3.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命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它们()(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4.若A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A真且B真(B)A真但B假 (C)A假但B真(D)A假且B假 5.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_______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A)必定是矛盾关系(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 7."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这一划分犯了_______的错误。 ()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交叉(D)同语反复 8.下列公式中,恰当地表达了A与E的真假关系的是() (A)A∨E (B)A E (C)A∨ E (D)A E 9."命题p与命题q是矛盾的"这一命题属_________命题。()(A)直言(B)关系(C)联言(D)负 10."p"q"与"p q"具有() (A)等值(B)可同真不可同假 (C)矛盾(D)不可同真可同假 11."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直言命题是___________命题。()(A)全称肯定(B)特称肯定 (C)单称肯定(D)或全称肯定或特称肯定 12."王勇是学法律的"与"王勇不是学法律的"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D)矛盾关系 13."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和上海都是大城市"这两个命题()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B)两个都是直言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联言命题 (D)前者是联言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库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3 )③集合概念 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③交叉关系 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此定义的错误在于(1)①定义过宽 5、违法行为分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此划分错在(2 )②划分不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3、定义都由(被定义项)、(定义项) 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4、划分都由(母项)、(子项)和划分的根据(或标准)三部分组成。 5、模态命题是指包含有各种(各种模态词)的命题。 6、模态命题就是断定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定义P22 2、划分P27 3、选言推理P102 4、演绎推理P78 5、归纳推理P78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划分的概念和应当遵循的规则P27-29 2、简述定义的概念和应当遵循的规则P22-25 3、简述三段论的格与式P90-92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三段论的规则和谬误P86-90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甲与乙是同案犯”。这属于关系判断中何关系…(1)①对称 2、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特称判断,则其小前提应是……(3)③MAS 3、“你有义务作证,因为你知道案情”。这段话作为三段论,省略了…(4 )④大前提 4、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是…(3 )③PAM 5、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皆作为谓项。这是三段论的……(2 )②第二格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 2、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3、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4、充足理由律可以表述为:(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5、科学假设的的建立一般要经过初建阶段、推演阶段和验证阶段三个阶段。 6、论证一般是由论题、论据、论证联项三个要素组成。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同一律P134 2、矛盾律P138 3、论证P161 4、论证中的谬误P171 5、命题逻辑P176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P135 2、简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律P139-140 3、简述科学假设的含义和特征P153-155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论证的规则P168-170 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4)④结论不一定可靠 2、已知“禁止干涉婚姻自由”为真,下列哪个判断为假?…(4)④必须不干涉婚姻自由 3、知识产权就是个人或集体对其科技文化领域内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如:工业设计、文学艺术和理论著作等。这段文字对“知识产权”是如何说明的?(4)④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4、“律师”与“法学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3)③交叉关系 5、“阴私案件是涉及有阴私内容的案件”。此定义的错误在于…(3 )③同语反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按照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概念可以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

所有商品学试题及复习资料汇总

单项选择 1.商品是(B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 )。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B )。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4.商品学是研究( D )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5.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C )。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6.商品学起源于(D )。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7.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 )。 A.约翰·贝克曼; B.达尔文; C.陆羽; D.李时珍 8.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的(C )。 A.前提; B.条件; C.基础; D.本质 9.根据( A )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 A.用途; B.原材料; C.加工工艺; D.化学成分 10.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A )。 A.分类在先; B.编码在先; C.不分先后 11.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A )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 A.数字型; B.字母型; C.模块组合型 12.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A )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 B.较大; C.不分大小 13.厂家条码是由( B )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 A.供应商; B.生产商; C.销售商 14.商品只有通过( C )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普通逻辑学试题(逻辑学考试)

《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 ) (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非p真非q 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1)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 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部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部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

商品学概论复习要点 1,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可以定量表达。(自然属性: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标准,商品检验、包装、贮藏;社会属性:消费者需求规律,商品美学、商品文化,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新产品开发,商品、资源与环境。) 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使用价值、消费使用价值。 3,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功能/效用: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提供的可靠的、必需的只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功能效用是冷藏食物; (2)商品体: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物质构成),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3)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等; (4)无形附加物:附加服务、利益,如送货上门与免费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售后退换退赔以及一定期限的保修、质量保证措施、一定时期内的优惠折扣、附加财产保险等。 一套住房作为商品的三个层次 核心层次:(功能/效用)居住功能:餐饮、睡觉、休息、工作遮风防晒、避雨、保温 有形层次:(商品体、有形附加物) 三室一厅一卫:客厅、卧室、书房、儿童室、厨房、卫生间、墙壁、空调、暧气延伸层次:(无形附加物)服务:商业、维修、保洁、安全、邮政、通讯、文化、小区环境 4,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我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商品使用价值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是在交换过程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二是最终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动态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即需要、商品、使用价值。需要经过使用价值,选择与定向以及创造而转化为商品,由此潜在的使用价值已经形成,商品通过交换、消费实践、转换为现实的交换,消费使用价值即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然后再过渡到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形成螺旋。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样卷(A卷) 一、填空题(10分) 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关系的判断假。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 A.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 B.量项分别相同 C.主、谓项分别相同 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 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 E、定义含混 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为”,由此可知( )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为 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为 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 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为 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一定是患了肺炎。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 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 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10.“(p→q)∧(r→s)∧(┐q∨┐s)→(┐p∨┐r)”,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1、“有作案动机”和“有作案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 12、“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之等值的命题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 D、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 13、(1)没有人不是自私的。(2)没有人是自私的。这两个命题()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4、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木 工”。() A、丙是木工 B、丙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 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 15、“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参考题《排板后》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示例参考习题 示例题型一: 指出下列各复合命题的联结词,并写出它的符号公式 1.书记员的记录有错误,或是听错了,或是记错了,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2.该厂的产品并不是像广告所讲的那样物美价廉。 3.三名嫌疑人中至少有一人是柳州鹿寨人。 4.除非刑事专家能获知作案者的主要资料,否则无法画出他的图形来。 5.如果一个推理的前提真且形式有效,则其结论也是真的。 答案: 1、“或”,p∨q 2、“并不是”,¬p 3、“至少有一”(或者),p∨q∨r 4、“除非,否则”,p←q 5、“且,如果,则”,(p∧q) 示例题型二: 用真值表法判明下列公式是否为重言式 1.(﹁p∨q) ∧(p∧﹁q) 2.(p→q) →((p→r) →(p→(q∧r))) 答案:1、 P q (¬p∨q) ∧(p∨¬q) 1 1 0 1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1 (¬p∨q) ∧(p∨¬q)不是重言式,是永假式。 2、证明略:(p→q)→((p→r) →(p→(q∧r)))是重言式。 示例题型三:综合选择题 1.“人类假如要想知道自己的渺小,无需仰视繁星密布的苍穹,只要看一看在我们之前就存在过、繁荣过、而且已经消逝了的古代文化就够了。” A.(p∧(q→r)) →q B.p→(﹁p∧q) C.P→(﹁q→(p→r)) D.p→(﹁q∧r) E.r→(﹁p∨(p∧﹁q)) 2.依据真值表,“S不是刑警,也不是交警”与“如果S不是刑警,则他是交警”在真值上的情况是: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