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饲料中氨基酸作用

合集下载

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益。 1精 氨酸 的理化 特性 与代 谢途径
2 0 0 4 ) 。由于家禽体内缺乏合成精氨酸前体物质所 必 需 的关键 酶— —氨 甲酰磷 酸合 成 酶 , 因而 不 能合
成 精 氨酸 , 只 能 依靠 饲 粮 提 供 , 所 以精 氨 酸 又是 家 禽 的必需 氨基 酸 。 另外 , 正 常情 况下 , 大部 分成 年哺 乳 动物 自身 能 够合 成精 氨酸 , 但 合成 的量 不 能满 足
的应激 , 促 进肠 道 免疫 机能 方 面具有 积 极作 用 。 目 前, 系 统 阐述精 氨 酸对 肉仔 鸡生 产性 能 及作 用 机制
的报道 较少 。 因此 , 本 文从增 强 肉鸡 免疫 能力 、 提高
提取 出精 氨 酸 ,此后 , 1 8 9 5年 H e d i n在 哺乳 动 物 的 蛋 白质 中也 发现 了精 氨 酸 的存 在 。 精 氨酸 对于 维持 初 生哺 乳动 物 的氮 素平 衡 和促 生 长起 重 要作 用 , 因 此它 是幼 龄 哺乳 动物 的必需 氨基 酸 ( wu , G等 ,
日 粮供给 的外源性途径 ; ② 自身 内源性合成 ; ③依 靠 蛋 白质 的周 转 。精 氨酸 主要 在 畜 禽 小 肠 中段 吸
收, 家 禽 在 整个 小 肠 和 胃都 可 以吸 收 , 甚 至 在 一 定 条件 下 嗉囊也 能 吸收 。 哺乳 动物 肠上皮 细胞 合成 的 精 氨 酸酶 , 可 以催 化 吸 收 精 氨酸 , 并 将其 转 变 成 瓜 氨 酸进入 精氨 酸循 环 。瓜氨 酸在肝 脏 内源性合 成精 氨酸后 进人循环 系统 , 被其他组织 吸收利用 。 家禽 在 肾和 巨噬 细胞 中也 可 以合成 精氨 酸 , 但合 成 效率 较
是 目前 发 现 功 能 最 多的 氨 基 酸 。 本 文就 精 氨 酸 的 性 质 、 代谢途径 、 生理 功 能 及 其 在 肉鸡 生 产 中 的应 用 作 一 综 述 。

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相对比例与生产性能

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相对比例与生产性能

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相对比例与生产性能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相对比例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调配饲料中氨基酸的比例,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氨基酸的作用、蛋鸡饲料中常见的氨基酸以及合理的氨基酸比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氨基酸的作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构建蛋鸡体内组织和产蛋过程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氨基酸在蛋鸡身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调节代谢过程、增强抗病能力等。

蛋鸡对于不同的氨基酸有不同的需求量,因此合理的氨基酸比例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二、蛋鸡饲料中常见的氨基酸蛋鸡饲料中常见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在蛋鸡的生长、羽毛生长以及产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赖氨酸是蛋鸡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缬氨酸对蛋鸡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制定蛋鸡饲料时,需要根据蛋鸡对这些氨基酸的需求量进行合理配比,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性能。

三、合理的氨基酸比例合理的氨基酸比例是指在蛋鸡饲料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平衡,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要。

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对氨基酸的需求有所差异,在配制饲料时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量进行调整。

例如,在蛋鸡产蛋期,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量相对较高,而在生长期则以赖氨酸和缬氨酸的需求为主。

合理的氨基酸比例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并减少蛋鸡的补充氨基酸需求。

四、优化蛋鸡饲料中氨基酸比例的方法为了优化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比例,需采取以下方法:1. 实施精细化配方: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特殊需求,进行精确的配方,保证每种氨基酸的含量能够满足蛋鸡的需求。

2. 没有底线配比:合理调整氨基酸的比例时,需注意不要低于氨基酸的最低标准,以保证蛋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3. 监测与调整:在投喂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蛋鸡饲料中氨基酸的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蛋鸡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肉仔鸡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二)

肉仔鸡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二)

肉仔鸡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二)1.4可消化色氨酸的需要量色氨酸也是家禽日粮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国内外在肉鸡色氨酸需求参数的研究上做了一些工作,结果差异较大,最低仅为0.075%,高的可达0.25%,其主要原因是日粮组成不同,色氨酸消化率不同。

Han等(1991)报道了8~22日龄肉用仔鸡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为0.20%。

黄俊纯等(1995)的研究结果为:0~21日龄,0.18%;22~42日龄,0.17%;43日龄以上,0.15%。

吴维辉等(1999)报道了Avian肉鸡表观可消化色氨酸和真可消化色氨酸的需求参数:0~3周龄,公鸡0.16%和0.18%,母鸡0.16%和0.18%;3~6周龄,公鸡0.16%和0.17%,母鸡0.14%和0.16%;6~8周龄,公鸡0.15%和0.16%,母鸡0.13%和0.14%。

吴妙宗等(2003)研究表明,0~3周龄肉用仔鸡日粮色氨酸需要量为0.236%,表观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为0.210%,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占日粮粗蛋白比例为0.96%。

Rosa等(2001)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性别的肉鸡在0~18日龄色氨酸需要量无明显差异,不同衡量指标得出的需要量均在0.16%~0.18%之间。

1.5其它氨基酸的研究其它氨基酸虽然在肉鸡日粮中的限制性较小,但也有一些学者对其需要量进行了研究。

如Farran和Thomas(1990)研究了0~3周龄肉用公雏对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需要量,认为在试验所处条件下,维持最大体增重和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3种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1.16%、0.80%和0.90%。

Han等(1991)报道了8~22日龄肉用仔鸡组氨酸需要量为0.32%。

Bae等(1999a)报道了8~22日龄肉用仔鸡甘氨酸需要量为0.56%。

Labadan 等(2001)研究了肉用公雏可消化赖氨酸和精氨酸的需要量,结果为:0~2周龄,1.24%和1.19%;2~4周龄,1.11%和没有测定;3~6周龄,0.92%和0.91%;5~8周龄,0.75%和0.78%。

家禽的必须氨基酸

家禽的必须氨基酸

家禽的必须氨基酸家禽的必需氨基酸是指家禽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无法由其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的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家禽的生长、免疫和繁殖都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家禽的必需氨基酸。

1. 鸡的必需氨基酸:鸡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溶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

赖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鸡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前体,对于鸡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2. 鸭的必需氨基酸:鸭的必需氨基酸和鸡类相似,同样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溶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

这些氨基酸对于鸭的生长、免疫和繁殖都非常重要。

鸭肉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营养。

3. 鹅的必需氨基酸:鹅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溶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

这些氨基酸对于鹅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赖氨酸是脂肪代谢的重要物质,对于鹅的脂肪合成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

4. 火鸡的必需氨基酸:火鸡的必需氨基酸和其他家禽类似,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溶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

这些氨基酸对于火鸡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都非常重要。

火鸡肉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营养。

总结起来,家禽的必需氨基酸对于它们的生长、免疫和繁殖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管理,可以满足家禽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

在家禽养殖中,合理补充必需氨基酸,不仅可以提高家禽肉质的品质和产蛋量,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地补充家禽的必需氨基酸是家禽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氨基酸是什么?动物氨基酸营养与应用

氨基酸是什么?动物氨基酸营养与应用

氨基酸是什么?动物氨基酸营养与应用
氨基酸是什么?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作用?
氨基酸是什么?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作用?
氨基酸添加剂的主要品种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近年来复合氨基酸也广泛用于饲养业。

在家禽日粮中添加氨基酸的作用如下:
1、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家禽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家禽在育成期和产蛋期都可用适当补充必需氨基酸的方法降低日粮的蛋白质合成和产蛋率明显提高和增强。

2、降低脂肪沉积,改善屠体品质。

肉鸡脂肪沉积受遗传和营养两个方面的影响。

如要肉鸡有良好的屠体品质,一定要有适量的能量蛋白比。

但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足或不平衡,都有可能导致脂肪沉积增加。

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可使肉鸡脂肪随氨基酸浓度升高而显著减少。

因此,在提高蛋白质水平,改善屠体品质时,一定要注意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和需要。

3、增强家禽的抗应激能力。

环境温度对家禽明显的影响是采食量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性能下降。

研究表明,饲喂添加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能缓冲高温应激,增加采食量,提高产蛋率,改善生产性能。

因此,在日粮中添加各种必需氨基酸,是改善家禽热应激的一种有效途径。

此外,添加氨基酸还能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

总之,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肉质,提高产奶、产蛋量;节省蛋白质饲料,使饲料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

氨基酸饲料添加量及介绍

氨基酸饲料添加量及介绍

1.正常添加标准缬氨酸能够促进泌乳期母猪泌乳,通过提高泌乳量间接地提高仔猪增重,同时改善母猪体质,增强其免疫力。

[1~3]适量的异亮氨酸也能够在禽畜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上起到明显的作用,[4]并弥补饲料中异亮氨酸的缺乏。

目前在试验阶段的产品,只把现有生产的样品在计算后以一定量添加到饲粮中进行饲喂,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猪和鸡)理想氨基酸模式来了解具体氨基酸的添加量,从而有利的指导实验的顺利展开,为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猪和鸡的理想氨基酸添加模式(来自行业标准)。

猪各生长阶段理想氨基酸模式(每日):体重/kg 赖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赖氨酸需求量3-5 100 18 55 100 69 65 1.50%(日粮)5-10 100 18 54 98 68 64 1.50%(日粮)10-20 100 18 55 97 69 64 1.50%(日粮)20-50 100 18 54 95 67 64 1.50%(日粮)50-80 100 18 56 95 69 68 1.50%(日粮)80-120 100 18 55 90 67 68 1.50%(日粮)上表以赖氨酸为基准,其它氨基酸添加量为与赖氨酸相比所占的份额产蛋鸡氨基酸需要量(mg/d):氨基酸0-6周6-12周12-18周18周-开产异亮氨酸291 286 257 321亮氨酸534 486 450 571苏氨酸330 326 238 336色氨酸83 80 71 86缬氨酸301 297 264 329产蛋鸡对于特定数量单体氨基酸的生理需求,主要是用于生产鸡蛋蛋白和体组织蛋白,氨基酸需要量的最好表达方式是以每天氨基酸的摄入量(mg/d)直接表示。

氨基酸的添加量标准并不固定,仅作参考,具体数值要视饲粮种类与禽畜品种而定。

以上两表的数据都同时包含了氨基酸产品的添加量与饲粮中所能有效吸收的氨基酸。

实际应用中需要先计算饲粮中的可有效吸收的氨基酸含量,再根据标准确定氨基酸产品的具体添加量。

氨基酸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氨基酸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氨基酸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蛋氨酸蛋氨酸是鸡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肉鸡日粮缺乏蛋氨酸时,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

日粮蛋氨酸的水平与鸡免疫机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在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63%、0.125%和0.25%的蛋氨酸,检测血清抗体滴度、Ig G和Ig M的含量等免疫指标。

结果显示,随着日粮蛋氨酸水平的提高,肉鸡血清抗体滴度、Ig G的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增高,而对Ig M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而且高水平蛋氨酸可显着提高肉鸡的体重。

表明蛋氨酸除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外,还可提高鸡的免疫功能。

二、缬氨酸缬氨酸是构成鸡Y-球蛋白的主要成分。

日粮中缬氨酸不足或缺乏时,鸡体内合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肉鸡日粮中添加0.5%~1.5%缬氨酸,接种NDV疫苗,测定其致死率由40%降到0,而抗体效价则由2.751og2升高到5.31og2。

而且随着日粮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加快,表明缬氨酸对鸡体免疫有重要影响,高水平缬氨酸可增强鸡的免疫力,促进生长。

其他氨基酸对肉鸡饲喂日粮中缺乏、充足和过量三个水平的苏氨酸进行测定,测定其对SRBC的抗体效价,随着日粮苏氨酸水平的提高,血清SRBC的抗体效价逐渐升高,使肉鸡生长速度加快、饲料转化率提高。

日粮赖氨酸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肉鸡合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禽畜饲养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其中,对于肉鸡的生长性能进行研究和改善,对于提高饲养效益和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肉品的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

氨基酸饲料添加剂是指通过向饲料中添加氨基酸,来满足禽畜动物对特定氨基酸的需求,提高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

常见的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包括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肉鸡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在肉鸡饲养中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首先,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

研究发现,在肉鸡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可以促进肉鸡的体重增加和饲料转化率的改善。

这是因为氨基酸对蛋白质合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肉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达到高效的生长效果。

其次,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肉鸡的肉质品质。

肉鸡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等氨基酸可以增加鸡肉的蛋白质含量,使得鸡肉更为肥美。

此外,氨基酸的添加还能够改善鸡肉的滋味和口感,使得食用更加美味可口。

此外,以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还能够减少饲料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可以减少氮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因为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可以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身体对氮的排泄,降低了氮的排放量。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的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鸡的年龄、性别、品种等因素以及饲料中其他成分的配比等都会影响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的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比和用量控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添加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鸡体和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通式为R-CH(NH2)COOH,含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

正常存在于鸡体组织中所有的氨基酸都是鸡体所必需的。

介就饲料供给的必要性来讲,可分为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2种。

能在鸡体内合成,且合成数量能够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不必再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中非必需氨基酸;而那些不能由鸡体本身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

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需氨基酸有11种,即甘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还有丝氨酸、酪氨酸和胱氨酸等半必需氨基酸,它们分别由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转化生成。

鸡对饲料提供的氨基酸有数量和比例的要求,只有当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符合鸡体需要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鸡的生长和生产潜力。

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种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有效利用,这就是营养学界的“板桶”学说。

通常将饲料或饲粮中不能满足鸡营养需要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并依据其缺乏程序依次分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在谷物——饼粕型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赖氨酸是一般谷实和饼粕类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大豆饼(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糠麸类饲料最易缺乏的也是蛋氨酸。

动物性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

必需氨基酸在体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合成体蛋白质时也必需有非必需氨基酸参加。

氨基酸的种类必需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否则就会导致机体代谢失调,甚至影响鸡体健康和生产。

换句话说,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鸡体不需要,而是本身能合成而不再由饲料中供给,在鸡体生长中同样有很重要的营养作用。

某些必需氨基酸在鸡体内还可以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鸡体内的转化反应是可逆的。

日粮中酪氨酸充足,苯丙氨酸需要量就减少。

虽然酪氨酸可以转化为苯丙氨酸,但其转化速率远不能满足鸡对苯丙氨酸的需要。

所以,鸡对苯丙氨酸的需要只能用苯丙氨酸来满足,而对酪氨酸的需要既可以用酪氨酸满足,也可以用苯丙氨酸满足。

在鸡的饲养标准中规定“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两项指标。

蛋氨酸和胱氨酸: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同时又是玉米—豆饼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蛋氨酸在有甲基(—CH3)、叶酸、维生素B12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但胱氨酸不能转化为蛋氨酸。

因此,鸡对蛋氨酸的需要只能用蛋氨酸来满足,而对胱氨酸的需要既能用胱氨酸来满足,也可用蛋氨酸来满足。

这样在鸡的饲养标准中有“蛋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两项指标。

鸡体内合成蛋氨酸所需要的甲基由甲基供体(如胆碱、甜菜碱)提供,蛋氨酸的甲基也可用于合成胆碱。

所以,鸡对胆碱的需要量和日粮中蛋氨酸的含量有关,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降低蛋氨酸的需要量。

甘氨酸和丝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在鸡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雏鸡可以合成其快速生长所需甘氨酸的60%-70%,但其合成受日粮中氨基酸数量和比例的制约。

由于两者的转化是相互的,鸡的饲养标准中有“甘氨酸+丝氨酸”指标而未单列甘氨酸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