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风俗 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
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那么,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仡佬族的习俗仡佬族的习俗是不成文的规约,是千百年来仡佬族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而然地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嫁取习俗仡佬族有接亲“打新郎”习俗。
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久候多时的女方家亲朋邻里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抡着青杆柴围打新郎,可怜的新郎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任由他们乱棍抽打。
民间认为,打亲能打掉新婚夫妇的是非口角,使他俩后恩爱相处,白头偕老。
丧葬习俗仡佬族把葫芦作为始祖的象征,置于神龛供奉。
老人死后,将死者的指甲剪下后放入葫芦内,置于屋后神堂内秘存,这样,仡佬族认为死者会返回自己的图腾。
其它习俗在宴会和某些公共场合,按辈分坐位,小辈不能与长辈同坐上方。
若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席,须坐得端正,言归正路。
饮酒时老、小不能嬉戏。
上菜后,须由桌上老人请大家提筷并先到鞭一盘夹菜,青年人才能跟随动作,不能单凭自己喜好乱来。
男女间有老人在时言语举止尤须谨慎,不准骂本姓人是舅子。
赶场、走亲戚外出若遇老人同路,须让老年人走前,年轻人随后。
在父母死后的两三年内,家人言谈举止尤须庄重,不得笑颜嬉戏,更不能与别人吵嘴。
女子行为更须检点,否则,被同族人视为对其先父先母为不恭。
尤其是不允许男女间的不正当行为,否则,会受到“冲江”的处罚。
仡佬族的节庆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
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
其中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
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均要做粑粑。
民间广为流传着“端阳打粑送亲家,重阳打粑封龙口,谷熟打粑献新人”。
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初一。
仡佬族“三幺台”食俗的文化价值考察——以务川仡佬族“三幺台”食俗为例

以务 川仡佬族 “ 幺台” 俗 为例 三 食
第一台 :茶席” 寓意为接风洗尘 。 “ 。 以喝
茶 为 主 , 以果 品糕 点 。饮 的足仡 佬 族 人 独 伴 创 的 油茶 。油茶 的原料 茶 多 为 土茶 , 茶 I 土 I ,
口
袁 礼辉
任何一个 民族之所以得以存在和发展 , 就在于 民族 自身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 而这 种文化特征主要是靠本 民族的思想意识 、 民 风民俗 、 语言服饰 , 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等
漩涡纹 、 圆圈纹 、 点纹等 。这些纹样 的出现 的土布外 , 用丝经棉纬织造 的、 色彩绚丽 、 丁 颇族 、 哈尼族 、 鄂伦 春族 等少数 民族都 有风
也 涉 及 人 们 的生 产 生 活 。漩 涡 纹 在 服 饰 上 艺精巧的织锦—— “ 西兰卡普” 已逐渐享誉 格各异的儿何纹样值得我们借鉴 、 。 , 欣赏
以大树茶为 L 其做法足 : 品。 用老鹰茶 、 苫 一
炒, 待微黄后 加水煨 , 直到把茶叶煨成呈 务川是丹砂古县 , 在隋开皇十几年(5 ) 褐 色 的粥 , 『入席 。 59 诸多因素构成 的。 仡佬族有别于其他兄弟 民 察 , 方 丌 油茶 摆人 桌 l, 人一 :每 族的文化特征之一 , 就是独具 民族特色 的食 置县之前 ,三幺台” “ 便有了雏型 。普遍 的说 碗 , 需 要 , 几 如 还 1冉加 。 佬 人 喝茶 以人 t碗 仡 俗文化“ 幺台” “ 三 。 三幺台” 普遍流行于仡佬 法是 , 仡佬族大方好客 。 在远古 时期 , 有小少 盛 之 , 以解 渴 除 乏 为 主 , 即所 谓 “ 久碗 喝 茶 , 族聚居地 , 尤其是黔北务川 和道真两个仡佬 山民以打猎为生 , I 民间有“ 沿山打鸟 , 见者有 大碗 喝酒 。” 人 中有 能 唱 者 以 榭茶 歌表 达 客 族苗族 自治县 , 只是不同聚居地在“ 幺台” 份” 三 的古规。当时 , 山民打猎 回来 , 要拿出猎 列‘ 主人的埘意。茶席所 配果品糕点 为儿甜 : 物的二分之二请左邻右舍吃一餐 。 三 主人在里 食俗进程 中的先后顺序 、食品花色和 内容 、 是乳 门清香 的酥食 ; 二 _是红 、 、 黄 绿糯米 、
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三幺台是什么意思

仡佬族民俗仡佬族三幺台是什么意思>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非常特别的习俗。
“三幺台”是仡佬族人家待客的最高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建房、节日宴请等,都要动用“三幺台”。
其风味食品众多,饮食方式独特,可谓民族饮食的展台,体现了仡佬族文化,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014年,仡佬族三幺台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仡佬族三幺台。
仡佬族的“三幺台”习俗,“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
“幺台”,正安、道真、务川一带地域土语,“结束”或“完成”的意思。
“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
“三么台”习俗,流布于黔北的正安县、道真、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
古时,仡佬族人家嫁娶、立房、祝寿、重大民俗活动和节庆时操办宴席,都盛行“三幺台”待客,隆重而热闹。
每一幺台间,伴以“吹打”(锣鼓唢呐),即每上和每撤一台席,都要吹奏一番,热闹氛围。
后来,逐渐成为春节期间待客方式。
现今,只要有贵客来到,仡佬人家都要以“三幺台”招待,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到访,要打开堂屋大门迎接。
男主人招呼大家坐下,女主人准备茶水和食品,孩子就去喊左邻右舍的男主人来陪客,如果客人中有长辈就喊长辈相陪,平辈喊平辈相陪。
宾主到齐后,八人一桌(也有十人一桌的),背靠香龛(俗称“香火”),面对大门为上席,左为客人席,右为主人席,下为晚辈席,座次与辈分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依次入座。
辈分相同,以年长者坐上位。
一般女人、小孩不上桌。
待大家坐定,第一台席茶席就开始了。
第一台为茶席,是以喝茶为主,伴以果品糕点。
喝茶以大土碗盛,以解渴除乏为主。
所谓“大碗喝茶,大碗喝酒”,民风如此。
茶席所配果品糕点为九盘,一是瓜子,二是花生,三是板栗,四是核桃,五是“红帽子粑”,六是“美人痣泡粑”,七是“百花脆皮”,八是“酥食”,九是“麻饼”。
茶多为土茶,土茶中以大树茶为上品(务川县大多喝素茶(土茶),道真、正安县都喝油茶)。
探秘仡佬族饮食:酸辣鲜香背后的千年风情

探秘仡佬族饮食:酸辣鲜香背后的千年风情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其中,仡佬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别具风味,深受当地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影响。
仡佬族以酸辣口味著称,他们的主食丰富多样,大米、玉米是基础,面食、杂粮和薯类也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糯米糍粑是他们喜爱的美食,也是待客的佳品,而茶则是款待客人的常用饮品。
仡佬族还擅长酿酒,其酿造的美酒各具特色。
仡佬族人生活的区域,大多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气候潮湿。
他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山地种玉米,平地种水稻,这两种作物也成了主要的粮食来源。
农忙时一日三餐,农闲则多为两餐,此外还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
在肉食方面,猪肉是仡佬族的首选,鸡、鸭、羊肉次之。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仡佬族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
他们对酸味和辣味情有独钟,甚至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的俗语。
糍粑在仡佬族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常被用作供奉祖宗神灵的供品,也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食品。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会用大量糯米打成一个大粑粑,供奉祖先三天后才食用。
黔西的仡佬族会在粑粑上插上豆豉叶以纪念祖先开荒辟草;广西的仡佬族在除夕供品中会加入粽粑和红薯。
无论是端阳节、重阳节还是其他节日,仡佬族都会宴请宾客,并且都会制作粑粑。
仡佬族人习惯将玉米粉蒸熟作为主食,称为玉米干饭。
在节日或有贵客来访时,他们会在玉米面中加入白米蒸熟,做成“混合饭”。
为了抵御潮湿和寒冷,辣椒汤是每餐必备。
仡佬族人的辣椒吃法多样,辣椒骨更是备受喜爱。
仡佬族人喜爱饮酒,且多为自酿。
先年有咂酒,如今甜酒、烧酒常见。
甜酒多用于煮汤圆、鸡蛋或冲饮,烧酒味道浓烈,是待客和筵席的必备。
男子多抽上烟,部分中老年妇女也有此习惯,而青年中吸香烟的逐渐增多。
茶分为清茶和油茶,清茶多用多种特别的茶叶熬制,油茶则是用油煎炒家茶后加水煮沸,再佐以多种调料,味道独特。
56个民族——仡佬族

56个民族——仡佬族简介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被后来民族如汉族等称为“仡佬”,“老户”,“土人”,“土蛮”等。
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特点上接近苗语,但同源词接近壮侗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仡佬族与苗族长达1000多年的交流历史造成的。
仡佬语过去被认为属汉藏语系,国外也有人认为属于澳泰语系,而且从仡佬语独立的数词系统来看,应是澳泰语系里最古老的支系之一。
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过去无定论,但目前国内国际普遍认为属于壮侗语族,构成一独立的语支仡央语支。
壮侗语族的归属,国内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国外也有认为其是独立语系或澳泰语系的。
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6000人左右)通仡佬语。
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由口传文学(如古歌)传承。
目前已经出版了仡佬语注音和汉语对照的《叙根由》。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
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历史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土蛮”等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
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从黔北仡佬族的酒俗中看其民间信仰

青年 与社会
2 0 1 5 年1 1 月上
第3 1 期总第6 1 3 期
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 仡佬族;酒俗;民间信仰
仡佬族 主要 聚居 于云贵 高原东部 的黔北 地区 ,此处地势 起伏较大,阴冷潮湿。为了应对恶劣的自 然条件 , 他们发现 并 爱上 了具有驱风祛湿功能 的饮料——酒 。 自从有了酒 ,无 论在古代 ,还是在 近现代 , 仡佬族 以酒 祛寒 ,以酒待客 ,喝 酒成 了他们 的传统 习俗 ,几乎每餐必 备。酒已溶入到他们的
酒俗 是 随生存 环境 和生 活需求 而产 生 的 ,它是人 们一 定 的意识 长久积累积而成一种习惯在生活行 为上 面的一个 反 映。因此 ,它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更展示 了一个 民族的心理发展趋势 、价值观 、审美 观、宗教 观以及 个 民族的 民间信仰 。从黔北 的仡佬族 的酒俗 中 , 我们 就可 以清晰看 到渗透在 其中行 为的民间信仰色 彩。 祖先 崇拜 祖先崇拜 , 就是相信祖先 的灵魂不 灭 ,并认 为祖先有能 力保 佑赐福于子孙 的信仰 ,因此仡佬族人对祖先 神龛的供 奉 格外殷勤。仡佬族和祖先沟通表现在下面两方面 : 是节 日 祭 祀。黔北仡佬 族人每逢节 日 有祭祖 的 习俗 。 仡佬族重要 的节 日有 过大年 ( 汉族 的春 节 ) ,阴历三月 三的 祭 山节 ( 仡 佬年 ) ,七月 七 日的吃新 节 ,七 月半 的祭 祖节 , 十月初一的牛王节 。过节就有祭祀 活动 ,在 祭祀 中都 要把酒 作为重要的祭物祭献给祖先 , 以求得他们 的庇佑 。祭祀之后 。 往往在场的人都要地饮酒避邪 、作乐。 二是人 生中的重大事情祭 祀。仡佬 族除 了在节 日中有祭 祖的习俗 , 在他 们的人生中遇到的所有 重大事情 如修 房建 屋 、 婚丧嫁娶 、宾客造访 、寿诞得 子、家人团聚等 ,都要开怀畅 饮喝酒,但在 自己享用之前 , 都要先祭祀祖先,先请 自己的 祖先食用 之后 ,才 自己享用。 二、 自然存 在物的崇拜 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自 然界所有的存在物,不仅天 地山川 、风云雷雨 、 日月 星辰 、金 石草木皆有神 ,甚至连五 谷种子、碓、磨也有神, 认为祭之可得福。因此,在仡佬族 的信仰中, “ 神灵”比比皆是, 呈现着直接的泛神、 多神信仰。 他们为 了得 到神灵 的庇佑 , 都要备 酒祭祀 自然界存在 的各种 神灵 。仡佬族主要祭祀 的神灵有 : 是动物中的牛 。牛是仡佬族 的图腾 ,每年 的阴历十月 初一都要祭祀它 , 这天被称为 牛王节 ,又称之为 “ 敬牛王菩 萨 ”或 “ 祭牛 王” 。每 到这一 天 ,仡佬族 人要杀鸡备 酒 ,在 牛厩 门前 、 自 家 的田边或 土边敬 牛王菩 萨 ,为牛做寿 ,祈愿 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 , 无病无灾 ,同时酬谢耕牛一年来对仡 佬人所作 的贡献 。这一天养 牛人 家都要 停止使役 ,让耕牛休 息 ,并把牛厩收拾得千干净净 , 垫 上厚 厚的软草 ,用最好 的
少数民族仡佬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number {01} 授课人:XXX
日期:XXX
科普介绍
目录
➢ 仡佬族概述 ➢ 仡佬族的传统习俗 ➢ 仡佬族的艺术文化 ➢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 ➢ 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01
仡佬族概述
仡佬族的历史起源
起源传说
仡佬族起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与古代的僚、俚、骆越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关系。他们自称为“仡僚”、“仡佬”,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冲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仡佬 族民俗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些 技艺和习俗逐渐失传,需要采取措施 加以保护。
促进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01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引导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培养传承人才,建立传承机制
02
通过建立传承机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确保仡佬族民俗文
化后继有人。
结合旅游开发,促进传承发展
03
将仡佬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旅游推广和传播仡
佬族民俗文化,促进其传承发展。
THANKS
02
仡佬族的传统习俗
仡佬族的婚礼习俗
提亲
由男方家族派人到女方家提亲,通常会带上一份礼物以示诚意。
订婚
在双方同意后,男方家会派人到女方家订婚,并送上一份彩礼。
结婚
在结婚前,男方家会派人到女方家担礼,包括酒、肉等物品。结婚当天,男方家会安排一队人去 女方家迎亲,女方家则会安排一队人送亲。在新郎新娘拜堂后,会有一场盛大的宴席,称为“酒
仡佬族的语言文化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但随着时 间的推移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很多仡佬族人已改用汉语为 交流语言。
务川过年的风俗

务川过年的风俗如下:
1.春节习俗:仡佬族春节有两次,一次是农历三月初三,另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
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仡佬族男女老少都要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汇聚到老祖先坟茔前,用鸡、猪肉、糍粑、豆腐等食品祭祀祖先,感谢祖先带来的美好生活,并报告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同时放鞭炮、鸣火铳,表示过年开始。
正月初一这一天,仡佬族也会像其他民族一样,进行庆祝新年的活动。
2.待客习俗:如果客人中有长辈就喊长辈相陪,有平辈就喊平辈相陪,这样摆谈
中才会气氛活跃。
堂屋是供奉祖先神灵、接持亲朋好友、藏风聚气的地方,所以正月有贵客临门,说明一年之中都有好运气。
主人对客人的盛情款待包含着一年美好的祈愿。
3.庆祝活动:在过年期间,务川的村寨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如板凳龙、高台狮
子、打蔑鸡蛋、唱花灯等。
此外,还有“送银水”、“送柴(财)”、“送春帖”等习俗,挨户说“吉利”,讨“打发”。
总的来说,务川过年的风俗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体现了仡佬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仡佬族风俗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
导语:仡佬族待客习俗与礼仪仡佬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对待外来的个人向来是以文明热情隆重而着称。
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
仡佬族待客习俗与礼仪
仡佬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对待外来的个人向来是以文明热情隆重而着称。
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仡佬族的待客之道也是仡佬族的特色习俗——三么台。
三么台在仡佬族普遍流行,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一台为茶席,叫“接风洗尘”。
桌上摆满了九大盘果品糕点:一是乳白清香的酥食;二是红、黄、绿糯米、天星米麻饼;三是百花脆皮,这是用各色干糍粑切成各种花瓣后用热砂炒泡,再沾成各种颜色花朵,脆皮见水便化,适宜老人小孩食用;四是红帽子粑,形成锥体,尖端放一小撮红米,肚里包有豆腐颗、肉、枣等心子;五是美人痣泡粑,必须趁热吃才有滋味;六至九分别为核桃、落花生、葵花子、柿花。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一碗金黄透亮的都濡大叶茶。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糕点,天南海北的聊着天,一个多小时过去,主人已备齐第二台,便拆去一幺台。
第二台为酒席,叫“八仙醉酒”。
主人将九盘碟下酒菜端上桌后,要举行仪式,点香化纸,恭请祖先和各路神仙,坐入香龛下的八仙桌,其意是神仙与凡人同享快乐。
敬神三杯酒后,客主各就各位。
第二台酒菜一般为卤菜和凉菜,如香肠、瘦腊肉、卤猪杂、卤鸡脚、干野兔肉、松花皮蛋、盐蛋、浸地牯牛、萝卜丝。
酒是自家酿的包谷酒,清香醇和。
席间,凡端杯者,一定要喝三杯,不饮酒者要以茶代酒。
第一杯为敬客酒,由主人发话,说些欢迎和自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