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与肺部机会性感染(一)

合集下载

46例艾滋病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46例艾滋病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关 键 词 艾 滋病 ;机 会 l生感染 中 图分 类 号 :R5 12.9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07—8134f2O08)06—0369—02
艾 滋 病 (acquired immune de6ciency syndr0me, AIDs) 是人 类 免 疫 缺 陷病 毒 (human immunodefi— ciency virus,Ⅲ V) 感染 引起 的慢 性 致 死 性 疾病 ,常 引 起各 种 机会 性 感染 和肿 瘤 ,而 机 会 性 感染 常 常加 重病情 ,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现将我院感染科近 6 年来收治的 46例 AIDs住 院死亡病 例的机会性感 染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其他真菌感染在 AIDs中发生率高 ,发生在免 疫力降低的任何 阶段 。本组发生率为 39.1%,经过正 规 及 时治 疗 ,病 死 率不 高 。若 cD4 T淋 巴细 胞 计 数<100/mm 时,容易造成其他深部真菌感染 ,引起 死 亡 ,应予 高度 重视 。
本组 46例死亡病例 中有 9例并发结核杆菌感 染 ,最终 1例 死 于结 核性 脑膜 炎 ,8例死 于 其他 机 会 性感染 ,说 明 HIV感染合并结核病较 多见 ,且经常 合并 其他 多种 机会 性感 染 ,临床诊 断及 治疗 更加 困 难 。
者中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前五位 由高到低依次为肺孢 子 菌 肺 炎 (pneumocystis pneum0nia,PCP)、细 菌 性 肺炎 、其 他真 菌感 染 、隐球 菌脑膜 炎 、肺结 核 。这些 机 会 性感 染 中直 接 导致 患者 死 亡 的前 五 位 是 PcP、隐 球 菌脑 膜 炎 、细 菌性 肺 炎 、化 脓 性脑 膜 炎 、结 核 性脑 膜 炎 。见表 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思路及方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思路及方法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思路及方法
邱荃;徐立然;马秀霞;李亮平;扶伟;丁雪;杨超华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16(029)004
【摘要】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缺陷,常会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运用传统的中医药手段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方法多样,疗效确切,具有明显优势.现将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研究报道及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的文献进行总结概述,为今后中医药对该病预防、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邱荃;徐立然;马秀霞;李亮平;扶伟;丁雪;杨超华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国外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简述及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启示 [J], 刘彦丽;段呈玉;赵竞;王莉;李艳萍;杨绍春;方路;马克坚
2.试从扶阳角度论述艾滋病的防治思路及方法 [J], 刘振威;庞军;邓鑫;苏齐鉴;姜枫;梁爱华;
3.试从扶阳角度论述艾滋病的防治思路及方法 [J], 刘振威;庞军;邓鑫;苏齐鉴;姜枫;梁爱华
4.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学术活动有声有色 [J],
5.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举行——总结经验科学规划大力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滋病论文

艾滋病论文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摘要: 艾滋病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因毒(AIDS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

目前已成为毒害面最广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至今为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几乎无一例处走向死亡.各国都在加强对艾滋病的攻克,并且在治疗与预防上取得了新的成就。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治疗艾滋病:取自其英文acp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 roome的缩写的音译名AIDS。

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后天性免疫失效缺损”症。

汉语称之为“艾滋病”。

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爱病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

此病菌1981年首先在美国报告首例病人,1982年正式命名,由其有强烈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命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惧,被称之为:“当代人类新瘟疫”、“超级癌症”、二十世纪新世界鼠疫“。

目前已成为毒害面最广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至今为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几乎无一例处走向死亡,据有关方面介绍载止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647例,死亡356例,疫性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预计,到去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人。

作为其促进艾滋病传播的性病,近年来在我国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每年以年发率上升20—30%的速度增加。

1、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病体携带者,目前的大量事实证明,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体液加以传播,在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精液和血液,已证实的传播途径:一、一感染者有过密切的性接触;2、被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3、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新生儿(可由母体垂直感染);4、静脉注射毒品者,或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5、用感染者的器官、其他组织精液作为供体。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传播途径 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

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等中,主要传播途径:(1)性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恋间的性行为,直肠和肛门皮肤黏膜的破损更易感染,因此AIDS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2)血液传播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制品,接受器官、骨髓移植或人工授精,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等,均会发生HIV感染。

(3)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传播,其中胎儿经胎盘感染最多见。

2.致病性+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靶细胞,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

当HIV与靶细胞接触时,HIV的刺突gp120与上述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gp120构象变化,暴露出被其掩盖的gp41,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CR5或CXCR4结合后,gp41的N末端嵌入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侵入细胞。

研究发现,CCR5基因突变的个体可以避免HIV-1的感染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HIV在靶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等。

主要表现是以CD4T细胞减少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由于CD4T细胞数量减少而CD8T细胞相对增多导致CD4/CD8比例倒置,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如下:+(1)CD4T细胞++CD4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HIV损伤CD4T细胞的主要机制有:①病毒的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释放,引起细胞膜损伤;+②通过感染HIV的CD4T表面表达的gp120与周围未感染细胞的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丧失正分裂能力,最后导致细胞的溶解;③HIV可诱生特异性CTL或抗体,通过CTL的直接杀伤作用、抗体介导的ADDCC作用,破+坏CD4T细胞;+④病毒直接诱导CD4T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出现主要与病毒蛋白的直接诱导凋亡有关;+⑤HIV编码产物有超抗原样作用,可引起CD4T细胞死亡。

艾滋病防治知识AIDS

艾滋病防治知识AIDS
艾滋病防治知识AIDS
第一章
艾滋病旳流行病学
2024/9/21
2
HIV发觉
•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 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在1980年10月至 1981年5月间,5个同性恋年轻男子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旳三所医院里被诊疗为卡式 肺囊虫性肺炎接受治疗。不久,其中两名病人相 继死亡。经化验,5名病人都在过去或当初患有 巨细胞病毒和粘膜病毒感染。
• 在全世界 4,200万 HIV 感染者中 , 至少有 1/3为 10-24 岁旳青少年 • 10-24 岁旳青少年感染 HIV,平均
9.5 人/分钟 7,000 人/天
500万人/年
2024/9/21
15
不同类型旳人群
• STD—性病患者 • CSW—性工作者 • D.U—吸毒者 • B.D—献血者 • P.W—孕产妇
2024/9/21
37
抗病毒治疗原则
1、单一或二联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克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 如AZT或AZT+3Tc( 1996年此前)。
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曲霉菌病
(4)新生物:非何杰金式淋巴瘤 • 腹泻
原因 (1)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菌、非经典分枝杆菌、艰难
梭状杆菌、鼠疫杆菌
(2)寄生虫:隐孢子虫、球虫、微孢子虫、兰氏贾弟鞭毛虫、溶组
织阿米巴、粪类圆线虫
(3)霉菌:组织胞浆菌 (4)病毒:CMV、肠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 (5)新生物:淋巴瘤、KS (6)药物:氯林可霉素
• 头痛 原因:(1)感染:脑弓形体病、霉脑、化脓性副鼻窦炎、非经典
分枝杆菌脑膜脑炎、结脑、CMV脑炎、HIV脑膜炎 (2)新生物: 脑恶性淋巴瘤、脑KS (3)其他: 脑血管炎、脑梗塞、脑溢血

2019年真题(专业实务)(一)

2019年真题(专业实务)(一)

2019年真题(专业实务)(一)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因素除哪项外,可使血压升高 [单选题] *A.睡眠不足B.寒冷环境C.高热环境(正确答案)D.兴奋E.精神紧张2.支气管哮喘特异性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A.lgAB.IgMC.IgE(正确答案)D.IgGE.IgD3.24小时尿量少于80ml属于 [单选题] *A.少尿B.尿潴留C.排尿异常D.尿闭(正确答案)E.多尿4.贫血最常见的护理诊断为 [单选题] *A.组织完整性受损B.活动无耐力(正确答案)C.组织灌注量改变D.心输出量减少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5.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多少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单选题] *A.18-60岁B.18-55岁(正确答案)C.18-50岁D.20-60岁E.20-55岁6.为死亡患者护理时,以下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把枕头取出,头部放平(正确答案)B.清洁全身,为其穿衣C.清洁面部,必要时堵塞孔道D.为其带上臼齿E.将第一张尸体卡系在腕部7.进入第二产程的标志是 [单选题] *A.宫口开全(正确答案)B.胎头拨露C.产妇屏气,肛门放松D.宫缩时会阴膨出,肛门放松E.胎先露降至坐骨棟水平8.小儿气管异物多发生于 [单选题] *A.5岁以下(正确答案)B.6岁以下C.7岁以下D.8岁以下E.9岁以下9.尿蛋白定量标本瓶中的防腐剂是 [单选题] *A.甲苯5ml(正确答案)B.稀盐酸5mlC.甲醛5mlD.碳酸5mlE.波盐酸5inl10.患者,男性,45岁,既往患有混合痔,近半年来, [单选题] *内裤常被污染,排便形状改变,有黏液血便、脓性分泌物,诊断为A.高位直肠癌B.低位直肠癌(正确答案)C.混合痔D.内痔E.外痔11.外伤脾破裂术后应给予的饮食是 [单选题] *A.流食B.普食C.禁食(正确答案)D.半流食E.软食12.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白色念珠菌B.结核杆菌C.疱疹病毒D.巨細胞病毒E.肺孢子虫(正确答案)13.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单选题] *A.酸(正确答案)B.咸C.苦D,甘E.辛14.下列可以测量口腔温度的是 [单选题] *A.腹泻患者(正确答案)B,新生儿C.精神障碍患者D.昏迷患者E.扁桃体术后患者15.分泌碱性黏液、保护胃黏膜的细胞是 [单选题] *A.胃主细胞B.胃黏液細胞(正确答案)C.胃腺壁細胞D.胃窦部G细胞E.胃壁平滑肌细胞16.锐器盒应放满多少就不可再用 [单选题] *A.2/3(正确答案)B.1/3C.1/4D.3/4E.1/217.女性,32岁,刚刚剖腹产1个月又怀孕,医生考虑到她伤口组织尚未恢复,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所以建议她流产,医生的行为符合下列哪项原则 [单选题] *A.行善原则B.自主原则C.不伤害原则(正确答案)D.公正原则E.尊重原则18.破伤风最先受累的肌肉是 [单选题] *A.四肢肌B.肋间肌C.背部肌D.咀嚼肌(正确答案)E.颈部肌19.给肺结核患者的餐具消毒时,应选择的方法为 [单选题] *A.喷雾B.熏蒸C.擦拭D.高压蒸汽(正确答案)E.浸泡20.流行性腮腺炎的幼儿几岁以下从母体自带免疫 [单选题] *A.6个月B.1岁(正确答案)C.1岁半D.2岁E.5个月21.产后产妇的心理调适中,依赖期多在产后 [单选题] *A.24小时内B.1 ~ 3 天(正确答案)C.7天内D.3 ~ 14 天E.2 ~ 4 周22.小儿误食老鼠药磷化锌中毒后用的洗胃溶液是 [单选题] *A.3%过氧化氢B.0.5%琉酸铜(正确答案)C.盐水D.5%醋酸E.2%碳酸氢钠23.氧流量为4L/min,氧浓度为 [单选题] *A.33%B.37%(正确答案)C.40%D.41%E.43%24.患者,女性,40岁,因支气管哮喘发作急诊入院时,护士应协助其采用的体位是[单选题] *A.半坐卧位B.端坐位(正确答案)C.头高足低位D.左侧卧位E.头低足高位25.胰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 [单选题] *A.胰管B.胰导管C.胰头部(正确答案)D.胰体部E.胰尾部26.简易呼吸气囊的按压频率是 [单选题] *A.10 ~ 12次丿分(正确答案)B.20 ~ 30次 /分C.8 ~ 12 次,分D.16 ~ 18 次,分E.12 ~ 18 次/分27.护生于2011年5月护考成绩合格,该护生最晚注册护士资格征的时间为 [单选题] *A.2013 年 4 月B.2014 年 4 月(正确答案)C.2015 年 4 月D.2016 年 4 月E.2017年4月28.某工人长期在冷库工作,近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考虑为 [单选题] *A.大隐静脉曲张B.小隐靜脉曲张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正确答案)D.下肢静脉曲张E.下肢深静脉曲张29.初产妇,26岁。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期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很多器官和细胞,其 中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主要包括: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以中和抗原(如细 菌,病毒等)。 T淋巴细胞 ①CD4细胞: 能分泌细胞因子以帮助或指 挥B细胞及杀伤性T细胞。 ②CD8细胞:T杀伤细胞,能分泌干扰素等 细胞因子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艾滋病期
PCP经常发生在CD4+ 细胞< 200个 /μL
时,有效的预防性用药可使PCP发病率降 低。 胸部X光检查,20%患者无异常表现,典 型的PCP胸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 肺门周 围间质性浸润。 从患者引流的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 卡氏肺孢子虫是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艾滋病期
⑵细菌性肺炎 在HIV感染者中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10~20倍,常见的病原菌 有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一般该病起病较急,经常出现高热、胸 痛、 咳痰。 75%患者胸部X光片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典 型的局灶性、单叶或多叶性肺实变。 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

据专家估计到2003年6月底:现有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约为84万,其中AIDS患者 估计数约8万. 估计累计死亡数至少16 万.
(l)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的传染
源。 HIV存在于人的体液及分泌液,包括 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液、乳 汁中中。 HIV感染者在抗HIV阳转前即有传染 性,以患者传染性最强。
HIV病毒颗粒示意图
HIV的生物学特性
基因变异是HIV的重要特征,对疫苗和
药物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HIV-1的靶细胞 细胞膜上具有CD4分子 (又称HIV-1受体)的细胞称为HIV-1的 靶细胞。包括Th淋巴细胞、大单核-巨 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 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与影像进展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与影像进展
生率为 9 . % , 8 8 其中 c < 0 m 占6 . % ,0—10 m D 5/ m 00 5 0/ m
占 2 . % , 0 — 10 r 占 1. % , 5 ~20 m 占 40 10 5/ m a 60 10 0/ m
养体两种形式交替存在 , 机体通过 细胞免疫 和活化 巨噬细胞 的共同作用将 其清 除体外 。当机体 免疫 力下 降到 一定程 度 时, 经内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源飞沫等途径感染机体 , 引起发病 。研究显示 早期 P c滋养体 吸附在肺 泡壁 上 , 坏 I型肺 泡上 皮 细胞 的 破 细胞膜 , 使细胞坏 死和 毛细血 管通透性 增加 。随后 P C在肺
m m 、<10 m 的 P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1. % 、 9 0 和 0/ m C 20 3 . % 5 .% 。钮正 春 等进一 步分析 13例患者 的 C 4 T淋 巴 46 2 D

组织有较 高的亲和力 , 通常寄生于人类的肺泡 中, 以包囊和滋
细胞计数与 P P的关系 , C 结果 c ; < 0/ 时 ,C o 2 0 mm P P的发
二 、c检测与 P P诊断 由于 P P C c培养难度 大 , P 抗 c检 查敏感性差 , 目前 P P的病 原学 检 查多 依赖 于 痰液 或 肺组 C 织 。痰液聚合酶链 反应 ( C 对 P P R) c的敏感性 为 10 0 , 0 . % 特 异性 9 . % , 3 0 但所需 条件 高 , 临床 尚难普 及 。痰 液涂 片具有 无创 、 捷等特点 , 便 已成为 临床检 测 P C的首 选方 法 , 其敏感 度为 7 . % , 7 0 陈敬捷等检测 10 86例 P P的痰 液标本 , C 阳性率 为 4 . % 。支气管肺泡灌洗 ( A ) 6 8 J B L 也是一种 P c的有效检 测方法 , 敏感 率 为 8 . % 一 7 O , 6O 9 . % 阳性 率 为 5 . %[ 。对 58 2 2 获取痰液 、 A B L困难或检查阴性 , 可采取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 穿刺活检 , 文艳 等 在 5 宋 6例患 者 P C检测 中 ,6例 通过支 1 气管镜活检 , 7例行肺组织 穿刺活检而确诊 。临床 上 , 因痰液 涂片 阳性率低 , 支气管镜 活检 、 泡支气管灌洗 均为侵袭性操 肺 作, 患者 普遍存在 缺氧 , 耐受性差 , 加之许多检测机构缺 乏 P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与肺部机会性感染(一)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IDS)肺合并症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5例AIDS
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AIDS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热、
咳嗽、消瘦为主要症状体征,并发肺结核3例,间质性肺炎2例,经治疗好转1例,死亡3
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肺部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对高危人群发生的肺部
机会性感染应警惕AIDS,并及时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感染;诊断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
传染病。据估计全球每天以16000个新感染者的速度在发展,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
病人至2002年底,累积报道HIV/AIDS40560例,较2001年累积增长32%〔1〕。无疑地,AIDS
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合理治疗及护理工作任重道远。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AIDS肺
合并症的认识,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岁、27岁、35岁各1例,30岁2
例。职业:护士1例、农民1例、待业3例。发病来院首次就诊时间最短4天,最长1年。
有冶游史2例,吸、食及静脉注射海洛因史2例。护士患者患有地中海贫血,其丈夫为静脉
药瘾者且HIV抗体阳性,否认艾滋病职业暴露史;5例均否认卖血、输血史及肝炎、结核等
传染病史。
1.2临床症状及体征5例患者中均有不规则发热、咳嗽、明显消瘦症状,伴乏力、盗汗3例,
气促2例,慢性腹泻1例,胸痛1例,咽痛2例,停经5个月1例,恶液质1例,腹股沟淋
巴结肿大1例,皮肤黄染1例,皮肤溃疡1例,口腔溃疡1例,四肢皮肤暗红色斑疹1例,
口唇紫绀1例,肺部罗音3例。
1.3实验室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例患者的血清HIV抗体均阳性,并经广西壮族自
治区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认。其它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
1例,丙肝抗体阳性2例,WBC4.0×109/L1例,WBC>10×109/L2例,轻~中度贫血3例,血
沉增快3例,大便培养霉菌生长1例,痰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1例,血培养均阴性,痰
涂片找抗酸杆菌均阴性。
1.4影像学检查5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诊断:间质性肺炎2例,肺结核3例。肺结核
患者中1例左上、中、下肺呈斑片状阴影,2例两肺呈小片状渗出性病灶混有小结节状病灶,
伴空洞1例。间质性肺炎中1例经治疗后病情加重,复查胸部CT示两肺除左下肺野外均呈
致密性实变(白肺),呈“毁损肺”外观。
1.5治疗及预后以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因治疗为主。肺结核患者全部给予抗结核治疗,
方案为3HRZS(E)/6HR,即前3个月联合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链霉
素(S)或乙胺丁醇(E),后6个月联用H、R;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同时加
强综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结果:好转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呼吸
衰竭1例,败血症1例,全身衰竭1例。
2讨论
2.1CD4+细胞在AIDS诊断中的作用HIV为嗜淋巴细胞的逆转录病毒,其侵入人体后,首先识
别CD4+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受损,临床上渐进展为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
感染期及AIDS。根据我国1996年修定的HIV/AIDS诊断标准〔2〕,认为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
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血清抗体阳性,可诊断为艾滋病。美国疾病控制中
心于1993年规定,凡CD4+细胞0.2×109/L或14%淋巴细胞总数的HIV感染者,按AIDS病例
报告,突出了检测CD4+的重要性。在HIV感染的急性期和无症状期,CD4+细胞≥0.4×109/L,
一般无合并症,但进入AIDS期,CD4+细胞(0.2~0.4)×109/L,开始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
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3〕。本组患者因实验室条件受限,无一例行CD4+检查。
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在临床上仍依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清HIV抗体阳性作出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