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的CT影像特征

合集下载

艾滋病(AIDS)的早期影像学表现

艾滋病(AIDS)的早期影像学表现

艾滋病(AIDS)的早期影像学表现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受损为其主要特征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性疾病。

由于HIL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并在其内复制,导致CD4细胞的破坏,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崩溃,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主要侵及胸部、消化、神经系统,其影像学表现如下。

胸部影像学表现(1)卡氏肺囊虫肺炎:其X线CT表现可分为如下4种。

①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

两肺密度均匀增高,仅可显示重叠的肺血管影。

HRCT可见,以肺小叶病变为单位,互相融合,肺间及两肺边缘有少量的含气透亮区,边缘不规则,呈地图状。

②两肺散在多发的线状及网状影,肺纹理的增粗,HRCT显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呈局限的磨玻璃密度影,无结节影。

③两肺纹理明显增多,可有多发细线网状及弥漫细小结节影。

经复方新诺明(SMZ)治疗后,两肺病灶消失。

④两肺内多发实变影,表现为两肺中下肺野肺纹理增重,并有模糊片状影。

(2)kaposi内瘤:X线表现较广泛,呈两侧间质或实质性影,少数表现为局限性影或模糊结节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占10%~21.9%,胸水占30%,且多为双侧性。

CT和HRCT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呈现肺门致密实变性,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斑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

(3)AIDS合并肺结核:其影像学特征有:①病变部位不典型,一般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肺叶背段,病变范围较局限,常累及1~2个肺野,干酪样肺炎出现率低,而AIDS 合并结核通常累及2~6个肺野。

呈弥漫性分布,可以双上叶受累,也可以双下叶或双上、下叶同时受累,单叶少见,没有特定的好发部位。

②病变性质及形态不一。

影像学改变可概括为“三多三少”,即多种性质(渗出、增殖、空洞等)病灶共存,多形态、多叶段分布,纤维化、钙化、肿块样阴影少见。

③病灶易形成空洞,可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常见,壁薄,部分可有液平面。

艾滋病肺部感染优秀课件

艾滋病肺部感染优秀课件
• 白色念珠菌感染 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及实变影,可伴有树芽 征、磨玻璃样结节,部分结节周围伴有晕征及胸水。上述影像表现也 可见于其他肺感染性疾病,大多无特异性。
• 隐球菌感染 多态、多样、多病灶为特征。①两肺外围较重,肺门周 围较轻的毛玻璃样及丝网状影。②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的浸润实变 灶。③两下肺毛玻璃影及小结节空洞。④弥漫粟粒影。⑤大片毛玻璃 样及丝网状急性间质性肺炎表现。
艾滋病肺部感染提纲Fra bibliotek艾滋病肺部真菌感染特征
• 肺孢子菌感染 表现为双肺对称性广泛分布的云雾状及毛玻璃阴影, 边缘模糊,继而呈斑片状实变影,夹杂囊状影,并迅速进展为广泛实 变影。初次感染早期治疗及时,吸收也较快。反复感染或呈慢性,以 多发的索条状、网状纤维影,治疗不易完全吸收。
• 曲霉菌感染 ①空洞:曲菌病易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物经支气管排 出后可形成空洞,此时空洞壁可厚薄均匀或不均匀,常见半球形的附 壁结节或游动球形灶,即形成所谓的“空气新月征”或“滚珠征”, 是曲菌病最具特征性的CT表现。②大片致密影以及沿支气管分布的小 斑片影。③单个或多个结节、团块影,周围可见磨玻璃样的晕影环绕, 即“晕征”。
• 混合性感染 表现更为多样化的影像,与合并的感染菌株类型不同而 不同,基本符合上述菌株感染的2种以上复合表现:呈满肺沿支气管 分布茂盛枝叶状、集聚成团的结节状及大叶分布趋于实变的毛玻璃状 影。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观察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观察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观察发表时间:2016-10-21T15:38:38.4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何德高[导读]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病科 661399【摘要】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的CT表现。

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斑片以及大片状渗出病变表现16例,病变形态不规则,其中2例伴随气管充气征。

结节病变为主患者5例,现5-20mm直径清晰边缘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双肺粟粒病变3例,粟粒小结节双肺弥漫分布,1-3mm左右大小不等。

肿块病变为主2例,边缘清晰光滑,无明显分叶、毛刺。

伴随弥漫网格状影3例,伴随纵膈淋巴结肿大20例,3例出现空洞。

另有4例胸膜增厚。

结论:脐窝样皮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以及AST等几个表现中同时出现三个,需高度怀疑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素肺炎;临床主要研究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的CT表现,对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国家法定诊断标准,由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艾滋病,且经痰液涂片和真菌培养确认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

全部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3-50岁,平均34.6±10.6岁,均有咳嗽、乏力、低热、腹泻等表现,浅表淋巴结增大不明显。

艾滋病诊断标准:①血清HIV抗体阳性;②3-6个月体重下降超过10%,持续高热38℃以上;③持续腹泻,3-5次/d持续一个月以上;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机遇性感染。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析

【 关键词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C T表现
CT ma i g o DS c mp i a e 、ih p e mo y fsp e mo i S n i c n Z a i n i g n fAI o l t d vt n u c s n u c i na o g L u u , h o Humi,Wa g Xu we,e 1 n e i ta.He a nn

5 ・ 2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 1 年 1 第 1 01 1月 3卷第 l 期 MM C o 0 l o 1 ,N .1 1 J ,N v2 1 ,V l 3 o1
艾滋病合并肺孢 子茵肺炎 的 C T表现分析
宋 留存 赵 慧敏 王 雪伟 李 富建
【 要】 目的 摘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 C T表现 , 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 院收治 的并经临
o a i n 4 a e (8 1 %) iu e go n - ls p ct c o a id b a l - h d w o eiua h d w i 1 ae p ct i 3 c s s 7 .8 ,df s ru d gaso a i a c mp ne y c be s a o rrt lrs a o n c ss y f y c 8
(2 3 , rz— aigp t r 4css (5 5 , acysao ,i t umoaye p ye a nd l , lua e ui , 3 . %)cay pvn a eni 1 ae 2 . %)pth hdw l e p l nr m hsm , oue perl f s n 7 t n 4 mid s f o
床及 病理 确诊 的 5 5例 艾 滋 病 合 并 肺 孢 子 菌 肺 炎 的 C T表 现 。 结 果 C T表 现 为 双 肺 云 雾 样 、磨 玻 璃 状 改 变 4 3例 ( 占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CT影像学分析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CT影像学分析

A — s h i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Ho h h o t 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1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Ho h h o t C i t y.Ho h h o t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e s ul t s The CT i ma g e s s h o we d t ha t t h e r e we r e 96. 8%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i l a t e r a l di s t r i b ut i o n
01 00 31,Chi n a Co r r e s po n di n g au t ho r :GUO Y a h,Emai l :g y y 3t s @1 6 3.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T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o f P n e u m o c y s t i s c a r i n i i p n e u m o n i a
3 2 . 3 %、 小叶间隔增厚 者 占3 2 . 3 %、 月 弓征 者 占 2 5 . 8 % 和 碎石 征 者 占 1 6 . 1 % 。另 外 , 实变影者 占 6 . 5 %、 胸 腔积 液者 占3 . 2 %。发生部位 : 磨 玻璃影 、 斑 片状 影 、 支 气管双 轨征 和碎 石征 以全肺 叶分 布 为主 、 网织结节影 、 月弓征多发于肺下叶 , 肺气 囊多见 于肺 上 叶或上 中叶。并 存征象 : C T表现为 1种 征象者 占 6 . 5 %, 2种者 占 1 6 . 1 %, 3种者 占 3 5 . 5 %以及 4种 以上 者 占4 1 . 9 % 。结论 管双轨征是其常见征象 , 肺气囊 和月 弓征 为其特异性征象 。 A I D S合并 P C P 的C T影像学表现复杂 , 多呈双肺对称性分布 。磨玻璃影 、 网织结节 影 、 碎石征 、 小 叶间隔增厚和支 气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分析发表时间:2017-11-28T13:21:05.8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作者:赵金凤[导读] 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4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西门子somatom spirit螺旋CT对该48例患者CT征象进行分析。

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最常见,感染率为57.6%。

病变主要位于肺外周、胸膜下或沿支气管分布,双肺散在或弥漫分布26例;局限性病灶18例,其中病灶位于肺下叶和中叶9例,右上叶4例,左上叶5例。

病灶结节影6例,单发类2例,以空洞为主的病灶2例,小片状融合实变影10例,网结状影7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高分辨力CT扫描显示树芽征3例。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病变范围广;以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影、结节影常见。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肺部感染;螺旋 CT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pulmonary fungus infection among AIDS patients. Methods:collected from June 2016 - January 2017,48 cases of HIV/AIDS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using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spirit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to analyze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48 patients. Results: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with candida infection AIDS,the most common infection rate of 57. 6%. Lesions mainly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lung,subpleural or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ronchi,double lung scattered or diffuse distribution of 26 cases;Localized lesions 18 cases,of which the lesions located in 9 cases of pulmonary lower lobe and middle upper lobes 4 cases,5 cases upper left lobe. 6 cases focal nodular shadows,single class in 2 cases,predominantly cavity lesions in 2 cases,10 cases of platelet fusion consolidation shadows,netted shape shadow in 7 cases,3cases hilum lymph node enlargement,a small amount of pleural effusion in 7 cases,high resolution CT scan showed 3. Conclusion:AID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with Candida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wide range of lesions;to patchy or large real shadow,nodules common. Pulmonary fungus infection AIDS performance has a certain characteristic CT images. Key wor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Spiral CT艾滋病患者早期伴发真菌感染并不多见,易被忽视。

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

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

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发表时间:2015-08-11T10:15:35.1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敖丽英[导读] 随着艾滋病的发生率的上升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的增多,艾滋病患者并发各种各样的肺部疾病的概率也在逐年的增加。

敖丽英(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放射科贵州贵阳 550004)【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

方法:随机的对本院自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例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 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均采用CT肺部扫描,探讨总结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

结果:2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4例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CT影像表现为:从患者的双侧肺门旁直至患者中下肺野,都对称性的弥漫、分布着网格状的影像,且有一部分融合成斑片状、毛磨玻璃样改变或者呈结节状的影像。

有6例患者合并肺结核,在这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CT影像呈现粟粒性结核,2例患者的CT 影像呈现普通结核。

结论:网状影、斑片状、双肺毛玻璃影是艾滋病患者伴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常见表现。

CT检查是一项基本的艾滋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方法,它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患者病变的部位、细小的病变情况以及病变位置的形态。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CT;常见表现【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36-02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发生率的上升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的增多,艾滋病患者并发各种各样的肺部疾病的概率也在逐年的增加。

尤其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近年来越来越多,且具有多次反复感染的特点,因此,提高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认识,是保证采取相应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的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研究基于本院自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例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照片,探讨艾滋病的肺部CT常见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的20例艾滋病患者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32.5±3.5)岁。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CT表现与病理对照作者:魏建军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第18期[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肺部合并症的CT表现,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5月来本院就诊经临床确诊为艾滋病的24例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24例艾滋患者合并肺结核4例,化脓性肺炎7例,其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

HIV合并淋巴瘤2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合并卡波济肉瘤1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合并真菌性肺炎4例,表现类圆形或结节状病灶,中心常坏死呈空洞状。

病毒性肺炎6例,表现为肺门周围肿块,呈分叶状、毛刺征。

结论:肺部是艾滋病最先侵及的器官,可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常表现为结节肿块炎症浸润等,影像检查结合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CT检查;病理检查[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6(c)-161-02艾滋病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体感染“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1-2]。

因此掌握艾滋病的各种肺部合并症的影像及病理表现,有利于该病的及早发现及诊断。

本文笔者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4例艾滋病患的影像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为在2004年1月~2009年5月期间出现肺部症状来本院就诊,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7∶1.0;年龄29~56岁,平均39.5岁,其中35~45岁16例,占6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的CT影像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hiv/ aids 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ct 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8例aids 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 扫描,部分行hrct扫描。结果 aids 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5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hiv合并肺结核3 例,其中2例为粟粒型结核,一例与普通结核相似。结论 ct检查是aids 患者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细微病变。双肺毛玻璃影、网状影、碎石路征为艾滋病伴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遇性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炎;螺旋ct扫描 ct imaging featuresof pulmonary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jia shexing , zhang qiang,yang fangbo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lung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lung imaging features of 8 cases of aids confirmed by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rom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no.5 people’s hospitalof puyang. all patients had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ct,in whichsome cases hadhrct scanning. results there were 5 cases of aids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whos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showed diffuse symmetrical grid shadow from bilateral pulmonary around to the middle -lower lung field,some of the shadow merging into patching-like and nodular shadow or showing a ground-glass -like chang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show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3 cases of hiv . conclusionct scanning is a basic aids imaging examination,and can better display the lesion site,shape,and subtle lesion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aids-acquired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pcp are bilateral pulmonary ground-glass shadow,reticular shadow and gravel road sign. 【keywords】 aids;opportunistic infections;pneumocystis pneumonia;spiral ct scan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47-02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unodefieiene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的以机遇性感染和机遇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呼吸道机遇 性感染是艾滋病常见的主要合并症。随着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增多和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艾滋病合并各种类型肺部感染患者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一次及多次反复感染,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的关键[2]。现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aids 肺部机遇性感染的螺旋ct影像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自25-45岁,平均年龄32岁,4例患者曾有多个性伴侣史,3名有静脉注射吸毒史,1例有输血史。所有病例均经省疾控中心确定抗hiv阳性。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8例患者均有反复发热、咳嗽、乏力、体重减轻,1例半年前有口腔溃疡史,经治疗后好转,其中2例有腹痛、腹泻病史。 1.3 影像学检查:本组8例均应用ge hispeed/dual双排全身螺旋ct机,对感兴趣区作薄层高分辨ct扫描。 2 结果 本组8例ct图像中,弥漫毛玻璃影2例,两肺广泛网格状影2例,碎石路征1例。两肺粟粒状阴影2例,两上肺斑片状阴影1例。 3 讨论 aids患者主要由于hiv侵犯t淋巴细胞的cd4,致cd4计数降低,当患者进入aids期,cd4细胞<(0.2-0.4)x109/l时,开始出现 各种机遇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3]。本组8例患者中有5例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最常见的ct表现是双肺弥漫毛玻璃影、双肺网状影以及毛玻璃影与网状影会合形成的“碎石路征”;其病理改变是弥漫性嗜酸性浆液渗出伴有泡沫状改变,病灶间相互融合,伴有间质增厚,可机化或纤维化[4]。卡氏肺囊虫肺炎病原确诊有赖于痰或肺组织检出病原体;影像学检查是极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1],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征像双肺毛玻璃影、网状影及碎石路征也可见于肺部其他病变,pcp要通过ct征像与肺部的其他各种感染作鉴别诊断,如肺泡蛋白沉积征、肺泡癌、急性间质性肺炎等,这些都要通过临床、检验等进一步鉴别。但hiv阳性患者ct提示上述影像改变且临床合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体征不明显时,应首先考虑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卡氏肺囊虫肺炎ct征象可总结为:①以两肺弥漫型毛玻璃样阴影为主的肺实质改变,并以两肺门对称分布,经治疗后病变吸收较完全,此类患者多为pcp初次感染,预后较佳。②两肺不对称的索条及网状纤维影为主,伴少量毛玻璃影。hrct可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血管支气管束增粗等间质性改变,多吸收不完全,此类患者多为慢性及复发病例,预后一般。③两肺弥漫结节影,并有融合成片的索条实变影伴有小囊样影,可出现自发性胸,此类病例较少见[2]。 本组病例中有3例合并肺结核,与正常人相比,aids患者的结 核发病率增加30倍,aids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发生结核,体内非活动性结核复燃(常见),结核初燃(少见)和再染[5].本组病例并发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进展及ct表现具有典型肺结核特征。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例,与文献报道以血型播散多见相符合。③两上肺斑片影以浸润性改变1例;抗结核治疗后,2例患者病变明显好转,1例死亡。 aids并发肺结核的病死率高于非hiv感染者,可能与hiv相关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有关,而非结核本身造成[6]。 通过以上病例的ct分析,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影像特征性表现有了感性和理性的了解,遇到诸如肺毛玻璃样改变,肺间质改变等,能做出及时的判断,并能与其他肺部感染做出相应鉴别,可为临床提供充分的诊断依据,对他们及时的诊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绝大部分aids患者在晚期将发生pcp,并因此导致死亡,故主张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可减少本病发生率,从而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图1(1)-(2)为同一病例,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初次感染,两肺弥漫分布毛玻璃状模糊阴影。 图2(1)-(2)为同一病例,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再次感染,两肺以肺门为中心分布网状影及斑片状毛玻璃状阴影,呈“碎石路征”。 图3(1)-(4)为同一病人,aids合并粟粒性肺结核;3(1)-(2)两肺布满大小相等粟粒状阴影,右肺上叶病灶融合成小片状;3(3)-(4)为抗结核治疗半年后ct表现,两肺粟粒状阴影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 窦社伟,李艳,史大鹏,等. 艾滋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原医刊,2007,34(13):19-20 [2]鲍亚星.成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ct表现分析(附3例报告)[j].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25-26 [3] 王爱霞.艾滋病的临床[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7):488-490 [4] 陈壁华,刘晋新,甘清鑫,等.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1):30-31 [5]宾威,陈尔璋.临床病理讨论[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0):718-720 [6]陈玉玲,卢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114-115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