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
中国汉语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汉语史知识点总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今天的汉语体系。
在汉语史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就汉语史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
一、古代汉语的起源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周时期。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文字系统逐渐形成,汉语也开始慢慢地发展起来。
最早的汉语文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代时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用来记录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金文则是商周时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青铜器上,用来记录当时的礼制、文字、音乐等方面的信息。
在战国时期,古代汉语开始进入成熟期,文字系统也逐渐完善起来。
在战国时期,古代汉语逐渐形成了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
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书面语逐渐取代了口头语成为了官方语言,古代汉语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汉字的发展汉字是汉语文字的基本元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汉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这是最早的汉字形式。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规范了汉字的书写规则,这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从此以后,汉字逐渐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文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志。
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了解。
比如,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字体形成了不同的书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另外,汉字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汉语的发音问题汉语的发音问题一直是学习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都是汉语发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汉语时期,汉语的发音规则主要由天然的发展而来,没有明确的体系。
而在宋代,有人提出了“等韵”的说法,认为汉语的韵母有等级之分,这是中国语音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汉语史》习题与答案

《汉语史》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汉语史:汉语史是对汉语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的历史变化。
2. 上古汉语:上古汉语是指从先秦到汉代这一时期的汉语,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3. 中古汉语:中古汉语是指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这一时期的汉语,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上古汉语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
4. 近代汉语:近代汉语是指从元代到清代这一时期的汉语,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变化,逐渐接近现代汉语。
5. 方言:方言是汉语在不同地域和社会群体中形成的变体,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特征。
二、填空题1. 汉语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词汇史、语法史和文字史等方面。
答案:语音史2. 上古汉语的代表文献有《诗经》、《尚书》、《周易》等,其中《诗经》的语言被称为______。
答案:雅言3. 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______音系。
答案:中古音4. 近代汉语的词汇发展中,外来词大量涌入,如“沙发”、“巧克力”等,这是由于______的影响。
答案: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5. 汉语方言可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等七大方言区,其中______方言区使用人数最多。
答案:北方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时期不属于汉语史的研究范围?A. 先秦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近现代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古汉语的特点?A. 语音上有四声的分化B. 词汇上出现了大量的佛教词语C. 语法上出现了双音节化的趋势D. 文字上开始使用楷书答案:D3. 下列哪个方言区的语音特点与其他六个方言区明显不同?A. 北方方言B. 吴方言C. 客家方言D. 粤方言答案:D4. 下列哪个词语属于近代汉语中的新词?A. 马车B. 飞机C. 龙D. 蛇答案:B5. 下列哪种语言现象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A. 北京话中的儿化音B. 广东话中的六声调C. 湖南话中的入声消失D. 四川话中的轻声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方面属于汉语史的研究内容?A. 语音史B. 词汇史C. 语法史D. 文字史E. 修辞史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了汉语史的发展?A. 社会变迁B. 文化交流C. 政治变革D. 经济发展E. 地理环境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词语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变化?A. 新词B. 外来词C. 古语词D. 方言词E. 行业术语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方言区属于汉语方言的七个大区?A. 北方方言B. 吴方言C. 粤方言D. 英语方言E. 法语方言答案:ABC5. 下列哪些现象反映了汉语语法的历时变化?A. 动词后缀的变化B. 句法结构的简化C. 量词的出现和变化D. 语气词的增加和变化E. 词序的变化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汉语史只研究古代汉语,不涉及现代汉语。
汉语史(全套课件247P)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 化。例如第一人称代词“朕”,先秦本 为上下通称,自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 曰‘朕’”以后,这个词就变成皇帝的 专称。“癌”,《中华大字典》(1915) 读若“喦(yán)”,注云:“脏腑所生毒 瘤也。” 1953 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 然音yá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才 改 音 ái , 使 “ 癌 症 ” (cancer) 跟 “ 炎 症” (inflammation) 有所区别。这些变 化都不是语言的的产物,为 社会所制约,具有社会性。个人不能创造语言, 也不能违背语言的规则去使用语言。古书里的 词语通常都会多次出现,而不会只出现—次, 这也是社会性的体现。《论语》里动词“问” 的间接宾语前面一定要用介词“于”。如“叶 公问孔子于子路”(《述而》),“季康子问政 于孔子”(《颜渊》),“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 贾”(《宪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寡”(《泰伯》)。《左传》里“问”的用法也 是这样。这不是哪几个人的规定,而是社会约 定俗成的结果。
二、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汉语史的目的: 研究汉语史就 是要弄清汉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语 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 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研究汉语史的意义有: (1) 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服务 。通过对汉语史的研究, 我们不仅可以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比较 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解决中国古 代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中存在的有 关语言文字方面的若干实际问题。这样 研究汉语史就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作出学科研究的实际贡献。其实, 建立科学的汉语史本身,就是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研究汉语史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汉语史的研究方法

汉语史的研究方法汉语史就像一座神秘的巨大宝库,里面装满了从古至今的语言宝藏。
那研究汉语史的方法呢,就像是打开这座宝库的神奇钥匙。
有人说,研究汉语史就像当侦探,那研究方法就是我们的破案工具。
从古老的典籍里找线索,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就像是犯罪现场留下的神秘脚印。
我们要像福尔摩斯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比如一个古汉字的写法,就可能是解开某个时期语音或者语义的关键密码。
这个字的一笔一划,说不定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小尾巴,一旦抓住,就能把整个案件(某个语言现象)大白于天下。
又或者把研究汉语史的方法想象成搭积木。
各种语言材料就是那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积木。
我们得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拼凑起来,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民间的俗语方言。
有时候一块小小的积木(一个生僻的方言词汇)就能成为构建整座大厦(汉语史的某个体系)的关键基石。
要是不小心搭错了,那可就像盖房子少了承重墙,整个结构摇摇欲坠,我们构建的汉语史的小世界就会轰然崩塌。
而且啊,研究汉语史的方法还像是烹饪。
各种语言现象是食材,不同的研究方法就是烹饪技巧。
我们要把这些食材巧妙地组合起来,用正确的方法(煎炒烹炸,对应不同的研究手段)做出一道美味佳肴。
要是乱炖一气,那可就像把甜的糖和咸的盐一股脑儿丢进锅里,做出来的只能是一团糟,完全尝不出汉语史这道菜原本的美妙滋味。
再看看对比研究法,这就像是给汉语史安排了一场相亲大会。
把汉语和其他语言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有没有互相看对眼的地方。
汉语就像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单身贵族,和其他语言见面的时候,也许会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发型(语法结构类似)或者穿着风格(词汇的相似性),通过这种对比,就能发现汉语在语言大家庭里的独特地位和发展轨迹。
研究汉语史的方法也像考古挖掘。
我们拿着小铲子(研究工具)在历史的土壤里慢慢挖掘。
那些古老的文献、碑文就像是深埋地下的古董。
有时候挖了半天只看到一些小碎片(零星的语言信息),但只要有耐心,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就能还原出一个精美的瓷器(完整的语言面貌)。
关于汉语史分期的一点思考

关于汉语史分期的一点思考
汉语史的分期是对汉语发展、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总结,这也是汉
语史(言语)学研究的基础。
首先,汉语史可以分为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两个时期。
上古汉语大致
是指从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就是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这段时期汉语从野蛮语到文明语发展,其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汉
语出现了笔画、正式条理结构等等。
中古汉语可以从公元前221年到
清朝灭亡。
中古时期汉语的主要发展是书面文字的制定,书面汉语的
制定也极大地推进了汉语词汇和文法的发展,比如“汉语方言统一”,“五音统一”等等。
此外还有汉语的近古时期,大致是指从元朝到清朝的时期。
这一时期
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古代成书的结构被精炼到完整,文言文逐渐被普及,口语也随之发展,汉语词汇更加完善,普通话也出现了。
最后,我们可以把汉语史分为现代汉语时期,从清朝灭亡到现在,汉
语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汉字也推出了大量的改革,
比较系统地刻画了汉字的拼写规范和汉语护颜,文言文也出现了改写
的版本,普通话的书写和口语也越来越丰富,这也是汉语史上比较重
要的一个时期。
总而言之,汉语史的分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发展的变化,
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今天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的。
汉语史稿文档

汉语史稿概述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
本文档将以汉语史为主题,从汉字的起源、汉语的演变、汉语的变体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拥有数千年的历史。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记录祭祀和占卜的信息。
金文是商朝末期至西周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青铜器上,用于纪念和记录重要事件。
汉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整理,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体系。
2. 汉语的演变汉语经历了演变的过程,从古汉语逐渐发展为中古汉语,最终发展为现代汉语。
古汉语是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汉语,该时期的汉语音韵系统略有不同于现代汉语。
中古汉语是指公元7世纪至公元14世纪的汉语,这一时期的汉语在音韵系统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汉语从公元14世纪起逐渐形成,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汉语的变体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分布范围广泛。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中,汉语存在着一些方言和口音的变体。
方言是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的语言形式。
汉语的方言包括粤语、闽南语、吴语等,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此外,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和城市中,人们也会使用不同的口音和词汇,这些口音和词汇也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变体。
4. 汉字的重要性和挑战汉字是汉语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汉字不仅用于汉语的书写,也影响了其他语言的文字系统,如日语和韩语。
然而,学习汉字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大量的字形,学习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掌握汉字的书写和意义。
5. 汉语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并融入到不同的领域中,如商务、文化交流等。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汉语的学习和传播提供了更多便利。
汉语史问题总结(附答案)

简答题1.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
汉语史则是研究汉语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
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2.试述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⑴研究汉语史可以重建汉语历史,深化充实汉语文明史的内涵。
⑵对更好了解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方言,意义重大。
可以预测汉语的某些发展方向。
为制定语文政策提供支持。
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⑷汉语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须懂得起码的汉语史知识。
3.汉语史研究可以分那几个阶段(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⑵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代表作:《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洪武正韵》、《中原音韵》⑶全面发展阶段清初(17世纪)到现在清初到现在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
《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经籍纂诂》;《说文》四大家:《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音学五书》;《马氏文通》(朴学、金文学、甲骨学)。
4.研究汉语史的根据(材料)有哪些?⑴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如研究商代语言,少不了甲骨文。
⑵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说文解字》《中原音韵》等。
汉语史试题及答案

汉语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汉字的演变B.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变化C. 汉语的方言分布D. 汉语的书写系统答案:B2. 汉语史的分期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时期?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宋元时期D. 现代汉语时期答案:C3.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汉语史研究的范畴?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4. 汉语史研究中,哪个时期被认为是汉语发展的成熟期?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文献研究C. 田野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6.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词汇不属于古代汉语词汇?A. 之乎者也B. 你好C. 再见D. 谢谢答案:C7.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语法现象是古汉语特有的?A. 动词后置B. 形容词后置C. 量词的使用D. 被动句答案:A8.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语音变化最为剧烈?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9.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词汇变化最为显著?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10.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语法变化最为复杂?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语史的分期通常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
答案:隋唐时期、宋元时期2.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被认为是汉语发展的成熟期。
答案:隋唐时期3.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变化最为剧烈。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4.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词汇变化最为显著。
答案:秦汉时期5.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语法变化最为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史1.研究汉语史的方法.2评王力考证隋唐音系的两本反切.3.述系词的产生及发展.4复音化的主要原因并举例说明.5举例说明连绵词的特点.6.评唐兰\陈梦家\裘锡圭三书说.7.<广韵>作者\性质体例内容价值版本语音史1述诗经韵系的韵部划分及构拟.2举例说明谐声系统:之3诗经\切韵\中原音韵\声韵调(结\初\脑\全\卿) 4 206韵填空5述通语-M尾的消失过程 6 释韵图(切韵指掌图之类,复印件) 7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其方言声韵调特点,并推测其所属大方言区.(看汉语方言概要) 另看看<古汉语300题>99年汉语史1、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假借有哪些区别?举例说明。
2、“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有哪些区别?3、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分为哪三大类?举例说明。
4、词义的变迁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5、洪诚先生与王力先生对“汉语中的系词”的看法有哪些不同?6、王力先生考证隋—中唐音系,主要依据什么材料?请就此发表简评。
7、请谈谈《释名》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2001年汉语史1、什么是近代汉语?在近代汉语这一研究领域,前人已取得哪些成果?请你简评其中印象最深的三种?(15)2、古汉语中的“以”有哪几种意义?它的本义是什么?其本义与其他各种意义之间的引申关系是怎样的?(15)3、简述“何等”的起源及其发展?(15)4、古汉语中的连词有哪几类?请列举各类的常用词。
(15)5、音韵学中的“七音”指的是什么?请将三十六字母按“七音”加以分类。
(15)6、“传”、“注”、“笺”、“疏”、“章句”、“集解”、“补注”等是古书注解中常见类型,请你扼要地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5)7、谈谈《集韵》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
(10)2003年汉语史试题1、研究汉语语音史,要讲究哪些方法?2、汉语中“浊上变去”发生于什么时代?具体内涵如何?有无例外?3、汉语中多数介词和连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4、汉语语法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汉语词义的演变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6、汉语中来自国外的借词和译词可以大致分为哪几类?请列出类名,并将下列词语按类分列其后。
琵琶伽蓝鸦片动机箜篌圆寂公司观念笳涅槃沙发效果葡萄偈马达直觉苜蓿塔三明治政策7、请谈谈《说文解字》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8、请简述汉语系词发展的客观事实。
2003年语音史试题1、述李荣先生在音韵学上的成就。
(10)2、述汉语中古入声字在上古、近、现代音中的表现。
(10)3、述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值得重视的学术观点。
(10)4、将《广韵》泰韵各小韵排成韵图。
(10)5、辞条解释(30):支脂之三分《音学十书》阴阳对转颜之推方言史韵略易通6、指出《诗经·君子于役》的韵字,说明属于什么韵。
7、指出李白《捣衣篇》的韵脚字,指出在《广韵》属于何韵。
(10)8、下列方言的特点为何?指出其所属何方言。
(10)2003年词汇史试题1、你看过哪些汉语词汇史的著作?对其中两部作出述评。
2、现代语言学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哪些影响?3、对王引之《经传释词》中“之,犹若也……互文也”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确定词义。
任眆《奏弹刘整》全文(1)加标点,并将简体转化为繁体。
(2)解释划线词。
(3)对这篇文章中具有词汇史意义的现象进行简单阐释。
(至少5出。
)99年汉语史1、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假借有哪些区别?举例说明。
2、“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有哪些区别?3、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分为哪三大类?举例说明。
4、词义的变迁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5、洪诚先生与王力先生对“汉语中的系词”的看法有哪些不同?6、王力先生考证隋—中唐音系,主要依据什么材料?请就此发表简评。
7、请谈谈《释名》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00年汉语语音史1、请给音韵学下一个定义。
(10分)2、请用文言文写一篇《广韵》提要。
(10分)3、如参编写《音韵学辞典》,请编写下列条目:浊上变去;②中原音韵;③平山久雄;④词韵。
(20分)4、评述王力上古音学说。
(20分)5、用《广韵》音系的韵母系统对比下列方言音系,指出其韵母系统的特点。
(20分)00年语言学史1、何九盈先生是如何论证《尔雅》的成书年代的?2、谈谈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
3、标点《答段若膺论韵》并简评。
4、谈谈《马氏文通》有建树与不足。
2001年语法史1、甲骨文的语法体系已相当完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它仍有简略与不完善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20分)2、你是怎样看待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10分)3、从上古到中古,汉语的词序有哪些发展变化。
(10分)4、举例说明名词后缀“子、头、儿”是怎样产生、发展的?(20分)5、汉语中判断词“是”是怎样产生、发展的?(20分)6、汉语中表复数的“们”字是怎样产生、发展的?(10分)2001年汉语史1、什么是近代汉语?在近代汉语这一研究领域,前人已取得哪些成果?请你简评其中印象最深的三种?(15)2、古汉语中的“以”有哪几种意义?它的本义是什么?其本义与其他各种意义之间的引申关系是怎样的?(15)3、简述“何等”的起源及其发展?(15)4、古汉语中的连词有哪几类?请列举各类的常用词。
(15)5、音韵学中的“七音”指的是什么?请将三十六字母按“七音”加以分类。
(15)6、“传”、“注”、“笺”、“疏”、“章句”、“集解”、“补注”等是古书注解中常见类型,请你扼要地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5)7、谈谈《集韵》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
(10)2001年语言学史1、中国语言学史应作如何分期?你分期的标准是什么?(20)2、先秦诸子的名辨学说对后世研究语言文字学有何意义?举例说明。
(15)3、传注对于研究语言学史有何意义,举例说明。
(15)4、标点并说明意义:浙之东言语黄王不辨自昔而然王克仁居越荣邸近属也所居尝独毁于火于是乡人呼为王火烧同时有黄瑰者亦越人尝为评事忽遭台评云其积恶以遭天谴至于独焚其家乡人有黄火烧之号盖误以王为黄耳邸报既行而评事之邻有李应麟者为维扬幕一见大惊知有被火之事亟告假而归制使李应山怜之馈以官楮二万及归则见家无患乃知为误盖黄无事而受王之祸而李无望而得二万之获殊可笑(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5、标点《诗经》文字,标出韵脚字,指出韵脚字的上古韵部,并作适当评述。
(20)载驰载驰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鄘风·载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甘心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弟(邶风·谷风)6、[美]罗杰瑞《汉语概说》(1985/1995)强调“汉语的类型特征”对研究类型语言学的意义,你能列述汉语的一些主要的“类型特征”吗?罗说:越南语和汉语在类型上更相似,但两者无亲属关系,而越南语和高棉语同属东南亚语言,当然有亲属关系,但两者类型上相似甚少。
据此,类型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回事吗?试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10)02语音史1. 述诗经韵系的韵部划分及构拟.2. 举例说明谐声系统:之3. 诗经\切韵\中原音韵\声韵调(结\初\脑\全\卿)4. 206韵填空5. 述通语-M尾的消失过程6. 释韵图(切韵指掌图之类,复印件)7. 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其方言声韵调特点,并推测其所属大方言区.(看汉语方言概要)另看看<古汉语300题>2003年汉语史试题1、研究汉语语音史,要讲究哪些方法?(12)2、汉语中“浊上变去”发生于什么时代?具体内涵如何?有无例外?(15)3、汉语中多数介词和连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12)4、汉语语法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2)5、汉语词义的演变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15)6、汉语中来自国外的借词和译词可以大致分为哪几类?请列出类名,并将下列词语按类分列其后。
(12)琵琶伽蓝鸦片动机箜篌圆寂公司观念笳涅槃沙发效果葡萄偈马达直觉苜蓿塔三明治政策7、请谈谈《说文解字》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10)8、请简述汉语系词发展的客观事实。
(12)2003年语音史试题1、述李荣先生在音韵学上的成就。
(10)2、述汉语中古入声字在上古、近、现代音中的表现。
(10)3、述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值得重视的学术观点。
(10)4、将《广韵》泰韵各小韵排成韵图。
(10)5、辞条解释(30):支脂之三分《音学十书》阴阳对转颜之推方言史韵略易通6、指出《诗经·君子于役》的韵字,说明属于什么韵。
7、指出李白《捣衣篇》的韵脚字,指出在《广韵》属于何韵。
(10)8、下列方言的特点为何?指出其所属何方言。
(10)2003年语言学史试题1. 试述先秦诸子语言观。
2. 中国语言学史中有争议的问题有哪些,选其中一个课题说说你的看法。
3. 谈谈元音演变最一般的规律。
4. 关于《说文解字》的论著有哪些,择其中两种述其精要。
5. 《诗经河广》标点,找出韵脚,标出韵脚的韵部。
6. 《说文》“观”的字形为◎,为什么“从人从灌(去掉水旁)下从目”的字能解释为“观”。
2004汉语史:1、研究上古韵部、声调应根据什么材料?研究上古声母呢?> 2、试论述被动句中“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为??所”式、“被??所”式各自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 3、试分析被饰代词“者”字的用法。
> 4、汉语复音化的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 5、判断同源词的依据是什么?王力判断同源词的材料是什么?“大”与“太”是同源词吗?“巨”与大”是同源词吗?请说明理由。
6、“道”的意义,题目列举了12项,试从本义与引申义的理论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并画出树形图。
7、简介《经典释文》并说明其价值。
8、试论六书。
汉语学术史1、试述汉语史的分期。
何九盈先生的分期与其他学者(如王力、赵振铎先生)有何不同?其意见是否需要修正?说明修正的理由。
2、试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方言》的价值。
3、试以近年来中世汉语的一二研究成果为例说明研究中世汉语的方法。
4、试分析《切韵》音系。
鲁国尧先生关于颜之推“??”的解秘,即认为当时中原通语、吴楚通语以及吴方言是三足鼎立的,对于研究《切韵》音系有什么重要价值?5、《尔雅》、《通雅》??的“雅”是什么意思?雅言和雅学呢?雅诂呢?6、试分析一楚简是否有韵?2005年汉语史1.什么是古代、近代、现代汉语?2.三十六字母与上古声母的区别?3.评价王力以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和玄应的《一切经音义》为基础编写的隋-中唐的音系。
4.分析前置宾语“子夏云何”与“未执舆者为谁”5.分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的异同6.分析避讳、避亵和禁忌的异同7.怎么识别词的本义,列举二例8.《诗经》在汉语史上的价值2005年汉语学术史9.评述何九盈《中国语言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