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合集下载

推拿止泻三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推拿止泻三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点 是 ; 须 逆 时针 方 向摩 腹 , 必 因为 逆 时 针 为 止 泻 方 向 。时 间 以
5 1 n ~ 0mi为宜 , 以腹部有热感为度 , 须运 用适度 推拿介质 , 可 加快腹 部热感 , 选用 婴儿 油即可 ; 3 推拿 上七节 骨为 &J 腹 () L
泻 推 拿 治 疗 中 关 键 的一 步 。取 穴 位 : 儿 尾 骨 至 骶 1 骨 一 婴 椎
条线 , 向必须从尾骨 到骶 骨才 止泻方 向, 方 因为下七 节骨是通
三法是补脾 , 腹 , 摩 推上 七节 骨 , 为& J 腹 泻治 疗 中最 此 L 重要的 3步 。古籍关于d J 腹 泻 的治疗 有许 多 ,幼 科铣 镜 》 ,L 《 “ 大指脾 面旋推 , 味似人参 , 白术 。泻之 , 则为 灶土” &J 按 。《 L 摩经 》脾土 , “ 曲指左 旋为补 , 直推 之为 泻” 厘 正按 摩 要术 》 。《
因病史长短 决 定 , 般 操 作 10 3 0次 , 率 较 旋 推 法少 一 0~ 0 频 1 0 8次 / n即可 。另外小儿 推拿手 法要 求轻 柔轻快 , 0  ̄1 0 mi 速
度 也是操作要领之一 。
痛 杂 志 ,9 6 1 () 2 2 19 ,6 4 :0 .
尾 向上擦如数 , 立刻 即止”。《 正按 摩要 术 》 摩 腹 , 厘 “ 用掌 心
t e v r e r o i u t ne u l e c sb o d f w n d r a o tg n h e v o tsm la o s y r du e l o l i o s l o a o r
&J 腹泻亦 称d J 泄泻 , L ,L 属于&J 消化不 良, d J 常见 L 是 ,L 的消化 系统疾病 , 发病年龄 3岁 以下 多见 , 病时间一年 四季 发 均可发病 , 尤以季节更替时明显 .它是 由于&J 脾 常不足 , L 脾 胃功能容易 因外邪 或 内因导致 失调 , 出现 以大便 次数增 多 故 并且粪质改变为 主要 临床表现 . 情较重者 可出现脱水 及 电 病 解质紊乱或危及生命 , 临床 中应 以重视 。

中药敷贴神阙穴配合辨证推拿及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敷贴神阙穴配合辨证推拿及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并 发症 多 、 需要 抢 救 的患 儿 , 以及合 并 有大 肠 杆 菌 、
沙 门 氏菌 性 肠 炎 、 其 他感 染 性腹 泻 患 儿 。将 所有 患 儿 随机 分 为观 察组 和 对照 组各 3 8 例, 其 中观 察 组 男 2 0 例, 女1 8 例, 年龄 5 个月~ 5岁 , 平均 3 . 0  ̄ 0 . 6 岁, 病 程4 ~ 8 天, 平均 4 . 7  ̄ 0 . 6天 ; 对照组男 l 9 例, 女l 9 例, 年龄 6 个 月~ 5 岁, 平均 3 . 1 + 0 . 5岁 , 病程 3 - 8 天, 平 均 4 . 6  ̄ 0 . 8 天 。两 组 患儿 性 别 、 年龄 、 病程 等 一般 资 料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0 . 0 5 ) , 具 有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对 照组 给 予常 规治疗 及 护理 , 治疗 采用 常
5 mi n 。 ( 3 ) 针对 性 护 理 。① 贴敷 护 理 : 贴 敷 前取 平 卧
位, 加 强对 小儿 的脐 部 清 理 , 观 察 神 阙 穴 及 其 周 围 皮肤 有 无破 损 , 若 有 破损 则 暂 时 不予 贴敷 。辨 证用 药贴 敷 及推 拿 , 加 强 胶布 固定 护理 , 观 察 敷 料状 况 , 保证 敖料 性状 良好 , 无移 位 、 松 弛 。贴 敷 6 小 时后撕 除 贴敷 , 然后清洁贴敷部位皮肤 , 并观 察 有 无 皮肤 不 良反 应 发生 , 若 有 不 良反 应 或 过 敏 反 应 , 应 停 药 处理 。② 推 拿 护理 : 向患儿 家 属及 患 儿讲 解 推 拿 的 方法及效 果, 注 意 推 拿 时 的保 暖 护 理 , 避 免 患 儿着
补脾经、 补 大肠 各 1 0 0 次, 捏脊 4 遍左右 , 推 七 节 骨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38例疗效观察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38例疗效观察
1 一 般 资 料
22 1 症 状 : 泻 不 愈 或 泄 泻 时 作 反 复 不 已 , 便 溏 或 质 软 不 .. 久 大
成形 , 日3 5次或 更多 , 白无华 , 怠无 力 , 每 - 面 倦 形体 消瘦 , 少 气懒言 , 肢冷 , 纳呆 , 腹胀 , 睡时露睛 , 或饭后 即便 , 谷不化 , 完 舌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O O 7年 2月 第 2 第 2期 2卷
CG T M Fbur 0 .o 2 . J M C era 2 7 V l 2 2 y0
。7 ’ 7
4 护 理
泄 泻 与 肠 功 能 失 调 有 很 大关 系 , 治 疗 时 取 大 肠 穴 治 疗 本 故
23 湿热 泻 .
23 1 症 状 : 泻 频 繁 , 热 , 便 秽 浊 , 溏 色 黄 或 褐 色 , 量 .. 泄 发 大 稀 便 多或 泻 下 如 注 , 门 灼 热 发 红 , 便 黄 少 , 伴 心 烦 口渴 。 心 肛 小 常 恶 呕 吐 , 疼 , 质 红 , 黄腻 , 纹 红 。 腹 舌 苔 指
小 儿 腹 泻 四 季 皆可 发 生 , 以 夏 秋 两 季 多 见 , 病 原 因祖 而 发 国 医学 认 为 外 感 时 邪 、 伤 乳 食 生 冷 以 及 脾 胃 虚 弱 所 致 , 内 主要 表 现 为 大 便 次 数 增 加 , 薄 或 如 水 样 及 蛋 花 样 , 有 不 消 化 乳 稀 带 2 12 治 则 : .. 消食 导滞 为 主 , 脾 止 泻 。 健 2 13 处 方 : .. 清板 门 , 大 肠 , 脾 经 。 中脘 , 腹 。 揉 天 枢 。 清 补 揉 摩 点
22 脾 虚 泻 .
食或粘液便 , 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 病情 转变 也越快 , 若不 及时 调治 , 暴泻易伤阴泄气 , 甚至造成阴竭 阳脱 , 危及 生命 的不 良后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平 衡,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可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康 复。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 则气血调和。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泄泻的病因和病机
病因
泄泻的病因有多种,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
06 小结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具有安全、无 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 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局限性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需要专业的推 拿医师进行操作,且对于急性腹 泻等严重病情可能效果不明显, 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机理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捏脊
自尾椎两旁(即长强穴)开始, 自下而上连续捏拿至颈部大椎 穴两旁(即脑户穴)。
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指腹沿同一方向推动。
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的指腹作旋转揉动。
摩法
用掌心或食、中、无 名指的指腹在一定部 位进行轻柔的抚摩。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
拿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后进行提拉。
分析结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且多为轻微、短暂的。
03
注意事项
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过程中,需注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过度刺激和
损伤。同时,需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5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注意 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作者:胡旭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02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85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收治婴幼儿腹泻患者359例,行小儿推拿分型治疗。

结果:治愈297例(82.7%),好转62例(17.7%),无效0,总有效率100%。

结论:小儿推拿法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腹泻。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在儿科中,小儿腹泻为一种常见且多发病,常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发热症状。

病初会出现腹泻、呕吐和胃口差,慢慢地会出现哭闹,粪便中会出现奶块且酸臭等。

该疾病经常出现在夏秋季节,且多为资料与方法收治腹泻患儿359例,男175例,184例;年龄4~ 32个月。

患儿均出现腹泻、腹痛、便秘、咳嗽以及发热症状等。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大便的次数增加,3~5次,病情严重的甚至可超过10次/d,大便为淡黄色,有少量的黏液,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恶心、发热、腹痛、口渴、呼吸深长、腹胀、啼哭无泪和皮肤干瘪等症状、严重的腹泻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②通过大便镜检,发现有脂肪细胞以及少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大便病原体检查可见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者是分离轮状病菌等。

方法:将上述患儿临床分为寒湿泻、伤食泻、湿热泻、脾虚泻4型。

①寒湿泻:主要的症状为大便稀,有酸臭味,四肢较为冰凉、舌苔发白、指纹色红。

治疗方法:清大、小肠,运土入水,补脾经。

掐其十指节,分腹阴阳,按摩腹部,揉其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

②伤食泻:主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且口带酸臭味、无食欲、腹胀、腹泻、大便有酸臭味,且大便中间混有一些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舌苔厚腻。

治疗方法:揉其板门,运内八卦,清大肠。

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按弦走搓摩。

③湿热泻: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口渴、烦躁、小便短赤、啼哭、大便次数增加、泻急、舌质红、苔黄腻且指纹呈色紫。

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评价

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评价

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评价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多由于季节变化或肠道感染引起。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儿童肠道失调,从而引发腹泻。

小儿腹泻除了给孩子带来身体不适外,也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

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尤为重要。

加减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

配合小儿推拿,可以改善腹泻症状,加速康复。

本文将对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进行评价。

加减参苓白术散是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经典方剂,其组成包括黄苓、白术、茯苓、桂枝等。

这些药物具有健脾化湿、止泻固涩的作用,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或拍打,调理气血,改善脏腑功能。

配合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加减参苓白术散的疗效,加速小儿腹泻的康复。

我们在某医院小儿科开展了一项临床观察,选取了4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进行治疗。

这些患儿年龄在1-6岁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

按照中医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纳入研究范围。

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加减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剂,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进行适当加减。

同时配合小儿推拿疗法,每日进行1-2次推拿。

治疗周期为7天。

经过观察发现,治疗后40例患儿中,33例患儿腹泻症状明显改善,5例患儿腹泻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儿症状无改善。

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5%,表明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能够显著改善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

1.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效好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既发挥了中药的治疗作用,又借助了推拿的辅助调理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综合疗效较好。

2. 儿童易接受,无副作用加减参苓白术散为中药方剂,药性温和,适合儿童服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小儿推拿对年幼儿童也较易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痛苦或不适感。

3. 疗效稳定,预防复发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减参苓白术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稳定疗效,减少复发的可能。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5例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5例

dral disorders of the knee[J].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2004,86-A(6):1139.[6]陈柯,张杰敏,张馨梅,等•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J].西部医学,2016,28(4):560-563.[7]黄轶锋•中药熏蒸对克氏针钢缆内固定離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⑶:391-392. [8]余宗正•下肢洗伤方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修回日期:2019-10-20)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5例汤顺添2(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00;2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张磊磊(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小儿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在小儿腹泻中属于比较难治的疾病。

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消瘦等,并且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增加了口服用药的难度⑴。

由于慢性腹泻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其可免除患儿服药、打针之苦,简单方便,容易被家属和患儿接受,对小儿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⑵。

笔者为探究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本院90例慢性腹泻患儿以西药为对照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的90例慢性腹泻患儿,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90例患儿按1:1比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1±0.2)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3.6±1.4)月。

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2±0.7)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3.7±1.5)月。

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护理

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护理

06
结论与展望
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
显著缓解症状
通过推拿手法对小儿伤食泻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 缓解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主要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安全性高
推拿手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 性。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几乎无副作用,对患者身 体健康无负面影响。
• 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推拿治疗过程中,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 调理、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病情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儿 及家属掌握简单的推拿手法,以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辅助治疗,巩固治疗效果。
02
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理 论基础
状。
提高生活质量
推拿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 方法,无副作用,患儿及家长易 于接受。通过推拿治疗,可以改 善患儿的消化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
促进自愈能力
推拿法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穴位, 激发机体自愈能力,有助于患儿
更快康复。
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 保证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在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过程中,起到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作用。通过密切观察 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推拿治疗的有效实施。
健脾和胃: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脾胃经络穴位,调 理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达到健脾和胃的目 的。
调和气血:推拿手法在体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 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血,有助于恢复肠胃 正常功能。
消食导滞: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 物消化吸收,消除食积、气滞等病理产物,缓解 伤食泻症状。
综上所述,推拿法辅助治疗小儿伤食泻具有独特 的优势和作用原理。在临床护理中,结合小儿伤 食泻的具体病情,合理运用推拿法进行治疗和护 理,对缓解患儿症状、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16T13:06:10.7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姜志萍
[导读] 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
姜志萍
山东省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65701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 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行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普及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辨证推拿;腹泻次数;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以不足2周岁婴儿为主要病患群体,一般情况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为主,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腹痛、呕吐、发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1]。

小儿腹泻的诱发机制较为繁杂,例如,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肠道外感染等,只有结合患儿病情的诱发机制对患儿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有效[2]。

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常规西药疗法、中医辩证推拿疗法为对照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一呕吐、发热症状;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官疾病、药物过敏等情况。

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

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介于1个月-6岁之间,平均为(3.23±0.87)岁;病程介于5h-20h之间,平均为(13.12±1.67)h。

观察组患儿中有20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个月-7岁之间,平均为(3.63±0.56)岁;病程介于6h-21h之间,平均为(14.02±2.11)h。

比较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相关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研究可行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①患儿每天接受三次乳酶生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3岁之间,每次给予1片至2片;患儿年龄介于4岁至6岁之间,每次给予2片至3片;②患儿每天接受两次妈咪爱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若患儿不足1岁,每次取妈咪爱半包;若患儿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次取妈咪爱1包;若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次取妈咪爱2包;注意冲服的水温不能超过40℃;③患儿每天接受思密达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不足1岁,每天取1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天取1包至2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天取2包至3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

治疗期间,患儿同时接受补液,治疗周期持续6d[3]。

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①患儿接受基础推拿治疗,即对患儿腹部、脐部行5min左右的按摩,然后推揉患儿尾椎骨、七节骨之间的部位,推揉次数控制在200次左右;然后推揉患儿的龟尾穴,次数控制在100次左右;②若患儿症状归为寒湿型,需要对患儿的外劳宫穴推揉50次,脾土穴、三关穴推揉300次;③若患儿症状归为伤乳食型,需要对患儿的板门穴推揉50次,大肠穴推揉200次,天枢穴推揉30次;④若患儿症状归为脾虚型,需要对患儿的脾土穴推揉400次,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以及八髎穴各推揉50次。

值得注意的是,推揉期间,需要严格把控力度,一般情况下,患儿肌肤下陷深度在3mm-5mm之间为最佳。

患儿每天接受一次推拿按摩治疗,治疗持续3d。

期间患儿需要接受6次捏脊治疗[4]。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率判定标准如下:治疗后大便性状恢复,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大便性状明显好转,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大便性状以及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为无效。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由软件SPSS19.0负责统计与分析,数据表达方式有两种,即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
(n/%);两种数据的统计学意义成立检验值分别设定为t、X2,结果显示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要求(P<0.05)。

详情见表1:
3.讨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抵抗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因此出现腹泻情况的概率较高。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腹泻被归纳为“脾虚”范畴,认为患儿的致病机制与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先天不足以及饮食内伤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中医认为该病症临床治疗期间应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为主[5]。

中医推拿疗法即通过推揉患儿的脾经穴、胃经穴,改善患儿脾胃功能,提高其自身的升
清降浊效果,从而加快患儿消化酶、胃酸的分泌量,促进患儿消化;此外,捏脊治疗可以提高患儿大脑皮层自主神经活性,优化患儿小肠吸收效果,进而帮助患儿解除腹泻症状[6]。

本研究期间,以常规西医、中医辩证推拿疗法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腹泻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即相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腹泻患儿行中医辨证推拿疗法,可以帮助患儿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与大便性状,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树昆.辨证推拿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3):70-71.
[2]雷威.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65例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3):115-115.
[3]徐永红.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食积性腹泻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3):32-33.
[4]张金翔.指导饮食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4):2078-2080.
[5]李海争,李华南,马菲,等.基于临床文献与教材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对比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03):3-5.
[6]梁红梅.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27-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