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器 ppt

合集下载

各种吸痰技术 ppt课件

各种吸痰技术 ppt课件

二.适应症
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
01
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
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02
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病人。
03
溺水者,大量咯血者。
二.相对禁忌症
01
声门、气管痉挛者。
缺氧而未给氧者,除非确定缺氧是由于气道痰堵所致;
02
03
心血管急症者。
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
01 吸痰时机:
1.呼吸音粗,有痰鸣音; 2.频繁咳嗽; 3.呼吸频率加快; 4.血氧饱和度下降; 5.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
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
01 吸痰深度:
1.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2.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3.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4.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过气管插管 的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八.并发症及处理
1、肺不张:选择的吸痰管应不超过插管的1/2。吸痰 后应采用控制性膨肺改善缺氧和肺不张。 01 2、误吸: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平时取患侧卧位 和头高位);彻底排痰;建议餐后30分钟再吸痰
八.并发症及处理
3、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 时间过长,动作粗鲁等。 4、继发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把好无菌物品关。 02 5、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停止吸痰 及时处理。
八.痰液的观察
无色透明或白色黏液痰------正常人,支气管黏膜轻度炎 症 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急性左心衰 03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 大量黄浓痰------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恶臭脓痰------大肠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果酱样痰------肺吸虫病

《吸痰护理》ppt课件

《吸痰护理》ppt课件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吸痰不畅
可能由于痰液黏稠、吸痰管堵塞等原因导致。解决方法包 括增加负压、更换吸痰管等。
患者不适
可能由于负压过大、操作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解决方法 包括调整负压、缩短操作时间、给予患者安慰等。
感染风险
可能由于器械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法包括加强器械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提 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等。
观察患者反应
在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 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 以及吸痰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 操作。
预防感染措施
01
02
03
器械消毒
吸痰器、吸痰管等器械应 严格消毒,遵守消毒规范 ,确保器械无菌。
无菌操作
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护理 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手卫生
护理人员应做好手卫生, 洗手、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要做到位。
《吸痰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吸痰护理概述 • 吸痰护理的操作流程 • 吸痰护理的注意事项 • 吸痰护理的案例分析 • 吸痰护理的进修与提高
吸痰护理概述
01
吸痰护理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吸痰护理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医 疗护理行为。
意义
吸痰护理能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堆积引发感染,改善患者的呼 吸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步骤三
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并插 入患者呼吸道。
操作后的处理事项
患者观察:吸痰后,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 是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 时处理。
器械处理:用过的吸痰管等 器械,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交叉感 染。

吸痰PPT

吸痰PPT

吸痰的体外实验研究
06
细胞活性降低
吸痰操作过程中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细胞活性降低。
细胞损伤
吸痰过程中负压过大或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甚至坏死。
吸痰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吸痰操作可能导致气道上皮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
早期凋亡
吸痰对气道上皮细胞的刺激可能导致细胞发生晚期凋亡,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观察患者的痰液分泌情况、呼吸频率、咳嗽反射等,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吸痰方案。
02
准备用具
准备好吸痰器、导管、生理盐水、卫生纸、手套等用具,并确保其清洁卫生。
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将吸痰管插入气道深部,以达到吸净痰液的目的。
插入深度
吸痰时需控制适当的负压,压力过大会导致呼吸道受损。
负压控制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防止气道过度刺激。
晚期凋亡
吸痰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促炎因子分泌增加
吸痰操作可能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IL-6和TNF-α等。
抗炎因子分泌减少
吸痰操作可能导致气道上皮细胞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等的减少,从而影响炎症消退过程。
吸痰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手动吸痰法
概念
用物准备
操作方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化装置将药物或生理盐水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患者自然呼吸或雾化呼吸机送入气道,达到局部治疗及痰液稀释的目的。
用物准备
雾化吸入器、药物、生理盐水、氧气等。
操作方法
将药物或生理盐水放入雾化吸入器内,连接氧气,让患者吸入雾化的药物或生理盐水,通过自然呼吸或雾化呼吸机将痰液排出。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
通过吸痰护理技术,可以及时清除呼 吸道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 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保 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在其他科室中的应用
吸痰护理技术不仅在呼吸系统疾病和重症监护病房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他科室 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神经科、骨科等科室中,患者可能因为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 痰液不易排出,吸痰护理技术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预防肺部感染等并 发症的发生。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吸痰护理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 价值,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开展社区培训
在社区开展吸痰护理技术的培训活动,提高基层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吸痰护理 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吸痰时应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和压力, 以避免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
心律失常
感染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吸痰可能导致 心律失常,需加强心电监护。
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预防 感染的发生。如发生感染,应根据病原体 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CHAPTER
04
吸痰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吸痰护理技术的培训与教育
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的吸痰护理技术培训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和 模拟训练等。
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吸 痰护理技术。
定期考核与认证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和认证,确保他们具备合格的吸痰护理技 能。
吸痰护理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洁卫生。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PPTPPT课件

吸痰护理PPTPPT课件
或平卧位
04
吸痰:将吸痰管 插入病人口腔,
进行吸痰操作
05
观察:观察病人 反应,如呼吸、
面色等
06
记录:记录吸痰 时间、痰量等
07
清理:清理吸痰 器,进行消毒处

08
洗手:操作结束 后,洗手并脱下
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 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
气道
3. 吸痰管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 理
吸痰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吸痰护理的重要性 02. 吸痰护理的操作步骤 03. 吸痰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 04. 吸痰护理的实践案例
吸痰护理的重要性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吸痰护理可以清除呼 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
04
吸痰护理可以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如气胸、
肺不张等。
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痰液
积聚
操作时动作轻 柔,避免损伤
黏膜
定期检查吸痰 管,确保无破
损、堵塞
吸痰后及时清 理吸痰管,避
免重复使用
操作前洗手, 避免交叉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 反应,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
吸痰护理的实践案 例
4
案例分析
01
案例背景:患 者因呼吸困难 需要吸痰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案例过程:护 士进行吸痰操 作,包括准备 吸痰器、吸痰 管、润滑剂等
吸痰后,及时清 理吸痰管和吸痰 器,防止交叉感 染
定期对吸痰护理 人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提高护理 质量
启示与建议
吸痰护理需要专 业培训和实践经 验

吸痰ppt课件

吸痰ppt课件
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器连 接,确保连接紧密,避免 漏气。
负压吸引
开启负压吸引器,将痰液 吸入吸痰管内,注意控制 吸引的时间和力度,避免 过度吸引导致患者不适。
旋转退出
在吸引过程中,可轻轻旋 转吸痰管并缓慢退出,有 助于将痰液带出。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保持患者舒适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舒 适,避免过度刺激导致患者不适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吸痰的方法和步骤
02
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正确连接吸引器,调节负压
0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吸痰操作
观察患者反应和吸出物情况 ,做好记录
吸痰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注意患者安全,避免误 吸和窒息
避免过度吸引和损伤呼 吸道黏膜
或咳嗽。
观察患者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异常情 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预防并发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 感染;同时注意控制吸引的时间和 力度,避免过度吸引导致呼吸道黏 膜损伤等并发症。
04
吸痰后处理措施
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 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 应措施。
加强患者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患 者咳嗽排痰,定期翻身拍背等 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营 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 物治疗或电复律等处理措施。

《吸痰器原理及维修》课件

《吸痰器原理及维修》课件

谊安医疗
谊安医疗是国内专业的呼 吸治疗设备制造商,其生 产的吸痰器在市场上受到 好评。
价格及性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价格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吸痰器价格差异较大,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般来说,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吸痰器价格 较高。
性价比
在选购吸痰器时,需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品牌和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同时,也要关注产品的 后期维护和耗材成本,以便长期使用。
ABCD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在吸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呛咳 、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吸引。
注意储液瓶的更换
储液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更换,避免液体过满 导致溢出。
CHAPTER 04
吸痰器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保养方法
清洁
检查电源线
定期清洁吸痰器的外部和内部部件,保持 清洁卫生。
确保电源线完好无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 换。
便携式吸痰器
适用人群
01
适用于经常外出或需要在不同场所使用的人群,如旅游、公共
交通等。
特点
02
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随时随地使用;价格相对
较高。
注意事项
03
便携式吸痰器通常不具备专业医疗设备的消毒和防护功能,使
用时需注意卫生和安全。
CHAPTER 03
吸痰器的使用与操作
使用前的准备
检查电源连接
注意事项
清洁时避免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吸痰器内部电路板或马达部分 ,以免造成损坏。清洗后应彻底晾干设备,确保无残留水分 。
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方法
吸痰器应定期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 存在的细菌和病毒。可以使用70%医 用酒精或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内 部管路也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 行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后的处理
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
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
01
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
02 要先让负压降低至
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
0.02KPA以下
损坏机器。
使用后,清洁,浸泡消
03 毒贮液瓶及橡胶管,
04
干燥备用。未使用时每
周消毒一次,专人管理
吸痰器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
A 适应症
B 目的
多用于危重,老年体弱, 昏迷,全身麻醉未清醒前; 存在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 迟钝,吞咽功能不全的患 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 效的通气;防止分泌物干 结,脱落而阻塞气道;留 取痰标本。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
核对解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卧位
接通电源
吸痰
试吸
调节负压
检查是否通畅
冲管
关闭电源
为病人摆好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
记录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 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一次一换; 3. 插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4.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计划15秒,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3-5分钟;左右旋转自
深部向上提拉;
5. 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的吸入以免造成缺氧; 6. 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置; 7.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稀释痰液; 8.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呼吸改善情况。 9. 吸痰后记录痰量、颜色、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