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8 R 8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0 60 7 ( 0 2 1 - 0 5 O 1 0 — 9 9 2 1 ) 50 6 一1 股 骨 头 坏 死 也 叫早 期 股 骨 头坏 死 或 股 骨 头 无 菌 性 坏 死 , 因 其 主 要 病 理 系股 骨头 血运 受 阻 , 受 破 坏 而 引 起 的头 部 骨 质 缺 遭 血 。其 治 疗 也 由 最初 的 单 一 药 物 或 手 术 简 单 治 疗 进 展 到 包 括 人 工 关 节 置 换在 内的 多 种 系 统 治 疗 之 中 。但 总 体 看 来 , 术 疗 手 法 因其 痛苦 大 、 复 期 长 、 限 性广 、 期 效 果 不 好 等 而不 被 众 恢 局 远 多 患 者 所 接 受 。 近 年来 , 内 中 医应 用 的 内病 外 治 的 理论 和 内 国 服 中药 的方 法 对 股 骨 头 坏 死 开 展 了 大量 的研 究 , 积 累 了 丰 富 并 的经 验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本 文 具 体 探 讨 了手 术 结 合 中 药 早 取 期 股 骨 头坏 死 的 临 床 效 果 , 报 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择 21 . 选 0 0年 2 到 2 1 月 0 1年 1 2月 我 院 收 治 的 早 期 股 骨头 坏死 患 者 4 O例 , 选 标 准 : 龄 在 1 ~ 8 者 ; 入 年 8 O岁 能 积 极 配 合 , 成 临床 观 察 者 ; 规 检 查 无 明显 异 常 及 明 显 心 脑 完 常 肾及 凝 血 功 能 异 常 者 ; 组 病 例均 经 过 X 线或 C 检查 或 MRI 本 T 检 查 确 诊 。其 中男 性 2 2例 , 性 1 女 8例 。年 龄 2 ~ 8 6 0岁 , 均 平 (O 6 2 2 岁 。右 侧 2 4.士 .) 2肢 , 左侧 1 8肢 1 2 方 法 : 有 患 者 采 用 人 工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手 术 治 疗 , 身 麻 . 所 全 醉 , 侧 卧 位 , 大转 子 为 顶 点 , 性 分 离 臀 大 肌 纤 维 , 露 髋 取 以 钝 显 关 节 后 侧 及 大转 子 。切 开关 节 囊 , 露 髋 臼和 近 端 股 骨 。 清 除 暴 异 位 骨 化灶 , 露 髋 臼后 , 据 测 量 大 小 安 装 假 体 并 以试 模 复 暴 根 位 和 调 试 , 规 放 置 引 流 。加 用 自拟 中 药 水 煎 剂 治 疗 , 方 :I 常 组 川 芎 1g 川 续 断 1 g 狗 脊 1 g 桑 枝 1g 独 活 1 g 地 龙 1g 土 0 、I 0、 0、 2、 2、 0、 鳖 虫 1g 仙 灵 脾 1g 鹿 衔 草 1g 骨 碎 补 1g 秦 艽 1g 生 草 0、 5、 2、 0、 0、 5 。1天 1付 , g 口服 , 日分 二 次 服 。 治疗 1 星期 。 每 个 l 3 观察 指 标 : 察 手 术 时 间 和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状 况 。 随访 _ 观 3 月进行功能评价 , 个 按人 工髋 关 节 置换 术 Har 评 分 标 准 。 ri s 1 4 统计 方 法 : 用 S S 1. . 采 P S 9 0软件 进 行 统 计 处 理 。Har 评 rs i 分 对 比采 用 t 验 , 检 P<O 0 代 表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5

归脾汤治疗失眠的研究新进展

归脾汤治疗失眠的研究新进展

归脾汤治疗失眠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归脾汤治疗失眠的研究新进展。

归脾汤作为传统中医药方,近年来在治疗失眠方面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疗效。

文章介绍了失眠的定义、病因及常见症状,概述了归脾汤的组成、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详细探讨了近年来归脾汤在失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理学、临床试验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对归脾汤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归脾汤;作用机制;失眠;研究进展引言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易醒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目前,西医常用药物治疗失眠,但存在依赖性和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中医药方作为一种悠久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失眠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归脾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归脾汤概述归脾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被证明在治疗失眠等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归脾汤的药物组成主要包括何首乌、白术、茯苓、生姜等,每味药物都具有特定的药理作用,彼此间相互配伍,形成了协同增效的药效。

二、归脾汤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情况2.1 临床疗效观察许多临床观察和案例报告显示,归脾汤对失眠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表现为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睡眠障碍、调整睡眠节律等方面。

归脾汤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表现突出。

许多失眠患者在使用归脾汤后反映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深度增加等。

这些改善不仅体现在主观感受上,还可以通过睡眠监测仪器进行客观评估,结果显示睡眠结构更加规律,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归脾汤能够缓解睡眠障碍的症状。

失眠患者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临床观察发现,使用归脾汤治疗的失眠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这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生活作息恢复规律,精神状态良好。

中西药合用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西药合用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6
中西药合用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高 贤琼
( 湖北省鄂州市鄂钢 医院 ,湖北 鄂州 4 3 6 0 0 0 )
【 摘 要】 失眠症 的 困扰 已成 为人 们 亟需解 决 的问题 , 长期 失 眠 易导 致 免疫 力低 下 引起 一 系列疾 病 , 也 降低人 们 的 日常生活 、 学 习和 工作质 量 。
亚健 康问题也 日 益 凸显 ,失眠患者 的看病就 医率 呈逐步上升 的趋 势。 失眠 症 也被 国 际医学 界 的 专 家称 为 “ 悄 然 来 袭 的流 行 性 疾病 ” 。 C S R S 公布我 国成年人 失眠率为3 8 . 2 %… ,我国青少 年的睡眠时 间也相 对 不足。研究 中发现失眠 的现象 在我国非常普遍 ,有调查显示 我国有 1 5 %左右 的人群存在 长期失眠 ,5 0 %以上 的普 通人群有 过失眠 现象 。 失眠症 是一 种表现 为睡眠时 间及睡眠质量 长时 间令 人不满意 的睡眠 疾 患。患者最常 见的表现为难 以人眠 ,其次 为易醒 ,醒后难再 睡着 ,
中图分 类号 :R 2 5 6 . 2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6 - 0 0 4 0 - 0 2
当今 经济发展迅速 ,生活节奏加快 和工作竞争压 力也逐渐 加剧 ,
眠 。方法 为 阴阳调 和 、补虚 泻实 ,着重强 调活络 经脉调节气血 ,恢 复脏腑 功 能结构 。近 年来有 学者 提 出辨 证 论治 ,将失 眠分别 从 心 、

今最普遍使用的治疗药物。它可以缩短入眠时间和减少时醒时睡的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1 诊 断标准 . 2
1 统 计 学 方 法 . 7
1 . 西医诊断标准 .1 2
参照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 制定的 《 中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国精神病分类 与诊断标准(C M一 一 )19 C D 2 R )9 6年修 订标准 中失眠 ) 症诊 断标准制定 : 1有失 眠的典型症状 , () 以睡 眠障碍为几 乎唯
维普资讯

中医中药 ・
2 0 年 l 月第 4 卷第 1 期 07 0 5 8
中 医 西 结合治 眠 疗失 症疗效观察
钱 惠峰
(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神经 内科 , 江苏苏州 2 5 0 ) 10 3
【 摘要】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 眠症 的效果 。方法 7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照组 3 例 , 9 对 9 口服艾 司唑仑 l g每晚一 m,
依据 19 9 3年 国家卫生部 颁布 的 《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 指导 原则 》】 , 口 判定 分级如下 。临床 痊愈 :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 问睡
眠时间在 6 h以上 , 眠深沉 , 睡 醒后精神充 沛。显效 : 睡眠 明显好
成两组 , 中治疗组 4 其 0例 中, 2 , 1 ;年龄 4 男 2例 女 8例 4—8 5 岁, 平均年龄 6 . ; 43岁 失眠病程 3个月 一2 , 0年 平均病程 29年 。 .

2 结果
两组睡眠( P<0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 5
表 1 两组睡眠改善疗效比较 ( 例)
的症状 , 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 眠 , 包括入睡 困难 , 易醒多梦 , 晨
醒过早 , 醒后 不能再睡 , 醒后感 不适 、 疲乏或 白天困倦 ;2 上 述 () 睡 眠障 碍每周至少 发生 3次 , 并持续 1 月以上 ; 3失 眠 引起 个 () 显著 的苦恼 或精神活 动效率下 降 , 或妨碍 社会功能 ;4 不是任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23T16:34:29.2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作者:罗国晖[导读] 在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探究在失眠症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艾司唑仑应用的同时结合奔豚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失眠病症改善情况以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征。

结果:观察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0.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失眠症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

结论:在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失眠症;效果观察失眠症作为影响睡眠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也称作睡眠维持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时间少、睡眠浅以及疲劳难消除和体力恢复较差,病情较为轻缓的为入睡困难,而在睡醒后难以继续入睡,严重者则出现彻夜难眠,患者在白天多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困倦、健忘、心悸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84例。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40例的疗效观察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40例的疗效观察
01020304
1周内起效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在1周内起 效的病例数为12例,占30%

2周内起效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在2周内起 效的病例数为18例,占45%

3周内起效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在3周内起 效的病例数为6例,占15%。
4周内起效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在4周内起 效的病例数为4例,占10%。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无不良反应
轻微不良反应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的 病例数为28例,占70%。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过程中,出现轻微不良 反应的病例数为8例,占20%,主要表现为 胃肠道不适、口干等症状。
中度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过程中,出现中度不良 反应的病例数为4例,占10%,主要表现为 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分组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0人,分别为归脾丸组和对照组 。
给药方式和剂量
给药方式
归脾丸组患者口服归脾丸,每日3次 ,每次6克。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 ,每日3次,每次6克。
剂量
归脾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芪、 白术、茯苓、远志等中药,具有健脾 养心、安神益智的作用。
观察指标和评估方法
观察指标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 反应的病例数为0例,占0%。
05
讨论和结论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归脾丸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 照组的数据,发现归脾丸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归脾丸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改善心脾两虚的症状,从而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同时,归脾丸还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进一步促进睡眠质 量的提高。

探究加减龙胆泻肝汤在肝郁化火型失眠症中的中西医结合效果

探究加减龙胆泻肝汤在肝郁化火型失眠症中的中西医结合效果

探究加减龙胆泻肝汤在肝郁化火型失眠症中的中西医结合效果发布时间:2023-02-28T07:35:52.309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2期作者:高峰[导读] 目的分析在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治疗中按照加减龙胆泻肝汤进行中西医治疗的效果高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治疗中按照加减龙胆泻肝汤进行中西医治疗的效果。

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70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对照组(35例,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35例,以加减龙胆泻肝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析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对比两组夜间睡眠时间,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治疗中按照加减龙胆泻肝汤进行中西医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加减龙胆泻肝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失眠症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轻者有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睡眠时间短和睡眠深度浅;重者彻夜不眠为主要特征。

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

从临床接诊情况可知,多数患者属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

在临床治疗中,西医主要以镇静安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结合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在常规西医治疗中患者病症容易反复,用药周期较长[1-2]。

而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效果显著。

以龙胆泻肝汤为主要药方进行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本次研究就对加减龙胆泻肝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70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对照组(35例,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35例,以加减龙胆泻肝汤进行中西医治疗)。

《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失眠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其中,肝郁脾虚型失眠症因其特殊的病因病机,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近年来,中医在失眠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过中医辨证施治,确诊为肝郁脾虚型失眠症。

治疗方法以四逆散合六君子汤为基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加减。

三、四逆散合六君子汤的药理及加减原则四逆散主要作用在于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六君子汤则以健脾益胃、调和脏腑为主。

二者合用,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健脾益胃,对于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加减,如加入安神类药物以改善睡眠质量,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以改善气血运行等。

四、临床效果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结果经过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情绪状态也得到很好的调整。

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

六、讨论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其作用机制在于调和肝脾,疏肝解郁,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药物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不仅关注患者的睡眠问题,还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失眠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作者:李文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9期

【摘要】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它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
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及
睡眠深度的不足,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物理疗法等。笔者对目前的中西
医治疗失眠的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治疗 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失眠症;西药;中医;中西医结合
睡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只有在具有良好睡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保护
生活质量,完成各种社会活动。如果患睡眠障碍性疾病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
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失眠症[1]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它是以
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
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及睡眠深度的不足。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日益加剧,
失眠的发病十分普遍,患者轻者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
这种患病率的不同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和体验不同有关。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
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者合并焦虑、强迫、抑郁等症。因此合理治疗失
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非药物治疗
1.1 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 首先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消除失眠带来的恐惧,
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好合理的睡眠时
间,尽量不要饮酒、饮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于比较严
重的失眠患者可进行睡眠行为的控制,有睡意时方上床睡觉,并避免午睡。晚餐要清淡。不要
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书、看电视等。晚上尽量不要参加宴会、朋友聚会、唱歌等引起
紧张或兴奋的活动。睡前2 h避免做剧烈的体育活动。另外,要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努力减
少噪音,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去除各种可能影响睡眠的各种外在因素。

1.2 物理疗法 除了睡眠教育和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外,还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如:中医的
针灸、气功、推拿、按摩等。对失眠均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现代医学中借助于某些物体或医疗
仪器进行的物理疗法,如:水疗、电睡眠、导平仪治疗等,都对失眠有治疗作用。

2 药物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西药治疗 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主要包括第一代巴比妥类、第二代苯二氮卓类及第三代非
苯二氮卓类,第一代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第二代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
广泛的治疗失眠药物,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具
有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的催眠药。缺点是比较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停药反跳和记忆力下
降,但短期应用不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此类药物依据药物半衰期可分为3类,①短效类,其半
衰期小于6 h,常用的药物三唑仑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②中效类,半衰期6~
24 h,常用药物 阿普唑仑,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③长效类,半
衰期24 h以上,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地西泮,常用于早醒。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佐匹克
隆、唑吡坦等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晨没有宿醉症状,药物依赖和停药反跳少等优点,
是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2.2 中药治疗 失眠症中医属于“不寐”范畴,发病原因病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
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治
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补其
不足,(代表方:归脾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
减),清心安神。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雷芳
[2]
对失眠症用西药、中药及多种物理疗法治疗失眠结果显示总有效达到95%。陈明

森[3]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12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观察组不良
反应少于对照组,并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对于重症失眠症的治疗多采用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其中应以睡眠卫生教育和
心理治疗为基础,中西医结合、辅以一种或几种物理疗法,增强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
多数报道证实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一种(中医或西医)治疗。因此,综合治疗重症失眠症
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9.
[2] 王雷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44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6(8):12,
46.

[3] 陈明森.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失眠症120例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21):32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