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访谈提纲

合集下载

三峡移民适应性分析资料

三峡移民适应性分析资料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研究》
重庆迁至湖北省松滋市婉市镇 —张美
• 对于这些不一样的习俗及礼仪,一位移民说 :“虽然我已经来了这个地方,但却不晓得这 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我还囊个在这个地方住?
• “我喜欢吃辛辣的东西,这里的菜不辣”
《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 ——程喻
• 移民普遍觉得广东的物价较原居地高,生活压力 大。 • 在穿着打扮方面也有不同的习惯。采访中一个年 轻的女移民说,她觉得广东人特别保守,对移民有 偏见。她说, 有一次她穿了一个吊带裙上街, 当 地人以为她是搞“ 三陪”的。
一、生活方式适应现状
• 1.1语言 三峡移民语言适应性问题是重要的 社会民生问题。移民到达迁入地后, 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1.2风俗习惯
1.1语言
1.3生活水平未得到改善
• 用一个5级量表来测量移民们的主观评 价,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发现,认 为生活水平下降的占76.4% • 这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适应性 是密切相关的。
三峡大坝的经济效应
• 三峡大坝的发电量为2550万度,相当于 15做核电站是的发电量,输送半径可以达 到大半个中国。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社会适应性的概念:社会适应性是指 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 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合于新环境的过程。 • 2、既是为了实现三峡居民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为了实现国家“迁得住,稳得住, 能致富”的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 和谐发展
鉴定补贴。
文件依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主城区与三峡库区开展劳务对口合作的通知》(渝委办 发〔2006〕40号)。
就地后靠式安置移民就业现状
名义上就业率高,但隐形事业或劳动力剩余现象十分严重

三峡移民个案访谈提纲及注意事项

三峡移民个案访谈提纲及注意事项

后三峡时代重庆L镇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访谈提纲对象一:移民(注意搬迁前后的对比)(数量:10—15)一、基本情况1.何时、何地、何因搬至此地?举家搬迁还是部分搬迁?家庭人口结构状况(数量、年龄)。

2.自然环境的适应情况,如气候、交通等?3.搬迁前的职业状况,现在的职业状况,获取现在职业的途径?搬迁前后收入的变化?4.搬迁后自己的耕地、住房是如何解决的(减少还是增加)?还存那些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路径?二、政治参与及利益诉求1.是否参与村委选举?原因?2.是否参与村委(集体)各类重大事务的决策?原因?3.如何看待集体上访?自己的意愿及原因?4.自己的利益诉求(举例)如何解决?三、社会关系1.与乡村干部的关系如何?原因?(性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其他。

)2.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如何?原因?(注意提问方式,可通过串门次数,是否被邀请参加婚丧嫁娶,参加婚丧嫁娶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频度等问题进行引入)。

3.与其他移民的关系如何?现在的朋友圈主要是那些人?与以前的相比变化是什么?4.与自己的亲戚的联系频度及原因?5.生活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主要侧重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借东西等等。

)6.对本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做何评价?四、文化习俗1.饮食、服饰、语言、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变化及适应程度?如何处理?2.如何看待移民与安置地居民进行通婚,如果通婚有什么顾虑吗?原因是什么?3.主要从事哪些娱乐活动?五、当前的困难及未来生活的展望1.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解决?是否愿意搬回原居住地?原因?2.是否了解国家、重庆市及当地关于移民的一些安置或者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还存在哪些问题?3.对今后自己的生活有何打算?(子女教育、就业等)对象二:土著居民(数量:10)1.请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2.是否愿意与移民打交道,是否与移民打过交道,与移民打交道的方式、频率及态度?对移民的印象如何?有无移民朋友,对他的印象如何?3.是否与移民发生过冲突?是否支持国家移民?4.移民前和移民后对您本人和本镇(本村)带来了哪些影响(比如土地、住房、就业、治安、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利或不利)。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研究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研究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研究非自愿性人口流动是人口流动的类型之一,一般情况下,因为工程建设的需要而造成的人口流动是非自愿性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三峡百万移民因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被迁移到其他陌生文化地区,这些地区对移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心理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生活不习惯等,这些影响导致移民产生了一定的负而情绪,不利于移民的发展。

因此,移民在面对陌生地区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必须不断的进行自身的调整,重组文化、重建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以适应新的社区。

然而,在适应过程中,由于个人、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移民产生了不一样的适应性。

本文主要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对迁入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的三峡移民的生活(文化)进行描述和解释。

通过对移民、当地村民和政府移民工作人员的深入访谈,描述移民在适应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状况,包括移民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出现的返乡潮等。

这些状况反映了隐藏在移民身上一系列现象背后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实际上是由于移民各自处理与其文化不相融合的异质文化所引起的,即面对与自身不同的文化,移民出现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因此,对移民在安置地所出现的适应性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助于发展民族学文化理论的本上适应性特点,丰富民族学移民研究的个案,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助于对移民的现实状况及其未来提出具有建性的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采用深入访淡法对生计方式上具有代表性的移民进行深入调查,例如返乡移民、未移移民、成功的移民等。

根据他们的经历,对其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是否适应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从移民移居背景、移居之前的状况、移居到到涴市镇后的生产生活现状及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重构等方面进行描述或叙述。

其次是深入调查当地村民和政府移民工作人员,获得他们对移民的态度及看法,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移民。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三峡移民的适应现状进行讨论和总结,讨论移民出现种种不同适应现象的社会及文化等原因,并对影响移民适应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移民的动力、两地的文化背景、社会及环境等方面,总结移民在安置地适应期所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探讨移民未来生活的走向,使移民不至于因社会及环境的原因影响其今后的生活。

_落地生根_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

_落地生根_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3风 笑 天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btained in 1997,1999and 2000about ruralmigrants of the Three G orge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 of the migrants in the place of resettlement ,it shows that the adaptation in everyday life is better than the aspect of labor ,and the latter is better than the mentality.By analyzing the in fluence factors on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 of the Three G orges ,the paper point out that the types of resettlement and the care of local g overnment are m ore im portant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 migrants in the early time of resettlement.The manner of labor ,the difference of custom and public security will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 as the time g oes on.The changes on type of resettlement since 1999will bring s ome other problems on the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3 本文的初稿在北美华人社会学协会(NACS A )2003年年会上发表(美国亚特兰大,2003年8月15日)。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

思想战线S I X I A N GZH ANXI AN2005年第1期第31卷1№11,2005V ol131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苏 红1,许小玲2(11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436;2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00436)摘 要:移民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压力,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适应并完全融入到其中,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也是个再社会化的过程。

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问题上采取了几种策略:一是资源的运用与再生,二是“类型化”知识与情境建构,三是依靠代理人实现利益诉求。

这可以概括为“双重适应策略”。

移民会从多方面主动地对原有的行为方式和因素进行调整、改变乃至创新,以适应变迁。

关键词:移民;适应;策略中图分类号:C9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5)01-0060-06 Ξ 三峡移民是工程移民,传统上人们把工程移民划归为非自愿性移民。

与自愿性移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非自愿性移民是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家园的。

正是这种性质,使得非自愿移民的生产、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居住地的改变,而是与原有社会角色关联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因此,移民在迁入新居住地后面临哪些困境,他们是积极行动还是消极等待,他们采取什么策略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顺应外界世界的变迁,甚至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这项研究的出发点。

一、相关研究首先我们要先界定本文中所使用的“适应”这个词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G oldscheiider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斯席德强调把适应看作一个变化的过程,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是移民在变化的环境中所作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

Scott把适应看作是人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把适应分为主观方面和社会方面。

影响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性的客观因素_来自江苏省大丰市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

影响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性的客观因素_来自江苏省大丰市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

影响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性的客观因素来自江苏省大丰市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马德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库区动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之巨,移民数量之大,问题之复杂,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除采取就近后靠的迁移方式外,还有外迁移民方式。

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三峡重庆库区的7万多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11个省市;2000年这11个省市全面展开试点,首次接受7000多移民。

2000年8月28日,来自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双江镇的183户810名农村移民正式落户江苏省大丰市。

研究表明,外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毁灭性地破坏了一种现存的社会秩序,打破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平衡,造成原有的生产体系、社会网络、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的解体。

在原有关系密切的团体被分散到不同的新地点的时候,社会凝聚力被削弱,且产生团体行为的潜力也随之消失,在整个移民群体中,会因此而逐渐地蔓延着一种无助、无权和无援的感觉,人们在感情上也会逐渐地变得疏远起来(塞尼,1996,第54页)。

在这样的背景下,移民如何去适应新的社区,参与新的社区,完成社区组织的重建,从而实现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 的移民目标,就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一、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三峡移民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往往某一主题的研究只有一两项,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相关的积累;研究没有突出外迁移民这一特殊群体;而且当前三峡移民的研究比较零乱,缺乏一个整体考虑。

笔者认为,外迁移民的社区适应是一突破口,围绕社区适应做好先期研究;然后就移民社区发展展开探讨,最后关注的议题是社区融合问题,一步一步走向深入。

为此,笔者拟就影响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性的客观因素作一研究。

在对象上,选取江苏省大丰市首批三峡外迁农村移民。

按照国家的要求,江苏省共接受三峡库区移民7000名,大丰市作为全省库区移民安置试点市。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大丰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积极稳妥地开展三峡移民安置试点工作。

湖北三峡移民社会适应性的调查及其思考

湖北三峡移民社会适应性的调查及其思考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2 9 2 0 ) 3— 0 5— 4 17 6 1 (0 9 0 0 1 0
同性 、 情感 上 的融 人度 以及 行 为方 面 的适 宜性 等 的 一


问题 的 提 出
种 综 合性 反 映。人 的社会 适 应 性 , 仅 直接 关 系 到 人 不 在现 实 中的生 存状 况 与 生 活质 量 , 同时 也影 响到 人 的 身心 健康 及人 的成 长 与 发 展 。 三 峡 移 民 的社 会 适 应 性 不 仅影 响到 他们 能 否 在新 的迁 入 地 安定 下 来 , 时 同
20 0 9年 5月
三峡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学版 ) 人
Ju n l f hn he og sU i ri ( u a ie o ra o C iaT reG re n es y H m nt s& S c l ce c s v t i o i in e ) aS
M. 0 d 20 9 v Vo No 3 L31 .
关 于社 会适 应性 , 目前 有 不 同 的表 述 。美 国心 理
学家利 兰 ( ead 和科 恩 ( oe 都认 为 , Ll ) n Cn) 社会 适 应 性 是个体 在 与社会 生 存环 境 交 互 作 用 中 的心 理 适 应 , 即
也 影 响到 他 们 当前 生 活 、 心 状 况 以及 以后 的发 展 , 身 对社会 文化 、 值观 和生 活方 式 的应对 。[ ] 国智 力 价 1美 并 在 一定程 度 上关 系 到所 在地 的社会 稳 定 与 和谐 , 因 落后协 会 ( A A MR) 对社 会 适 应 性 的定 义 是 “ 体 达 到 个 此 , 展对 三 峡 工 程 移 民 的 社 会 适 应 性 研 究 , 开 以便 有 人们期 望 的与 其 年 龄 和 所 处 文 化 团体 相 适 应 的 个 人 针 对性 地 帮助 三峡 工 程移 民解 决 好适 应 中的 问题 , 不 独立 和社会 责任 标 准 的有 效 性 或 程 度 ” [ ] 于 社 。 2关 仅 对 三峡移 民 的 生 活 与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价 值 , 时 , 同 会适应 性 的 内容 , 期 研 究 者 Mees等认 为 , 应 行 早 yr 适 对 维持 与促 进 移 民 所 在 地 的社 会 稳 定 与 团结 也 具 有 为 由两 个 基 本 成 分 组 成 : 自我 满 足 和 社 会 责 任 。[ ] 1 重 要 的社会 意 义 。关 于这 方 面 的研 究 成 果 有一 些 , 但 G enp n等把适 应 行 为 描述 为实 际智 力 和 社 会 智 力 re sa 现 有 的成果 主要 是 以 思 辨 与 描 述 的方 式 进 行 理 论 研 的总 和 , 即适 应 生活 环境 和社会 环 境 的能力 。[ ] 内 3国 究 , 而 从调 查实 证 的角度 研究 的非 常少 见②。 ④ 学者根 据人 格理 论 和 中 国特 有 的 文化 特 点 , 社 会 适 把 为此 , 我们 于近 期对 湖北 省 恩施 自治 州 巴东 县 和 应 性解 释 为 五 因 素 : 会 交 往 、 会 容让 、 任 心 、 社 社 责 稳 兴 夷 伍 定性 、 开放探 索 。[ ] 管这 些对 有关 对社 会 适应 性 及 宜 昌市 所辖 的 当 阳市 、 山 县 、 陵 区 、 家 区等 有移 4尽 8 其 内容 的具 体 表 述 不 尽 相 同 , 从 中我 们 可 以看 出 , 民点 的乡镇 随 机对 4 5名三 峡工 程移 民 的社会适 应性 但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访谈提纲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访谈提纲

附件三三峡移民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性调研提纲一、调研目的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并发挥其巨大的电力、航运效益,是国人百年梦想。

但是三峡水库淹没区涉与重庆、湖北两地20 多个区县,上百万移民需要避让搬迁、重建家园。

移民能否顺利搬出,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重庆市江津区XX 镇,作为一个三峡移民的迁入地,当地原住居民与三峡迁入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磨合?三峡移民也将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文化,新的习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移民生活吧!二、调研对象(一) 三峡移民(二) XX 镇土著人民(三) XX 镇政府人员三、调研方法(一)问卷调查(二)访谈调查(三)资料调查四、调研内容(一) 三峡移民生活适应程度(二) 三峡移民对迁入地自然环境的感受(三) 三峡移民对迁入地人文环境的感受(四) 三峡移民对迁出先后生活的对照落差(五) 关于三峡移民的政策制度五、调查结果(一)调研小组每位同学各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二)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PPT(三)小组课堂展示PPt,交流发言六、小组成员与分工组长:组员:资料查询:问卷拟定:发放问卷:全组成员问卷汇总与统计:全组成员调研报告:七、时间安排7 月5 日—7 月6 日:发放问卷,走访调查7 月7 日—7 月8 日:问卷统计7 月9 日:形成书面调研报告,组内交流.附件四三峡移民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性访谈内容提纲1.刚搬迁过来时,怎么样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是否讲普通话?听得懂当地方言吗?2.有没有因为语言上的不适应或者说不习惯而和当地居民发生过冲突?比如去买东西时, 有没有因为是外地口音而被不公平对待?3.几年过去了,对当地方言的习惯程度如何?有没有学过说当地话吗?4.搬迁先后的住房情况对照如何?对现在的住房条件是否满意?5.觉得安置地这边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怎么样?和老家比有什么地方不同?6.对安置地的社会治安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老家相比,感觉对哪里的社会治安更习惯?7.以前在老家饮食方面有什么样的习惯?和安置地这边相比有什么不同?适应这边的饮食习惯吗? 8.老家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夏天是否炎热?冬天是否下雪?感觉安置地这边的天气好些还是老家天气好些? 9.搬迁过来后,政府每户分给多少面积的耕地?是不是自己在耕种?觉得分配的土地质量如何?10.对这边的生产方式还习惯吗?比如农作物的栽种情况,农具的使用方法等?11.在老家,过春节有什么样的习俗?端五节有什么样的习俗?中秋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可以举具体例子吗? 12.老家婚嫁方面的习俗是怎么样的?比如聘礼!嫁装!新房情况等搬迁过来后,有移民办过婚礼吗?是按老家习俗还是按当地习俗办?13.在老家,丧葬方面有什么样的习俗?对这边的丧葬习俗了解吗?感觉有什么不同?14.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村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搬迁过来后,彼此之间的关系怎么. .样?15.刚搬迁过来时?和当地居民关系怎么样?这么多年后,与当地居民关系有改变吗?16.搬迁到这边后,如果家里有事普通找谁帮忙?17.感觉自己在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这方面的适应情况如何?18.感觉当地的社会风气怎么样?对同居现象有什么看法?19.从思想观念来看,觉得自己和当地居民差别大吗?比如思想开放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等20..怀念在老家的生活吗?有没有产生过搬回老家居住的想法?21.觉得自己现在是不是本地人?把安置地当做自己的家乡了吗?有没有扎根下来的想法了?22.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具体打算?23.搬迁过来后觉得遇到的最主要的适应艰难在哪里?六年之后,这些艰难现在都克服了或者说有所改善了吗?.附件五三峡移民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性调查问卷调查地点:调查员:调查时间:一、基本情况(1)性别: (2)年龄:(3)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包括中专)5.大专以上(4)目前所从事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5)家庭人口数:_________(6)子女人数_____其中有_____个在读书,文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7)搬迁前所在地主要从事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二、家庭收入情况(1)去年,家庭的总收入大约:1.6000 元2.6001 一10000 元3.10001 元以上(2)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按所占收入比重选出排名前三位选项)1.政府补贴2.打工3.种地4.经商5.其他(3)与搬迁前相比,家庭收入:1.减少了2.差不多3.增加了(4)搬迁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按所占收入比重选出排名前三位选项)1.政府补贴2.经商3.打工4.种地5.出租房屋6.服务业7.其他(其中:1 打工收入包括工资收入、手工制品收入 2 经商包括做小本生意)三、家庭消费情况(1)去年,全家总支出大约:. .1.5000 元以下2.5001 —6000 元3.6001 —10000 元4.10001 元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访谈提纲附件三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提纲一、调研目的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并发挥其巨大的电力、航运效益,是国人百年梦想。

但是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重庆、湖北两地20多个区县,上百万移民需要避让搬迁、重建家园。

移民能否顺利搬出,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作为一个三峡移民的迁入地,当地原住居民与三峡迁入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磨合?三峡移民也将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文化,新的习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移民生活吧!二、调研对象(一)三峡移民(二)龙华镇土著人民(三)龙华镇政府人员三、调研方法(一)问卷调查(二)访谈调查(三)资料调查四、调研内容(一)三峡移民生活适应程度(二)三峡移民对迁入地自然环境的感受(三)三峡移民对迁入地人文环境的感受(四)三峡移民对迁出前后生活的对比落差(五)关于三峡移民的政策制度样?15.刚搬迁过来时?和当地居民关系怎么样?这么多年后,与当地居民关系有改变吗?16.搬迁到这边后,如果家里有事一般找谁帮忙?17.感觉自己在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这方面的适应情况如何?18.感觉当地的社会风气怎么样?对同居现象有什么看法?19.从思想观念来看,觉得自己和当地居民差别大吗?比如思想开放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等20..怀念在老家的生活吗?有没有产生过搬回老家居住的想法?21.觉得自己现在是不是本地人?把安置地当作自己的家乡了吗?有没有扎根下来的想法了?22.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具体打算?23.搬迁过来后觉得遇到的最主要的适应困难在哪里?六年之后,这些困难现在都克服了或者说有所改善了吗?附件五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查问卷调查地点: 调查员: 调查时间:一、基本情况(1)性别: (2)年龄:(3)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包括中专)5.大专以上(4)目前所从事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5)家庭人口数: _________(6)子女人数_____其中有_____个在读书,文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7)搬迁前所在地主要从事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二、家庭收入情况(1)去年,家庭的总收入大约:1. 6000元2.6001 一10000元3.10001元以上(2)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按所占收入比重选出排名前三位选项)1.政府补贴2.打工3.种地4.经商5.其他(3)与搬迁前相比,家庭收入:1.减少了2.差不多3.增加了(4)搬迁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按所占收入比重选出排名前三位选项)1.政府补贴2.经商3.打工4.种地5.出租房屋6.服务业7.其他(其中:1打工收入包括工资收入、手工制品收入2经商包括做小本生意)三、家庭消费情况(1)去年,全家总支出大约:1. 5000元以下2.5001 —6000 元3.6001 —10000元4.10001元以上。

(2)其中,主要的支出项是:(按所占消费比重选出排名前三位的选项)1日常用品2.食物3.衣着4.水电费5.通讯交通费6.教育费用7.医疗费用8.人情礼金9.其他(3)与搬迁前相比,支出明显增加的项目是____,支出明显减少的项目是____1日常用品2.食物3.衣着4.水电费5.通讯交通费6.教育费用7.医疗费用8.人情礼金9.其他(4)与搬迁前相比,家庭支出:1.减少了2.差不多3.增加了四、移民适应性及其发展(一)生活状况(1)搬迁前您家的生活水平在您们村属于:1.下等2.中等3.上等(2)搬迁后您在移民村的生活水平属于:1.下等2.中等3.上等(3)和搬迁前相比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水平:1.下降了2.几乎没变化3.提高了(4)搬迁前主食:1.米饭2.面食3.其它(5)搬迁后主食:1.米饭2.面食3.其它(6)您认为目前生产中困难是:(可选三项)1.资金缺乏2.生产方式不适应3.信息缺乏4.劳力不足5.语言不通6.就业渠道窄7.其他(7)目前生活中您遇到的困难是:(可选三项)1.生活方式不适应2.居住环境不适应3.语言环境4.人际关系5.资金缺乏6.宗教活动不方便7.其他(8)您认为这些困难是暂时的吗?1.是2.不是(9)您会选择如何去面对这些困难?1.寻找政府帮助2.寻找当地居民协助3.自己慢慢适应(10)搬下来后,您们和上面的亲戚朋友的联系:1.更多了2.没什么变化3.少了(11)和过去相比,您现在的朋友1.更多了2.没什么变化3.变少了(12)在当地,您有非移民朋友吗?1.有,很多2.有,较少3.没有(13)搬迁前,您多与下面哪类人交往:1.亲戚2.邻居3.同学4.同事5.村干部6.其他一(可选三项)(14)现在,你主要和下面哪类人交往:1.亲戚2.邻居3.同学4.同事5.村干部6.当地人7.其他(15)搬下来之前,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您主要找谁帮忙?1.亲戚2.邻居3.同学4.同事5.村干部6.政府7.自己解决8.其他_ (16)搬迁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您主要找谁帮忙?1.亲戚2.邻居3.同学4.同事5.村千部6.政府7.自己解决8.其他_ (17)搬下来前,您闲了都干些什么?_________现在呢?________1.串门聊天2,看电视3.打麻将4.喝酒聚会5逛集市6.其他一(可多选)(18)您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1.上班2.在外面找活干赚钱3.做家务活4.串门聊天5.打麻将(19)搬迁前,本村的大会和活动您:1.从未参加过2.很少参加3.经常参加4.全部参加(20)搬下来后,本村的大会和活动您:1.从未参加过2.很少参加3.经常参加4.全部参加(21)与搬迁前相比,本村的娱乐活动:1.减少了2.差不多3.增加了(22)您觉得当地居民对您们的态度是:1.对我们很热情,从不歧视我们2.大多数都不歧视,只有一小部分歧视我们3.很多人都歧视,经常遭白眼(23)您对当地人的态度是:1.很好相处2.比较容易相处3.不好相处(24)您及家人是否与原当地的居民发生过冲突或矛盾?1.发生过多次2.发生过一两次3.从来没发生过(25)您及家人是否与一起搬迁过来的邻居发生过冲突或矛盾?1.发生过多次2.发生过一两次3.从来没发生过(二)移民政策与制度(26)您为什么要搬到这里?1.说不清楚2.为保护原来的生态环境,政府要求搬迁3.为了获得好的生存环境,主动提出搬迁4.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受教育环境(27)您认为三峡移民对搬迁的人来说:1.没有好处2.有一点好处3 —般4.比较有利5.非常有利(28)您对三峡移民政策的有关规定知道多少?(选1.的跳至30题)1.一点也不知道2.不太了解3 —般4.比较了解5.非常了解(29)您是通过何种渠道知道这些规定的?1.看相关的报纸、文件2.看电视、听广播3.亲戚朋友、邻居告知4、政府宣传(30)如果政府提供政策帮助,您最希望解决1.政府能够帮助提供就业机会2.增加移民生态补偿津贴3.提供一些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4.其他(31)您对村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能够理解并支持吗?1.不理解也不支持2理解但不支持3.理解也支持(32)您对工厂和企业的上班制度适应吗?1.很不适应2不太适应3.—般4.比较适应.5非常适应(33)您觉得三峡移民应不应该享受特殊政策?比如教育、养老、医疗等。

1.应该2不应该3.无所谓(34)您有没有违背村里以及工厂企业的规章制度?1.从来没有2偶尔3.经常(三)未来的想法和打算(35)您是否怀念搬迁前的生活―,您是否想念搬迁前的熟人1.想2.不想(36)再过十年,如果能够搬回到以前的居住地,您们什么打算?—为什么?1.肯定要回去2.想回去,但是身体各个方面都不行了,回不去了3.不知道4.不回去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您觉得在移民村以后的生活会1.会越来越差2.不知道3.会越来越好(38)您对孩子上学有什么看法?1.没有必要2.不清楚3.不太重要4.很重要(39)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您希望您的孩子能够上到:1.小学毕业2.初中毕业3.高中毕业4.大学以上(40)您对以后有什么打算?1.学一些技术,在城市打工2.回到库区工作3.自己在当地创业4.等待政府的帮扶5.子女的帮助6.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