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和测算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测评指标构建

农业现代化测评指标构建

农业现代化测评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构建科学的农业现代化测评指标,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的构建首先,要从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产业组织水平等多个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

技术水平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科技成果的应用程度等;生产力水平主要评估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管理水平则关注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等;产业组织水平则强调农业产业集群化、产业链条化等。

二、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的构建其次,要考虑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化肥农药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当被纳入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之中。

三、农业产值增长评估指标的构建农业产值增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农产品总产值、农村居民收入、农业增加值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农业产值的增长情况,反映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四、农业品质评估指标的构建另外,农业品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农业产品的品质水平,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等方面。

五、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构建此外,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评估指标,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程度、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效益。

六、社会效益评估指标的构建除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外,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包括农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对社会的影响。

七、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的构建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考虑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出口额、进口额、国际市场份额等指标来评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农产品的出口提供参考。

八、政策扶持评估指标的构建政策扶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贴额、扶持政策执行情况等指标来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和推动程度,为政府改进政策提供参考。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率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追求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本文旨在对中国农业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实证研究,探究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中国农业生产率概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率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劳动力投入下的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方法1.总产值法总产值法是通过测算农业总产值与投入资源之比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区和农场的农业生产率水平,从而了解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贡献。

2.边际产量法边际产量法是通过测算单位投入资源所能增加的产量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和边际分析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农业生产要素的效率和配置,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3.全要素生产率法全要素生产率法是综合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并找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

三、中国农业生产率实证研究1.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实证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农业人力素质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人力素质是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培训技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实证研究表明,农业人力素质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是推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优化。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保障系统 2 个一级指标 、农业生产条件等 5 个二级指标 ,共 1 项个体指标. 7 以上研究从各个角度对农业现代化指标进行分析. 但是可能存在的不足:1 ) 侧重量上的分析 ;2侧重 ) 生 产过 程 的分 析 ;3侧重 第一 产 业 的分析 . 时 期指 标体 系设 置应 克服 以往 的不 足 ,充分 考虑 j 方面 因素 : ) 新
农 T 贸 紧密衔 接 ,产 加销 融 为一 体 ,多元化 的产业 形态 和多 功 能的产 业体 系 . 1 l
鉴于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地位 ,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探索适合本周或当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同 时也制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目 标. 但是 ,要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或者要衡量其 与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就需要对农业现代化进行评价.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我【不 同 司
地 区的农 业 现代 化进 程有 个 可 以度量 的过 程 ,对 农业 现 代化现 状 和发展 趋势 有个 客观 的认 识 ,找 薄 弱环 节 ,有 针对 性地 加 以 改进 .同时 ,通 过农 业现 代 化评 价指标 体 系 的构建 ,便 于 比较各 地农 业 现代 化 的发 展 进程 ,有 利于 客观 地体 现农 业 现代 化 的实 际发展 水平 ,同时作 为调 整 当地 农业 现代 化 目标 的理论依 据 具有
2 1 年 5月 02
襄 樊学 院 报
J un l f a ga v ri o r a n fn Unie st o Xi y
M a .0l v2 2
第 3 3卷第 5期
V l 3NO 5 o 3
新 时期 农 业现 代 化 评价 指 标 体 系 的构系的不 足 ,并从 产业链 、城 乡统筹 、质 和 量统一 的角度 设置 评价 指标 .通过 专 家评价 及层 次 分析 法 ,构 建 了评 价 指 标体 系及 计算模 型 . 关键 词 :农 业现 代 化 ;评 价 指标 ;指 标体 系构建 ;层 次分析 法 中 图分 类号 :F 2 . 3 0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8 42 )50 5 .4 92 5 (0 0 .0 80 0 1 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_蒋和平 - 副本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_蒋和平 - 副本
资料来源 &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区域经济与 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测算
$
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利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 $ 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
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 据 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
0?@/ ,!//< 年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 结果如下 & $%& 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及趋势 根据 0?@/ , !//< 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 展指数 * 表 !($ 从总体上看 $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
27*’(,"’8 1980-2003, is the third.
Using the method of synthesized multi index analysis,
establishing evaluating model of China General speaking, amo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要 !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 & 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 价 模 型 & 对 中 国 农 业 现 代 化 发 展 水 平 进 行 了 定
量评价 # 结果显示 %-=*(’ !(() 年 & 总体上 & 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 & 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 东部最高 & 中部次之 & 西部最低 # 关键词 ! 中国农业现代化 $ 综合指数法 $ 发展水平 $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A+ !!((. "(!,((*A,(+
作者简介 ! 蒋和平 & 男 & 博士生导师 & 主任 & 主要从事区域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 黄德林 & 男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 农业技 术经济 & 计量经济研究 #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关键词: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发展指数一、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一)指标体系维度选择(1)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一方面要改善当前创新绩效,另一方面还要培育创新潜力与动力,而后者主要依靠科研投入的增加、智力资本的投入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创新”维度,包含创新成果与效率、创新潜力与动力两项二级指标;对于创新动力,又具体从科研投入、智力资本、高等教育三方面进行刻画。

(2)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就是要统筹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发展协调性。

就城乡发展而言,要避免资源过度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空心化;就区域发展而言,要促进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

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协调”维度,包含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两项二级指标,各自分别从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居民收支三方面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协调性。

(3)绿色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土、大气污染状况,加强环境治理和动植物保护。

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绿色”维度,包含能耗与污染、环境状况与生态治理两项二级指标,具体从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水土大气现状、动植物保护和环境治理五方面刻画绿色发展水平。

(4)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
明 ,在衡 量现代农 业发展 水平方面,简化 的指标体 系与原指标体 系具有相 同评价结果。
关键 词 :农业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 系 聚 类分析 因子分析
“ 三农 ”问题 长期以来都 是党中央 、国务 院关注的重 点
和焦 点 。促进农 业现代化发 展 ,首当其冲是 要设计一套农 业

( )当前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 二 是指标数量偏 多 。现有指标体 系一 般都比较繁琐 ,二
【 农韭 发展 1
农业经济
2l 02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
基 于 聚 类和 因子 分析 法
◎沈


胡资骏
要 :以辛岭 、பைடு நூலகம்和平 《 国农 业现代 化发展 水平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和测算》提 出的指标体 系为例 ,将原有 1 个评 我 2
价指标精 简为9个 ,并 用 因子分 析法取代 了原有 的层 次分析 法,有效 克服 了权 重设 置主观 性较 强的不足 。最终计算结果表

标 ;而河北省制定 的则包括 5 2 项指标等。 类 3
三、 改进 思路 的具体 实践
※基金 项 目:重庆市科委软 科学项 目 “ 农业技 术创新过程及优 化研究— —基于重庆地 区的经验研 究”( 编号 : s 2 1c -k A 1 ) cc01 r 01 t x x

3 一
l 巫发展 】 农 为 了检 验改进 思 路 的可行性 ,本文 选用辛 岭 、蒋和 平 路对 这 l个指标 进行 简化 。 ( 2 本文所 有计算样 本数据 来源于 《 国农业现代化发 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一文 19 一C 9年 度 《 国农 村 统 计 年 鉴 》 和 《 国 统 计 年 我 9 0- X 22 中 中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水平和趋势,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分析。

文章首先明确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然后从多个维度出发,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指标,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方法指导。

本章节将详细阐述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构建和测度分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农业领域,这意味着农业发展不仅要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时,应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创新发展的理念。

创新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注重引入反映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指标,以评价农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潜力。

再次,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关注农业的社会功能。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等多种功能。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社会稳定、农业文化传承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农村发展2024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农村发展2024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现代农业体系的关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案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 能力
推广农业科技应用 ,促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能源、农村交通、农村住房等。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 平。
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人才培养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农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农业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农业教育培训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水平
农业金融支持
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稳定农民收入 农业贷款: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农业担保: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帮助解决融资难题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要
传统农业生产的 局限性:受制于 自然条件、技术 水平等因素,农 业生产效率低下。
现代农业体系构 建的意义:通过 科技手段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增 加农民收入。
农业现代化的必要 性:实现农业现代 化是农村发展的必 然趋势,有利于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农业现代化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辛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275(2010)06-0646-05Setting up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Development Levelof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XIN Ling ,JIANG He-pi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 :We set up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use the methods of expert evaluating and layer analyzing,establish model and calcul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from 1980-2008,we know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is trending up,but the level in the east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e central region,the central region is higher than western region.We believe that increasing the devotion to the agriculture,the eastern region changes toward the technique intensive type and funds an intensive type,leading to carry out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 central region tends to technique,labor intensive type on the base of insur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safety,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tend to the labor,technique intensive type of save water agriculture,the ecosystem agriculture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agriculture.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calculatio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基金项目: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化的理论、道路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号:07AJY020);2009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农业现代化专题研究》(项目批号2009YWF4-06)。

作者简介:辛岭(1971-)女,内蒙古包头人,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蒋和平(1956-),男,湖南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09-08,修回日期:2010-09-28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进行定量测算,从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出判断,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则:①指标的系统性。

要全面考虑农业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通过指标的综合,全面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②指标的综合性。

既要考虑典型指标,也要兼顾关联性指标;③指标的重点性。

重点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④指标的代表性。

选取能够反映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容。

⑤指标的可比性。

指标设置既要符合各地的实际,又有一定可比性。

根据以上原则,借鉴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1-4],参考了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评价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和衡量标准,参照数据的可获得性,经过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4项准则指标和12项个体指标,用其评价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①反映农业现代化投入水平方面的指标组,主要表现为土地、资金、动力、科技以及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水平。

②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水平方面的指标组,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产出水平的指标。

③反映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组,主要表现为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力就业率等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指标。

④反映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组,主要表现为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图1)。

2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价方法及模型2.1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价方法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因此,选取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1)专家评价法。

请专家根据经验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和各基础指标的标准值,以及优化方向,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累加,从而计算出各级指标的量化值。

这种方法虽然第31卷第6期2010年11月Vol.31No.6Nov .2010农业现代化研究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第6期辛岭等: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但是,若能收集到大多数专家的意见,经过正确的统计处理,就会降低主观随意性的干扰。

所以,它是目前农业经济科学研究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即AHP法)是把复杂问题分为若干有序的层次,然后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数值,构造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计算出每一层次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进而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算出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将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克服了专家评价法的主观随意性,是比较先进并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

2.2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价模型在已设计出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

该评价模型组合包括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测评总模型(AT)及其分模型。

属于一级子系统模型的有:农业投入子系统模型B1、农业产出子系统模型B2、农村社会发展子系统模型B3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字系统B4。

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估模型组的构成和数学表达式如下:AT t=W1B1+W2B2+W3B3+W4B4=ni=1ΣW i B i式中,Bi 为一级子系统指数,Wi为各级子系统权重,Tt为评价区域,t为时期。

3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及阶段划分正确划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需要根据一定的衡量标准作为依据。

针对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都没有出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衡量标准的划分,在借鉴农业现代化评价标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为参考,以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农业的现状为实际参考依据,确定了以下衡量标准(表1)。

根据以上标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AT<0.4;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0.4≤AT<0.8;农业现代化成熟阶段:AT>0.8。

4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我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1979-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9-2009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79-2009)、《中国国土资源年鉴》(1979-2009年)《全国农村统计资料》(1979-2009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值,然后代入评价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4.1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程度评价(1)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1980-2008年30年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变化的趋势整体是上升的,2008年全国指数达到0.45,比1980年的0.22上升了135%。

总体上升速度较快,说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从整体上看已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也看到,1980—2008年的30年中,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虽然其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其中1980—1995年,其总体发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5年间综合发展指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13%;1996—2008年间,其总体发展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3年间综合发展指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27%。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曲折,这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变小,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比如,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变缓,水利设施建设停滞不前等。

90年代初,中国农业小规模生产的缺点逐渐显现,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低,效益不高,影响我国农产品生产竞争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劳均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力就业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森林覆盖率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投入水平图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系列标准指标名称权重劳均农业资金投入(元/人)6.186.285.806.557.3611.646.269.056.2611.7213.759.155000-75000.8-1.230-609-1869-8512000-250009100-1350037500-525004800-960055-4045-2015-25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5000<0.8<30<9<69<12000<9100<37500<4800>55>45<15>75001.4-2.460-90>18>85>25500>13500>52500>9600<40<20>25农业现代化成熟阶段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单位耕地总动力数(kw/hm2)有效灌溉率(%)农业人均GDP(万元/人)劳动生产率(元/人)土地生产率(元/hm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力就业率(%)森林覆盖率(%)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647第31卷农业现代化研究力;加上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因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