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3250860.html,

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李兴贵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年第06期

2016年春季学期,云南省新平县在部分乡村中小学校启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年来,我已经完全认同了“语文主题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形式,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从教小学语文16年的我如沐春风,看到了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希望。

“语文主题学习”的根本任务在于除了“教”和“学”,更多的是“浸润”,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结合实际情况,我在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力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明确主题,瞄准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学习重点的把握、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有效课堂教学的达成起着导向作用。原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提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更加集中”,这与“语文主题学习”所倡导的理念正好不谋而合。那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堂主题、集中课堂教学目标呢?

学习主题依据单元目标确定,单元目标(单元主题)依据整册目标确定,整册目标依据学段目标确定,学段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几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在本册教材学习完后应该具备的能力有哪些,其次要明确这些能力与整册教材知识要点的对应关系,再次要整合该册教材各单元的知识主题,课前准确定位单元目标。总之,依据课标,精心解读教材,确定单元主题,明确课堂语用点,准确定位学习主题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主题学习”切忌浮光掠影,“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堂课,应把握“三个维度”和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料,彻底解决一两个阶段性问题,拟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例如,我们在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负荆请罪》时,这样来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品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二是通过《史记》《将相和》《公仪休拒收礼》等课内外阅读资料的整合,帮助理解人物特点,理解故事内涵。这两个目标一个涉及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一个涉及表达方法的问题,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符合崔峦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的观点。

二、提炼内容,简化环节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有很多,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