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处理方法
锦鲤长水霉怎么办?

如果你的锦鲤缸中出现了水霉,这可能是因为水质不佳或者缸内有机物过多,导致水霉菌滋生。
以下是处理水霉问题的一些建议:
1. 改善水质:检查水质参数,确保水质符合锦鲤的要求。
使用水质测试工具测试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参数,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水质调整。
2. 增加水循环:提高缸内的水循环可以减少水面积,减少水霉的滋生。
可以安装水泵或增加气泡石,增加水的氧气含量和循环速度。
3. 定期更换水:定期更换部分水量可以减少水中有机物和废物的积累,有助于降低水霉的滋生。
通常建议每周更换约10-20%的水量。
4. 清理缸底和过滤器:定期清理缸底和过滤器,清除废物和污垢,减少有机物的堆积,从而降低水霉滋生的可能性。
5. 避免过度喂食:控制喂食量,避免过度喂食,减少食物残渣的积累,有助于减少水霉的滋生。
6. 增加光照:如果是浅水的水霉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光照,阳光照射可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7. 使用水质处理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水质处理剂,如除氯剂、硝化细菌剂等,帮助维持水质稳定。
8.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水质和水族箱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预防水霉问题的发生。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有效解决水霉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水族箱店或兽医的帮助,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详细的建议和处理方法。
水霉病如何治疗

水霉菌在寄主死后不久繁殖特别快,所以具腐生性,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又称次发性感染)那么它有没有治疗的办法呢?治疗方法:1、病鱼数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话,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 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2、或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3、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防治细菌激发感染;4、市面上常见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渔药种类。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
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三是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
四是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五是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可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防治水霉,用这些方法更有效

防治水霉,用这些方法更有效防治水霉,用这些方法更有效这些天温度一回升,有些地方的鱼塘就开始出现问题,有的鱼浮在水面上,有的鱼塘每天都有发病死的鱼。
特别是一些前段时间放鱼的养殖户,一旦在转运后,消毒用药不彻底,在太阳光照的作用下,水温回升,水霉就越发变得严重,鱼的死亡量也就增加了,每年的立春前后的这段时间,是水霉的一个集中爆发期。
做好以下一些方法,有助于更加有效的防治水霉。
方法一:改单一治疗水霉的药为互配用水霉的感染,往往先是受伤感染细菌,然后继发感染水霉,用药治疗的时候,将治疗细菌的药与治疗水霉的药,结合在一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治疗细菌的戊二醛溶液与治疗水霉的水霉克星,可以混在一起用,一袋加一瓶可用到2-3亩水体;治疗水霉的水霉烂鳃康与杀菌的金碘,可以混在一起用,500毫升各一瓶,可用到2-3亩水体。
(五倍子)方法二:防重于治,预防时给足用量与时间在转运和投放鱼苗时,鱼体鳞片外所包裹的鳞囊易破损,一旦有伤口,在低温情况下,容易感染细菌,并继发水霉。
当用消毒药进行浸泡消毒时,务必注意到用药的浓度。
如许多养殖户在冬天放鱼苗时,都会用消毒药来浸泡,比如我们常用的金碘和复合碘,碘的中毒浓度是50ppm,而正常碘的消毒浓度是0.3-0.5ppm。
当用来浸泡时,碘的浓度可用到正常消毒浓度的十倍,在3-5ppm的浓度下浸泡,鱼也是安全的。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鱼车上浸泡,则务必要注意不能缺氧。
好多人在消毒时,把消毒药直接往鱼罐车里放,车在行进中时,水的振荡有利于溶氧的提高,但一旦车停下来,即便有时增氧,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出问题。
还有的用到盐来消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到用量与时间。
建议先把盐兑成3-5%的浓度,再把鱼放在事先兑好的盐水里浸泡四五分钟,通过盐的作用,引起鱼的表层皮肤肿胀,增加鱼体表的粘液附着,同时通过高浓度的盐所产生的渗透压,刺激鱼的体表,导致炎症的产生,使得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富集,产生针对性免疫。
去除水中的水霉菌方法

消灭水中的水霉菌,最好的办法就是换水、下盐和升温,并加强鱼缸的过滤。
如果由鱼感染上水霉病,最好是先用老三样治疗,在病情严重时,还能下点土霉素进行治疗。
水中的水霉菌太严重,还能下入专治水霉的药物,或将水全部换掉。
去除水中水霉菌的方法
想要去除水中的水霉菌,最好的办法就是换水和下盐,还能够适当的将温度升高,并加强过滤,就能将水中的霉菌消灭掉,在平常稳定水质,就能有效地防止再产生水霉菌。
如果有鱼感染上水霉病,最好是先用老三样进行治疗,再观察恢复的情况,病情实在是很严重,还可以在水中泡点土霉素,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果水中的水霉菌泛滥太严重,老三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还能够在缸中下入专治水霉的药物,实在不行就只有将水全部换掉。
您学会了吗?。
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

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
观赏鱼是水族爱好者们最喜欢的饲养宠物,不仅因为它们的美观外观,而且它们种类繁多,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但是,观赏鱼在饲养过程中会患上一种叫做水霉病的疾病,这种病是由一种叫做乙烯菌的细菌引起的,它会在鱼体表面形成一层细腻的霉菌污垢,使鱼体变得脏腻暗淡,并有可能出现鱼的疲劳、发白、焦痕等症状。
为了治疗水霉病,最重要的是要给鱼清洁健康的水环境,将水质恢复到最佳状态。
定期更换水,能够有效地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另外,也可以添加一些除水霉病病菌的药剂,但这种情况下要求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照顾鱼类的安全,以免影响其他水族动物。
另外,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来治疗水霉病,这种方法又称为“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照射能够杀死病菌,破坏它们的DNA,但也要慎重使用,以免伤害到观赏鱼体内的其他微生物。
此外,还可以使用化学添加剂来治疗水霉病,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对水体造成过多的污染。
另外,在使用化学添加剂时也要注意不要把它们放入鱼缸中,以免伤害到其他水族动物。
最后,可以通过药浴的方式来治疗水霉病,但这种方法一般属于临时性的,去除水霉病的效果只能暂时,而且也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
总结起来,治疗水霉病的最佳方法是将水质保持最佳状态,定期更换水,并配合以上几种治疗方法,把水霉病菌迅速除掉,也能有效地保护饲养的观赏鱼。
但是,要想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水霉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更好的保障观赏鱼的健康和安全。
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

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观赏鱼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宠物,但是它们也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就是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一种叫做水霉菌的真菌引起的,它可以影响鱼的皮肤、鳃和鳞片,导致鱼的健康状况恶化。
本文将介绍观赏鱼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一、诊断水霉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是否是水霉病。
观察鱼是否出现以下症状:1.白色绒毛状物质出现在鱼的身体表面,特别是在鳃盖和鳃弓上。
2.鱼的皮肤和鳃片出现白色或灰色的坏死斑点,这些斑点会扩大并且变得更深。
3.鱼的行为异常,如停止进食、游动缓慢或者在水中浮起。
如果鱼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很可能是水霉病。
接下来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水霉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甲氧苄啶、马来酸甲氧苄啶和茶树油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浸泡或者喷洒的方式施用。
1.甲氧苄啶甲氧苄啶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死水霉菌。
它可以通过口服或者浸泡的方式施用。
口服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克,每天给药一次,持续5-7天。
浸泡的剂量为每公斤水体中加入0.1克甲氧苄啶,每天更换一次水,持续5-7天。
2.马来酸甲氧苄啶马来酸甲氧苄啶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杀死水霉菌和其他一些细菌。
它可以通过口服或者浸泡的方式施用。
口服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克,每天给药一次,持续5-7天。
浸泡的剂量为每公斤水体中加入0.1克马来酸甲氧苄啶,每天更换一次水,持续5-7天。
3.茶树油茶树油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可以杀死水霉菌和其他一些细菌。
它可以通过喷洒的方式施用。
将茶树油稀释成1%的浓度,然后将其喷洒在鱼的身体表面或者浸泡在水中。
每天喷洒或者更换一次水,持续5-7天。
三、环境治疗环境治疗是治疗水霉病的另一种方法。
鱼所处的水环境对于鱼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水质不好,那么鱼容易生病。
因此,改善水环境也是治疗水霉病的重要措施。
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可以使用滤材和杀菌剂来净化水质,避免水中细菌的繁殖。
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鱼类养殖中常常碰到的疾病,又称为肤霉病、白毛病。
在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后治疗困难,那么它如何治疗呢?治疗方法:1、病鱼数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话,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 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2、或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3、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防治细菌激发感染;4、市面上常见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渔药种类水霉是孵化过程中最常见的病菌,且传染速度快,稍有不慎,全池的鱼卵都会遭殃。
一般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有这些因素会导致水霉的产生。
前文说过,水霉菌是腐生性的,未受伤的鱼及正常受精卵不受感染。
绝大多数已死亡的受精卵附有大量的水霉菌,而活卵卵膜外面虽然有少量水霉菌丝,但菌丝不能通过卵周隙进入胚胎,胚胎继续发育成稚鱼破膜而出。
一方面,水霉会造成鱼卵全军覆没,另一方面,活卵不会感染水霉,能发育成稚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鱼生下的卵,都是死亡的。
实际上,鱼卵的孵化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在孵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卵子没有受精或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的情况,水霉很快就在这些死卵上生长。
由于水霉的外菌丝很长(可达5-10mm甚至更长),会遮避周围卵子的水流从而造成被遮避的卵子缺氧死亡,然后水霉在这些死卵上又迅速生长,长出更多的毛去遮避更多的卵子。
如此恶性循环可在几天内造成全部卵子。
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孵化用水中含有水霉,孵化前的消毒工作不彻底。
2、亲鱼体质差,卵子质量差,先天不足,胚胎易死亡。
3、鱼卵受精率低导致死亡后极易感染水霉,并迅速扩散感染周围正常鱼卵。
4、水体溶氧不足,导致孵化过程中鱼卵缺氧死亡,感染水霉。
5、水质不好。
6、水温过低,增加了水霉感染的时间。
7. 温度变化过大,造成胚胎畸形进而引起死亡。
鱼卵水霉病的特点:1、流水孵化时水霉病发生显着减少。
2、对浮性卵影响较小。
3、对粘性卵影响极大,可造成全军覆灭。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出现在水果、蔬菜和农作物上。
以下是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1. 预防措施:保持种植环境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浇水或积水。
定期清理田地、果园或菜园中的杂草,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杀灭或抑制真菌的生长。
请务必按照产品说明和农药使用指南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使用。
3. 防病品种选择:选择抗水霉病的植物品种种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并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
一些生物制剂包含对真菌有害的微生物,可以被应用于土壤或作物表面,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5. 合理耕作管理:选择适当的肥料和灌溉管理,以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6.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定期检查植物、果实或叶片,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的部分。
感染严重的部分可以被及时移除或销毁,以防止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或植物病理学家的意见,以确保正确使用并遵守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石绿不能用了,水霉病怎么办?本文梳理了相关替代药物与防治新思路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此病常年可见,但以冬、春季最为流行。
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为孔雀石绿有潜在的致癌性被国家列为禁用渔药后,给该病的有效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笔者现将防治该病的新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病原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上共发现的水霉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水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机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
二、症状
患病的水产动物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俗称“白毛病”。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经常发生。
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在卵膜内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
被寄生的鱼卵,内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三、诊断
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
在诊断虾蟹疾病时,要注意将纤毛虫病与水霉病区分开来,在显微镜下,纤毛虫是运动的活体。
四、常用药物介绍
1、水杨酸
水杨酸又名柳酸,化学名称是“邻羟基苯甲酸”,是含有石碳酸环的环型结构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
在医药方面,水杨酸具有抗真菌、止痒及溶解角质作用。
在鱼体表感染真菌时,水杨酸可软化角质层,角质层脱落时,也将菌丝同时脱落,此外,水杨酸能帮助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穿透,并抑制细菌生长。
水杨酸复配产品为目前治疗水霉病的主要药物。
2、五倍子末
五倍子系漆树科植物盐肚木的叶或小叶上干燥虫瘿,由五倍于蚜虫穿生而形成。
中药中常用于治疗癣、疥等真菌性皮肤病,早在60年代就被用来防治淡水鱼的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及水霉病。
五倍子末是渔药国家标准中唯一治疗水霉病药物。
缺点是泼洒用量大,2-4 g/m3。
3、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
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是一种以合成大蒜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制剂。
人工合成大蒜素主要由二丙烯基三硫醚(50%-80%)、二丙烯基二硫醚(20%-50%)、少量的一硫醚和四硫醚组成。
大量研究表明大蒜素对真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抗真菌作用强度与苯甲酸、山梨酸相当。
4、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优良的水处理药剂,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部分渔药企业将其开发为防治水霉病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二硫氰基甲烷在分解过程中生成的硫氰酸根阻碍了病原微生物呼吸链中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有害病原的死亡。
近年二十年实际应用中证明,二硫氰基甲烷溶液对控制水霉病效果较好。
5、其它
多烯类和非多烯类抗真菌药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因泼洒用药成本高,所以在实际上使用很少。
五、预防措施
1、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1)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2)产卵池及孵化用具清洗干净,并用聚维酮碘、戊二醛、苯扎溴铵等药物进行浸泡消毒;(3)孵化过程中,应多次用亚甲基蓝、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浸泡处理。
2、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预防
(1)彻底清塘方法: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或二硫氰基甲烷溶液0.3-0.5 g/m3或用菌毒克200 ml/亩泼洒;(2)拉网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最好用1 ppm 的5%的水杨酸或2-4 ppm五倍子末或20ppm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浸泡15-20分钟;(3)亲鱼受伤时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等涂抹鱼体,严重时可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公斤鱼5-10万单位。
六、治疗方法
治疗该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混合感染综合治疗”。
在选择治疗水霉病药物时,注意以下原则: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廉价性。
单一水霉病时,可选择水杨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如果是细菌、病毒等和水霉混合感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综合治疗方案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