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提优答案云和雾

五年级下册科学提优答案云和雾

《云和雾》答案 一、填空 1.在(春)、(秋)季节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清晨打开窗户,眼前会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人们常说这是(起雾)了。 2.当(太阳)出来后,雾就消失了。 3.云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聚合形成的。 4.科学家发现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降低(6)摄氏度。 5.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了(云)。 二、选择 1.雾和云是空中的水蒸气(A)凝结而成的。 A.遇冷 B.遇热 C.遇风 2.雾和云的不同点是(D)。 A.形成条件 B.形态 C.形成的温度 D.所处的位置 3.半空中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C)。 A.露 B.霜 C.云 D.雾 4.雾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有(ABC)。 A.影响车船行驶 B.能见度低,引发交通事故 C.增加空气湿度 D.引发呼吸道疾病 三、判断 1.在我国北方,雾多出现在夏季。(X) 2.云和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组成的。(X) 3.当气温升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形成云或雾。(X) 4.雾和云都是气态的水。(X) 5.空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地面。(√) 6.人们可以通过天空中云的不同颜色和形状推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7.雪和云在太阳的照耀下会很快消散。(X) 8.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霾是由空气中的微粒组成的。(√) 四、课后习题解答 1.雾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水蒸气在低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雾。 2.我们常常看到天空中有时白云朵朵、有时乌云密布。你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吗 答: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空中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变成云。 3.云和雾出现的高度有什么不同如果水蒸气升到高空会怎样 答:云出现在高空,距离地表较远;雾出现于低空,接近地表。如果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变成云。 4.经过评价和反思,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答: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半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变成云。 五、实验与探究 实验名称探究雾的形成 我的假设我认为雾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水蒸气和冷空气。 实验材料广口瓶、冰袋、温水 实验方法 (1)往广口瓶里装入半瓶温水。 (2)将一个冰袋先放在瓶口上方约5厘米处,再慢慢移近瓶口。 (3)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在冰袋附近出现白色的雾。 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形成的。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精品课件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精品课件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 项。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于是 无论 岸边 房屋 一切 不久 散步 船只 连同 同时 出现
课堂小结
第四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岸 暗








第五步:动态演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初读感知
猜一猜: 像云不是云, 像烟不是烟, 风吹轻轻飘, 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
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太阳、海 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覆 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突出了 雾的淘气,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探索自然 神奇的自然现象,让我们的世界变得 多姿多彩、变幻莫测。我们要努力学习,去观察、 去探索神奇的自然,让这些自然现象成为我们人类 的朋友, 为我们人类造福!
(2)“都露出来了”说明( A ) A.雾消失了。 B.雾把自己藏得太严实了。
山雾 山雾像群贪玩的孩子, 大清早就喜欢在山谷里奔跑, 一会儿从山上跑到山下,
一会儿又钻进了密林。 它们是在追逐嬉闹, 还是在林中捉迷藏? 太阳公公起床了, 露出了红红的笑脸。 渐渐地,山雾不见了。
它们是跑累了,悄悄地到林中歇息,
“悠闲”写出了雾散后,小黑猫愉悦的心情。雾 把自己藏起来,也就是雾消失了,雾消失后所有
的景物也就都能看见了

【四年级】雾

【四年级】雾

【四年级】雾雾是一种气候现象,是大气中水滴或冰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当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或冰晶,这就是雾的产生过程。

雾可以分为大雾、小雾和轻雾。

大雾是指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小雾是指能见度在500-1000米之间的雾,轻雾是指能见度在1000-2000米之间的雾。

雾的能见度是雾的浓度和密度的一种表现,能见度越低,雾的浓度和密度就越高。

雾的出现多与天气条件有关,主要是与气温、湿度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

通常在气温较低、湿度较高且风力较弱的条件下容易出现雾。

地势低洼的地方也容易出现雾,因为冷空气会聚集在低洼地带,形成湿冷的气候条件,容易形成雾。

雾对人们的生活、交通和农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雾会降低能见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雾还会对交通运输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道路、航空和海上交通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我们在出行前应特别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雾天气下出行。

而对于农田,雾在一定程度上对作物生长有利。

雾的凝结沉降有助于作物的湿润和供水,但如果雾的湿度过高或雾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收获。

雾还有着美丽的景观效果,如夜晚的雾凇、山峦间的云雾等。

这些雾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成为了旅游胜地的一大亮点。

在雾天到来时,我们应注意保持安全。

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道路上行驶时,要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

要注意保暖,因为雾天气温低,容易导致感冒和其他疾病。

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外出时遇到大雾。

雾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交通和农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识到雾的特点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

雾的等级标准

雾的等级标准

雾的等级标准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根据其能见度、天气情况、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颜色和气味等特点,可以对其等级进行划分。

以下是对雾的等级标准的详细介绍:1. 能见度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楚目标物距离的距离。

在雾的等级标准中,能见度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能见度的不同,可以将雾分为轻雾、雾、大雾和浓雾等不同等级。

轻雾: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但可能有一些轻微的烟雾,对视线有些影响。

雾:能见度在500米至1公里之间,视野受阻,必须开启灯光或者靠路标指引。

大雾:能见度在500米以下,视线严重受阻,必须开启雾灯或者靠其他车辆行驶。

浓雾:能见度在100米以下,视线极度受阻,必须谨慎驾驶或者靠其他车辆引导。

2. 天气情况雾的形成与天气情况密切相关。

根据天气情况的不同,可以将雾分为晴雾、雨雾、雪雾等不同类型。

其中,晴雾是最常见的雾类型,主要由地面辐射冷却形成;雨雾和雪雾则是由降水引起的。

不同的天气情况会影响雾的形成和持续时间。

3. 持续时间雾的持续时间也是划分其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将雾分为短时雾、中时雾和长时雾等不同类型。

短时雾的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小时以内,中时雾的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天以内,长时雾的持续时间则较长,通常需要数天甚至一周以上。

4. 影响范围雾的影响范围也是划分其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雾分为局部雾和区域雾等不同类型。

局部雾的影响范围通常较小,只影响局部地区;区域雾的影响范围则较大,可能影响整个区域或者多个区域。

5. 颜色和气味颜色和气味也是区分不同类型雾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常见的雾都是白色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雾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黑色等。

此外,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雾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气味。

这些气味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污染物和降水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四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精练含解析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四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精练含解析

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全球性大气环流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均会出现考查内容: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气温、降水)、全球气候变化都是常考内容考查频率:考查频率较高,往往会与人类活动结合考查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本部分知识是大气环境内容,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核心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中还是在高考命题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六风七带"“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各个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气候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结合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释常见的自然现象【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全球性大气环流下图为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

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C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B知识2气候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

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

四种气候类型 D。

五种气候类型答案B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3.下列地点与图中代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②B。

巴黎-③C。

威尼斯—④ D.开普敦-⑤答案C知识3全球气候变化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霜冻与雾天气符号的区别,解析

霜冻与雾天气符号的区别,解析

霜冻与雾天气符号的区别,解析在气象学中,霜冻和雾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对农业、交通以及日常生活有着显著的影响。

准确地识别和理解霜冻与雾的天气符号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霜冻与雾天气符号的区别。

### 霜冻天气符号霜冻是指当气温下降至冰点以下时,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水汽直接凝华成冰晶的现象。

在气象预报中,霜冻的符号通常为一个带有几个小冰晶的图标。

**特征:**1.**温度要求:** 霜冻发生的温度必须在0℃以下。

2.**视觉表现:** 符号中的冰晶清晰可见,表示天气非常寒冷。

3.**出现时间:** 霜冻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此时地表散热快,温度降低。

**影响:**- 对农作物可能造成冻害。

- 地面结冰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 雾天气符号雾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由于近地面的水汽凝结形成大量微小水滴,使能见度降低。

雾的天气符号通常是一个带有模糊轮廓的图标。

**特征:**1.**能见度下降:** 雾中的能见度通常低于1公里。

2.**符号表现:** 雾的天气符号看起来朦胧,有时会有雾滴的图案。

3.**温度条件:** 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形成,但通常在接近露点温度时更易发生。

**影响:**- 对航空、公路交通影响显著,能见度降低易导致事故。

- 可能影响空气质量,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 霜冻与雾天气符号的区别1.**形成原因:** 霜冻与雾的形成原因不同,霜冻关注的是气温低于冰点,而雾关注的是能见度降低。

2.**符号图案:** 霜冻的符号有明显的冰晶图案,而雾的符号呈现出朦胧感。

3.**发生时间:** 霜冻多在夜间或清晨,而雾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

4.**影响范围:** 霜冻主要影响地表和植物,而雾主要影响能见度和交通。

形容雾的雅称

形容雾的雅称

形容雾的雅称引言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雾常常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因此人们创造了许多雅称来形容雾。

本文将介绍一些形容雾的雅称,并探讨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1. 蒙蒙细雨蒙蒙细雨是形容轻柔、细密且连绵不断的雨露,如同薄纱般覆盖在大地上。

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早晨或傍晚的雨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蒙蒙细雨仿佛是大自然洗涤了尘埃,带给人们内心深处一份平静与宁和。

2. 纱幕缭绕纱幕缭绕是指雾气像轻纱一样飘散在空中,形成一层层柔和而迷离的景象。

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山间或湖畔飘荡着的雾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纱幕缭绕让人联想到古代仙境中的美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

3. 云雾缭绕云雾缭绕是指雾气与云彩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绵不断的景象。

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山顶或高山上的雾气,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神秘莫测的感觉。

云雾缭绕让人联想到仙山琼阁、神仙境界,给人们带来一种超然物外的美妙体验。

4. 迷离朦胧迷离朦胧是指雾气弥漫在空中,使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城市街道上弥漫着的雾霭,给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感觉。

迷离朦胧让人们感到世界仿佛笼罩在一层薄纱之下,散发出无限遐想与幻境。

5. 悠悠飘渺悠悠飘渺是指雾气在空中缓慢漂浮,形成一种悠闲而飘逸的景象。

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大片水域上的雾气,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悠悠飘渺仿佛是大自然为人们展示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让人心旷神怡。

6. 雾凇缥缈雾凇缥缈是指寒冷天气中,雾气凝结成冰晶覆盖在树木或物体表面形成的景象。

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寒冷地区的景观,给人一种冰雪世界般的感觉。

雾凇缥缈让人们看到了大自然魔术般的变幻,给人一种奇幻而壮丽的体验。

结论形容雾的雅称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们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表达。

蒙蒙细雨、纱幕缭绕、云雾缭绕、迷离朦胧、悠悠飘渺、雾凇缥缈等雅称都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

常见的天气现象——雾+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常见的天气现象——雾+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福州市出现雾的概率最高的时间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温最低
B.14时前后—水汽最充沛
C.日落前后—近地面气温最低
D.子夜前后—空气中凝结核最多
4.雾日当天的天气状况一般是( )
A.阴雨无风
B.太阳辐射弱
C.气温日较差大 D.大气逆辐射强
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Leabharlann 易出现 海雾的地区
①寒暖流交汇处
②中、低纬度寒流流 经地区,夏季显著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 经地区,冬季显著。
雾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雾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植物蒸腾,对植物的生长有益。例如云南南部 高原盆地有明显的干季,但此时多辐射雾,对植物和热带作物生长有利。皖南山 区河谷地河漫滩上茶叶质量较高,也与秋冬季节多河谷烟雾有关。 (2)在寒流流经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利用捕雾网捕雾取水。
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 汽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5.①洋流促使沿岸地区( )A.气候冷湿 B.气候干热 C.荒漠广布 D.森林茂密6.若一艘油轮在①处泄漏,则( )A.①处污染物向东北
方向扩散 B.②处最先受到污染C.会造成③处渔场增产 D.④处海水更新 周期变快7.洋流和海雾的形成密切相关,图中最容易出现海雾的海区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这种雾常
伴随毛毛雨的天气。
蒸发雾
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 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 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 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 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