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解决问题习题精选

1-1 解决问题习题精选
1-1 解决问题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竖式计算,在()里填上得数.

(1)25+37+19=(2)90-37-28=

(3)5+94-49=(4)75-38-19=

(5)49+24-65=(6)39+45-57=

2.依次在□里填上得数.

3.在○里填上“>”“<”或“=”.

(1)43+7+16○65 (2)54-(24-14)○44 (3)36+40-35○32 (4)75-(85-25)○20 (5)27+(50-5)○70 (6)67-60+9○16 (7)84-(18+29)○37 (8)82-(9-9)○80

二、计算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8-50-9=(2)72-2-30=

(3)35+6+40=(4)47+9-20=

(5)17+3+15=(6)75-50+14=

(7)49-9-30=(8)28+20+2=

(9)99-20+6=(10)100-30-7=

(11)16+15-7=(12)70-30+33=

(13)85-6-19=(14)6+24+30=

(15)75-20-30=(16)62-5+7=

(17)64-6-40=(18)18+18-20=

(19)85+8-12=(20)75-15-20=

2.计算下面各题.

(1)85-39-28 (2)82-35+29

(3)84-(27+38)(4)35+(64-39)

(5)81-(29+17)(6)45+(27-14)

(7)82-(29+36)(8)48+(46-27)

三、应用题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0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多少人?如果一共有 24个小朋友,还有几人没分到巧克力?

7.学校体育组原来有24根跳绳,又买来18根,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到几根?

8.爸爸买来8个西红柿,吃了3个,妈妈又买来9个西红柿,现在有多少个西红柿?

参考答案

一、1.竖式计算,在()里填上得数.

(1)62、81 (2)53、25 (3)99、50 (4)37、18 (5)73、8 (6)84、27 2.依次在□里填上得数.

3.在○里填上“>”“<”或“=”.

(1)>(2)=(3)>(4)<(5)>(6)=(7)=(8)>

二、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9 (2)40 (3)81 (4)36 (5)35 (6)39 (7)10 (8)50 (9)85 (10)63 (11)24 (12)73 (13)60 (14)60 (15)25 (16)64 (17)18 (18)16 (19)81 (20)40

2.计算下面各题.

(1)18(2)76(3)19(4)60(5)35 (6)58(7)17(8)67

三、1.9×8=72(棵) 72+20=92(棵)

2.6×4=24(朵) 24÷3=8(朵)

3.24+16=40(个) 40÷5=8(个)

4.6×8=48(页) 48+20=68(页)

5.28-15=13(米)13-9=4(米)

6.4×5=20(人)24-20=4(人)

7.24+18=42(根) 42÷6=7(根)

8.8-3=5(个)5+9=14(个)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比例知识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2、、量出下图中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以整厘米计),再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3、一台织补袜机2小时织袜26双,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以织补多少双? 4、一种铁丝长30米,重量是7 千克,现有这种铁丝950千克,长多少米? 5、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618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6、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7、一块长方形钢板,长与宽比是5:3,已知长是7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8、一种农药,药液与水重量的比是1:1000。 ①30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克? ②如果用4000克水,要用多少克药液? 9、一篮苹果,如果8个人分,每人正好分6个,如果12个人来分,每人可以分几个? 10、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11、小新用积蓄的钱买铅笔,买9分钱一支的正好买8支,买6分钱一支的可以买多少支? 12、工人师傅制造一批器零件,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减少到2.5分钟,过去每天生产这种零件60个,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个? 13、一间房子要用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4、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5、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航行25千为,需要多少小时? 16、用一批纸装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而,可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而,可以装订多少本? 17、一间房五铺地砖,用面只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8、农场收小麦,前3天收割了16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19、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64千米,用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0、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3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精选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灯笼和2朵纸花,还要做多少个灯笼? 2、有4朵花,从花上飞走了 6只蝴蝶,又飞走了 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和 7 辆车,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4、小苹种7 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胶水与4本本子,现在有多少瓶胶水? 6、小强家有11个苹果和2个梨,吃了7个苹果,还有多少个苹果? 7、有18只兔,跑了9只,还剩多少只? 8、图书室里有12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 ( 1)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人?(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多少人? 9、动物园里一共有猴子18只,其中有大猴6只,有小猴12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10、妈妈买红扣子9个,白扣子7个,黑扣子5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多少个? 11、果园里有荔枝树5棵,龙眼树13棵。 (1)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 2 )龙眼树比荔枝树少多少棵? 12、小英做红花12朵,做黄花9 朵,做白花5 朵。 (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2)白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白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4)一共有多少朵花? 1、书包:20元 水彩笔:10元 墨水:3元 (1)书包比水彩笔贵多少钱? (2)墨水比水彩笔便宜多少钱?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兔妈妈:我收17个萝卜。 兔宝宝:我收了9个萝卜。 (1)兔妈妈比兔宝宝多收了几个萝卜? (2)兔宝宝比兔妈妈少收了几个萝卜? 3、母鸡:7只 小鸡:18只 (1)小鸡比母鸡多多少只? (2)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什么比什么多几个,什么比什么少几个,都用( )法 4、 动物园有7只熊猫,11只松鼠。 (1)松鼠比熊猫多几只? (2)熊猫比松鼠少几只? 5、练习:娟娟踢了11个毽子,秀秀踢了5个,莹莹踢了4个。 (1)娟娟比秀秀多踢了几个人? (2)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6、例2 每人要写12个字。 明明说:“我写了9个字,你呢?”秀秀说:“我还要写7个就写完了,他们写了几个字?” 明明 秀秀 7、 一共有12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比例解决问题经典习题.带答案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 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 奶家的水费是多少钱? 2、有一批书,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3、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9分钟,如果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2小时行了140km,照这样的速度,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km, 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万达”修路队修筑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结果 12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6、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需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再铺32㎡, 一共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7、发电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用30吨,12天用完,实际每天节约5吨煤, 实际比计划多用了多少天? 8、装修一间客厅,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80块,用边长4dm的方砖铺 地,需要多少块? 需要X块 5*5:4*4=X:80 16X=2000 X=2000/16

X=125 需要125块 9、制作一批零件,甲单独完成要8小时,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4:3,那么 乙单独完成要多长时间? 已知甲单独完成需要8小时,可以设甲的效率为每小时完成1/8批零件。甲乙效率比4:3,。设乙的效率为x。 则(1/8):x=4:3 可求得x=(1/8)*3/4=3/32 则乙单独工作需要时间为32/3小时也就是10小时40分钟 10、王明在100m赛跑冲到终点时领先李明10m,领先王亮15m。如果李明 和王亮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李明到达终点时,王亮还差多少米到达终点? (100-10):(100-15)=100:x 90x=8500 x=850/9 100-850/9=50/9 11、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向 前行驶。当摩托车到达A地、汽车到达B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点距A地130km。汽车和摩托车的速度比3: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50km 从汽车与摩托车的比是3:2开始 汽车和摩托车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各行驶路程比也应该是3:2 设全程距离为5x 摩托车第二次行驶距离是:3x+130 汽车第二次行驶距离是:第一次摩托车行驶距离与全程距离去掉130km的和也就是 2x+5x-130=7x-130 这样可以得到(7x-130):(3x+130)=3:2 x=150 全程距离5x等于650

47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 (一)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反比例)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不成比例)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正比例)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正比例) (二)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小组相互检查)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140÷2=210÷3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 (三)解决问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光辉服装厂4天加工服装16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36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解:设生产360套服装需要x天。 160︰4=360︰x 160x=360×4 x=360×4÷160 x=9 答:生产360套服装需要9天。 2.一列火车行驶360km。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四)教师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word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部分练习精选100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 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

用比例解决问题习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一、填空 1、比例4:9=20:45写成分数形式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 2、18的约数有(),选出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3、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2 5 ,另一个外项是()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6、三角形底一定,它的高和面积成()比例。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4,它们的体积比是() 8、从A地到B地,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9、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10、如果3a=2b,那么a:b=():() 二、判断 1、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高与体积成正比例。() 2、圆周率是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值。() 3、把16:2化作最简的整数比是8。() 4、如果Y=5X,则x与y成正比例。() 5、一个非0的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 1、能与1.6:1.2组成比例的是() A、1.2:1.6 B、2 5 :0.3 C、3:4 2、一克的盐放入49克的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A、1:49 B、1:48 C、1:50 3、x ×1 3 =y× 1 5 时,x:y=()

A 、13 :1 5 B 、5:3 C 、3:5 4、一本书已看总页数的60%,没看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 ( ) A 、2:3 B 、3:5 C 、2:5 5、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质量和榨出的油的质量( )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四、解决问题: 1、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2、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3、亮亮家造了新房,准备用边长是0.4米的正方形地砖装饰客厅地面,这样需要180块,装修老师建议改用边长0.6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块? 4、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约1900千米,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 5、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比例知识应用题 1、一台织补袜机2小时织袜26双,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以织补多少双? 2、一种铁丝长30米,重量是7 千克,现有这种铁丝950千克,长多少米? 3、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618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5、一块长方形钢板,长与宽比是5:3,已知长是7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6、一种农药,药液与水重量的比是1:1000。 ①30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克? ②如果用4000克水,要用多少克药液? 7、一篮苹果,如果8个人分,每人正好分6个,如果12个人来分,每人可以分几个? 8、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9、小新用积蓄的钱买铅笔,买9分钱一支的正好买8支,买6分钱一支的可以买多少支? 10、工人师傅制造一批器零件,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减少到2.5分钟,过去每天生产这种零件60个,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个?

11、一间房子要用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2、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3、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航行25千为,需要多少小时? 14、用一批纸装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而,可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而,可以装订多少本? 15、一间房五铺地砖,用面只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6、农场收小麦,前3天收割了16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17、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64千米,用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8、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3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19、.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1,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精选75题

1、一只小老虎3天吃90千克肉,那么它一周吃多少千克肉? 2、小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5页,24天看完,实际每天看了8页,几天可以看完? 3、3台拖拉机一天可耕地60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一天能耕地多少平方米? 4、图书室有1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图书23本。图书室共有图书多少本? 5、阳光小区新建15栋宿舍楼,每栋27层,每层住6户,这个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6、小强家上半年共缴电话费678元,文文家比小强家多缴42元,文文家平均每月缴电话费多少元? 7、电视机厂要装配1250台电视机,平均每天装配48台,装配15天后,还剩下多少台没有装? 8、同学们浇树,五年级浇了342棵,四年级浇了414棵。如果每人浇9棵树,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9、建筑公司要建一座264米高的大楼,已经建好180米。如果每层3米,还剩下多少层没有建?

10、养殖场养奶牛45头,养的山羊的头数比奶牛的11倍少78头。山羊有多少头? 11、山坡上有385棵松树,是杨树的5倍,杨树一共有7行,平均每行有多少棵? 12、永强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88个。这些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3、羽毛球车间加工羽毛球,每12个装一盒,装了36盒,还剩9个。这些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 14、把一根绳子对折后,每段长48米。如果把这条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 15、3个篮球的价格和8个排球的价格相等。如果每个篮球48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1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7、一块瓜地长61米,比宽多32米。 问题一:给瓜地四周围上栅栏,要多少米栅栏? 问题二: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12米,每平方米种9棵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用比例解决问题经典习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 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 的水费是多少钱? 2、有一批书,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 包? 3、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9分钟,如果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2小时行了140km,照这样的速度,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km, 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万达”修路队修筑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结果 12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6、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需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再铺32㎡, 一共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7、发电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用30吨,12天用完,实际每天节约5吨煤, 实际比计划多用了多少天? 8、装修一间客厅,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80块,用边长4dm的方砖铺 地,需要多少块? 9、制作一批零件,甲单独完成要8小时,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4:3,那 么乙单独完成要多长时间?

10、王明在100m赛跑冲到终点时领先李明10m,领先王亮15m。如果李明和 王亮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李明到达终点时,王亮还差多少米到达终点? 11、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向 前行驶。当摩托车到达A地、汽车到达B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点距A地130km。汽车和摩托车的速度比3:、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明明家新购置了一套住房,装修时用方砖铺地,60块方砖铺地面18㎡。 明明家一共有30㎡的地面需要铺这种方砖,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 13、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零件30个,可比原计划提前10 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零件20个,可比原计划提前6小时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4、儿童节那天开始,亮亮前7天看了210页书,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亮亮 一共看了多少页书? 15、修一段公路,总长12km。开工3天修了。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段公路还 要多少天? 16、A、B两地相距12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 后还相距150千米,已知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3:4,乙车行玩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第 59 ——6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 )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 ) 6如果ab=5,那么a和b成( ) 7 如果x=6y,那么x和y成 ( ) A.引导学生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B、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8 = χ/10 8χ= 28×10 Χ=28÷8 χ= 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四年级解决问题练习题100题

四年级解决问题练习题100题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19、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20、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21、学校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80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让学生自己寻求解答的方法,方法灵活多样。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 学。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用数数的方法来找出数与数之间的个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 1、按要求数数: 2、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在数学王国里学到了很多关于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现在来比比看谁记得最牢。瞧智慧的火车朝我们开来了,回答对了才能坐上火车噢。 小女孩坐在第几节车厢呢?小男孩呢?小猫呢?13-15之间的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呢? 小精灵看到大家这么会回答问题也忍不住问大家:最后一节车厢是几?17-20之间有几个数?(板书之间)(17,20不能算进去)分别是多少呢?17-20总共有几节车厢呢?

看来小朋友们11-20各数的知识掌握得可真棒,那老师就带领你们坐上这辆智慧火车去参加假日小队吧。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来到了动物园参观,看他们来到了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你从图上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 生: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注意是从哪边观察的?小丽排第10,是什么意思?小宇排第15,又知道了什么?)生: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也在他前面。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的问题(板书) 师:你们都好聪明,那请你们再说说“之间”是什么意思? 生: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2、同学们不仅会自己提问题而且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也对答如流,真是很厉害呀,现在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怎样解答呢? (1)、请同桌两人讨论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比比看谁的方法最快最好。(老师下去巡视,提醒孩子也可以像课件那样一个小圆圈就表示一个人,你有没有你自己的方法?你可以用你喜欢的图形画一画。) (2)、交流 怎样解答? ①可以数一数

(完整word版)用比例解决问题习题(有答案)-数学六年级下第四章比例3.比例的应用人教版

第四章比例 3.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 测试题 一、填空.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二、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学生总人数一定,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4.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5.货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量和辆数。() 6.小华每天读课外书20页,读书总页数和天数成()比例关系。 7.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比例关系。 8.李玲的体重与她的年龄()比例关系。 三、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四、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五、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并判断成什么比例。 1、食堂买3桶油用了780元,照这样计算,买10桶油需要多少元? 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得数量关系式: 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2、生产一批自行车,计划每天生产30辆,需要生产20天;实际每天生产了50辆,实际生产了几天? 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得数量关系式: 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六、变式练习: 小明家到学校共1200米。今天早上上学3分钟共走了18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走多少分钟才能到学校? 七、解比例应用题 1.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精选和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精选 14+326=340(人) 340÷40=8(辆)…20(人) 8×900+500=7700(元) 答:可以租8辆大车和一辆小车最省钱。 (1)方案一:6×150=900(元)方案二:6+4=10(人) 4×60=240(元)10×100=1000(元) 900+240=1140(元) 1140>1000 选方案二合算。 (2)方案一:4×150=600(元)方案二:6+4=10(人) 6×60=360(元)10×100=1000(元) 600+360=960(元) 1000>960 选方案一合算。

3. (104-4)+(78-8)=170(名) (2.40+0.60)×7=21(元) 第8题21×9+19×9=360(平方米

320÷1000=0.32(千瓦时) 6×100=600(克)600克=0.6千克0.6×365=219(千克)

13÷100=0.13(千克)1吨=1000千克0.13×1000=130(千克)130千克=0.13吨 75.80+45.50=121.3(元)75.80+58.00=133.8(元)92.50+45.50=138(元) 92.50+58.00=150.5(元) 5.1-1.49=3.61(亿平方米) 1.1+0.15-0.09=1.16(米) 11.42-7.5+2.35=6.27(元

第一题30×11=330(ɡ)第二题8×6=48(人)第三题60×300=18000(元)330-266=64(ɡ)48-38=10(人)18000-10000=8000(元)小:11-7=4(ɡ)小:6-4=2(人)二:300-100=200(元)64÷4=16(个)10÷2=5(条)8000÷200=40(个)大:30-16=14(个)大:8-5=3(条)一:60-40=20(个)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习题 一、填一填 (1)a=5b(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4÷5=():()=12:()=()% (3)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转动的角度是﹙﹚度。 (4)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一条公路长2.4厘米,这条公路实际长度是()千米。 (5)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之和是7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二、基础巩固 1、在一幅地图上,8厘米的路线表示实际路程4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多少? 2、一个手表零件实际长4毫米,画在设计图上长8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一段铁路长2.1千米,要铺设新的枕木,每5米铺设3根。照这样计算,这段铁路上共要铺设枕木多少根? 4、一批树苗,平均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小组去种,一共要种90棵。已知甲乙丙三个小组的人数比是2:3:4。按人数分配,每组各要种多少棵? 5、甲种笔每支6元,乙种笔每支5.4元。购买45支甲种笔可购买乙种笔多少支? 三、计算练习 1、能简算的要简算 32×9928.6-3.24-7.76

10.15-6.25-3.75+7.856.48÷[(3.3-2.7)×9] 2、求x。 6.5:x=3.25:4 四、思维拓展 1、甲车速度是乙车的,两车分别同时从新安江与杭州西站开出相向而行,在离中点5千米处相遇。新安江到杭州西站路程为多少千米? 2、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时间里共加工了零件840个。每加工一个零件,甲用5分钟,乙用4分钟,丙用3分钟。那么,甲乙丙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3、一项工程,原计划投资80万元,实际投资100万元。实际多投资百分之几? 4、一件衣服打九折后是27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5、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其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5分米,把这堆小麦装入粮仓,正好是这个粮仓容积的15%,这个粮仓容积是多少? 6、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全程要12小时,已经行了4小时,离终点还有1200千米,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一、1、ba 2、451580 3、30 4、1440 5、5418 二、1、1:50000 2、20:1 3、1260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排排队的小游戏,谁坐得最端正,就让谁来玩这个游戏。点到哪个同学,哪个同学蹲下,并说:“我做得对吗?” 找9名坐得端正的学生到讲台前来。 师:从前往后数,第3个同学蹲下。 生蹲下、并问我做得对吗? 全班齐答:对。 师:下面,我有一个问题,这名学生也就是第3名学生前面有几人? 生:有两人。(2-3人说)(让学生说完整,第3名学生的前面有2人。) 师:非常好。从前往后数第5名学生起立。 生起立,并问我做得对吗? 全班齐答:对。 师:那谁知道第5个学生前面有几人第3学生在第5个学生的哪儿? 生:第5个学生前面有4人,第3个学生在第5个学生的前面。(1-2人说。) 2、师: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我出个难点儿的,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之间有几人? 生: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之间就是不包括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所以他们之间有1人。(若学生回答不出来,可适当引导,问“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之间”是什么意思)师:也就是说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之间不包括两头。(边说边指着这两个学生。)那从第3个学生到第5个学生有几个人呢? 生:从第3个学生到第5个学生有3人,包括第3个学生和第5个学生。 师:也就是说,从…到…包括两头。(边说边指着这两个学生) 快乐探究 今天我们也来解决排队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下面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园看大熊猫。你们看这些小朋友井然有序的在排着队在看大熊猫呢,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买票时,去动物园时也要排队。 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 让学生边指着图片中的信息边说。 生:信息是: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让学生齐读信息和问题。 师:那小丽说的“我排第10。”你是怎么理解的。生:从前向后数,她排在第10位。(她前面有9人,引导学生说出来)(1-2人说) 师:那从小宇说的“我排第15”,你又知道了什么?小丽在小宇的哪儿呢? 生:从前向后数,小宇排在第15位,他前面有14人。小丽在小宇的前面。(引导学生说完整,1-2人说) 师:那这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之间”又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小丽和小宇之间就是不包括小丽和小宇。 大家再一起齐说。 师:信息找到了,问题也知道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谁会,动脑筋想一想。 生展示:(我是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解决的。学生可能心里知道,但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方法,

最新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习题精选说课讲解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姓名班级: 一、填空。 1、男生5人,女生与男生一一间隔排列,各需要几名女生? (1)男生排两端,女生排中间,需要()名女生。 (2)男生排一端(开头),头尾不同,需要()名女生。 (3)男生排中间,女生排两端,需要()名女生。 (4)如果请这几位同学男女间隔围讲台一周,需要()名女生。 2、√×√×……√×√×√√比×()1。 ①②①②……①②①②②比①()1。 3、△○△○……△○△○△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 4、一根木头锯3次,可以锯成()段,要锯15段,要锯()次。 5、(1)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桃树。每棵桃树两边都栽了一棵柳树,可栽柳树()棵。(2)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了一棵桃树,可栽桃树()棵。 6、有一根钢管,要锯成16小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全部锯完一共要()分。 7、两棵大树相距20米,要在这两棵大树之间每隔4米栽一棵月季花,一共要栽()棵月季花。 8、小英像这样摆正方形,摆1个用4根小棒,摆2个用7根小棒…… 摆1个摆2个摆3个……摆10个摆18个 4根7根()根……()根()根 9、根据每组已知条件,各能求出什么问题?在合适的问题后面画“√” (1)明明买了3本童话故事,每本12元,亮亮买书比明明多用4元。 明明买书用了多少元?()亮亮买书用了多少元?() 亮亮买了多少本童话故事?()营业员找给明明多少元?() (2)妈妈带100元,先买了一个售价72元的书包,再用剩下的钱正好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营业员找回多少钱?() 每本笔记本多少元?()妈妈带的钱够不够?()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1《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青岛啤酒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信息窗。 师: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了解信息可能提出: (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 (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学生可能用归一的方法解答。列 1.先来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式480÷(24÷2) 2.我们学习了比例知识,你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 出示题目让学生填写: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2)()一定,()和()成()比例。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师:你能列出比例式,再解答吗 学生交流后,师共同规范用比例解答的格式。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24:2=480:x 24x=480×2 x=40 学生交流。 师: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 师板书:分析判断,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等式,求解,检验写答语。 3.补充练习: 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40箱能装多少瓶啤酒(用比例解)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 独立思考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三、拓宽应用。 1.买3张青岛到阳谷的汽车票要135元,买同样的车票,两个人去要多少钱 2.自主练习第1题:用比例解。 想一想“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3.一个公司,男职员和女职员的人数比是5:3,男职员有45人,女职员有多少人(用比例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训练了学生应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数学练习一题多解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遗憾

2020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复习题精选

1、修路队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25 千米,第二周修了1135 千米,正好剩下全长的27 。这条水渠长多少千米? 2、某电视机厂去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45 ,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万台? 3、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300元减120 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多少折? 4、一种电子产品的合格率为95%,现在生产的一批电子产品共3000个,淘汰不合格产品后,每个按8.5元销售。这批电子产品共可销售多少元? 5、建设化肥厂二月份计划生产化肥6800袋,实际上半月生产了计划的59%,下半月生产了计划的56%,全月超过计划多少袋? 6、甲乙两个车间原有人数的比是4:3,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2:3,问甲、乙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7、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两种果树,梨树占两种果树总数的310 ,今年又种了60棵桃树,这样梨树应只占两种果树总数的14 ,果园里现有桃树多少棵? 8、某茶叶店绿茶1千克售价98元,每买1千克赠送0.1千克,李叔叔要买2.2千克绿茶,应付多少钱? 9、右面是某农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已知粮食作物比经济作物多312公顷,这个农场一共耕种 土地多少公顷?三种作物各耕种多少公顷? 10、乘坐飞机的每位旅客,携带的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 ①小华的爸爸从南京乘飞机到北京,飞机票价打七折后是707元,南京到北京飞机票的原价是多少元? ②小华的爸爸带了30千克行李,应付行李费多少元? 11、等候公共汽车的人在某站牌处排成一排,刘冰也站在队伍中,他数了数发现排在他前面的人是总数的23 ,排在他后面的人是总数的14 ,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12、某商店为了促销一种单价为250元的电风扇,打出一则广告“走过路过别错过,电扇原价400元,六五折大甩卖,买机会买优惠!”,请分析,顾客是否能买到优惠。 13、在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些水,水中全部浸没着一个高10厘米,底面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当把铅锤从水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水下降了几厘米? 14、新城水泥厂今年三月份生产水泥2700吨,比计划超产450吨,超产了百分之几? 15、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是40厘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两地出发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甲车与乙车速度的比是3∶2,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1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已读的与剩下的比是3:7,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 17、王老师开车从家到学校,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耗油0.54升,比在道路拥堵的情况下耗油量节省了10%。在道路拥堵的情况下耗油约多少升?(列方程解答) 18、四年级学生参加象棋兴趣小组的人数有26人,比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人数的47 少2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多少人? 母亲节时,小明送妈妈一只茶杯。(如图:这样放在桌上) ①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分) ②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